第 397 章 寡婦殘兵村
大明,我給老朱當噴子的那些年 作者:卿歲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到底了餓了十多天,顧修養了四天才緩過神來。
顧晨等他恢複後,方才在一個休沐的蒙蒙亮早晨,把他叫了起來,隻帶著他一個出了城。
時值四月,微風吹過的時候,還帶著些許涼意,
因為清明剛過不久,整個應天府都還是霧蒙蒙的。
“爹,您要帶兒子去哪裏?”
這一大早又好不容易沐休的,爹爹怎麽不繼續睡懶覺了?
“帶你去見些人。”
顧晨說話的聲音很是溫柔,他知道此去沒有三年五載迴不來,所以想在這些日子對這孩子耐心一點。
“哦~”
見父親不想多說的樣子,顧修隻好不再繼續追問,他要在家的時間裏,當個聽話的好孩子。
出了應天府,離開了官道後一行人便放棄了馬車,拿著從家裏帶的糧食,還有小半箱寶鈔。
走過一道道小道,最後七拐八拐地進入了一個村落。
村落名字叫清河村,村裏風景如畫,良田裏麵水分充足,田裏的秧苗已經長得鬱鬱蔥蔥了。
婦女們正埋頭苦幹,從田地掏出稀泥加固自己的田坎。
大些的半大孩子幫襯母親,小點兒的就在田埂上自己玩兒,又或則是幫忙帶更小的孩子。
見顧晨他們進村,許多人也不過是抬眼看一眼便又繼續低頭幹活,畢竟還是手裏的活重要。
顧晨扭頭看向兒子問道:“你有沒有發現什麽?”
“恩~這個村子男人好少。”大多都是女子在地裏幹活,感覺有點不太正常:“爹爹他們是都參軍去了嗎?”
除了這個原因,貌似想不出別的原因來了。
“是,這裏住大多都是軍戶。”顧晨摸了摸兒子的腦袋,沉聲答道:“這也是應天有名的寡婦村,除了女人還有孩子,大多都是老弱病殘。”
像這樣的村落在別的地方有很多,在應天府看到的已經算少,最起碼有皇帝憐憫還給他們地種。
“娘子,我想換個褲子,我……我還想擦擦身子,你都三日沒管過我拉撒了,我實在是太難受了……”
顧晨帶著兒子路過一戶人家前,就見一位斷了隻手,斷了隻腿的男人,坐在帽簷下唉聲祈求正在劈柴老婆給他換衣裳,聲音很是卑微。
“你個討債鬼,叫魂呐?”
那婦人一看就是個潑辣的,隻見她走到男人麵前就是個大嘴巴。
“此時正是農忙的時候,你幫不上忙還盡給老娘添亂,一會兒要這樣一會要那樣的。”
“你怎麽不幹脆學別人死在戰場上,讓老娘我多拿些撫恤錢也好啊,偏要這副要死不活的迴來。”
明朝士卒死了,沒有孩子的妻子每月能領丈夫半月的俸祿錢,雖然不死也可以領俸祿吧,可她卻不用照顧這個半死人啊。
“你害得老娘年紀輕輕的,連個孩子都不能有就算了,伺候你家這兩個老不死的也算了,還要伺候你?”
那女子越說越氣,又連著打了她家男人好幾下。
可曾經在戰場上英勇殺敵的男人隻知一個勁兒求饒,根本不敢反駁一個字,看著可憐極了。
旁邊的老兩口也是瑟瑟發抖,根本不敢嗬斥她。
很顯然,這是個在戰場上受傷的殘疾兵。
“太過分了!太過分了!”
顧修見她如此對待自己的丈夫還有國家的功臣,不由地有些生氣,立刻扯著顧晨的袖子道。
“她這種行為到了衙門有他好受的,為什麽那男的不告官?”
對丈夫、公婆這般,到了衙門可是要挨板子的。
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憑什麽要受這娘們兒的窩囊氣?
“她挨了板子,誰照顧這個家?”顧晨很是無奈地搖頭,輕聲道:“這婦人再惡,好歹還會幹活給他們口飯吃,沒了她兩老的一殘的怎麽辦?”
就算是鬧到官府去,官府也是勸導為主不會罰她的。
因為沒了她,這三個人豈不是得歸慈濟院管?
這對官員來說是負擔,他們當然不可能把負責任的人逼急了。
果然那女子責打丈夫的聲音震天響,可鄰居就跟沒聽見似的,看的顧修眼眶都紅了。
“他是為了國家殘的,他不該過這樣的日子,殘兵每月都是有救濟糧和俸祿的,她拿了這救濟糧……她……”
她就不能這樣對他,不管為親情還是為朝廷都不能這樣,為國而殘的將士不該過這樣的日子。
“清官難斷家務事。”顧晨搖搖頭,帶著兒子往前走:“或許他曾經於國確實是有功的。”
“可在他殘了的那一刻,便會成為自己親人的負擔。”
“若是他連自己的親人都沒了,便會成為朝廷的負擔,所以朝廷不鼓勵軍人婦改嫁,為的就是有人,能夠替朝廷照顧軍人和他們的家人。”
“可是他斷了手臂斷了腿,死不得活著又受罪又什麽都做不了,他家人又豈是容易的?”
