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龍造出的聲響驚動了不少人,幾個護寺武僧也隨即衝了過來,金明自知不妙,還好腦瓜轉的快,馬上把師叔祖抬了出來:“幾位師兄有禮,這兩個小兄弟是隨無經師叔祖一同來寺的,無經師叔祖吩咐我帶他們來沐浴更衣,剛才這位小兄弟有感好容易來到寺裏,一時高興,喧嘩了。”
聽見無經師叔祖的名字。幾個兇神惡煞般的護寺武僧緊繃的臉放鬆下來,但還是責罵了金明一通,令他們馬上沐浴更衣完按例到僧樓報到。
在金明小心賠笑,一句一鞠躬後,幾個武僧終於走了,金明吐了吐舌頭:“還好你們是無經師叔祖帶來的,無故喧嘩在這裏可是大忌,如果你們入寺後還這樣,輕則麵壁思過,重則趕出山門。”
“知道了,連累你了,金明大師。”禹龍向金明道歉道。雖然由於很久沒有說話,話講的有些結巴,但能讓人感覺禹龍是真誠的,被禹龍一句大師惹的喜上眉梢的金明看著禹龍,不由得意道:“這沒什麽,剛才多虧我腦子轉的快,不然還真有可能陪你們一起受罪了,不是跟你們吹,同年紀的師兄弟裏我絕對是最聰明能幹的,不然也不會讓我服侍幾位師叔祖了……”本來金明還想繼續說點什麽的,但想到這兩位很可能成為自己的師叔,不由泄氣道:“快點洗吧,我們還要趕到僧樓報到呢!”
僧樓位於雷音寺東南,是長老以下眾僧休息場所,門前有個廣場,被稱為點名場,用於早晚點名或者新人入寺入冊之所,雷音寺的規矩是但凡新人要求入寺,先在點名場測其資質,與佛祖有緣者還需當三年寺仆,三年寺仆滿期後,才算合格,可以到大殿削發,發給度牒,正式成為雷音寺僧人。
今天負責測試的僧人是金明的師傅了恩,得知禹龍二人是無經大師帶來的也便法外施恩,除了檢查了兩人身體是否殘疾外就痛快地給兩人上了名冊,讓金明帶兩人到住所所在。
接下來的日子就這麽匆匆的過去了半月,禹龍和齊小輝被一個叫做金素的和尚帶著每日打掃西門外的山道,活聽起來不是很重,但對於兩個小孩來說還是比較吃力的,要知道這山道幾乎有5裏來長,盤旋於山中,均為青石板梯,兩小每天從早到晚勉強掃個來迴。
都說總角之宴,言笑晏晏,而年少遭遇人生坎坷的禹龍和齊小輝兩小卻沒有了同年人的歡笑與情愛,齊小輝年紀尚小還不懂太多,隻是偶爾在夢中哭叫爹娘,而禹龍卻始終不能忘記爹娘慘死的模樣,他經常在僧樓左右盤桓,聽見練武場上隱隱傳來的唿喝和拳腳聲,於是又一次的打定主意,一定要報仇。
這天,扛著與禹龍他們極不相符的竹掃把,禹龍他倆跟著金素師兄又來到了登山道上,遠遠的他們看見了一個熟人,正是接他們過來的無經大師。無經大師微笑的站在一處石壁旁等著他們,齊小輝仿佛見了親人般的哇的一聲,扔了掃把,就撲進了無經大師懷裏痛哭起來,就好像要把這些人的苦都哭出來似的。
禹龍站在一旁,沒有作聲。無經大師對禹龍說:“你要不要也來,老納的胸懷寬廣,足以容下你二人。”
禹龍搖搖頭,無經大師複又說道:“苦海無邊,人生未必如此,你看那雲起時它便起,看它休時它便休,何必耿耿於懷於人生際遇,要知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禹龍,我希望你能夠拋棄塵世間的痛苦,放棄心中種下的欲望,它即使實現了,也不會給你帶來真正的快樂的。我要下山去了,今天是跟你告別來的,這裏有本我撰抄的心經送給你,希望你能夠真正入我佛門,不要在這山路上盤桓太久。”
接過無經大師遞過來的心經,禹龍依舊無語的看著他,無經大師安頓好齊小輝,雙手合十而去,一路走一邊唱著偈語詩:常行於慈心,去除怨恨想:大悲感眾生,悲惜化淚雨。修行大喜心,同已所得法:擁護以道意,乃應菩薩行。
禹龍心似乎有所動,但還是默默的將書放進懷中,繼續掄起掃把打掃石道。
殊不知這一幕卻被隱在另一側的幾位長老看在眼裏。少傾,在方丈室裏,幾人聚在一起議論起來,剛才離去的無經大師也赫然在內。
