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萱不知道他們父子二人聊得怎麽樣,迴到室內,見李白臉色尚可,便吩咐道:“既然午膳準備好了,就擺在前廳罷,記得叫上阿爹一起。”
朝青看李白並沒有反對的意思,便領命去了。
許萱過去看了眼他正在看的書,又看了眼李白精致的側顏,笑道:“方才我從賀府迴來時,遇見了玉真公主。”
李白哦了一聲,略微驚訝道:“這麽巧?”
許萱給自己倒了杯水喝了,她覺得夫妻二人不應該有任何的隱私,便將自己方才的行徑告知他道:“方才你與阿爹在花園內說話時,我左思右想,還是想去賀夫人那裏問一些情況,隻是賀夫人言語間似乎並不想和我談論這些,不過玉真公主倒是與我說了一番推心置腹的話。”
李白似乎不大相信玉真公主會有這番閑情逸致,生怕許萱上當受騙,問道:“她說了什麽?”
許萱見李白一臉的提防,想來自己方才也是這種心理,不答反問道:“依李郎看,玉真公主是一個什麽樣的人?除了自以為是,可還有優點?”
李白努力思索著自己腦中對玉真公主的印象,仿佛都不是什麽好的,許萱也不勉強他,說出自己心中所想:“我覺得,她雖然有些驕縱跋扈,捉摸不透,但今日的一番言論我相信她是沒有惡意的,反而好意提醒我們提防那個高力士,這與我的想法不謀而合。而且她最後還說了一些奇怪的話,我沒有聽懂......”
許萱將玉真公主最後那番話告訴了李白,李白亦陷入沉思,他想起自己在華清宮時隻見到王維,並沒有玉真的身影,記得李琚曾說,他們二人似乎有了分歧......莫非愛好男色才子的玉真公主突然轉性,想要兩袖清秀,孑然一身了麽?
“這倒是與她之前很是不同,隻是她性情多變,這一時是這般說法,下一刻又不知又是怎麽想的,還是不要全然相信。”頓了頓,他本來以為許萱隻是擔心他所以才會讓他提防一些人,卻沒有想到許萱竟然如此看重,也不由得正視起來,“我平素在聖人身邊做事,隻要不出差錯,不惹怒聖人,應是不會出什麽問題,娘子何故如此擔憂?就算一些人有滔天的本事,也不能在聖人麵前耐我何啊!”
許萱也覺得自己過於提心吊膽了,但她生怕一個不注意,李白被人陷害,為時晚矣。
“那些人是不敢當著聖人的麵對你如何,但你當了一些人的路,惹了一些人眼紅,他們或許會借聖人的手對付你也不一定,雖說你現在正受聖人寵信,卻不及那些待久了的老人,尤其是高力士,我每每想起此人,總覺得心裏不踏實。”
李白安慰的拍了拍許萱的手,笑道:“既然你這般看重,我會放在心上的,你放心罷,我會多加注意,至於那個高力士,我盡量防著些就是了。”
暮雪此時折返迴來,道:“午膳已經擺好了,就在前廳,貴客也已經請到。”
許萱籲出一口氣,她覺得自己似乎進了一個死胡同,每日裏緊張兮兮的,事情還沒有到那種地步,現在也隻是猜想,應是自己掌握對方的信息太少,故而會有壓迫感,看來她要先穩下來,了解了具體情況在做考量。
許萱想通,起身拉著李白一起出門:“好了,那些事情先不想,我們一起去用膳。”
李白沒有說話,卻也沒有拒絕,任憑許萱拉著自己去了前廳,說起來,這還是他們三人第一次一起用膳。
李客已經先等在前廳了,見兩人進來,忙起身,平時最會說的一張嘴卻隻呆呆地看著兒子,不知該說什麽。
還是李白率先開了口,道:“坐下用膳吧。”
李客這才鬆了口氣,許萱笑著讓他坐在上座,李客連連擺手,示意李白坐就好。
許萱看著心酸,道:“平時我和李郎在家,從來不拘那些俗禮,阿爹是長輩,理應坐在上座,讓我們小輩坐了,豈不是要折我們的壽?”
李客還要推脫,李白忽然開了口:“讓你坐就坐罷,本來就是你的位置。”
李客眼睛一紅,哎了一聲,聽了兒子的話。
許萱見兩人用膳時都不說話,隻是悶頭吃飯,心裏覺得鬧別扭的李白還挺可愛,悄悄偷笑了一番,見李白接過帕子擦了嘴,便朝李客問道:“阿爹吃的可還習慣?”
