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雖然酸菜白送出去了,翠花的心很痛。但是對於李大冰和楊氏來說,這卻是最好的解決方法。不是說因為討好什麽的,雖然這也是一方麵;更多的是因為小百姓心裏的那種純樸,不願意貪人小便宜,總希望通過自己的勞動來獲取相應的報酬。
不過後來知道自家的酸菜被德順酒樓給包圓了的時候,翠花還是勉強有了一點點安慰:至少,家裏的錢錢還是在增加的。而且因為這件事,原本就很看好李林的酒樓掌櫃的,更加的信任李林了。爹娘都是這樣老實的人,兒子總不會太差。
日子在一天天的變好。很快,李林成親的日子到了。於是楊氏和李大冰都暫歇了家裏的事,一家人迴了上河村準備親事。
迴了上河村,那不是一句話就能概括的事。因為上河村還有著令人討厭的存在。當初因為麵館的事,李大冰和大房又鬧掰了一迴。李大冰一家搬到鎮上去住,但是都知道那隻是暫時的,那房子又不是買的,隻是租的而已。但是趙氏就攛掇著李奶奶過來無理取鬧,想占了翠花家的房子。
為什麽呢,因為李偉、李傑(楊氏的兩個兒子)都大了,大房現在的屋子雖然夠住,但要是用來給兩個兒子成親,那顯然是不可能的。更何況大房李爺爺和李奶奶都還在呢,趙氏和李大海也還健在,這一下就占據了老屋最好的兩間房子。李翠蓮還獨自住著一間呢。哪家會把女兒嫁到連個正經婚房都沒有的李家呢,而且附近村子的人也不是不知道這李家大房的德行,傻了才會毀了女兒的前程。
於是看到李大冰一家去鎮上住,趙氏罕見的沒有去鬧,沒有去哭窮要錢。反而幫著在李奶奶麵前說好話,所以翠花一家菜那麽順利的去了鎮上。
等到李大冰和楊氏收拾東西要走的時候,趙氏過來了,先是一頓誇,什麽“二弟啊,你們這是發達啦,以後不要忘了大哥大嫂啊。”“哎呀喲,以後就是鎮上的人啦,哪裏還會看上我們這個小小的上河村哪。”
然後就是表功,“你不知道啊,娘知道你們要去鎮上享福把她老人家丟下可生氣了,要不是攔著勸著,她還不要衝過來啊。”“二弟妹啊,你可要謝謝我啊,我廢了老大的勁才把娘給勸住呢。多虧了我啊……”
楊氏被念叨著煩了,可又不好說啥,但是心裏卻一點不覺得感激。趙氏肯幫忙,肯定打著啥算盤呢,趙氏這麽精明的人,能上趕著做好事,除非有什麽想法。
果然,趙氏見楊氏就是不搭腔,急了:“唉,二娘啊,你們這去了鎮上,這屋子沒人照看著可不行啊。屋子屋子,就得有人住,有煙火氣兒才叫家。”
“嗯,大嫂說的對,所以啊,我們這屋已經交給三娘了。”看看,看看,小心思暴露了。楊氏才不搭理趙氏,一副貪婪相!說什麽照看房子,到你手裏了還要的迴來嗎!
“啥,給老三了?”趙氏急了,這跟想好的不一樣啊。“怎麽能給老三呢,應該給我才對啊!二弟妹,你可別不識好人心啊,大嫂給你幫了那麽大忙,你怎麽能隻想著老三不顧你大哥呢!”這屋子給了老三那自家還怎麽住進來啊,不行,絕對不行!
“瞧大嫂你說的。”楊氏嗤笑,“弟妹我呀這是為大哥著想。這房子,交給三娘照看,除了問題啊,我是要他們負責的,畢竟這房子可是大事。我們簽契書了,要是房子啊,出了什麽問題,三弟要賠償我們銀子的!你說,這明顯吃力不討好的事兒,我能坑害大哥大嫂嗎?不能吧!”
“胡說!”趙氏根本不相信,“照你這麽說,老三兩口子憑啥給你們看房子啊,那是傻子才會幹的事!”
