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丹丘擺了擺手:“太白盛情我心領了,隻是你覺得長安城這麽多雙眼睛,我若是住在了你這裏,別人會怎麽想?怕是聖人對你更會猜忌和忌憚。昨夜聖人還向我聊起你,他說本來看中你的才華,想你是個淡泊名利的文人雅士,沒想到也與那些人也是一樣,令他很是失望。”
李白無奈道:“不過是去了太子府一趟,聖人便以為我入了太子門下,進而對我疏遠提防,我有口難辯啊!”
元丹丘理解的點點頭:“聖人確實變得多疑膽小,還貪生怕死,和以前大為不同,他看不上太子,廢黜太子也是早晚的事情,你千萬不要參與進去,皇家的事情最不好沾惹,莫要覺得太子可憐便伸手幫他,這時候還是避而遠之的好,說不定他日後為王,有自己的封地還能過得快活自在一些。”
“就怕太子不這麽想。”李白道,“聖人的想法實在詭異,我在他身邊自然也不會日日揣測他的想法,隻是這些與我想象的完全不同。”
元丹丘知道李白的雄心抱負,現在雖然在聖人麵前青眼有加,卻過得並不如意,確切的說是和他想象的完全不同,空有一腔熱血,無處施展。
“我不會住你這裏,事實上聖人也邀請我入住宮內,我覺得不好,依然住在我之前的小房子裏,清淨自在,閑雜人等一概不見。”說罷,他認真的打量了李白一番,笑道,“此番再見太白,似乎與之前有所大不同。”
墨青上了茶,上次他也見了元丹丘,對他很是好感。
李白吩咐道:“娘子可知道道長來了?”
墨青道:“應是還不知道。”
李白道:“那便派個人告知一聲,午間道長便在家中用膳了。”
他說的陳述句,一雙眼睛卻詢問的望向元丹丘。
元丹丘笑著點了點頭:“那就勞煩了。”
見墨青親自去了,李白方才問道:“道長方才所說,某哪裏有何不同?”
元丹丘拿起茶盞,將漂浮在上方的茶葉拂去,喝了一口,砸了咂嘴,道:“茶葉還尚可,我說的不同,並非是說太白的處境,而是你的心境。”
李白隱隱約約感覺到了元丹丘想要說什麽。
元丹丘繼續道:“我看之前的太白,雖然看似灑脫豪放,實則很是為自己的前途憂慮,怕一生碌碌無為,怕金子被埋沒光華,怕一身才華無處安放,或者說這世道處處為難限製著你,讓你很是憤慨。”
李白笑道:“道長果然知我。”
元丹丘低著頭,杯中的茶水漸冷,他緩緩道:“現在太白反而給我一種真正的豁達,好像突然就看開了,明朗了很多,似乎眼前重重疊疊環繞的迷霧被吹散了些許,雖說遠方的路還看不清楚,起碼近處的路卻有跡可循了。”
李白沒有說話,他覺得元丹丘字字說進自己心裏,無奈的想,真不知道與這樣的人交友,是福還是禍了。
“讓我來猜猜那陣清風來自何處。”元丹丘饒有趣味的看著李白,聽見外間傳來輕盈的腳步聲,以及墨青小聲的說著什麽,於是起身道,“想必就是太白之妻,許圉師之孫女,許夫人是也。”
許萱剛踏入廳內,便聽見有人提起自己,遂上前行禮道:“舊聞道長大名,如雷貫耳,今日一見,果然百聞不如見上一麵。”
元丹丘哈哈大笑,對李白道:“怪不得太白看起來春風滿麵,有這麽一個能說會道的夫人,想來平日裏的心結能解去一大半了。”
李白暗暗心驚元丹丘竟然什麽都知道,難道僅僅是猜測?還是從何處聽來的?
“元道長過譽了。”許萱看了一眼李白,笑道,“不知今日會迎來貴客,生怕怠慢,不知道長可有什麽忌諱?”
元丹丘輕鬆道:“我很隨意,從來不會挑挑揀揀,簡單些便好,勞煩夫人。”
許萱見李白沒有說什麽,便告了退去安排午膳。
出了前廳,許萱迴頭看了一眼,問墨青道:“之前在安陸時,你算是與這元道長有過交集,他可真的是與傳說中的一樣?”