“那婦人年紀輕輕守活寡,連個孩子也不能有,而且又要照顧公婆兩個年邁的老人。”
“丈夫連個褲子都沒辦法自己換,飯也沒辦法做,她還要劈柴種地煮飯,十年如一日能不瘋嗎……”
他當然不應該過這樣的日子,他應該綾羅綢緞穿之不盡,應該被家人被朝廷被社會尊敬。
可這現實嗎?天底下多少傷兵?朝廷隻能保證能讓你活著有口飯吃,想要再多便很難了。
或則你指望親人十幾年如一日,天天將你照顧得好好的,久病無孝子,何況是旁人?
顧晨就是想讓兒子明白,無論什麽時候自身安全才是最重要的,萬事都要三思而後行。
“爹,兒子明白了。”顧修迴頭,看了眼被打罵也不敢還嘴的男人一眼:“兒子定然會全須全尾地迴來。”
顧晨帶他看了各種傷殘的士兵,給他們送去自己帶來的米糧,指責了打罵丈夫的婦人。
還去看了失去丈夫的寡婦過的日子,看了因為失去兒子而哭瞎眼睛的母親,還有因不能接受失去兒子變瘋,每日前往村口等待兒子的老漢。
還有沒有父母管教,在地上把自己滾成泥猴的孩子。
包括這村子的後山上,那一排排觸目驚心的衣冠塚。
畢竟屍體能迴來都是有頭有臉的,而那些無名的士卒屍體,隻能被一把烈火燒個幹淨。
若家人想要祭奠的話,也隻能將舊衣裳葬下去罷了。
“兒啊。”顧晨看著滿臉憐憫的兒子,再次像他確定道:“看了這些,你還是想去樂浪嗎?”
顧修雖然同情這些軍戶家人們,可他還是堅持自己想法,捏著拳頭道:“是的,兒子還是要去。”
“爹爹,兒向爹爹保證,此去一定會聽藍玉大將軍的話,他說什麽兒就做什麽,絕不胡來,絕不讓自己有事,絕不讓父母親傷心。”
和死比起來,他還是更怕自己庸庸碌碌過完一生。
“好。”見他依舊堅持,顧晨心裏隻覺得喜憂參半:“記住,從應天到樂浪之前,隻要你反悔隨時都能迴來,家裏的大門永遠為你敞開。”
“可隻要到了樂浪,你便隻能聽藍玉大將軍的指揮,再苦再累也不能說不,聽明白了嗎?”
顧晨等他恢複後,方才在一個休沐的蒙蒙亮早晨,把他叫了起來,隻帶著他一個出了城。
時值四月,微風吹過的時候,還帶著些許涼意,
因為清明剛過不久,整個應天府都還是霧蒙蒙的。
“爹,您要帶兒子去哪裏?”
這一大早又好不容易沐休的,爹爹怎麽不繼續睡懶覺了?
“帶你去見些人。”
顧晨說話的聲音很是溫柔,他知道此去沒有三年五載迴不來,所以想在這些日子對這孩子耐心一點。
“哦~”
見父親不想多說的樣子,顧修隻好不再繼續追問,他要在家的時間裏,當個聽話的好孩子。
出了應天府,離開了官道後一行人便放棄了馬車,拿著從家裏帶的糧食,還有小半箱寶鈔。
走過一道道小道,最後七拐八拐地進入了一個村落。
村落名字叫清河村,村裏風景如畫,良田裏麵水分充足,田裏的秧苗已經長得鬱鬱蔥蔥了。
婦女們正埋頭苦幹,從田地掏出稀泥加固自己的田坎。
大些的半大孩子幫襯母親,小點兒的就在田埂上自己玩兒,又或則是幫忙帶更小的孩子。
見顧晨他們進村,許多人也不過是抬眼看一眼便又繼續低頭幹活,畢竟還是手裏的活重要。
顧晨扭頭看向兒子問道:“你有沒有發現什麽?”
“恩~這個村子男人好少。”大多都是女子在地裏幹活,感覺有點不太正常:“爹爹他們是都參軍去了嗎?”
除了這個原因,貌似想不出別的原因來了。
“是,這裏住大多都是軍戶。”顧晨摸了摸兒子的腦袋,沉聲答道:“這也是應天有名的寡婦村,除了女人還有孩子,大多都是老弱病殘。”
像這樣的村落在別的地方有很多,在應天府看到的已經算少,最起碼有皇帝憐憫還給他們地種。
“娘子,我想換個褲子,我……我還想擦擦身子,你都三日沒管過我拉撒了,我實在是太難受了……”
顧晨帶著兒子路過一戶人家前,就見一位斷了隻手,斷了隻腿的男人,坐在帽簷下唉聲祈求正在劈柴老婆給他換衣裳,聲音很是卑微。
“你個討債鬼,叫魂呐?”
