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傅被殺消息傳迴來的第二天早朝。
唐煜望了一眼群臣,道:“朕欲立太子,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聽到唐煜突然說出這麽一句話,朝中群臣都愣了一下。
因為再次之前,他們曾經提議讓唐煜早些時候立太子,可是唐煜拒絕了。
如今,他們不再提這件事情了,唐煜又突然要立太子,他這是要鬧那樣?
大家實在是想不明白。
不過,蘇傅陣亡的消息,大家也都有所耳聞,他們覺得,可能是因為這個,唐煜怕皇後傷心,想用立太子來補償皇後。
當然,一些喜歡猜測帝王心術的,覺得以前唐煜不肯立唐子安為太子,是擔心蘇傅這個外戚。
畢竟外戚握有兵權,再讓他的外孫當了太子,不利於控製。
可如今蘇傅陣亡了,那麽唐煜也就沒有了這個擔心。
不過,不管是因為什麽原因,唐煜要冊封唐子安為太子這事,朝中的大臣都是同意的。
‘聖上,臣覺得早就應該立太子了,立了太子,凡事可安啊。’
“沒錯,沒錯,臣讚同立太子。”
“臣也讚同。”
“…………”
這件事情,基本上沒有什麽好麻煩的。
畢竟,現如今的唐煜就隻有一個皇子,大家就是想分出其他黨派來,也沒辦法分,要麽支持,要麽反對,可他們有反對的理由嗎?
沒有,唐國的確應該立太子了。
大家都讚成,唐煜也就這樣定了下來。
當天下午,就把冊封的詔書給寫了出來,如此,唐子安就算是太子了,不過要等他六歲的時候,才可以正式冊封,但他現在的一切待遇,都是太子的待遇。
解決完太子的事情後,唐煜把領兵出征的事情又說了一遍。
而他這麽說完之後,朝中群臣倒是猶豫了一下。
“聖上,如今還不是滅魏國的時候啊,您何必禦駕親征?”
“是啊,與魏國決戰的時候,再禦駕親征才行,如今不過是魏國的一個諸葛孔明,何須聖上親臨?”
“這會讓魏國取笑我們唐國的。”
“就是,就是,有徐茂公在,想必可以擊退魏國兵馬。”
“…………”
大家嘀嘀咕咕的說著,唐煜卻搖了搖頭:“朕去,不是為了滅掉魏國,而是要為蘇將軍討迴一個公道,朕必須這麽做,諸位愛卿就不要多言了。”
唐煜堅持,群臣相互張望,沒有其他辦法,隻能應下。
而後,這個消息就傳到了虎狼軍,讓剩下的四萬虎狼軍,做好隨軍出征的準備。
虎狼軍以前一直都是李靖訓練的,不過同時這也是唐煜的一支秦軍,唐煜吩咐下去之後,虎狼軍這裏很快就把情況給準備好了。
隻等次日,出征魏國。
而就在這個時候,甄明月這裏,她卻是緊張又擔心的。
蘇傅的被殺,導致本來不準備禦駕親征的唐煜,再一次禦駕親征起來,唐煜很厲害,這點她一點都不懷疑,如果唐煜禦駕親征的話,魏國恐怕就不行了吧?
