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節
我和先帝相愛相殺日常 作者:岩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風暗示自己,上輩子和這輩子的事情,一定要分得清清楚楚。
他不是上輩子那個說一不二的有風,他有了軟肋,就讓人有了可攻擊的地方,不再是曾經那個無所畏懼的人了。
有些事情,他不能將戚慈拖下水。
想要用越國的名義參與進陳國的事情裏麵去,想要真的威脅人,首先有風就要取的越國的絕對話語權。說實話,他也覺得他所謂的君父實在是在位太久了,這個天下,早應該讓給他了。
容琛是個聰明人,有風就喜歡和聰明人打交道。他這邊一個輕微的暗示,容琛那邊就知道什麽是最好的投誠了。
有風不願意背負一個弑父的罪名,他前世不管自己的名聲,但是也許是喜歡上了戚慈,這輩子他倒是不願意再為薄姬背這個黑鍋了。他再如何冷血殘酷,也不是個弑父的人,上輩子為薄姬背的黑鍋,這輩子就還給她的,這個鍋,他有風不背了。
對付薄姬,果然還是容琛最管用。
誰也不知道容琛對薄姬說了什麽,薄姬原本都快要停下來的毒,不但開始了,還加大了劑量,那劑量大得,一連吃不用超過三日,就能雙腿一瞪,去見閻王爺了。
現在殺死越國君,絲毫沒有好處,可是薄姬竟然還動手了。
果然不出有風所料,不出三日,越國君駕崩的消息就傳出來了,沒有一個人有一點點防備,這個消息實在來得太突然了,突然得很多人都還迷迷糊糊的,有風就已經坐上了王位了。
老越國君沒有留下任何遺詔,那麽身為嫡子的有風自然而然並且理所當然就繼承了王位。
誰也沒有在意薄姬,據說有風即位那一日,薄姬宮中的瓷器統統被摔了個粉碎,一個不剩。她在宮中曾吼道:“他竟然敢騙我!他居然騙我!什麽遺詔,什麽裏應外合,都是騙人的,統統都是騙我的!容琛……你這輩子活該得不到你所愛的人,你活該!你欠我的你早晚要還,下輩子,下下輩子,你做牛做馬來還!”
事已至此,薄姬就是再蠢,也知道自己被容琛騙了,其實也是被她自己的貪心騙了。
她用盡這世上最惡毒的話,也用盡她認為最惡毒的詛咒。也是因為說出了這番話,讓容琛心裏麵最後一絲柔軟也消失了。她怎麽配……怎麽配提愛這個字,若不是因為她,容潯尚且好好活著,就算是變醜,變老,容顏不再,可是她總歸還有命在。
不至於……不至於讓他連墳墓也找尋不到。
她提到他愛的人,證明薄姬心裏麵清楚得很,她早知道他心悅容潯了,隻是一直一直裝作不知道,偶爾裝作容潯的樣子罷了。
其實裝得再像又如何,他永遠能分清誰是容潯,誰又是容蕁。
薄姬最後在宮中自縊,在場的隻有容琛一個人。薄姬死後,容琛就不見了蹤影,有人說,曾在王都外的一個偏遠的山上看見一個生得極其俊美的郎君,隻是那郎君終年守著一座孤墳,就住在孤墳旁邊。
一座茅草屋,幾壟菜地,一個孤老的人,和一座永遠香火不斷的孤墳。
薄姬死了,還背著一個害死先王的罪名,於是越國王室的墓地她不能進去,更不要說是合葬了。薄姬一生囂張,臨到死了,竟是連個容身之處都沒有了。她那兩個千嬌百寵的兒子,卻根本不敢同有風唱一點反調,不但不敢質疑有風,就差同薄姬斷絕母子情誼了,看得讓人心寒不已。
薄姬規劃一生,其實不就是為了她的孩子嗎?可到頭來又如何呢?到死了都指望不上。
最後還是去尋了一處風水略佳的地方,埋葬了薄姬。隻是從未有一人去為她上一炷香,也從未有一人去看一看那山間的墳塋。
就那麽孤孤單單一座墳,多年後,石碑倒下,竟是成了一座無人知曉的墳墓了。
作者有話要說:
解釋一下有寶貝說的為什麽女主接受得太快了……其實慈慈根本沒有接受啊233333
