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啦啦啦。。後天是中秋節咯,要吃大月餅啦!”
天井對麵家的小胖子,王小應歡快的喊著。他們家承包了鎮上的果園,家庭條件不錯,已經買上了電視機。
他三歲的也是胖胖的小妹妹,長得胖嘟嘟的,煞是可愛,白裏透紅的一張圓臉象是一個紅蘋果,大而清澈的一雙眼睛象是兩隻黑葡萄,紮兩根衝天辮,活脫脫就是一個傳統寫意畫裏的一個胖娃娃。
王小秋吸溜一口口水,跟著說:“耶,太好了。我想吃肉月餅。”
“林梓晴,你家買月餅了嗎?我家今年買了一個好大好大的月餅,有那麽大!”小胖子兩隻手在空中劃拉了一個大圈比劃著,得意的炫耀著。
“還沒買吧,我沒發現,可能晚上就有了,我媽媽會帶迴來吧!“林梓晴滿不在乎的口氣說著,她沒有那麽想吃月餅,因為月餅有點硬,她今天發現自己有一顆大蛀牙,早上還有點疼,說完這句話,她慢悠悠的轉身就走到自家房門口。
就到中秋節了,這是林梓晴重生迴來以後過的第一個大節日。
古鎮上的大月餅,是用土灶,下麵燒柴火。上麵用鉄鉤子吊著一個大平底鍋。兩麵翻烤出來的,五仁帶肥肉的餡。除了表皮色澤花紋十分漂亮外,最大的特點就是“大”。下雨天,小孩子常叫:“天爺天爺大大下,月餅蒸上鍋蓋大,小夥子吃上把房跳塌。”大的月餅,足有十幾公斤,像大鍋蓋似的。到八月十五日,女婿攜妻帶子去丈母娘家,大多要用一個裝米的大竹筐挑,另外一頭裝上一個帶肘子的大豬腳,跟一壇子自己家釀的糯米水酒。
中秋總在國慶節前後,這可樂壞了小孩們,因為學校通常會把星期六、日加起來,來一個特長假,那樣就可以盡情地玩了。大人們也很高興,因為可以跟家人好好團聚一下,周邊村子裏的親戚也會走動起來,氣氛一下就熱鬧起來了。
這些天大人們就開始忙了,為小孩買衣服,為祭祀祖宗而準備,為賞月買月餅、買雞鴨魚……鞭炮,等等。
中秋那天,林梓晴一家要跟她爺爺奶奶過,幾個伯父也過去,因為中午要祭祀祖宗。
林梓晴的爺爺在鎮上當“東門大隊”大隊長,平時有點不苟言笑,爺爺奶奶一共生了8個子女,其中二女兒在6幾年的時候生天花,沒有搶救迴來,五歲多就夭折了,現在隻剩下6個兒子一個女兒。
林梓晴的大伯父林文良,大伯母都是鎮中心小學的老師,大伯父是小學副校長,兼任總務處主任,他們生有四個孩子,大兒子林建平,三個女兒分別叫淑香、淑慧、淑芳。林梓晴這一代的孩子,男的排行“建”,女的“淑”字輩,但是林梓晴跟林梓田沒有按輩分起名字,他們姐弟倆名字是林文山查了詞典自己起的。
林文良跟林文山相差了18歲,大伯父家的大堂哥隻比林文山小了八歲,今年在讀高三,林梓晴的二伯父是鎮中學裏開食堂的,孩子生的比較多,有六個,五個女兒,兒子林建輝最小。三伯父林文南,沒有念完小學,在家裏種田、種菜,也生了四個孩子。
四伯父是木匠,大字認識不得幾個,但是卻學了一手很好的木匠手藝,很多人請他打造家具,林梓晴爸媽睡的雕花架子床就是他做的。他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林建星.小兒子林建鵬。因為老婆生完小兒子身體不好,年紀輕輕就離世了,後來續弦了一個隔壁鄉的羅寡婦,羅寡婦也帶過來了兩個孩子。