那婦人一看就是個潑辣的,隻見她走到男人麵前就是個大嘴巴。
“此時正是農忙的時候,你幫不上忙還盡給老娘添亂,一會兒要這樣一會要那樣的。”
“你怎麽不幹脆學別人死在戰場上,讓老娘我多拿些撫恤錢也好啊,偏要這副要死不活的迴來。”
明朝士卒死了,沒有孩子的妻子每月能領丈夫半月的俸祿錢,雖然不死也可以領俸祿吧,可她卻不用照顧這個半死人啊。
“你害得老娘年紀輕輕的,連個孩子都不能有就算了,伺候你家這兩個老不死的也算了,還要伺候你?”
那女子越說越氣,又連著打了她家男人好幾下。
可曾經在戰場上英勇殺敵的男人隻知一個勁兒求饒,根本不敢反駁一個字,看著可憐極了。
旁邊的老兩口也是瑟瑟發抖,根本不敢嗬斥她。
很顯然,這是個在戰場上受傷的殘疾兵。
“太過分了!太過分了!”
顧修見她如此對待自己的丈夫還有國家的功臣,不由地有些生氣,立刻扯著顧晨的袖子道。
“她這種行為到了衙門有他好受的,為什麽那男的不告官?”
對丈夫、公婆這般,到了衙門可是要挨板子的。
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憑什麽要受這娘們兒的窩囊氣?
“她挨了板子,誰照顧這個家?”顧晨很是無奈地搖頭,輕聲道:“這婦人再惡,好歹還會幹活給他們口飯吃,沒了她兩老的一殘的怎麽辦?”
就算是鬧到官府去,官府也是勸導為主不會罰她的。
因為沒了她,這三個人豈不是得歸慈濟院管?
這對官員來說是負擔,他們當然不可能把負責任的人逼急了。
果然那女子責打丈夫的聲音震天響,可鄰居就跟沒聽見似的,看的顧修眼眶都紅了。
“他是為了國家殘的,他不該過這樣的日子,殘兵每月都是有救濟糧和俸祿的,她拿了這救濟糧……她……”
她就不能這樣對他,不管為親情還是為朝廷都不能這樣,為國而殘的將士不該過這樣的日子。
“清官難斷家務事。”顧晨搖搖頭,帶著兒子往前走:“或許他曾經於國確實是有功的。”
“可在他殘了的那一刻,便會成為自己親人的負擔。”
“若是他連自己的親人都沒了,便會成為朝廷的負擔,所以朝廷不鼓勵軍人婦改嫁,為的就是有人,能夠替朝廷照顧軍人和他們的家人。”
“可是他斷了手臂斷了腿,死不得活著又受罪又什麽都做不了,他家人又豈是容易的?”
“那婦人年紀輕輕守活寡,連個孩子也不能有,而且又要照顧公婆兩個年邁的老人。”
“丈夫連個褲子都沒辦法自己換,飯也沒辦法做,她還要劈柴種地煮飯,十年如一日能不瘋嗎……”
他當然不應該過這樣的日子,他應該綾羅綢緞穿之不盡,應該被家人被朝廷被社會尊敬。
可這現實嗎?天底下多少傷兵?朝廷隻能保證能讓你活著有口飯吃,想要再多便很難了。
或則你指望親人十幾年如一日,天天將你照顧得好好的,久病無孝子,何況是旁人?
顧晨就是想讓兒子明白,無論什麽時候自身安全才是最重要的,萬事都要三思而後行。
“爹,兒子明白了。”顧修迴頭,看了眼被打罵也不敢還嘴的男人一眼:“兒子定然會全須全尾地迴來。”
顧晨帶他看了各種傷殘的士兵,給他們送去自己帶來的米糧,指責了打罵丈夫的婦人。
還去看了失去丈夫的寡婦過的日子,看了因為失去兒子而哭瞎眼睛的母親,還有因不能接受失去兒子變瘋,每日前往村口等待兒子的老漢。
還有沒有父母管教,在地上把自己滾成泥猴的孩子。
包括這村子的後山上,那一排排觸目驚心的衣冠塚。
畢竟屍體能迴來都是有頭有臉的,而那些無名的士卒屍體,隻能被一把烈火燒個幹淨。
若家人想要祭奠的話,也隻能將舊衣裳葬下去罷了。
“兒啊。”顧晨看著滿臉憐憫的兒子,再次像他確定道:“看了這些,你還是想去樂浪嗎?”
顧修雖然同情這些軍戶家人們,可他還是堅持自己想法,捏著拳頭道:“是的,兒子還是要去。”
“爹爹,兒向爹爹保證,此去一定會聽藍玉大將軍的話,他說什麽兒就做什麽,絕不胡來,絕不讓自己有事,絕不讓父母親傷心。”
和死比起來,他還是更怕自己庸庸碌碌過完一生。
“好。”見他依舊堅持,顧晨心裏隻覺得喜憂參半:“記住,從應天到樂浪之前,隻要你反悔隨時都能迴來,家裏的大門永遠為你敞開。”
“可隻要到了樂浪,你便隻能聽藍玉大將軍的指揮,再苦再累也不能說不,聽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