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妃乘坐的馬車較之玉真公主的實在是雲泥之差,忠王在眾人眼中,不過是個不甚突出的一位殿下,有些許才華,但似乎更熱愛自由,偶爾散財資助一下受難的百姓,這府中的馬車都這般普通,可見平時要麽是真的很節省,要麽就是太低調了。
“未想到今日能偶遇忠王妃,本是覺得天氣越來越熱了,去布莊裏選些布來做新衣服,李郎他素來喜歡素色,但他又喜歡酒後寫詩,一些衣服上弄得盡是墨水,洗了還是有印記,索性多買一些,總不好穿著帶墨水的衣服出門。”許萱提起李白,臉上盡是溫柔之色,想來二人琴瑟和鳴,感情深厚。
韋妃露出羨慕的神色:“太白是詩人,又是大才子,定然十分浪漫多情。”
許萱笑了笑:“浪漫倒沒有,多情也不必,平時少喝些酒我便謝天謝地了。”
韋妃笑道:“男人嘛,不都是這樣,忠王看起來散漫不羈,卻也是個極愛喝酒的,偏偏酒量又不好,誰喊他喝酒都是醉得一塌糊塗的迴來,不過他醉酒後倒還算聽話,自己躺床上睡去了,一覺到天亮,也不用怎麽伺候的。”
許萱忍不住歎了口氣:“若是李郎有殿下半分,我也知足了,他酒量極好,醉了之後便是哈哈大笑,高興的時候連作好幾首詩,沉鬱的時候會作一首,反複吟詠,然後才倒頭睡去。”
韋妃驚訝道:“酒後作詩?原來太白的詩都是酒後作的?真是稀奇。”
馬車走的很慢,許萱見她說話一直圍繞著李白,卻一直沒有說到關鍵處,她所幸道:“忠王殿下看起來對什麽事情毫不關心,但能看出是個熱心腸的人,去年瘟災,忠王殿下又是派人施粥,又是送藥,可見心地有多善了。近來也聽李郎說起,聖人對殿下連連誇讚,很是喜歡。”
韋妃似乎很是高興:“忠王他向來不欲與兄弟爭什麽,有什麽事情也不和我說,都是憋在心裏,父皇能稱讚殿下幾句,他知道了一定很高興。”
許萱若有深意道:“殿下將來,必是有一番作為的。”
韋妃一怔,還要問什麽,卻見馬車一頓,許萱掀起車簾看向外麵,笑道:“這麽快便到了,果然有忠王妃在,時間總是過得快。”她下了馬車,見韋妃追著她還欲說什麽,微微一行禮,道,“改日有空,再親自登門拜謝忠王妃。”
她這般說了,韋妃縱然再是心急,卻也不能追過去問了,隻好點點頭,帶著一肚子的疑問和困惑離開了。
許萱知道忠王是在派忠王妃來套她的話,但她也隻能言盡於此,況且她與李白本就不欲參與皇室之爭,朝代如何走向,其實她並不關心,最初來到這裏時,她最擔心的本是自己的壽命,後來便是與李白的未來,至於將來誰登上皇位,她一點也不在乎。
她算了一下時間,八月五日是李隆基四十歲的壽辰,他必將大操大辦,介時以李林甫為馬首是瞻的一群馬屁精定然是支持李隆基的,而那些勸李隆基不要鋪張浪費的必然會惹李隆基生惱,到時候,太子又會怎麽做呢?
“我們家裏的東西多嗎?”許萱問道。
朝青不解道:“多啊,這麽些人,加上吃穿用度,還是不少的,娘子怎麽想起問這個了?”
許萱輕輕歎了口氣,道:“我是問相比我們來時,若是離開府上,帶的東西多不多?”
“咱們要走了嗎?是要迴安陸了嗎?”朝青先是疑惑,而後高興道,“那要看娘子有沒有什麽不舍得的物什,其實收拾收拾,和來時也是差不多的。來了有快一年了,還挺想那邊的家呢。”
許萱笑了笑:“我隻是問一下,你不必和他人提起。”
朝青不解的應了。
許萱本想迴內室,卻想到今日李白休沐,不是出去與人喝酒,便是在書房了。
進了書房,果然見李白在屋內練字,她走過去替他磨墨,道:“方才迴來時,遇見忠王妃了。”
李白筆尖一頓:“她說了什麽?”