第110章 一百一 前因
在被容琛親手殺死的那一刻, 薄姬突然後悔了。
她的人生真的就如同一場笑劇。看得人在笑,她自己也在笑,卻笑不到最後。到死了,仔細想想, 這一生有誰是真的愛過她的?一個也沒有。
沒有被人愛過的人,這一生多可悲啊。
打小, 她就知道自己想要生活得好,就要依靠家人, 依靠自己的阿母,因為她和容潯生活在後宅之中, 幾乎是見不到男子的, 哪怕是家中父兄,也是很難見到的。
容家是越國算得上古老的一個世家了,可是越是這樣古老的家族,規矩就越是森嚴就越是奇怪。容潯和薄姬真的是被當做閨閣小姐教養的, 不見外男,不出門,賞花宴也需要帶上麵紗,絲毫不能露了容顏。
好似她們隻要有一點越界,就嫁不出去了一般。實際上容家當時算是越國很鼎盛的家族了,容潯和薄姬兩姐妹哪怕就是鬧出什麽私奔的醜聞, 也有大把人搶著要的。
盡管說不要提私奔這種極端的話題,可也不能那麽束縛著。隻是當時,絲毫沒有見過世麵的薄姬和容潯, 完全不知道外麵的女子是什麽樣子的,她們大小接觸的就是這個樣子。
她們不知道,在她們的鄰國,有的是女子策馬奔騰,有的是女子拋頭露麵,有的是女子當家作主!她們被束縛在了淺薄的見識和十幾年如一日的教條之中。
容家主母,也就是容潯和薄姬的生母,也是出身於一個世家,也是用同這兩姐妹一模一樣的教導方式教導出來的。關鍵是,她還有那麽點點迷信,這個時代不叫迷信,這個時代叫做命運。她生下薄姬兩姐妹之後,有陣子見了些風,身子不太舒坦,她請人一算,竟是容潯的生辰克了她。
克母在這樣的家族中,是沒有改過機會的大罪。
之後容母將所有遇見的不幸都怪罪在了容潯的身上,哪怕是她不小心摔壞了一個茶盞。容潯不受寵,下人的看管自然也就鬆懈了許多,她過的日子也沒有薄姬好。
畢竟除開容潯以外,薄姬就是那個唯一的姑娘了。
薄姬在容潯身上學會了討好容母,學會了去討好能討好的一切人來讓自己過上最好的生活。
容潯看上去嬌弱膽小,卻心性要敏感善良得多。她不被人喜愛,也就不被人關注,整個後院小花園都是她的天地。她可以呆在假山之中小憩上一個中午,而不用時時刻刻保持什麽大家閨秀的風度氣質。
原本一模一樣的雙生姐妹,漸漸就變得不太一樣了。
又因為容母的偏心,兩人被分開教養,盡管互相之間知道對方的存在,卻沒有多少同胞情誼。
容潯可以偷偷溜出後院,去前院偷玩,薄姬卻永遠不可以。所以遇見容琛的那個人是容潯,給他帶吃的那個人也是容潯。
後來躲在花叢之中,形容狼狽的那個人也是容潯。
容琛是容母一個遠方表哥的遺腹子,又生來帶煞,克死了生母。若不是他家中實在無人,又有萬貫家財,容家不會收留他,弄的什麽義子的名頭,也不過是為了說出去好聽罷了。
實際上,他過的生活也不過比下人好那麽一點點罷了。
他多疑、敏感,甚至算得上心狠手辣了。所以他會喜歡上並深深愛上容潯,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容潯和薄姬最大的區別,隻有容琛知道。
容潯笑起來,那笑意是直達眼底的,眼睛一定是彎彎的像是天上的月牙。而薄姬,她時刻都笑著,笑意卻從來流於表麵,薄姬的心裏,沒有喜悅。
如果沒有那一場禍事,薄姬會嫁一個好人家,過著和容母一般無二的生活,可是……一場變故,皇權強壓,將容家變得支離破碎,甚至她也從一個閨閣千金成了一個茶院女子。
身份落差之大,讓她夜不能寐,無法安眠。
但是薄姬這麽多年,早已經學會了察言觀色,早已經學會了怎麽通過討好一個人來獲得最好的生活。她選擇討好茶院權勢最大媽媽桑,於是犧牲了容潯。
