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要垂簾聽政,隻要群臣答應,我們自然不會有什麽意見,就是那劉如意,不知是否還要剿滅?”
張良在跟呂太後講條件。
呂太後何等聰明的一個人,那裏聽不出張良的意思。
不過,想到隻要他垂簾聽政了,以後要除去劉如意還不容易嗎,現在就先答應張良的要求又如何?
“隻要他以後安分守己,哀家倒也可饒他一命。”
聽到這話,張良點點頭:“如此,那太後要垂簾聽政,我們也是同意的。”
呂太後點點頭,這才露出了一絲淺笑。
隻要他們兩個人垂簾聽政了,那還有什麽事情是他解決不了的呢?
次日早朝,有人提議讓呂太後垂簾聽政,張良和蕭何也都多少跟著說了一兩句。
劉盈本來沒有覺得事情有多嚴重,可是一看到這種情況,他頓時就有點慌了。
他這個天子做的好好的,幹嘛要讓自己的母後垂簾聽政,他劉盈不傻,他母後這樣做,還不是為了架空他的權力?
而如果真的有一天他什麽都沒有了,這怕這個皇位,就給讓給呂家的人了吧?
他不樂意。
可是,朝堂之上,這麽多人支持,這讓他很為難。
“難道,朕就處理不了政務了嗎?”
劉盈開口詢問,他很少反抗自己的母後,但今天,他卻想反抗一下。
但他顯然沒有得到想要的答案。
“聖上還是過於年幼了,不如讓太後垂簾聽政,過兩年聖上及冠了,再還政於你就行了。”
“是啊,聖上處理政務有些過於天真了一些,還是不要這樣的好。”
“…………”
朝中大臣沒有什麽人支持劉盈,很多都是支持呂皇後的,沒有辦法,不支持的話,他們的命可能就要沒有了。
而不支持的,現在也不敢開口。
比如說韓信,他就很不想讓呂太後垂簾聽政,對於這個女人,他是十分討厭的,隻是,如今他隨風身份高貴,但若是真的得罪了呂太後,他此後的日子怕也不會好過吧?
他已經擁有了足夠多身份和地位,他不敢冒險,所以幾番欲言又止後,韓信終究是什麽都沒有說出來。
今天的這場早朝,有點無疾而終,這事,群臣同意,基本上就沒有什麽問題了,但群臣還是要考慮一下劉盈的感受,隻要他同意了,這事才好繼續下去。
退朝之後,劉盈把張良和蕭何兩個人叫進了禦書房。
他們兩個人剛進禦書房,劉盈就瞪著他們喝問道:“你們就是這樣對朕效忠的嗎?你們太讓朕失望了,其他人附和也就算了,你們兩個人也要附和,你們這麽做,到底是為了什麽?”
委屈,現如今的劉盈很委屈,別人背叛他,他還不覺得與什麽,可是他沒有想到相父張良和蕭何也都背叛他,這讓他對這個時節突然失去了信心,也失去了對人該有的一些信任。張良和蕭何兩個人相互張望,最後還是張良站了出來:“聖上,我們並無背叛你的意思,隻是現如今漢國的局勢,我們不得已才這樣做,大丈夫要能屈能伸,聖上暫時隱忍,暗中積蓄力量,也未嚐不可啊。
”
“是啊,太後還有其他皇子,若是惹怒了他,隻怕聖上以後在皇宮裏的日子不會好過。”蕭何說了一句,而他的意思已經再明白過了。
呂太後有的是手段,如果一個天子不聽話的話,他很有可能會換一個聽話的,換一個年齡更小的。
蕭何這話出口,就把劉盈給嚇到了,如今的他基本上沒有多少實力啊,他如何與自己的母後抗衡?