墨青提起元丹丘,便肅然起敬:“那時小奴雖然沒有資格和道長說上幾句話,但看他言行舉止都十分灑脫自信,可見人是有底氣的,否則那些傳出來的話也不會是空穴來風罷。”
許萱也深以為然,小聲嘀咕道:“我看李郎臉色好像沒有很好,莫非是在宮裏受了氣?”
這廂元丹丘對李白道:“聖人對你起了疑心,我昨日廢了許多口舌,才將他的疑心去除,聖人若是再繼續下去,日後別說是我,哪怕是我師傅來了,他的話聖人都不一定能聽進心裏去了。長此以往,大唐危矣。”
李白忙起身朝元丹丘施禮道:“多謝道長相助,若非是道長,我怕是在這長安過不下去了。”
元丹丘雖然沒有進過官場,但也深知其中的一些機關算計著實可怕,說實話,最可怕的還是人心!
“你那性子確實該收斂些了,這裏都是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我這次能幫你,下一次卻不一定了,再者你本身清白,何必平白惹了一身髒水,縱然不能出淤泥而不染,起碼不能拖泥帶水,惹得一身騷。我知你心性,知你是什麽人,別人可不知道。”
李白鄭重道:“道長之言,令某醍醐灌頂,必當謹記於心。”
第100章 露從今夜白(十三)
為防聖人多慮,元丹丘用過午膳便離去了, 許萱給李白倒了杯水, 坐在一旁, 問道:“原來聖人這麽著急趕來是因為元道長, 但是聖人會不會顧忌你與道長的關係?”
李白思索道:“道長向來不管朝廷內的事情, 自然也不會在儲君上表示什麽, 但是現在聖人疑心很重, 難免連元道長都列為懷疑對象,這很難說。”他深深歎了口氣。
這朝野之事,這般複雜, 與他之前設想完全不同, 這些並非是他想要的,他現在開始懷疑,留在長安到底是不是一件對的事情。
“元道長此番來長安, 不知又會惹多少人生出不該有的心思。”許萱見他麵露愁容,安慰道,“也許是一件好事呢, 元道長雖然不管這些事情, 但在我看來, 他應是會幫你在聖人麵前解釋的。”
李白道:“道長昨天確實為我在聖人麵前解釋了一番,隻是我忽然覺得,這些並非是我想要的。”
許萱能夠理解他這種感覺,滿心的希望落空,數年的希冀和努力卻不被理解和重用, 甚至還加以懷疑和鄙夷,李白自然是難以接受和憤懣的。
“除此之外,李郎可還有其他願望?”
其他願望?李白抬頭看著窗外漸漸生出綠芽的樹枝,寒冬褪去,萬物複蘇,他身為一個小小的甚至連頭銜都沒有的翰林供奉,並不能為這蒼生為天下百姓做些什麽,日複一日的飲酒作詩,也隻是感慨居多,取樂了聖人,而他仍是一事無成。
這樣的日子過下去有什麽意思?他不摻和那些所謂的官場算計,那些人卻一個個的找上他,視他為眼中釘肉中刺,如此生活在陰謀之下,又有何趣味?那些人竟樂此不彼麽?
李白苦笑道:“即便得了貴人相助,來到長安,走到聖人眼下,也是一事無成,處處受牽製,前一刻還要賜我官位,滿是讚譽,後一刻便任人構陷折辱,冷眼相看,令某很是灰心。”
許萱一手輕輕撫著李白的後背,輕聲安撫道:“也許隻有身在那個位置,才知道為君者也是不容易罷?畢竟他也不希望被最信任的臣子所背叛欺騙,再者說,誰人都有被蒙蔽雙眼的時候,今日聖人會生疑心,日後也會,在官場能做到孑然一身,從古至今又有幾人做到?李郎莫要心灰意冷。”
聽了這番話,李白心情好了一些,他握住許萱的手,長吐了口氣:“不知為何,每次一遇到這些亂七八糟的煩心事,經娘子一說,好像也沒有那麽煩惱了。娘子的意思,我是不應放棄的?”
