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蘭又道:“所以才讓你抓住永王這個機會啊,若永王有那個心,而你從此時輔佐,日後你的抱負如何不能實現呢?”
李白似乎有些動搖了,又似乎毫不在乎,他沉默著低著頭,似乎在思索其中的利弊。
許萱卻不希望李白攪進一場必敗的爭奪戰之中,她看著宗蘭道:“那你又怎能確定永王就一定會成功呢?若是失敗了,你可想得到後果是什麽?”
宗蘭的眼睛放在李白身上仍未曾離開過:“事情還沒開始做,便開始心虛畏懼,如何能成大事?成大事者當不拘小格,哪一個開國君主一定知道自己會成功呢?還不是大膽,努力,加上十二郎不可辜負的天分,一定會成功的。”
許萱冷笑道:“你想鼓動他人造反,倒是可以自薦到永王殿下麵前去,你家中亦有父親兄長在,怎麽你們不去做那個開國功臣呢?你說我膽小也罷,懦弱也罷,總之,李郎是我的夫君,我不會眼睜睜的看著他置於險境,你也休想蠱惑他!”
李白從未見過許萱這般氣勢淩人,她的話不容任何人質疑和反對,之前無論遇到什麽事情,即便是她一人能做主,她也會和李白商量一下,從未有過今天這般,任何人都不能說個不字!
是在擔心他的安全,李白心裏一熱,站到許萱身前半步,看著尚未迴過神來的宗蘭,緩緩道:“之前說過許多次,還請宗六娘子喚太白名諱便可,如此親密的稱唿,我家娘子都未曾這般喊過,著實不大妥當。”
宗蘭被李白當著許萱的麵如此難堪的警告,心裏微微鈍痛,很想就這樣一走了之,但她想起之前與李白相談甚歡的場景,還有二人被傳出千金買壁的佳傳,還是忍不住道:“十......你要知道,機會隻此一次,日後你若是後悔,別怪我沒有提醒你。”
李白淡淡道:“或許之前的一些言語令宗六娘子有些誤會,我雖是對一些事情感到遺憾,但現在得到的遠比遺憾的要滿足的多了,不過宗六娘子的提醒還是要多謝的,隻是這畢竟是我們家裏的選擇,就不勞外人費心了。”
宗蘭不可置信的看著李白,似乎突然發現自己錯看了眼前的人,不對,她又將目光投向李白身邊的那個女人,眼裏含著淚水,卻對許萱冷冷道:“你今日阻攔他的前程,希望你不會有後悔的一日。”
許萱沒有說話,她來到之後,曆史雖然有改變,但走向大致相同,所以永王絕不會登上那個位置的。
宗蘭含著委屈和憤怒離開的,李白籲了口氣,將許萱摟進懷裏,他的神色最為輕鬆,此時還能笑出來:“娘子方才好威風,都把為夫看傻了。”
許萱卻不似他這般,憂慮道:“方才我不顧你的想法,替你做了決定,其實我不知道......你現在還想不想......”
李白將她摟的更緊,笑的十分高興:“娘子這般,我很開心,那些事情我都不想了,真的,現在我每每聽那宗氏左一個抱負,又一個理想,便覺得很是厭煩,有時候真想讓她閉嘴走開,卻好像太過粗魯了一些,之前還覺得可以做個知己,現在......嗬,自以為很了解我。”
許萱原本忐忑的心穩了下來,她喃喃道:“我也不知道我今日做的是不是對,但我知道永王是做不了那個位置的,他很快就被敗北,你若是跟了他,也隻能是被囚進潯陽獄,現在陪在你身邊的人是我,我不知道最後的結局是什麽,但任何風險我都不想嚐試,一點點也不可以,絕對不行!”
李白早就發現許萱似乎知道許多未來的事情,他之前問過,後來聽許萱親口像自己解釋,他也不知為何,那時腦子一抽,避而不談,似乎怕自己更加配不上許萱,但現在,他的好奇心要壓不住了。
“娘子......又算到了?”