林梓晴的小叔叔林文軍,跟爺爺奶奶住一起,小的時候發了高燒,腦膜炎,雖然救迴來,治療好了,但是留下後遺症,智商上受到限製,有的時候會做一些小孩子的事,有點不可理喻。也是整個叔伯輩裏最會鬧騰事的,現在還沒有結婚。
林梓晴是幾個堂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一個女孩,上麵有10個堂姐。
中秋早上,譚麗蓉拿著一條長袖裙子走過來,摸摸林梓晴的頭,說:“今天你穿這個,等下跟你伯父家的姐姐們先走。”
“好,這個裙子真好看。”林梓晴接過來看了一眼,是件用粉色棉布做裏,淡紫色輕紗做外罩的新裙子。
“這是你小舅媽在蓉城買的。!”譚麗蓉開始給林梓晴換上裙子。
“你不要以後再怪你小舅,他不是故意的。”譚麗蓉輕輕地摸摸女兒的腦袋,撫過她的發絲,看了看她頭上的傷疤歎了口氣。
“哦!不會了”林梓晴淡淡的答了一句。
“晴晴你好了嗎?等你了,出發咯。”林淑梅在房間外喊了一句。
“就來。”
林梓晴跟三伯父家的堂哥堂姐穿著新衣服,準備走去奶奶家了。早餐大人們沒讓他們吃多少,準備留著肚子去“吃大餐“。
走進青石小巷中,兩側是高高的石牆,放眼望去,湛藍的天空被各種翹起的屋簷分割成美麗的圖案。好多老屋子外牆完好,但內部的木質構造在潮濕的氣候情況中已經有點腐壞了。現在古鎮還沒有開發旅遊,也就沒人翻修。林梓晴用手指摸摸牆上的青苔,順著石頭鋪起來的崎嶇不平的路朝前走。
走出青石小巷,順著鵝卵石砌起的城牆穿出東城門,再往前轉個大彎,旁邊是一大片稻田。
稻子已經收割了一些天,田裏已經堆起草垛。去奶奶家要從這片稻田的中間的一條泥巴小路走到頭,經過一個很大的曬穀場,還有一小塊小沼澤地,裏麵長了非常多的”燈芯草“。
爺爺奶奶家就在他們挖的大魚塘邊上。是用泥巴跟青磚混合建的三間平房。屋後有葡萄架,周圍用細毛竹片紮了圈籬笆,還種了一圈“木槿花”。現在木槿花還沒到開敗的時候,淡紫色的花蕾十分好看。林梓晴想起一句詩“涼風木槿籬,暮雨槐花枝。”
東麵有一個雞窩,魚塘的旁邊是幾哇菜地,種了空心菜、韭菜、大蒜、生薑之類的。
一行人在快到院子時,她奶奶就從房子裏出來了,很高興的看著他們:“都來了,快進來!”奶奶養的兩隻狗,一條黃色的母狗跟一條黑色的公狗,正狂搖著尾巴就衝了出來,朝他們聞來聞去。
陸陸續續人都到齊了,爺爺就給供桌前擺了幾碗菜,幾塊小一些的月餅用個碟子裝好了,還有一碟橘子,一碟瓜子,點上兩根蠟燭,接著香爐裏插上香,就帶著他們開始祭祀祖宗。
祭祀完畢,因為今天吃飯因為人多,爺爺讓幾個伯父把圓桌擺在了房子外麵的曬穀地。
“吃飯啦!吃飯啦!”隨著奶奶一聲聲召喚,幾家人都圍坐到了餐桌前。今天的飯菜看起來很豐盛,這個年代生活不富裕,平時雞鴨魚肉是舍不得吃的,隻有過大節跟過年才豐富一點,幾個小一點的男孩子都很開心,揀著好吃的菜,大口大口的塞進嘴巴裏。
“吃慢點哦,不要急!”大堂姐林淑香喊著。
一旁的大伯母看見了,笑著說:“現在比以前好一點了哦,以前過節都沒有紅燒肉吃,就吃幾片切的薄薄的肥肉片,還要用一個高腳碗放中間,更不會有雞鴨吃啊。”
“是啊,現在菜好吃點了,”三伯母接著話,“我們小時候野菜可是主糧啊,別說是野菜了,就連樹葉、柳樹芽都落光了,那還吃不飽呢,為了搶野菜還打架呢!6幾年的時候還有人吃過觀音土啊,哪像現在啊!放了油、調料、那時候就是用水煮一下,放點鹽就吃,有時候連鹽都舍不得多放,別提多難吃了,以後一輩子我也不想吃了!”說完又夾了一大口菜。
