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仍舊一身輕裝, 將自己包裹的嚴嚴實實,不料高力士卻帶著人來,將東西放在李白麵前, 道:“這是聖人賞給李郎的,說是李郎沒有帶衣服來沒有關係,畢竟許久不曾來狩獵一迴,定要盡興而歸, 即便李郎不會也不妨礙,當是來踏青就是了。”
這是一定要他進林內了,李白唯有接過謝恩:“多謝聖人為白著想,那白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崔宗之騎著馬走過來, 看到對李白道:“快些換上同我一起進去罷,就當是來踏青的。”
李白無奈道:“這殘雪還在, 哪來的青可踏?”
李瑤從一旁策馬走過, 喊了一聲:“快些來,我先去和八弟會和。”
李白將衣服隨意套在了外麵,旁邊有侍從將馬牽來,李白翻身上馬, 與崔宗之一起進了林子。
幾位殿下早已進林內尋找獵物了,一些大臣的公子為了能在聖人麵前露露臉,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唯獨李白和崔宗之二人閑庭漫步一般,慢悠悠的走來走去。
儀王李璲快馬從他們身邊唿嘯而過,連看都未看他們一眼, 崔宗之把頭湊過來,小聲道:“匹夫之勇,根本沒有人將他放在眼裏。”
李白想到昨日,笑道:“他倒是自我感覺良好。”
崔宗之撇了撇嘴:“這些已經成年的十幾位殿下中,除了太子,也就壽王和忠王看起來不好對付,壽王是因為他的背後有武惠妃和李林甫為首的大臣相助,而忠王......我至今還看不出來,原本也是將他歸為其它幾位殿下之內的,隻是昨日聽了你說的,便覺此人並不簡單。”
李白沒有就這個話題展開,反問道:“宗之說是不站隊,但李瑤是太子身邊的人,宗之明顯偏向太子啊,說是中立卻讓人無法信服。”
崔宗之這次沒有迴避這個問題,大大方方道:“你說的我也想過,對於太子,我確實不能幫什麽,但是我不想李瑤沒有好下場,他隻是看起來兇兇的,但其實心很好,我想幫的是他而已,至於其他人非要將我和太子綁在一起,那我也沒有辦法。”
李白心想,覺得李瑤心好的,恐怕也就隻有你了。
“我亦然。不說郝許兩家的關係,但憑郝象賢此人幫過我數次,為人仗義,我就不能袖手旁觀。”
崔宗之哈哈笑道:“如此說來,這太子沒有什麽本事,身邊人也平平無奇,卻有緣得你我二人相助,也算是厲害了。”
李白挑了挑眉:“我可從來沒有說過我要助太子,隻是說郝象賢若有需要,我盡量相幫,你可不要將這兩件事情混為一談。”
崔宗之無奈的指著他道:“你可真夠狡猾的,我以前怎麽沒有發現......”
“發現什麽?”
突然有道聲音從他們後方傳來,想到剛才二人聊的內容,俱都驚了一身的冷汗,兩人急忙迴頭看去,見是王維,都很是驚訝。
“你怎麽會來?”崔宗之和李白交換了個眼神,問道。
王維驅馬走近,看了李白一眼,道:“我是跟李尚書而來,近來整日悶在房中讀書,想起許久未見太白和宗之,索性就當是出來透透氣。”
崔宗之道:“看來摩詰是下定了決心要考個一官半職了,那今日我便先恭祝摩詰金榜題名。”
王維也不推遲,欣然道:“那就借宗之吉言了。”
李白道:“這些時日未見,摩詰倒是瘦了不少。”
王維自嘲道:“以前跟在公主身邊,自然衣食無憂,現在孑然一身,難免要在讀書之餘操心一些生活瑣事,不過如此倒是充實了許多,心裏也踏實。”
說罷,他又湊近道:“李林甫不僅邀請我來,還帶來了彭允等人,他是禮部尚書,又會討聖人歡心,帶的幾個侍從跟隨的很是正常,倒是你們要注意些了。”
李白直言道:“摩詰這是打算站在壽王那邊了?”
