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來到客廳之後,就見到了杜如晦。
隻是,對於杜如晦,他是有點失望的。
一直一來,杜如晦在唐國都是一個有點傳奇色彩的人,他以為像杜如晦這樣的人,應該十分具有謀略。
可是,當他看到杜如晦今天在早朝上的表現之後,他覺得以前有關杜如晦的那些傳言,未免有些言過其實。
他可能並非有真才實學。
不過,在自己王府的客廳看到杜如晦的時候,他還是稍微有點謹慎。
“杜大人怎麽來本王府上了?”
杜如晦起身行禮,道:“王爺,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話,你們明國並無準備出手之意吧。”
朱棣看了一眼杜如晦,神色微微一動:“你既然都知道了,還不趕緊迴國,來本王這裏做什麽?”
杜如晦道:“迴國肯定是要迴的,隻是迴去之前,有一些話想跟王爺說。”
朱棣坐了下來,抬頭看了一眼杜如晦,道:“你想跟本王說什麽?”
“王爺,你可想過如何才能夠坐上皇帝的位置?”
“大膽,此事是你可以說的嗎?”
妄議皇儲,有時候也是大罪。
但杜如晦並不緊張,仍舊繼續說著:“太子殿下擅長治國,更得明皇和皇後喜愛,再有就是,太子仁義,對兄弟對群臣都好,大家都服他,王爺,有什麽地方可以與太子爭的呢?”
朱棣臉色發白,眼神通紅,但他並沒有阻止杜如晦繼續說下去。
因為,杜如晦說的也正是他一直想要知道的,若論治國,論父皇寵愛,兄弟和睦,群臣喜歡,他都不及朱標。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如何才能夠得到皇位?
“很簡單,隻有戰功,不停的戰功,王爺是諸多皇子中最會打仗的,當王爺不停的立下戰功的時候,不管是誰,都必須重視你的存在,隻有在那個時候,王爺才有機會與太子爭鋒。”
說到這裏,杜如晦露出了一絲淺笑,道:“王爺應該把握住任何一次機會,若明國肯與魏國出兵,救我唐國一救,我唐國此後願意跟你們明國多一些來往,當然,是跟王爺您的來往。”
有些話說的可以隱晦一點,隻要對方能夠聽懂就行了。
而此後朱棣若是有了唐國的一些幫助,他在爭奪皇儲的事情上,興許真的可以更進一步。
他抬頭看了一眼杜如晦,道:“你可以在金陵多待幾天,金陵的春天,景色不錯。”
聽到這話,杜如晦笑了笑:“我正有此意。”
說完這些之後,杜如晦就退了去。
他知道,朱棣動心了,明天的早朝,他差不多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而就在杜如晦離開之後,朱棣這裏,眼眉微微一凝。
“哼,竟然小看了這個杜如晦。”
能夠跟他說這樣一番話的人,自然絕非泛泛之輩,而杜如晦也通過這個辦法,成功挑起了他們明國的皇儲之爭。
這對明國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但誰都知道不好,可不代表不會去做。
權力永遠都是那麽的吸引人,讓任何人都拒絕不了。
------------------------
次日早朝。
金陵城下了一場雨,春雨如油,淅淅瀝瀝的,讓人覺得很舒服。
早朝上,已經沒有人再提昨天杜如晦的事情了。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朱棣站了出來:“父皇,兒臣得到消息,魏國正在向我明國邊城集結兵馬,隻怕,他們魏國不懷好意啊。”
朱棣這話說完之後,整個朝堂頓時愣了一下,緊接著,就有人站了出來。
“王爺,此事可真?”
“當然是真的,不信可以問兵部尚書,徐達將軍也是知道的。”
朱棣這樣說完,兵部尚書和徐達立馬站出來表態,事情就是這樣的。
而當他們兩個人站出來證實之後,明國朝堂上的不少武將,都紛紛站了出來。
“聖上,這魏國好生可惡啊,我明國不去招惹他們,他們反倒想要招惹我們,真以為我們明國怕了他們嗎?”
