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此時的司馬風見城外的匈奴兵馬竟然收攏隊伍向陰館方向而去,心中很是疑惑。本想派兵支援陰館,卻苦無命令,隻好站在城牆上目送匈奴兵馬離開。而張頜這麵也是如此。他很無奈地派了探馬,得知匈奴兵馬卻是向陰館方向而去,他如何不急,但卻也不敢抗命。

    陰館內的墨雲天也沒閑著,他拿出“太平要術”,那個兵部二字早已沉入他心,若有精兵,可以以一敵十,那天下諸侯又有何懼。他仔細你看著這四種兵種:

    連環弩兵:配輕甲、持連環弩、配長劍。當是最好練的兵種了。

    鐵甲騎兵:兵士與戰馬全身鎖甲,配手弩、長槍。此兵應是後世的重騎兵。

    散遊騎兵:配輕甲、雙弩、長槍、單手劍。此兵適合偷襲,亦可做斥候。來去如風。

    護甲步兵:配重鎖甲、長槍、連環弩、彎刀。此兵全身附甲,隻漏雙眼。此兵應當是重步兵。

    仔細看罷四種兵的武器鍛造,墨雲天頭皮都麻了。這全是錢呀,想那一個兵城還未曾建完。這四種兵除了連環弩兵便宜點兒,其他三種的武器裝備製造起來又費時間又耗錢糧。想來那黃巾力士不過是護甲步兵的簡裝版吧。但在這個時期卻也算得上是精兵中的精兵了。想到這裏,他美滋滋的看了看四種兵種裝備的鍛造,決定抓緊時間趕造連環弩。

    就在匈奴單於於夫羅的大軍向陰館會合之時,墨雲天的連環弩製造已經緊鑼密鼓地展開了。城牆之上隻有幾百名兵士象征性地守著城池,其他所有將士全部進入兵營抓緊時間趕製連環弩。這連環弩也是精巧,全弩由48個配件拚湊,每個部件都要上等玄鐵鑄造,且要求精密。此連弩可上二十枚特質弩箭,弩箭細小前端帶有倒鉤,箭身兩側帶血槽。一把連弩可連射五次,每次四箭。墨雲天可沒那麽多時間慢慢製造這些細小的東西,他把連環弩加大了一倍,隻用普通弩箭即可。整體部件他給分成了四分,教兵士做磨具,燒鐵水灌入,冷卻後拚在一起。這樣的弩箭雖然也可以用,射程四百餘步,遠超長弓的射程。但一把這樣的連環弩卻要普通兵士不著盔甲不帶其他兵器方能使用,更別說更換弩箭了。不過墨雲天也沒在意。待於夫羅兵馬全部會合到陰館之時,此種連弩卻已造了三千有餘。弩箭更是不計其數。

    這一日,於夫羅心中澎湃,看著營寨中的十數萬兵將,他相信就算堆也能堆死陰館那不足一萬的兵力。但前幾日的失敗卻讓他放不下,看著這些兵將雖然大多神采奕奕、不可一世的樣子,卻也有那一日戰鬥的兵士露出懼怕的神態。他知道不能在等了,如果那日的情形被這些剛來的兵士知道,那就隻有大敗而歸。因此他下定決心,若是墨雲天邀戰不出,他便攻城。卻不想他剛帶將士離開營寨。陰館的城門便大開,墨雲天帶著高順、典韋二人帶五千不兵出城迎戰。出城之時,他偷偷地對諸葛亮說:“令傳令兵速去司馬風、張頜處,令二人火速迴援。若匈奴兵馬稍有退意,令趙雲、張遼二人領一萬騎兵出城掩殺,其他兵士守城。”然後看了看早已站在城牆上的賈詡,笑了笑便策馬向兩軍陣前而去。

    墨雲天來到兩軍陣前,單手提戟,朗聲問道:“於夫羅,你本為我大漢降番,卻屢犯我大漢邊境。幾日前大敗,損失無辜兵將兩萬有餘。而今日卻仍不思悔改,一意孤行,試問汝心何在?”

    於夫羅笑了笑看了看身旁將士,大聲喊道:“我等身家性命皆在此人之手。今日若不殺此人,他日我等家人必死於饑餓之中。眾將士聽我命令,殺呀。”

    墨雲天匈奴將士殺來,臉上露出了一絲殘忍的笑意。我本憐憫世人,奈何世人自尋死路。“哎!”他歎了口氣,策馬迴歸本陣,向兵士們一揮手。第一排士兵忙退到陣後。1500多把連弩露出了猙獰的麵容。高順高舉令旗,待匈奴將士到得400餘步時。輕輕一揮,連弩齊射,一千餘名匈奴將士落於馬下,生死不明。前排1500多把連弩射完,匈奴兵方到得300餘步,第二排連弩卻已齊射。待匈奴兵將到得百步之時,墨雲天令連弩兵迴城上城牆,他與高順、典韋三人帶著剩餘的兩千步兵殺入匈奴軍中。

    這是,趙雲和張遼已得到命令,二人各點5000騎兵出兵城,直殺入於夫羅的營寨。於夫羅為殺墨雲天根本沒想過營寨,營寨中此時隻剩兩千傷殘之兵。趙雲、張遼輕鬆取寨,張遼剛要引兵去救墨雲天。趙雲卻搖頭說道:“敵軍十數萬兵馬,我軍不過萬餘。當亂其軍心為上,不若燒其營寨,在行救主。”

    張遼一聽,心中一喜,忙與趙雲領眾兵士四處放火。然後策馬衝向敵軍。

    於夫羅正興奮地看著墨雲天,此時的墨雲天已是強弩之末。這一次,於夫羅專門派了五百精銳弓箭手暗中偷襲墨雲天。加上騎兵、步兵的圍攻,墨雲天已身中三箭。

    陰館城牆上的諸葛亮用力地搖著羽扇,賈詡長期淡然的臉上露出了幾絲猙獰。當看到遠處匈奴營寨冒出火花的時候,諸葛亮的心漸漸平息了,他迴頭看看長出了一口氣的賈詡,笑著說:“主公,計謀連環,又有上蒼庇護。真非常人也。汝以為如何?”賈詡看了看諸葛亮,搖了搖頭說:“主公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如此而已。”諸葛亮輕搖羽扇轉過頭去,看著仍在敵軍中衝殺的墨雲天,低聲默默的自語道:“隻是如此而已麽?”

    再說於夫羅的兒子劉豹站在於夫羅的身旁,他幾次想衝進陣中,卻被於夫羅拉住。心中正是抑鬱,卻聽身後有馬蹄聲傳來,迴頭看去,營寨已在大火之中,而那馬蹄聲卻是並州騎兵。他忙拉住於夫羅的胳膊,大聲喊道:“父王,營寨起火,並州騎兵殺來了。”

    於夫羅迴頭看去,卻見兩將殺氣騰騰直奔二人而來,他忙策馬大喊道:“鳴金,撤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墨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若隨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若隨風並收藏三國墨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