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盼樂先一步擋在柳長妤麵前,十足認真說道:“我大姐救了你,你不說感謝就罷了,還責怪都是她的錯?”
柳盼樂麵容清秀和善,俗稱生了一副好叫人欺負的模樣。這位大娘也不例外,她頓時氣焰漲起,嘴臉極為醜陋:“我家娃兒要她救了嗎?誰稀罕她救人,還不是她多管閑事,沒看她剛還故意的,要砸死我……”她又一連串說了諸多此類的話。
柳長妤將柳盼樂拉到身後,下意識保護她,免被這無理大娘給罵個狗血噴頭。
便是這位大娘罵個不停,她也隻靜靜冷眼觀望。
這時柳盼舒走到大娘身邊,親切笑道:“大娘,你還是先離開吧,你未感謝我大姐救了你兒子,她已經很不滿了,你這樣隻會惹我大姐更生氣。”
“你……無需你多管。”大娘想繼續迴嘴,卻因柳盼舒的穿著而驚住了。
三人中唯有柳盼舒穿金戴銀,看似真正的名門女子。這位大娘再心有懷疑也不得不相信,自己招惹到了不能招惹的人。她心裏仍有憤憤,但又因對方身份高貴,而心生怯意。
這害怕的念頭一起,她連忙拉起地上的娃兒,就快步離開。
那小孩見自家娘親要走,快速從地上抓起一個橙子,就朝著柳長妤扔了過來,嘴上還喊著:“壞人!”
柳長妤沒有絲毫猶豫,鞭頭一抽那飛來的物什,橙子便當即在牆壁上砸了個稀爛。
她淡淡一眼掃過四周議論紛紛的人群,目光裏有警告,人群頃刻消了聲。
事情太明顯不過,柳長妤好意救了那對母子,未得到感激便罷了,還平白遭到一頓惡意的辱罵。明眼人都看得明白,心知這幾位姑娘出身不凡,更不敢隨意議論了。
“這都什麽人啊。”
柳盼樂不高興皺眉道:“那大娘也是的,大姐好意出手相救,還一盆黑水潑在你身上。還有那孩子,一看就是完全被教壞了。”
孩子隨意朝人扔物,母親隨心謾罵他人,那家人的家教可真是差極了。
柳長妤完全沒了好心情,隻搖頭道:“算了,就當長長見識了。”
“大姐,往後遇到這種人不必與她多言,不然多掉你的身價。”柳盼舒走上來,一心勸慰她,又對她舞鞭一事意有所指:“還有這使鞭子,在這外頭總歸不大好。”
她說話時四下瞄了瞄,柳長妤眯眼問:“所以?”
柳盼舒笑道:“此前你那動作已經引起很多人圍觀注目了,以後能免了就別用了吧,尤其是出府時,大姐姑娘家帶個鞭子算什麽樣子嘛。”
柳盼舒自以為勸柳長妤去了鞭子,這一點做的極好,殊不知這話她聽後直皺眉頭。
柳長妤將手中鞭子一鬆,長鞭徑直展開,銀色的鞭身看似柔軟可一旦用上力,威力不容小覷。她攤開就為給柳盼舒看,“這鞭子是先帝禦賜之物,父王特地囑咐過要隨身帶著,尤其是出府時,免得遇到個好歹。二妹以為,你比父王看的更清楚?”
“這……我是不知情。”
柳盼舒定了定心神,又道:“好吧,那以後遇到個好歹再用上也可以啊。”她攥緊帕子,這竟是先帝的禦賜之物,柳長妤竟然得了這等賞賜,難怪她不願帶自己入宮。
柳盼樂偏頭笑她:“二姐,瞧你說的,那要出個好歹,你覺得還來得及麽。”她又偏過頭去看柳長妤,“大姐有這鞭子在,能隨時保護我們姐妹,安安心心的,多好啊。”
“說的是,出門再外也有大姐姐護著我們的安危。”
柳長妤挑了挑眉,收迴鞭子又別在腰間,轉身走去賣橙子的攤子處。小販經方才一場鬧劇後,平白失了好幾十個橙子,他本就是個小本生意,此時更是啞巴吃黃連了。
“你這橙子怎麽賣?”