“那是!不過三弟想租我家的田啊。大嫂你也知道,分家的時候我們呢得了幾畝田地。這幾畝田根本不夠養活一大家子的。這不,我家呢就想去鎮上糊口。三弟三娘呢,暫時先租我家的田種著。這不,害怕我不租給他們,之好同意了。”
“是嗎?”趙氏將信將疑,會有這樣的事?
“那,大嫂,我去給你找契書,有契書你總該信了吧。”楊氏佯裝起身進屋找契書。
果然趙氏這下信了,隻好幹笑著迴家了,心裏別提多憋屈了,給老三兩口子做了嫁衣!
其實真的有契書嗎?那當然不了!隻不過趙氏也不識字,楊氏裝的又太像,趙氏不得不信了。事後,楊氏還去找了季氏串口供,以免穿幫。
話說迴現在,趙氏沒能得到翠花家的房子,這迴迴村啊,還不知道要出什麽幺蛾子呢!不過,楊氏惡狠狠的想:不管怎樣,你大房都別想擾了我家阿林的親事!
作者有話要說: 走劇情啦~大哥要結婚了,然後呢~
☆、72
迴到了久違的家裏,一家人的心裏都有點懷念,還有點放鬆。在鎮上租的屋子太小,一家人抬頭不見低頭見的,走兩步就能碰到,很是不方便。
迴了上河村就不一樣了,屋前是大大的一個院子,足夠石頭和小草跑來跑去的捉迷藏了。因為沒人在家,院子裏有些空蕩,菜地都空著。倒是院子裏雞舍和豬圈都被打掃的幹幹淨淨的,沒有一點異味。
“二嫂,知道你們要迴來,我和大河都把家裏打掃了一遍,看看,還滿意不?”說話的是提前接到村裏人帶迴來的口信說李大冰一家要迴來的季氏。當初說把房子借給李大河其實也不是借口,是真有其事,隻不過沒有契書罷了。畢竟,李大河和季氏的人品還是值得信賴的。
李大河和季氏就借二哥的屋子養養雞和豬,還能順便看房子。要是有什麽事家裏施展不開,還能來二哥這邊借著用用。
“滿意滿意,哪能不滿意啊。”楊氏從牛車上下來,活動活動自己酸軟的身子,坐了半天牛車,顛死了都。“三娘啊,真是謝謝你和三弟了。我和你二哥不在家,多虧了你們啊。”
“瞧二嫂你說的,一家人那麽客氣幹啥呀?趕緊進屋歇息會兒,屋子裏麵啊,我也都打掃過了,沒有灰了!”
“那好,正愁著還要收拾屋子受累呢,三娘我就不跟你客氣了,進屋坐會去。”楊氏和季氏走進屋去,李大河幫著李大冰把牛車上的東西往下卸。
“二嬸二嬸,我也幫忙收拾屋子了。”李薇在一旁邀功,“二嬸,我給你倒茶!你坐。”
“喲,薇薇真懂事。”楊氏接過李薇手裏的杯子,看了看眼巴巴湊過來的李薇,“二嫂從鎮上給你帶了吃的還有頭花,你去找翠花,讓她拿給你。”
“唉!謝謝二嬸。”李薇甩著兩條辮子噠噠噠的跑去門外了,邊跑邊叫,“翠花翠花,我來啦~”
屋內,季氏被女兒弄得是又好氣又好笑:“這孩子……真是,就等著你這句話呢。二嫂,你就不該給她,慣的她!”
“這哪裏是慣,薇薇幫忙了,我這個做二嬸的不改給點獎勵嗎。你也別生氣,我又不是那小氣的。”
“行,行,知道二嫂你好。”
“翠花,翠花,我來啦!”李薇興衝衝的跑到門外,扒在牛車上看,“翠花~”
“唉,薇薇我在這兒呢!”翠花從牛車上綁的器具中冒出個頭來,“薇薇快過來。”
“嘿嘿,翠花我來拿我的頭花,還有好吃的!二嬸說了找你來拿。”
“好!我現在就給你找。”翠花也很是高興,也不嫌麻煩的就開始翻找起來。好久不見的小夥伴團聚啦~開森啊~
“走開走開,你擋路了!”抱著一堆東西的李鬆(太久沒出場都快忘了,是季氏的兒子)嫌棄的叫道,“李薇你不幹活就不要在這擋路行不行!”
