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複又走了下去,剛走不到半刻鍾,便見明黃色的轎輦朝這邊走來,劉公公率先跪了下去,恭迎聖人,李白見狀,也跟在劉公公身後跪下。
那步輦漸漸走近,緩緩放於地上,李白以臉麵地,隻聽見一陣腳步聲傳來,直到兩人麵前,李白隻看得見一雙黑靴,和黃色袍底,而後眼前人似乎彎下了腰。
李隆基親自將李白扶起,笑道:“早就聽說了‘謫仙人’的名諱,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
李白此時方才敢看李隆基一眼,眼前人不過剛入中年,兩鬢卻已有了少量白發,想來是常常憂慮國事民事,如此看來,確實是位以百姓為主的賢帝。
“聖人過譽了,白在聖人麵前,如何敢以‘仙人’自稱。”李白看了一眼忙收迴目光,望著李隆基黃袍上繡的龍紋,忽覺人生大為圓滿。
李隆基似乎對李白的好感又多了一層,他竟示意李白與他一起進興慶殿,李白僅落後李隆基半步,隻聽李隆基心情頗好道:“原先別人成你為‘謫仙人’,朕隻當是作詩如同仙人一般妙不可言,不料見到太白本人,卻似如同天上的仙人一般,這番容貌,多少女兒家都及不上啊!”
李白忙擺手道:“讓聖人笑話了,那不過是坊間的傳言,當不得真。”
進了殿門,李隆基坐於七寶床上,抬了抬手,示意李白也坐過來。
李白哪裏敢,忙於另一邊隨意取個凳子坐了,不勝感激道:“聖人如此鍾愛,白惶恐,但君民有別,白萬不敢與聖人同榻而席。”
李隆基聞言隻得隨他,吩咐高力士道:“這都午時了,想來太白也未用飯,今日且隨意些,拿來我們一同享用。”
高力士忙派人傳膳,李白對李隆基的熱情十分不解,卻也不好多問,宮中規矩甚多,也不知道這李隆基對每位朝臣都是如此,還是單單對他一人?
“太白也是李姓子弟,但不知你父親又喚何名?”似乎因為喜歡李白,李隆基對他的身世也十分好奇。
李白簡單介紹道:“家父李客,是個商人。”
李隆基若有所思的捋了捋胡須,道:“商人,朕倒是沒有想到,一個商人之子,竟然有如此才華,也是稀罕。一年前元道長還在長安講道,那時便已聽說過你的名諱,當時也隻是起了幾分的好奇之心,元道長又將你作過的詩念給朕聽,朕十分震驚,如此有才之人,竟然在外漂泊,無法為朕所用,實乃憾事。”
此時膳食已經布置完畢,李隆基走過去,示意李白坐於右下榻,又覺得離得有些遠,讓人將他的桌子往上移了一點,這才滿意。
他親手調羹,放到李白桌上,道:“後來政事繁忙,朕無心顧忌太多,幸而李郎來了長安,還未召見你,那些個大臣便每天在朕麵前提起你的名字,說你才華橫溢,實乃絕世之才,不可多得,萬萬不能錯過。”
李白見李隆基如此低姿態,雖然覺得過於熱情,使他惶恐,但他從來都是被人當做特殊的存在,此時也沒有覺得任何不妥,自然的接過羹湯,道:“此行長安,乃是陪著內人前來遊玩,本想過些時候就走......”
李隆基忙打斷道:“走?賀公極力向朕推薦你,持盈和嗣謙也多次向朕讚美你,既然每個人都這麽說,想必太白也不會讓朕失望,這樣罷,你先來作詩一首,讓朕也膜拜一番。”
持盈和嗣謙分別是玉真公主和太子的字。
李白笑道:“莫非聖人是要白對這一桌子飯食吟詠頌歌?”
李隆基哈哈大笑,覺得這人越發有意思,揮了揮手:“吟誦這些飯食確實不雅,聽說太白先前遊曆過許多地界,可有什麽有趣的見聞?”
