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魯一死,其麾下將士多被孟獲所俘,隻柳七帶著三千餘殘兵逃迴漢中。
守衛漢中的張衛得知張魯死訊,不怒反喜,自領梁州刺史,肆意搜羅民財。偷偷運往長安城。
孟獲本欲繼續帶兵攻向梁州,卻被祝融夫人阻止。祝融夫人說:“今我軍雖連連大勝,但兵將皆身心疲憊。不若休整,待援軍到來再行征伐。”
孟獲也知道這些道理,下令諸將休整,順便收編俘虜將士。
南蠻軍多行為粗魯,但為人多正直。與漢人相處,凡有摩擦便大大出手。搶掠行為多有發生。祝融夫人知道這般情形,便又對孟獲說道:“我南蠻人多粗魯之輩,行搶掠之事者亦不再少數,但如今益州乃我南蠻領地。百姓安康,天下承平,才是我南蠻所求。要安民,嚴律,收攏民心,才能長治久安。”
孟獲聽言,把軍政大權直接交給祝融夫人。祝融夫人並沒有推辭,她大張旗鼓地宣揚諸族平等,建漢蠻混軍,挑選有能之士為將,為官。大力鼓勵農耕、放牧。
就在祝融夫人的軍政之事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候,八納洞洞主木鹿大王與南蠻禿龍洞的元帥朵思大王紛紛到來。
三軍會麵,孟獲與祝融夫人高坐正堂之上。木鹿大王直截了當地說道:“如今益州多被蠻王所統,不知蠻王將予以何地與我?”
孟獲聞言,麵色有些難看,他剛要發難,便被祝融夫人阻下。祝融夫人笑道:“八納洞主言笑了,如今雖大半益州被我南蠻軍占領,但張魯已死,如今梁州、益州已無阻礙。但我軍久經征戰,如今疲憊不堪,更因損兵折將,如今難以遣大軍征戰。還望洞主與朵思元帥出兵相助,待益州、梁州盡數歸我南蠻之時,蠻王自立稱成國,二位當領王位,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榮耀。”
朵思大王聞言,臉上露出一絲喜悅。但木鹿大王卻是滿臉不屑,他言語輕蔑地說道:“不過是個王罷了,便是國主之位,在我南蠻領地便也不十分稀罕,有何榮耀可言?”
“哈哈!”
立於一側的降將孟達看著祝融夫人,待祝融夫人點頭示意之時,他哈哈大笑數聲,雙手抱拳對著木鹿大王朗聲說道:“洞主所言頗為可笑,試問南蠻諸地有民幾何?可與這益州、梁州二地相比否?試問南蠻的繁華幾何?可與這兩族交融之繁華相比否?洞主所圖,不過權利,此一人之下非南蠻的一國之主可比,還望洞主明了。”
木鹿大王聞言,有些驚訝地看著孟達。許久,他轉頭看向堂上的孟獲,手指孟達,大聲嗬斥道:“我南蠻之人怎可用與漢人為伍?這漢人奸詐,不可深信,更不可重用。”
朵思大王在一旁愣了一下,接著笑了起來。他走到木鹿大王身旁,拍了拍木鹿大王的肩膀說道:“兄弟,漢人又如何,我南蠻之人又如何?此地如今已是我南蠻之地。這漢室百姓如今已是我南蠻百姓。何來漢人、南蠻人之說?”
堂上孟獲、祝融夫人與兩旁眾將皆不言語。看著朵思大王、木鹿大王二人。
木鹿大王卻是心中依然不解,他看了看朵思大王問道:“怎麽你也如此說?這漢人的奸詐你未曾嚐試,想我昔日遇到一漢人,我善意救他,卻被他收了我私藏的數件寶物,逃走。如今我又如何相信漢人?”
朵思大王搖了搖頭說道:“我南蠻中人,惡習與漢人相比又有何不同?你還記得前些年我軍中起亂?有一漢人不留姓名,用一年的時間為我出謀劃策平定了叛亂,卻是分文不取悄然離開。所以我說漢人與我南蠻人並無不同,不過是習性相異,你又何必如此固執?”
祝融夫人臉上露出一絲微笑,她朗聲說道:“朵思大王所言即是。還望木鹿大王能明白這般道理。想來我們久居這二州之地,木鹿大王早晚會明白這漢人的好壞。卻不知木鹿大王對我的提議,現下還有其他異議?”
