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妤兒,這裏頭可有你所中意的?”王妃淺淺一笑,她想這為柳長妤的婚事,那成婚的對象需得柳長妤自己滿意。
那對象即便門第再高,若連柳長妤都不滿意,嫁去日後如何能夫妻和美?嫁娶之事,若能成一段柳長妤滿意,而對方同樣滿意的,那可不皆大歡喜了。
王妃想給予柳長妤以世間的最好,傾盡她所能的,予她全部。
柳長妤卻未迴答秦越的名字,反倒是問道:“母妃,這其中你最中意何人?”她見紙上人名幾位,定會有王妃先看中的。
王妃一愣,待見她滿目認真,便挑起指尖要指出一道人名,這時隻聽柳長妤點了其中一人道:“母妃,可是王大人之嫡長子,王晰公子?”
柳長妤猜想,王妃是最中意此人的。王妃的指尖剛巧就落在“王晰”的名字之上,她收迴手笑道:“不錯,是王大公子。王大人與王爺相識,他為人得王爺青睞,這位王公子同樣有禮待人,氣度寬容,定能包容
你之脾性,母妃最中意為他。”
然王妃又緩慢接道:“然母妃更願,這門親事你同樣願意為之。”
“可若女兒說,女兒不願嫁與他呢?”柳長妤垂下了頭,“王公子雖為良配,可並非女兒所中意之人。”
王妃又笑迴:“不願那便不願吧,你與母妃一說,你樂意嫁與何人呢?”
女兒家言出自己心儀之人,總歸有些不矜持,但此屋僅有王妃與柳長妤兩人,這兩人親如親母女,並無何不可言說的。
柳長妤麵色染了紅,便開口道:“母妃,我要尋一男子,如父王那般英勇無雙,且又為將軍。”
如汾陽王爺,如秦越。英勇無雙,大燕當之無愧的威武大將軍。
“妤兒……”王妃眼中染了疑惑,她手一指便落到了“秦越”名上,便問她道:“你可是中意秦大人?”
柳長妤在汾陽王府與秦越見過幾次麵,若說大燕年輕之輩中,何人為英勇無敵,屢立戰功,且又身有將軍之名,此人非秦越不可。
柳長妤小小地頷首,臉蛋似塗抹了胭脂般好看,這副模樣看在王妃眼裏,可不就是姑娘家含春思怯了嗎?
就聽她一字一句道:“母妃,女兒是見過秦大人的,他氣勢雖駭人,可為人很得禮,該是好的他絕不會待你偏見,且他武藝極高,連外祖父都對他予以很高的讚賞了呢。”
“你外祖父見過秦大人了?”王妃暗暗吃驚。“是啊,就那一日中秋之前,我迴薛府之時。”柳長妤又將薛家幾人都搬了出來,“表哥尋了秦大人比武,秦大人還是讓了他三成,都輕輕鬆鬆贏了表哥呢。之後,外祖父與
舅舅都對秦大人讚不絕口,還將那把寶刀送給了秦大人。”
王妃點了點頭,她以為薛老爺子定是喜愛秦越的,不若不會送出心頭摯愛,隻是柳長妤是何時注意到他的呢?
王妃不免又問:“妤兒,你便是那時候起,注意到秦大人的?”柳長妤對秦越的注意,都到了忽略旁的公子的地步,這令王妃不可謂不在意。“母妃,秦大人英勇匹敵,武力超凡,若能嫁與他為妻,無需擔心被人欺負了去。”柳長妤抱著王妃的手臂,不住地搖晃,眼眸裏又含笑道:“且母妃,叫你說,秦大人生得
那般好,旁人見著了也覺著賞心悅目呀。”
那還能不喜歡嗎?
“妤兒,你還需得有人護著你?”王妃不著痕跡地掃了柳長妤一眼,她為柳長妤的武藝深感自信,並不覺著她還需人庇護。
柳長妤悻悻迴道:“母妃,女兒是輸給過秦大人的。”
見她垂下了眼眸,王妃心有猶豫,卻還是再問道:“妤兒,你當真是瞧中了秦大人?”