王維搖頭道:“我誰也不站,李林甫既然喊了我,不來白不來,不僅能與你二人敘舊,還能看場好戲,何樂而不為呢?”
崔宗之笑道:“你倒是看了熱鬧了,怕李林甫改日找你還人情了。”
王維笑的十分狡猾:“過幾日我便要離開長安城,出去走走看看,既然要考取功名,自然不能隻在書中混日子,恐怕眼界短淺,出去看看總是沒有錯的。”
李白很是讚同:“確實如此,隻有走出去了,才知道自己原來一直都是井底之蛙。”
崔宗之道:“聽說幾位公主殿下也來了,我怎麽感覺宮裏的人都走的差不多了,聖人到底是要做什麽,還特意將太子一人留下。”
王維道:“能做什麽,年紀越大,越是疑心重,他不相信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兒子,但是這些又都是他的親生骨肉,他要考慮二十年後接替他的人是誰,既然他猶豫了,太子的位置就不保了。”
崔宗之道:“聖人廢黜太子,總要有個理由,總不能無緣無故就要廢長立幼,要說的過去才行。”
李白笑道:“這便不是你操心的事情了,你說的理由,李林甫能想幾十條來,倒也不用聖人操心。”
崔宗之怔了怔,低頭小聲罵了句髒話。
王維歎了口氣,剛欲勸說兩句,忽見一隻白狐從草叢躥了出來,後來傳來馬蹄聲以及幾聲吆喝。
隻見一位身穿白色鎧甲的少年疾馳追來,後麵跟著一位年紀略小的女兒家,那少年乍見李白等人驚訝了一下,而後倨傲道:“喂,你們方才有見一隻白狐跑過去嗎?”
那少女好不容易從後麵追上來,看到李白咦了一聲,道:“是你?李太白?”
李白在馬上簡單的行了個禮:“甚巧,見過鹹宜公主。”
那少年挑了挑眉,不屑道:“原來你就是李太白?也不過如此嘛。”
鹹宜公主道:“楊洄,李太白可是我父皇身邊的紅人,他的才華是得到父皇的認可和讚揚的。你如此輕視於他,便等同於輕視我父皇。”
楊洄對鹹宜公主倒是恭敬的很,忙道:“楊洄不敢,聽說李太白除了才華,在劍術上也頗有造詣,想來獵幾個稀罕的獵物也是不在話下的。”
李白看的出來楊洄對自己有敵意,但出於什麽原因卻不知道,想來年輕人狂妄自大,看不得別人搶了他的風頭,於是生了刁難李白的心。
李白以前從不認為誰都能和自己相提並論,現在卻是覺得這種事情著實幼稚,礙於鹹宜公主在場,李白隻是淡笑道:“原來楊衛尉卿是在質疑聖人的眼光,隻是方才聖人令高公公給某下了旨意,隻當是來踏青遊玩,不參與狩獵,故而今日未帶任何利器,也不打算殺生,怕是讓楊衛尉卿失望了。”
楊洄仿佛被李白當眾打了一巴掌,這李白先是說他對聖人有質疑之心,後來又拐著彎的說他要逼李白抗旨,哪一個罪名安下來他都吃不消,甚至還會連累父親!
“沒想到李太白還如此好口才,真是小瞧了你。”楊洄冷笑道,而後猛喝一聲,“李白,王維,崔宗之,你們三人竟然放走了公主殿下的白狐,簡直是大膽,以為這裏是你們家的後院不成?憐憫之心可不是隨處都能生的,想在公主麵前搶風頭,打的一手好算盤!”
無緣無故被潑了髒水,任誰都無法容納,崔宗之都給他氣笑了,道:“你這後生,別的本事沒有,倒是不知在哪學的一身顛倒是非混淆黑白的本領,簡直是睜著眼睛說瞎話,你哪隻眼睛看到我們放走了公主的白狐了?論胡說八道,我看長安城你排第二,就沒人敢排第一。”
楊洄聽得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的,李白和王維的出身他不放在眼裏,這崔宗之是齊國公的世子,他還不敢過於得罪,扭頭對鹹宜公主道:“公主,他們故意放走了您的白狐,這可是稀罕之物,是您要送給惠妃娘娘的禮物,萬不能放過這些人。”
這是一定要他進林內了,李白唯有接過謝恩:“多謝聖人為白著想,那白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崔宗之騎著馬走過來, 看到對李白道:“快些換上同我一起進去罷,就當是來踏青的。”
李白無奈道:“這殘雪還在, 哪來的青可踏?”