甄明月很擔心,可他除了擔心之外,卻沒有其他任何的辦法可以阻止這件事情。
唐煜生氣了,沒有人能夠阻止他禦駕親征。
----------------------
唐煜領著兵馬趕往相城的時候,江城這邊,又是另外一番情況。
自從李靖帶著兵馬來到江城後,韓信就沒有再派兵前來攻城,不過雖然沒有攻城,他卻時常派人前來叫陣。
他想與李靖在城樓下麵,來一場真正的對決,看看到底是誰的兵馬更厲害。
隻是,不管韓信如何叫嚷,李靖都沒有一點出城一戰的意思。
“他奶奶的,這個韓信真是氣人,元帥,出城跟他們打吧,我就不行我唐國的虎狼軍不是他們漢國兵馬的對手。”
被韓信的人在城外叫罵,一般人還是能夠忍受的,就當沒有聽見嘛,可程咬金卻是不行,聽著漢兵在外麵叫罵,他是越聽越覺得憋屈。
而除了程咬金之外,其他幾位將領,也都覺得這樣做太窩囊了。
李靖見大家都想與漢國兵馬一戰,臉色忍不住就有了一些變化。
“本帥已經說過了,沒有命令,誰敢出城一戰,軍法處置。”
唐國的兵馬不多了,漢國的兵馬雖然也不多,但比他們還多一點。
出城一戰的話,他們唐國倒不一定會敗,但傷亡慘重是肯定的了。
不過,他們唐國現如今並沒有經曆去滅掉漢國,所以他們並不需要擊敗韓信,隻要能夠逼退韓信就行了。
韓信帶著兵馬圍攻江城,也算是孤軍深入的了,隻要他們的糧草不夠了,韓信自己就會離開。
所以,李靖這一次,並不想打一場硬仗。
聽到李靖的話後,一眾將領心裏十分的不痛快,可李靖的安排,他們就是不痛快,也沒有任何辦法,隻能領命。將士沒有多說什麽,李靖這邊,又道:“漢國的兵馬來我們這裏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他們的糧草可能已經不夠,漢國那邊,肯定會送糧草來的,我準備截斷漢國糧草,諸位有誰,願意去把韓信的糧草給打劫
了?”
說到這裏,李靖又道:“搶不到就一把火燒了,反正不能便宜了韓信。”
李靖這樣說完,程咬金立馬就站了出來:“元帥,我去,這幾天我在城裏都快憋出屎來了,躲糧草的事情,交給我就行了。”
聽到程咬金那句話,其他人突然忍不住笑了起來。
“程將軍好比喻啊。”
“不錯,不錯,咳咳……”
程咬金的話有點粗俗,李靖翻了個白眼,不過他也知道,要是再不給程咬金一點事情做,他非得鬧出災禍來,所以見程咬金願意去,他也就點了點頭:“好,給你一千兵馬,務必奪了漢國糧草,去吧。”
“喏!。”程咬金領命退去,這個時候,陳平突然露出了一絲淺笑:“隻是截斷韓信糧草,我覺得還不夠,這個辦法隻能揚湯止沸,最好的辦法,是釜底抽薪,我們不妨派人去漢國,散播一些跟韓信有關的謠言,隻要劉季邦對韓信生出了懷疑,他必定會命韓信領兵迴國的。”
唐煜望了一眼群臣,道:“朕欲立太子,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聽到唐煜突然說出這麽一句話,朝中群臣都愣了一下。
因為再次之前,他們曾經提議讓唐煜早些時候立太子,可是唐煜拒絕了。
如今,他們不再提這件事情了,唐煜又突然要立太子,他這是要鬧那樣?
大家實在是想不明白。
不過,蘇傅陣亡的消息,大家也都有所耳聞,他們覺得,可能是因為這個,唐煜怕皇後傷心,想用立太子來補償皇後。
當然,一些喜歡猜測帝王心術的,覺得以前唐煜不肯立唐子安為太子,是擔心蘇傅這個外戚。
畢竟外戚握有兵權,再讓他的外孫當了太子,不利於控製。
可如今蘇傅陣亡了,那麽唐煜也就沒有了這個擔心。
不過,不管是因為什麽原因,唐煜要冊封唐子安為太子這事,朝中的大臣都是同意的。
‘聖上,臣覺得早就應該立太子了,立了太子,凡事可安啊。’
“沒錯,沒錯,臣讚同立太子。”
“臣也讚同。”
“…………”
這件事情,基本上沒有什麽好麻煩的。
畢竟,現如今的唐煜就隻有一個皇子,大家就是想分出其他黨派來,也沒辦法分,要麽支持,要麽反對,可他們有反對的理由嗎?
沒有,唐國的確應該立太子了。
大家都讚成,唐煜也就這樣定了下來。
當天下午,就把冊封的詔書給寫了出來,如此,唐子安就算是太子了,不過要等他六歲的時候,才可以正式冊封,但他現在的一切待遇,都是太子的待遇。
解決完太子的事情後,唐煜把領兵出征的事情又說了一遍。
而他這麽說完之後,朝中群臣倒是猶豫了一下。
“聖上,如今還不是滅魏國的時候啊,您何必禦駕親征?”
“是啊,與魏國決戰的時候,再禦駕親征才行,如今不過是魏國的一個諸葛孔明,何須聖上親臨?”
