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車轎騾馬忙碌不停,剛過橋的腳行勞工們,不少停坐在酒店茶肆門口休息,有的還打起了瞌睡,還有的脫下褂衫,赤膊上身,用草帽蓋著腦袋,躺下樹蔭下休息。
他們的騾馬就栓在旁邊,看來他們是在養精蓄銳,以便來了生意後精力充沛地工作,雖然現在還沒有事做,但也不會哄搶別人的生意,是很遵守腳行規矩的。
也有的在飯鋪進餐,一些文人雅士、達官貴人正在酒店裏飲酒唱茶,欣賞眼前的街景、人流。還有一些人們在茶館休息、喝茶、嗑瓜子、擺龍門陣,有的人閑得無事,蹲在算命先生旁邊看熱鬧。
一位算命大師不失機緣的在這兒蓋了一間房子,找他推算壽命財運的人很多,生意非常興隆,好不繁榮。
有個副食果品雜貨店鋪門口有人在打蓮花鬧,招攬顧客前往駐足觀看,隻見那人唱道:“巴蜀的酒,巴蜀的菜,巴蜀小夥長得帥,巴蜀的人,巴蜀的瓜,巴蜀的美女人人誇,巴中的美女,平昌的橋,樂山的風景一條條。
九寨溝的景,成都的戲,巴州的帥哥講義氣,達洲的酒,黃果樹的泉,水林寺的才子是狀元,斯連的香,粉壁的美,重慶的女人露大腿。
北川的田,康定的鹽,永山梁的男人會賺錢,峨嵋的山,通江的江,宜賓的饅頭甜又香,南江的桔,自貢的漢,廣元的將軍滿街串,雅安的米,廬州的藥,內江的陶瓷呱呱叫……”
街道上林立著賣掃墓祭品的閻家紙馬店,還有文君酒坊、蜀錦綢布莊、刀剪攤、飲食攤和各種雜貨攤,還有兩位攤主正爭相招唿一位過客來看自己的貨物。
有一個地攤更有意思,他正在起身半蹬狀與一位騎馬的人招唿,似乎不放過每一個行人兜售他的鬼玩意兒,後麵的幾個人也在注意著他生意動向,真有點象生意的托兒。
一間木工作坊的兩位技工正在緊張的趕製一輛騾馬車,拐彎的街道一位貨主租用毛驢,馱工正在把地上的貨物上馱,還有一位女士準備租用一乘轎子代步,瞬間,一乘轎子已起肩上轎,另一乘轎子也在待租。
看來,這兒是一塊不大的勞務廣場,又是進城的必經之路,因此商務活動頻繁,廣場上的勞務人員生意非常好。
走著走著,有一座氣勢雄偉的的古城、帶有台階的高台式建築映入眼簾,這應該是海底人類的國都吧?
踏著布滿青苔的石板拾階而上,一座座散發出莊嚴、神聖的建築群耀然屹立,海底人一路前行,領著大夥兒朝城區方向行進。
古城中有八座建築組成的古建築群,八個城門之上都建有城樓,城垣四周還添設八座甕城。
內城邊緣守軍,作為防護的最後一道屏障,建有超過十米高、五、六米厚的城牆,八個方向每建有高大的城門及城樓(或箭樓),城門之前就是緩衝區甕城。
八個城門像古代的拱形城門,而且是巨石疊成的城門,城門上為二層古代建築,飛簷翹角,雕梁畫棟,造型別致,設計十分考究。
城門的上方還有清晰可辨的紋樣,猶如圖繪,也像是象形文字。在城門牆上還貼象形文字類的告示,在城門附近發現的兩塊重疊巨石,專家推測是城門下方的基石。
由兩塊巨石整齊重疊在一起及其上方留有長方形入口雕孔等看來,該巨石顯然是經過人力加工而成為城堡的一部分,在這個拱形城門前,左、右各有一位著古代戰時服裝的兵土青銅鑄像,臉孔五官仍清晰可辨,手持劍戟畢立於地,雙眼凝視前方。
以高大的城樓為中心,兩邊的屋宇鱗次櫛比,有茶坊、酒肆、當鋪、蜀繡、官瓷、年畫、腳店、肉鋪、廟宇、公廨、算命、博-彩、鬥雞、鬥狗風情館等等。