木鹿大王想了想,心中也覺得他們說的有道理,他並非頑固之人。他笑著說道:“在下願聽從蠻王與夫人的安排。”
祝融夫人笑了笑說道:“既然如此,那便是你們男人之事,我先行一步。”說罷,她大步走下正位,諸人皆是有些失望地搖了搖頭。
孟獲亦是頗為無奈地歎息一聲,便與朵思大王、木鹿大王二人製定攻伐策略。三人兵分兩路,一路直取梁州諸地,以朵思大王為主,孟獲麾下董茶那領兵相助;一路兵發益州東部,到白帝城,以孟獲為帥。三軍整備數日,便引軍出發。
漢中張衛聞聽南蠻軍來攻,匆忙收攏兵馬,攜帶著搜羅來的金銀珠寶、美女錦帛,棄了漢中便奔長安而去。
未過三月時日,整個益州、梁州便盡數歸於南蠻所有。
益州成都城內,孟獲高坐正堂之上,大聲宣布:建國。國號為“孟”,自領皇位,都城為成都。冊封朵思大王為北天王,鎮守漢中;冊封木鹿大王為東天王,鎮守巴東、白帝城一帶。
孟獲接受孟達的建議,昭告天下。
荊州劉表聞聽此事,暴怒而起,他指著西方大罵道:“南蠻野人,竟敢來爭搶我大漢疆土,我定叫你等死無葬身之地。”但他卻並未出一兵一卒攻打益、梁二州,隻因懼怕虎視眈眈的孫權、袁術二人。
揚州孫權端坐堂上,看著麾下文武官員,大聲問道:“如今便是連那蠻夷之輩都能立國。我等將如何行事,以立於天地間?”
周瑜搖扇微笑著說道:“主公莫急,如今袁術昏庸無道,隻知行樂,主公隻需取了那豫州、揚州諸地便亦可稱帝。如今曹劉相持,荊州劉表隻知自守不知攻伐。乃是天賜良機。若主公恐怕有失,可遣人與那墨雲天交好便可牽製他人兵馬,安坐豫、揚二州,以圖天下。”
孫權聞言,從周瑜之計,兵發江北。
守衛漢中的張衛得知張魯死訊,不怒反喜,自領梁州刺史,肆意搜羅民財。偷偷運往長安城。
孟獲本欲繼續帶兵攻向梁州,卻被祝融夫人阻止。祝融夫人說:“今我軍雖連連大勝,但兵將皆身心疲憊。不若休整,待援軍到來再行征伐。”
孟獲也知道這些道理,下令諸將休整,順便收編俘虜將士。
南蠻軍多行為粗魯,但為人多正直。與漢人相處,凡有摩擦便大大出手。搶掠行為多有發生。祝融夫人知道這般情形,便又對孟獲說道:“我南蠻人多粗魯之輩,行搶掠之事者亦不再少數,但如今益州乃我南蠻領地。百姓安康,天下承平,才是我南蠻所求。要安民,嚴律,收攏民心,才能長治久安。”
孟獲聽言,把軍政大權直接交給祝融夫人。祝融夫人並沒有推辭,她大張旗鼓地宣揚諸族平等,建漢蠻混軍,挑選有能之士為將,為官。大力鼓勵農耕、放牧。
就在祝融夫人的軍政之事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候,八納洞洞主木鹿大王與南蠻禿龍洞的元帥朵思大王紛紛到來。
三軍會麵,孟獲與祝融夫人高坐正堂之上。木鹿大王直截了當地說道:“如今益州多被蠻王所統,不知蠻王將予以何地與我?”
孟獲聞言,麵色有些難看,他剛要發難,便被祝融夫人阻下。祝融夫人笑道:“八納洞主言笑了,如今雖大半益州被我南蠻軍占領,但張魯已死,如今梁州、益州已無阻礙。但我軍久經征戰,如今疲憊不堪,更因損兵折將,如今難以遣大軍征戰。還望洞主與朵思元帥出兵相助,待益州、梁州盡數歸我南蠻之時,蠻王自立稱成國,二位當領王位,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榮耀。”
朵思大王聞言,臉上露出一絲喜悅。但木鹿大王卻是滿臉不屑,他言語輕蔑地說道:“不過是個王罷了,便是國主之位,在我南蠻領地便也不十分稀罕,有何榮耀可言?”
