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又想了一會兒,道:“除卻此二人,宗之可覺得其他殿下中,有擔得此大任之人?”
崔宗之驚訝的張了張嘴,他和其他人一樣,覺得儲君這個位置非這二人莫屬,其他人還真未在考慮之內,但經李白這麽一提點,他腦中閃過一個念頭,他湊到李白耳邊,不敢確定道:“忠王......殿下?”
李白偏了偏頭,躲過了他,崔宗之仍在自我驚訝中,小聲嘀咕道:“若是太子殿下被廢了,按照長幼順序,下一個就是忠王啊?”
李白手中把玩著李隆基賞的箭,意外的發現箭頭還是純金的,忍不住要放在嘴裏咬一咬。
崔宗之忙給他拍開,嫌棄道:“你也不怕上麵有毒?說正事,就算那個誰被廢了,也不一定就是忠王了,他的母妃隻是姬妾,況且自古又不是沒有廢長立賢的先例,聖人想立誰,便是誰了。”
李白這時才點了點頭,讚道:“你分析的很對,太子氣候漸弱,每每見他總覺得他鬱鬱寡歡,拉著一張長臉,明明才二十出頭,看上去卻像是三十多的,也太穩重了些,又不懂得討聖人歡心,聖人自然越看越不喜,如此不會為人處世,被廢了就廢了。”
崔宗之滿臉驚訝,李白笑道:“我沒有要投奔壽王的意思,隻是實話實說,要我我也不喜歡看他那一張鬱卒的長臉,好像我欠他什麽似的,壽王此人......並不好爭,一切不過是惠妃的意願罷了。”
李白聽了崔宗之這一番話後,心情反而好了許多,他起來伸了個懶腰,偷了他一壺酒,搖搖晃晃的準備迴去補個覺,臨走時又迴頭道:“你想把自己從裏麵摘出來,首先,就是要和李瑤劃清界限。”
不知道崔宗之是什麽表情,李白也不想再理這些煩心事,他現在隻想迴家好好睡一覺,這種時候,他都是格外的想許萱。自從成親以來,每次迴家都會有人為他留盞燈,幹淨整潔的小屋,夾在著屬於許萱特有的香味,令他格外的安心。
本以為此次狩獵還要待上幾日,李隆基喜歡狩獵並不是喜歡看他人狩獵,他更喜歡自己馳騁在馬上追逐獵物的感覺,隻是這次也不知道怎麽迴事,長安城內連夜騎馬向李隆基傳了一個消息,也不知道是什麽,李隆基當即決斷翌日啟程迴長安,所有人都未玩的盡興,但李隆基既然發話了,也隻得跟著迴了。
一路上所有人都在猜會讓李隆基打破計劃立刻迴城的人是誰,會有誰如此大的能耐?
崔宗之也是滿臉好奇,他想來想去,想不出個所以然來,便問李白:“你覺得會是誰?”
李白卻是這些人裏最想迴家的那個,別人都強忍著不滿和意猶未盡,隻有他興高采烈,滿心的歡喜。
“管他是誰,不過我倒是應該謝謝那人,可以早些迴去。”
崔宗之先是不解,而後想到什麽,便裝模作樣的歎氣道:“真是羨慕太白兄和嫂夫人的感情啊,這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便是太白兄這般了罷?”
李白也不見臉紅,大大方方的承認道:“確實啊,這三年一晃而過,滋味那是十分的難受啊。”
崔宗之比不過李白的臉皮,哭笑不得的閉了嘴。
彭允在前麵聽見了,迴頭看李白,露出森冷的笑,不知是在嘲諷,還是在打其他的壞主意。
王維驅馬走近,告誡李白道:“這人你千萬要提防,楊洄那人什麽事情都寫在臉上,愚蠢的人比較好對付,這彭允隱藏的極深,誰知道昨日的事情不是他在背後挑起的?我看那李林甫也脫不了身,都是一丘之貉。”
李白笑著謝了,反而關心王維道:“摩詰何時離開長安?下次見麵卻不知是何時了。”
王維淡笑道:“三年後趕考,我必然還會再迴來長安,倒是那時不知太白又身處何位了。”
李白搖了搖頭,自嘲道:“我?說不定那時早已被趕出長安,以後的事情誰說的準,且走一步看一步吧。”
王維道:“過幾日離去就不和二位道別了,天下無不散的筵席,日後有緣自會相聚。”
於是幾人便沒有再說話,一路沉默,長安城就在不遠處,李白腦子裏都是許萱坐在燈下給他縫衣,偶爾抬頭朝他溫婉一笑的溫存模樣。
真想快點迴家看到她。
其實仔細想來,也才分開了兩日罷了,怎麽好像已有月餘不曾見麵了呢?也不知她想不想自己......
