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福趕緊解釋道:“最近的戰報是這樣說的。”
屋子裏猛然靜了下來,馮律第一個問了出來,“王爺您是說牛通與匈奴人……”聲音竟有些發抖。
張長史“呀!”了一聲,高聲叫道:“那可糟了!”
第133章 等待決斷
膠東王之所以帶著張長史和馮律看輿圖, 其實是為了讓他們更加了解京城一帶的地形地勢,以便在將來膠東王府形勢更加不好時有所幫助。至於將王妃請來, 原本就是順便的,她那日被皇後嚇了,多與大家熱熱鬧鬧地說話有好處。
最初膠東王聽著王妃嘰嘰喳喳地與張長史和馮律說著輿圖,驚訝王妃會看輿圖之外一直聽得津津有味, 他一向習慣於沉默著聽別人說話。可王妃與張長史和馮律的對話不知從什麽時候起讓他突然想到了一種可能。
難道這一次父皇帶兵平叛, 又會掉入牛通的圈套?
整個京城不會有人相信的!
就是膠東王自己也先是立即就否認了這個念頭,然後他一次又一次地思考,卻越來越覺得這樣的可能是存在的。不, 不隻是存在,而是很可能。特別是結合馮律張長史所言之情, 簡直就是必然。
匈奴人一向覬覦漢人的財富, 幽州之地衝突不斷,眼下他們又兵強馬壯,暗地裏打起平叛大軍的算盤簡直再順理成章不過。
牛通這個人, 膠東王雖然完全不了解, 但隻從上一次太子平叛被他一步步牽著鼻子走最後落得個全軍覆滅的結果看, 就知道他有多城府了。太子雖然算不上太聰明, 但自小就被父皇當做儲君教導, 才幹還是有些的, 更兼當日平叛時他身邊帶了許多來自鄧家的將領們,那些人固然私心重些,可也都是身經百戰, 又兼熟知青州風土人情,他們之所以能毫無察覺地被引入彀中,隻能說明牛通還在翼中時就設好了圈套。
既然牛通心思如此深沉,那麽他焉能不想到太子兵敗後朝廷定會派更強大的平叛大軍?再退一步說,他起兵反叛時豈能沒有想好後路?現在看,他的後路就是與匈奴人聯合!
如此一來,一切都說得通了。
而且,自己隻一提及,深知匈奴情形的張長史和馮律立即都認同了自己的判斷。
看來,父皇以及朝廷的平叛大軍很危險了!
對於匈奴人,據膠東王所知父皇的態度一直是化幹戈為玉帛。新朝建立後,匈奴也曾幾次挑釁,父皇都忍了。這其間的難處膠東王自是明白,非是父皇害怕打仗,而是新朝初建,百業凋零,民窮國敝,現在根本不是與匈奴人大戰的時機。至於這一次平叛,膠東王覺得父皇並未想到牛通會與匈奴人勾結,因為出征時根本沒有做相應的準備。
就在這時,王妃已經問了出來,“那可怎麽辦呢?”
留福輕聲說:“也許我們隻是胡亂猜測,實際並非如此。”
是啊,也許膠東王隨便猜的呢,素波趕緊點了點頭,可她立即卻想起不知從哪裏聽到的一個理論,那就是不好的事情隻要有可能發生,那就一定會發生——由此可見,皇上多半會遇到匈奴人,然後她就心裏沉甸甸地看向大家。
張長史原本是個黑紅臉的漢子,但是現在竟有些灰白,瞪著一雙銅鈴般的大眼睛盯住膠東王;馮律雙手握拳按在桌上,身子前傾向膠東王。是啊,突然間遇到了這樣的事情,他們也都沒了主意,隻等膠東王決斷。
素波望向膠東王,隻見他並沒有像自己或者張長史和馮律一樣萬分緊張,而是神情如故,端穆卻又平靜,又似完全沒有發現大家的張皇失措,隻垂眸看著輿圖,仿佛從那些山水地勢中能看到一切的答案。
素波不能肯定膠東王究竟懂多少軍情大事,他有的時候懵懂,有時卻聰明得超過自己的想像,就像今天,大家在一起議論了半天,卻是他第一個把匈奴人與牛通的叛軍聯係到一起。可即便是膠東王再睿智,這樣大的難題也不是他能解決的,她覺得自己應該正替膠東王先擋一下,“我們派人去青州吧!張長史,或者馮參軍,你們中的一個人,現在就要定下來,就是馮參軍吧,畢竟你年輕一些,迴去打點好行裝,或許明日城門一開就出城。王爺今晚迴房給父皇寫一封信,也由你交給皇上,再把我們今天看到的一點也不錯的告訴皇上,然後由皇上拿主意!”