商店中有綾羅綢緞、珠寶香料、香火紙馬等的專門經營,一家綢緞莊店麵很寬,裏麵放滿各色彩綢景帛,可見,此地養蠶織錦相當發達了。
隔壁又是一家香油加工作坊,香油銷售形勢很好,還有車馬運送,並且貨源充足,己是初具規模了。
此外還有醫藥門診,大車修理、看相算命、修麵整容,各行各業,應有盡有,才路過幾十米的這麽一小塊地方就有兩家診所,王大夫精於瘡瘰外科,趙大夫醫術更高明,男、婦、兒科都很精通,各種丸散樣樣齊全。
可見,地下王國醫療水平相當高了,尤其對門過街的那一間修麵整容店鋪,讓人們認識了在這座城裏是很注意儀表的,該城市功能不可謂不齊全。
一棟幾層樓的客棧,門前客人熙熙攘攘,裏麵客人也不少,定是大賈富商住的,大的商店門首還紮彩樓歡門,懸掛著招幡旗幟招攬生意。
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賈,有看街景的士紳,有騎馬的官吏,有叫賣的小販,有乘坐轎子的大家眷屬,有身負背簍的行腳僧人,有問路的外鄉遊客,有聽說書的街巷小兒,有酒樓中狂飲的豪門子弟,有城邊行乞的殘疾老人,男女老幼,士農工商,三教九流,無所不備。
交通運載工具有轎子、駱駝、牛馬車、人力車,有太平車、平頭車。吃穿住用,樣樣都有,甚至連送水的生意都很好,這兒地下水,好似礦泉水,甘甜清爽著呢,形形色色,樣樣俱全,好一派商業都市的繁華景象。
這裏的人兒,鍾愛深色布衣,無論幹活還是閑著,腰間總要圍上一張藍布過膝長圍腰,顯得十分幹煉精神,還習慣嘴裏總是含著長長的銅鍋玉嘴的葉子煙杆,吧嗒吧嗒不停地抽著葉子煙,他們說葉子煙能除燥化痰提神。人們普遍喜歡在頭上纏上厚厚的黑色頭巾,有些象涼山彝胞兄弟的模樣。
人們湊在一起擺龍門陣,專家和潛水員們站在旁邊聽了半天,也沒聽出個所以然,“格裏鞏隆”的,讓大夥摸不著北!
聽地鼠人說,這裏稱老丈人叫“蒼殷勞”,稱老丈母叫“蒼殷破”,管心愛的小兒子叫“阿幺子”,他們還指著眼睛、鼻子、耳朵會說“暗珠、琵弓、尼舵”,誰要是惹急了,他會惡狠狠地送上一句:“刁依阿咪”!讓專家和潛水員們墜入五裏雲中。
那條長長的老街,顯得有些彎曲和起伏不平,依次分為上街、中街和下街,大廟就在它的旁邊不遠處,隻因街道的地勢比大廟的地勢要高,前往大廟,得從正街那旁溢斜出的奎星樓巷、火神廟巷、中巷子等彎曲的道路穿越,走著就有些順級下坎的感覺。
今兒正遇上趕場天,街邊的青瓦寬簷屋下,店家們早就在自家門前擺放了兩張條凳,將鋪板拚放在條凳上,然後再把林林總總的各種商品攤放在上麵,讓人選購。紅苕、稻米、玉米、胡豆、豌豆、油菜、甘蔗、芝麻、辣椒、生薑、黃芹、瓜果等。
尤其是那辣椒,特別紮眼,二荊條、朝天椒、七星椒、小米辣、霸王椒、野山椒等等,爭奇鬥豔。其中,二荊條乃眾椒之冠,其粗細長短適中、肉質厚實、米籽小、色紅鮮亮,其味勁辣油香而不燥,是醸造豆瓣的上乘之選,不愧是川菜作料之精品。
為避開夏日陽光的曝曬,店家還在門前張起油布陽傘,有的是用竹杆支起蓬布,這樣一來,街道就顯得更加狹窄了,趕場的人們在中間擦肩接踵的擁擠著,大家口裏雖有抱怨,但心裏樂意,因為這趕場圖的就是一個鬧熱和人氣。
那些想利用趕場做點小買賣的鄉民,就在這街邊房簷下見縫插針,將自己擔來或背來的山貨或剛采摘的瓜果蔬菜擠擠的擺在地上,供別人挑選。
細心的專家和潛水員們發現正街上主要集中的是百貨五金等日用工業品,而農產品則集中在蜿蜒的小巷和集市的空壩子上。