容琛尋來之後,她立馬敏感察覺到,和容琛一比,媽媽桑什麽也不算,於是她出賣了媽媽桑,轉身討好容琛。
接下來又在相處之中,她發現容琛喜歡他的同胞妹妹容潯,而她,有一張和容潯一模一樣的容顏。這是上天給她的武器,她開始翻身反過來使喚容琛,從開始的一點小事到後麵越來越離譜。
仔細想想,她這一輩子啊,當真是誰也沒有愛過她。
先王寵愛她,那是因為他的心裏也住著一個可望不可即的人,而她恰恰抓住了他這樣的心理,成為他六宮獨寵的唯一一個人。隻要能坐擁這天下最大的權勢,縱然是成為一個人的替身又如何。
她曾經覺得絲毫沒有關係的事情,臨到死了,往事飛快得浮現在眼前,她才突然覺得憑什麽,憑什麽她這一生,無一人純粹愛過她。
薄姬一死,越國再無一人敢同有風唱反調了。他的冷漠無情原本早就傳遍了王宮,也傳進了每一個大臣的心中。果然,有風上位之後,那就是雷霆手段。
但凡與他一件相左的,統統收拾東西迴家吃自己。
他需要的是積極有進取心做實事的人,而不是那些滿口禮義廉恥的老學究。有些人既然那麽喜歡研究,那就迴家慢慢研究好了。
越國嫡公子登上王位的消息像插了翅膀一樣飛遍了全國,就沒有哪國不知道的。一時間,很多人都在思索,有風上台之後的越國,之後會走向一個什麽方向。
他繼位之後的鐵血手腕也讓人害怕。
有聰敏的人,第一時間都察覺了不對勁。一般新王上位之後,縱然是想改革,也會一步一步慢慢來,很少會這般激進的,這樣很容易引起大臣的不適應和反噬,可是有風這樣做了。
有風在很多國家得到的信息之中,就是一個冷酷殘暴的人,十分的駭人。很多國君都在思索,這是不是又要動亂了。
奇怪的是,有風盡管肅清了朝堂,卻沒有一絲一毫要動兵的意思。
大家豆都在觀望,觀望有風要做什麽,可是殊不知人家早已經秘密派遣軍隊支援公子渠了。這場名義上是支援的戰爭,其背後的實質就是侵略。
陳國的版圖被一分為二,臨近上林郡的那一部分被劃分給了戚慈,而臨近越國的那一部分,被劃給了越國。
戚慈和有風,幾乎是隔著這千裏的距離擊掌相慶。
而陳國尚且還在內鬥個不停,公子博益也忍不住露出了他貪婪的爪牙,一把扯下了他呆傻的偽裝。這時候大家才恍然大悟,原來這越是不吭聲不出氣的人,越是陰險狡詐,越是狠。
不叫的狗才咬人啊。
公子敏和公子義兩人互相爭鬥,兩敗俱傷,最後公子敏、公子義、公子博益三人勢力竟是差不離。
內鬥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陳國上下皆是一片人心惶惶的模樣,國不可一日無君,一個國家,若是連君主都沒有,那麽這個國家必然會是一盤散沙,現在的生產力水平和人們的思想覺悟都尚且不如現代。
他們是需要領袖的,但是這領袖,是一個而不是多個,他們這樣的多個領袖就非常的讓人傷腦筋了。
可以這樣說,公子敏他們除了讓陳國更加混亂之外,什麽貢獻都沒有做。不,也許還是有一點貢獻的,至少公子渠是一天三頓按飯點遇見刺客。
最初還是比較直接的殺手,一群黑衣人直截了當上來拔劍就要殺人,一點緩衝都不給人的那種。這一種相當好解決,戚慈安插進來的人又不是吃醋的,三下五除二就給解決了。
可是越是這樣,公子渠就越讓他們忌憚。他們沒人敢來鄭城一看究竟,就憑借這自己在腦海之中腦補,越想越覺得公子渠可怕,都想著先解決另外兩個人吧。
隻是公子渠那邊的刺殺工作不能放緩。
並且刺殺的段位還要再高一高,直接刺殺太沒有難度,明眼人一看就是刺殺。按照公子博益的想法是,真正好的刺殺是不動聲色的,是無聲勝有聲的,是委婉的。
橫豎,什麽叫刺殺,就是讓人死的不知不覺,這才是高級的刺殺。
譬如老越國君,到死了都不知道怎麽死的,還有罪魁禍首願意背鍋,何樂而不為呢?
