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生九子,還各有不同呢。


    這天下間,哪有一模一樣的人啊?


    兒子性情不像了爹娘,許也是正常的吧。畢竟,小孩子沒定性。這長大了,總會慢慢被教導著改變的。


    孩子沒長大時,哪能做了真偽?


    “五郎,瞻貞最近特鬧騰,他一直叫嚷著要跟瞻元、瞻亨、瞻利一般去南書房進學。這事情你如何看?”


    福娘把問題甩到了夫君麵前。


    “孩子喜歡讀書,這是好事兒。”朱高熙完全不覺得,這叫什麽事情。這在朱高熙看來,這是好事兒。這說明了,孩子上進啊。“瞻貞今年滿三周歲,他年紀太小了。南書房的學業,他去了,究竟是讀書?還是玩兒的性子,哪作得準?”福娘表示了她的擔憂,她道:“再則,孩子太小了,我怕讀書過


    了,他那小小的身子哪能受得住?”


    五歲的孩子讀書,這年紀在福娘看來是合適的。


    可皇家的正規教育,南書房裏的教書師傅,那都是有名有姓的人物。這小兒子朱瞻貞去了,簡單跟搗蛋鬼差不多。


    再則,孩子太小了。


    罰了,怕傷身。


    不怕,又怕孩子過於皮實,這是年紀漸長後,移壞了性情。


    “無妨。”朱高熙搖搖頭。


    “若他真想,由得他去。教學師傅嚴厲些。他學些一段日子,自然就會受不了。”在朱高熙看來,男孩子嘛,特別是皇家的子孫吃點苦頭沒什麽不好的。


    人嘛,受了挫折,更容易明白道理些。


    福娘苦笑不得。


    感情在夫君眼中,這孩子就得挫折教育啊。


    “成,你是孩子親爹。你說了算。”福娘不再多表示什麽了。


    她覺得,試一試夫君的法子,也不錯。總歸,朱瞻貞小盆友去念書試試,看他能不能適應了。


    第三日。


    得了親爹親娘的許可。


    朱瞻貞小盆友叫一個高興。


    這事情除了跟夫君講,福娘自然也是向婆母徐皇後匯報過了。


    徐皇後把話兒跟永和帝一提,永和帝就同意了。對於孫兒的教導,特別是還是第四個孫兒,永和帝的心思,明顯還是關注的少了些。


    等著皇後一提,永和帝當時來了心思,關注了一些這個四孫兒朱瞻貞。


    還別說,對於這麽個小小人兒要讀書,永和帝隨口就同意了。同意後,永和帝還表示,要是這個小娃娃堅持不住了,那就算了。


    到時候,等他到年紀後,再送去南書房進學就是。


    徐皇後把永和帝的意思,告訴了福娘夫妻。然後,福娘自然就給兒子朱瞻貞小盆友講了這等喜訊。


    對於能和哥哥們在一起讀書,朱瞻貞小盆友是真高興的。


    在福娘想來,這事情大概就是四子朱瞻貞的三分鍾熱度。過些日子,這孩子也就是自個兒吃夠了苦頭,就會樂得迴家玩兒了。


    事實上,出乎了福娘的預料。


    六月二十日。


    朱瞻貞、朱瞻仁、朱瞻禮、朱鳳娘,四個皇孫皇孫女的三周歲生辰時。


    滿了三周歲的朱瞻貞小盆友,還在南書房裏穩當的當了讀書郎。這等話嘮的孩子,出乎了孩子這個親娘的猜測之外。


    朱瞻貞小盆友真讀書時,居然還坐得住。


    而且,朱瞻貞小盆友對於進學了,可以跟親衛一起騎馬的事情,那就更是開心了。


    永和二年,六月末。


    從南邊歸來的壽安公主朱琳琅進宮了,向徐皇後謝恩。然後,領迴了她的嫡子李瑞安。


    對於位表兄弟的離開,朱瞻元、朱瞻亨、朱瞻利、朱瞻貞四個在南書房一起進學的皇孫,都是頗舍不得。


    因為,讀書後,四位皇孫發現,這個表兄弟挺是合拍著,也玩得到一起啊。


    徐皇後得了四個皇孫的請求,爾後,也是為壽安公主求了話。


    於是,壽安公主的嫡子李瑞安,就得了皇家的恩典。隨皇孫們一起到南書房進學。當然,這位雖然進學了,可這還是需要每一日迴公主府居住的。


    到底不能向以前一樣,住了宮中。


    對此,朱琳琅這位公主殿下又是進宮來,對嫡母徐皇後是表示了謝意。


    永和二年,七月初。


    福娘目前的習慣,就是夫君去衙門辦差了,兒子們去南書房進學了。她嘛,要麽料理了元熙殿內的事務。要麽,就去了坤寧宮,跟婆母聯絡了感情。


    對於跟婆母的相處,福娘還是非常樂意的。


    這一日。


    午後。


    婆媳二人正是在談了中元節的祭祀一事時。


    有宮人來稟話,說福清公主求見。


    這位姑母前來,所謂何事?福娘心頭奇怪著。麵上卻是不露了半分。


    稍片刻後,宮人引路,福清公主進了坤寧宮的正殿。公主一進來,福娘起身,準備避過了福清公主對皇後娘娘的行禮。


    哪知福清公主真是行了大禮。一下子就跪到了徐皇後跟前。


    “皇後娘娘,求您救救駙馬。”