小販正收拾著攤子,一抬頭見一雙明亮的鳳眼,是那位出手相幫自己的姑娘。如此近距離一見,這位姑娘似最豔的嬌花一般,好看到他隻能尷尬的撓了撓頭。
隻是那姑娘柳眉一顰,小販立馬著急了,忙結結巴巴迴了個價。柳長妤笑著吩咐丫鬟買了三斤橙子,比他所報的價多付了些銀錢,算是之前有意攪亂了他的棚子,以做賠償。
那小販明白這位姑娘並非是為了買他橙子,心生感激的給她又多塞了幾個大橙子。
“大姐,你怎麽還在買橙子呢。”
柳盼舒在一邊早便等的不耐煩了,“大姐,你在這浪費了太多時間了,再這樣下去我們今日可還沒逛什麽就得迴府去了。”
柳長妤皺眉語氣不快:“你若是等不及了要走,那你便先去逛吧。”
“大姐,你就這般對我?”柳盼舒委屈極了,柳長妤不愛搭理她也就罷了,連關心她一下都不願意。
“是你不願等幾時。”柳長妤沉了聲,說實話她真的有點煩了柳盼舒了,就那麽一盞茶的功夫,都沒有耐心,滿腦子想的隻是自己。
“好,那我先自己逛去了,你與三妹在這好好待著吧。”
柳盼舒拿出滿滿傲氣的口氣說完,也不等柳長妤迴話,便轉身離開。她抬起下巴挺胸大步向前走,做出瀟灑背影的姿態。
她終於還是憋不住了。柳長妤平靜地望了一眼她的背影,又暗自笑了笑,柳盼舒的離去叫她輕鬆了許多。
“祈陽郡主?”
柳長妤偏頭抬眼,尋著聲音的方向望去。隻見一男子自馬車而下,他一身水藍色衣袍,舉步平穩,因他一張不笑時亦在笑的俊容,無時不顯露出濃濃的風流才子的味道。
他眼裏欣喜,又再次開口:“原來真的是你,方才我無意見著你揮鞭一幕,還以為是我生了錯覺呢。”
他的目光之下,隻有柳長妤。
這一次他走近了些,不過柳長妤還是沒能將他認出來。她對陌生男子的接近極易產生突兀,但出於禮節,她還是想問清楚他是誰,“請問,你是?”
那男子笑容意味深濃,這模樣柳長妤似曾相見,腦中穿透層層霧氣,她不確定問:“莫非是韓國公府的世子?”好似怕記錯了,又皺了眉。
“郡主猜的不錯,今日周某有幸見到郡主。”他轉而笑得柔和,又朝柳長妤走近了一步。
是韓國公世子,周承弼。
上一世柳盼舒曾入宮請柳長妤賜婚的對象。她與周承弼僅有過遙遙的一麵之緣,記不得也實屬正常。
眼下對方離著她近了又近,雖說大燕民風稍開放的風氣流傳至今,女子並不完全被拘泥於府邸之中,可在光天化日之下,她並不喜與男子太過親密的接觸。
於是柳長妤向後退了退,周承弼似察覺她的心思,正要開口說話,這時他身後有一女子驚訝喚道:“周表哥?”
周承弼側過身子,那人便被讓了出來,是柳盼舒半路轉了迴來。
柳長妤一時間莫名地不知說什麽才好,耳邊是柳盼樂的低聲:“是二姐呀,她不是都去別處逛逛了嗎,怎麽突然又迴來了?”