“阿彌陀佛,師兄,我看此子眼帶血痕,自是不易入我佛門。”
無經大師對說話人反駁道:“無勒師弟,我看未必,你看他剛才似有所動,定是從我念出的慈悲偈有所感悟,可惜他一身金剛骨,不入我門實在……”
“但是仇恨迷住他的心,我不同意無經師兄收他為衣缽弟子,如果此子內魔外佛,將來隻怕後患無窮。”
“阿彌陀佛,以我看,此子魔性生根,如果不加以調教,就算我門不收,隻怕也會為禍天下。”
“無色師兄,你怎麽也這麽說,正因為他魔性初生,我們更應該收他入門,以我佛法擯棄其魔性啊。”
“師弟,我知道你的想法,但是我雷音寺千年的聲譽不能毀於豎子之手啊。魔已生根,去除便不能憑借外力,隻能靠他自己,除非我們將他……”
“阿彌陀佛,罪過罪過,兩位師弟不要再爭論了”為首的方丈無為大師終於開口了,周圍幾個師弟都念句阿彌陀佛垂首聆聽。
“金剛骨本是學我佛法極上之才,但是此子家遭變故,心有仇恨,魔性上身,如果不加以克製,此子學成本領後又極易找人報仇,最終成魔為禍,無經師弟,你主張收他為徒,傳授佛法與他,也是希望他能看開世情,歸依我佛,無勒師弟,你是想驅逐此子,以免日後為禍之時不至於影響我門清譽,無色師弟,你的想法就不對了,出家人不可妄動殺念。”話未說完,那個叫無色的禪師慚愧的麵皮紫紅,念句阿彌陀佛,悔道:“看樣子我這修行還是太淺,方丈,我自請麵壁3月,以贖罪過。”
得到無為大師點頭示意,無色徑自走出了房間。無為大師繼續說道:“依老納看,此子不可放任自由,為消除其心魔,無經師弟,你可在五十七代弟子挑選一名佛理學習較好的弟子,令他收禹龍為弟子,今後專心傳授佛法,記住,切不可傳授武技。另外那個孩子還是等3年役期滿後開堂決定去留。”
“謹尊方丈吩咐!”
禹龍在齊小輝又一次哭喊聲中離開了,這一次他被帶到了藏經樓,無經大師給他找的師傅就是分管藏經樓的了元法師。
新人入寺1月不到就被破格收為弟子,這在雷音寺並不是常有的事,所以禹龍馬上成為了眾僧私下議論的焦點,但是由於了元法師嚴令禹龍不得離開藏經樓,他也就慢慢從眾僧視野和話語中淡出了。
了元法師在禹龍看來是個了不得的嚴厲之人,收下禹龍後,他也不給禹龍剃度,也不予禹龍度牒法號入策,隻是隨便的把寺裏送來的剃刀、空白度牒扔在地上,不再看東西一眼,這幾天,除了跟禹龍說了些規矩以外便心無旁騖的刺血抄經。
禹龍每日除了看著了元法師每日在小屋內用身體精血抄寫法華經,就是按照吩咐打掃藏經樓,日子過的比打掃山道還無味,但禹龍熱烈的眼睛裏仍然在等待著,他想,自己被破格錄為僧人,這定是看在無經大師的麵子上,但這了元法師一定很不舒服,自己要成為真正的雷音寺弟子還得努力,無論多難,我一定要堅持下來,我一定要變厲害,一定要為爹娘報仇,為雙水鎮無辜的人們報仇。
難為一個孩子能夠這麽早成熟了,每天,禹龍對了元法師是端水送飯,殷勤照顧,藏經樓也是打掃得幹幹淨淨,每天按照了元的交代,也跟著用筆抄錄法華經。
一天過去了,一月過去了,一年過去了,禹龍抓狂了幾次還是忍住了,這個了元法師每日不緊不慢按部就班的做事,唯獨忘記了被禹龍拾起放在桌子上的度牒與剃刀。
這日,了元法師突然停住了筆,問道在一旁抄寫的禹龍:“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這句話是出自哪部佛經啊?”
“迴師傅,是出自《楞嚴經》第六卷。”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出自何本經書啊?”
“迴師傅,是《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那《金剛經》裏有一句佛語,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後麵是什麽?”