“就是,魏國小兒,實在可惡,絕對不能夠縱容他們,而且,他們朝邊境集結兵馬,我們也必須早作準備才行。”
“聖上,與唐國的事情,興許可以做,這樣,我們從唐國那裏,還能夠得到一些好處……”
明國人並不怕打仗,他們骨子裏的那種好戰和熱血,和唐國的差不多,很難讓人相信,他們竟然是南方人所有的。
一般來說,南方人相對來說都比較和煦,很難說特別的好戰,但明國是個例外,而也正是這種例外,讓他們打下了一片江山。
大家嘀嘀咕咕的說著,他們不招惹別人可以,但別人也別招惹他們。
情況一下子有了轉變,就連太子朱標,此時也沒有再說什麽不打仗,不跟唐國合作的事情,畢竟,魏國若是有兵馬開始往邊境集結,那就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他們需要為此做一些準備。
朱樟似乎也沒有料到會是這種結果,也許,魏國向邊境集結兵馬,隻是為了防範他們明國,但就算如此,也足以對他們明國造成了一定的威脅,不容忽視啊。
群臣議論紛紛,朱樟道:“諸位愛卿的意思是?”
“聖上,跟唐國合作,不能夠任由魏國這樣欺負人啊。”
“就是,這口氣不能忍。”
“…………”
大家嘀嘀咕咕的說著,朱樟猶豫片刻,而後點點頭:“既然諸位愛卿都是這個意思,那這樣吧,派人去把唐國使臣杜如晦宣來,我們再商議一下。”
昨天的結果,還沒有傳給杜如晦,就算是傳給了杜如晦,也是可以再收迴的,這對朱樟以及明國群臣來說沒有什麽關係。
打與不打,還不是他們一句話的事情?
朱樟的命令下達之後,很快有宮人出宮,不多時,把杜如晦就又給叫進了宮來。杜如晦似乎早料到會是這種情況,再次進宮的時候,並沒有感到有什麽意外的,而且,他還假裝不知道昨天早朝的結果,進來之後,便開口詢問:“明皇,不知與我唐國合作,出兵魏國的事情,你們明國商量好了沒有?”
隻是,對於杜如晦,他是有點失望的。
一直一來,杜如晦在唐國都是一個有點傳奇色彩的人,他以為像杜如晦這樣的人,應該十分具有謀略。
可是,當他看到杜如晦今天在早朝上的表現之後,他覺得以前有關杜如晦的那些傳言,未免有些言過其實。
他可能並非有真才實學。
不過,在自己王府的客廳看到杜如晦的時候,他還是稍微有點謹慎。
“杜大人怎麽來本王府上了?”
杜如晦起身行禮,道:“王爺,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話,你們明國並無準備出手之意吧。”
朱棣看了一眼杜如晦,神色微微一動:“你既然都知道了,還不趕緊迴國,來本王這裏做什麽?”
杜如晦道:“迴國肯定是要迴的,隻是迴去之前,有一些話想跟王爺說。”
朱棣坐了下來,抬頭看了一眼杜如晦,道:“你想跟本王說什麽?”
“王爺,你可想過如何才能夠坐上皇帝的位置?”
“大膽,此事是你可以說的嗎?”
妄議皇儲,有時候也是大罪。
但杜如晦並不緊張,仍舊繼續說著:“太子殿下擅長治國,更得明皇和皇後喜愛,再有就是,太子仁義,對兄弟對群臣都好,大家都服他,王爺,有什麽地方可以與太子爭的呢?”
朱棣臉色發白,眼神通紅,但他並沒有阻止杜如晦繼續說下去。
因為,杜如晦說的也正是他一直想要知道的,若論治國,論父皇寵愛,兄弟和睦,群臣喜歡,他都不及朱標。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如何才能夠得到皇位?