李白端起酒杯,輕抿了一口,味道雖然比不得自家的,卻也是上品,他緩緩道:“白確實走過許多地界,也見過許多人,其中最為有趣的當屬昌明,那是白求學的地方,也是有記憶之後待得最久的一個地方。”
“哦?”李隆基似乎很感興趣,示意他繼續往下說。
李白陷入了迴憶之中,絲毫沒有一點與君王聊天的畏懼,反而像是和許久未見的好友一般。
“說起來慚愧,因為年紀尚輕,便有些無法無天,自持清高,一心想著為百姓做事,卻沒有走正確的道路,好在後來遇到良師,收益頗豐,才漸漸收斂了心性。”
李隆基好奇道:“太白為何離開昌明呢?”
李白失笑了一聲:“那時過於猖狂,先生說已經教不了我什麽了,不如出去走走看看。離開昌明後,確實遇到了一些形色各異的人,教了我許多以前從來不知道的事情,先生誠不欺我,這是他教給我的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了。”
李隆基看著李白,有些羨慕道:“朕倒是有些羨慕你這番灑脫。”見李白愛喝酒,又讓人上了一壺,“朕每日坐在殿內,聽著那些大臣上報外麵的情況,卻從未親眼看過,有時候也會懷疑真偽,但又能如何,朕身為一國之君,不能隨便外出,看不到朕的百姓到底生活的如何,心中從未有過安穩,好在大臣內並非所有人都是貪官汙吏,他們上報的情況雖然不全真,但至少有七八成是真的,如此也足矣。”
李白聞言皺了皺,張嘴欲說些什麽,想到那日許萱說的話,臣子有臣子的難處,帝王的難處想來也不必臣子要少,手中權力越大,肩上的壓力也就越大。
“聖人不必難過,白去過的地方雖然不多,卻也不少,所到之處,皆是山青水秀,錦繡江山,若非聖人是位明君,百姓如今也過不上如此安穩的生活,雖不一定富裕,但我想,安穩才是百姓最為渴望的。”
李隆基點點頭,對李白的說辭很是讚同,原來戰亂不休,百姓民不聊生,如今各處隻要沒有災害,老百姓安安穩穩過日子,他這個皇帝當著也輕鬆一些。
“俗話說,溫飽思□□,人總是不滿足的,依太白看,對於那些犯上作亂,不安穩的刁民,又該如何處置?”
李白酒杯不斷,臉色也愈發的白皙,他向來愛穿淺色衣衫,此時的他如同身處仙境,精致俊逸的五官愈發俊美,在李隆基的眼中如同一顆漸明的夜明珠一般,耀耀生輝,光彩奪目。
“一人作亂,當處置一人,家人若有包庇,則按照包庇罪處置,若家人不知情,則免罪,聖人乃是賢君,心胸寬闊,自然不忍心牽連數人,聖人可頒布獎罰製,若有人願意舉報惡人,則重賞,若有人知情不報,則按照同罪處置,至於那作亂者,必須以極刑,方才能震懾天下!”
極刑,如此殘酷的刑罰,僅僅是處置一個偷竊者,確實過分了些,雖然過分,確實也能讓一些蠢蠢欲動的惡人收斂一些,但這話從一個“仙人”口中說出,倒是有些破壞他俊美的英姿了。
第71章 長風破浪會有時(九)
夕陽西下, 興慶宮被晚霞染上一片緋紅, 李白看著宮外繁華的景色,忽然覺得這皇上當得也沒有別人想象的那麽好,起碼, 他是不羨慕的。
“聽你說了這麽多有趣的事情,朕對外麵更是向往了,朝中大臣雖有才幹,卻不一定有見識,不過你也不是第一個給朕講外麵的事情, 元道長每次迴長安, 都會和朕聊一聊外麵的事情, 當真是有趣又鮮活,朕這輩子是體會不到了。”李隆基每日坐在殿內批改奏折, 憂國憂民,年輕時倒還能出去走走,登基後便不能肆意走動, 倒是羨慕起凡間的小民,也是唏噓。
李白笑道:“聖人羨慕百姓的酸甜苦辣, 百姓更是羨慕聖人身居高位, 衣食無憂, 人總是沒有完美的, 來世上一遭,必然是受的苦難多過享受,其實更重要的是心中的想法, 若聖人將自己每日做的事情當做樂事,便也沒有那麽多煩惱了。”
李隆基看著李白的眼光滿是讚賞:“你說得對,嫌棄先前賀公給朕看過你的詩,甚好,可造之材,朕自然不能領明珠蒙塵,朕將你派去翰林院,每日為朕寫詩,隨侍左右,你覺得如何?”
