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才子要當心啊,若是摔著了,聖人可是會心疼的。”高力士提高音調,笑意更濃,他話音一落,屋內頓時安靜了下來,許是在屏氣凝神聽外間人的對話。
李白暗罵高力士陰險,他這一番叫囂,裏麵的人自然都知道他李白在外麵“偷聽”,好在他與崔宗之關係甚篤,不至於被當成小人,卻不知李瑤作何想法,如此一來,再見崔宗之也是尷尬無比。
走出一段距離,李白再次將高力士推開,皮笑肉不笑道:“多謝高公公了。”
他一語雙關,高力士卻仿佛隻當他是謝自己,依舊保持著方才的笑容,道:“李大才子客氣了,不過是奴才不希望聖人興致被破壞罷了。”
李白點點頭,不再與他多說一句,心道娘子說的果然不錯,得罪誰也不能得罪這些沒根的人,隻是他並未做對不起這高公公的事情,他何至於剛才叫出聲來?隻需將他扶住,兩人一同悄悄離開,如同沒有經過一般,如此最好。
他忽而靈光一閃,莫非是這高力士覺得自己在聖人麵前的地位被李白搶了?李白不禁苦笑,如今竟然淪落到和一個公公來爭地位了麽?
李隆基十分會享受,此時他正坐在湖中心的花船上,一旁隨侍的正是最為受寵的武惠妃,兩人琴瑟和鳴,實在是令人不忍打擾。
岸邊停泊著幾隻小舟,高力士率先跳了上去,而後請李白上來。
方才在岸上離得遠,沒有看清楚,進了船裏才看見裏麵還有一位少年,相貌與武惠妃極為相似。
李白欲行禮,李隆基製止道:“太白不必多禮,進來坐下罷。”
武惠妃正為李隆基剝葡萄皮,看了一眼李白,笑盈盈道:“瑁兒,這位就是鼎鼎大名的李大才子,你有空閑時,可要向他多多請教。”
李瑁忙道:“是,母妃。”他抬眼偷瞄李白,見李白也正看著自己,遂立即收迴目光,正襟危坐,十分乖巧的模樣。
這壽王李瑁與李瑛等人不大相同,那三兄弟長得雖不一樣,卻也有一兩處相似,應是隨了李隆基的容貌的,而這李瑁卻隨武惠妃隨了個十足十,隻是性子卻有些天差地別,一點也沒有武惠妃的聰明機靈勁,長著一副清秀的好容貌,看著著實靦腆了些,想必武惠妃為此不少著急罷。
李隆基聞著李白身上好大的酒味,哈哈笑道:“李白又去哪兒偷酒喝去了?”
李白坐在李隆基對麵,他經過這一路的風吹,再加上方才的事情,已然清醒了不少,武惠妃讓人倒了杯醒酒茶來,放在李白手邊。
“方才遇見太子和幾位皇子,說了幾句話,不想賀公今日也來了,便去尋他小喝了幾杯。”
提起賀知章,李隆基笑容收斂,不知想到了什麽,歎了口氣道:“賀公的酒最是香醇,朕也喝過幾次,卻有些烈,不大適合朕。”
李白細細觀察著他的表情,不知他究竟是在說酒,還是在說人。
武惠妃見氣氛低沉,又剝了一顆葡萄放在李隆基嘴邊,笑吟吟道:“賀公的酒烈,李郎的酒卻是溫和,依臣妾看,聖人就喜歡喝溫和的酒。”
李隆基淡淡一笑,不置可否,又道:“嗣謙他們在做什麽?”