大廟的紅牆下,潺潺流淌的小溪溝邊,也應算是農貿產品的交易中心。由於人氣興旺,算命的、看相的、抓草藥的、賣散丸丹膏打藥的、拔火罐針灸的、剃頭修麵的,都集結於此,將鼎沸的市場炒得更加熱鬧非凡。
其實那些前去看相算命的人,並不一定都迷信,他們隻是鬧著好玩,是在追求一種心靈裏的慰藉和內心的滿足罷了,至於那些遊醫,神療還是騙術,的確不能一概而論,畢竟人類的醫學事業,是從民間起源而發展形成的,民間“草藥治大病,單方醫絕症”的現象,的確時有發生。
旁邊一汪碧綠平靜的潭水,能勾起人們無限的思緒,幫助大家展開無盡的聯想,到了大廟,除了進香憑吊之外,那就是喝茶。
尤其是在春天太陽朗照的日子裏,坐在紅牆下樹林間的草坪上,盡享溫暖和煦的陽光照耀,這是一種幸福!
若曬著發熱了,就將竹椅挪挪位,又坐在樹蔭裏,那花花的陽光照得你更加舒服。
日近中午,“鐺……鐺……鐺……”低沉渾厚的鍾聲傳來。
同行的地鼠人告訴專家和潛水員們:“那是催促該用齋飯的鍾聲,如果你願意吃,就將茶碗蓋子輕輕地放在你的座位上,或是把不要緊的一樣東西,如雜誌、手套什麽的,放在茶杯旁,這就意味著你還會迴來,位子得留著,你不必對人打招唿,就可以放心去用餐。”
齋飯八人一桌,圍坐在桌邊的人,你認識不認識無所謂,反正坐齊就開飯。這些時令瓜果蔬菜做出的菜肴,沒有飯店酒樓烹飪得那樣講究,隻屬家常類那種可口,木桶甑子盛著的白米飯,用木勺隨你舀,但你得吃多少舀多少,不得浪費。
他們的騾馬就栓在旁邊,看來他們是在養精蓄銳,以便來了生意後精力充沛地工作,雖然現在還沒有事做,但也不會哄搶別人的生意,是很遵守腳行規矩的。
也有的在飯鋪進餐,一些文人雅士、達官貴人正在酒店裏飲酒唱茶,欣賞眼前的街景、人流。還有一些人們在茶館休息、喝茶、嗑瓜子、擺龍門陣,有的人閑得無事,蹲在算命先生旁邊看熱鬧。
一位算命大師不失機緣的在這兒蓋了一間房子,找他推算壽命財運的人很多,生意非常興隆,好不繁榮。
有個副食果品雜貨店鋪門口有人在打蓮花鬧,招攬顧客前往駐足觀看,隻見那人唱道:“巴蜀的酒,巴蜀的菜,巴蜀小夥長得帥,巴蜀的人,巴蜀的瓜,巴蜀的美女人人誇,巴中的美女,平昌的橋,樂山的風景一條條。
九寨溝的景,成都的戲,巴州的帥哥講義氣,達洲的酒,黃果樹的泉,水林寺的才子是狀元,斯連的香,粉壁的美,重慶的女人露大腿。
北川的田,康定的鹽,永山梁的男人會賺錢,峨嵋的山,通江的江,宜賓的饅頭甜又香,南江的桔,自貢的漢,廣元的將軍滿街串,雅安的米,廬州的藥,內江的陶瓷呱呱叫……”
街道上林立著賣掃墓祭品的閻家紙馬店,還有文君酒坊、蜀錦綢布莊、刀剪攤、飲食攤和各種雜貨攤,還有兩位攤主正爭相招唿一位過客來看自己的貨物。
有一個地攤更有意思,他正在起身半蹬狀與一位騎馬的人招唿,似乎不放過每一個行人兜售他的鬼玩意兒,後麵的幾個人也在注意著他生意動向,真有點象生意的托兒。
一間木工作坊的兩位技工正在緊張的趕製一輛騾馬車,拐彎的街道一位貨主租用毛驢,馱工正在把地上的貨物上馱,還有一位女士準備租用一乘轎子代步,瞬間,一乘轎子已起肩上轎,另一乘轎子也在待租。
看來,這兒是一塊不大的勞務廣場,又是進城的必經之路,因此商務活動頻繁,廣場上的勞務人員生意非常好。
走著走著,有一座氣勢雄偉的的古城、帶有台階的高台式建築映入眼簾,這應該是海底人類的國都吧?