張長史和馮律便都點了點頭,“不錯,隻能如此了。”
大家一齊看向膠東王,見他緩緩點了點頭,便各自迴去準備了。
素波平時也會替膠東王做一些決定,但是第一次遇到如此的大事,當時不覺如何,迴到殿內便後怕起來,叫了留福道:“我們看輿圖本就是不該,現在父皇知道了會不會覺得膠東王府有異心?再有,提防匈奴之事,如果隻是我們多心,將來讓人笑話倒也罷了,我隻怕太子那些人覺得我們管得太多了。”畢竟到了皇權時代,且又做了兩年王妃,素波早知皇家人猜忌之心深重的,遇事也會多想想。
難道王妃下決斷時便沒有想這麽多?留福腹誹。他是不讚同派馮律傳信皇上的,牛通與匈奴人勾結隻是大家的猜測,未必是真的,傳信給皇上反暴露了膠東王府的實力,皇後知道了更會更瘋狂地迫害膠東王,眼下最好就是裝做什麽也不知道,一如過去一般韜光養晦才是最最合適的。此時見王妃也想到了膠東王府的尷尬,便趕緊道:“那麽我們便不讓馮律去好了,反正皇上英明神武,身邊又帶了許多兵馬,就算是牛通與匈奴人勾結也不能奈皇上如何。”
“那怎麽能行!”素波卻又反駁道:“我雖然覺得傳信對膠東王府不好,但在家國民族大義上還是不能走錯路的!就算皇上迴來責備我們王府,我也認了。”
王妃還是那樣天真!留福急著打發王妃睡下,好聽王爺的意思,畢竟王爺其實還沒有表態呢,而馮律也沒有走,事情究竟如何辦理尚未確定。於是便微笑道:“王妃畢竟深通道義,忠心正直,小的都聽王妃的。”
“可是,”素波雖然有了決定,但心裏依舊不免擔心,“我是堅持家國民族大義了,但要是因此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就像那些受冤的忠臣一樣,可怎麽辦呢?”比起那些不顧性命為了家國民族大義的人,素波覺得自己真的好low啊,怎麽也不能將自己的利益得失置之於不顧。
“而且,我們都是一體的,將來膠東王府被皇上猜忌,被太子迫害,那時候大家恐怕就不能過著現在這樣想吃什麽就吃什麽的好日子了!”
唉!王妃最擔心的也不過是吃不上好吃的。但其實如果膠東王提前暴露,結果可能比那還要慘得多呢。留福就又道:“那我們就什麽也不說,穩穩地在王府裏度日。”
“不,不,不!孟子說‘生我所欲也,義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素波是道德有底線的人,因此最終還是選了道義,但是她又問留福,“就算皇上和太子對我們不滿,也不會真殺了我們吧?”