林梓晴夾了一口麵前的茭白炒鹹肉片,味道很不錯,茭白是奶奶魚塘邊上種的。鹹肉是自家醃製的。都切的薄薄的。,很入味。她眯眯眼,迴味了一下。
”晴晴,你頭受傷了,多吃點!“這時二堂姐林淑慧笑著把最有營養的西紅柿炒蛋放在了她的位置,想讓她多吃點。
”謝謝二姐!你也吃。“
”晴晴這次大難過去,必有後福哈!來這個魚湯很好,我給你舀好了一碗!“四堂姐林淑英站起來端了一小碗奶白色鯽魚湯給她。
“我們家最最聰明乖巧的晴晴,姐姐給你夾一塊紅燒肉哈。”小堂姐林淑梅夾了一大塊五花肉放進她的碗裏。
“夠了,謝謝姐!”林梓晴感動的笑著迴應她們。這個時候她感受到了濃濃的親情,像一縷陽光,一股清泉,讓她即使蒙上歲月的風塵的心靈突然純潔明淨起來。
飯吃好後,幾個堂姐抬出一張八仙桌,不知道哪裏拿出來的撲克牌說要打“紅五”。
伯父叔叔們也直接在吃飯的桌子上就拿出牌打起閩北地區特有的“標分”,小孩子們跑到曬穀場玩去了。
林梓晴沒跟著去,她走到奶奶的小菜地裏,想看看那些也奶奶種的小菜。20多年後,奶奶快90歲了,再沒種過。後來院子裏隻種上了本地的桃樹。
林梓晴從菜地裏走出來,發現涼鞋底都是泥巴,決定到魚塘邊上把鞋子洗洗,池塘的旁邊,爺爺搭了個小葡萄架,在古鎮這裏種的葡萄都是紫色的,很小顆的那種酸溜溜的,不知道是什麽品種,即使是這樣,還沒等葡萄熟透的時候,在8月底也被采光了。
經過葡萄架下的時候,忽然發現角落裏有一個用瓦盆種的植物,瓦盆口子都有點破了,葉子深綠色,葉片有些厚,像把打開的扇子。中間有根莖,沒有開花。
這是君子蘭,好像還是君子蘭裏比較貴的“油匠”。林梓晴蹲在地上認真的看看了,用手指摸了摸葉片。
”晴晴,你在玩什麽呢?“這時林文山走到她麵前,發現林梓晴正目不轉晴的看著什麽,他低頭看著林梓晴問。
林梓晴用充滿疑惑好奇的目光抬頭看著林文山,”爸爸,這是什麽花呀!
”哦,這是君子蘭,老奶奶(曾祖母)種的,這種花我們這裏很少種呢。老奶奶喜歡種點花草,不過花不值錢,也沒人管它了。“
”爸爸,我可以把花帶到我們家裏嗎?我喜歡它,可以嗎?“林梓晴悄悄的平複了一下心情,學著孩子的樣子跟林文山撒嬌。
”行,晴晴都喜歡養花了啊。等下我把它帶迴去,不過,你沒養過花,你千萬不要養死了以後哭鼻子哦!“
”嘻嘻,才不會哭呢,我會好好養的,”林梓晴有點小激動,小興奮,“這麽簡單就能帶迴家,還以為要費一番功夫呢。
林梓晴把君子蘭帶迴家,晚上,躺在自己的小床上,做了一個夢,夢到自己以後把那盆花拿去賣。可被告知那是一盆普通的君子蘭,到後來,林梓晴就醒了。
而林文山和譚麗蓉,晚上在商量要不要讓林梓晴國慶節後去幼兒園,下個月開始到年前是農閑,林文山想找點事做。
林文山抽了一口煙:“下個月晴晴應該可以去幼兒園了,現在鎮上也沒人找我做泥瓦活,我打算我明天去叔叔那問問,他們竹製品廠要不要招臨時打磨工!我先去那做幾個月的活,聽說做的件數多的人能拿兩百七八十呢,我就算新手,也能有兩百吧,我手腳麻利。”
譚麗蓉歎息說:“可不知道他們廠要人嗎!你又是隻做幾個月的,不是長期的”
林文山長出一口氣,吐著眼圈:“叔叔在廠裏是三把手呢!鐵算盤,那廠長都要給他幾分麵子的,這事肯定行。”
譚麗蓉點點頭:“那就先這樣決定了,早點睡覺吧”。
“啦啦啦。。後天是中秋節咯,要吃大月餅啦!”