若是計劃失敗,將這事往公子敏、公子義身上推就是了,反正刺客殺手這兩人也沒有少派往鄭城。
隻是這刺殺,什麽才叫高級刺殺呢?
這著實讓公子博益想破了腦袋,他真是想破腦袋都想不出來。莫不是還要再將美人計用一次?這是這第一次用,那的確管用,第二次用還能管用嗎?
不一定吧。
作者有話要說: 這算是涉及了一點薄姬的番外的,薄姬的事情就到此為止了~
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 拐子
最成功的刺殺者應該就是文姬了, 隻是文姬的成功很難複製, 培養這樣一個她,除了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外,還需要被培訓的人有狼一樣的心性, 以及像狐狸一樣狡詐的腦子。這樣的人, 可遇不可求,公子博益能遇見一個文姬, 那都是走了狗屎運了。
若不是文姬那個時候年紀著實太小,沒經過事,又孤身一人,公子博益豈能撿這種漏。
最後放文姬離開,其實未免不是因為有些怕了文姬,文姬這樣談笑間就能殺人的女子,實在是讓人害怕。與其和她成為敵人,不若放她離去算了, 這樣也算是皆大歡喜了。
說白了, 公子博益還是害怕文姬報複。
於是遂了文姬的心願,這就是息事寧人的意思了,他實在不太願意和文姬撕開麵子。文姬得寵的時候, 有一百種辦法害死公子博益,可是她卻沒有對公子博益下手, 文姬的意思,公子博益心裏自然清楚。
算不上投桃報李,隻是實在不願意再多一個對手了。
其實公子博益心裏後悔得不得了, 他後悔當初沒有尋到文姬的軟肋,沒有好好拿捏住她,或者實在尋不到軟肋,那給文姬下毒也是可以的,不怕她到時候不聽話,反噬主人。等著他想再尋一個同文姬一般的女子的時候,卻發現遍尋不見。
他是真的後悔放過了文姬。
他不是上輩子那個說一不二的有風,他有了軟肋,就讓人有了可攻擊的地方,不再是曾經那個無所畏懼的人了。
有些事情,他不能將戚慈拖下水。
想要用越國的名義參與進陳國的事情裏麵去,想要真的威脅人,首先有風就要取的越國的絕對話語權。說實話,他也覺得他所謂的君父實在是在位太久了,這個天下,早應該讓給他了。
容琛是個聰明人,有風就喜歡和聰明人打交道。他這邊一個輕微的暗示,容琛那邊就知道什麽是最好的投誠了。
有風不願意背負一個弑父的罪名,他前世不管自己的名聲,但是也許是喜歡上了戚慈,這輩子他倒是不願意再為薄姬背這個黑鍋了。他再如何冷血殘酷,也不是個弑父的人,上輩子為薄姬背的黑鍋,這輩子就還給她的,這個鍋,他有風不背了。
對付薄姬,果然還是容琛最管用。
誰也不知道容琛對薄姬說了什麽,薄姬原本都快要停下來的毒,不但開始了,還加大了劑量,那劑量大得,一連吃不用超過三日,就能雙腿一瞪,去見閻王爺了。
現在殺死越國君,絲毫沒有好處,可是薄姬竟然還動手了。
果然不出有風所料,不出三日,越國君駕崩的消息就傳出來了,沒有一個人有一點點防備,這個消息實在來得太突然了,突然得很多人都還迷迷糊糊的,有風就已經坐上了王位了。
老越國君沒有留下任何遺詔,那麽身為嫡子的有風自然而然並且理所當然就繼承了王位。
誰也沒有在意薄姬,據說有風即位那一日,薄姬宮中的瓷器統統被摔了個粉碎,一個不剩。她在宮中曾吼道:“他竟然敢騙我!他居然騙我!什麽遺詔,什麽裏應外合,都是騙人的,統統都是騙我的!容琛……你這輩子活該得不到你所愛的人,你活該!你欠我的你早晚要還,下輩子,下下輩子,你做牛做馬來還!”
