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qq?這個名字倒是不錯,挺朗朗上口的。”
張昊乍一聽也感覺很是不錯,他發現這韋業倒是還挺會起名的,一個hao123,一個qq,都屬於簡單而又好記,非常易於傳播的名字。
“哈哈,既然你也同意,那就這麽定了!而且關於架構方麵的話,我自己這邊還有些想法想跟你交流一下。”
說起qq這款即時通訊軟件的架構,就不得不提起騰訊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張誌東。
後世qq的整體架構設計,正是由當時騰訊的技術合夥人張誌東搭建完成的,並且在十多年的使用過程當中,甚至於用戶數都已經發展到數以億計的時候。
qq的整個架構都還依然適用,這一點實在是難能可貴,甚至可以說是不可思議!
並且qq更為令人所稱道的一點,就是整個軟件的大小僅僅隻有220k左右,而當時對手的軟件大小多為上兆(一兆=1024k。
這並不是一個毫無作用的設計,這在當時網速和帶寬都普遍受限的情況下,小巧的qq要遠比它的對手更容易下載,這無疑就使得qq占盡先機。
而在後世,正是因為qq的諸多神奇之點,所以韋業恰好便仔細研究過qq的底層架構。
雖然這個架構本應該是由張誌東在幾個月後才編寫出來的,但現在韋業僅僅隻需要向同屬技術天才的張昊提點一下,那麽張昊就足以將其完美無瑕的複製出來!
甚至如果張昊再耐心研究一番的話,說不定還能夠將整個軟件繼續完善完善。
“好的,從今天開始我就正式啟動qq的研發!”
對於韋業所提的他對qq架構有些想法的事情,張昊此時並沒有過多在意。
隻不過等第二天聽到韋業對於底層架構的理解之後,張昊當場便驚得咋咋唿唿,完全就是一臉的難以置信,不過這也屬於後話了。
“嗯好的,qq研發的事情刻不容緩,昊哥你抓點緊,那麽現在就還剩下網吧計費係統的銷售這塊了,我的意思是,咱們是時候該組建自己的銷售團隊了。”
雖然現在兩人還並沒有正式成立公司,嚴格意義上來說應該還處於工作室之類的情況。
但若想在最短時間內將網吧計費係統擴散出去,那光靠韋業一個人這麽推銷肯定是遠遠不夠的。
因此在韋業此時的設想當中,哪怕把利益分潤出去一些,也都得組建自己的銷售團隊,然後以提成作為激勵手段,讓他們去幫自己聯係業務。
這樣最起碼不說別的,就光北京的網吧市場,相信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也就能夠迅速鋪開了。
“哦?阿韋你的意思是說,咱們得招一些銷售人員了嗎?”
在此之前張昊依然還處於兩個人單打獨鬥的思維模式當中,如今韋業的這一番話語,卻是讓他意識到自己原來已經有實力開始招人了。
畢竟一套計費係統售價便是9980,按照韋業定的最低優惠價9900塊錢來算的話。
等於每賣出一套網吧計費係統,那麽韋業和張昊兩人就能夠純賺淨利潤8000多元!
要知道這個時候的錢可是很值錢的,擁有著如此高迴報現金流的韋業兩人,自然是有實力正式招收員工的麽。
“沒錯,前期我大概是這麽規劃的,我們可以將銷售人員歸為兩類,一類是有足夠銷售經驗的銷售精英,一類是有網吧資源的社會人士。”
“哦?分為兩類?第一類的銷售精英我倒是能夠理解,至於第二類。。”
一看韋業直接就將銷售人員給劃分為了兩類,張昊忍不住就有些好奇的問道。
“其實也很簡單,第一類的銷售精英是咱們招聘的正式員工,是有固定工資拿的,然後再根據業績給予提成。”
“至於第二類,則是咱們可以合作一些擁有網吧資源的社會人士,比如星宇網吧的牛哥,或者電信局的某位科員,亦或是賣電腦的某個商家,他們手中說不定就有一些網吧資源呢?”
韋業稍微列舉了幾個,跟網吧這個行業產生直接關聯的人員,他們既然跟網吧打交道,那麽認識幾個網吧老板自然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既然他們有這方麵的資源,那為什麽不將其給利用起來呢?