許萱笑道:“還能說什麽,要麽是忠王派來的,要麽是擔心忠王未來的前途過來套套話,畢竟你現在是在聖人身邊做事,有些消息總是能比多人早些知道。”
李白皺了皺眉:“我向來不打聽那些八卦之事,忠王有什麽話大可直接來問我,派個女人來試探,他到底還是對那個位置有想法的,現在太子逐漸失勢,但武惠妃的勢力還在,他有把握?”
許萱見他動怒,忙安撫道:“我看他倒也沒有惡意,隻是想讓你幫他而已,不過他見你不願,應該也不會強迫你。”
李白臉色好看了一些,他將筆隨意一扔,將快要寫完的一頁紙弄得盡是墨點,不悅道:“一個兩個的都有自己的心思,就連聖人也是隻有閑下來時才會想到我,還對我生了警戒之心,每日如此,真是煎熬。”
說起宮裏的事,李白忽然想起一事:“對了,昨日太子與聖人頂撞了幾句,我聽見了郝象賢的名字,但他們說的什麽卻沒有聽清,不過聖人很是震怒。當時並沒有多少人,故而還未走露風聲,但宮內安插了人的,這會兒估計開始動手腳了。”
許萱點點頭:“也是差不多到時候了,元道長後日便要離開了。寵之?不會是惹什麽事了吧?”
在長安的日子並沒有比在安陸好多少,李白失望至極,但矛盾的他還抱有一絲絲希望,糾結的掙紮著。
“他在這長安得罪的人可不少,被人誣害構陷的也是正常,太子的船要翻,首先拿他來開刀!”
許萱驚道:“已經動手了?”
李白沉吟了片刻,道:“依我看,許是布置了很久,郝象賢平時囂張慣了的,許多罪名都能按在他身上但還不能打倒他,現在太子不行了,聖人估計也不會管郝象賢的死活,任人宰割了。”
許萱聞言擔憂不已,想去太子府打聽打聽,又知道現在還不是時候,心焦不已。
輪到李白來安慰她了:“你放心,隻要太子還未被廢,他就應該還能保條命,他屢次幫我,又是咱們家的近鄰,自然能幫就幫,我會看著辦的,你別多想。”
許萱頓時輕鬆了一些,李白若說出手,總還會有轉圜的餘地,畢竟還有崔宗之等人在。
“不過我看韋妃倒很有眼緣,一點也沒有王妃的架子。你說,忠王會幫太子嗎?”
李白道:“忠王也很喜歡他這個王妃,但我想,他或許會靜觀其變罷。”
許萱不知道發生了什麽,這種無力感使她沒有安全感,聯想到之前郝象賢似乎想要和她保持距離,近來也很久未曾聯係過,以前都是郝象賢來拜訪,她去太子府總是不方便的,而現在太子的地位岌岌可危,郝象賢也怕是不能夠自保了,現在隻能將希望寄托給太子了麽?
“對了,或許壽王並不知道這些事情呢?若是壽王願意幫寵之,或許......”
李白扶上許萱的肩,柔聲道:“現在還不清楚到底是出了什麽事情,畢竟現在還沒有傳來什麽消息,或許沒有我們想的這麽糟糕。”
是了,她關心則亂,還不知什麽事情怎麽去幫郝象賢呢?
“若是你幫不上忙,還會連累到你,就......”許萱說不出不管郝象賢的話,一同長大的情分等同於親人一般,但萬一真有什麽事情,她不想李白也累及進去。
“放心,我自有分寸。”
第102章 露從今夜白(十五)
也不必李白多費心,第二日早朝後, 李隆基命太子一人留下。禦書房內, 彈劾太子通事舍人的奏折高高的摞在李隆基麵前, 他一本也沒有翻開看, 隻是沉著臉掃視了一下眾人的神色, 而後將目光放在臉色蒼白的李瑛臉上。
“嗣謙, 你來看看這些奏折, 朕這些天已經看了很多了,每條證狀都是有頭有尾,有理有據, 這些年來, 那郝象賢狐假虎威,做了多少引起民憤的事情,他又是你身邊人, 也是朕看錯了人。”
李瑛跪在地上,滿臉痛楚:“定是有那奸人想要陷害兒臣,郝象賢是什麽樣的人, 兒臣最是清楚不過。他平時雖然跋扈了些, 惹了某些人不快, 但他絕對不會做有害百姓的事啊!”
李隆基冷冷的看著李瑛,似乎並不關心奏折裏麵的東西是真是假,於是問向一旁看書的李白,道:“說起來,這郝家與許家乃是至交, 太白是許家婿郎,你怎麽看?”
