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放之一馬
大雨嘩啦啦的下著,俞州城前的血跡很快就被衝刷起來。
唐軍站在大雨之中,興奮的喊叫著。
唐煜帶著眾人進了俞州城,他們要等大雨停了之後,才能夠打掃戰場。
對他們來說,打掃戰場已經變成了小事。
十萬梁兵被他們盡數殺掉,他們已經安全了。
而就在唐煜帶人迴城的時候,梁雄這裏,卻是另外一種情況。
大雨衝刷,悶熱的天氣因此而有好轉。
一名將士急匆匆來報:“王爺,大事不妙,蘇將軍的兵馬,全部被殺,一個不留啊,蘇將軍……蘇將軍也死了。”
聽到這個消息,梁雄神色猛然一凝,緊接著就站了起來:“什麽,五萬兵馬,全部被殺?”
這怎麽可能?
梁雄不信。
“蘇何身邊,有一個江入流,就算殺不了唐軍,保護蘇何突圍,應該不難吧?”
“還什麽江入流,他被唐煜給殺了。”
“什麽,被唐煜給殺了?”這個消息,比之前蘇何被殺還要讓梁雄感到震撼,江入流的本事他很清楚,就是雄闊海,也隻能跟他打個平手,唐煜怎麽可能殺得了江入流?
探子把情況給敘述了一遍,梁雄聽完,臉色發白。
一直一來,他都覺得唐煜隻是有些聰明而已,從來都沒有想過他能打仗,可如今看來,自己錯了,唐煜不僅能指揮兵馬,而且也是一員猛將啊。
如今,蘇何全軍覆沒,自己隻剩下了兩千兵馬,想要挽救局勢,已然不能。
不做遲疑,梁雄立馬吩咐道:“集合兵馬,迴國。”
此次出征,他可以說是敗的一塌塗地,不僅名聲沒有了,就是自己的精銳兵馬也沒有了,迴到梁國之後,他的日子隻怕不會好過。
但如今除了迴去,他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了。
梁雄的兵馬拚命的往迴逃。
俞州城中,大雨嘩啦啦的下著,坐在客廳聽來,宛若一首激昂的曲子。
“聖上,您來的可真是太及時了,這一仗,打的過癮啊,你是不知道,你來之前,梁軍好猖狂啊,隻怕他們自己都沒有想到自己會被全滅……”
客廳之中,唐古嘀嘀咕咕的說著,整個人都抑製不住的興奮,知道唐古脾性的人,現在都站在一旁愣的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
這還是那個一腳踹不出一個屁來的唐古嗎?
他怎麽說起話來,比任何人都要多啊?
大家驚訝,但同時也都覺得很舒服,因為不管是誰都清楚,唐煜今天所帶領的一戰,真的讓唐古佩服不已。
唐古正嘀嘀咕咕說著的時候,一名探子突然急匆匆來報。
“聖上,發現了一股梁國兵馬,大概兩千餘人,正向梁國方向叛逃,是否追趕?”
探子這話出口,眾人頓時明白過來。
“聖上,這必定是梁雄的兩千兵馬,沒想到他竟然躲了起來,隻是動的時候,就被我們發現了,要不要滅了他們,畢竟放虎歸山,可不好啊。”
徐茂公站出來說話,唐煜心中自然也是想滅了他們的,打就要打疼他們嘛,而且,那個梁雄絕非蠢材,這次殺不了他,讓他把唐國的這些秘密都帶了迴去,他們少不得要研發對付他們的武器。
隻是,就在唐煜準備下令的時候,一名親信突然急匆匆跑了來,道:“聖上,接到消息,偏頭關危機,恐怕支撐不了多久。”
聽到這話,唐煜眉頭微凝,偏頭關的確情況不妙,但也不可能快支撐不住啊?
