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1 章 翁婿關係
大明,我給老朱當噴子的那些年 作者:卿歲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晨點點頭,他當然知道,勳爵裏有這個福氣的可沒有幾個,徐家湯家都沒這個福氣。
和朱標一起在大本堂讀書的,一個是麵前外甥孫九江,還有認為義子的沐英,最後就是常茂。
常茂幹的那些混賬事,換了別人就算不死也不會有權利,可老朱卻一直護著、捧著常茂。
就算是貶他去了龍洲,可還是給了他在當地無上的權利,否則也不會弄得當地政權一塌糊塗。
李景隆繼續道:“小時候,茂哥就老和王爺們打架,有時候連燕王殿下都打不過他。”
“他的本事和秦王殿下差不多,陛下對他的期望很大,常說希望他能夠繼承父親之職。”
“可沒想到,這脾氣暴躁的性子,也隨了常將軍,其實他就是脾氣壞,太想孝順他姨娘了。”
常遇春是老朱的愛將,死了還被老朱寫詩祭奠,可見常遇春有本事、有能力,可他脾氣確實不好。
洪武二年的時候,常遇春在一場大戰中單騎突入元軍陣營之中,一如當年的常山趙子龍一般威猛無敵。
可常將軍也有些毛病,那就是喜歡屠城還喜歡殺降,脾氣也不怎麽好,連徐達都不大勸得住他的脾氣。
每次都因為屠城殺俘的問題,和徐達吵得麵紅耳赤,甚至當麵答應不殺俘,讓徐達去請示朱元璋的意見。
結果徐達一轉身,他就給那些俘虜哐哐一頓砍。
所以大家才說他早逝的原因,是因為遭了天譴。
而常茂這小子,就完美遺傳到了常將軍的脾氣。
沒辦法,家學淵源!
再加上常茂是庶長子,大概也有他姨娘平時哭哭啼啼要名分的緣故,所以才那麽執著給姨娘誥命。
可惜被長姐死死壓著,這脾氣就更加暴躁不受管束了。
“是嗎?”
顧晨有些不可思議,史書的常茂怎麽和李景隆描述的常茂不太一樣,史書裏的常茂其實並沒什麽軍功。
唯一一次高光的時刻,則是發生在洪武十五年。
當時沐英平定雲南,期間攻克了雲南境內的很多郡縣,唯獨大理還在負隅頑抗,且久攻不下。
小沐子想著虎父無犬子,既然常遇春那麽厲害,那他兒子常茂,應該也差不到哪去吧?
所以他便命令常茂率人從小路繞到點蒼山的後麵。
然後攀上懸崖占據山巔,把大明軍旗插到山頂上。
以此來亂敵人的軍心,這事常茂確實完成得相當不錯。
大理的軍隊看到明軍大旗,果然軍心渙散陣腳大亂,沐英趁機攻下了大理,打下漂亮一仗。
除此之外,再也沒啥厲害時刻,他還以為是常茂的本事有限,當真是虎父犬子了呢。
如今看來,情況好像不太對,莫不是馮勝……
“馮勝馮將軍。”顧晨壓低聲音,輕聲詢問李景隆:“是不是不咋提攜他,不怎麽讓他去冒頭呢?”
曆史上的常茂經常和老丈人出征,可唯一一次立大功,卻是沒有老丈人的時候,這說不過去吧?
“顧大人想知道?”李景隆笑咪咪地,扯著他胳膊道:“等迴京了以後,把你家廚子借我家幾天如何?”
他家廚子要是學會了手藝,那自己就不用老想著去顧家蹭飯了,這是一筆不賠錢的買賣。
“成成成,快說快說。”八卦聽一半的話還不如不聽呢,顧晨忙讓他繼續:“別賣關子了。”
嶽父不是都挺樂意提攜女婿,馮勝不至於打壓自己女婿吧?
“瞅你急的。”
李景隆喝了口酒,眼珠子靈活地到處觀察了一圈兒,確定沒有閑雜人等才接著說道。
“馮伯伯的本事你也知道,並沒外人說得那麽誇張,從前徐將軍、常將軍身子好的時候,他都得靠邊站。”
“統帥三軍的美差,更沒有落到他的身上過,不想當元帥的將士不是好將士,馮伯伯當然想立很多功,早日當上實至名歸的大元帥。”
“蒼蠅再小也是肉,他什麽功勞都往自己身上扒拉,連自己女婿,也不大願意分點肉湯。”
“茂哥的脾氣也不好,不滿就說,並且因為他對自己媳婦也是一般,為人又花,翁婿之間常常吵架。”
他覺得並不是茂哥沒本事,是馮勝壓根就不給茂哥機會。
如果他肯像沐英一樣,給常茂派任務允許他撒歡兒地去幹事,常茂早就有了不少功勞了。
顧晨靠在樹幹上,對李景隆的說法還是有幾分認可的。
“所以我瞧著,你嘴裏的茂哥仿佛要大幹一場。”
常茂這幾日把他的兵看得很嚴,趕路明明已經很累了,休息的時候卻還要人家操練。
“他是想這次立下大功,給他親娘求個誥命吧?”
