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開宵禁之後,長安城越發的繁華起來。


    西域雖然頻繁的發生戰爭,但商人的往來並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


    那些來到長安城的商人看到長安城的這種情況後,都有點震驚。


    怎麽大唐放開宵禁了呢?


    不過,震驚的同時,他們這些商人也開始各自想辦法,想著如何在晚上也賺一點錢了。


    商人趨利,隻要有利可圖,其他的他們才不管呢。


    白天晚上隻要能賺錢,有什麽區別嗎?


    對他們來說沒有卻別。


    而就在八月結束,九月上旬的時候,一個消息突然傳到了京城長安。


    這天早朝,唐煜正與群臣商量事情,商量的差不多的時候,一名官員站了出來,道:“聖上,南詔那邊,安祿山叛亂,集合了十萬多兵馬,自立為王了。”


    聽到這個消息,唐煜與一眾群臣都有點震驚。


    這南詔以前是周國的地盤,他們滅了周國之後,仍然是有一小部分周國的兵馬在逃竄的,周國那種地方,多山嶺,容易躲藏,唐煜雖然派人圍剿過,但一直圍剿不清。


    所以最後,他們就變成了圍剿與安撫並用的政策,隻要肯投降,就可以饒了他們,甚至給他們封官,讓他們管理地方,甚至給了他們不少的特權。


    而這個安祿山,就是投降的一個周國遺將。


    他本來隻是一個小將,官職並不是很高,被招安之後,就在南詔的一個州府做官,他的名字甚至都沒有出現在唐煜的麵前。


    沒辦法,他這樣的小官實在是太多了,朝中的那些人都不甚在意,所以也就沒有向唐煜稟報。


    隻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就這麽一個小將,竟然造反了,而且還集合了這麽多兵馬。


    “可惡,當初就應該殺了他,何必招安?”


    “就是,就是,招安實在是一個很失敗的決策,像他們這樣的人,就應該殺了。”


    “好了,如今安祿山已經反了,我們不是討論這個的時候,現在,我們應該想想該怎麽辦?”


    “還能怎麽辦,安祿山反了,我們要做的,自然就是討伐他們啊。”


    “沒錯,聖上,派兵剿滅叛軍吧,這一次一定要滅了他們。”


    “…………”


    一眾官員不停的說著,唐國一統之後,其他地方倒也不是沒有發生過叛亂,但那些叛亂都是小事,很快就能夠被鎮壓下來。


    可安祿山的這一次叛亂,卻是有點規模龐大了一點,必須謹慎處理才行。


    唐煜聽完群臣說的這些話後,思慮了片刻,緊接著點了點頭:“這個安祿山既然敢造反,那滅他是勢在必行的,隻是不知諸位愛卿之中,何人願意領兵,滅了安祿山啊?”


    唐煜詢問,很快,一名叫趙廣的武將站了出來。


    “聖上,末將願意領兵,滅了安祿山。”


    趙廣在朝中並不算很顯眼的那種,不過官職也不算低,他打過不少仗,運氣很好。


    他想要領兵出擊,唐煜看了他一眼,多少對他有點沒有信心,這個趙廣,能打仗是真的,但當元帥,負責一件戰事,他的能力又略微有點不夠。


    “還請聖上同意末將,為我大唐平定叛亂。”


    趙廣又說了一遍,他對於這件事情,似乎很是有點自信滿滿。


    唐煜見此,也不好打擊他的積極性,想著不過幾萬叛軍而已,想滅掉應該也容易。


    所以點了點頭,唐煜就應了下來。


    “好,朕給你五萬兵馬,你領著去滅了安祿山吧。”


    “喏!”


    趙廣領命之後,在長安城點兵,而後,便帶著這些兵馬向南詔趕去。


    京城這邊,仍舊繁華熱鬧,並沒有受到安祿山造反的影響。


    對於長安城的百姓來說,南詔那邊謀反就謀反了,但肯定是傷及不到他們這裏的,現如今,那裏的叛軍能夠攻打到長安城來?


    這裏絕對是十分安全的一個地方。


    -----------------


    趙廣帶著兵馬向南詔趕去,他們至少要走一個月才能夠趕到南詔。


    唐煜這邊,也沒有閑著。


    這天早朝,一名官員站了出來,又提了一件事情。


    “聖上,如今華夏諸國已經被我們給滅的差不多了,我唐國一統也有些時間,現如今我唐國繁榮富強,臣覺得,各國的史料,應該整理編撰一下了。”


    華夏諸國,以前雖然有很多的國家,而且這些國家相互攻伐,但對於各自國家的一些史料記載,卻是從來不曾荒廢的。


    而也正是這些史料的記載,才讓華夏的文明得以延續下來。


    如今,其他國家都已經被滅了,而按照規矩,一個國家的史書,都是由後一個國家給編撰的,唐滅了其他國家,倒是有理由和責任,把其他國家的曆史給好好的記錄一下的。這個官員站出來後,唐煜覺得各國的曆史的確應該編撰一下了,畢竟曆史是要一代一代的流傳下去的,趁著現如今很多戰事啊,故事什麽的,都還有人親自看到,記錄的相對會比較真實一些,現在編撰,


    會好很多。


    隻是,唐煜卻也沒有急著答應下來。


    華夏諸國啊,那麽多國家,要都是編撰的話,那得是多大的一個工程?


    哪怕隻是一很小的國家,他們的曆史怕也能洋洋灑灑的寫上幾十萬字吧?


    這麽多國家,真要寫的話,還真有點費盡。


    畢竟,他們不僅要寫天子的事情,將士、文官的事情,甚至連其他一些妃子的事情都要寫,這未免有點過於繁雜了。


    若隻是一個國家還好說,這麽多國家,就需要取舍一下了。


    麻煩肯定是麻煩的,但同時又不能不做,唐煜考慮了一下後,最終還是決定去做。


    “愛卿言之有理,隻是我華夏之前那麽多國家,這史書又該如何編撰,諸位愛卿可有什麽良策啊?”


    唐煜問出這個問題後,倒也把朝中的臣子給難住了,如果是一個朝代滅了另外一個朝代,暗隻需要把上一個朝代的曆史給寫一下就行了。可這樣的亂世,就有點麻煩了,你是按照時間來寫,還是按照國家來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大唐當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公子令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公子令伊並收藏迴到大唐當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