許萱原本沉重的心情被他打破,忍不住笑了出來:“不是算的,我哪有那麽厲害,是我之前看的一本書,記述了這個朝代的事情。”
李白震驚道:“竟有此奇書,那書從何而來?娘子可否給我一看?”
許萱搖了搖頭,李白麵露失望,又聽她道:“我很久之前看的了,書沒有帶來,也不可能帶來,所以不能給你看。”
李白懵懂的點點頭。
許萱也沒有多說,不過之前宗蘭總是十二郎十二郎的喚李白,她心裏十分膈應,但今日見了李白的態度,一顆心卻是完完全全的放下了。
她的李白,還是她的李白,從來沒有變過。
第136章 惟有飲者留其名(一)
李白拒絕了永王, 驚訝到了許多人,或許在他們眼中, 有這樣一個好的機會, 應該緊緊抓住才是。
才貌兼其一身的宗六娘子原應與大唐才子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未想到如此一個佳人,在他眼中,竟也抵不過他相伴十幾載的夫人, 不過李白倒也因此被人傳成情聖一般的人物, 在其他待嫁的女兒眼中,既有才,又有貌,最重要的竟還如此專一鍾情, 即便出身不好,與這些優點相比, 倒也不足為道了。
如此, 李白和許萱便成了聞名遐邇的一對璧人。
不過,李白的妻子本就是宰相的孫女,卻還能吸引到另一位宰相的孫女, 著實令許多人羨慕又妒忌。
天寶二年,安史之亂爆發, 時間整整提前了十二年,許萱不知道這其中發生了什麽,又離長安甚遠,道聽途說的一些事情也不知有幾分真幾分假了。
永王在此時再次邀請李白入幕, 李白這迴毫不猶豫,果斷的拒絕了永王,他對許萱的話當然是深信不疑,即便後來有差錯,他也不會後悔今日的決定。
隻是宗蘭在聽說李白的決定之後,說了一句:“若是最後得勝的是永王,李白怕是永無出頭之日了。”
李白聽了這話也隻是一笑,看向一旁正在教李伯禽寫字的許萱,眼神溫柔的連他自己都想象不到,時光靜好,他又何必理會那些繁雜事務?這麽多年了,他似乎才幡然醒悟,索性還不算太晚。
李白走上前將賴在許萱身上撒嬌的兒子拉開,不悅道:“你今年都已經十一歲了,已經是個男人了,還整日裏賴在你母親懷裏撒嬌,成何體統!況且你母親如今剛有身孕,萬不可如此粗魯。”
這幾年李白對他的態度已然比小時好了很多,故而李伯禽如今也沒有十分怕他了,笑道:“是,孩兒記住了。”
李白無奈的歎了口氣,拿他沒有辦法,知道他若是一眼沒有瞧見,或是不在的時候,李伯禽還是會黏許萱黏的很緊。
周圍的人似乎都在忙碌的做著什麽,杜甫此時也正處於李白當年最是抑鬱不得誌的時候,哀歎國運逐漸凋零,他們偶然傳信之間,能發現現在的杜甫越來越像當年在長安時的他了。
李白沒有安慰他,也知道他此時需要的並不是這個,而是在經曆種種失望和絕望之後,看透事物的本質,漸漸的將整顆心平複下來,最終能做的,也隻是寫一些感慨唏噓的詩罷了。
是年夏,永王率軍直取會稽,不久便敗北,一時間支持永王的許多大臣和幕僚全部鋃鐺入獄,李白聽見這個消息的時候也隻是搖了搖頭,而後對一旁做著小衣裳的許萱道:“多虧娘子當年的指點啊,不然如今讓我入獄,實在是放心不下娘子和肚子裏未出世的女兒。”
許萱聞言哭笑不得:“好像伯禽不是你的親生兒子似的,你又怎知我肚子裏的是個女孩兒?”