胡思亂想著,便已跟隨著入了長安,李隆基也沒說什麽,隻說了句“朕甚歡心”,便讓大家就地解散,各自迴家了。
李白朝崔宗之王維二人道了別,便策馬匆匆往家裏趕,半路上又想自己出一趟門也沒有給許萱帶禮物,便又看向四周有沒有好物件賣。
身後有人追上來,李白迴頭一看,卻是李璵。
“沒想到提前迴來了,也不知能如此驚動父皇的人是誰,不過我知道現在父皇無暇□□,若是太白有空,可到本王府中小坐一會兒。本王有些不懂的問題,還想向太白請教。”
李白下意識的就要拒絕,但是礙於李璵的身份,又不好直說。
“忠王過譽了,白不過也是一後生耳,尚有許多未知未解,如何能為忠王解惑答疑呢。”
李璵看出他的猶豫,倒也不勉強,體貼道:“若是太白現在有要緊事便去忙罷,我這裏倒不著急,太白何時有空,隻管過來便是。”
說完,也不給李白答話的機會,轉身離去了。
最近這李璵似乎有向他拋出橄欖枝的意味,莫不是覺得太子如今已不成氣候,壽王也好景不長,遂開始蠢蠢欲動了?可是他又沒有表現的十分功利,更沒有和太子壽王起爭執,倒真像個愛慕才華的閑散人呢。
不過倒是合了李白的意,他急忙往家裏趕去,生怕在半路再遇見個什麽人,那麽迴家之路可是遙遙不知期了。
許萱剛收到家中的迴信,磨了墨準備迴一封,便聽見外麵喧嘩的聲音,她奇怪的走出去,便見暮雪慌慌張張的跑來,一邊喊道:“李郎迴來了!”
許萱驚訝過後不禁好笑,不過才走了兩日,這全府上下也太熱情了些,又不是許久未見了。
見李白朝自己走來,她還淡定的問道:“怎麽這麽早就迴來了?還以為至少要去七日,聽說聖人最好狩獵,這次......”
也不管周圍還有多少人看著了,李白上前將許萱抱在懷內,在她耳邊委屈的小聲道:“你竟然都不想我,竟然還嫌我走的時間短了,我卻覺得走了有兩個月未曾見娘子,思念如狂,夜不能寐。”
當著這麽多人,許萱不好意思的將李白推開,然後拉著他進了屋裏,關上門,這才認真的打量他:“好像也沒有瘦,不過才兩日,讓我猜猜,可是在外受委屈了?”
李白心裏咯噔一聲,麵上卻逞強道:“誰敢給我委屈受,娘子莫要亂想,為夫就是單純的想娘子,更想娘子做的小吃釀的小酒。”
許萱便笑著將櫃子裏的酒拿出來給他,見他像是餓狼一般打開猛喝了幾大口,開心的大聲道:“好酒!果然還是家裏的酒最好喝!”
許萱卻道:“敢給李郎委屈受的,又能讓李郎在意的,怕是隻有聖人了罷?”
李白手中一頓,頹然的將酒放下,歎了口氣:“果然什麽都瞞不住娘子,原來我在娘子麵前這般明顯麽?”
在信任的人麵前不設防,本就是理所應當的,李白在她麵前開始逐漸的像一個孩子,說明她對他來說,真的是非常重要信任的人了。
“你是我的夫君,我了解你本就是應當的,聖人疑心重,饒是他再寵愛武惠妃,心裏怕也是存著戒心的。你我與他們不同。”許萱道,“是不是因為你前兩日去了太子府上的原因?”