“噢~你的意思是說,跟他們進行合作,然後也給他們一定的提成?那你準備給多少呢?”
張昊聽到這頓時便轉過彎來,他不由得感歎還是這小子腦袋活,簡直就是塊天生的生意料。
“我準備給銷售12%的提成,而社會上的則一律都給10%!”
在韋業的設想當中,這類社會人士完全不需用是自己的員工,人家隻要通過自己的關係給介紹一單生意,那麽自己這邊派一個銷售員過去進行落地對接就行了。
如果到最後做成了,那麽原本應該給銷售員的12%提成,便成了給這名社會人士10%,然後負責落地的銷售員自己拿2%。
其實從本質上來說,韋業還是沒有多掏一毛錢,但網吧計費係統的擴張速度卻肯定會因此而大大加快!
畢竟中國說到底還是一個人情社會,銷售員去跑一單業務,和一個熟人去介紹一單業務,那成交率和成交速度能一樣嗎??
如此一來的話,等於韋業兩人什麽都不用幹,自有人為了利益便忙前忙後,跑上跑下。
到最後韋業兩人拿的是整體利潤接近百分之七八十的大頭,真正幹事的人卻僅僅隻能夠拿小頭而已,說到底還是韋業兩人穩賺不賠的。
“唔。。12%的話倒也還可以,雖然有點多,但這樣對他們的吸引力也就會越大,不過正規銷售人員的基本工資的話...你準備給多少呢?”
張昊知道韋業口中所說的12%提成,就指的是最後成交額的12%,而不是純利潤的12%。
那這樣算來的話,如果一個銷售員成功的成交一單,隻以最低優惠價9980的價格來算的話,那麽銷售員就能夠拿到1197元的提成金額。
說實話一算這筆賬,張昊的心裏還是忍不住有些肉痛的。
但他也承認韋業說的有道理,要真靠韋業一個人去跑的話,那很可能一兩個月跑下來,最多能成交五六單那就算韋業牛的了。
可如果按照韋業的方式去營銷的話,很可能一個月就能夠成交十幾二十單,這樣算下來的話,自己兩人所掙的錢,是要遠遠超過那五六單的全部收益。
所以仔細想了想,張昊還是同意了韋業這樣的銷售模式,隻是現在糾結的就是具體給銷售員的基本工資是多少。
“我的意思是每個人一月200,等於是象征性的一個固定工資,若是想真的掙錢,他們還是得靠提成才行。”
韋業必須得考慮到人員工資的成本問題,畢竟這可是每個月的固定支出,跟成交一單才給錢的提成可完全不同。
所以在經過仔細思量之後,韋業最終便定下了每月200元的固定工資。
這個錢算不上多,卻也真不能說少,基本上還是鼓勵銷售員以業績拿工資,因為韋業在提成這方麵給的比例很高。
要知道在1998年,一個事業單位的普通工人工資,也不過900多元左右,而至於正廳級的領導幹部,一個月的固定工資才不過1300元而已。
因此若按每個月最低成交一單的業績來算的話,基本上一個銷售員的月工資,由提成1197再加上固定工資200元,這樣算下來就差不多1400元了!
比這個時候一個正廳級領導的工資還高!!
所以韋業相信自己的這套薪酬體係,對於這個年代的銷售員來說還是有著相當大吸引力的。
“可以,我感覺200的底薪再加提成確實可以!”
一聽200元的底薪,張昊頓時便明白了韋業之所以將提成比例給到那麽高的原因了。
這樣一來雖然看似韋業兩人虧得更多,但實際上兩人在基礎工資上的壓力卻更小了。
雖然提成給的高,但那是建立在銷售員帶來業績的情況下,也就是韋業兩人已經掙到錢的情況下才給的,所以這對韋業兩人來說並不會造成任何壓力。
但基礎工資可就不同了,不管有沒有業績都得給人家按時發錢,這一點對於此時的韋業兩人來說反而不美。
所以相比於高底薪,低提成的薪酬製度,其實低底薪,高提成的薪酬製度,是要更適合韋業兩人目前的實際情況。
“不過,若是想正式開始招人的話,那估計咱們就得有個正兒八經的辦公場地了啊。。”
一想到又得在辦公場地上花一大筆錢,韋業就忍不住有些頭疼。
“qq?這個名字倒是不錯,挺朗朗上口的。”
張昊乍一聽也感覺很是不錯,他發現這韋業倒是還挺會起名的,一個hao123,一個qq,都屬於簡單而又好記,非常易於傳播的名字。
“哈哈,既然你也同意,那就這麽定了!而且關於架構方麵的話,我自己這邊還有些想法想跟你交流一下。”
說起qq這款即時通訊軟件的架構,就不得不提起騰訊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張誌東。
後世qq的整體架構設計,正是由當時騰訊的技術合夥人張誌東搭建完成的,並且在十多年的使用過程當中,甚至於用戶數都已經發展到數以億計的時候。
qq的整個架構都還依然適用,這一點實在是難能可貴,甚至可以說是不可思議!