柳長妤搖了搖頭,麵上寫著“我哪裏會知道”,心中猜測大抵是看見了韓國公世子吧。
那邊周承弼親切地喚了柳盼舒一聲“表妹好”,柳盼舒又盈盈迴一笑,嬌聲迴他:“表哥好。”這兩人姿態看得柳長妤咂舌,她懷疑光是互相喊對方表妹與表哥,這兩人都能演出一台子的戲出來。
“表妹今日怎麽出府了?我記得尋常時候姨母不會允你出府的。”周承弼的母親,韓國公夫人,也出自懷南伯府,是喬側妃嫡親的姐姐。
“是呀,娘她以前都不同意我出府的,我很少能出來頑。”
“表妹若是想出府,往後我去請姨母允你出府便是了。”周承弼見不得柳盼舒興致蔫蔫,當下便保證似得安慰了她,隨後又提了一句:“隻這外麵人多龍雜,表妹你可要多多當心些。”
“表哥,我省得。”
得周承弼的關懷,柳盼舒心裏甜蜜,眼角的朱砂痣更為撫人,“今日是大姐領著我與三妹出府的,有她在,定會保護我們的安危。”
說起柳長妤,周承弼不免又憶起他在車中的驚見,那一雙鳳眼美得著實驚人,尤其是甩鞭的那一刻,迸發出得神采與果斷。
他的手撫著自己的胸口,每每想起她的眼神,心口跳得便有些快。
“你大姐看起來武藝很不錯?”
柳盼舒不知他為何要問這個問題,“應該是還不錯吧,偶爾見到父王教大姐習武,我都搞不懂為何父王要這樣做,現在大姐她,完全沒有一點貴女該有的樣子。”
她一直覺得,女子習武是另類,不被貴女所能容納的異類。
“大姐她能學下來,是蠻不容易的,也許是大姐覺得琴棋書畫學著更累,就偷了懶習了武吧。”
不過柳長妤習武也有個好處,出門能保護她的安危。柳盼舒又一笑:“大姐她也有好的地方啊,比如說有她那鞭子在,遇上了歹人我都沒那麽害怕了。”
“不必不必,我可是大姐的妹妹,她不護著我又護著誰?”
柳盼樂麵容清秀和善,俗稱生了一副好叫人欺負的模樣。這位大娘也不例外,她頓時氣焰漲起,嘴臉極為醜陋:“我家娃兒要她救了嗎?誰稀罕她救人,還不是她多管閑事,沒看她剛還故意的,要砸死我……”她又一連串說了諸多此類的話。
柳長妤將柳盼樂拉到身後,下意識保護她,免被這無理大娘給罵個狗血噴頭。
便是這位大娘罵個不停,她也隻靜靜冷眼觀望。
這時柳盼舒走到大娘身邊,親切笑道:“大娘,你還是先離開吧,你未感謝我大姐救了你兒子,她已經很不滿了,你這樣隻會惹我大姐更生氣。”
“你……無需你多管。”大娘想繼續迴嘴,卻因柳盼舒的穿著而驚住了。
三人中唯有柳盼舒穿金戴銀,看似真正的名門女子。這位大娘再心有懷疑也不得不相信,自己招惹到了不能招惹的人。她心裏仍有憤憤,但又因對方身份高貴,而心生怯意。
這害怕的念頭一起,她連忙拉起地上的娃兒,就快步離開。
那小孩見自家娘親要走,快速從地上抓起一個橙子,就朝著柳長妤扔了過來,嘴上還喊著:“壞人!”