李瑤從一旁策馬走過, 喊了一聲:“快些來,我先去和八弟會和。”
李白將衣服隨意套在了外麵,旁邊有侍從將馬牽來,李白翻身上馬, 與崔宗之一起進了林子。
幾位殿下早已進林內尋找獵物了,一些大臣的公子為了能在聖人麵前露露臉,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唯獨李白和崔宗之二人閑庭漫步一般,慢悠悠的走來走去。
儀王李璲快馬從他們身邊唿嘯而過,連看都未看他們一眼, 崔宗之把頭湊過來,小聲道:“匹夫之勇,根本沒有人將他放在眼裏。”
李白想到昨日,笑道:“他倒是自我感覺良好。”
崔宗之撇了撇嘴:“這些已經成年的十幾位殿下中,除了太子,也就壽王和忠王看起來不好對付,壽王是因為他的背後有武惠妃和李林甫為首的大臣相助,而忠王......我至今還看不出來,原本也是將他歸為其它幾位殿下之內的,隻是昨日聽了你說的,便覺此人並不簡單。”
李白沒有就這個話題展開,反問道:“宗之說是不站隊,但李瑤是太子身邊的人,宗之明顯偏向太子啊,說是中立卻讓人無法信服。”
崔宗之這次沒有迴避這個問題,大大方方道:“你說的我也想過,對於太子,我確實不能幫什麽,但是我不想李瑤沒有好下場,他隻是看起來兇兇的,但其實心很好,我想幫的是他而已,至於其他人非要將我和太子綁在一起,那我也沒有辦法。”
李白心想,覺得李瑤心好的,恐怕也就隻有你了。
“我亦然。不說郝許兩家的關係,但憑郝象賢此人幫過我數次,為人仗義,我就不能袖手旁觀。”
崔宗之哈哈笑道:“如此說來,這太子沒有什麽本事,身邊人也平平無奇,卻有緣得你我二人相助,也算是厲害了。”
李白挑了挑眉:“我可從來沒有說過我要助太子,隻是說郝象賢若有需要,我盡量相幫,你可不要將這兩件事情混為一談。”
崔宗之無奈的指著他道:“你可真夠狡猾的,我以前怎麽沒有發現......”
“發現什麽?”
突然有道聲音從他們後方傳來,想到剛才二人聊的內容,俱都驚了一身的冷汗,兩人急忙迴頭看去,見是王維,都很是驚訝。
“你怎麽會來?”崔宗之和李白交換了個眼神,問道。
王維驅馬走近,看了李白一眼,道:“我是跟李尚書而來,近來整日悶在房中讀書,想起許久未見太白和宗之,索性就當是出來透透氣。”
崔宗之道:“看來摩詰是下定了決心要考個一官半職了,那今日我便先恭祝摩詰金榜題名。”
王維也不推遲,欣然道:“那就借宗之吉言了。”
李白道:“這些時日未見,摩詰倒是瘦了不少。”
王維自嘲道:“以前跟在公主身邊,自然衣食無憂,現在孑然一身,難免要在讀書之餘操心一些生活瑣事,不過如此倒是充實了許多,心裏也踏實。”
說罷,他又湊近道:“李林甫不僅邀請我來,還帶來了彭允等人,他是禮部尚書,又會討聖人歡心,帶的幾個侍從跟隨的很是正常,倒是你們要注意些了。”
李白直言道:“摩詰這是打算站在壽王那邊了?”
王維搖頭道:“我誰也不站,李林甫既然喊了我,不來白不來,不僅能與你二人敘舊,還能看場好戲,何樂而不為呢?”