事已至此,薄姬就是再蠢,也知道自己被容琛騙了,其實也是被她自己的貪心騙了。
她用盡這世上最惡毒的話,也用盡她認為最惡毒的詛咒。也是因為說出了這番話,讓容琛心裏麵最後一絲柔軟也消失了。她怎麽配……怎麽配提愛這個字,若不是因為她,容潯尚且好好活著,就算是變醜,變老,容顏不再,可是她總歸還有命在。
不至於……不至於讓他連墳墓也找尋不到。
她提到他愛的人,證明薄姬心裏麵清楚得很,她早知道他心悅容潯了,隻是一直一直裝作不知道,偶爾裝作容潯的樣子罷了。
其實裝得再像又如何,他永遠能分清誰是容潯,誰又是容蕁。
薄姬最後在宮中自縊,在場的隻有容琛一個人。薄姬死後,容琛就不見了蹤影,有人說,曾在王都外的一個偏遠的山上看見一個生得極其俊美的郎君,隻是那郎君終年守著一座孤墳,就住在孤墳旁邊。
一座茅草屋,幾壟菜地,一個孤老的人,和一座永遠香火不斷的孤墳。
薄姬死了,還背著一個害死先王的罪名,於是越國王室的墓地她不能進去,更不要說是合葬了。薄姬一生囂張,臨到死了,竟是連個容身之處都沒有了。她那兩個千嬌百寵的兒子,卻根本不敢同有風唱一點反調,不但不敢質疑有風,就差同薄姬斷絕母子情誼了,看得讓人心寒不已。
薄姬規劃一生,其實不就是為了她的孩子嗎?可到頭來又如何呢?到死了都指望不上。
最後還是去尋了一處風水略佳的地方,埋葬了薄姬。隻是從未有一人去為她上一炷香,也從未有一人去看一看那山間的墳塋。
就那麽孤孤單單一座墳,多年後,石碑倒下,竟是成了一座無人知曉的墳墓了。
作者有話要說:
解釋一下有寶貝說的為什麽女主接受得太快了……其實慈慈根本沒有接受啊233333
第110章 一百一 前因
在被容琛親手殺死的那一刻, 薄姬突然後悔了。
她的人生真的就如同一場笑劇。看得人在笑,她自己也在笑,卻笑不到最後。到死了,仔細想想, 這一生有誰是真的愛過她的?一個也沒有。
沒有被人愛過的人,這一生多可悲啊。
打小, 她就知道自己想要生活得好,就要依靠家人, 依靠自己的阿母,因為她和容潯生活在後宅之中, 幾乎是見不到男子的, 哪怕是家中父兄,也是很難見到的。
容家是越國算得上古老的一個世家了,可是越是這樣古老的家族,規矩就越是森嚴就越是奇怪。容潯和薄姬真的是被當做閨閣小姐教養的, 不見外男,不出門,賞花宴也需要帶上麵紗,絲毫不能露了容顏。
好似她們隻要有一點越界,就嫁不出去了一般。實際上容家當時算是越國很鼎盛的家族了,容潯和薄姬兩姐妹哪怕就是鬧出什麽私奔的醜聞, 也有大把人搶著要的。
盡管說不要提私奔這種極端的話題,可也不能那麽束縛著。隻是當時,絲毫沒有見過世麵的薄姬和容潯, 完全不知道外麵的女子是什麽樣子的,她們大小接觸的就是這個樣子。
她們不知道,在她們的鄰國,有的是女子策馬奔騰,有的是女子拋頭露麵,有的是女子當家作主!她們被束縛在了淺薄的見識和十幾年如一日的教條之中。
容家主母,也就是容潯和薄姬的生母,也是出身於一個世家,也是用同這兩姐妹一模一樣的教導方式教導出來的。關鍵是,她還有那麽點點迷信,這個時代不叫迷信,這個時代叫做命運。她生下薄姬兩姐妹之後,有陣子見了些風,身子不太舒坦,她請人一算,竟是容潯的生辰克了她。
克母在這樣的家族中,是沒有改過機會的大罪。
之後容母將所有遇見的不幸都怪罪在了容潯的身上,哪怕是她不小心摔壞了一個茶盞。容潯不受寵,下人的看管自然也就鬆懈了許多,她過的日子也沒有薄姬好。
畢竟除開容潯以外,薄姬就是那個唯一的姑娘了。
薄姬在容潯身上學會了討好容母,學會了去討好能討好的一切人來讓自己過上最好的生活。