李白暗歎紅顏知己不過就是這般了,他不再強撐,坦承道:“沒錯,聖人以為我已經跟隨了太子,便不再相信我了。”
聖人的不信任對於李白來說是很嚴重的一件事情,對於許萱來說卻無關緊要,即便是失去了信任,李隆基也沒有要處置李白的心思,怕隻怕某些看不慣李白的人在背後使絆子。
崔宗之驚訝的張了張嘴,他和其他人一樣,覺得儲君這個位置非這二人莫屬,其他人還真未在考慮之內,但經李白這麽一提點,他腦中閃過一個念頭,他湊到李白耳邊,不敢確定道:“忠王......殿下?”
李白偏了偏頭,躲過了他,崔宗之仍在自我驚訝中,小聲嘀咕道:“若是太子殿下被廢了,按照長幼順序,下一個就是忠王啊?”
李白手中把玩著李隆基賞的箭,意外的發現箭頭還是純金的,忍不住要放在嘴裏咬一咬。
崔宗之忙給他拍開,嫌棄道:“你也不怕上麵有毒?說正事,就算那個誰被廢了,也不一定就是忠王了,他的母妃隻是姬妾,況且自古又不是沒有廢長立賢的先例,聖人想立誰,便是誰了。”
李白這時才點了點頭,讚道:“你分析的很對,太子氣候漸弱,每每見他總覺得他鬱鬱寡歡,拉著一張長臉,明明才二十出頭,看上去卻像是三十多的,也太穩重了些,又不懂得討聖人歡心,聖人自然越看越不喜,如此不會為人處世,被廢了就廢了。”
崔宗之滿臉驚訝,李白笑道:“我沒有要投奔壽王的意思,隻是實話實說,要我我也不喜歡看他那一張鬱卒的長臉,好像我欠他什麽似的,壽王此人......並不好爭,一切不過是惠妃的意願罷了。”
李白聽了崔宗之這一番話後,心情反而好了許多,他起來伸了個懶腰,偷了他一壺酒,搖搖晃晃的準備迴去補個覺,臨走時又迴頭道:“你想把自己從裏麵摘出來,首先,就是要和李瑤劃清界限。”
不知道崔宗之是什麽表情,李白也不想再理這些煩心事,他現在隻想迴家好好睡一覺,這種時候,他都是格外的想許萱。自從成親以來,每次迴家都會有人為他留盞燈,幹淨整潔的小屋,夾在著屬於許萱特有的香味,令他格外的安心。
本以為此次狩獵還要待上幾日,李隆基喜歡狩獵並不是喜歡看他人狩獵,他更喜歡自己馳騁在馬上追逐獵物的感覺,隻是這次也不知道怎麽迴事,長安城內連夜騎馬向李隆基傳了一個消息,也不知道是什麽,李隆基當即決斷翌日啟程迴長安,所有人都未玩的盡興,但李隆基既然發話了,也隻得跟著迴了。
一路上所有人都在猜會讓李隆基打破計劃立刻迴城的人是誰,會有誰如此大的能耐?
崔宗之也是滿臉好奇,他想來想去,想不出個所以然來,便問李白:“你覺得會是誰?”
李白卻是這些人裏最想迴家的那個,別人都強忍著不滿和意猶未盡,隻有他興高采烈,滿心的歡喜。
“管他是誰,不過我倒是應該謝謝那人,可以早些迴去。”
崔宗之先是不解,而後想到什麽,便裝模作樣的歎氣道:“真是羨慕太白兄和嫂夫人的感情啊,這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便是太白兄這般了罷?”
李白也不見臉紅,大大方方的承認道:“確實啊,這三年一晃而過,滋味那是十分的難受啊。”
崔宗之比不過李白的臉皮,哭笑不得的閉了嘴。
彭允在前麵聽見了,迴頭看李白,露出森冷的笑,不知是在嘲諷,還是在打其他的壞主意。
王維驅馬走近,告誡李白道:“這人你千萬要提防,楊洄那人什麽事情都寫在臉上,愚蠢的人比較好對付,這彭允隱藏的極深,誰知道昨日的事情不是他在背後挑起的?我看那李林甫也脫不了身,都是一丘之貉。”
李白笑著謝了,反而關心王維道:“摩詰何時離開長安?下次見麵卻不知是何時了。”
王維淡笑道:“三年後趕考,我必然還會再迴來長安,倒是那時不知太白又身處何位了。”
李白搖了搖頭,自嘲道:“我?說不定那時早已被趕出長安,以後的事情誰說的準,且走一步看一步吧。”
王維道:“過幾日離去就不和二位道別了,天下無不散的筵席,日後有緣自會相聚。”
於是幾人便沒有再說話,一路沉默,長安城就在不遠處,李白腦子裏都是許萱坐在燈下給他縫衣,偶爾抬頭朝他溫婉一笑的溫存模樣。
真想快點迴家看到她。
其實仔細想來,也才分開了兩日罷了,怎麽好像已有月餘不曾見麵了呢?也不知她想不想自己......