柳長妤挑眼飛揚笑道:“女兒就歡喜他那樣的。”
王妃仔細琢磨,倒沒再說何話反對了,心裏頭真的細想若應許柳長妤嫁與秦越,那日後便該會如何。
秦越雖與武鄉伯府關係不近,可自小養在常山老郡王膝下,於秦越的教養,王妃還是信得過的,她隻是些許憂心秦越那般冷的性子,柳長妤可能容忍得下。
“母妃?”柳長妤又抱著王妃的手臂撒嬌。
屋外頭青芽挑了簾子入內,她屈膝稟道:“王妃,常山老郡王與秦將軍一同過府來了,兩人攜著重禮,與王爺入了主院。”
王妃當即皺眉,這時候老郡王與秦越來王府,能為了何事?她便問道:“可知郡王爺過府來見王爺,是有要事?”
青芽眼神瞥向柳長妤,輕聲迴笑道:“似是為了與王爺相商郡主之事而來。”
王妃瞪大了雙眼,她偏頭與柳長妤對上了目光,就見柳長妤紅透了一張臉,向自己撒嬌道:“母妃……您瞧!”
柳長妤可是雀躍極了,誰成想秦越會在這一日過府來,為了促成與柳長妤的好事,連老郡王都一並尋來了。
他與自己保證過的,要她隻管在府上靜候他,終有一日迎娶她過門。柳長妤笑了,她可就等著他來呢。
王妃歎了一口氣,轉而笑道:“妤兒,這可是你盼著見到的?”瞧柳長妤那一副欣喜樣子,王妃還有何不明白的。
柳長妤便就中意這位秦將軍了,無論是其他任何一人,她都不會再多有興趣。
因此,王妃拉過了柳長妤的手道:“妤兒,你可要你父王好好為你一擇。若這位秦大人能過得了你父王那一關,母妃絕不會吐一個字反對。”
“母妃,父王會有意刁難秦大人嗎?”這是柳長妤最為擔心的。
王妃勾唇一笑,“那要看你父王可是滿意秦大人了。”王爺心中寶貝了十幾年的閨女,便就被人瞧上了,也不知王爺心中該有多煩懣。隻是在王妃心中,因著柳長妤的中意,她已為秦越多了層另眼相看,至少不會再偏待於他
。
“母妃,我……”柳長妤似略有些坐不住了,她皺緊眉,輕晃動著王妃的手。“你若是當真起心,母妃就允你前去,”王妃鬆開了她手,就見柳長妤刹那間笑顏如花,心裏是自顧自搖了搖頭,心道,這孩子果真是歡喜的不得了,便招唿青芽到她麵前
來,“青芽,你領著郡主前去主院吧。”
柳長妤再等不及,起身便欲離開,“母妃,那女兒先去瞧看一眼。”
那身子已鑽過簾子,翩然出院了。
王妃又笑著搖頭,微側首後長歎了一口氣,並未啟唇再言。廖媽媽見此,俯身輕道:“王妃,您可是憂心郡主呢?”
“廖媽媽,你說祈陽自小便與旁的姑娘懂事乖巧,心裏頭更是有好些話不願與我這個做母親的一說,”王妃麵上流出淡淡的哀傷,“可是我還未全然盡心待她?”
廖媽媽否道:“郡主待王妃您如親母,王妃您又何必多想呢。”
王妃又搖了搖頭。
廖媽媽知曉她是為突而得知柳長妤中意秦大人,而感到一時難免的驚錯罷了。王妃這心裏,一時也是過不去的。
不說王妃,就連是她,也亦為郡主有了心上人,這事還感到驚詫。
“王妃,您今兒本便是欲為郡主擇一門好親事,郡主這心有所屬,不正合您意了嗎?”