“不會的,王妃不信就看江都王,雖然被關在皇陵,可宗正寺的供奉一點也不差。”留福由衷地勸著王妃,因為他突然覺得王妃很勇敢,雖然她看起來並不是大義凜然毫無畏懼,但其實依舊非常了不起,易地而處,自己一定為了保全富貴不吭聲的,管他皇上、平叛大軍怎麽樣呢。
素波就掉下了眼淚,“我要是被關到皇陵過苦一點的日子不要緊,反正從江陰逃難到京城時也苦慣了,可是王爺可怎麽辦呢?他可一直都是錦衣玉食的。”抬起矇矓淚眼,就見小美男正輕輕地拍著自己的肩頭,便捏了捏他的臉,“如果真到了那一天,就向皇上說明實情吧,決定是我做的,王爺什麽也不懂,隻把我一個人關到皇陵就好了。”
種種的想法在膠東王的內心中交錯著,他與留福一樣突然間開始欽佩王妃了,她這樣一個隻喜歡吃喝的小女子在關鍵的時候竟能舍出自身的利益選擇大義,真是非常非常了不起,而且就在這個時候她還在擔心自己;當然更多的是心疼王妃,她雖然知道要堅持大義,但其實也是害怕的,正是因為自己沒有能力保護她。膠東王拿著自己的袖子輕輕地將王妃臉上的淚擦掉了,“放心吧王妃,我們不會被殺,也不會被關到皇陵……”
素波點了點頭,看著小美男眼中真摯的關切心頭一熱,也覺得自己更加堅強了,“我想皇上也不會殺我們,更不會關我們,畢竟我們是好心。如果有人猜忌我們,就讓他們免了膠東王府的爵位,我們做平民百姓開個小飯店,我在後廚做飯,王爺跑堂,怎麽也能養得活自己……”
“現在京裏的食肆雖然多,但我還會做好多這裏沒有的吃食——若是開店,不如就砌一個烤爐賣烤鴨——我們把阿仁帶著,到時候我教他怎麽片烤鴨,切蔥絲,當然還有甜麵醬……”憑著自己的廚藝還有膠東王的顏值,飯店的生意應該很不錯的吧。
這樣想著,素波便不怕了,也不那樣傷心了,由著膠東王抱到了床上,沒一會兒被他拍得睡著了。
第134章 虛驚一場
夜漸漸深了, 膠東王重新迴到了桌旁,看著桌上那隻殘燭爆出燈花, 然後淌下一滴滴的燭淚,他輕輕地按了按頭靜默下來。留福立在他身後一動不動,仿佛成了雕像。
三更的梆子響了,膠東王動了, 研墨, 鋪紙,寫了下了八個字,“白登之圍, 前車之鑒。”折起遞給留福,“你現在就帶馮律去見中常侍鄭安, 將牛通可能與匈奴勾結的猜測急報父皇。”
“王爺, 那樣膠東王府的實力就會暴露,皇後一但知道一定會發瘋地害我們,”就在膠東王決斷的時候, 留福也一直在心裏再三思索, 王爺會不會將消息傳給皇上呢?要知道傳消息決不止王妃所想的那樣簡單, 派馮律到青州去就行了, 而是會牽涉許多人和事, 而留福最擔心的就是膠東王府的安全, “若事情傳出去牛通和匈奴人勾結的事情未必是真,我們被鄧家滅口一定錯不了,不若現在皇後的心思一直放在長沙王府……”
膠東王最大的擔心也是如此, 否則他也不必沉思許久。決定在王妃要傳信的時候就已經確定無疑了,一個嬌弱的女子都知道家國民族大義,他總不會遜於王妃,他思索的是如何保住膠東王府,保住王妃。
如果一時處理不當,父皇還沒迴來,膠東王府也就不存在了。
若是隻有自己一人,膠東王可以拚一迴,直接寫一封絕命信一同送到青州前錢,父皇迴來見不到自己自然就明白母妃的遭遇——但是現在有了王妃,膠東王不想魚死網破,他不隻要報仇,更要活下去,與王妃一同品嚐著各種美食,幸福地活下去。
膠東王向留福比了一個安靜手勢,側耳傾聽床帳裏傳出的輕微而悠長的唿氣聲,王妃睡得很熟,她隻要睡著了就會很沉,輕易不會被驚醒。就隻為了能保住王妃如此的甜睡,他不會魯莽,更不會輕率,“留福,你這樣對中常侍說……”膠東王低低地交待了,看著留福悄無聲息地進入到了黑夜中,重新迴到床上,將王妃散在床上的頭發輕輕地理順,“我們一定會度過這一關的!”
素波一覺醒來,馮律已經離開了京城,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向張長史道:“我昨晚太擔心了,竟忘記了給馮參軍送行。”
張長史出身軍中,一向不大在意這些形式,就笑道:“如此緊急的情形,送不送行都沒什麽。再者阿律這一次出去,都是悄悄的,府裏府外的人都隻道我們幽州老家那邊有事兒。”
“你們所慮的都不錯,這事還是不要聲張,一則牛通與匈奴人是否勾結尚未可知,二則就是京城裏的人知道了對我們隻會忌恨不會讚同。”素波昨日的確沒有想到這些細節,見張長史和馮律處置如此得當十分欣慰,卻又想起一事,“也不知王爺的信是不是寫好了。”
屋子裏猛然靜了下來,馮律第一個問了出來,“王爺您是說牛通與匈奴人……”聲音竟有些發抖。
張長史“呀!”了一聲,高聲叫道:“那可糟了!”