天井對麵家的小胖子,王小應歡快的喊著。他們家承包了鎮上的果園,家庭條件不錯,已經買上了電視機。
他三歲的也是胖胖的小妹妹,長得胖嘟嘟的,煞是可愛,白裏透紅的一張圓臉象是一個紅蘋果,大而清澈的一雙眼睛象是兩隻黑葡萄,紮兩根衝天辮,活脫脫就是一個傳統寫意畫裏的一個胖娃娃。
王小秋吸溜一口口水,跟著說:“耶,太好了。我想吃肉月餅。”
“林梓晴,你家買月餅了嗎?我家今年買了一個好大好大的月餅,有那麽大!”小胖子兩隻手在空中劃拉了一個大圈比劃著,得意的炫耀著。
“還沒買吧,我沒發現,可能晚上就有了,我媽媽會帶迴來吧!“林梓晴滿不在乎的口氣說著,她沒有那麽想吃月餅,因為月餅有點硬,她今天發現自己有一顆大蛀牙,早上還有點疼,說完這句話,她慢悠悠的轉身就走到自家房門口。
就到中秋節了,這是林梓晴重生迴來以後過的第一個大節日。
古鎮上的大月餅,是用土灶,下麵燒柴火。上麵用鉄鉤子吊著一個大平底鍋。兩麵翻烤出來的,五仁帶肥肉的餡。除了表皮色澤花紋十分漂亮外,最大的特點就是“大”。下雨天,小孩子常叫:“天爺天爺大大下,月餅蒸上鍋蓋大,小夥子吃上把房跳塌。”大的月餅,足有十幾公斤,像大鍋蓋似的。到八月十五日,女婿攜妻帶子去丈母娘家,大多要用一個裝米的大竹筐挑,另外一頭裝上一個帶肘子的大豬腳,跟一壇子自己家釀的糯米水酒。
中秋總在國慶節前後,這可樂壞了小孩們,因為學校通常會把星期六、日加起來,來一個特長假,那樣就可以盡情地玩了。大人們也很高興,因為可以跟家人好好團聚一下,周邊村子裏的親戚也會走動起來,氣氛一下就熱鬧起來了。
這些天大人們就開始忙了,為小孩買衣服,為祭祀祖宗而準備,為賞月買月餅、買雞鴨魚……鞭炮,等等。
中秋那天,林梓晴一家要跟她爺爺奶奶過,幾個伯父也過去,因為中午要祭祀祖宗。
林梓晴的爺爺在鎮上當“東門大隊”大隊長,平時有點不苟言笑,爺爺奶奶一共生了8個子女,其中二女兒在6幾年的時候生天花,沒有搶救迴來,五歲多就夭折了,現在隻剩下6個兒子一個女兒。
林梓晴的大伯父林文良,大伯母都是鎮中心小學的老師,大伯父是小學副校長,兼任總務處主任,他們生有四個孩子,大兒子林建平,三個女兒分別叫淑香、淑慧、淑芳。林梓晴這一代的孩子,男的排行“建”,女的“淑”字輩,但是林梓晴跟林梓田沒有按輩分起名字,他們姐弟倆名字是林文山查了詞典自己起的。
林文良跟林文山相差了18歲,大伯父家的大堂哥隻比林文山小了八歲,今年在讀高三,林梓晴的二伯父是鎮中學裏開食堂的,孩子生的比較多,有六個,五個女兒,兒子林建輝最小。三伯父林文南,沒有念完小學,在家裏種田、種菜,也生了四個孩子。
四伯父是木匠,大字認識不得幾個,但是卻學了一手很好的木匠手藝,很多人請他打造家具,林梓晴爸媽睡的雕花架子床就是他做的。他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林建星.小兒子林建鵬。因為老婆生完小兒子身體不好,年紀輕輕就離世了,後來續弦了一個隔壁鄉的羅寡婦,羅寡婦也帶過來了兩個孩子。
林梓晴的小叔叔林文軍,跟爺爺奶奶住一起,小的時候發了高燒,腦膜炎,雖然救迴來,治療好了,但是留下後遺症,智商上受到限製,有的時候會做一些小孩子的事,有點不可理喻。也是整個叔伯輩裏最會鬧騰事的,現在還沒有結婚。