“很簡單,隻有戰功,不停的戰功,王爺是諸多皇子中最會打仗的,當王爺不停的立下戰功的時候,不管是誰,都必須重視你的存在,隻有在那個時候,王爺才有機會與太子爭鋒。”
說到這裏,杜如晦露出了一絲淺笑,道:“王爺應該把握住任何一次機會,若明國肯與魏國出兵,救我唐國一救,我唐國此後願意跟你們明國多一些來往,當然,是跟王爺您的來往。”
有些話說的可以隱晦一點,隻要對方能夠聽懂就行了。
而此後朱棣若是有了唐國的一些幫助,他在爭奪皇儲的事情上,興許真的可以更進一步。
他抬頭看了一眼杜如晦,道:“你可以在金陵多待幾天,金陵的春天,景色不錯。”
聽到這話,杜如晦笑了笑:“我正有此意。”
說完這些之後,杜如晦就退了去。
他知道,朱棣動心了,明天的早朝,他差不多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而就在杜如晦離開之後,朱棣這裏,眼眉微微一凝。
“哼,竟然小看了這個杜如晦。”
能夠跟他說這樣一番話的人,自然絕非泛泛之輩,而杜如晦也通過這個辦法,成功挑起了他們明國的皇儲之爭。
這對明國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但誰都知道不好,可不代表不會去做。
權力永遠都是那麽的吸引人,讓任何人都拒絕不了。
------------------------
次日早朝。
金陵城下了一場雨,春雨如油,淅淅瀝瀝的,讓人覺得很舒服。
早朝上,已經沒有人再提昨天杜如晦的事情了。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朱棣站了出來:“父皇,兒臣得到消息,魏國正在向我明國邊城集結兵馬,隻怕,他們魏國不懷好意啊。”
朱棣這話說完之後,整個朝堂頓時愣了一下,緊接著,就有人站了出來。
“王爺,此事可真?”
“當然是真的,不信可以問兵部尚書,徐達將軍也是知道的。”
朱棣這樣說完,兵部尚書和徐達立馬站出來表態,事情就是這樣的。
而當他們兩個人站出來證實之後,明國朝堂上的不少武將,都紛紛站了出來。
“聖上,這魏國好生可惡啊,我明國不去招惹他們,他們反倒想要招惹我們,真以為我們明國怕了他們嗎?”
“就是,魏國小兒,實在可惡,絕對不能夠縱容他們,而且,他們朝邊境集結兵馬,我們也必須早作準備才行。”
“聖上,與唐國的事情,興許可以做,這樣,我們從唐國那裏,還能夠得到一些好處……”
明國人並不怕打仗,他們骨子裏的那種好戰和熱血,和唐國的差不多,很難讓人相信,他們竟然是南方人所有的。
一般來說,南方人相對來說都比較和煦,很難說特別的好戰,但明國是個例外,而也正是這種例外,讓他們打下了一片江山。
大家嘀嘀咕咕的說著,他們不招惹別人可以,但別人也別招惹他們。
情況一下子有了轉變,就連太子朱標,此時也沒有再說什麽不打仗,不跟唐國合作的事情,畢竟,魏國若是有兵馬開始往邊境集結,那就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他們需要為此做一些準備。
朱樟似乎也沒有料到會是這種結果,也許,魏國向邊境集結兵馬,隻是為了防範他們明國,但就算如此,也足以對他們明國造成了一定的威脅,不容忽視啊。
群臣議論紛紛,朱樟道:“諸位愛卿的意思是?”
“聖上,跟唐國合作,不能夠任由魏國這樣欺負人啊。”
“就是,這口氣不能忍。”
“…………”
大家嘀嘀咕咕的說著,朱樟猶豫片刻,而後點點頭:“既然諸位愛卿都是這個意思,那這樣吧,派人去把唐國使臣杜如晦宣來,我們再商議一下。”
昨天的結果,還沒有傳給杜如晦,就算是傳給了杜如晦,也是可以再收迴的,這對朱樟以及明國群臣來說沒有什麽關係。
打與不打,還不是他們一句話的事情?
朱樟的命令下達之後,很快有宮人出宮,不多時,把杜如晦就又給叫進了宮來。杜如晦似乎早料到會是這種情況,再次進宮的時候,並沒有感到有什麽意外的,而且,他還假裝不知道昨天早朝的結果,進來之後,便開口詢問:“明皇,不知與我唐國合作,出兵魏國的事情,你們明國商量好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