李白聞言大驚,不想他如今也有這一天,竟然直接越過各種考試,被聖人任用,可見李隆基對他確實不同。
“白何德何能......”李白抱拳躬身,一時間隻以為身置夢境之中,有些恍惚,不知該如何是好了。
李隆基見李白這副光景,哈哈大笑起來:“也能見著你失態的時候,有趣!便從明日開始,待會兒朕便親自擬一份聖旨,特批你入翰林院,也不必聽那幾個老頭子的話,隻管來朕的書房,朕還有許多話和你說。”
李白這才醒悟過來,叩謝了聖恩。
李隆基戀戀不舍的看著李白,道:“天色不早了,想留你在宮中住也不符合情理,明天也不必來太早,來了便在書房等朕就是,到時候自然會有人帶你過來。”
“是。”李白恭敬道,從喜悅中清醒過來,他方才發現自己理解差了,聖人讓他去的是翰林院,並不是翰林學士院。
走在興慶宮內,高力士在前麵親自為他領路,一邊恭喜道:“才子可是我朝第一人啊,被聖人特批,從古至今,都未曾聽說過,咱家也是有福氣,竟然看到了這千古第一人。”
不過是見風使舵,李白知道,他今日被聖人大為讚賞,若是反過來,他被聖人趕出皇宮,這高力士不知又是怎樣一副嘴臉了。
“高公公過獎了,不過是白的福分,有幸服侍聖人左右,日後有勞公公多加照拂了。”李白客氣道。
那步輦漸漸走近,緩緩放於地上,李白以臉麵地,隻聽見一陣腳步聲傳來,直到兩人麵前,李白隻看得見一雙黑靴,和黃色袍底,而後眼前人似乎彎下了腰。
李隆基親自將李白扶起,笑道:“早就聽說了‘謫仙人’的名諱,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
李白此時方才敢看李隆基一眼,眼前人不過剛入中年,兩鬢卻已有了少量白發,想來是常常憂慮國事民事,如此看來,確實是位以百姓為主的賢帝。
“聖人過譽了,白在聖人麵前,如何敢以‘仙人’自稱。”李白看了一眼忙收迴目光,望著李隆基黃袍上繡的龍紋,忽覺人生大為圓滿。
李隆基似乎對李白的好感又多了一層,他竟示意李白與他一起進興慶殿,李白僅落後李隆基半步,隻聽李隆基心情頗好道:“原先別人成你為‘謫仙人’,朕隻當是作詩如同仙人一般妙不可言,不料見到太白本人,卻似如同天上的仙人一般,這番容貌,多少女兒家都及不上啊!”
李白忙擺手道:“讓聖人笑話了,那不過是坊間的傳言,當不得真。”
進了殿門,李隆基坐於七寶床上,抬了抬手,示意李白也坐過來。
李白哪裏敢,忙於另一邊隨意取個凳子坐了,不勝感激道:“聖人如此鍾愛,白惶恐,但君民有別,白萬不敢與聖人同榻而席。”
李隆基聞言隻得隨他,吩咐高力士道:“這都午時了,想來太白也未用飯,今日且隨意些,拿來我們一同享用。”
高力士忙派人傳膳,李白對李隆基的熱情十分不解,卻也不好多問,宮中規矩甚多,也不知道這李隆基對每位朝臣都是如此,還是單單對他一人?