“我哪有!”李薇不甘的起身讓路,翠花的兩個哥哥都那麽好,就自己這個臭哥哥最討厭!
“哼!不幹活盡想著吃!”李鬆怨念不平!
“別急啊,鬆堂哥也有你的份!”終於翻到糕點的翠花鬆了一口氣,就看到李鬆李薇兩兄妹已經鬥起嘴來了,忙勸起架來。這兩兄妹,在一起就好鬥嘴,誰都不服誰,不過也不是真的兄妹不和,不過是相處方式比較特別罷了。
忙忙碌碌終於把東西都給歸置好了,閑了很久的房子終於又有了煙火氣。所以說“迴家迴家”,那鎮上的屋子隻能算是“住所”而已。不過幸好是一家人都在一起,團圓美滿。
當初說好的五月結婚。天氣不冷不熱剛剛好。翠花一家提前一個月迴村準備。
陳百合是秀才家的小女兒,李林又是李大冰家的長子,這婚事怎麽說也不能隨便就糊弄過去。再加上這些個時日家裏因為麵館餘了些錢。李林在酒樓裏也有工錢,加上李大冰的,差不多夠了。
成親前,要先送聘禮。(當然,說媒、定親這事在之前就已經辦完了。)為了聘禮,李林也從酒樓裏請了好幾天假,陪著楊氏在鎮上東跑西跑,買這買那。
聘禮不要求具體有多少,但是有基本是六項:
1、聘金﹕這表示著男方承認和感謝女方家長對女兒的養育之恩。
2、聘餅
3、三牲﹕兩對雞,兩雄兩雌(如父母不全﹐這則一對已足夠)﹔豬肉三至五斤起□□(喜隻飛),即一片相連開二,以表示豐碩誠懇的敬意。
魚:大魚或鯪魚;意即腥(聲)氣;也表示有頭有尾年年有餘。
4、酒:四支,表示愛情濃鬱。
5、四京果:即龍眼幹、荔枝幹、合桃幹和連殼花生,以祝福子孫興旺,亦含圓滿多福,生生不息之意。
生果:即生生猛猛的意思四色糖:即冰糖、桔餅、冬瓜糖和金茦,表示象甜密,白頭到老的意思。
茶葉、芝麻:因為種植茶葉必須用種子、故以茶葉作禮品,暗喻女子一經締結婚約,便要守信不渝,絕無後悔,亦即「油麻茶禮」。
6、帖盒(禮金盒):內有蓮子、百合、青縷、扁柏、檳椰兩對、芝麻、紅豆、綠豆、紅棗、合桃幹、龍眼幹,還有紅豆繩、利是、聘金、飾金、龍鳳燭和一幅對聯。
香炮鐲金:香(無骨透腳青),炮(大鞭炮和大火炮),鐲(龍鳳成對喜鐲)。
大致是這些,但是具體的當然看男方的經濟實力與對女方的看重程度。
楊氏當然是挺喜歡這個兒媳婦的,但是也得看自家的情況而定。
聘禮的錢也不全是楊氏出的。李林用自己工錢給陳百合買了根銀簪和一對銀耳環。另外別的還有銀子十兩,楊氏買的銀頭麵一副,棉布六匹,活鴨兩對。聘餅六盒,龍鳳喜燭一對。女兒紅兩壇。幹果米麵之類的零零總總有十抬。
雖然這十抬不夠看,但是這在鄉下來說可是大手筆了。有人家聘金走總共隻花十兩,摳一點兒的,花六兩也行。
要不說媒人很重要呢。成親的一整套儀式都有媒人的參與。這不,送聘禮的時候,媒人也要跟著去女方家的。
李林一馬當先,身後跟著一群幫忙的好兄弟,浩浩蕩蕩的抬著紮著紅布,貼著紅紙的聘禮往陳家村趕。
作者有話要說: 大哥成親啦~
話說最近想買個單反,鑒於經濟狀況以及我的小白程度,希望有懂得親給推薦推薦,要求:操作簡單,適合新手,價格要經濟實惠……畢竟,人窮……
拜托給推薦一下下啊~
☆、73
“來了,來了!”大寶(陳百合的侄子,大哥家的)和二寶(二哥家的)叫嚷著跑進自己院子,拍著手掌,歡快的叫著,一邊叫一邊圍著陳百合轉圈圈。
