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競,蜀龍山地區,原始閉塞,森林密布,山峰陡峭,人跡罕至,道路崎嶇,自從四十年前發現野人蹤跡,曾經發動數萬人進山搜尋而一無所獲後,人們便停止了對野人的追蹤。

    有人甚至懷疑那兒是否有野人存在,原因是七、八十年代,人們發現的野人毛發和糞便之類證據,不是被dna證明為織物纖維染製的偽品毛發,就是證明為棕熊的糞便。

    以至於進入新世紀後,隨著美國政府機構揭露出當年大腳怪獸圖片,係人為披著猩猩道具服裝假扮拍攝而成,就更打消了人們對野人的好奇心。

    至此,蜀龍山野人就徹底淡出人們的視線,再也無問津者,而今日特戰隊員報告說,有可能發現野人的消息,又怎能不引起專家們的激動呢?又怎能不喚醒深藏於他們內心的當年進山尋找野人的那一股燃燒不息的激情呢。

    特戰隊隊長陸劍鋒在匯報完情況後,並沒有下令隊員們原地休息,而是提起搶,子彈上膛,小心警惕地沿地上留下的大腳印繼續搜索前進。

    這兒一帶的海拔應該在1700米左右,針葉、落葉、闊葉林木相互交織、相互競爭又相安無事地和諧生長著,以巧奪天工、枝繁葉茂、遮天蔽日的華山鬆、古樸鬱香的岩柏、雍容華貴的桫欏、風度翩翩的珙桐、傲世群雄的鐵堅杉為主。

    再輔以銳齒鬆、山毛櫸、山柳、扇葉槭等樹種,還有常綠常青的泡桐、檢皮櫟、茅栗等落葉闊葉林並肩,以及雜生其中的山櫻桃、獼猴桃等林木陪襯,真可謂是林族大家庭嗬。

    尤其那曆經滄桑卻萬劫餘生,依然莖蒼葉秀高大挺拔的桫欏樹,是現今唯一存世的木本蕨類植物,極其珍貴,堪稱國寶,名列中國一類8種保護植物之首。

    桫欏是古老蕨類家族的後裔,樹形蕨類植物,樹形美觀挺拔直立,高達6m,胸徑達20cm,樹冠猶如巨傘,上部有殘存的葉柄,向下密被交織,葉呈螺旋狀排列於樹幹頂端,莖端和拳卷葉以及葉柄的基部,密密麻麻地布滿暗棕色鱗片和糠秕狀鱗毛。

    桫欏距今約1.8億萬年前,桫欏曾是地球上最繁盛的植物,是食植恐龍的天然食物,與恐龍一樣,同屬爬行動物時代的兩大標誌。

    特戰隊員們放眼望去,這兒群山擁翠、流水潺潺,飛瀑奔流而下,水花飛濺,飄散在山坳間的樹叢中。

    蔥籠的林木,花卉,點綴其間,或深藍、或墨綠、或岔紫嫣紅,綿延不絕,宛如一幅翠玉寶石鑲嵌在五彩斑斕的山崗上,而雪練般的飛瀑正好就像天仙的玉帶散落山脊溝壑邊。

    穿著迷彩服的隊員們,完全被這大自然中跳躍而和諧的色彩組合給陶醉了,清冽甘甜的空氣從溝穀瀑布間不斷吹來,大家都陶醉在現實的幽穀仙境之中,仿佛迷失了自我。

    “快看!那是什麽?”一個特戰隊員一聲尖利的唿喊,把大家從大自然的沉醉中喚醒,大家驚慌失措地迴過神,朝他指著的方向看去。

    前方五、六百米遠的一個山崗或山粱上,閃動著一個灰白色高大威猛的東西,前肢略為向前垂著,仿佛是受傷的兩手垂直地懸吊著,背也略有彎駝,像一個老年人背上扛著重物似的那樣,弓著身子在低矮的山坡上往山粱上移動行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蜀山異聞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迷奇夢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迷奇夢蝶並收藏蜀山異聞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