李客忙道:“習慣習慣,我這些年走南闖北的,去過很多地方,見過很多風景,結識了很多人,自然也吃了很多菜式,各有各的優點,這長安我在五年前也來過一次,此次來卻也沒有多少陌生感。”
許萱聞言眼前一亮,甚感興趣:“阿爹竟然去過很多地方,真是讓人羨慕,不似我這宅中婦人,有些事情和地方,連聽都沒聽說過。”
李白聞言不禁腹誹一番,心道你郎君我也去過很多去處,平時怎不見你對我露出這般崇拜的眼神?我也知道許多有趣的故事,也不見你問起。
李客剛要說話,猶豫的看了李白一眼,道:“你若是喜歡聽的話。阿爹倒是可以和你講。”
許萱欣然道:“喜歡啊,阿爹可遇到過什麽有趣的事情?”
李白夾在二人中間,麵無表情的看著公媳二人溫馨和睦的畫麵,忽感許萱的良苦用心,心下微微感動,他覺得,心裏的某些死結,似乎有了快要打開的跡象。
第86章 古來聖賢皆寂寞(十四)
初雪紛紛揚揚, 這是李白與許萱成親後過得第二個冬日, 李客的行程也因為這二人一再拖延,直至今日,不得不離去。
“再過月餘便到年關了, 阿爹大可過完年再走,況且這幾日又下了雪,路途遙遠又顛簸,還是等暖和了再迴也不遲,想來家中的兄長和賢弟是不會介懷的。”許萱勸道。
李白站在一旁不吭聲, 但神色已經比之前好了許多, 也未出言阻止, 他知道李客不可能會停留那麽久,已經在長安耽擱了許多時間, 諾大的商業離不開他,所以李客每次出門讓人帶信迴去,他隻做沒看見。
李客歎了口氣, 這段時間他對這位兒媳比對自己的親生女兒還要親,雖是萬般不舍, 卻還是堅持道:“正是因為快要到年關, 許多事情等著我去周轉......”
許萱也理解, 遺憾的看了李白一眼, 卻聽他道:“來日方長,以後總還會有見麵的機會的。”
李客聽到這番話很是欣喜,雖然他未曾做過一官半職, 但這麽多年經商,與官場也打了不少交道,其中一些官場之道也深諳其中,忍不住對兒子嘮叨幾句:“做人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本分,我雖行商多年,但從未昧過自己的良心,所以才有今天,也算是老天看到了我的努力,無論如何,上天終不會虧待勤奮努力的人。”
李白靜默了片刻,啟唇道:“這麽多年,我也未曾有過,阿爹的話,孩兒自然銘記於心。”
李客自問自己幾十年來,唯有李白一人最是對不起,便覺得自己也是那個最沒有資格教他的那個人,能聽見李白喚自己一聲阿爹,便已心滿意足。
“如此,我便迴去了,你們兄弟三人若是有緣,總會有再見麵的機會的。”李客沒有說自己,或許是覺得這段時間已經讓他很滿足,不敢再有過多的奢求。
李客如此卑微小心,許萱看著眼中十分心疼,她相信李白心裏也是難過的,隻是不願表達出來罷了。
李客此次前來輕裝簡行,不料臨走時帶了一大堆的東西,都是許萱親自為他準備的,除了長安的一些特色點心以便路上食用,還帶了幾罐酒,可謂是滿載而歸。
看著這一車的東西,李客眼眶微微濕潤,不再說話,他欣然且感動的接受了這些東西,不再說話,背對著二人上了車,隻是伸出一隻手輕輕揮了揮,示意李白二人迴去。
那車夫疑惑地看了李白一眼,李白點點頭,他這才駕車離去。
馬車很快消失在兩人的視線裏,許萱心內暗暗歎了口氣,笑著對李白道:“阿爹到了會給我們捎個信的,天氣越來遇冷,沒想到這長安也是極冷的,想來南方會暖和一些。”
李白將許萱的手握緊,岔開了話題:“這幾日朝堂上風起雲湧,張說一直抱病在家,許多人都說他的大限已到。”
兩人一邊說著,一邊往迴走去,許萱思索道:“記得那次去華清宮時,張宰相還好好的,怎麽現在就......如此說來,現在豈不是有很多人都在盯著他的位置?”
李白點點頭:“是啊,不過此事大家心中早已有數,張說年紀大了,又因為喜歡暴怒導致身體愈來愈不好,聖人對他萬般不舍,但也沒有辦法。”
許萱道:“你在聖人身邊時,可有發現什麽異常麽?”