李白當年陪著許萱生產,親眼見證了那個痛苦的曆程,自然心痛不已,便不想讓許萱再生了,然而許萱卻說兒女雙全,才是一個“好”字,兩人意見不統一,隻說隨緣去吧,於是不久之後,許萱便被把出了喜脈。
李白喜憂參半,仍然十分期待這個小生命的到來,外麵亂成一團,他滿眼滿心都是許萱和她肚子裏的小家夥兒,他已經有了一個兒子,自然更希望這個孩子會是個女兒了,若是生的像許萱,那是最好不過了。
許萱還怕有了這個小的,會讓大兒子心生委屈,怕日後更加不得寵,但沒想到李伯禽卻懂事的說:“希望妹妹出生以後,父親待她比待我更好些。”
這讓許萱更加怕虧欠了大兒子,隻要小的有的東西,也絕不能少了大的,於是她現在做衣裳,不光是給未出世的小家夥做,也有李伯禽的份,隻是如此忙碌下來,卻沒有李白的了。
宗家似乎曾在背後給永王悄悄出謀劃策,如今永王敗北,雖然沒有直接證據指向,但聖人心裏清楚,如今也是逐漸沒落,自然也是個人走茶涼的下場了,和當年的許家大致相同。
李白和許萱隻將一些事情當做故事聽聽,聽得多了,便覺枯燥無趣,最後決定還是迴安陸去了,安祿山謀反,起兵攻打,之間最遭殃的還是平民百姓,宋州這邊也難免會殃及一些,人心惶惶,每日裏出門,看到的便是行人匆匆而過,幾乎都躲在家中,生怕遭了魚池之殃,所以要走的話,還是早一些的好。
兩人決定臨走前在這裏買些當地的吃食帶迴去,給許氏夫婦也帶些禮物,走至楓葉林時,忽然便停下了腳步,許萱感歎道:“怕是最後一次看它們了。”
李白卻道:“安陸亦有安陸的美處,說起來,我一直都很想我們的石室,等夏天到了,便和父親母親一起搬過去住。”
許萱應了一聲,一抬頭,忽而就看到了站在對麵不遠處的宗蘭,恍然間,似乎迴到了那一日的“偶遇”,隻怕這一次才是真正的巧遇了。
李白衝她點了點頭,便要攬著許萱徑直而去。
李白似乎有些動搖了,又似乎毫不在乎,他沉默著低著頭,似乎在思索其中的利弊。
許萱卻不希望李白攪進一場必敗的爭奪戰之中,她看著宗蘭道:“那你又怎能確定永王就一定會成功呢?若是失敗了,你可想得到後果是什麽?”
宗蘭的眼睛放在李白身上仍未曾離開過:“事情還沒開始做,便開始心虛畏懼,如何能成大事?成大事者當不拘小格,哪一個開國君主一定知道自己會成功呢?還不是大膽,努力,加上十二郎不可辜負的天分,一定會成功的。”
許萱冷笑道:“你想鼓動他人造反,倒是可以自薦到永王殿下麵前去,你家中亦有父親兄長在,怎麽你們不去做那個開國功臣呢?你說我膽小也罷,懦弱也罷,總之,李郎是我的夫君,我不會眼睜睜的看著他置於險境,你也休想蠱惑他!”
李白從未見過許萱這般氣勢淩人,她的話不容任何人質疑和反對,之前無論遇到什麽事情,即便是她一人能做主,她也會和李白商量一下,從未有過今天這般,任何人都不能說個不字!