第133章 等待決斷
膠東王之所以帶著張長史和馮律看輿圖, 其實是為了讓他們更加了解京城一帶的地形地勢,以便在將來膠東王府形勢更加不好時有所幫助。至於將王妃請來, 原本就是順便的,她那日被皇後嚇了,多與大家熱熱鬧鬧地說話有好處。
最初膠東王聽著王妃嘰嘰喳喳地與張長史和馮律說著輿圖,驚訝王妃會看輿圖之外一直聽得津津有味, 他一向習慣於沉默著聽別人說話。可王妃與張長史和馮律的對話不知從什麽時候起讓他突然想到了一種可能。
難道這一次父皇帶兵平叛, 又會掉入牛通的圈套?
整個京城不會有人相信的!
就是膠東王自己也先是立即就否認了這個念頭,然後他一次又一次地思考,卻越來越覺得這樣的可能是存在的。不, 不隻是存在,而是很可能。特別是結合馮律張長史所言之情, 簡直就是必然。
匈奴人一向覬覦漢人的財富, 幽州之地衝突不斷,眼下他們又兵強馬壯,暗地裏打起平叛大軍的算盤簡直再順理成章不過。
牛通這個人, 膠東王雖然完全不了解, 但隻從上一次太子平叛被他一步步牽著鼻子走最後落得個全軍覆滅的結果看, 就知道他有多城府了。太子雖然算不上太聰明, 但自小就被父皇當做儲君教導, 才幹還是有些的, 更兼當日平叛時他身邊帶了許多來自鄧家的將領們,那些人固然私心重些,可也都是身經百戰, 又兼熟知青州風土人情,他們之所以能毫無察覺地被引入彀中,隻能說明牛通還在翼中時就設好了圈套。
既然牛通心思如此深沉,那麽他焉能不想到太子兵敗後朝廷定會派更強大的平叛大軍?再退一步說,他起兵反叛時豈能沒有想好後路?現在看,他的後路就是與匈奴人聯合!
如此一來,一切都說得通了。
而且,自己隻一提及,深知匈奴情形的張長史和馮律立即都認同了自己的判斷。
看來,父皇以及朝廷的平叛大軍很危險了!
對於匈奴人,據膠東王所知父皇的態度一直是化幹戈為玉帛。新朝建立後,匈奴也曾幾次挑釁,父皇都忍了。這其間的難處膠東王自是明白,非是父皇害怕打仗,而是新朝初建,百業凋零,民窮國敝,現在根本不是與匈奴人大戰的時機。至於這一次平叛,膠東王覺得父皇並未想到牛通會與匈奴人勾結,因為出征時根本沒有做相應的準備。
就在這時,王妃已經問了出來,“那可怎麽辦呢?”
留福輕聲說:“也許我們隻是胡亂猜測,實際並非如此。”
是啊,也許膠東王隨便猜的呢,素波趕緊點了點頭,可她立即卻想起不知從哪裏聽到的一個理論,那就是不好的事情隻要有可能發生,那就一定會發生——由此可見,皇上多半會遇到匈奴人,然後她就心裏沉甸甸地看向大家。
張長史原本是個黑紅臉的漢子,但是現在竟有些灰白,瞪著一雙銅鈴般的大眼睛盯住膠東王;馮律雙手握拳按在桌上,身子前傾向膠東王。是啊,突然間遇到了這樣的事情,他們也都沒了主意,隻等膠東王決斷。
素波望向膠東王,隻見他並沒有像自己或者張長史和馮律一樣萬分緊張,而是神情如故,端穆卻又平靜,又似完全沒有發現大家的張皇失措,隻垂眸看著輿圖,仿佛從那些山水地勢中能看到一切的答案。
素波不能肯定膠東王究竟懂多少軍情大事,他有的時候懵懂,有時卻聰明得超過自己的想像,就像今天,大家在一起議論了半天,卻是他第一個把匈奴人與牛通的叛軍聯係到一起。可即便是膠東王再睿智,這樣大的難題也不是他能解決的,她覺得自己應該正替膠東王先擋一下,“我們派人去青州吧!張長史,或者馮參軍,你們中的一個人,現在就要定下來,就是馮參軍吧,畢竟你年輕一些,迴去打點好行裝,或許明日城門一開就出城。王爺今晚迴房給父皇寫一封信,也由你交給皇上,再把我們今天看到的一點也不錯的告訴皇上,然後由皇上拿主意!”