提起那幾位殿下,李白滿腦子都是李瑤與崔宗之的事情,差點脫口說出來,還好到了嘴邊止住了,看來喝酒果然會誤事的。
“三位殿下正在院內賞景。”李白道,“白先前隻見過太子殿下一人的風姿,今日卻是大開了眼界,又見了三位殿下,俱是風姿不凡,著實令人欽佩。”
兒子被誇獎,身為父親的李隆基自然感到與有榮焉,卻不喜形於色,尤其麵前是李白這張臉,他即便再寵愛自己的孩子,也覺得與李白相差了甚遠。
“男子長得好看與否本就無關緊要,關鍵是能力如何,若是空有一副表象,縱然長得天仙一般,也隻能和女子並為一談,依附他人度日。而李郎這般才貌俱佳之人,怕是會讓不少人心生妒忌。”
李白心下一驚,妒忌二字他向來以為隻會出現在男女之情裏麵,因他人能力高而妒忌,李白卻還不曾遇到過。他本身就不是那種會嫉妒他人的人,遇見的也都是英雄所見略同的有才之士,無論是孟浩然,還是王維等人,皆不會因為他人才貌高過自己而心生嫉妒。
這類妒忌,著實不是君子所為。
“若是如此,那些人當更加努力提高自己才是,以此為激勵也好,為動力也罷,若整日嫉恨他人,怕是一輩子也不會有所成就,每日裏也活得不快樂,難為的也隻是他而已。”
說到這裏,原本低著頭認真聽的李瑁忽然抬頭看了李白一眼,問道:“人有七情六欲,最是難控製,依你之言,該如何處理這些情緒呢?難道你就沒有嫉妒或者憎惡的人麽?”
李白扭頭與他對視,少年臉上的青春和天真不容忽視,許是生在帝王家的緣故,強撐著一股子成熟穩重的模樣,但透過外表,裏麵仍是一顆稚嫩的心。
他是李隆基的第十八子,也是武惠妃唯一的兒子,凡事低調不出頭,在眾位皇子間,也是最不突出的,可偏偏武惠妃將所有的期望都放在了他身上,於是造就了這不倫不類、時穩重時幼稚的奇怪行為,怕是也讓李隆基打心裏不甚喜歡罷。
果然,聽到這番話,武惠妃麵色一紅,忙斥責道:“身為壽王,連自己的情緒都掌管不住,如何管理你的手下?真是沒用!”
李瑁肩膀一縮,忙低下頭去,雙眼泛紅,強忍著委屈,不再說話。
李隆基還是心疼自己兒子的,見狀反安慰武惠妃道:“他年紀尚幼,有些事情不懂,向別人請教可謂是謙虛愛學的好習慣,再者說,太白長了他近十歲,教他一些也是正常,凡事不論大小,都可請教他人。你這般罵他,他以後即使不懂也要裝懂了,你可願他變成這樣一個虛偽之人?”
武惠妃臉色變了幾許,勉強笑道:“臣妾不過是覺得太子殿下如此成熟穩重,便覺得帽兒......”
李隆基擺了擺手,不讚同道:“他們年紀相差好幾歲,你倒是會選人比,愛妃,有些事情,不可強求。”
武惠妃笑容一僵,似乎覺得李隆基話中有話,不可強求?可是在說她兒此生無望於太子之位?
“是,臣妾受教了。”
第77章 古來聖賢皆寂寞(五)
李白將眼前的暗湧盡收眼底, 親手倒了一杯茶, 放到李瑁麵前,笑道:“我當然也有不喜歡的人,而且我想, 即便是仙人,也會有自己不喜歡的東西,況乎人?此乃人之常情耳。”
李瑁聞言先是看了武惠妃一眼,而後想說什麽,卻還是閉了嘴未言。
李隆基便耐心道:“你有話就說, 如此吞吞吐吐, 優柔寡斷, 實在不是君子行徑。”
李瑁受到鼓舞,無視武惠妃投來警告的眼神, 望著李白的目光十分認真:“那太白又是如何對待討厭的人呢?”
李白淡淡一笑,答道:“自身的情緒本不該強加於他人身上,既然我不喜歡他, 那就無視他就好了,總不至於將他殺了罷。”
李瑁蹙起眉頭, 糾結道:“而是那些人在你身邊嘰嘰喳喳, 煩不勝煩, 如同蒼蠅一般, 實在無視不了呢?”
李白聞言看了李隆基一眼,果然就見李隆基麵容嚴肅了起來,問道:“誰在你耳邊如同蒼蠅一般煩你了?”