林梓晴是幾個堂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一個女孩,上麵有10個堂姐。
中秋早上,譚麗蓉拿著一條長袖裙子走過來,摸摸林梓晴的頭,說:“今天你穿這個,等下跟你伯父家的姐姐們先走。”
“好,這個裙子真好看。”林梓晴接過來看了一眼,是件用粉色棉布做裏,淡紫色輕紗做外罩的新裙子。
“這是你小舅媽在蓉城買的。!”譚麗蓉開始給林梓晴換上裙子。
“你不要以後再怪你小舅,他不是故意的。”譚麗蓉輕輕地摸摸女兒的腦袋,撫過她的發絲,看了看她頭上的傷疤歎了口氣。
“哦!不會了”林梓晴淡淡的答了一句。
“晴晴你好了嗎?等你了,出發咯。”林淑梅在房間外喊了一句。
“就來。”
林梓晴跟三伯父家的堂哥堂姐穿著新衣服,準備走去奶奶家了。早餐大人們沒讓他們吃多少,準備留著肚子去“吃大餐“。
走進青石小巷中,兩側是高高的石牆,放眼望去,湛藍的天空被各種翹起的屋簷分割成美麗的圖案。好多老屋子外牆完好,但內部的木質構造在潮濕的氣候情況中已經有點腐壞了。現在古鎮還沒有開發旅遊,也就沒人翻修。林梓晴用手指摸摸牆上的青苔,順著石頭鋪起來的崎嶇不平的路朝前走。
走出青石小巷,順著鵝卵石砌起的城牆穿出東城門,再往前轉個大彎,旁邊是一大片稻田。
稻子已經收割了一些天,田裏已經堆起草垛。去奶奶家要從這片稻田的中間的一條泥巴小路走到頭,經過一個很大的曬穀場,還有一小塊小沼澤地,裏麵長了非常多的”燈芯草“。
爺爺奶奶家就在他們挖的大魚塘邊上。是用泥巴跟青磚混合建的三間平房。屋後有葡萄架,周圍用細毛竹片紮了圈籬笆,還種了一圈“木槿花”。現在木槿花還沒到開敗的時候,淡紫色的花蕾十分好看。林梓晴想起一句詩“涼風木槿籬,暮雨槐花枝。”
東麵有一個雞窩,魚塘的旁邊是幾哇菜地,種了空心菜、韭菜、大蒜、生薑之類的。
一行人在快到院子時,她奶奶就從房子裏出來了,很高興的看著他們:“都來了,快進來!”奶奶養的兩隻狗,一條黃色的母狗跟一條黑色的公狗,正狂搖著尾巴就衝了出來,朝他們聞來聞去。
陸陸續續人都到齊了,爺爺就給供桌前擺了幾碗菜,幾塊小一些的月餅用個碟子裝好了,還有一碟橘子,一碟瓜子,點上兩根蠟燭,接著香爐裏插上香,就帶著他們開始祭祀祖宗。
祭祀完畢,因為今天吃飯因為人多,爺爺讓幾個伯父把圓桌擺在了房子外麵的曬穀地。
“吃飯啦!吃飯啦!”隨著奶奶一聲聲召喚,幾家人都圍坐到了餐桌前。今天的飯菜看起來很豐盛,這個年代生活不富裕,平時雞鴨魚肉是舍不得吃的,隻有過大節跟過年才豐富一點,幾個小一點的男孩子都很開心,揀著好吃的菜,大口大口的塞進嘴巴裏。
“吃慢點哦,不要急!”大堂姐林淑香喊著。
一旁的大伯母看見了,笑著說:“現在比以前好一點了哦,以前過節都沒有紅燒肉吃,就吃幾片切的薄薄的肥肉片,還要用一個高腳碗放中間,更不會有雞鴨吃啊。”
“是啊,現在菜好吃點了,”三伯母接著話,“我們小時候野菜可是主糧啊,別說是野菜了,就連樹葉、柳樹芽都落光了,那還吃不飽呢,為了搶野菜還打架呢!6幾年的時候還有人吃過觀音土啊,哪像現在啊!放了油、調料、那時候就是用水煮一下,放點鹽就吃,有時候連鹽都舍不得多放,別提多難吃了,以後一輩子我也不想吃了!”說完又夾了一大口菜。