“哈哈!”
立於一側的降將孟達看著祝融夫人,待祝融夫人點頭示意之時,他哈哈大笑數聲,雙手抱拳對著木鹿大王朗聲說道:“洞主所言頗為可笑,試問南蠻諸地有民幾何?可與這益州、梁州二地相比否?試問南蠻的繁華幾何?可與這兩族交融之繁華相比否?洞主所圖,不過權利,此一人之下非南蠻的一國之主可比,還望洞主明了。”
木鹿大王聞言,有些驚訝地看著孟達。許久,他轉頭看向堂上的孟獲,手指孟達,大聲嗬斥道:“我南蠻之人怎可用與漢人為伍?這漢人奸詐,不可深信,更不可重用。”
朵思大王在一旁愣了一下,接著笑了起來。他走到木鹿大王身旁,拍了拍木鹿大王的肩膀說道:“兄弟,漢人又如何,我南蠻之人又如何?此地如今已是我南蠻之地。這漢室百姓如今已是我南蠻百姓。何來漢人、南蠻人之說?”
堂上孟獲、祝融夫人與兩旁眾將皆不言語。看著朵思大王、木鹿大王二人。
木鹿大王卻是心中依然不解,他看了看朵思大王問道:“怎麽你也如此說?這漢人的奸詐你未曾嚐試,想我昔日遇到一漢人,我善意救他,卻被他收了我私藏的數件寶物,逃走。如今我又如何相信漢人?”
朵思大王搖了搖頭說道:“我南蠻中人,惡習與漢人相比又有何不同?你還記得前些年我軍中起亂?有一漢人不留姓名,用一年的時間為我出謀劃策平定了叛亂,卻是分文不取悄然離開。所以我說漢人與我南蠻人並無不同,不過是習性相異,你又何必如此固執?”
祝融夫人臉上露出一絲微笑,她朗聲說道:“朵思大王所言即是。還望木鹿大王能明白這般道理。想來我們久居這二州之地,木鹿大王早晚會明白這漢人的好壞。卻不知木鹿大王對我的提議,現下還有其他異議?”
木鹿大王想了想,心中也覺得他們說的有道理,他並非頑固之人。他笑著說道:“在下願聽從蠻王與夫人的安排。”
祝融夫人笑了笑說道:“既然如此,那便是你們男人之事,我先行一步。”說罷,她大步走下正位,諸人皆是有些失望地搖了搖頭。
孟獲亦是頗為無奈地歎息一聲,便與朵思大王、木鹿大王二人製定攻伐策略。三人兵分兩路,一路直取梁州諸地,以朵思大王為主,孟獲麾下董茶那領兵相助;一路兵發益州東部,到白帝城,以孟獲為帥。三軍整備數日,便引軍出發。
漢中張衛聞聽南蠻軍來攻,匆忙收攏兵馬,攜帶著搜羅來的金銀珠寶、美女錦帛,棄了漢中便奔長安而去。
未過三月時日,整個益州、梁州便盡數歸於南蠻所有。
益州成都城內,孟獲高坐正堂之上,大聲宣布:建國。國號為“孟”,自領皇位,都城為成都。冊封朵思大王為北天王,鎮守漢中;冊封木鹿大王為東天王,鎮守巴東、白帝城一帶。
孟獲接受孟達的建議,昭告天下。
荊州劉表聞聽此事,暴怒而起,他指著西方大罵道:“南蠻野人,竟敢來爭搶我大漢疆土,我定叫你等死無葬身之地。”但他卻並未出一兵一卒攻打益、梁二州,隻因懼怕虎視眈眈的孫權、袁術二人。
揚州孫權端坐堂上,看著麾下文武官員,大聲問道:“如今便是連那蠻夷之輩都能立國。我等將如何行事,以立於天地間?”
周瑜搖扇微笑著說道:“主公莫急,如今袁術昏庸無道,隻知行樂,主公隻需取了那豫州、揚州諸地便亦可稱帝。如今曹劉相持,荊州劉表隻知自守不知攻伐。乃是天賜良機。若主公恐怕有失,可遣人與那墨雲天交好便可牽製他人兵馬,安坐豫、揚二州,以圖天下。”
孫權聞言,從周瑜之計,兵發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