廖媽媽勸道:“況且這位秦大人,與王爺早有熟識,這人呐知根知底,你更該放心嘛。”
秦大人雖麵冷了些,可卻是難得的好佳婿,廖媽媽便是這般以為的。
“我實在是沒想到,祈陽竟撇開了其餘的,”王妃歎口氣,目光輕掃過手心底的紙卷,撫過“秦越”這名字時,又道:“她偏偏隻中意秦大人。”
“不正正好,秦大人與常山老郡王一並過府而來了嗎?”廖媽媽笑眯起眼,又道:“王妃剛巧也好瞧瞧看,這位秦大人也是郡主的好歸宿。”
王妃抿唇作笑,擺手迴道:“你且命人去查一查,武鄉伯府與秦大人之間的那點事兒。”
王妃對秦越,以及他與武鄉伯府素來關係不好,是有耳聞的。武鄉伯府不為王妃所看待,那伯府亂七八糟的事宜太多,王妃並不打算為柳長妤挑如此麻煩的夫家。
她憂心為柳長妤選的人家,應是門當戶對,生活和順,省心省事,一生安樂。
……
主院屋內,老郡王與秦越由接引的丫鬟領著進屋坐下,已有近一刻鍾。這一刻鍾內,王爺聽下人傳報,便前來迎客,可兩方無人先開口,以至室內一時沉默。
王爺本欲開口,可當他觸及老郡王高深莫測的眼神,腦中頓時叫了不好,心裏頭隱隱猜出了兩人今日的來意,他便不大樂意說話了。
若是唇上仍留有胡子,他此時怕是會將那胡須向倆人翹翹,以示不快。
開什麽玩笑,既要商談那等事宜,王爺心情可不會多好。即便這所來之人,是與自己一向交好的常山老郡王,以及他向來所欣賞的後輩,秦將軍。不但是王爺麵容嚴肅,連帶老郡王的神情同樣異常的認真,他清了清嗓子,終於開口正經道:“王爺啊,近來您定是聽說了宮裏頭那位,有意為府上的祈陽郡主賜道懿旨。
那位作何意思,你是明曉的。你若是被拉入了謝家的陣營,再想脫身可就是難上加難了。”
這還是老郡王與王爺難得的一迴,兩人如此心平氣和的交談。王爺懂也裝作不懂,隻問:“郡王爺此話何意?我汾陽王府與謝家是否要與同流合汙,便是郡王爺此行欲問之事?”
那對象即便門第再高,若連柳長妤都不滿意,嫁去日後如何能夫妻和美?嫁娶之事,若能成一段柳長妤滿意,而對方同樣滿意的,那可不皆大歡喜了。
王妃想給予柳長妤以世間的最好,傾盡她所能的,予她全部。
柳長妤卻未迴答秦越的名字,反倒是問道:“母妃,這其中你最中意何人?”她見紙上人名幾位,定會有王妃先看中的。
王妃一愣,待見她滿目認真,便挑起指尖要指出一道人名,這時隻聽柳長妤點了其中一人道:“母妃,可是王大人之嫡長子,王晰公子?”
柳長妤猜想,王妃是最中意此人的。王妃的指尖剛巧就落在“王晰”的名字之上,她收迴手笑道:“不錯,是王大公子。王大人與王爺相識,他為人得王爺青睞,這位王公子同樣有禮待人,氣度寬容,定能包容
你之脾性,母妃最中意為他。”
然王妃又緩慢接道:“然母妃更願,這門親事你同樣願意為之。”
“可若女兒說,女兒不願嫁與他呢?”柳長妤垂下了頭,“王公子雖為良配,可並非女兒所中意之人。”
王妃又笑迴:“不願那便不願吧,你與母妃一說,你樂意嫁與何人呢?”
女兒家言出自己心儀之人,總歸有些不矜持,但此屋僅有王妃與柳長妤兩人,這兩人親如親母女,並無何不可言說的。
柳長妤麵色染了紅,便開口道:“母妃,我要尋一男子,如父王那般英勇無雙,且又為將軍。”
如汾陽王爺,如秦越。英勇無雙,大燕當之無愧的威武大將軍。
“妤兒……”王妃眼中染了疑惑,她手一指便落到了“秦越”名上,便問她道:“你可是中意秦大人?”