崔宗之笑道:“你倒是看了熱鬧了,怕李林甫改日找你還人情了。”
王維笑的十分狡猾:“過幾日我便要離開長安城,出去走走看看,既然要考取功名,自然不能隻在書中混日子,恐怕眼界短淺,出去看看總是沒有錯的。”
李白很是讚同:“確實如此,隻有走出去了,才知道自己原來一直都是井底之蛙。”
崔宗之道:“聽說幾位公主殿下也來了,我怎麽感覺宮裏的人都走的差不多了,聖人到底是要做什麽,還特意將太子一人留下。”
王維道:“能做什麽,年紀越大,越是疑心重,他不相信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兒子,但是這些又都是他的親生骨肉,他要考慮二十年後接替他的人是誰,既然他猶豫了,太子的位置就不保了。”
崔宗之道:“聖人廢黜太子,總要有個理由,總不能無緣無故就要廢長立幼,要說的過去才行。”
李白笑道:“這便不是你操心的事情了,你說的理由,李林甫能想幾十條來,倒也不用聖人操心。”
崔宗之怔了怔,低頭小聲罵了句髒話。
王維歎了口氣,剛欲勸說兩句,忽見一隻白狐從草叢躥了出來,後來傳來馬蹄聲以及幾聲吆喝。
隻見一位身穿白色鎧甲的少年疾馳追來,後麵跟著一位年紀略小的女兒家,那少年乍見李白等人驚訝了一下,而後倨傲道:“喂,你們方才有見一隻白狐跑過去嗎?”
那少女好不容易從後麵追上來,看到李白咦了一聲,道:“是你?李太白?”
李白在馬上簡單的行了個禮:“甚巧,見過鹹宜公主。”
那少年挑了挑眉,不屑道:“原來你就是李太白?也不過如此嘛。”
鹹宜公主道:“楊洄,李太白可是我父皇身邊的紅人,他的才華是得到父皇的認可和讚揚的。你如此輕視於他,便等同於輕視我父皇。”
楊洄對鹹宜公主倒是恭敬的很,忙道:“楊洄不敢,聽說李太白除了才華,在劍術上也頗有造詣,想來獵幾個稀罕的獵物也是不在話下的。”
李白看的出來楊洄對自己有敵意,但出於什麽原因卻不知道,想來年輕人狂妄自大,看不得別人搶了他的風頭,於是生了刁難李白的心。
李白以前從不認為誰都能和自己相提並論,現在卻是覺得這種事情著實幼稚,礙於鹹宜公主在場,李白隻是淡笑道:“原來楊衛尉卿是在質疑聖人的眼光,隻是方才聖人令高公公給某下了旨意,隻當是來踏青遊玩,不參與狩獵,故而今日未帶任何利器,也不打算殺生,怕是讓楊衛尉卿失望了。”
楊洄仿佛被李白當眾打了一巴掌,這李白先是說他對聖人有質疑之心,後來又拐著彎的說他要逼李白抗旨,哪一個罪名安下來他都吃不消,甚至還會連累父親!
“沒想到李太白還如此好口才,真是小瞧了你。”楊洄冷笑道,而後猛喝一聲,“李白,王維,崔宗之,你們三人竟然放走了公主殿下的白狐,簡直是大膽,以為這裏是你們家的後院不成?憐憫之心可不是隨處都能生的,想在公主麵前搶風頭,打的一手好算盤!”
無緣無故被潑了髒水,任誰都無法容納,崔宗之都給他氣笑了,道:“你這後生,別的本事沒有,倒是不知在哪學的一身顛倒是非混淆黑白的本領,簡直是睜著眼睛說瞎話,你哪隻眼睛看到我們放走了公主的白狐了?論胡說八道,我看長安城你排第二,就沒人敢排第一。”
楊洄聽得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的,李白和王維的出身他不放在眼裏,這崔宗之是齊國公的世子,他還不敢過於得罪,扭頭對鹹宜公主道:“公主,他們故意放走了您的白狐,這可是稀罕之物,是您要送給惠妃娘娘的禮物,萬不能放過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