李白想了想:“異常?隻是前來與聖人商討國事的大臣越來越多了些,我不便在一旁聽,便去側殿裏看看書,等到天色晚了,聖人用膳時方能想起我來,能看出他為此事感到十分困擾,隻是我幫不上什麽忙。”
朝青看李白並沒有反對的意思,便領命去了。
許萱過去看了眼他正在看的書,又看了眼李白精致的側顏,笑道:“方才我從賀府迴來時,遇見了玉真公主。”
李白哦了一聲,略微驚訝道:“這麽巧?”
許萱給自己倒了杯水喝了,她覺得夫妻二人不應該有任何的隱私,便將自己方才的行徑告知他道:“方才你與阿爹在花園內說話時,我左思右想,還是想去賀夫人那裏問一些情況,隻是賀夫人言語間似乎並不想和我談論這些,不過玉真公主倒是與我說了一番推心置腹的話。”
李白似乎不大相信玉真公主會有這番閑情逸致,生怕許萱上當受騙,問道:“她說了什麽?”
許萱見李白一臉的提防,想來自己方才也是這種心理,不答反問道:“依李郎看,玉真公主是一個什麽樣的人?除了自以為是,可還有優點?”
李白努力思索著自己腦中對玉真公主的印象,仿佛都不是什麽好的,許萱也不勉強他,說出自己心中所想:“我覺得,她雖然有些驕縱跋扈,捉摸不透,但今日的一番言論我相信她是沒有惡意的,反而好意提醒我們提防那個高力士,這與我的想法不謀而合。而且她最後還說了一些奇怪的話,我沒有聽懂......”
許萱將玉真公主最後那番話告訴了李白,李白亦陷入沉思,他想起自己在華清宮時隻見到王維,並沒有玉真的身影,記得李琚曾說,他們二人似乎有了分歧......莫非愛好男色才子的玉真公主突然轉性,想要兩袖清秀,孑然一身了麽?
“這倒是與她之前很是不同,隻是她性情多變,這一時是這般說法,下一刻又不知又是怎麽想的,還是不要全然相信。”頓了頓,他本來以為許萱隻是擔心他所以才會讓他提防一些人,卻沒有想到許萱竟然如此看重,也不由得正視起來,“我平素在聖人身邊做事,隻要不出差錯,不惹怒聖人,應是不會出什麽問題,娘子何故如此擔憂?就算一些人有滔天的本事,也不能在聖人麵前耐我何啊!”
許萱也覺得自己過於提心吊膽了,但她生怕一個不注意,李白被人陷害,為時晚矣。
“那些人是不敢當著聖人的麵對你如何,但你當了一些人的路,惹了一些人眼紅,他們或許會借聖人的手對付你也不一定,雖說你現在正受聖人寵信,卻不及那些待久了的老人,尤其是高力士,我每每想起此人,總覺得心裏不踏實。”
李白安慰的拍了拍許萱的手,笑道:“既然你這般看重,我會放在心上的,你放心罷,我會多加注意,至於那個高力士,我盡量防著些就是了。”
暮雪此時折返迴來,道:“午膳已經擺好了,就在前廳,貴客也已經請到。”
許萱籲出一口氣,她覺得自己似乎進了一個死胡同,每日裏緊張兮兮的,事情還沒有到那種地步,現在也隻是猜想,應是自己掌握對方的信息太少,故而會有壓迫感,看來她要先穩下來,了解了具體情況在做考量。
許萱想通,起身拉著李白一起出門:“好了,那些事情先不想,我們一起去用膳。”
李白沒有說話,卻也沒有拒絕,任憑許萱拉著自己去了前廳,說起來,這還是他們三人第一次一起用膳。
李客已經先等在前廳了,見兩人進來,忙起身,平時最會說的一張嘴卻隻呆呆地看著兒子,不知該說什麽。
還是李白率先開了口,道:“坐下用膳吧。”
李客這才鬆了口氣,許萱笑著讓他坐在上座,李客連連擺手,示意李白坐就好。
許萱看著心酸,道:“平時我和李郎在家,從來不拘那些俗禮,阿爹是長輩,理應坐在上座,讓我們小輩坐了,豈不是要折我們的壽?”
李客還要推脫,李白忽然開了口:“讓你坐就坐罷,本來就是你的位置。”
李客眼睛一紅,哎了一聲,聽了兒子的話。
許萱見兩人用膳時都不說話,隻是悶頭吃飯,心裏覺得鬧別扭的李白還挺可愛,悄悄偷笑了一番,見李白接過帕子擦了嘴,便朝李客問道:“阿爹吃的可還習慣?”