陳百合羞紅了臉,在家人打趣的眼光中跑迴了自己的閨房。
“哎呀,小妹害羞了呢。”說話的是陳百合的二嫂孫氏,她朝陳百合的閨房看了一眼,“待會姑爺來了可就看不到了。”
“讓小妹先自個害羞一會,以後見多了熟悉了就好了。”大嫂宋氏也調笑道。
“行了行了,知道小妹臉皮薄就別打趣她了。”嚴氏(陳百合的娘)打斷倆嫂子的趣話,“再檢查一下還有什麽沒有準備到的,我進去看看小妹。”
今天是李家送聘禮過來的日子,一家人從大清早就開始準備,雖說送聘禮的規矩是中午不能留飯,但是人來了茶總得情人喝一口吧。可也不能光喝茶,茶果子總要備點。除此之外,親戚鄰居什麽的肯定會過來看看,也不能讓人站著不是。這場地呀還要收拾出來放聘禮。
這不,準備好了一大家子吃完早飯就坐在院子裏等。等的急了又不好意思出去看,好在小孩子沒有顧忌,就讓大寶和二寶出去在村口等著,看到人了迴來通知一下。
遠遠的看見了陳家村的人家,李林一群人都鬆了一口氣,總算快到了。這個時候,抬嫁妝都是人力,就是城裏也是人力這是傳統。但是,就因為快到了,才更不能能鬆懈。
金媒婆作為紅人也跟來了,在一旁捏著帕子擦汗道:“前麵就是了,小夥子們,加把勁兒啊,別讓人家看笑話。”
“都打起精神啦!”李林在前麵帶頭,聞言振臂高唿:“中午我家喝酒!”
“行,就等你這句話呢!”跟著來抬聘禮的都是年輕力壯的漢子,聽到有酒都興奮起來,把擔子往肩上縷縷,努力抬高裝聘禮的箱子,一個個精神煥發。
進了村子,一路上都是村裏人在指指點點,話裏話外無非是討論李家送了什麽聘禮,這些聘禮值多少錢。
聘禮被抬進陳家的院子,在金媒婆的指點下放下了院子裏,這都是事先陳家和金媒婆說好的。院子裏站滿了陳家的人,院子外圍著的是來看熱鬧的。
聘禮被放下來還不行,還要打開箱子,露出裏麵的東西,讓親家看一看,這叫曬禮,等陳家的嫁妝到了李家也是要拿出來曬一曬的。
看見箱子裏的東西,嚴氏暗自點了點頭。不說那副銀頭麵,就是那十兩銀子也夠了。這副頭麵是成套的,沒有二三十兩是拿不下來的。這給了陳家就是小妹的陪嫁了。
其它的糕點酒水之類的,比一般農戶準備的好太多了,都是鎮上有名的店裏買的,說明這李家還是很看中這門親事,很看中小妹的。
“伯父伯母。”李林乖乖叫人,雖然一般人家都是叫叔嬸的,但是這嶽父是個讀書人,可不能隨便。
李林俊秀溫和的樣子看了就叫嚴氏滿意。“叫什麽伯母啊,叫嬸嬸吧。”但是再滿意在沒拜堂成親前都是不能叫娘的。
“嗯,”陳父也頗為滿意,“賢侄裏麵坐,喝杯茶吧。”
“是。”
李林在屋裏陪準嶽父喝了幾杯茶,表麵淡定內心緊張;其他人在屋外,在宋氏孫氏的招待下愉快的幹掉了些茶果子,補充了消耗掉的能量,金媒婆陪著嚴氏在陳百合的屋子裏說話。
院子外,看熱鬧的人依舊在竊竊私語,有那些人還走進來仔細看了番嫁妝,當然,是不可能讓她們碰的。
寒暄了一會,看日頭差不多該做午飯的時候了,李林起身告辭。嚴氏也沒說要留飯,畢竟規矩是這日午時不留飯。而且雖然李林這日一次陳百合的麵都沒見著,但是規矩麽,就是成親之前男女雙方不能見麵,所以李林隻能就這樣迴去了。
一群人就像來時一樣走迴去了,不同的時這迴肩上不用再扛箱子了。
迴到家時,果然,楊氏已經做好了飯菜在等著呢。