怪不得曆史上,他在這次戰役中拚命和自己嶽父爭功,可是他也太天真、太著急了。
出了那麽大的事,馮勝把女婿的錯誤匯報給皇帝,皇帝最多罵一頓,罰一罰就過去了。
嶽父舉報了他,他也跑去攻擊嶽父,他們翁婿倆幹的那些事,全都互相攻擊說了出來。
老朱知道是一迴事,可你把事情鬧大了又是另一迴事,作為皇帝,不可能太過包庇吧?
要不然都察院那些噴子,豈不是要天天煩死他?
所以,馮勝丟了兵權,常茂也被趕去了龍洲。
樹葉不是一天涼的,這兩人怕是早就積怨已深了。
“顧大人,你說茂哥能成嗎?”
講實話李景隆挺理解茂哥,可是他也很理解太子妃。
這兩人其實沒有對錯,隻不過是出身和立場不同而已。
“不可能。”顧晨搖頭:“他最好是早些歇了這個心思,太子妃、太子殿下、藍玉大將軍都不會答應的。”
“他們都不答應,就更別說陛下和皇後娘娘那關了,那些信奉禮法的文官,更不可能答應。”
就算是掙到天大的功勞,他們也絕對不會讓他姨娘和藍夫人平起平坐的,除非太子妃鬆口。
不過,這不可能,除非太子妃真是個聖母。
“我也是這麽說。”李景隆一拍大腿,嘟囔道:“可茂哥輩分比我高,他算是是我爹那輩兒的,我不好說。”
常茂是太子的舅子,太子和他爹又是平輩的。
如果按照輩分的話,他還得喊常茂一聲叔叔呢。
“哦,那就不說,本也是別家的事,小公爺沒必要管。”
知道這家夥惦記讓自己說,顧晨才不會被他利用。
他抬頭看著天上的月亮和星星,沒有被工業汙染過的天空是真漂亮,晚上的月亮和星星都比現代亮。
有月亮和星星的時候,甚至都不需要點上火把就能看路,偶爾一兩聲蛙叫更是成了催眠的利器。
顧晨側了側身子,打了個哈兒就閉上了眼睛。
李景隆:“……”
他就說顧晨這家夥隻知偷奸耍滑吧,太子殿下還不信,都說這麽明白了,咋可能聽不懂呢?
和朱標一起在大本堂讀書的,一個是麵前外甥孫九江,還有認為義子的沐英,最後就是常茂。
常茂幹的那些混賬事,換了別人就算不死也不會有權利,可老朱卻一直護著、捧著常茂。
就算是貶他去了龍洲,可還是給了他在當地無上的權利,否則也不會弄得當地政權一塌糊塗。
李景隆繼續道:“小時候,茂哥就老和王爺們打架,有時候連燕王殿下都打不過他。”
“他的本事和秦王殿下差不多,陛下對他的期望很大,常說希望他能夠繼承父親之職。”
“可沒想到,這脾氣暴躁的性子,也隨了常將軍,其實他就是脾氣壞,太想孝順他姨娘了。”
常遇春是老朱的愛將,死了還被老朱寫詩祭奠,可見常遇春有本事、有能力,可他脾氣確實不好。
洪武二年的時候,常遇春在一場大戰中單騎突入元軍陣營之中,一如當年的常山趙子龍一般威猛無敵。
可常將軍也有些毛病,那就是喜歡屠城還喜歡殺降,脾氣也不怎麽好,連徐達都不大勸得住他的脾氣。
每次都因為屠城殺俘的問題,和徐達吵得麵紅耳赤,甚至當麵答應不殺俘,讓徐達去請示朱元璋的意見。
結果徐達一轉身,他就給那些俘虜哐哐一頓砍。
所以大家才說他早逝的原因,是因為遭了天譴。
而常茂這小子,就完美遺傳到了常將軍的脾氣。
沒辦法,家學淵源!
再加上常茂是庶長子,大概也有他姨娘平時哭哭啼啼要名分的緣故,所以才那麽執著給姨娘誥命。
可惜被長姐死死壓著,這脾氣就更加暴躁不受管束了。
“是嗎?”
顧晨有些不可思議,史書的常茂怎麽和李景隆描述的常茂不太一樣,史書裏的常茂其實並沒什麽軍功。
唯一一次高光的時刻,則是發生在洪武十五年。
當時沐英平定雲南,期間攻克了雲南境內的很多郡縣,唯獨大理還在負隅頑抗,且久攻不下。
小沐子想著虎父無犬子,既然常遇春那麽厲害,那他兒子常茂,應該也差不到哪去吧?