“太白也是李姓子弟,但不知你父親又喚何名?”似乎因為喜歡李白,李隆基對他的身世也十分好奇。
李白簡單介紹道:“家父李客,是個商人。”
李隆基若有所思的捋了捋胡須,道:“商人,朕倒是沒有想到,一個商人之子,竟然有如此才華,也是稀罕。一年前元道長還在長安講道,那時便已聽說過你的名諱,當時也隻是起了幾分的好奇之心,元道長又將你作過的詩念給朕聽,朕十分震驚,如此有才之人,竟然在外漂泊,無法為朕所用,實乃憾事。”
此時膳食已經布置完畢,李隆基走過去,示意李白坐於右下榻,又覺得離得有些遠,讓人將他的桌子往上移了一點,這才滿意。
他親手調羹,放到李白桌上,道:“後來政事繁忙,朕無心顧忌太多,幸而李郎來了長安,還未召見你,那些個大臣便每天在朕麵前提起你的名字,說你才華橫溢,實乃絕世之才,不可多得,萬萬不能錯過。”
李白見李隆基如此低姿態,雖然覺得過於熱情,使他惶恐,但他從來都是被人當做特殊的存在,此時也沒有覺得任何不妥,自然的接過羹湯,道:“此行長安,乃是陪著內人前來遊玩,本想過些時候就走......”
李隆基忙打斷道:“走?賀公極力向朕推薦你,持盈和嗣謙也多次向朕讚美你,既然每個人都這麽說,想必太白也不會讓朕失望,這樣罷,你先來作詩一首,讓朕也膜拜一番。”
持盈和嗣謙分別是玉真公主和太子的字。
李白笑道:“莫非聖人是要白對這一桌子飯食吟詠頌歌?”
李隆基哈哈大笑,覺得這人越發有意思,揮了揮手:“吟誦這些飯食確實不雅,聽說太白先前遊曆過許多地界,可有什麽有趣的見聞?”
李白端起酒杯,輕抿了一口,味道雖然比不得自家的,卻也是上品,他緩緩道:“白確實走過許多地界,也見過許多人,其中最為有趣的當屬昌明,那是白求學的地方,也是有記憶之後待得最久的一個地方。”
“哦?”李隆基似乎很感興趣,示意他繼續往下說。
李白陷入了迴憶之中,絲毫沒有一點與君王聊天的畏懼,反而像是和許久未見的好友一般。
“說起來慚愧,因為年紀尚輕,便有些無法無天,自持清高,一心想著為百姓做事,卻沒有走正確的道路,好在後來遇到良師,收益頗豐,才漸漸收斂了心性。”
李隆基好奇道:“太白為何離開昌明呢?”
李白失笑了一聲:“那時過於猖狂,先生說已經教不了我什麽了,不如出去走走看看。離開昌明後,確實遇到了一些形色各異的人,教了我許多以前從來不知道的事情,先生誠不欺我,這是他教給我的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了。”
李隆基看著李白,有些羨慕道:“朕倒是有些羨慕你這番灑脫。”見李白愛喝酒,又讓人上了一壺,“朕每日坐在殿內,聽著那些大臣上報外麵的情況,卻從未親眼看過,有時候也會懷疑真偽,但又能如何,朕身為一國之君,不能隨便外出,看不到朕的百姓到底生活的如何,心中從未有過安穩,好在大臣內並非所有人都是貪官汙吏,他們上報的情況雖然不全真,但至少有七八成是真的,如此也足矣。”
李白聞言皺了皺,張嘴欲說些什麽,想到那日許萱說的話,臣子有臣子的難處,帝王的難處想來也不必臣子要少,手中權力越大,肩上的壓力也就越大。
“聖人不必難過,白去過的地方雖然不多,卻也不少,所到之處,皆是山青水秀,錦繡江山,若非聖人是位明君,百姓如今也過不上如此安穩的生活,雖不一定富裕,但我想,安穩才是百姓最為渴望的。”
李隆基點點頭,對李白的說辭很是讚同,原來戰亂不休,百姓民不聊生,如今各處隻要沒有災害,老百姓安安穩穩過日子,他這個皇帝當著也輕鬆一些。
“俗話說,溫飽思□□,人總是不滿足的,依太白看,對於那些犯上作亂,不安穩的刁民,又該如何處置?”