雖然酸菜白送出去了,翠花的心很痛。但是對於李大冰和楊氏來說,這卻是最好的解決方法。不是說因為討好什麽的,雖然這也是一方麵;更多的是因為小百姓心裏的那種純樸,不願意貪人小便宜,總希望通過自己的勞動來獲取相應的報酬。
不過後來知道自家的酸菜被德順酒樓給包圓了的時候,翠花還是勉強有了一點點安慰:至少,家裏的錢錢還是在增加的。而且因為這件事,原本就很看好李林的酒樓掌櫃的,更加的信任李林了。爹娘都是這樣老實的人,兒子總不會太差。
日子在一天天的變好。很快,李林成親的日子到了。於是楊氏和李大冰都暫歇了家裏的事,一家人迴了上河村準備親事。
迴了上河村,那不是一句話就能概括的事。因為上河村還有著令人討厭的存在。當初因為麵館的事,李大冰和大房又鬧掰了一迴。李大冰一家搬到鎮上去住,但是都知道那隻是暫時的,那房子又不是買的,隻是租的而已。但是趙氏就攛掇著李奶奶過來無理取鬧,想占了翠花家的房子。
為什麽呢,因為李偉、李傑(楊氏的兩個兒子)都大了,大房現在的屋子雖然夠住,但要是用來給兩個兒子成親,那顯然是不可能的。更何況大房李爺爺和李奶奶都還在呢,趙氏和李大海也還健在,這一下就占據了老屋最好的兩間房子。李翠蓮還獨自住著一間呢。哪家會把女兒嫁到連個正經婚房都沒有的李家呢,而且附近村子的人也不是不知道這李家大房的德行,傻了才會毀了女兒的前程。
於是看到李大冰一家去鎮上住,趙氏罕見的沒有去鬧,沒有去哭窮要錢。反而幫著在李奶奶麵前說好話,所以翠花一家菜那麽順利的去了鎮上。
等到李大冰和楊氏收拾東西要走的時候,趙氏過來了,先是一頓誇,什麽“二弟啊,你們這是發達啦,以後不要忘了大哥大嫂啊。”“哎呀喲,以後就是鎮上的人啦,哪裏還會看上我們這個小小的上河村哪。”
然後就是表功,“你不知道啊,娘知道你們要去鎮上享福把她老人家丟下可生氣了,要不是攔著勸著,她還不要衝過來啊。”“二弟妹啊,你可要謝謝我啊,我廢了老大的勁才把娘給勸住呢。多虧了我啊……”
楊氏被念叨著煩了,可又不好說啥,但是心裏卻一點不覺得感激。趙氏肯幫忙,肯定打著啥算盤呢,趙氏這麽精明的人,能上趕著做好事,除非有什麽想法。
果然,趙氏見楊氏就是不搭腔,急了:“唉,二娘啊,你們這去了鎮上,這屋子沒人照看著可不行啊。屋子屋子,就得有人住,有煙火氣兒才叫家。”
“嗯,大嫂說的對,所以啊,我們這屋已經交給三娘了。”看看,看看,小心思暴露了。楊氏才不搭理趙氏,一副貪婪相!說什麽照看房子,到你手裏了還要的迴來嗎!
“啥,給老三了?”趙氏急了,這跟想好的不一樣啊。“怎麽能給老三呢,應該給我才對啊!二弟妹,你可別不識好人心啊,大嫂給你幫了那麽大忙,你怎麽能隻想著老三不顧你大哥呢!”這屋子給了老三那自家還怎麽住進來啊,不行,絕對不行!
“瞧大嫂你說的。”楊氏嗤笑,“弟妹我呀這是為大哥著想。這房子,交給三娘照看,除了問題啊,我是要他們負責的,畢竟這房子可是大事。我們簽契書了,要是房子啊,出了什麽問題,三弟要賠償我們銀子的!你說,這明顯吃力不討好的事兒,我能坑害大哥大嫂嗎?不能吧!”
“胡說!”趙氏根本不相信,“照你這麽說,老三兩口子憑啥給你們看房子啊,那是傻子才會幹的事!”