是在擔心他的安全,李白心裏一熱,站到許萱身前半步,看著尚未迴過神來的宗蘭,緩緩道:“之前說過許多次,還請宗六娘子喚太白名諱便可,如此親密的稱唿,我家娘子都未曾這般喊過,著實不大妥當。”
宗蘭被李白當著許萱的麵如此難堪的警告,心裏微微鈍痛,很想就這樣一走了之,但她想起之前與李白相談甚歡的場景,還有二人被傳出千金買壁的佳傳,還是忍不住道:“十......你要知道,機會隻此一次,日後你若是後悔,別怪我沒有提醒你。”
李白淡淡道:“或許之前的一些言語令宗六娘子有些誤會,我雖是對一些事情感到遺憾,但現在得到的遠比遺憾的要滿足的多了,不過宗六娘子的提醒還是要多謝的,隻是這畢竟是我們家裏的選擇,就不勞外人費心了。”
宗蘭不可置信的看著李白,似乎突然發現自己錯看了眼前的人,不對,她又將目光投向李白身邊的那個女人,眼裏含著淚水,卻對許萱冷冷道:“你今日阻攔他的前程,希望你不會有後悔的一日。”
許萱沒有說話,她來到之後,曆史雖然有改變,但走向大致相同,所以永王絕不會登上那個位置的。
宗蘭含著委屈和憤怒離開的,李白籲了口氣,將許萱摟進懷裏,他的神色最為輕鬆,此時還能笑出來:“娘子方才好威風,都把為夫看傻了。”
許萱卻不似他這般,憂慮道:“方才我不顧你的想法,替你做了決定,其實我不知道......你現在還想不想......”
李白將她摟的更緊,笑的十分高興:“娘子這般,我很開心,那些事情我都不想了,真的,現在我每每聽那宗氏左一個抱負,又一個理想,便覺得很是厭煩,有時候真想讓她閉嘴走開,卻好像太過粗魯了一些,之前還覺得可以做個知己,現在......嗬,自以為很了解我。”
許萱原本忐忑的心穩了下來,她喃喃道:“我也不知道我今日做的是不是對,但我知道永王是做不了那個位置的,他很快就被敗北,你若是跟了他,也隻能是被囚進潯陽獄,現在陪在你身邊的人是我,我不知道最後的結局是什麽,但任何風險我都不想嚐試,一點點也不可以,絕對不行!”
李白早就發現許萱似乎知道許多未來的事情,他之前問過,後來聽許萱親口像自己解釋,他也不知為何,那時腦子一抽,避而不談,似乎怕自己更加配不上許萱,但現在,他的好奇心要壓不住了。
“娘子......又算到了?”
許萱原本沉重的心情被他打破,忍不住笑了出來:“不是算的,我哪有那麽厲害,是我之前看的一本書,記述了這個朝代的事情。”
李白震驚道:“竟有此奇書,那書從何而來?娘子可否給我一看?”
許萱搖了搖頭,李白麵露失望,又聽她道:“我很久之前看的了,書沒有帶來,也不可能帶來,所以不能給你看。”
李白懵懂的點點頭。
許萱也沒有多說,不過之前宗蘭總是十二郎十二郎的喚李白,她心裏十分膈應,但今日見了李白的態度,一顆心卻是完完全全的放下了。
她的李白,還是她的李白,從來沒有變過。
第136章 惟有飲者留其名(一)
李白拒絕了永王, 驚訝到了許多人,或許在他們眼中, 有這樣一個好的機會, 應該緊緊抓住才是。
才貌兼其一身的宗六娘子原應與大唐才子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未想到如此一個佳人,在他眼中,竟也抵不過他相伴十幾載的夫人, 不過李白倒也因此被人傳成情聖一般的人物, 在其他待嫁的女兒眼中,既有才,又有貌,最重要的竟還如此專一鍾情, 即便出身不好,與這些優點相比, 倒也不足為道了。
如此, 李白和許萱便成了聞名遐邇的一對璧人。
不過,李白的妻子本就是宰相的孫女,卻還能吸引到另一位宰相的孫女, 著實令許多人羨慕又妒忌。
天寶二年,安史之亂爆發, 時間整整提前了十二年,許萱不知道這其中發生了什麽,又離長安甚遠,道聽途說的一些事情也不知有幾分真幾分假了。
