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6 章 家門被圍了
大明,我給老朱當噴子的那些年 作者:卿歲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薛聽他老實招供還挺滿意的,剛剛說了這麽些話,正準備拿著喝茶的大缸準備潤潤嗓子。
“哎喲……”
可聽到太子殿下四個字的時候拿大缸的手忍不住一晃,滾燙的茶水入嘴燙得他發出慘叫。
“薛大人,您沒事吧?”見老薛嘴皮子燙了個大泡,手下都給嚇了一跳:“快去叫郎中來、拿冰塊來,快去……”
老薛掙脫開扶著自己的官員,捂著嘴就朝著周勇誌走了過去,不可置信地看著他的眼睛問道。
“你剛剛說什麽?你再說一遍?謀害太子殿下?”
刺殺吏部尚書的罪已經夠大了,居然還敢扯上謀殺太子殿下的案子,這是九族都不想要了嗎?
其實話一出口周勇誌就後悔了,可顯然世上難買後悔藥,在場的人已經把他的話一字不落地聽進了耳朵裏。
文書也將他的話記在了紙上,在場有三四十個陪審團,還來自不同的部門,就算老薛想封嘴也沒這個膽子。
“大人……”見都盯著自己看,周勇誌隻好橫著心繼續說下來:“我家老爺不願意讓朝廷遷都,所以與蘇友文等士商議謀殺太子殿下。”
“奈何顧大人行事太過刁鑽,讓咱們的人根本靠近不了殿下,從而壞了這些大老爺們的計劃。”
“所以這才設計謀害蘇勁鬆,想引顧夫人迴鄉探親在路上出事,從而將顧大人從太子身邊引開,然後再謀害太子殿下。”
“誰知顧夫人不上當,顧大人也不上當讓老爺們計劃徹底覆滅,所以這才對顧大人痛下殺手。”
這事兒讓他們意識到,若是不把效忠皇家的這些人都給弄死,那他們就很難能對皇帝太子下手。
弄死了這些重臣,再下手或許就能夠容易些。
誰知道陳驄這家夥居然想金盆洗手,背叛了江湖道義,若不是如此,他們也不會被查到。
“你們好大的膽兒啊……”
薛嵓在大理寺待了那麽多年,也算得上是見多識廣。
可麵對蘇友文等人的瘋狂,他仍久久都不能夠迴神。
“太子殿下乃陛下嫡長子,天經地義的儲君,溫文爾雅、仁慈寬宥,你們……你們怎麽可以……”
他做夢都盼著太子殿下登基,沒想到居然有人要殺太子。
他一屁股坐在自己椅子上,心裏翻天覆地的隻有一個想法。
完了!
此次隻怕又是三萬人以上的大砍頭,劊子手的刀不知都得砍斷幾把,到時候血流成河定是難免。
可無論如何也得往上報啊,瞞肯定是瞞不住的,就是神仙下凡來也別想救這些士紳。
而此時顧晨忙完事兒下班,可還沒到家馬車就停住了,他正納悶兒怎麽還堵車的時候,就聽秀兒氣喘籲籲跑來道。
“老爺,咱們府邸門前跪了好些人,都是些女人和小孩子,正對著咱家門口磕頭哭鬧呢。”
“咱們家馬車根本過不去,大門也是緊閉著的。”
說話間,那些女人孩子都發現顧晨的車駕迴來了,正主沒迴來都哭鬧不止,看到正主那還了得?
她們或抱著、或拉著年幼的孩子,紛紛哭著跑過來圍著,對著顧晨就是哐哐一頓磕頭。
其中一位頭發淩亂,隻用根破布袋纏著頭發的佃戶女子,抱著尚且還在吃奶的小娃娃哭道。
“顧大人,求顧大人賞口飯吃吧,咱們家要活不下去了,家裏老的老小的小啊顧大人……”
另一個女人穿著要好些,瞧著應該是這些士紳家裏的奴婢。
“顧大人您這也沒事,皮也沒破著就原諒我們家老爺,就當是做好事,求求顧大人了……”
顧晨:“……”
這叫什麽話,他沒死算他命大,憑什麽要他做好事?
接著又有個婦人撲了上來,被下人死死擋著也不忘大喊大鬧
“我們一家都靠曹叔公吃飯,朝廷捉了曹叔公我們可怎麽活啊,我家婆母還等著叔公給錢抓藥吃呢……”
“求顧大人高抬貴手,饒了曹老爺,給咱們一條活路吧,求顧大人高抬貴手啊顧大人……”
女子的哭聲本來就有些刺耳,偏偏她們還帶著孩子來一塊兒哭,活像顧晨撬了他們家祖墳似的。
被刺殺的人難道不是他嗎?該委屈的不也是他才對嗎?
不是,到底誰是受害者啊?
顧晨:“……他們怎麽跑來應天府了,官兵都是幹什麽吃的?就由著他們跑到應天府來鬧?”