“那是!不過三弟想租我家的田啊。大嫂你也知道,分家的時候我們呢得了幾畝田地。這幾畝田根本不夠養活一大家子的。這不,我家呢就想去鎮上糊口。三弟三娘呢,暫時先租我家的田種著。這不,害怕我不租給他們,之好同意了。”
“是嗎?”趙氏將信將疑,會有這樣的事?
“那,大嫂,我去給你找契書,有契書你總該信了吧。”楊氏佯裝起身進屋找契書。
果然趙氏這下信了,隻好幹笑著迴家了,心裏別提多憋屈了,給老三兩口子做了嫁衣!
其實真的有契書嗎?那當然不了!隻不過趙氏也不識字,楊氏裝的又太像,趙氏不得不信了。事後,楊氏還去找了季氏串口供,以免穿幫。
話說迴現在,趙氏沒能得到翠花家的房子,這迴迴村啊,還不知道要出什麽幺蛾子呢!不過,楊氏惡狠狠的想:不管怎樣,你大房都別想擾了我家阿林的親事!
作者有話要說: 走劇情啦~大哥要結婚了,然後呢~
☆、72
迴到了久違的家裏,一家人的心裏都有點懷念,還有點放鬆。在鎮上租的屋子太小,一家人抬頭不見低頭見的,走兩步就能碰到,很是不方便。
迴了上河村就不一樣了,屋前是大大的一個院子,足夠石頭和小草跑來跑去的捉迷藏了。因為沒人在家,院子裏有些空蕩,菜地都空著。倒是院子裏雞舍和豬圈都被打掃的幹幹淨淨的,沒有一點異味。
“二嫂,知道你們要迴來,我和大河都把家裏打掃了一遍,看看,還滿意不?”說話的是提前接到村裏人帶迴來的口信說李大冰一家要迴來的季氏。當初說把房子借給李大河其實也不是借口,是真有其事,隻不過沒有契書罷了。畢竟,李大河和季氏的人品還是值得信賴的。
李大河和季氏就借二哥的屋子養養雞和豬,還能順便看房子。要是有什麽事家裏施展不開,還能來二哥這邊借著用用。
“滿意滿意,哪能不滿意啊。”楊氏從牛車上下來,活動活動自己酸軟的身子,坐了半天牛車,顛死了都。“三娘啊,真是謝謝你和三弟了。我和你二哥不在家,多虧了你們啊。”
“瞧二嫂你說的,一家人那麽客氣幹啥呀?趕緊進屋歇息會兒,屋子裏麵啊,我也都打掃過了,沒有灰了!”
“那好,正愁著還要收拾屋子受累呢,三娘我就不跟你客氣了,進屋坐會去。”楊氏和季氏走進屋去,李大河幫著李大冰把牛車上的東西往下卸。
“二嬸二嬸,我也幫忙收拾屋子了。”李薇在一旁邀功,“二嬸,我給你倒茶!你坐。”
“喲,薇薇真懂事。”楊氏接過李薇手裏的杯子,看了看眼巴巴湊過來的李薇,“二嫂從鎮上給你帶了吃的還有頭花,你去找翠花,讓她拿給你。”
“唉!謝謝二嬸。”李薇甩著兩條辮子噠噠噠的跑去門外了,邊跑邊叫,“翠花翠花,我來啦~”
屋內,季氏被女兒弄得是又好氣又好笑:“這孩子……真是,就等著你這句話呢。二嫂,你就不該給她,慣的她!”
“這哪裏是慣,薇薇幫忙了,我這個做二嬸的不改給點獎勵嗎。你也別生氣,我又不是那小氣的。”
“行,行,知道二嫂你好。”
“翠花,翠花,我來啦!”李薇興衝衝的跑到門外,扒在牛車上看,“翠花~”
“唉,薇薇我在這兒呢!”翠花從牛車上綁的器具中冒出個頭來,“薇薇快過來。”
“嘿嘿,翠花我來拿我的頭花,還有好吃的!二嬸說了找你來拿。”
“好!我現在就給你找。”翠花也很是高興,也不嫌麻煩的就開始翻找起來。好久不見的小夥伴團聚啦~開森啊~
“走開走開,你擋路了!”抱著一堆東西的李鬆(太久沒出場都快忘了,是季氏的兒子)嫌棄的叫道,“李薇你不幹活就不要在這擋路行不行!”