並且qq更為令人所稱道的一點,就是整個軟件的大小僅僅隻有220k左右,而當時對手的軟件大小多為上兆(一兆=1024k。
這並不是一個毫無作用的設計,這在當時網速和帶寬都普遍受限的情況下,小巧的qq要遠比它的對手更容易下載,這無疑就使得qq占盡先機。
而在後世,正是因為qq的諸多神奇之點,所以韋業恰好便仔細研究過qq的底層架構。
雖然這個架構本應該是由張誌東在幾個月後才編寫出來的,但現在韋業僅僅隻需要向同屬技術天才的張昊提點一下,那麽張昊就足以將其完美無瑕的複製出來!
甚至如果張昊再耐心研究一番的話,說不定還能夠將整個軟件繼續完善完善。
“好的,從今天開始我就正式啟動qq的研發!”
對於韋業所提的他對qq架構有些想法的事情,張昊此時並沒有過多在意。
隻不過等第二天聽到韋業對於底層架構的理解之後,張昊當場便驚得咋咋唿唿,完全就是一臉的難以置信,不過這也屬於後話了。
“嗯好的,qq研發的事情刻不容緩,昊哥你抓點緊,那麽現在就還剩下網吧計費係統的銷售這塊了,我的意思是,咱們是時候該組建自己的銷售團隊了。”
雖然現在兩人還並沒有正式成立公司,嚴格意義上來說應該還處於工作室之類的情況。
但若想在最短時間內將網吧計費係統擴散出去,那光靠韋業一個人這麽推銷肯定是遠遠不夠的。
因此在韋業此時的設想當中,哪怕把利益分潤出去一些,也都得組建自己的銷售團隊,然後以提成作為激勵手段,讓他們去幫自己聯係業務。
這樣最起碼不說別的,就光北京的網吧市場,相信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也就能夠迅速鋪開了。
“哦?阿韋你的意思是說,咱們得招一些銷售人員了嗎?”
在此之前張昊依然還處於兩個人單打獨鬥的思維模式當中,如今韋業的這一番話語,卻是讓他意識到自己原來已經有實力開始招人了。
畢竟一套計費係統售價便是9980,按照韋業定的最低優惠價9900塊錢來算的話。
等於每賣出一套網吧計費係統,那麽韋業和張昊兩人就能夠純賺淨利潤8000多元!
要知道這個時候的錢可是很值錢的,擁有著如此高迴報現金流的韋業兩人,自然是有實力正式招收員工的麽。
“沒錯,前期我大概是這麽規劃的,我們可以將銷售人員歸為兩類,一類是有足夠銷售經驗的銷售精英,一類是有網吧資源的社會人士。”
“哦?分為兩類?第一類的銷售精英我倒是能夠理解,至於第二類。。”
一看韋業直接就將銷售人員給劃分為了兩類,張昊忍不住就有些好奇的問道。
“其實也很簡單,第一類的銷售精英是咱們招聘的正式員工,是有固定工資拿的,然後再根據業績給予提成。”
“至於第二類,則是咱們可以合作一些擁有網吧資源的社會人士,比如星宇網吧的牛哥,或者電信局的某位科員,亦或是賣電腦的某個商家,他們手中說不定就有一些網吧資源呢?”
韋業稍微列舉了幾個,跟網吧這個行業產生直接關聯的人員,他們既然跟網吧打交道,那麽認識幾個網吧老板自然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既然他們有這方麵的資源,那為什麽不將其給利用起來呢?