李白望著李瑛投過來的期望目光,頓了頓,道:“據太白所知,郝象賢為人過於直爽,不懂得圓滑世故,但也沒有那般十惡不赦,在某看來,這樣的人能在太子殿下身邊,也是難得可貴的。”
“未想到今日能偶遇忠王妃,本是覺得天氣越來越熱了,去布莊裏選些布來做新衣服,李郎他素來喜歡素色,但他又喜歡酒後寫詩,一些衣服上弄得盡是墨水,洗了還是有印記,索性多買一些,總不好穿著帶墨水的衣服出門。”許萱提起李白,臉上盡是溫柔之色,想來二人琴瑟和鳴,感情深厚。
韋妃露出羨慕的神色:“太白是詩人,又是大才子,定然十分浪漫多情。”
許萱笑了笑:“浪漫倒沒有,多情也不必,平時少喝些酒我便謝天謝地了。”
韋妃笑道:“男人嘛,不都是這樣,忠王看起來散漫不羈,卻也是個極愛喝酒的,偏偏酒量又不好,誰喊他喝酒都是醉得一塌糊塗的迴來,不過他醉酒後倒還算聽話,自己躺床上睡去了,一覺到天亮,也不用怎麽伺候的。”
許萱忍不住歎了口氣:“若是李郎有殿下半分,我也知足了,他酒量極好,醉了之後便是哈哈大笑,高興的時候連作好幾首詩,沉鬱的時候會作一首,反複吟詠,然後才倒頭睡去。”
韋妃驚訝道:“酒後作詩?原來太白的詩都是酒後作的?真是稀奇。”
馬車走的很慢,許萱見她說話一直圍繞著李白,卻一直沒有說到關鍵處,她所幸道:“忠王殿下看起來對什麽事情毫不關心,但能看出是個熱心腸的人,去年瘟災,忠王殿下又是派人施粥,又是送藥,可見心地有多善了。近來也聽李郎說起,聖人對殿下連連誇讚,很是喜歡。”
韋妃似乎很是高興:“忠王他向來不欲與兄弟爭什麽,有什麽事情也不和我說,都是憋在心裏,父皇能稱讚殿下幾句,他知道了一定很高興。”
許萱若有深意道:“殿下將來,必是有一番作為的。”
韋妃一怔,還要問什麽,卻見馬車一頓,許萱掀起車簾看向外麵,笑道:“這麽快便到了,果然有忠王妃在,時間總是過得快。”她下了馬車,見韋妃追著她還欲說什麽,微微一行禮,道,“改日有空,再親自登門拜謝忠王妃。”
她這般說了,韋妃縱然再是心急,卻也不能追過去問了,隻好點點頭,帶著一肚子的疑問和困惑離開了。
許萱知道忠王是在派忠王妃來套她的話,但她也隻能言盡於此,況且她與李白本就不欲參與皇室之爭,朝代如何走向,其實她並不關心,最初來到這裏時,她最擔心的本是自己的壽命,後來便是與李白的未來,至於將來誰登上皇位,她一點也不在乎。
她算了一下時間,八月五日是李隆基四十歲的壽辰,他必將大操大辦,介時以李林甫為馬首是瞻的一群馬屁精定然是支持李隆基的,而那些勸李隆基不要鋪張浪費的必然會惹李隆基生惱,到時候,太子又會怎麽做呢?
“我們家裏的東西多嗎?”許萱問道。
朝青不解道:“多啊,這麽些人,加上吃穿用度,還是不少的,娘子怎麽想起問這個了?”
許萱輕輕歎了口氣,道:“我是問相比我們來時,若是離開府上,帶的東西多不多?”
“咱們要走了嗎?是要迴安陸了嗎?”朝青先是疑惑,而後高興道,“那要看娘子有沒有什麽不舍得的物什,其實收拾收拾,和來時也是差不多的。來了有快一年了,還挺想那邊的家呢。”
許萱笑了笑:“我隻是問一下,你不必和他人提起。”
朝青不解的應了。
許萱本想迴內室,卻想到今日李白休沐,不是出去與人喝酒,便是在書房了。
進了書房,果然見李白在屋內練字,她走過去替他磨墨,道:“方才迴來時,遇見忠王妃了。”
李白筆尖一頓:“她說了什麽?”
許萱笑道:“還能說什麽,要麽是忠王派來的,要麽是擔心忠王未來的前途過來套套話,畢竟你現在是在聖人身邊做事,有些消息總是能比多人早些知道。”
李白皺了皺眉:“我向來不打聽那些八卦之事,忠王有什麽話大可直接來問我,派個女人來試探,他到底還是對那個位置有想法的,現在太子逐漸失勢,但武惠妃的勢力還在,他有把握?”