“我哪有!”李薇不甘的起身讓路,翠花的兩個哥哥都那麽好,就自己這個臭哥哥最討厭!
“哼!不幹活盡想著吃!”李鬆怨念不平!
“別急啊,鬆堂哥也有你的份!”終於翻到糕點的翠花鬆了一口氣,就看到李鬆李薇兩兄妹已經鬥起嘴來了,忙勸起架來。這兩兄妹,在一起就好鬥嘴,誰都不服誰,不過也不是真的兄妹不和,不過是相處方式比較特別罷了。
忙忙碌碌終於把東西都給歸置好了,閑了很久的房子終於又有了煙火氣。所以說“迴家迴家”,那鎮上的屋子隻能算是“住所”而已。不過幸好是一家人都在一起,團圓美滿。
當初說好的五月結婚。天氣不冷不熱剛剛好。翠花一家提前一個月迴村準備。
陳百合是秀才家的小女兒,李林又是李大冰家的長子,這婚事怎麽說也不能隨便就糊弄過去。再加上這些個時日家裏因為麵館餘了些錢。李林在酒樓裏也有工錢,加上李大冰的,差不多夠了。
成親前,要先送聘禮。(當然,說媒、定親這事在之前就已經辦完了。)為了聘禮,李林也從酒樓裏請了好幾天假,陪著楊氏在鎮上東跑西跑,買這買那。
聘禮不要求具體有多少,但是有基本是六項:
1、聘金﹕這表示著男方承認和感謝女方家長對女兒的養育之恩。
2、聘餅
3、三牲﹕兩對雞,兩雄兩雌(如父母不全﹐這則一對已足夠)﹔豬肉三至五斤起□□(喜隻飛),即一片相連開二,以表示豐碩誠懇的敬意。
魚:大魚或鯪魚;意即腥(聲)氣;也表示有頭有尾年年有餘。
4、酒:四支,表示愛情濃鬱。
5、四京果:即龍眼幹、荔枝幹、合桃幹和連殼花生,以祝福子孫興旺,亦含圓滿多福,生生不息之意。
生果:即生生猛猛的意思四色糖:即冰糖、桔餅、冬瓜糖和金茦,表示象甜密,白頭到老的意思。
茶葉、芝麻:因為種植茶葉必須用種子、故以茶葉作禮品,暗喻女子一經締結婚約,便要守信不渝,絕無後悔,亦即「油麻茶禮」。
6、帖盒(禮金盒):內有蓮子、百合、青縷、扁柏、檳椰兩對、芝麻、紅豆、綠豆、紅棗、合桃幹、龍眼幹,還有紅豆繩、利是、聘金、飾金、龍鳳燭和一幅對聯。
香炮鐲金:香(無骨透腳青),炮(大鞭炮和大火炮),鐲(龍鳳成對喜鐲)。
大致是這些,但是具體的當然看男方的經濟實力與對女方的看重程度。
楊氏當然是挺喜歡這個兒媳婦的,但是也得看自家的情況而定。
聘禮的錢也不全是楊氏出的。李林用自己工錢給陳百合買了根銀簪和一對銀耳環。另外別的還有銀子十兩,楊氏買的銀頭麵一副,棉布六匹,活鴨兩對。聘餅六盒,龍鳳喜燭一對。女兒紅兩壇。幹果米麵之類的零零總總有十抬。
雖然這十抬不夠看,但是這在鄉下來說可是大手筆了。有人家聘金走總共隻花十兩,摳一點兒的,花六兩也行。
要不說媒人很重要呢。成親的一整套儀式都有媒人的參與。這不,送聘禮的時候,媒人也要跟著去女方家的。
李林一馬當先,身後跟著一群幫忙的好兄弟,浩浩蕩蕩的抬著紮著紅布,貼著紅紙的聘禮往陳家村趕。
作者有話要說: 大哥成親啦~
話說最近想買個單反,鑒於經濟狀況以及我的小白程度,希望有懂得親給推薦推薦,要求:操作簡單,適合新手,價格要經濟實惠……畢竟,人窮……
拜托給推薦一下下啊~
☆、73
“來了,來了!”大寶(陳百合的侄子,大哥家的)和二寶(二哥家的)叫嚷著跑進自己院子,拍著手掌,歡快的叫著,一邊叫一邊圍著陳百合轉圈圈。
陳百合羞紅了臉,在家人打趣的眼光中跑迴了自己的閨房。