張長史和馮律便都點了點頭,“不錯,隻能如此了。”
大家一齊看向膠東王,見他緩緩點了點頭,便各自迴去準備了。
素波平時也會替膠東王做一些決定,但是第一次遇到如此的大事,當時不覺如何,迴到殿內便後怕起來,叫了留福道:“我們看輿圖本就是不該,現在父皇知道了會不會覺得膠東王府有異心?再有,提防匈奴之事,如果隻是我們多心,將來讓人笑話倒也罷了,我隻怕太子那些人覺得我們管得太多了。”畢竟到了皇權時代,且又做了兩年王妃,素波早知皇家人猜忌之心深重的,遇事也會多想想。
難道王妃下決斷時便沒有想這麽多?留福腹誹。他是不讚同派馮律傳信皇上的,牛通與匈奴人勾結隻是大家的猜測,未必是真的,傳信給皇上反暴露了膠東王府的實力,皇後知道了更會更瘋狂地迫害膠東王,眼下最好就是裝做什麽也不知道,一如過去一般韜光養晦才是最最合適的。此時見王妃也想到了膠東王府的尷尬,便趕緊道:“那麽我們便不讓馮律去好了,反正皇上英明神武,身邊又帶了許多兵馬,就算是牛通與匈奴人勾結也不能奈皇上如何。”
“那怎麽能行!”素波卻又反駁道:“我雖然覺得傳信對膠東王府不好,但在家國民族大義上還是不能走錯路的!就算皇上迴來責備我們王府,我也認了。”
王妃還是那樣天真!留福急著打發王妃睡下,好聽王爺的意思,畢竟王爺其實還沒有表態呢,而馮律也沒有走,事情究竟如何辦理尚未確定。於是便微笑道:“王妃畢竟深通道義,忠心正直,小的都聽王妃的。”
“可是,”素波雖然有了決定,但心裏依舊不免擔心,“我是堅持家國民族大義了,但要是因此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就像那些受冤的忠臣一樣,可怎麽辦呢?”比起那些不顧性命為了家國民族大義的人,素波覺得自己真的好low啊,怎麽也不能將自己的利益得失置之於不顧。
“而且,我們都是一體的,將來膠東王府被皇上猜忌,被太子迫害,那時候大家恐怕就不能過著現在這樣想吃什麽就吃什麽的好日子了!”
唉!王妃最擔心的也不過是吃不上好吃的。但其實如果膠東王提前暴露,結果可能比那還要慘得多呢。留福就又道:“那我們就什麽也不說,穩穩地在王府裏度日。”
“不,不,不!孟子說‘生我所欲也,義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素波是道德有底線的人,因此最終還是選了道義,但是她又問留福,“就算皇上和太子對我們不滿,也不會真殺了我們吧?”