    “那刑部審判下來了,駙馬居然是斬立決。”福清公主在哭訴。


    這刑部斷了案,這人命關司的事情。自然還是要上報的。特別這是一位皇家的駙馬爺啊。所以,福清公主在得知了刑部上了折子後,趕緊來請皇後娘娘救命了。


    徐皇後讓徐嬤嬤去攙扶了福清公主。


    福清公主還想跪著,徐皇後歎道:“你也是皇家的公主,哪能丟了皇家的顏麵。且起來,莫是讓人小瞧了皇家。”


    有皇家的顏麵這等大帽子,福清公主就依著徐嬤嬤的攙扶,半推半就的起了身。


    這時候,福娘忙對福清公主行了一個晚輩禮。


    福清公主笑得特淒惶。


    到底還是沒失了分寸,對福娘是迴了一迴。


    等著落座後。


    徐皇後問不禁了來朧去脈。


    說起來,這位福清公主的駙馬楊得懷啊,要說罪嘛,倒真是有。這被刑部斷了死刑,還真是不冤枉了他。


    這主要的罪有三樁。


    其一,楊氏家仆逼買良家的田地,這鬧出了人命關司。


    其二,楊氏家仆放利錢,這利滾利的買賣,自然是掙得多,也是逼死了人命在裏麵的。


    這以前兩樁,也許在百姓眼中,就應該殺了。畢竟,那家仆拿著的名貼,就是拿著家主拿駙馬爺的名頭辦事兒。


    這叫奉主子的命令辦事。


    可真說起來,哪個勳貴的屁股真幹淨嗎?


    這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若以上的事情,打點一下,把屁股擦幹淨了。由得親信頂了罪,楊得懷駙馬幹淨甩開了罪名,利落的脫身本來是完全可能的。


    但是,千不應該,萬不應該,楊得懷駙馬還幹了一件事情。


    這第三件事情,才是楊駙馬真正要死的原由。


    與楊駙馬一起下牢獄的人裏,有人招了話。當年宣惠帝在位時,楊駙馬堅定的站在了宣惠帝那邊,親自給宣惠帝跑前跑後,組織人手刺殺了永和帝。


    結果自然不心如人意。


    永和帝平平安安著。


    那刺殺的事情,自然是不了了之。


    這事情要說真,那是真。要說永和帝沒秋後算帳的心思,那就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隻能說,楊駙馬死得不冤枉。


    因為,楊駙馬在其後,可能怕永和帝秋後算帳,他又幹了一件事情。就是為二皇子朱高晸鞍前馬後,串邊了勳貴們,總之,想在二皇子朱高晸身邊捧了臭腳。


    為什麽不去大皇子朱高熙那裏呢?


    朱高熙在永和帝上位後,那是表示出了不結交勳貴、朝臣的意思。


    總之,當老實兒子。


    朱高熙不結交了勳貴、朝臣們。這裏麵想奉迎的人,自然就是有點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驕傲氣了。


    再加上二皇子朱高晸的禮賢下士嘛。


    於是,團結在二皇子朱高晸身邊,為二皇子吹捧的人手,還真是與日俱增。


    永和帝對於皇子相爭,他隻是要讓皇子們成為彼此的磨刀石,真正的讓皇子們彼此是在挑戰中,展現出來真本事。


    至於說,那些想讓皇子兄弟鬩牆的牆頭草?


    永和帝不介意,先收割一些人頭的。正好,也是警告了勳貴和朝臣們,那就是有些底線別越過了。


    當然,能為百姓們掃除了些勳貴裏的犯事之徒,清理一下燕京的吏治,那就更好不過了。


    這事情,永和帝沒出麵。


    讀懂君王之誌。


    為王前軀者,就是刑部的李尚書。這位永和帝簡拔上來的從一口大官啊。


    想一想,前麵才是五品官,一路火箭般的飆升,這是何等的帝王恩寵。所以,哪怕做了帝王的刀子,這位李尚書也是心中有正氣。


    那是一心一意,為百姓們掃除了貪官惡吏,更是要懲治了那些勳貴裏的臭蟲。


    “此乃朝堂大事,福清妹妹,國法無情。”


    徐皇後對著哭泣的福清公,隻說了這麽一句話。“皇後娘娘,我不管多求,就求饒駙馬一條性命。那什麽和買田地,還有放利錢的事情,都是下麵的人做出來的壞事。與駙馬無關。駙馬就是被人蒙蔽了。”福清公主哀求


    道。至於摻合了皇家鬥爭的事情,福清公主不傻,她是一定不敢多提的。


    福清公主這等時候,已經不敢多奢求什麽。她就是想保駙馬一條小命。畢竟,如今已經不是漢唐之時了。漢唐的公主,改嫁是常事。


    這時節的皇家,特別是前朝落下來的規距。真是沒得讓公主改嫁的。福清公主很明白,如果駙馬被刑法所殺,那她這位公主就要當一輩子的寡婦了。福清公主還年輕,她真心不想當寡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皇家媳婦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華卿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華卿晴並收藏皇家媳婦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