許萱見他動怒,忙安撫道:“我看他倒也沒有惡意,隻是想讓你幫他而已,不過他見你不願,應該也不會強迫你。”
李白臉色好看了一些,他將筆隨意一扔,將快要寫完的一頁紙弄得盡是墨點,不悅道:“一個兩個的都有自己的心思,就連聖人也是隻有閑下來時才會想到我,還對我生了警戒之心,每日如此,真是煎熬。”
說起宮裏的事,李白忽然想起一事:“對了,昨日太子與聖人頂撞了幾句,我聽見了郝象賢的名字,但他們說的什麽卻沒有聽清,不過聖人很是震怒。當時並沒有多少人,故而還未走露風聲,但宮內安插了人的,這會兒估計開始動手腳了。”
許萱點點頭:“也是差不多到時候了,元道長後日便要離開了。寵之?不會是惹什麽事了吧?”
在長安的日子並沒有比在安陸好多少,李白失望至極,但矛盾的他還抱有一絲絲希望,糾結的掙紮著。
“他在這長安得罪的人可不少,被人誣害構陷的也是正常,太子的船要翻,首先拿他來開刀!”
許萱驚道:“已經動手了?”
李白沉吟了片刻,道:“依我看,許是布置了很久,郝象賢平時囂張慣了的,許多罪名都能按在他身上但還不能打倒他,現在太子不行了,聖人估計也不會管郝象賢的死活,任人宰割了。”
許萱聞言擔憂不已,想去太子府打聽打聽,又知道現在還不是時候,心焦不已。
輪到李白來安慰她了:“你放心,隻要太子還未被廢,他就應該還能保條命,他屢次幫我,又是咱們家的近鄰,自然能幫就幫,我會看著辦的,你別多想。”
許萱頓時輕鬆了一些,李白若說出手,總還會有轉圜的餘地,畢竟還有崔宗之等人在。
“不過我看韋妃倒很有眼緣,一點也沒有王妃的架子。你說,忠王會幫太子嗎?”
李白道:“忠王也很喜歡他這個王妃,但我想,他或許會靜觀其變罷。”
許萱不知道發生了什麽,這種無力感使她沒有安全感,聯想到之前郝象賢似乎想要和她保持距離,近來也很久未曾聯係過,以前都是郝象賢來拜訪,她去太子府總是不方便的,而現在太子的地位岌岌可危,郝象賢也怕是不能夠自保了,現在隻能將希望寄托給太子了麽?
“對了,或許壽王並不知道這些事情呢?若是壽王願意幫寵之,或許......”
李白扶上許萱的肩,柔聲道:“現在還不清楚到底是出了什麽事情,畢竟現在還沒有傳來什麽消息,或許沒有我們想的這麽糟糕。”
是了,她關心則亂,還不知什麽事情怎麽去幫郝象賢呢?
“若是你幫不上忙,還會連累到你,就......”許萱說不出不管郝象賢的話,一同長大的情分等同於親人一般,但萬一真有什麽事情,她不想李白也累及進去。
“放心,我自有分寸。”
第102章 露從今夜白(十五)
也不必李白多費心,第二日早朝後, 李隆基命太子一人留下。禦書房內, 彈劾太子通事舍人的奏折高高的摞在李隆基麵前, 他一本也沒有翻開看, 隻是沉著臉掃視了一下眾人的神色, 而後將目光放在臉色蒼白的李瑛臉上。
“嗣謙, 你來看看這些奏折, 朕這些天已經看了很多了,每條證狀都是有頭有尾,有理有據, 這些年來, 那郝象賢狐假虎威,做了多少引起民憤的事情,他又是你身邊人, 也是朕看錯了人。”
李瑛跪在地上,滿臉痛楚:“定是有那奸人想要陷害兒臣,郝象賢是什麽樣的人, 兒臣最是清楚不過。他平時雖然跋扈了些, 惹了某些人不快, 但他絕對不會做有害百姓的事啊!”
李隆基冷冷的看著李瑛,似乎並不關心奏折裏麵的東西是真是假,於是問向一旁看書的李白,道:“說起來,這郝家與許家乃是至交, 太白是許家婿郎,你怎麽看?”
李白望著李瑛投過來的期望目光,頓了頓,道:“據太白所知,郝象賢為人過於直爽,不懂得圓滑世故,但也沒有那般十惡不赦,在某看來,這樣的人能在太子殿下身邊,也是難得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