李白酒杯不斷,臉色也愈發的白皙,他向來愛穿淺色衣衫,此時的他如同身處仙境,精致俊逸的五官愈發俊美,在李隆基的眼中如同一顆漸明的夜明珠一般,耀耀生輝,光彩奪目。
“一人作亂,當處置一人,家人若有包庇,則按照包庇罪處置,若家人不知情,則免罪,聖人乃是賢君,心胸寬闊,自然不忍心牽連數人,聖人可頒布獎罰製,若有人願意舉報惡人,則重賞,若有人知情不報,則按照同罪處置,至於那作亂者,必須以極刑,方才能震懾天下!”
極刑,如此殘酷的刑罰,僅僅是處置一個偷竊者,確實過分了些,雖然過分,確實也能讓一些蠢蠢欲動的惡人收斂一些,但這話從一個“仙人”口中說出,倒是有些破壞他俊美的英姿了。
第71章 長風破浪會有時(九)
夕陽西下, 興慶宮被晚霞染上一片緋紅, 李白看著宮外繁華的景色,忽然覺得這皇上當得也沒有別人想象的那麽好,起碼, 他是不羨慕的。
“聽你說了這麽多有趣的事情,朕對外麵更是向往了,朝中大臣雖有才幹,卻不一定有見識,不過你也不是第一個給朕講外麵的事情, 元道長每次迴長安, 都會和朕聊一聊外麵的事情, 當真是有趣又鮮活,朕這輩子是體會不到了。”李隆基每日坐在殿內批改奏折, 憂國憂民,年輕時倒還能出去走走,登基後便不能肆意走動, 倒是羨慕起凡間的小民,也是唏噓。
李白笑道:“聖人羨慕百姓的酸甜苦辣, 百姓更是羨慕聖人身居高位, 衣食無憂, 人總是沒有完美的, 來世上一遭,必然是受的苦難多過享受,其實更重要的是心中的想法, 若聖人將自己每日做的事情當做樂事,便也沒有那麽多煩惱了。”
李隆基看著李白的眼光滿是讚賞:“你說得對,嫌棄先前賀公給朕看過你的詩,甚好,可造之材,朕自然不能領明珠蒙塵,朕將你派去翰林院,每日為朕寫詩,隨侍左右,你覺得如何?”
李白聞言大驚,不想他如今也有這一天,竟然直接越過各種考試,被聖人任用,可見李隆基對他確實不同。
“白何德何能......”李白抱拳躬身,一時間隻以為身置夢境之中,有些恍惚,不知該如何是好了。
李隆基見李白這副光景,哈哈大笑起來:“也能見著你失態的時候,有趣!便從明日開始,待會兒朕便親自擬一份聖旨,特批你入翰林院,也不必聽那幾個老頭子的話,隻管來朕的書房,朕還有許多話和你說。”
李白這才醒悟過來,叩謝了聖恩。
李隆基戀戀不舍的看著李白,道:“天色不早了,想留你在宮中住也不符合情理,明天也不必來太早,來了便在書房等朕就是,到時候自然會有人帶你過來。”
“是。”李白恭敬道,從喜悅中清醒過來,他方才發現自己理解差了,聖人讓他去的是翰林院,並不是翰林學士院。
走在興慶宮內,高力士在前麵親自為他領路,一邊恭喜道:“才子可是我朝第一人啊,被聖人特批,從古至今,都未曾聽說過,咱家也是有福氣,竟然看到了這千古第一人。”
不過是見風使舵,李白知道,他今日被聖人大為讚賞,若是反過來,他被聖人趕出皇宮,這高力士不知又是怎樣一副嘴臉了。
“高公公過獎了,不過是白的福分,有幸服侍聖人左右,日後有勞公公多加照拂了。”李白客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