柳長妤沒有絲毫猶豫,鞭頭一抽那飛來的物什,橙子便當即在牆壁上砸了個稀爛。
她淡淡一眼掃過四周議論紛紛的人群,目光裏有警告,人群頃刻消了聲。
事情太明顯不過,柳長妤好意救了那對母子,未得到感激便罷了,還平白遭到一頓惡意的辱罵。明眼人都看得明白,心知這幾位姑娘出身不凡,更不敢隨意議論了。
“這都什麽人啊。”
柳盼樂不高興皺眉道:“那大娘也是的,大姐好意出手相救,還一盆黑水潑在你身上。還有那孩子,一看就是完全被教壞了。”
孩子隨意朝人扔物,母親隨心謾罵他人,那家人的家教可真是差極了。
柳長妤完全沒了好心情,隻搖頭道:“算了,就當長長見識了。”
“大姐,往後遇到這種人不必與她多言,不然多掉你的身價。”柳盼舒走上來,一心勸慰她,又對她舞鞭一事意有所指:“還有這使鞭子,在這外頭總歸不大好。”
她說話時四下瞄了瞄,柳長妤眯眼問:“所以?”
柳盼舒笑道:“此前你那動作已經引起很多人圍觀注目了,以後能免了就別用了吧,尤其是出府時,大姐姑娘家帶個鞭子算什麽樣子嘛。”
柳盼舒自以為勸柳長妤去了鞭子,這一點做的極好,殊不知這話她聽後直皺眉頭。
柳長妤將手中鞭子一鬆,長鞭徑直展開,銀色的鞭身看似柔軟可一旦用上力,威力不容小覷。她攤開就為給柳盼舒看,“這鞭子是先帝禦賜之物,父王特地囑咐過要隨身帶著,尤其是出府時,免得遇到個好歹。二妹以為,你比父王看的更清楚?”
“這……我是不知情。”
柳盼舒定了定心神,又道:“好吧,那以後遇到個好歹再用上也可以啊。”她攥緊帕子,這竟是先帝的禦賜之物,柳長妤竟然得了這等賞賜,難怪她不願帶自己入宮。
柳盼樂偏頭笑她:“二姐,瞧你說的,那要出個好歹,你覺得還來得及麽。”她又偏過頭去看柳長妤,“大姐有這鞭子在,能隨時保護我們姐妹,安安心心的,多好啊。”
“說的是,出門再外也有大姐姐護著我們的安危。”
柳長妤挑了挑眉,收迴鞭子又別在腰間,轉身走去賣橙子的攤子處。小販經方才一場鬧劇後,平白失了好幾十個橙子,他本就是個小本生意,此時更是啞巴吃黃連了。
“你這橙子怎麽賣?”
小販正收拾著攤子,一抬頭見一雙明亮的鳳眼,是那位出手相幫自己的姑娘。如此近距離一見,這位姑娘似最豔的嬌花一般,好看到他隻能尷尬的撓了撓頭。
隻是那姑娘柳眉一顰,小販立馬著急了,忙結結巴巴迴了個價。柳長妤笑著吩咐丫鬟買了三斤橙子,比他所報的價多付了些銀錢,算是之前有意攪亂了他的棚子,以做賠償。
那小販明白這位姑娘並非是為了買他橙子,心生感激的給她又多塞了幾個大橙子。
“大姐,你怎麽還在買橙子呢。”
柳盼舒在一邊早便等的不耐煩了,“大姐,你在這浪費了太多時間了,再這樣下去我們今日可還沒逛什麽就得迴府去了。”
柳長妤皺眉語氣不快:“你若是等不及了要走,那你便先去逛吧。”
“大姐,你就這般對我?”柳盼舒委屈極了,柳長妤不愛搭理她也就罷了,連關心她一下都不願意。
“是你不願等幾時。”柳長妤沉了聲,說實話她真的有點煩了柳盼舒了,就那麽一盞茶的功夫,都沒有耐心,滿腦子想的隻是自己。
“好,那我先自己逛去了,你與三妹在這好好待著吧。”
柳盼舒拿出滿滿傲氣的口氣說完,也不等柳長妤迴話,便轉身離開。她抬起下巴挺胸大步向前走,做出瀟灑背影的姿態。
她終於還是憋不住了。柳長妤平靜地望了一眼她的背影,又暗自笑了笑,柳盼舒的離去叫她輕鬆了許多。
“祈陽郡主?”