李客忙道:“習慣習慣,我這些年走南闖北的,去過很多地方,見過很多風景,結識了很多人,自然也吃了很多菜式,各有各的優點,這長安我在五年前也來過一次,此次來卻也沒有多少陌生感。”
許萱聞言眼前一亮,甚感興趣:“阿爹竟然去過很多地方,真是讓人羨慕,不似我這宅中婦人,有些事情和地方,連聽都沒聽說過。”
李白聞言不禁腹誹一番,心道你郎君我也去過很多去處,平時怎不見你對我露出這般崇拜的眼神?我也知道許多有趣的故事,也不見你問起。
李客剛要說話,猶豫的看了李白一眼,道:“你若是喜歡聽的話。阿爹倒是可以和你講。”
許萱欣然道:“喜歡啊,阿爹可遇到過什麽有趣的事情?”
李白夾在二人中間,麵無表情的看著公媳二人溫馨和睦的畫麵,忽感許萱的良苦用心,心下微微感動,他覺得,心裏的某些死結,似乎有了快要打開的跡象。
第86章 古來聖賢皆寂寞(十四)
初雪紛紛揚揚, 這是李白與許萱成親後過得第二個冬日, 李客的行程也因為這二人一再拖延,直至今日,不得不離去。
“再過月餘便到年關了, 阿爹大可過完年再走,況且這幾日又下了雪,路途遙遠又顛簸,還是等暖和了再迴也不遲,想來家中的兄長和賢弟是不會介懷的。”許萱勸道。
李白站在一旁不吭聲, 但神色已經比之前好了許多, 也未出言阻止, 他知道李客不可能會停留那麽久,已經在長安耽擱了許多時間, 諾大的商業離不開他,所以李客每次出門讓人帶信迴去,他隻做沒看見。
李客歎了口氣, 這段時間他對這位兒媳比對自己的親生女兒還要親,雖是萬般不舍, 卻還是堅持道:“正是因為快要到年關, 許多事情等著我去周轉......”
許萱也理解, 遺憾的看了李白一眼, 卻聽他道:“來日方長,以後總還會有見麵的機會的。”
李客聽到這番話很是欣喜,雖然他未曾做過一官半職, 但這麽多年經商,與官場也打了不少交道,其中一些官場之道也深諳其中,忍不住對兒子嘮叨幾句:“做人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本分,我雖行商多年,但從未昧過自己的良心,所以才有今天,也算是老天看到了我的努力,無論如何,上天終不會虧待勤奮努力的人。”
李白靜默了片刻,啟唇道:“這麽多年,我也未曾有過,阿爹的話,孩兒自然銘記於心。”
李客自問自己幾十年來,唯有李白一人最是對不起,便覺得自己也是那個最沒有資格教他的那個人,能聽見李白喚自己一聲阿爹,便已心滿意足。
“如此,我便迴去了,你們兄弟三人若是有緣,總會有再見麵的機會的。”李客沒有說自己,或許是覺得這段時間已經讓他很滿足,不敢再有過多的奢求。
李客如此卑微小心,許萱看著眼中十分心疼,她相信李白心裏也是難過的,隻是不願表達出來罷了。
李客此次前來輕裝簡行,不料臨走時帶了一大堆的東西,都是許萱親自為他準備的,除了長安的一些特色點心以便路上食用,還帶了幾罐酒,可謂是滿載而歸。
看著這一車的東西,李客眼眶微微濕潤,不再說話,他欣然且感動的接受了這些東西,不再說話,背對著二人上了車,隻是伸出一隻手輕輕揮了揮,示意李白二人迴去。
那車夫疑惑地看了李白一眼,李白點點頭,他這才駕車離去。
馬車很快消失在兩人的視線裏,許萱心內暗暗歎了口氣,笑著對李白道:“阿爹到了會給我們捎個信的,天氣越來遇冷,沒想到這長安也是極冷的,想來南方會暖和一些。”
李白將許萱的手握緊,岔開了話題:“這幾日朝堂上風起雲湧,張說一直抱病在家,許多人都說他的大限已到。”
兩人一邊說著,一邊往迴走去,許萱思索道:“記得那次去華清宮時,張宰相還好好的,怎麽現在就......如此說來,現在豈不是有很多人都在盯著他的位置?”
李白點點頭:“是啊,不過此事大家心中早已有數,張說年紀大了,又因為喜歡暴怒導致身體愈來愈不好,聖人對他萬般不舍,但也沒有辦法。”
許萱道:“你在聖人身邊時,可有發現什麽異常麽?”
李白想了想:“異常?隻是前來與聖人商討國事的大臣越來越多了些,我不便在一旁聽,便去側殿裏看看書,等到天色晚了,聖人用膳時方能想起我來,能看出他為此事感到十分困擾,隻是我幫不上什麽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