所以他便命令常茂率人從小路繞到點蒼山的後麵。
然後攀上懸崖占據山巔,把大明軍旗插到山頂上。
以此來亂敵人的軍心,這事常茂確實完成得相當不錯。
大理的軍隊看到明軍大旗,果然軍心渙散陣腳大亂,沐英趁機攻下了大理,打下漂亮一仗。
除此之外,再也沒啥厲害時刻,他還以為是常茂的本事有限,當真是虎父犬子了呢。
如今看來,情況好像不太對,莫不是馮勝……
“馮勝馮將軍。”顧晨壓低聲音,輕聲詢問李景隆:“是不是不咋提攜他,不怎麽讓他去冒頭呢?”
曆史上的常茂經常和老丈人出征,可唯一一次立大功,卻是沒有老丈人的時候,這說不過去吧?
“顧大人想知道?”李景隆笑咪咪地,扯著他胳膊道:“等迴京了以後,把你家廚子借我家幾天如何?”
他家廚子要是學會了手藝,那自己就不用老想著去顧家蹭飯了,這是一筆不賠錢的買賣。
“成成成,快說快說。”八卦聽一半的話還不如不聽呢,顧晨忙讓他繼續:“別賣關子了。”
嶽父不是都挺樂意提攜女婿,馮勝不至於打壓自己女婿吧?
“瞅你急的。”
李景隆喝了口酒,眼珠子靈活地到處觀察了一圈兒,確定沒有閑雜人等才接著說道。
“馮伯伯的本事你也知道,並沒外人說得那麽誇張,從前徐將軍、常將軍身子好的時候,他都得靠邊站。”
“統帥三軍的美差,更沒有落到他的身上過,不想當元帥的將士不是好將士,馮伯伯當然想立很多功,早日當上實至名歸的大元帥。”
“蒼蠅再小也是肉,他什麽功勞都往自己身上扒拉,連自己女婿,也不大願意分點肉湯。”
“茂哥的脾氣也不好,不滿就說,並且因為他對自己媳婦也是一般,為人又花,翁婿之間常常吵架。”
他覺得並不是茂哥沒本事,是馮勝壓根就不給茂哥機會。
如果他肯像沐英一樣,給常茂派任務允許他撒歡兒地去幹事,常茂早就有了不少功勞了。
顧晨靠在樹幹上,對李景隆的說法還是有幾分認可的。
“所以我瞧著,你嘴裏的茂哥仿佛要大幹一場。”
常茂這幾日把他的兵看得很嚴,趕路明明已經很累了,休息的時候卻還要人家操練。
“他是想這次立下大功,給他親娘求個誥命吧?”
怪不得曆史上,他在這次戰役中拚命和自己嶽父爭功,可是他也太天真、太著急了。
出了那麽大的事,馮勝把女婿的錯誤匯報給皇帝,皇帝最多罵一頓,罰一罰就過去了。
嶽父舉報了他,他也跑去攻擊嶽父,他們翁婿倆幹的那些事,全都互相攻擊說了出來。
老朱知道是一迴事,可你把事情鬧大了又是另一迴事,作為皇帝,不可能太過包庇吧?
要不然都察院那些噴子,豈不是要天天煩死他?
所以,馮勝丟了兵權,常茂也被趕去了龍洲。
樹葉不是一天涼的,這兩人怕是早就積怨已深了。
“顧大人,你說茂哥能成嗎?”
講實話李景隆挺理解茂哥,可是他也很理解太子妃。
這兩人其實沒有對錯,隻不過是出身和立場不同而已。
“不可能。”顧晨搖頭:“他最好是早些歇了這個心思,太子妃、太子殿下、藍玉大將軍都不會答應的。”
“他們都不答應,就更別說陛下和皇後娘娘那關了,那些信奉禮法的文官,更不可能答應。”
就算是掙到天大的功勞,他們也絕對不會讓他姨娘和藍夫人平起平坐的,除非太子妃鬆口。
不過,這不可能,除非太子妃真是個聖母。
“我也是這麽說。”李景隆一拍大腿,嘟囔道:“可茂哥輩分比我高,他算是是我爹那輩兒的,我不好說。”
常茂是太子的舅子,太子和他爹又是平輩的。
如果按照輩分的話,他還得喊常茂一聲叔叔呢。
“哦,那就不說,本也是別家的事,小公爺沒必要管。”
知道這家夥惦記讓自己說,顧晨才不會被他利用。
他抬頭看著天上的月亮和星星,沒有被工業汙染過的天空是真漂亮,晚上的月亮和星星都比現代亮。
有月亮和星星的時候,甚至都不需要點上火把就能看路,偶爾一兩聲蛙叫更是成了催眠的利器。
顧晨側了側身子,打了個哈兒就閉上了眼睛。
李景隆:“……”
他就說顧晨這家夥隻知偷奸耍滑吧,太子殿下還不信,都說這麽明白了,咋可能聽不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