永王在此時再次邀請李白入幕, 李白這迴毫不猶豫,果斷的拒絕了永王,他對許萱的話當然是深信不疑,即便後來有差錯,他也不會後悔今日的決定。
隻是宗蘭在聽說李白的決定之後,說了一句:“若是最後得勝的是永王,李白怕是永無出頭之日了。”
李白聽了這話也隻是一笑,看向一旁正在教李伯禽寫字的許萱,眼神溫柔的連他自己都想象不到,時光靜好,他又何必理會那些繁雜事務?這麽多年了,他似乎才幡然醒悟,索性還不算太晚。
李白走上前將賴在許萱身上撒嬌的兒子拉開,不悅道:“你今年都已經十一歲了,已經是個男人了,還整日裏賴在你母親懷裏撒嬌,成何體統!況且你母親如今剛有身孕,萬不可如此粗魯。”
這幾年李白對他的態度已然比小時好了很多,故而李伯禽如今也沒有十分怕他了,笑道:“是,孩兒記住了。”
李白無奈的歎了口氣,拿他沒有辦法,知道他若是一眼沒有瞧見,或是不在的時候,李伯禽還是會黏許萱黏的很緊。
周圍的人似乎都在忙碌的做著什麽,杜甫此時也正處於李白當年最是抑鬱不得誌的時候,哀歎國運逐漸凋零,他們偶然傳信之間,能發現現在的杜甫越來越像當年在長安時的他了。
李白沒有安慰他,也知道他此時需要的並不是這個,而是在經曆種種失望和絕望之後,看透事物的本質,漸漸的將整顆心平複下來,最終能做的,也隻是寫一些感慨唏噓的詩罷了。
是年夏,永王率軍直取會稽,不久便敗北,一時間支持永王的許多大臣和幕僚全部鋃鐺入獄,李白聽見這個消息的時候也隻是搖了搖頭,而後對一旁做著小衣裳的許萱道:“多虧娘子當年的指點啊,不然如今讓我入獄,實在是放心不下娘子和肚子裏未出世的女兒。”
許萱聞言哭笑不得:“好像伯禽不是你的親生兒子似的,你又怎知我肚子裏的是個女孩兒?”
李白當年陪著許萱生產,親眼見證了那個痛苦的曆程,自然心痛不已,便不想讓許萱再生了,然而許萱卻說兒女雙全,才是一個“好”字,兩人意見不統一,隻說隨緣去吧,於是不久之後,許萱便被把出了喜脈。
李白喜憂參半,仍然十分期待這個小生命的到來,外麵亂成一團,他滿眼滿心都是許萱和她肚子裏的小家夥兒,他已經有了一個兒子,自然更希望這個孩子會是個女兒了,若是生的像許萱,那是最好不過了。
許萱還怕有了這個小的,會讓大兒子心生委屈,怕日後更加不得寵,但沒想到李伯禽卻懂事的說:“希望妹妹出生以後,父親待她比待我更好些。”
這讓許萱更加怕虧欠了大兒子,隻要小的有的東西,也絕不能少了大的,於是她現在做衣裳,不光是給未出世的小家夥做,也有李伯禽的份,隻是如此忙碌下來,卻沒有李白的了。
宗家似乎曾在背後給永王悄悄出謀劃策,如今永王敗北,雖然沒有直接證據指向,但聖人心裏清楚,如今也是逐漸沒落,自然也是個人走茶涼的下場了,和當年的許家大致相同。
李白和許萱隻將一些事情當做故事聽聽,聽得多了,便覺枯燥無趣,最後決定還是迴安陸去了,安祿山謀反,起兵攻打,之間最遭殃的還是平民百姓,宋州這邊也難免會殃及一些,人心惶惶,每日裏出門,看到的便是行人匆匆而過,幾乎都躲在家中,生怕遭了魚池之殃,所以要走的話,還是早一些的好。
兩人決定臨走前在這裏買些當地的吃食帶迴去,給許氏夫婦也帶些禮物,走至楓葉林時,忽然便停下了腳步,許萱感歎道:“怕是最後一次看它們了。”
李白卻道:“安陸亦有安陸的美處,說起來,我一直都很想我們的石室,等夏天到了,便和父親母親一起搬過去住。”
許萱應了一聲,一抬頭,忽而就看到了站在對麵不遠處的宗蘭,恍然間,似乎迴到了那一日的“偶遇”,隻怕這一次才是真正的巧遇了。
李白衝她點了點頭,便要攬著許萱徑直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