胡思亂想著,便已跟隨著入了長安,李隆基也沒說什麽,隻說了句“朕甚歡心”,便讓大家就地解散,各自迴家了。
李白朝崔宗之王維二人道了別,便策馬匆匆往家裏趕,半路上又想自己出一趟門也沒有給許萱帶禮物,便又看向四周有沒有好物件賣。
身後有人追上來,李白迴頭一看,卻是李璵。
“沒想到提前迴來了,也不知能如此驚動父皇的人是誰,不過我知道現在父皇無暇□□,若是太白有空,可到本王府中小坐一會兒。本王有些不懂的問題,還想向太白請教。”
李白下意識的就要拒絕,但是礙於李璵的身份,又不好直說。
“忠王過譽了,白不過也是一後生耳,尚有許多未知未解,如何能為忠王解惑答疑呢。”
李璵看出他的猶豫,倒也不勉強,體貼道:“若是太白現在有要緊事便去忙罷,我這裏倒不著急,太白何時有空,隻管過來便是。”
說完,也不給李白答話的機會,轉身離去了。
最近這李璵似乎有向他拋出橄欖枝的意味,莫不是覺得太子如今已不成氣候,壽王也好景不長,遂開始蠢蠢欲動了?可是他又沒有表現的十分功利,更沒有和太子壽王起爭執,倒真像個愛慕才華的閑散人呢。
不過倒是合了李白的意,他急忙往家裏趕去,生怕在半路再遇見個什麽人,那麽迴家之路可是遙遙不知期了。
許萱剛收到家中的迴信,磨了墨準備迴一封,便聽見外麵喧嘩的聲音,她奇怪的走出去,便見暮雪慌慌張張的跑來,一邊喊道:“李郎迴來了!”
許萱驚訝過後不禁好笑,不過才走了兩日,這全府上下也太熱情了些,又不是許久未見了。
見李白朝自己走來,她還淡定的問道:“怎麽這麽早就迴來了?還以為至少要去七日,聽說聖人最好狩獵,這次......”
也不管周圍還有多少人看著了,李白上前將許萱抱在懷內,在她耳邊委屈的小聲道:“你竟然都不想我,竟然還嫌我走的時間短了,我卻覺得走了有兩個月未曾見娘子,思念如狂,夜不能寐。”
當著這麽多人,許萱不好意思的將李白推開,然後拉著他進了屋裏,關上門,這才認真的打量他:“好像也沒有瘦,不過才兩日,讓我猜猜,可是在外受委屈了?”
李白心裏咯噔一聲,麵上卻逞強道:“誰敢給我委屈受,娘子莫要亂想,為夫就是單純的想娘子,更想娘子做的小吃釀的小酒。”
許萱便笑著將櫃子裏的酒拿出來給他,見他像是餓狼一般打開猛喝了幾大口,開心的大聲道:“好酒!果然還是家裏的酒最好喝!”
許萱卻道:“敢給李郎委屈受的,又能讓李郎在意的,怕是隻有聖人了罷?”
李白手中一頓,頹然的將酒放下,歎了口氣:“果然什麽都瞞不住娘子,原來我在娘子麵前這般明顯麽?”
在信任的人麵前不設防,本就是理所應當的,李白在她麵前開始逐漸的像一個孩子,說明她對他來說,真的是非常重要信任的人了。
“你是我的夫君,我了解你本就是應當的,聖人疑心重,饒是他再寵愛武惠妃,心裏怕也是存著戒心的。你我與他們不同。”許萱道,“是不是因為你前兩日去了太子府上的原因?”
李白暗歎紅顏知己不過就是這般了,他不再強撐,坦承道:“沒錯,聖人以為我已經跟隨了太子,便不再相信我了。”
聖人的不信任對於李白來說是很嚴重的一件事情,對於許萱來說卻無關緊要,即便是失去了信任,李隆基也沒有要處置李白的心思,怕隻怕某些看不慣李白的人在背後使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