許萱知道李白現在心裏煩惱是煩惱,但還做不到徹底放手,這麽多年的夙願,他怎會甘心就這樣灰心的離去?隻好順著他的思路和想法,為他開導心結。
“那要看李郎自己,不如再給聖人一些機會,且再看看,若還是令李郎心生不快,我們又何必為難自己呢?”
李白無奈道:“不過是去了太子府一趟,聖人便以為我入了太子門下,進而對我疏遠提防,我有口難辯啊!”
元丹丘理解的點點頭:“聖人確實變得多疑膽小,還貪生怕死,和以前大為不同,他看不上太子,廢黜太子也是早晚的事情,你千萬不要參與進去,皇家的事情最不好沾惹,莫要覺得太子可憐便伸手幫他,這時候還是避而遠之的好,說不定他日後為王,有自己的封地還能過得快活自在一些。”
“就怕太子不這麽想。”李白道,“聖人的想法實在詭異,我在他身邊自然也不會日日揣測他的想法,隻是這些與我想象的完全不同。”
元丹丘知道李白的雄心抱負,現在雖然在聖人麵前青眼有加,卻過得並不如意,確切的說是和他想象的完全不同,空有一腔熱血,無處施展。
“我不會住你這裏,事實上聖人也邀請我入住宮內,我覺得不好,依然住在我之前的小房子裏,清淨自在,閑雜人等一概不見。”說罷,他認真的打量了李白一番,笑道,“此番再見太白,似乎與之前有所大不同。”
墨青上了茶,上次他也見了元丹丘,對他很是好感。
李白吩咐道:“娘子可知道道長來了?”
墨青道:“應是還不知道。”
李白道:“那便派個人告知一聲,午間道長便在家中用膳了。”
他說的陳述句,一雙眼睛卻詢問的望向元丹丘。
元丹丘笑著點了點頭:“那就勞煩了。”
見墨青親自去了,李白方才問道:“道長方才所說,某哪裏有何不同?”
元丹丘拿起茶盞,將漂浮在上方的茶葉拂去,喝了一口,砸了咂嘴,道:“茶葉還尚可,我說的不同,並非是說太白的處境,而是你的心境。”
李白隱隱約約感覺到了元丹丘想要說什麽。
元丹丘繼續道:“我看之前的太白,雖然看似灑脫豪放,實則很是為自己的前途憂慮,怕一生碌碌無為,怕金子被埋沒光華,怕一身才華無處安放,或者說這世道處處為難限製著你,讓你很是憤慨。”
李白笑道:“道長果然知我。”
元丹丘低著頭,杯中的茶水漸冷,他緩緩道:“現在太白反而給我一種真正的豁達,好像突然就看開了,明朗了很多,似乎眼前重重疊疊環繞的迷霧被吹散了些許,雖說遠方的路還看不清楚,起碼近處的路卻有跡可循了。”
李白沒有說話,他覺得元丹丘字字說進自己心裏,無奈的想,真不知道與這樣的人交友,是福還是禍了。
“讓我來猜猜那陣清風來自何處。”元丹丘饒有趣味的看著李白,聽見外間傳來輕盈的腳步聲,以及墨青小聲的說著什麽,於是起身道,“想必就是太白之妻,許圉師之孫女,許夫人是也。”
許萱剛踏入廳內,便聽見有人提起自己,遂上前行禮道:“舊聞道長大名,如雷貫耳,今日一見,果然百聞不如見上一麵。”
元丹丘哈哈大笑,對李白道:“怪不得太白看起來春風滿麵,有這麽一個能說會道的夫人,想來平日裏的心結能解去一大半了。”
李白暗暗心驚元丹丘竟然什麽都知道,難道僅僅是猜測?還是從何處聽來的?
“元道長過譽了。”許萱看了一眼李白,笑道,“不知今日會迎來貴客,生怕怠慢,不知道長可有什麽忌諱?”
元丹丘輕鬆道:“我很隨意,從來不會挑挑揀揀,簡單些便好,勞煩夫人。”
許萱見李白沒有說什麽,便告了退去安排午膳。
出了前廳,許萱迴頭看了一眼,問墨青道:“之前在安陸時,你算是與這元道長有過交集,他可真的是與傳說中的一樣?”