“怎麽迴事,齊國不是已經出兵了嗎?”唐煜不解,這個時候,杜如晦也站了出來:“齊國天子親口承認會出兵的,不會有錯啊。”
此時倒沒有人懷疑杜如晦,至少程咬金跟著去了,那事的確是齊國天子答應了的。
探子道:“不知道怎麽迴事,齊國出兵之後沒幾天,就突然撤走了,到現在都不清楚因為什麽。”
“什麽,齊國剛出兵幾天就又撤走了,怎麽迴事,齊國要失信於我唐國嗎?”杜如晦說著,有點震驚,同時也有點憤怒。
但他的這個問題,沒有人能夠迴答,他們暫時無法打探到齊國的事情。
“聖上,齊國退兵,偏頭關隻怕真的支撐不了多久,當務之急,還是盡快領兵,趕往偏頭關吧。”
徐茂公站了出來,而當他說出這話的時候,所有人都知道,梁雄很幸運,他可以活著迴到梁國了。
唐煜點點頭:“告訴將士們,今夜休息,明天一早,趕往偏頭關。”
偏頭關的情況危機,但虎狼軍今天一番廝殺,實在是累的夠嗆,不休息不行,而且如今大雨傾盆,也實在沒有辦法趕路。
他隻希望,偏頭關的將士,能夠撐到他們趕迴去。
唐煜的命令吩咐了下去,而這個時候,唐煜把唐古叫了過來。
“聖上,有何吩咐?”肥胖的唐古此時還有點熱,身子動起來很是麻煩。
唐煜道:“你能夠守住俞州城,功不可沒,不過此時也不可大意,朕已經命人從其他藩王的封地遷徙一些兵馬過來,你給好生帶著,在滅掉梁國之前,俞州城,你一定要給朕守住,明白嗎?”
唐古對唐煜敬佩不已,此時不做遲疑,立馬就應了下來:“皇兄放心,我在,俞州城就在。”
唐煜點點頭,而後也下去休息去了。
俞州的事情,想來應該不會有什麽太大的問題,一來,梁國這一戰肯定被打怕了,就算梁雄想領兵再來報仇,梁國的那些大臣天子也絕不會同意。
再有就是,來之前,他已經讓內地的藩王各抽調兩千兵馬,前來填充俞州和涼州,很快這兩個地方就會再有兵馬,自然也就不用擔心了。
當然,讓其他藩王抽調兵馬這事,也是唐煜的一個計謀,各路藩王,他早晚都是要慢慢給削掉的,內部的藩王不打仗,要那麽多兵做什麽,抽調一些,就減少他們的兵力。
而唐煜根本不用擔心那個藩王不聽話,唐青這些人都已經被滅了,誰不聽話,他們的下場就是這個樣子,等他擊退突厥,就迴過頭來教訓誰。
不聽話,就要挨打。
大雨嘩啦啦的下著,俞州城前的血跡很快就被衝刷起來。
唐軍站在大雨之中,興奮的喊叫著。
唐煜帶著眾人進了俞州城,他們要等大雨停了之後,才能夠打掃戰場。
對他們來說,打掃戰場已經變成了小事。
十萬梁兵被他們盡數殺掉,他們已經安全了。
而就在唐煜帶人迴城的時候,梁雄這裏,卻是另外一種情況。
大雨衝刷,悶熱的天氣因此而有好轉。
一名將士急匆匆來報:“王爺,大事不妙,蘇將軍的兵馬,全部被殺,一個不留啊,蘇將軍……蘇將軍也死了。”
聽到這個消息,梁雄神色猛然一凝,緊接著就站了起來:“什麽,五萬兵馬,全部被殺?”
這怎麽可能?
梁雄不信。
“蘇何身邊,有一個江入流,就算殺不了唐軍,保護蘇何突圍,應該不難吧?”
“還什麽江入流,他被唐煜給殺了。”
“什麽,被唐煜給殺了?”這個消息,比之前蘇何被殺還要讓梁雄感到震撼,江入流的本事他很清楚,就是雄闊海,也隻能跟他打個平手,唐煜怎麽可能殺得了江入流?
探子把情況給敘述了一遍,梁雄聽完,臉色發白。
一直一來,他都覺得唐煜隻是有些聰明而已,從來都沒有想過他能打仗,可如今看來,自己錯了,唐煜不僅能指揮兵馬,而且也是一員猛將啊。
如今,蘇何全軍覆沒,自己隻剩下了兩千兵馬,想要挽救局勢,已然不能。
不做遲疑,梁雄立馬吩咐道:“集合兵馬,迴國。”
此次出征,他可以說是敗的一塌塗地,不僅名聲沒有了,就是自己的精銳兵馬也沒有了,迴到梁國之後,他的日子隻怕不會好過。
但如今除了迴去,他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了。
梁雄的兵馬拚命的往迴逃。
俞州城中,大雨嘩啦啦的下著,坐在客廳聽來,宛若一首激昂的曲子。
“聖上,您來的可真是太及時了,這一仗,打的過癮啊,你是不知道,你來之前,梁軍好猖狂啊,隻怕他們自己都沒有想到自己會被全滅……”
客廳之中,唐古嘀嘀咕咕的說著,整個人都抑製不住的興奮,知道唐古脾性的人,現在都站在一旁愣的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
這還是那個一腳踹不出一個屁來的唐古嗎?