李瑁一驚, 這才發現自己失言,想說些挽迴的話卻又不知道該說什麽,遂把求助的目光投向武惠妃。
武惠妃暗自忍下怒氣,對李隆基笑道:“怕是一些小太監每日在他耳邊催他讀書催多了,所以才覺得有些煩了,一些小情緒就不要拿來說了,太白可是鼎鼎大名的詩人才子,你淨問這些無用的東西,豈不是大材小用了。”
後麵卻是對李瑁說的,李瑁連連點頭稱是,悄悄打量著李隆基的臉色。
李隆基不再追問,自飲了一杯,對李白道:“今晚宴席,太白可要拿出十二分的看家本事來,讓朝中對你心生懷疑的人心服口服。”
李白暗罵高力士陰險,他這一番叫囂,裏麵的人自然都知道他李白在外麵“偷聽”,好在他與崔宗之關係甚篤,不至於被當成小人,卻不知李瑤作何想法,如此一來,再見崔宗之也是尷尬無比。
走出一段距離,李白再次將高力士推開,皮笑肉不笑道:“多謝高公公了。”
他一語雙關,高力士卻仿佛隻當他是謝自己,依舊保持著方才的笑容,道:“李大才子客氣了,不過是奴才不希望聖人興致被破壞罷了。”
李白點點頭,不再與他多說一句,心道娘子說的果然不錯,得罪誰也不能得罪這些沒根的人,隻是他並未做對不起這高公公的事情,他何至於剛才叫出聲來?隻需將他扶住,兩人一同悄悄離開,如同沒有經過一般,如此最好。
他忽而靈光一閃,莫非是這高力士覺得自己在聖人麵前的地位被李白搶了?李白不禁苦笑,如今竟然淪落到和一個公公來爭地位了麽?
李隆基十分會享受,此時他正坐在湖中心的花船上,一旁隨侍的正是最為受寵的武惠妃,兩人琴瑟和鳴,實在是令人不忍打擾。
岸邊停泊著幾隻小舟,高力士率先跳了上去,而後請李白上來。
方才在岸上離得遠,沒有看清楚,進了船裏才看見裏麵還有一位少年,相貌與武惠妃極為相似。
李白欲行禮,李隆基製止道:“太白不必多禮,進來坐下罷。”
武惠妃正為李隆基剝葡萄皮,看了一眼李白,笑盈盈道:“瑁兒,這位就是鼎鼎大名的李大才子,你有空閑時,可要向他多多請教。”
李瑁忙道:“是,母妃。”他抬眼偷瞄李白,見李白也正看著自己,遂立即收迴目光,正襟危坐,十分乖巧的模樣。
這壽王李瑁與李瑛等人不大相同,那三兄弟長得雖不一樣,卻也有一兩處相似,應是隨了李隆基的容貌的,而這李瑁卻隨武惠妃隨了個十足十,隻是性子卻有些天差地別,一點也沒有武惠妃的聰明機靈勁,長著一副清秀的好容貌,看著著實靦腆了些,想必武惠妃為此不少著急罷。
李隆基聞著李白身上好大的酒味,哈哈笑道:“李白又去哪兒偷酒喝去了?”
李白坐在李隆基對麵,他經過這一路的風吹,再加上方才的事情,已然清醒了不少,武惠妃讓人倒了杯醒酒茶來,放在李白手邊。
“方才遇見太子和幾位皇子,說了幾句話,不想賀公今日也來了,便去尋他小喝了幾杯。”
提起賀知章,李隆基笑容收斂,不知想到了什麽,歎了口氣道:“賀公的酒最是香醇,朕也喝過幾次,卻有些烈,不大適合朕。”
李白細細觀察著他的表情,不知他究竟是在說酒,還是在說人。
武惠妃見氣氛低沉,又剝了一顆葡萄放在李隆基嘴邊,笑吟吟道:“賀公的酒烈,李郎的酒卻是溫和,依臣妾看,聖人就喜歡喝溫和的酒。”
李隆基淡淡一笑,不置可否,又道:“嗣謙他們在做什麽?”
提起那幾位殿下,李白滿腦子都是李瑤與崔宗之的事情,差點脫口說出來,還好到了嘴邊止住了,看來喝酒果然會誤事的。
“三位殿下正在院內賞景。”李白道,“白先前隻見過太子殿下一人的風姿,今日卻是大開了眼界,又見了三位殿下,俱是風姿不凡,著實令人欽佩。”
兒子被誇獎,身為父親的李隆基自然感到與有榮焉,卻不喜形於色,尤其麵前是李白這張臉,他即便再寵愛自己的孩子,也覺得與李白相差了甚遠。
“男子長得好看與否本就無關緊要,關鍵是能力如何,若是空有一副表象,縱然長得天仙一般,也隻能和女子並為一談,依附他人度日。而李郎這般才貌俱佳之人,怕是會讓不少人心生妒忌。”
李白心下一驚,妒忌二字他向來以為隻會出現在男女之情裏麵,因他人能力高而妒忌,李白卻還不曾遇到過。他本身就不是那種會嫉妒他人的人,遇見的也都是英雄所見略同的有才之士,無論是孟浩然,還是王維等人,皆不會因為他人才貌高過自己而心生嫉妒。
這類妒忌,著實不是君子所為。
“若是如此,那些人當更加努力提高自己才是,以此為激勵也好,為動力也罷,若整日嫉恨他人,怕是一輩子也不會有所成就,每日裏也活得不快樂,難為的也隻是他而已。”
說到這裏,原本低著頭認真聽的李瑁忽然抬頭看了李白一眼,問道:“人有七情六欲,最是難控製,依你之言,該如何處理這些情緒呢?難道你就沒有嫉妒或者憎惡的人麽?”