容潯看上去嬌弱膽小,卻心性要敏感善良得多。她不被人喜愛,也就不被人關注,整個後院小花園都是她的天地。她可以呆在假山之中小憩上一個中午,而不用時時刻刻保持什麽大家閨秀的風度氣質。
原本一模一樣的雙生姐妹,漸漸就變得不太一樣了。
又因為容母的偏心,兩人被分開教養,盡管互相之間知道對方的存在,卻沒有多少同胞情誼。
容潯可以偷偷溜出後院,去前院偷玩,薄姬卻永遠不可以。所以遇見容琛的那個人是容潯,給他帶吃的那個人也是容潯。
後來躲在花叢之中,形容狼狽的那個人也是容潯。
容琛是容母一個遠方表哥的遺腹子,又生來帶煞,克死了生母。若不是他家中實在無人,又有萬貫家財,容家不會收留他,弄的什麽義子的名頭,也不過是為了說出去好聽罷了。
實際上,他過的生活也不過比下人好那麽一點點罷了。
他多疑、敏感,甚至算得上心狠手辣了。所以他會喜歡上並深深愛上容潯,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容潯和薄姬最大的區別,隻有容琛知道。
容潯笑起來,那笑意是直達眼底的,眼睛一定是彎彎的像是天上的月牙。而薄姬,她時刻都笑著,笑意卻從來流於表麵,薄姬的心裏,沒有喜悅。
如果沒有那一場禍事,薄姬會嫁一個好人家,過著和容母一般無二的生活,可是……一場變故,皇權強壓,將容家變得支離破碎,甚至她也從一個閨閣千金成了一個茶院女子。
身份落差之大,讓她夜不能寐,無法安眠。
但是薄姬這麽多年,早已經學會了察言觀色,早已經學會了怎麽通過討好一個人來獲得最好的生活。她選擇討好茶院權勢最大媽媽桑,於是犧牲了容潯。
容琛尋來之後,她立馬敏感察覺到,和容琛一比,媽媽桑什麽也不算,於是她出賣了媽媽桑,轉身討好容琛。
接下來又在相處之中,她發現容琛喜歡他的同胞妹妹容潯,而她,有一張和容潯一模一樣的容顏。這是上天給她的武器,她開始翻身反過來使喚容琛,從開始的一點小事到後麵越來越離譜。
仔細想想,她這一輩子啊,當真是誰也沒有愛過她。
先王寵愛她,那是因為他的心裏也住著一個可望不可即的人,而她恰恰抓住了他這樣的心理,成為他六宮獨寵的唯一一個人。隻要能坐擁這天下最大的權勢,縱然是成為一個人的替身又如何。
她曾經覺得絲毫沒有關係的事情,臨到死了,往事飛快得浮現在眼前,她才突然覺得憑什麽,憑什麽她這一生,無一人純粹愛過她。
薄姬一死,越國再無一人敢同有風唱反調了。他的冷漠無情原本早就傳遍了王宮,也傳進了每一個大臣的心中。果然,有風上位之後,那就是雷霆手段。
但凡與他一件相左的,統統收拾東西迴家吃自己。
他需要的是積極有進取心做實事的人,而不是那些滿口禮義廉恥的老學究。有些人既然那麽喜歡研究,那就迴家慢慢研究好了。
越國嫡公子登上王位的消息像插了翅膀一樣飛遍了全國,就沒有哪國不知道的。一時間,很多人都在思索,有風上台之後的越國,之後會走向一個什麽方向。
他繼位之後的鐵血手腕也讓人害怕。
有聰敏的人,第一時間都察覺了不對勁。一般新王上位之後,縱然是想改革,也會一步一步慢慢來,很少會這般激進的,這樣很容易引起大臣的不適應和反噬,可是有風這樣做了。
有風在很多國家得到的信息之中,就是一個冷酷殘暴的人,十分的駭人。很多國君都在思索,這是不是又要動亂了。
奇怪的是,有風盡管肅清了朝堂,卻沒有一絲一毫要動兵的意思。
大家豆都在觀望,觀望有風要做什麽,可是殊不知人家早已經秘密派遣軍隊支援公子渠了。這場名義上是支援的戰爭,其背後的實質就是侵略。
陳國的版圖被一分為二,臨近上林郡的那一部分被劃分給了戚慈,而臨近越國的那一部分,被劃給了越國。
戚慈和有風,幾乎是隔著這千裏的距離擊掌相慶。