按規矩他們應該會被暫扣在家中,並且不得出門,等案情公布天下之後再決定如何處置的。
“老爺,他們不是那些士紳的家人。”
顧安見路上被堵的水泄不通,也很是惆悵地解釋道。
“這其中許多是那些士紳在京城莊園的佃戶、奴仆,還有柺著十八彎的窮親戚們。”
“這些人平時都是靠那些人吃飯的,這會兒那些人被控製,眼看著吃飯的家夥沒了自然著急。”
“可是按道理來說,也不該由著這些人在咱們家門口鬧才是,怎麽也沒見府尹大人來趕人呢?”
顧家的位置離皇宮那麽近,府尹不吭聲自然是故意裝不見,可是他怎麽敢這麽對他們大人呢?
“宋詡那廝怎麽可能會來?”顧晨憋了一肚子火,沒好氣兒地道:“他當年讀書還是蘇友文家資助的。”
“他怕是巴不得,這些人闖進咱們家去哭喪,然後讓我迫於壓力心軟求情,讓陛下不再追究此事呢?”
這就是這些士紳的難惹之處,他們在當地擁有大量的社會資源:土地、官職、讀書、商業的等等……
讓一堆底層的人靠著他們吃飯,雖然跟著這個人也過不了什麽好日子,可好歹能當個喘氣的。
可要是離了他們,朝廷又沒辦法去管他們的話。
那他們日子就過不下去,於是便會聚集起來鬧事。
當初朝廷治吏的時候就鬧過一迴,最後花了好些銀子方才解決,還真是什麽也離不開銀子這個玩意兒。
而這些人能來的這麽快,肯定是受人煽動的原因。
顧安頭疼道:“老爺,咱們現在該怎麽辦?”
此時顧家的大門緊閉,他們就算千辛萬苦擠過過去也不敢開門,萬一這些人衝進去了怎麽辦?
偏他們又都是些婦孺孩童,當官兒總不好對他們動手,傳出去對他們老爺的名聲也不好。
“去府衙找宋詡。”顧晨被哭啼聲整得心煩意亂,直接吩咐道:“把她們拉開,趕緊走。”
他是不能對婦孺孩童動手,但是他可以逼著職責所在的老宋動手,畢竟這是他的工作嘛。
顧晨覺得自己是個不折不扣,體諒底層勞苦百姓的好官兒。
這些人鬧成這個樣子,他也沒有暴力驅趕他們。
隻是叫人把他們拉開,讓出條讓馬車行駛的路罷了。
等到了應天府衙,那些衙役老遠看到他便立刻賠著笑臉迎了上來,恭恭敬敬地當傳話機。
“顧大人您怎麽來了,府尹大人這會兒已經下衙了,您若是有什麽事兒的話,要不明日再過來吧?”
他家大人猜得果然夠準,知道顧大人會來尋他。
“哎喲……”
可聽到太子殿下四個字的時候拿大缸的手忍不住一晃,滾燙的茶水入嘴燙得他發出慘叫。
“薛大人,您沒事吧?”見老薛嘴皮子燙了個大泡,手下都給嚇了一跳:“快去叫郎中來、拿冰塊來,快去……”
老薛掙脫開扶著自己的官員,捂著嘴就朝著周勇誌走了過去,不可置信地看著他的眼睛問道。
“你剛剛說什麽?你再說一遍?謀害太子殿下?”
刺殺吏部尚書的罪已經夠大了,居然還敢扯上謀殺太子殿下的案子,這是九族都不想要了嗎?
其實話一出口周勇誌就後悔了,可顯然世上難買後悔藥,在場的人已經把他的話一字不落地聽進了耳朵裏。
文書也將他的話記在了紙上,在場有三四十個陪審團,還來自不同的部門,就算老薛想封嘴也沒這個膽子。
“大人……”見都盯著自己看,周勇誌隻好橫著心繼續說下來:“我家老爺不願意讓朝廷遷都,所以與蘇友文等士商議謀殺太子殿下。”
“奈何顧大人行事太過刁鑽,讓咱們的人根本靠近不了殿下,從而壞了這些大老爺們的計劃。”
“所以這才設計謀害蘇勁鬆,想引顧夫人迴鄉探親在路上出事,從而將顧大人從太子身邊引開,然後再謀害太子殿下。”
“誰知顧夫人不上當,顧大人也不上當讓老爺們計劃徹底覆滅,所以這才對顧大人痛下殺手。”
這事兒讓他們意識到,若是不把效忠皇家的這些人都給弄死,那他們就很難能對皇帝太子下手。
弄死了這些重臣,再下手或許就能夠容易些。
誰知道陳驄這家夥居然想金盆洗手,背叛了江湖道義,若不是如此,他們也不會被查到。
“你們好大的膽兒啊……”
薛嵓在大理寺待了那麽多年,也算得上是見多識廣。
可麵對蘇友文等人的瘋狂,他仍久久都不能夠迴神。
“太子殿下乃陛下嫡長子,天經地義的儲君,溫文爾雅、仁慈寬宥,你們……你們怎麽可以……”
他做夢都盼著太子殿下登基,沒想到居然有人要殺太子。
他一屁股坐在自己椅子上,心裏翻天覆地的隻有一個想法。
完了!