他突然覺得很可悲,為作為一個天子感到可悲,也為作為一個兒子感到可悲,他的一生,似乎都不用他自己來控製,隻要別人來操縱就行了。
他突然沒有了暗中積蓄力量,崛起的鬥誌了,他就隻想混吃等死。
“罷了,罷了……”
劉盈揮手,讓張良和蕭何離開了。
他們兩個人離開之後,神色都有點不好看。
“聖上……似乎有點不對勁。”
他們兩個人都覺得劉盈有點不對勁,那可能是,哀莫大於心死吧,劉盈心死了。
兩個人一愣,他們突然有點後悔,如果劉盈心死了,這整個漢國可就完了啊,他們沒有想到劉盈竟然意誌力這麽薄弱。
他們千算萬算,就是沒有算到這個啊。
可如今想要反悔,那裏還有可能?呂太後很容易的就開始了垂簾聽政,劉盈雖然每天都上早朝,但在早朝上,他基本上已經不怎麽說話了,下了早朝,也不打理朝政,就隻是跟那些宮女廝混,短短幾天時間,後宮的宮女,就被他給禍害了
好幾個。
對於這種情況,張良和蕭何他們自然是十分痛心的,很多官員也都氣憤非常,一個好好的,本來有可能把他們漢國給發展起來的君主,結果就被這麽一件事情給弄的不成樣子了,這算什麽事嗎?
百官心裏不舒服,呂太後卻很喜歡這樣的狀態,他的兒子什麽事都不管最好,這樣他就可以獨攬大權了。
而就在這個時候,圓圓被劉如意殺了的消息傳了過來。
聽到劉如意竟然敢把他派去的人給殺了,呂太後十分氣憤。
當然,雖然氣憤,這也給了他一個對劉如意動手的借口,這一次,就連張良和蕭何,都阻止不了。
“劉如意好大膽子,竟然把去宣召的太監給殺了,諸位愛卿覺得,我們應該怎麽做啊?”
呂太後在大殿上問了一句,他這麽說完之後,劉盈沒有開口,好像這事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而朝中的那些群臣,大部分都已經是呂太後的人了,所以這個時候,他們很興奮,很積極。
“太後,這個劉如意果然有不臣之心,應該出兵征討他才行。”
“沒錯,沒錯,必須征討他,不然等他壯大了,對於我漢國來說可不是什麽好事。”
“極是,極是,必須出兵雲丘城,將劉如意抓來京城。”
“…………”百官說著,呂太後滿意的點了點頭:“諸位愛卿說的對啊,那劉如意既然要謀反,那就派兵圍剿他吧。”
張良在跟呂太後講條件。
呂太後何等聰明的一個人,那裏聽不出張良的意思。
不過,想到隻要他垂簾聽政了,以後要除去劉如意還不容易嗎,現在就先答應張良的要求又如何?
“隻要他以後安分守己,哀家倒也可饒他一命。”
聽到這話,張良點點頭:“如此,那太後要垂簾聽政,我們也是同意的。”
呂太後點點頭,這才露出了一絲淺笑。
隻要他們兩個人垂簾聽政了,那還有什麽事情是他解決不了的呢?
次日早朝,有人提議讓呂太後垂簾聽政,張良和蕭何也都多少跟著說了一兩句。
劉盈本來沒有覺得事情有多嚴重,可是一看到這種情況,他頓時就有點慌了。
他這個天子做的好好的,幹嘛要讓自己的母後垂簾聽政,他劉盈不傻,他母後這樣做,還不是為了架空他的權力?
而如果真的有一天他什麽都沒有了,這怕這個皇位,就給讓給呂家的人了吧?
他不樂意。
可是,朝堂之上,這麽多人支持,這讓他很為難。
“難道,朕就處理不了政務了嗎?”
劉盈開口詢問,他很少反抗自己的母後,但今天,他卻想反抗一下。
但他顯然沒有得到想要的答案。
“聖上還是過於年幼了,不如讓太後垂簾聽政,過兩年聖上及冠了,再還政於你就行了。”
“是啊,聖上處理政務有些過於天真了一些,還是不要這樣的好。”
“…………”
朝中大臣沒有什麽人支持劉盈,很多都是支持呂皇後的,沒有辦法,不支持的話,他們的命可能就要沒有了。
而不支持的,現在也不敢開口。
比如說韓信,他就很不想讓呂太後垂簾聽政,對於這個女人,他是十分討厭的,隻是,如今他隨風身份高貴,但若是真的得罪了呂太後,他此後的日子怕也不會好過吧?