而陳國尚且還在內鬥個不停,公子博益也忍不住露出了他貪婪的爪牙,一把扯下了他呆傻的偽裝。這時候大家才恍然大悟,原來這越是不吭聲不出氣的人,越是陰險狡詐,越是狠。
不叫的狗才咬人啊。
公子敏和公子義兩人互相爭鬥,兩敗俱傷,最後公子敏、公子義、公子博益三人勢力竟是差不離。
內鬥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陳國上下皆是一片人心惶惶的模樣,國不可一日無君,一個國家,若是連君主都沒有,那麽這個國家必然會是一盤散沙,現在的生產力水平和人們的思想覺悟都尚且不如現代。
他們是需要領袖的,但是這領袖,是一個而不是多個,他們這樣的多個領袖就非常的讓人傷腦筋了。
可以這樣說,公子敏他們除了讓陳國更加混亂之外,什麽貢獻都沒有做。不,也許還是有一點貢獻的,至少公子渠是一天三頓按飯點遇見刺客。
最初還是比較直接的殺手,一群黑衣人直截了當上來拔劍就要殺人,一點緩衝都不給人的那種。這一種相當好解決,戚慈安插進來的人又不是吃醋的,三下五除二就給解決了。
可是越是這樣,公子渠就越讓他們忌憚。他們沒人敢來鄭城一看究竟,就憑借這自己在腦海之中腦補,越想越覺得公子渠可怕,都想著先解決另外兩個人吧。
隻是公子渠那邊的刺殺工作不能放緩。
並且刺殺的段位還要再高一高,直接刺殺太沒有難度,明眼人一看就是刺殺。按照公子博益的想法是,真正好的刺殺是不動聲色的,是無聲勝有聲的,是委婉的。
橫豎,什麽叫刺殺,就是讓人死的不知不覺,這才是高級的刺殺。
譬如老越國君,到死了都不知道怎麽死的,還有罪魁禍首願意背鍋,何樂而不為呢?
若是計劃失敗,將這事往公子敏、公子義身上推就是了,反正刺客殺手這兩人也沒有少派往鄭城。
隻是這刺殺,什麽才叫高級刺殺呢?
這著實讓公子博益想破了腦袋,他真是想破腦袋都想不出來。莫不是還要再將美人計用一次?這是這第一次用,那的確管用,第二次用還能管用嗎?
不一定吧。
作者有話要說: 這算是涉及了一點薄姬的番外的,薄姬的事情就到此為止了~
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 拐子
最成功的刺殺者應該就是文姬了, 隻是文姬的成功很難複製, 培養這樣一個她,除了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外,還需要被培訓的人有狼一樣的心性, 以及像狐狸一樣狡詐的腦子。這樣的人, 可遇不可求,公子博益能遇見一個文姬, 那都是走了狗屎運了。
若不是文姬那個時候年紀著實太小,沒經過事,又孤身一人,公子博益豈能撿這種漏。
最後放文姬離開,其實未免不是因為有些怕了文姬,文姬這樣談笑間就能殺人的女子,實在是讓人害怕。與其和她成為敵人,不若放她離去算了, 這樣也算是皆大歡喜了。
說白了, 公子博益還是害怕文姬報複。
於是遂了文姬的心願,這就是息事寧人的意思了,他實在不太願意和文姬撕開麵子。文姬得寵的時候, 有一百種辦法害死公子博益,可是她卻沒有對公子博益下手, 文姬的意思,公子博益心裏自然清楚。
算不上投桃報李,隻是實在不願意再多一個對手了。
其實公子博益心裏後悔得不得了, 他後悔當初沒有尋到文姬的軟肋,沒有好好拿捏住她,或者實在尋不到軟肋,那給文姬下毒也是可以的,不怕她到時候不聽話,反噬主人。等著他想再尋一個同文姬一般的女子的時候,卻發現遍尋不見。
他是真的後悔放過了文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