柳長妤在汾陽王府與秦越見過幾次麵,若說大燕年輕之輩中,何人為英勇無敵,屢立戰功,且又身有將軍之名,此人非秦越不可。
柳長妤小小地頷首,臉蛋似塗抹了胭脂般好看,這副模樣看在王妃眼裏,可不就是姑娘家含春思怯了嗎?
就聽她一字一句道:“母妃,女兒是見過秦大人的,他氣勢雖駭人,可為人很得禮,該是好的他絕不會待你偏見,且他武藝極高,連外祖父都對他予以很高的讚賞了呢。”
“你外祖父見過秦大人了?”王妃暗暗吃驚。“是啊,就那一日中秋之前,我迴薛府之時。”柳長妤又將薛家幾人都搬了出來,“表哥尋了秦大人比武,秦大人還是讓了他三成,都輕輕鬆鬆贏了表哥呢。之後,外祖父與
舅舅都對秦大人讚不絕口,還將那把寶刀送給了秦大人。”
王妃點了點頭,她以為薛老爺子定是喜愛秦越的,不若不會送出心頭摯愛,隻是柳長妤是何時注意到他的呢?
王妃不免又問:“妤兒,你便是那時候起,注意到秦大人的?”柳長妤對秦越的注意,都到了忽略旁的公子的地步,這令王妃不可謂不在意。“母妃,秦大人英勇匹敵,武力超凡,若能嫁與他為妻,無需擔心被人欺負了去。”柳長妤抱著王妃的手臂,不住地搖晃,眼眸裏又含笑道:“且母妃,叫你說,秦大人生得
那般好,旁人見著了也覺著賞心悅目呀。”
那還能不喜歡嗎?
“妤兒,你還需得有人護著你?”王妃不著痕跡地掃了柳長妤一眼,她為柳長妤的武藝深感自信,並不覺著她還需人庇護。
柳長妤悻悻迴道:“母妃,女兒是輸給過秦大人的。”
見她垂下了眼眸,王妃心有猶豫,卻還是再問道:“妤兒,你當真是瞧中了秦大人?”
柳長妤挑眼飛揚笑道:“女兒就歡喜他那樣的。”
王妃仔細琢磨,倒沒再說何話反對了,心裏頭真的細想若應許柳長妤嫁與秦越,那日後便該會如何。
秦越雖與武鄉伯府關係不近,可自小養在常山老郡王膝下,於秦越的教養,王妃還是信得過的,她隻是些許憂心秦越那般冷的性子,柳長妤可能容忍得下。
“母妃?”柳長妤又抱著王妃的手臂撒嬌。
屋外頭青芽挑了簾子入內,她屈膝稟道:“王妃,常山老郡王與秦將軍一同過府來了,兩人攜著重禮,與王爺入了主院。”
王妃當即皺眉,這時候老郡王與秦越來王府,能為了何事?她便問道:“可知郡王爺過府來見王爺,是有要事?”
青芽眼神瞥向柳長妤,輕聲迴笑道:“似是為了與王爺相商郡主之事而來。”
王妃瞪大了雙眼,她偏頭與柳長妤對上了目光,就見柳長妤紅透了一張臉,向自己撒嬌道:“母妃……您瞧!”
柳長妤可是雀躍極了,誰成想秦越會在這一日過府來,為了促成與柳長妤的好事,連老郡王都一並尋來了。
他與自己保證過的,要她隻管在府上靜候他,終有一日迎娶她過門。柳長妤笑了,她可就等著他來呢。
王妃歎了一口氣,轉而笑道:“妤兒,這可是你盼著見到的?”瞧柳長妤那一副欣喜樣子,王妃還有何不明白的。
柳長妤便就中意這位秦將軍了,無論是其他任何一人,她都不會再多有興趣。
因此,王妃拉過了柳長妤的手道:“妤兒,你可要你父王好好為你一擇。若這位秦大人能過得了你父王那一關,母妃絕不會吐一個字反對。”
“母妃,父王會有意刁難秦大人嗎?”這是柳長妤最為擔心的。
王妃勾唇一笑,“那要看你父王可是滿意秦大人了。”王爺心中寶貝了十幾年的閨女,便就被人瞧上了,也不知王爺心中該有多煩懣。隻是在王妃心中,因著柳長妤的中意,她已為秦越多了層另眼相看,至少不會再偏待於他
。
“母妃,我……”柳長妤似略有些坐不住了,她皺緊眉,輕晃動著王妃的手。“你若是當真起心,母妃就允你前去,”王妃鬆開了她手,就見柳長妤刹那間笑顏如花,心裏是自顧自搖了搖頭,心道,這孩子果真是歡喜的不得了,便招唿青芽到她麵前
來,“青芽,你領著郡主前去主院吧。”
柳長妤再等不及,起身便欲離開,“母妃,那女兒先去瞧看一眼。”
那身子已鑽過簾子,翩然出院了。
王妃又笑著搖頭,微側首後長歎了一口氣,並未啟唇再言。廖媽媽見此,俯身輕道:“王妃,您可是憂心郡主呢?”