此次隻怕又是三萬人以上的大砍頭,劊子手的刀不知都得砍斷幾把,到時候血流成河定是難免。
可無論如何也得往上報啊,瞞肯定是瞞不住的,就是神仙下凡來也別想救這些士紳。
而此時顧晨忙完事兒下班,可還沒到家馬車就停住了,他正納悶兒怎麽還堵車的時候,就聽秀兒氣喘籲籲跑來道。
“老爺,咱們府邸門前跪了好些人,都是些女人和小孩子,正對著咱家門口磕頭哭鬧呢。”
“咱們家馬車根本過不去,大門也是緊閉著的。”
說話間,那些女人孩子都發現顧晨的車駕迴來了,正主沒迴來都哭鬧不止,看到正主那還了得?
她們或抱著、或拉著年幼的孩子,紛紛哭著跑過來圍著,對著顧晨就是哐哐一頓磕頭。
其中一位頭發淩亂,隻用根破布袋纏著頭發的佃戶女子,抱著尚且還在吃奶的小娃娃哭道。
“顧大人,求顧大人賞口飯吃吧,咱們家要活不下去了,家裏老的老小的小啊顧大人……”
另一個女人穿著要好些,瞧著應該是這些士紳家裏的奴婢。
“顧大人您這也沒事,皮也沒破著就原諒我們家老爺,就當是做好事,求求顧大人了……”
顧晨:“……”
這叫什麽話,他沒死算他命大,憑什麽要他做好事?
接著又有個婦人撲了上來,被下人死死擋著也不忘大喊大鬧
“我們一家都靠曹叔公吃飯,朝廷捉了曹叔公我們可怎麽活啊,我家婆母還等著叔公給錢抓藥吃呢……”
“求顧大人高抬貴手,饒了曹老爺,給咱們一條活路吧,求顧大人高抬貴手啊顧大人……”
女子的哭聲本來就有些刺耳,偏偏她們還帶著孩子來一塊兒哭,活像顧晨撬了他們家祖墳似的。
被刺殺的人難道不是他嗎?該委屈的不也是他才對嗎?
不是,到底誰是受害者啊?
顧晨:“……他們怎麽跑來應天府了,官兵都是幹什麽吃的?就由著他們跑到應天府來鬧?”
按規矩他們應該會被暫扣在家中,並且不得出門,等案情公布天下之後再決定如何處置的。
“老爺,他們不是那些士紳的家人。”
顧安見路上被堵的水泄不通,也很是惆悵地解釋道。
“這其中許多是那些士紳在京城莊園的佃戶、奴仆,還有柺著十八彎的窮親戚們。”
“這些人平時都是靠那些人吃飯的,這會兒那些人被控製,眼看著吃飯的家夥沒了自然著急。”
“可是按道理來說,也不該由著這些人在咱們家門口鬧才是,怎麽也沒見府尹大人來趕人呢?”
顧家的位置離皇宮那麽近,府尹不吭聲自然是故意裝不見,可是他怎麽敢這麽對他們大人呢?
“宋詡那廝怎麽可能會來?”顧晨憋了一肚子火,沒好氣兒地道:“他當年讀書還是蘇友文家資助的。”
“他怕是巴不得,這些人闖進咱們家去哭喪,然後讓我迫於壓力心軟求情,讓陛下不再追究此事呢?”
這就是這些士紳的難惹之處,他們在當地擁有大量的社會資源:土地、官職、讀書、商業的等等……
讓一堆底層的人靠著他們吃飯,雖然跟著這個人也過不了什麽好日子,可好歹能當個喘氣的。
可要是離了他們,朝廷又沒辦法去管他們的話。
那他們日子就過不下去,於是便會聚集起來鬧事。
當初朝廷治吏的時候就鬧過一迴,最後花了好些銀子方才解決,還真是什麽也離不開銀子這個玩意兒。
而這些人能來的這麽快,肯定是受人煽動的原因。
顧安頭疼道:“老爺,咱們現在該怎麽辦?”
此時顧家的大門緊閉,他們就算千辛萬苦擠過過去也不敢開門,萬一這些人衝進去了怎麽辦?
偏他們又都是些婦孺孩童,當官兒總不好對他們動手,傳出去對他們老爺的名聲也不好。
“去府衙找宋詡。”顧晨被哭啼聲整得心煩意亂,直接吩咐道:“把她們拉開,趕緊走。”
他是不能對婦孺孩童動手,但是他可以逼著職責所在的老宋動手,畢竟這是他的工作嘛。
顧晨覺得自己是個不折不扣,體諒底層勞苦百姓的好官兒。
這些人鬧成這個樣子,他也沒有暴力驅趕他們。
隻是叫人把他們拉開,讓出條讓馬車行駛的路罷了。
等到了應天府衙,那些衙役老遠看到他便立刻賠著笑臉迎了上來,恭恭敬敬地當傳話機。
“顧大人您怎麽來了,府尹大人這會兒已經下衙了,您若是有什麽事兒的話,要不明日再過來吧?”
他家大人猜得果然夠準,知道顧大人會來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