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良、高覽二人屏退身旁兵士,親自抱起墨雲天和周倉二人的屍體,騎上馬奔遠處的一座山上馳去。二人把墨雲天、周倉埋好,深深地鞠了三躬。接著上馬往軍營而去。顏良忽然心中有些悲切,他迴頭看了看那凸起的土堆,大聲地吼道:“墨雲天,你這蓋世的英雄,為何要如此而死?我顏良心中鄙視你。”說完,眼中掉下兩滴淚珠。高覽此時心中也是百味俱繞,他心中默默地念叨;若有來生,我高覽也要做你的部下。

    此時的山中,一人慢慢從雪中爬出,他看了看遠去的顏良、高覽二人。臉上露出了一絲別樣的慘笑。他心中想著:墨雲天,仁慈殺神,你的仁愛慈祥和那無畏的殺氣,感染了多少的人,即便是你的敵人,在你死後亦是如此的仰慕。而我張機卻是投你而來,又怎能讓你如此離開這個世界。想到這裏,他癡狂地用雙手挖開墨雲天和周倉的墳墓。把墨雲天拉了出來,然後單手把脈,興奮地自語:“還活著,他還活著。”

    卻說顏良、高覽二人迴到軍中,心情皆是悲戚,兩人坐於軍中大帳,沉悶地喝起酒來。忽聞傳令兵報:並州張遼領騎兵兩萬支援陰館。二人皆是一驚,但此時酒意已弄,二人令兵將守營寨不予理會。待得第二人,張遼排兵布陣於陰館之前,顏良、高覽領軍迎戰,眾軍殺至午時,趙雲援兵到,直接攻占了顏良、高覽營寨。顏良、高覽見大勢已去,引兵而退,迴兵冀州。

    此時的墨雲天,早已躺在一暖席之上,已昏睡了兩日。這是方才慢慢醒來,他張眼望去,一中年婦人正坐在他身旁笑著看著他。見他醒來,驚喜的叫道:“夫君,恩公醒來,快來看,恩公醒來!”

    一獵戶打扮的中年大漢忙走進屋來,見墨雲天正睜著雙眼看著自己,欣喜地笑道:“大人,您終於醒了。我去叫張機過來,大人稍等一會兒。”說完大步地走了出去。隻聽見房外那大漢大吼的聲音。“張兄,大人醒了,快進屋看看吧。”

    房外正劈柴的張機聽到大漢的話,忙丟下斧頭,跑進屋中,伸手抓住墨雲天的手腕,仔細的號起脈來。片刻後大喜道:“大人果非常人,此等傷勢竟好的如此之快。真乃天下百姓之幸也。”說完忙迴頭對那中年婦人說道:“勞煩大嫂,為大人準備些水食。大人兩日未進水米想來早已腹內空虛。”

    那婦人笑著說道:“妾身早已準備多時,就待恩人醒來。妾身這就為大人取來。”說著轉身走出屋子,片刻後便捧了一碗粥進來,坐在墨雲天身旁,拿勺子輕輕吹了吹,送到墨雲天的嘴旁。墨雲天掙紮了一下臉上泛起一絲紅暈。

    張機和那中年大漢見了都笑了起來,張機口無遮攔地說:“大人雖尚無妻妾,但沙場之上的英姿,卻與此時不符呀。哈哈,在下實在未曾想到,堂堂仁慈殺神,並幽二州的州牧,竟是如此的怕羞。”說著,他指了指墨雲天的臉迴頭對那大漢說道:“張兄,你可曾見過如此臉紅的上官?”

    那大漢撓了撓頭,笑著不語。但那婦人卻是抬頭狠狠地白了二人一眼,然後低頭微笑著對墨雲天說道:“恩公莫要如此小家子氣。想大人剛來並州之時救我等百姓於危難之間。如今我等感恩與大人,妾身不過是喂恩公些米粥而已,大人莫要如此才好。”

    墨雲天抬頭看了看三人,用力的動了動手腳,想起來。但無奈全身無力,隻能尷尬的發出嘶啞的聲音說道:“那有勞這位大嫂了。”

    一碗粥下去,墨雲天感覺好了很多,但卻頭腦眩暈,又睡了過去。那婦人看這睡去的墨雲天,低聲對那大漢說道:“夫君,不知陰館如今怎樣了?想來若無大人坐鎮,偌大的幽州、並州必然打亂吧?”

    大漢剛欲說話便被張機止住,張機臉上有些黯然地說道:“大人那日身中數刀,在加之曾經所有的傷扔未痊愈,如今可說是傷上加傷,若是不能及時治療,恐怕命不久已。”

    聽到這話,大漢與那婦人臉上皆是黯然。想他夫婦二人,在墨雲天未得並州之前,每日所得獵物皆賣於富庶人家,卻從未曾飽食。自墨雲天到此,大減賦稅,百姓安康,夫婦二人也多有餘糧。且二人都讀的些聖人之書,更是感激墨雲天的仁慈,婦人更是每日祈禱,期望墨雲天能長命百歲,庇護家中子女。卻不想墨雲天竟是如此處境……

    張機歎了口氣,輕聲說道:“請張兄與嫂夫人放心,仲景雖醫術淺薄,但若隻此傷勢卻可保大人無憂。隻是卻須得報告陰館中諸位大人。也免得幽並二州生亂。”

    二人聽此,心中皆是大喜,紛紛稱是。於是張機便隻身去了陰館,把墨雲天受傷之事告訴了徐庶。徐庶知道眾將之中若知此事必然會去尋墨雲天迴來,怕對主公傷勢有礙。便偷偷找了趙雲,讓趙雲隨張機去照料主公。趙雲聽此,便偷偷隨張機離去,而徐庶則告與眾人,主公與趙雲去訪仙師,不知何日能迴。

    卻說司馬風帶了三萬散遊騎兵去支援鞠義等將的兵馬剛到了大營,那公孫瓚的大將嚴綱便知曉了公孫瓚的死訊,不待司馬風等人出戰,連夜帶兵投袁紹去了。司馬風見無仗可打甚是氣憤,他與鞠義、烏桓峭王等人帶兵收複公孫瓚所占郡縣後,驅軍直奔遼東。遼東太守公孫度在董卓燒毀洛陽之時便自立為遼東侯,他勾引高句麗,暗中招兵買馬,大肆擴張勢力,早有吞並幽州之心。但他心懼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如今聞公孫瓚以死,墨雲天驅兵來襲之時。臉上得意之色盡顯。他令使者去高句麗,見高句麗東川王,說:“幽州定,分半數於高句麗。”東川王大喜,點兵七萬,奔遼東而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墨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若隨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若隨風並收藏三國墨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