“這會讓魏國取笑我們唐國的。”
“就是,就是,有徐茂公在,想必可以擊退魏國兵馬。”
“…………”
大家嘀嘀咕咕的說著,唐煜卻搖了搖頭:“朕去,不是為了滅掉魏國,而是要為蘇將軍討迴一個公道,朕必須這麽做,諸位愛卿就不要多言了。”
唐煜堅持,群臣相互張望,沒有其他辦法,隻能應下。
而後,這個消息就傳到了虎狼軍,讓剩下的四萬虎狼軍,做好隨軍出征的準備。
虎狼軍以前一直都是李靖訓練的,不過同時這也是唐煜的一支秦軍,唐煜吩咐下去之後,虎狼軍這裏很快就把情況給準備好了。
隻等次日,出征魏國。
而就在這個時候,甄明月這裏,她卻是緊張又擔心的。
蘇傅的被殺,導致本來不準備禦駕親征的唐煜,再一次禦駕親征起來,唐煜很厲害,這點她一點都不懷疑,如果唐煜禦駕親征的話,魏國恐怕就不行了吧?
甄明月很擔心,可他除了擔心之外,卻沒有其他任何的辦法可以阻止這件事情。
唐煜生氣了,沒有人能夠阻止他禦駕親征。
----------------------
唐煜領著兵馬趕往相城的時候,江城這邊,又是另外一番情況。
自從李靖帶著兵馬來到江城後,韓信就沒有再派兵前來攻城,不過雖然沒有攻城,他卻時常派人前來叫陣。
他想與李靖在城樓下麵,來一場真正的對決,看看到底是誰的兵馬更厲害。
隻是,不管韓信如何叫嚷,李靖都沒有一點出城一戰的意思。
“他奶奶的,這個韓信真是氣人,元帥,出城跟他們打吧,我就不行我唐國的虎狼軍不是他們漢國兵馬的對手。”
被韓信的人在城外叫罵,一般人還是能夠忍受的,就當沒有聽見嘛,可程咬金卻是不行,聽著漢兵在外麵叫罵,他是越聽越覺得憋屈。
而除了程咬金之外,其他幾位將領,也都覺得這樣做太窩囊了。
李靖見大家都想與漢國兵馬一戰,臉色忍不住就有了一些變化。
“本帥已經說過了,沒有命令,誰敢出城一戰,軍法處置。”
唐國的兵馬不多了,漢國的兵馬雖然也不多,但比他們還多一點。
出城一戰的話,他們唐國倒不一定會敗,但傷亡慘重是肯定的了。
不過,他們唐國現如今並沒有經曆去滅掉漢國,所以他們並不需要擊敗韓信,隻要能夠逼退韓信就行了。
韓信帶著兵馬圍攻江城,也算是孤軍深入的了,隻要他們的糧草不夠了,韓信自己就會離開。
所以,李靖這一次,並不想打一場硬仗。
聽到李靖的話後,一眾將領心裏十分的不痛快,可李靖的安排,他們就是不痛快,也沒有任何辦法,隻能領命。將士沒有多說什麽,李靖這邊,又道:“漢國的兵馬來我們這裏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他們的糧草可能已經不夠,漢國那邊,肯定會送糧草來的,我準備截斷漢國糧草,諸位有誰,願意去把韓信的糧草給打劫
了?”
說到這裏,李靖又道:“搶不到就一把火燒了,反正不能便宜了韓信。”
李靖這樣說完,程咬金立馬就站了出來:“元帥,我去,這幾天我在城裏都快憋出屎來了,躲糧草的事情,交給我就行了。”
聽到程咬金那句話,其他人突然忍不住笑了起來。
“程將軍好比喻啊。”
“不錯,不錯,咳咳……”
程咬金的話有點粗俗,李靖翻了個白眼,不過他也知道,要是再不給程咬金一點事情做,他非得鬧出災禍來,所以見程咬金願意去,他也就點了點頭:“好,給你一千兵馬,務必奪了漢國糧草,去吧。”
“喏!。”程咬金領命退去,這個時候,陳平突然露出了一絲淺笑:“隻是截斷韓信糧草,我覺得還不夠,這個辦法隻能揚湯止沸,最好的辦法,是釜底抽薪,我們不妨派人去漢國,散播一些跟韓信有關的謠言,隻要劉季邦對韓信生出了懷疑,他必定會命韓信領兵迴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