他已經擁有了足夠多身份和地位,他不敢冒險,所以幾番欲言又止後,韓信終究是什麽都沒有說出來。
今天的這場早朝,有點無疾而終,這事,群臣同意,基本上就沒有什麽問題了,但群臣還是要考慮一下劉盈的感受,隻要他同意了,這事才好繼續下去。
退朝之後,劉盈把張良和蕭何兩個人叫進了禦書房。
他們兩個人剛進禦書房,劉盈就瞪著他們喝問道:“你們就是這樣對朕效忠的嗎?你們太讓朕失望了,其他人附和也就算了,你們兩個人也要附和,你們這麽做,到底是為了什麽?”
委屈,現如今的劉盈很委屈,別人背叛他,他還不覺得與什麽,可是他沒有想到相父張良和蕭何也都背叛他,這讓他對這個時節突然失去了信心,也失去了對人該有的一些信任。張良和蕭何兩個人相互張望,最後還是張良站了出來:“聖上,我們並無背叛你的意思,隻是現如今漢國的局勢,我們不得已才這樣做,大丈夫要能屈能伸,聖上暫時隱忍,暗中積蓄力量,也未嚐不可啊。
”
“是啊,太後還有其他皇子,若是惹怒了他,隻怕聖上以後在皇宮裏的日子不會好過。”蕭何說了一句,而他的意思已經再明白過了。
呂太後有的是手段,如果一個天子不聽話的話,他很有可能會換一個聽話的,換一個年齡更小的。
蕭何這話出口,就把劉盈給嚇到了,如今的他基本上沒有多少實力啊,他如何與自己的母後抗衡?
他突然覺得很可悲,為作為一個天子感到可悲,也為作為一個兒子感到可悲,他的一生,似乎都不用他自己來控製,隻要別人來操縱就行了。
他突然沒有了暗中積蓄力量,崛起的鬥誌了,他就隻想混吃等死。
“罷了,罷了……”
劉盈揮手,讓張良和蕭何離開了。
他們兩個人離開之後,神色都有點不好看。
“聖上……似乎有點不對勁。”
他們兩個人都覺得劉盈有點不對勁,那可能是,哀莫大於心死吧,劉盈心死了。
兩個人一愣,他們突然有點後悔,如果劉盈心死了,這整個漢國可就完了啊,他們沒有想到劉盈竟然意誌力這麽薄弱。
他們千算萬算,就是沒有算到這個啊。
可如今想要反悔,那裏還有可能?呂太後很容易的就開始了垂簾聽政,劉盈雖然每天都上早朝,但在早朝上,他基本上已經不怎麽說話了,下了早朝,也不打理朝政,就隻是跟那些宮女廝混,短短幾天時間,後宮的宮女,就被他給禍害了
好幾個。
對於這種情況,張良和蕭何他們自然是十分痛心的,很多官員也都氣憤非常,一個好好的,本來有可能把他們漢國給發展起來的君主,結果就被這麽一件事情給弄的不成樣子了,這算什麽事嗎?
百官心裏不舒服,呂太後卻很喜歡這樣的狀態,他的兒子什麽事都不管最好,這樣他就可以獨攬大權了。
而就在這個時候,圓圓被劉如意殺了的消息傳了過來。
聽到劉如意竟然敢把他派去的人給殺了,呂太後十分氣憤。
當然,雖然氣憤,這也給了他一個對劉如意動手的借口,這一次,就連張良和蕭何,都阻止不了。
“劉如意好大膽子,竟然把去宣召的太監給殺了,諸位愛卿覺得,我們應該怎麽做啊?”
呂太後在大殿上問了一句,他這麽說完之後,劉盈沒有開口,好像這事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而朝中的那些群臣,大部分都已經是呂太後的人了,所以這個時候,他們很興奮,很積極。
“太後,這個劉如意果然有不臣之心,應該出兵征討他才行。”
“沒錯,沒錯,必須征討他,不然等他壯大了,對於我漢國來說可不是什麽好事。”
“極是,極是,必須出兵雲丘城,將劉如意抓來京城。”
“…………”百官說著,呂太後滿意的點了點頭:“諸位愛卿說的對啊,那劉如意既然要謀反,那就派兵圍剿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