“噢~你的意思是說,跟他們進行合作,然後也給他們一定的提成?那你準備給多少呢?”
張昊聽到這頓時便轉過彎來,他不由得感歎還是這小子腦袋活,簡直就是塊天生的生意料。
“我準備給銷售12%的提成,而社會上的則一律都給10%!”
在韋業的設想當中,這類社會人士完全不需用是自己的員工,人家隻要通過自己的關係給介紹一單生意,那麽自己這邊派一個銷售員過去進行落地對接就行了。
如果到最後做成了,那麽原本應該給銷售員的12%提成,便成了給這名社會人士10%,然後負責落地的銷售員自己拿2%。
其實從本質上來說,韋業還是沒有多掏一毛錢,但網吧計費係統的擴張速度卻肯定會因此而大大加快!
畢竟中國說到底還是一個人情社會,銷售員去跑一單業務,和一個熟人去介紹一單業務,那成交率和成交速度能一樣嗎??
如此一來的話,等於韋業兩人什麽都不用幹,自有人為了利益便忙前忙後,跑上跑下。
到最後韋業兩人拿的是整體利潤接近百分之七八十的大頭,真正幹事的人卻僅僅隻能夠拿小頭而已,說到底還是韋業兩人穩賺不賠的。
“唔。。12%的話倒也還可以,雖然有點多,但這樣對他們的吸引力也就會越大,不過正規銷售人員的基本工資的話...你準備給多少呢?”
張昊知道韋業口中所說的12%提成,就指的是最後成交額的12%,而不是純利潤的12%。
那這樣算來的話,如果一個銷售員成功的成交一單,隻以最低優惠價9980的價格來算的話,那麽銷售員就能夠拿到1197元的提成金額。
說實話一算這筆賬,張昊的心裏還是忍不住有些肉痛的。
但他也承認韋業說的有道理,要真靠韋業一個人去跑的話,那很可能一兩個月跑下來,最多能成交五六單那就算韋業牛的了。
可如果按照韋業的方式去營銷的話,很可能一個月就能夠成交十幾二十單,這樣算下來的話,自己兩人所掙的錢,是要遠遠超過那五六單的全部收益。
所以仔細想了想,張昊還是同意了韋業這樣的銷售模式,隻是現在糾結的就是具體給銷售員的基本工資是多少。
“我的意思是每個人一月200,等於是象征性的一個固定工資,若是想真的掙錢,他們還是得靠提成才行。”
韋業必須得考慮到人員工資的成本問題,畢竟這可是每個月的固定支出,跟成交一單才給錢的提成可完全不同。
所以在經過仔細思量之後,韋業最終便定下了每月200元的固定工資。
這個錢算不上多,卻也真不能說少,基本上還是鼓勵銷售員以業績拿工資,因為韋業在提成這方麵給的比例很高。
要知道在1998年,一個事業單位的普通工人工資,也不過900多元左右,而至於正廳級的領導幹部,一個月的固定工資才不過1300元而已。
因此若按每個月最低成交一單的業績來算的話,基本上一個銷售員的月工資,由提成1197再加上固定工資200元,這樣算下來就差不多1400元了!
比這個時候一個正廳級領導的工資還高!!
所以韋業相信自己的這套薪酬體係,對於這個年代的銷售員來說還是有著相當大吸引力的。
“可以,我感覺200的底薪再加提成確實可以!”
一聽200元的底薪,張昊頓時便明白了韋業之所以將提成比例給到那麽高的原因了。
這樣一來雖然看似韋業兩人虧得更多,但實際上兩人在基礎工資上的壓力卻更小了。
雖然提成給的高,但那是建立在銷售員帶來業績的情況下,也就是韋業兩人已經掙到錢的情況下才給的,所以這對韋業兩人來說並不會造成任何壓力。
但基礎工資可就不同了,不管有沒有業績都得給人家按時發錢,這一點對於此時的韋業兩人來說反而不美。
所以相比於高底薪,低提成的薪酬製度,其實低底薪,高提成的薪酬製度,是要更適合韋業兩人目前的實際情況。
“不過,若是想正式開始招人的話,那估計咱們就得有個正兒八經的辦公場地了啊。。”
一想到又得在辦公場地上花一大筆錢,韋業就忍不住有些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