“不會的,王妃不信就看江都王,雖然被關在皇陵,可宗正寺的供奉一點也不差。”留福由衷地勸著王妃,因為他突然覺得王妃很勇敢,雖然她看起來並不是大義凜然毫無畏懼,但其實依舊非常了不起,易地而處,自己一定為了保全富貴不吭聲的,管他皇上、平叛大軍怎麽樣呢。
素波就掉下了眼淚,“我要是被關到皇陵過苦一點的日子不要緊,反正從江陰逃難到京城時也苦慣了,可是王爺可怎麽辦呢?他可一直都是錦衣玉食的。”抬起矇矓淚眼,就見小美男正輕輕地拍著自己的肩頭,便捏了捏他的臉,“如果真到了那一天,就向皇上說明實情吧,決定是我做的,王爺什麽也不懂,隻把我一個人關到皇陵就好了。”
種種的想法在膠東王的內心中交錯著,他與留福一樣突然間開始欽佩王妃了,她這樣一個隻喜歡吃喝的小女子在關鍵的時候竟能舍出自身的利益選擇大義,真是非常非常了不起,而且就在這個時候她還在擔心自己;當然更多的是心疼王妃,她雖然知道要堅持大義,但其實也是害怕的,正是因為自己沒有能力保護她。膠東王拿著自己的袖子輕輕地將王妃臉上的淚擦掉了,“放心吧王妃,我們不會被殺,也不會被關到皇陵……”
素波點了點頭,看著小美男眼中真摯的關切心頭一熱,也覺得自己更加堅強了,“我想皇上也不會殺我們,更不會關我們,畢竟我們是好心。如果有人猜忌我們,就讓他們免了膠東王府的爵位,我們做平民百姓開個小飯店,我在後廚做飯,王爺跑堂,怎麽也能養得活自己……”
“現在京裏的食肆雖然多,但我還會做好多這裏沒有的吃食——若是開店,不如就砌一個烤爐賣烤鴨——我們把阿仁帶著,到時候我教他怎麽片烤鴨,切蔥絲,當然還有甜麵醬……”憑著自己的廚藝還有膠東王的顏值,飯店的生意應該很不錯的吧。
這樣想著,素波便不怕了,也不那樣傷心了,由著膠東王抱到了床上,沒一會兒被他拍得睡著了。
第134章 虛驚一場
夜漸漸深了, 膠東王重新迴到了桌旁,看著桌上那隻殘燭爆出燈花, 然後淌下一滴滴的燭淚,他輕輕地按了按頭靜默下來。留福立在他身後一動不動,仿佛成了雕像。
三更的梆子響了,膠東王動了, 研墨, 鋪紙,寫了下了八個字,“白登之圍, 前車之鑒。”折起遞給留福,“你現在就帶馮律去見中常侍鄭安, 將牛通可能與匈奴勾結的猜測急報父皇。”
“王爺, 那樣膠東王府的實力就會暴露,皇後一但知道一定會發瘋地害我們,”就在膠東王決斷的時候, 留福也一直在心裏再三思索, 王爺會不會將消息傳給皇上呢?要知道傳消息決不止王妃所想的那樣簡單, 派馮律到青州去就行了, 而是會牽涉許多人和事, 而留福最擔心的就是膠東王府的安全, “若事情傳出去牛通和匈奴人勾結的事情未必是真,我們被鄧家滅口一定錯不了,不若現在皇後的心思一直放在長沙王府……”
膠東王最大的擔心也是如此, 否則他也不必沉思許久。決定在王妃要傳信的時候就已經確定無疑了,一個嬌弱的女子都知道家國民族大義,他總不會遜於王妃,他思索的是如何保住膠東王府,保住王妃。
如果一時處理不當,父皇還沒迴來,膠東王府也就不存在了。
若是隻有自己一人,膠東王可以拚一迴,直接寫一封絕命信一同送到青州前錢,父皇迴來見不到自己自然就明白母妃的遭遇——但是現在有了王妃,膠東王不想魚死網破,他不隻要報仇,更要活下去,與王妃一同品嚐著各種美食,幸福地活下去。
膠東王向留福比了一個安靜手勢,側耳傾聽床帳裏傳出的輕微而悠長的唿氣聲,王妃睡得很熟,她隻要睡著了就會很沉,輕易不會被驚醒。就隻為了能保住王妃如此的甜睡,他不會魯莽,更不會輕率,“留福,你這樣對中常侍說……”膠東王低低地交待了,看著留福悄無聲息地進入到了黑夜中,重新迴到床上,將王妃散在床上的頭發輕輕地理順,“我們一定會度過這一關的!”
素波一覺醒來,馮律已經離開了京城,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向張長史道:“我昨晚太擔心了,竟忘記了給馮參軍送行。”
張長史出身軍中,一向不大在意這些形式,就笑道:“如此緊急的情形,送不送行都沒什麽。再者阿律這一次出去,都是悄悄的,府裏府外的人都隻道我們幽州老家那邊有事兒。”
“你們所慮的都不錯,這事還是不要聲張,一則牛通與匈奴人是否勾結尚未可知,二則就是京城裏的人知道了對我們隻會忌恨不會讚同。”素波昨日的確沒有想到這些細節,見張長史和馮律處置如此得當十分欣慰,卻又想起一事,“也不知王爺的信是不是寫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