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6章 番外50、渡過難關


    難民挖煤,煤挖出來後加工成無煙煤,然後批發給商人。


    商人把這些煤再買到全國各地。


    朝廷有了錢,就委托商人購買糧食。、


    糧食有了,就給這些難民度日。


    一個煤礦的開采,頓時把橫在他們麵前的難題給解決了。


    幽州城的難民越來越多,可是這裏卻並沒有發生什麽混亂的事情,難民來了,隻要肯出力,就能吃上飯。


    寒冬漸漸過去,那些難民有很多都在幽州城亦或者附近紮根生活了。


    在這裏能夠活下去,而且比他們在老家活的還要好,那他們幹嘛不留在這裏呢?


    而在難民的問題徹底解決的時候,軍中的兵馬已經增加到了三萬。


    三萬兵馬,對於如今的幽州城來說,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要知道之前的幽州城,兵馬也才不過有五萬多兵馬,如今的三萬,增加了一半還多。


    八萬兵馬,在所有的節度使中,都算是實力比較強悍的。


    當然,其他節度使現在也在擴充兵馬,有的手段稍微不那麽好看一點,但他們的兵馬數量,的確也在增加。


    不過,兵馬數量增加,並不代表戰鬥力和實力增加。


    要說現如今實力最強大的,那自然還是幽州城這邊的兵馬。


    那些難民的訓練,都是按照趙青給的訓練方法來的,能夠訓練他們的體力、耐力,也能訓練他們殺敵的手段,這樣的訓練,他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夠提升自己的戰鬥力。


    寒冬漸漸過去,新年來臨。


    “嶽父大人,如今難民的問題已經解決,我們接下來要做的,是把那些讀書人給籠絡起來啊,挑選人才,為我們所用。”


    韓熙點了點頭:“不錯,難民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就是科舉的問題了,等到了三月份,天氣暖和的時候,便開始吧,不過如今的幽州城讀書人雖然多,但氛圍並不是很濃啊,你可有什麽好的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來幽州城參加科舉考試的人讀書人很多,但很多讀書人基本上都是埋頭苦讀,並沒有幾個高調的人,顯出自己的本事來。


    這跟以前在長安城的時候,很不一樣。


    在長安城的時候,科舉考試之前,幾天之內就會有一些好的詩詞出來,幾天就會出現一個才子,這些才子在長安城相互比拚詩詞啊,亦或者飲酒唱和,那種氛圍很好。


    給人的感覺,就好像文化複蘇。


    可如今的幽州城,並沒有這種感覺,很多讀書人可能十分有才,但並不被人所知。


    當然,這種情況,也不影響他們接下來的科舉考試,就是韓熙覺得,這樣的話,難免顯得不是那麽有趣。


    趙青聽到這話,心裏不由得苦笑,心想韓熙的事還真多,幽州城剛成為京城沒多久啊,沒有幾年的底蘊,這種情況怎麽可能發生?


    當然,想要多少有一點氣氛,也並非沒有可能。


    “嶽父大人,要不找民間的一些人組織一下,來一個踏青詩會怎麽樣,大家都來參加,說不定會有一些好的詩詞出現,到時候這文化氛圍也就會濃一些了。”


    這事在趙青看來,不是什麽大事,不過韓熙卻十分的看重,道:“這事交給你去辦,務必要辦好,你來負責組織那些讀書人。


    “我?”趙青有點無語,自己好歹也是個宰相啊,怎麽能去組織這種事情呢?


    而且,自己是個武將啊,就算是宰相,自己也是個武將,在這方麵,他不行的。


    當然,他知道唐煜寫過很多詩詞,他對於這些詩詞十分熟悉,可著是他師父的詩詞啊。


    可看韓信的樣子,這事他不辦還不行。


    無奈,趙青也隻能接下這個任務了。


    ----------------------


    宰相親自組織踏青詩會,這對於幽州城的讀書人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畢竟,若是表現的好,給宰相留下了好印象,那等他們入朝為官之後,怕也能平步青雲吧?


    如今的大唐,他們自然知道什麽情況,各地節度使各自為政,但幽州城畢竟是名義上的京城,天子在幽州城呢,若是能在這裏做官,他們覺得才是最有麵子的。


    趙青把詩會的事情散播出去後,很多讀書人便開始奔走相告起來。


    上元節過後,二月出頭,幽州城的天氣漸漸暖和了一些。


    這個時候,約定的詩會終於要開始了。


    這天一早,趙青穿了一身便服,在陳龍、陳虎他們的陪伴下,來到了城外。


    幽州城屬於比較靠北的地方,不過二月的時候,很多花草樹木什麽的,也都開始發出了嫩芽。


    一切的一切,看起來都很是讓人心曠神怡。


    趙青算是來的早的,不過他來到約定地點的時候,很多其他的讀書人,也都已經來了,顯然,他們比趙青更在乎這個。


    趙青的年紀不大,比這裏的很多讀書人的年齡都要小一些,不過就算如此,也沒有人會輕視趙青,亦或者心裏不甘。


    趙青雖然年紀不大,但他做的很多事情,卻是很多人都做不了的,就憑這個,他就值得得到眾人的尊敬啊。


    “拜見宰相大人。”


    一眾人迎來行禮。


    趙青點了點頭:“諸位都是我大唐未來的棟梁之才,今日能齊聚於此,參加詩會,也是我大唐的一樁盛事啊,待會大家不必拘謹,也不用在乎什麽身份,有什麽說什麽,可以暢所欲言,寫詩寫詞也行,談論一些時政也行,若是詩詞寫的好,還會有彩頭,時政說的好,也有彩頭,大家可以暢所欲言。”


    趙青就是來提升氛圍的,若是太壓抑的話,大家自然也就不敢說什麽了,所以,他必須事先把情況跟眾人說好,這樣的話,他們才會有什麽說什麽嘛。


    而趙青這樣說完之後,那些讀書人頓時就鬆了一口氣,緊接著每個人也都對接下來的一些環節充滿了期待和信心。


    說不定,他們的才華,真的能夠得到彩頭呢?


    隻是,就在眾人這樣說著的時候,一個讀書人卻是站了出來,道:“趙大人身為宰相,要不為我們開個頭怎麽樣,如此我們也好繼續下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大唐當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公子令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公子令伊並收藏迴到大唐當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