李白扭頭與他對視,少年臉上的青春和天真不容忽視,許是生在帝王家的緣故,強撐著一股子成熟穩重的模樣,但透過外表,裏麵仍是一顆稚嫩的心。
他是李隆基的第十八子,也是武惠妃唯一的兒子,凡事低調不出頭,在眾位皇子間,也是最不突出的,可偏偏武惠妃將所有的期望都放在了他身上,於是造就了這不倫不類、時穩重時幼稚的奇怪行為,怕是也讓李隆基打心裏不甚喜歡罷。
果然,聽到這番話,武惠妃麵色一紅,忙斥責道:“身為壽王,連自己的情緒都掌管不住,如何管理你的手下?真是沒用!”
李瑁肩膀一縮,忙低下頭去,雙眼泛紅,強忍著委屈,不再說話。
李隆基還是心疼自己兒子的,見狀反安慰武惠妃道:“他年紀尚幼,有些事情不懂,向別人請教可謂是謙虛愛學的好習慣,再者說,太白長了他近十歲,教他一些也是正常,凡事不論大小,都可請教他人。你這般罵他,他以後即使不懂也要裝懂了,你可願他變成這樣一個虛偽之人?”
武惠妃臉色變了幾許,勉強笑道:“臣妾不過是覺得太子殿下如此成熟穩重,便覺得帽兒......”
李隆基擺了擺手,不讚同道:“他們年紀相差好幾歲,你倒是會選人比,愛妃,有些事情,不可強求。”
武惠妃笑容一僵,似乎覺得李隆基話中有話,不可強求?可是在說她兒此生無望於太子之位?
“是,臣妾受教了。”
第77章 古來聖賢皆寂寞(五)
李白將眼前的暗湧盡收眼底, 親手倒了一杯茶, 放到李瑁麵前,笑道:“我當然也有不喜歡的人,而且我想, 即便是仙人,也會有自己不喜歡的東西,況乎人?此乃人之常情耳。”
李瑁聞言先是看了武惠妃一眼,而後想說什麽,卻還是閉了嘴未言。
李隆基便耐心道:“你有話就說, 如此吞吞吐吐, 優柔寡斷, 實在不是君子行徑。”
李瑁受到鼓舞,無視武惠妃投來警告的眼神, 望著李白的目光十分認真:“那太白又是如何對待討厭的人呢?”
李白淡淡一笑,答道:“自身的情緒本不該強加於他人身上,既然我不喜歡他, 那就無視他就好了,總不至於將他殺了罷。”
李瑁蹙起眉頭, 糾結道:“而是那些人在你身邊嘰嘰喳喳, 煩不勝煩, 如同蒼蠅一般, 實在無視不了呢?”
李白聞言看了李隆基一眼,果然就見李隆基麵容嚴肅了起來,問道:“誰在你耳邊如同蒼蠅一般煩你了?”
李瑁一驚, 這才發現自己失言,想說些挽迴的話卻又不知道該說什麽,遂把求助的目光投向武惠妃。
武惠妃暗自忍下怒氣,對李隆基笑道:“怕是一些小太監每日在他耳邊催他讀書催多了,所以才覺得有些煩了,一些小情緒就不要拿來說了,太白可是鼎鼎大名的詩人才子,你淨問這些無用的東西,豈不是大材小用了。”
後麵卻是對李瑁說的,李瑁連連點頭稱是,悄悄打量著李隆基的臉色。
李隆基不再追問,自飲了一杯,對李白道:“今晚宴席,太白可要拿出十二分的看家本事來,讓朝中對你心生懷疑的人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