踏著布滿青苔的石板拾階而上,一座座散發出莊嚴、神聖的建築群耀然屹立,海底人一路前行,領著大夥兒朝城區方向行進。
古城中有八座建築組成的古建築群,八個城門之上都建有城樓,城垣四周還添設八座甕城。
內城邊緣守軍,作為防護的最後一道屏障,建有超過十米高、五、六米厚的城牆,八個方向每建有高大的城門及城樓(或箭樓),城門之前就是緩衝區甕城。
八個城門像古代的拱形城門,而且是巨石疊成的城門,城門上為二層古代建築,飛簷翹角,雕梁畫棟,造型別致,設計十分考究。
城門的上方還有清晰可辨的紋樣,猶如圖繪,也像是象形文字。在城門牆上還貼象形文字類的告示,在城門附近發現的兩塊重疊巨石,專家推測是城門下方的基石。
由兩塊巨石整齊重疊在一起及其上方留有長方形入口雕孔等看來,該巨石顯然是經過人力加工而成為城堡的一部分,在這個拱形城門前,左、右各有一位著古代戰時服裝的兵土青銅鑄像,臉孔五官仍清晰可辨,手持劍戟畢立於地,雙眼凝視前方。
以高大的城樓為中心,兩邊的屋宇鱗次櫛比,有茶坊、酒肆、當鋪、蜀繡、官瓷、年畫、腳店、肉鋪、廟宇、公廨、算命、博-彩、鬥雞、鬥狗風情館等等。
商店中有綾羅綢緞、珠寶香料、香火紙馬等的專門經營,一家綢緞莊店麵很寬,裏麵放滿各色彩綢景帛,可見,此地養蠶織錦相當發達了。
隔壁又是一家香油加工作坊,香油銷售形勢很好,還有車馬運送,並且貨源充足,己是初具規模了。
此外還有醫藥門診,大車修理、看相算命、修麵整容,各行各業,應有盡有,才路過幾十米的這麽一小塊地方就有兩家診所,王大夫精於瘡瘰外科,趙大夫醫術更高明,男、婦、兒科都很精通,各種丸散樣樣齊全。
可見,地下王國醫療水平相當高了,尤其對門過街的那一間修麵整容店鋪,讓人們認識了在這座城裏是很注意儀表的,該城市功能不可謂不齊全。
一棟幾層樓的客棧,門前客人熙熙攘攘,裏麵客人也不少,定是大賈富商住的,大的商店門首還紮彩樓歡門,懸掛著招幡旗幟招攬生意。
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賈,有看街景的士紳,有騎馬的官吏,有叫賣的小販,有乘坐轎子的大家眷屬,有身負背簍的行腳僧人,有問路的外鄉遊客,有聽說書的街巷小兒,有酒樓中狂飲的豪門子弟,有城邊行乞的殘疾老人,男女老幼,士農工商,三教九流,無所不備。
交通運載工具有轎子、駱駝、牛馬車、人力車,有太平車、平頭車。吃穿住用,樣樣都有,甚至連送水的生意都很好,這兒地下水,好似礦泉水,甘甜清爽著呢,形形色色,樣樣俱全,好一派商業都市的繁華景象。
這裏的人兒,鍾愛深色布衣,無論幹活還是閑著,腰間總要圍上一張藍布過膝長圍腰,顯得十分幹煉精神,還習慣嘴裏總是含著長長的銅鍋玉嘴的葉子煙杆,吧嗒吧嗒不停地抽著葉子煙,他們說葉子煙能除燥化痰提神。人們普遍喜歡在頭上纏上厚厚的黑色頭巾,有些象涼山彝胞兄弟的模樣。
人們湊在一起擺龍門陣,專家和潛水員們站在旁邊聽了半天,也沒聽出個所以然,“格裏鞏隆”的,讓大夥摸不著北!