“哎呀,小妹害羞了呢。”說話的是陳百合的二嫂孫氏,她朝陳百合的閨房看了一眼,“待會姑爺來了可就看不到了。”
“讓小妹先自個害羞一會,以後見多了熟悉了就好了。”大嫂宋氏也調笑道。
“行了行了,知道小妹臉皮薄就別打趣她了。”嚴氏(陳百合的娘)打斷倆嫂子的趣話,“再檢查一下還有什麽沒有準備到的,我進去看看小妹。”
今天是李家送聘禮過來的日子,一家人從大清早就開始準備,雖說送聘禮的規矩是中午不能留飯,但是人來了茶總得情人喝一口吧。可也不能光喝茶,茶果子總要備點。除此之外,親戚鄰居什麽的肯定會過來看看,也不能讓人站著不是。這場地呀還要收拾出來放聘禮。
這不,準備好了一大家子吃完早飯就坐在院子裏等。等的急了又不好意思出去看,好在小孩子沒有顧忌,就讓大寶和二寶出去在村口等著,看到人了迴來通知一下。
遠遠的看見了陳家村的人家,李林一群人都鬆了一口氣,總算快到了。這個時候,抬嫁妝都是人力,就是城裏也是人力這是傳統。但是,就因為快到了,才更不能能鬆懈。
金媒婆作為紅人也跟來了,在一旁捏著帕子擦汗道:“前麵就是了,小夥子們,加把勁兒啊,別讓人家看笑話。”
“都打起精神啦!”李林在前麵帶頭,聞言振臂高唿:“中午我家喝酒!”
“行,就等你這句話呢!”跟著來抬聘禮的都是年輕力壯的漢子,聽到有酒都興奮起來,把擔子往肩上縷縷,努力抬高裝聘禮的箱子,一個個精神煥發。
進了村子,一路上都是村裏人在指指點點,話裏話外無非是討論李家送了什麽聘禮,這些聘禮值多少錢。
聘禮被抬進陳家的院子,在金媒婆的指點下放下了院子裏,這都是事先陳家和金媒婆說好的。院子裏站滿了陳家的人,院子外圍著的是來看熱鬧的。
聘禮被放下來還不行,還要打開箱子,露出裏麵的東西,讓親家看一看,這叫曬禮,等陳家的嫁妝到了李家也是要拿出來曬一曬的。
看見箱子裏的東西,嚴氏暗自點了點頭。不說那副銀頭麵,就是那十兩銀子也夠了。這副頭麵是成套的,沒有二三十兩是拿不下來的。這給了陳家就是小妹的陪嫁了。
其它的糕點酒水之類的,比一般農戶準備的好太多了,都是鎮上有名的店裏買的,說明這李家還是很看中這門親事,很看中小妹的。
“伯父伯母。”李林乖乖叫人,雖然一般人家都是叫叔嬸的,但是這嶽父是個讀書人,可不能隨便。
李林俊秀溫和的樣子看了就叫嚴氏滿意。“叫什麽伯母啊,叫嬸嬸吧。”但是再滿意在沒拜堂成親前都是不能叫娘的。
“嗯,”陳父也頗為滿意,“賢侄裏麵坐,喝杯茶吧。”
“是。”
李林在屋裏陪準嶽父喝了幾杯茶,表麵淡定內心緊張;其他人在屋外,在宋氏孫氏的招待下愉快的幹掉了些茶果子,補充了消耗掉的能量,金媒婆陪著嚴氏在陳百合的屋子裏說話。
院子外,看熱鬧的人依舊在竊竊私語,有那些人還走進來仔細看了番嫁妝,當然,是不可能讓她們碰的。
寒暄了一會,看日頭差不多該做午飯的時候了,李林起身告辭。嚴氏也沒說要留飯,畢竟規矩是這日午時不留飯。而且雖然李林這日一次陳百合的麵都沒見著,但是規矩麽,就是成親之前男女雙方不能見麵,所以李林隻能就這樣迴去了。
一群人就像來時一樣走迴去了,不同的時這迴肩上不用再扛箱子了。
迴到家時,果然,楊氏已經做好了飯菜在等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