他怎麽說起話來,比任何人都要多啊?
大家驚訝,但同時也都覺得很舒服,因為不管是誰都清楚,唐煜今天所帶領的一戰,真的讓唐古佩服不已。
唐古正嘀嘀咕咕說著的時候,一名探子突然急匆匆來報。
“聖上,發現了一股梁國兵馬,大概兩千餘人,正向梁國方向叛逃,是否追趕?”
探子這話出口,眾人頓時明白過來。
“聖上,這必定是梁雄的兩千兵馬,沒想到他竟然躲了起來,隻是動的時候,就被我們發現了,要不要滅了他們,畢竟放虎歸山,可不好啊。”
徐茂公站出來說話,唐煜心中自然也是想滅了他們的,打就要打疼他們嘛,而且,那個梁雄絕非蠢材,這次殺不了他,讓他把唐國的這些秘密都帶了迴去,他們少不得要研發對付他們的武器。
隻是,就在唐煜準備下令的時候,一名親信突然急匆匆跑了來,道:“聖上,接到消息,偏頭關危機,恐怕支撐不了多久。”
聽到這話,唐煜眉頭微凝,偏頭關的確情況不妙,但也不可能快支撐不住啊?
“怎麽迴事,齊國不是已經出兵了嗎?”唐煜不解,這個時候,杜如晦也站了出來:“齊國天子親口承認會出兵的,不會有錯啊。”
此時倒沒有人懷疑杜如晦,至少程咬金跟著去了,那事的確是齊國天子答應了的。
探子道:“不知道怎麽迴事,齊國出兵之後沒幾天,就突然撤走了,到現在都不清楚因為什麽。”
“什麽,齊國剛出兵幾天就又撤走了,怎麽迴事,齊國要失信於我唐國嗎?”杜如晦說著,有點震驚,同時也有點憤怒。
但他的這個問題,沒有人能夠迴答,他們暫時無法打探到齊國的事情。
“聖上,齊國退兵,偏頭關隻怕真的支撐不了多久,當務之急,還是盡快領兵,趕往偏頭關吧。”
徐茂公站了出來,而當他說出這話的時候,所有人都知道,梁雄很幸運,他可以活著迴到梁國了。
唐煜點點頭:“告訴將士們,今夜休息,明天一早,趕往偏頭關。”
偏頭關的情況危機,但虎狼軍今天一番廝殺,實在是累的夠嗆,不休息不行,而且如今大雨傾盆,也實在沒有辦法趕路。
他隻希望,偏頭關的將士,能夠撐到他們趕迴去。
唐煜的命令吩咐了下去,而這個時候,唐煜把唐古叫了過來。
“聖上,有何吩咐?”肥胖的唐古此時還有點熱,身子動起來很是麻煩。
唐煜道:“你能夠守住俞州城,功不可沒,不過此時也不可大意,朕已經命人從其他藩王的封地遷徙一些兵馬過來,你給好生帶著,在滅掉梁國之前,俞州城,你一定要給朕守住,明白嗎?”
唐古對唐煜敬佩不已,此時不做遲疑,立馬就應了下來:“皇兄放心,我在,俞州城就在。”
唐煜點點頭,而後也下去休息去了。
俞州的事情,想來應該不會有什麽太大的問題,一來,梁國這一戰肯定被打怕了,就算梁雄想領兵再來報仇,梁國的那些大臣天子也絕不會同意。
再有就是,來之前,他已經讓內地的藩王各抽調兩千兵馬,前來填充俞州和涼州,很快這兩個地方就會再有兵馬,自然也就不用擔心了。
當然,讓其他藩王抽調兵馬這事,也是唐煜的一個計謀,各路藩王,他早晚都是要慢慢給削掉的,內部的藩王不打仗,要那麽多兵做什麽,抽調一些,就減少他們的兵力。
而唐煜根本不用擔心那個藩王不聽話,唐青這些人都已經被滅了,誰不聽話,他們的下場就是這個樣子,等他擊退突厥,就迴過頭來教訓誰。
不聽話,就要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