聽地鼠人說,這裏稱老丈人叫“蒼殷勞”,稱老丈母叫“蒼殷破”,管心愛的小兒子叫“阿幺子”,他們還指著眼睛、鼻子、耳朵會說“暗珠、琵弓、尼舵”,誰要是惹急了,他會惡狠狠地送上一句:“刁依阿咪”!讓專家和潛水員們墜入五裏雲中。
那條長長的老街,顯得有些彎曲和起伏不平,依次分為上街、中街和下街,大廟就在它的旁邊不遠處,隻因街道的地勢比大廟的地勢要高,前往大廟,得從正街那旁溢斜出的奎星樓巷、火神廟巷、中巷子等彎曲的道路穿越,走著就有些順級下坎的感覺。
今兒正遇上趕場天,街邊的青瓦寬簷屋下,店家們早就在自家門前擺放了兩張條凳,將鋪板拚放在條凳上,然後再把林林總總的各種商品攤放在上麵,讓人選購。紅苕、稻米、玉米、胡豆、豌豆、油菜、甘蔗、芝麻、辣椒、生薑、黃芹、瓜果等。
尤其是那辣椒,特別紮眼,二荊條、朝天椒、七星椒、小米辣、霸王椒、野山椒等等,爭奇鬥豔。其中,二荊條乃眾椒之冠,其粗細長短適中、肉質厚實、米籽小、色紅鮮亮,其味勁辣油香而不燥,是醸造豆瓣的上乘之選,不愧是川菜作料之精品。
為避開夏日陽光的曝曬,店家還在門前張起油布陽傘,有的是用竹杆支起蓬布,這樣一來,街道就顯得更加狹窄了,趕場的人們在中間擦肩接踵的擁擠著,大家口裏雖有抱怨,但心裏樂意,因為這趕場圖的就是一個鬧熱和人氣。
那些想利用趕場做點小買賣的鄉民,就在這街邊房簷下見縫插針,將自己擔來或背來的山貨或剛采摘的瓜果蔬菜擠擠的擺在地上,供別人挑選。
細心的專家和潛水員們發現正街上主要集中的是百貨五金等日用工業品,而農產品則集中在蜿蜒的小巷和集市的空壩子上。
大廟的紅牆下,潺潺流淌的小溪溝邊,也應算是農貿產品的交易中心。由於人氣興旺,算命的、看相的、抓草藥的、賣散丸丹膏打藥的、拔火罐針灸的、剃頭修麵的,都集結於此,將鼎沸的市場炒得更加熱鬧非凡。
其實那些前去看相算命的人,並不一定都迷信,他們隻是鬧著好玩,是在追求一種心靈裏的慰藉和內心的滿足罷了,至於那些遊醫,神療還是騙術,的確不能一概而論,畢竟人類的醫學事業,是從民間起源而發展形成的,民間“草藥治大病,單方醫絕症”的現象,的確時有發生。
旁邊一汪碧綠平靜的潭水,能勾起人們無限的思緒,幫助大家展開無盡的聯想,到了大廟,除了進香憑吊之外,那就是喝茶。
尤其是在春天太陽朗照的日子裏,坐在紅牆下樹林間的草坪上,盡享溫暖和煦的陽光照耀,這是一種幸福!
若曬著發熱了,就將竹椅挪挪位,又坐在樹蔭裏,那花花的陽光照得你更加舒服。
日近中午,“鐺……鐺……鐺……”低沉渾厚的鍾聲傳來。
同行的地鼠人告訴專家和潛水員們:“那是催促該用齋飯的鍾聲,如果你願意吃,就將茶碗蓋子輕輕地放在你的座位上,或是把不要緊的一樣東西,如雜誌、手套什麽的,放在茶杯旁,這就意味著你還會迴來,位子得留著,你不必對人打招唿,就可以放心去用餐。”
齋飯八人一桌,圍坐在桌邊的人,你認識不認識無所謂,反正坐齊就開飯。這些時令瓜果蔬菜做出的菜肴,沒有飯店酒樓烹飪得那樣講究,隻屬家常類那種可口,木桶甑子盛著的白米飯,用木勺隨你舀,但你得吃多少舀多少,不得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