墨青提起元丹丘,便肅然起敬:“那時小奴雖然沒有資格和道長說上幾句話,但看他言行舉止都十分灑脫自信,可見人是有底氣的,否則那些傳出來的話也不會是空穴來風罷。”
許萱也深以為然,小聲嘀咕道:“我看李郎臉色好像沒有很好,莫非是在宮裏受了氣?”
這廂元丹丘對李白道:“聖人對你起了疑心,我昨日廢了許多口舌,才將他的疑心去除,聖人若是再繼續下去,日後別說是我,哪怕是我師傅來了,他的話聖人都不一定能聽進心裏去了。長此以往,大唐危矣。”
李白忙起身朝元丹丘施禮道:“多謝道長相助,若非是道長,我怕是在這長安過不下去了。”
元丹丘雖然沒有進過官場,但也深知其中的一些機關算計著實可怕,說實話,最可怕的還是人心!
“你那性子確實該收斂些了,這裏都是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我這次能幫你,下一次卻不一定了,再者你本身清白,何必平白惹了一身髒水,縱然不能出淤泥而不染,起碼不能拖泥帶水,惹得一身騷。我知你心性,知你是什麽人,別人可不知道。”
李白鄭重道:“道長之言,令某醍醐灌頂,必當謹記於心。”
第100章 露從今夜白(十三)
為防聖人多慮,元丹丘用過午膳便離去了, 許萱給李白倒了杯水, 坐在一旁, 問道:“原來聖人這麽著急趕來是因為元道長, 但是聖人會不會顧忌你與道長的關係?”
李白思索道:“道長向來不管朝廷內的事情, 自然也不會在儲君上表示什麽, 但是現在聖人疑心很重, 難免連元道長都列為懷疑對象,這很難說。”他深深歎了口氣。
這朝野之事,這般複雜, 與他之前設想完全不同, 這些並非是他想要的,他現在開始懷疑,留在長安到底是不是一件對的事情。
“元道長此番來長安, 不知又會惹多少人生出不該有的心思。”許萱見他麵露愁容,安慰道,“也許是一件好事呢, 元道長雖然不管這些事情, 但在我看來, 他應是會幫你在聖人麵前解釋的。”
李白道:“道長昨天確實為我在聖人麵前解釋了一番,隻是我忽然覺得,這些並非是我想要的。”
許萱能夠理解他這種感覺,滿心的希望落空,數年的希冀和努力卻不被理解和重用, 甚至還加以懷疑和鄙夷,李白自然是難以接受和憤懣的。
“除此之外,李郎可還有其他願望?”
其他願望?李白抬頭看著窗外漸漸生出綠芽的樹枝,寒冬褪去,萬物複蘇,他身為一個小小的甚至連頭銜都沒有的翰林供奉,並不能為這蒼生為天下百姓做些什麽,日複一日的飲酒作詩,也隻是感慨居多,取樂了聖人,而他仍是一事無成。
這樣的日子過下去有什麽意思?他不摻和那些所謂的官場算計,那些人卻一個個的找上他,視他為眼中釘肉中刺,如此生活在陰謀之下,又有何趣味?那些人竟樂此不彼麽?
李白苦笑道:“即便得了貴人相助,來到長安,走到聖人眼下,也是一事無成,處處受牽製,前一刻還要賜我官位,滿是讚譽,後一刻便任人構陷折辱,冷眼相看,令某很是灰心。”
許萱一手輕輕撫著李白的後背,輕聲安撫道:“也許隻有身在那個位置,才知道為君者也是不容易罷?畢竟他也不希望被最信任的臣子所背叛欺騙,再者說,誰人都有被蒙蔽雙眼的時候,今日聖人會生疑心,日後也會,在官場能做到孑然一身,從古至今又有幾人做到?李郎莫要心灰意冷。”
聽了這番話,李白心情好了一些,他握住許萱的手,長吐了口氣:“不知為何,每次一遇到這些亂七八糟的煩心事,經娘子一說,好像也沒有那麽煩惱了。娘子的意思,我是不應放棄的?”
許萱知道李白現在心裏煩惱是煩惱,但還做不到徹底放手,這麽多年的夙願,他怎會甘心就這樣灰心的離去?隻好順著他的思路和想法,為他開導心結。
“那要看李郎自己,不如再給聖人一些機會,且再看看,若還是令李郎心生不快,我們又何必為難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