“廖媽媽,你說祈陽自小便與旁的姑娘懂事乖巧,心裏頭更是有好些話不願與我這個做母親的一說,”王妃麵上流出淡淡的哀傷,“可是我還未全然盡心待她?”
廖媽媽否道:“郡主待王妃您如親母,王妃您又何必多想呢。”
王妃又搖了搖頭。
廖媽媽知曉她是為突而得知柳長妤中意秦大人,而感到一時難免的驚錯罷了。王妃這心裏,一時也是過不去的。
不說王妃,就連是她,也亦為郡主有了心上人,這事還感到驚詫。
“王妃,您今兒本便是欲為郡主擇一門好親事,郡主這心有所屬,不正合您意了嗎?”
廖媽媽勸道:“況且這位秦大人,與王爺早有熟識,這人呐知根知底,你更該放心嘛。”
秦大人雖麵冷了些,可卻是難得的好佳婿,廖媽媽便是這般以為的。
“我實在是沒想到,祈陽竟撇開了其餘的,”王妃歎口氣,目光輕掃過手心底的紙卷,撫過“秦越”這名字時,又道:“她偏偏隻中意秦大人。”
“不正正好,秦大人與常山老郡王一並過府而來了嗎?”廖媽媽笑眯起眼,又道:“王妃剛巧也好瞧瞧看,這位秦大人也是郡主的好歸宿。”
王妃抿唇作笑,擺手迴道:“你且命人去查一查,武鄉伯府與秦大人之間的那點事兒。”
王妃對秦越,以及他與武鄉伯府素來關係不好,是有耳聞的。武鄉伯府不為王妃所看待,那伯府亂七八糟的事宜太多,王妃並不打算為柳長妤挑如此麻煩的夫家。
她憂心為柳長妤選的人家,應是門當戶對,生活和順,省心省事,一生安樂。
……
主院屋內,老郡王與秦越由接引的丫鬟領著進屋坐下,已有近一刻鍾。這一刻鍾內,王爺聽下人傳報,便前來迎客,可兩方無人先開口,以至室內一時沉默。
王爺本欲開口,可當他觸及老郡王高深莫測的眼神,腦中頓時叫了不好,心裏頭隱隱猜出了兩人今日的來意,他便不大樂意說話了。
若是唇上仍留有胡子,他此時怕是會將那胡須向倆人翹翹,以示不快。
開什麽玩笑,既要商談那等事宜,王爺心情可不會多好。即便這所來之人,是與自己一向交好的常山老郡王,以及他向來所欣賞的後輩,秦將軍。不但是王爺麵容嚴肅,連帶老郡王的神情同樣異常的認真,他清了清嗓子,終於開口正經道:“王爺啊,近來您定是聽說了宮裏頭那位,有意為府上的祈陽郡主賜道懿旨。
那位作何意思,你是明曉的。你若是被拉入了謝家的陣營,再想脫身可就是難上加難了。”
這還是老郡王與王爺難得的一迴,兩人如此心平氣和的交談。王爺懂也裝作不懂,隻問:“郡王爺此話何意?我汾陽王府與謝家是否要與同流合汙,便是郡王爺此行欲問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