林梓晴夾了一口麵前的茭白炒鹹肉片,味道很不錯,茭白是奶奶魚塘邊上種的。鹹肉是自家醃製的。都切的薄薄的。,很入味。她眯眯眼,迴味了一下。
”晴晴,你頭受傷了,多吃點!“這時二堂姐林淑慧笑著把最有營養的西紅柿炒蛋放在了她的位置,想讓她多吃點。
”謝謝二姐!你也吃。“
”晴晴這次大難過去,必有後福哈!來這個魚湯很好,我給你舀好了一碗!“四堂姐林淑英站起來端了一小碗奶白色鯽魚湯給她。
“我們家最最聰明乖巧的晴晴,姐姐給你夾一塊紅燒肉哈。”小堂姐林淑梅夾了一大塊五花肉放進她的碗裏。
“夠了,謝謝姐!”林梓晴感動的笑著迴應她們。這個時候她感受到了濃濃的親情,像一縷陽光,一股清泉,讓她即使蒙上歲月的風塵的心靈突然純潔明淨起來。
飯吃好後,幾個堂姐抬出一張八仙桌,不知道哪裏拿出來的撲克牌說要打“紅五”。
伯父叔叔們也直接在吃飯的桌子上就拿出牌打起閩北地區特有的“標分”,小孩子們跑到曬穀場玩去了。
林梓晴沒跟著去,她走到奶奶的小菜地裏,想看看那些也奶奶種的小菜。20多年後,奶奶快90歲了,再沒種過。後來院子裏隻種上了本地的桃樹。
林梓晴從菜地裏走出來,發現涼鞋底都是泥巴,決定到魚塘邊上把鞋子洗洗,池塘的旁邊,爺爺搭了個小葡萄架,在古鎮這裏種的葡萄都是紫色的,很小顆的那種酸溜溜的,不知道是什麽品種,即使是這樣,還沒等葡萄熟透的時候,在8月底也被采光了。
經過葡萄架下的時候,忽然發現角落裏有一個用瓦盆種的植物,瓦盆口子都有點破了,葉子深綠色,葉片有些厚,像把打開的扇子。中間有根莖,沒有開花。
這是君子蘭,好像還是君子蘭裏比較貴的“油匠”。林梓晴蹲在地上認真的看看了,用手指摸了摸葉片。
”晴晴,你在玩什麽呢?“這時林文山走到她麵前,發現林梓晴正目不轉晴的看著什麽,他低頭看著林梓晴問。
林梓晴用充滿疑惑好奇的目光抬頭看著林文山,”爸爸,這是什麽花呀!
”哦,這是君子蘭,老奶奶(曾祖母)種的,這種花我們這裏很少種呢。老奶奶喜歡種點花草,不過花不值錢,也沒人管它了。“
”爸爸,我可以把花帶到我們家裏嗎?我喜歡它,可以嗎?“林梓晴悄悄的平複了一下心情,學著孩子的樣子跟林文山撒嬌。
”行,晴晴都喜歡養花了啊。等下我把它帶迴去,不過,你沒養過花,你千萬不要養死了以後哭鼻子哦!“
”嘻嘻,才不會哭呢,我會好好養的,”林梓晴有點小激動,小興奮,“這麽簡單就能帶迴家,還以為要費一番功夫呢。
林梓晴把君子蘭帶迴家,晚上,躺在自己的小床上,做了一個夢,夢到自己以後把那盆花拿去賣。可被告知那是一盆普通的君子蘭,到後來,林梓晴就醒了。
而林文山和譚麗蓉,晚上在商量要不要讓林梓晴國慶節後去幼兒園,下個月開始到年前是農閑,林文山想找點事做。
林文山抽了一口煙:“下個月晴晴應該可以去幼兒園了,現在鎮上也沒人找我做泥瓦活,我打算我明天去叔叔那問問,他們竹製品廠要不要招臨時打磨工!我先去那做幾個月的活,聽說做的件數多的人能拿兩百七八十呢,我就算新手,也能有兩百吧,我手腳麻利。”
譚麗蓉歎息說:“可不知道他們廠要人嗎!你又是隻做幾個月的,不是長期的”
林文山長出一口氣,吐著眼圈:“叔叔在廠裏是三把手呢!鐵算盤,那廠長都要給他幾分麵子的,這事肯定行。”
譚麗蓉點點頭:“那就先這樣決定了,早點睡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