柳長妤偏頭抬眼,尋著聲音的方向望去。隻見一男子自馬車而下,他一身水藍色衣袍,舉步平穩,因他一張不笑時亦在笑的俊容,無時不顯露出濃濃的風流才子的味道。
他眼裏欣喜,又再次開口:“原來真的是你,方才我無意見著你揮鞭一幕,還以為是我生了錯覺呢。”
他的目光之下,隻有柳長妤。
這一次他走近了些,不過柳長妤還是沒能將他認出來。她對陌生男子的接近極易產生突兀,但出於禮節,她還是想問清楚他是誰,“請問,你是?”
那男子笑容意味深濃,這模樣柳長妤似曾相見,腦中穿透層層霧氣,她不確定問:“莫非是韓國公府的世子?”好似怕記錯了,又皺了眉。
“郡主猜的不錯,今日周某有幸見到郡主。”他轉而笑得柔和,又朝柳長妤走近了一步。
是韓國公世子,周承弼。
上一世柳盼舒曾入宮請柳長妤賜婚的對象。她與周承弼僅有過遙遙的一麵之緣,記不得也實屬正常。
眼下對方離著她近了又近,雖說大燕民風稍開放的風氣流傳至今,女子並不完全被拘泥於府邸之中,可在光天化日之下,她並不喜與男子太過親密的接觸。
於是柳長妤向後退了退,周承弼似察覺她的心思,正要開口說話,這時他身後有一女子驚訝喚道:“周表哥?”
周承弼側過身子,那人便被讓了出來,是柳盼舒半路轉了迴來。
柳長妤一時間莫名地不知說什麽才好,耳邊是柳盼樂的低聲:“是二姐呀,她不是都去別處逛逛了嗎,怎麽突然又迴來了?”
柳長妤搖了搖頭,麵上寫著“我哪裏會知道”,心中猜測大抵是看見了韓國公世子吧。
那邊周承弼親切地喚了柳盼舒一聲“表妹好”,柳盼舒又盈盈迴一笑,嬌聲迴他:“表哥好。”這兩人姿態看得柳長妤咂舌,她懷疑光是互相喊對方表妹與表哥,這兩人都能演出一台子的戲出來。
“表妹今日怎麽出府了?我記得尋常時候姨母不會允你出府的。”周承弼的母親,韓國公夫人,也出自懷南伯府,是喬側妃嫡親的姐姐。
“是呀,娘她以前都不同意我出府的,我很少能出來頑。”
“表妹若是想出府,往後我去請姨母允你出府便是了。”周承弼見不得柳盼舒興致蔫蔫,當下便保證似得安慰了她,隨後又提了一句:“隻這外麵人多龍雜,表妹你可要多多當心些。”
“表哥,我省得。”
得周承弼的關懷,柳盼舒心裏甜蜜,眼角的朱砂痣更為撫人,“今日是大姐領著我與三妹出府的,有她在,定會保護我們的安危。”
說起柳長妤,周承弼不免又憶起他在車中的驚見,那一雙鳳眼美得著實驚人,尤其是甩鞭的那一刻,迸發出得神采與果斷。
他的手撫著自己的胸口,每每想起她的眼神,心口跳得便有些快。
“你大姐看起來武藝很不錯?”
柳盼舒不知他為何要問這個問題,“應該是還不錯吧,偶爾見到父王教大姐習武,我都搞不懂為何父王要這樣做,現在大姐她,完全沒有一點貴女該有的樣子。”
她一直覺得,女子習武是另類,不被貴女所能容納的異類。
“大姐她能學下來,是蠻不容易的,也許是大姐覺得琴棋書畫學著更累,就偷了懶習了武吧。”
不過柳長妤習武也有個好處,出門能保護她的安危。柳盼舒又一笑:“大姐她也有好的地方啊,比如說有她那鞭子在,遇上了歹人我都沒那麽害怕了。”
“不必不必,我可是大姐的妹妹,她不護著我又護著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