“迴師傅,是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什麽意思呢?”
“迴師傅,弟子愚鈍,望文生義,意思應該是說一切世間上的法,都是短暫不真的,就像露泡夢電雲一般,應該如是看待。”
“那你認為應該怎麽看待法呢?”
“弟子實在不知何謂法,請師傅恕罪。”
“好好好。”了元法師提筆在禹龍前麵的紙上寫道:凡所有相,盡皆虛妄。然後又繼續自己的事情,不再理會禹龍。
雖然奇怪,但禹龍認為了元法師開口就代表自己的行動已經得到了些認可了,心裏還是很高興的。隻不過了元法師後麵寫偈語的舉動還是讓他猜測了半天。
卻不知這日夜裏,了元法師匆匆拜訪無經大師來了。
“師叔,這孩子果真是金剛轉世?”
“為何如此一問?”
“傳聞我寺方丈就是金剛轉世,擁有金剛骨,方丈學識自是勝教於天下,但是今日我方才知道金剛轉世果然是不同凡響,那孩子被我悶在房間裏抄經,不到一年工夫,不但熟知三藏經書,更難能可貴的是他能夠望文生義,明悟佛理,我隻覺自己每日抄寫經書,卻不及這孩子一半悟性,慚愧之極,請師叔為這等佛門奇才另尋名師,我隻怕是教不了他了。”了元法師說到後麵,已覺大汗淋淋。
“了元,老實的孩子,我知道你的心意,但是你沒有看到根本。”無經示意了元坐下,“知道道理和遵從道理是兩迴事,你經年攻讀佛經,太過執著了。一看這孩子語出驚人就視為天人,但是他畢竟是個孩子,懂與不懂不是以經來論,他真懂得自己所說的道理嗎?方丈要我把他破格錄為你的弟子,就是讓你教他用心去感悟佛理,而不是僅僅知道而已。”
“師叔,我……”
“這樣,你過幾日帶他到人間去走一走,到時候你就會明白方丈的用意了。”
“是,師叔。”
盡管還是滿懷疑惑,但是了元法師第二天還是把禹龍叫來,告訴他下山的消息,禹龍自是十分欣喜,這裏不提。
從西門下山路上,卻見無經大師在山門大聲詠唱著《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予以送別,正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陲,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
作者有話:這不是作者故意碼字,實在是心經對禹龍的一生有著太大的影響,不得不再三示意,此外,作者覺得這短短的一篇心經真是無窮佛經的精華,所以將全文輸入,以便讀者觀研,在下章中,禹龍又會有新的遭遇,而這篇小說也要拉開序幕了。
聽見無經師叔祖的名字。幾個兇神惡煞般的護寺武僧緊繃的臉放鬆下來,但還是責罵了金明一通,令他們馬上沐浴更衣完按例到僧樓報到。
在金明小心賠笑,一句一鞠躬後,幾個武僧終於走了,金明吐了吐舌頭:“還好你們是無經師叔祖帶來的,無故喧嘩在這裏可是大忌,如果你們入寺後還這樣,輕則麵壁思過,重則趕出山門。”
“知道了,連累你了,金明大師。”禹龍向金明道歉道。雖然由於很久沒有說話,話講的有些結巴,但能讓人感覺禹龍是真誠的,被禹龍一句大師惹的喜上眉梢的金明看著禹龍,不由得意道:“這沒什麽,剛才多虧我腦子轉的快,不然還真有可能陪你們一起受罪了,不是跟你們吹,同年紀的師兄弟裏我絕對是最聰明能幹的,不然也不會讓我服侍幾位師叔祖了……”本來金明還想繼續說點什麽的,但想到這兩位很可能成為自己的師叔,不由泄氣道:“快點洗吧,我們還要趕到僧樓報到呢!”
僧樓位於雷音寺東南,是長老以下眾僧休息場所,門前有個廣場,被稱為點名場,用於早晚點名或者新人入寺入冊之所,雷音寺的規矩是但凡新人要求入寺,先在點名場測其資質,與佛祖有緣者還需當三年寺仆,三年寺仆滿期後,才算合格,可以到大殿削發,發給度牒,正式成為雷音寺僧人。
今天負責測試的僧人是金明的師傅了恩,得知禹龍二人是無經大師帶來的也便法外施恩,除了檢查了兩人身體是否殘疾外就痛快地給兩人上了名冊,讓金明帶兩人到住所所在。
接下來的日子就這麽匆匆的過去了半月,禹龍和齊小輝被一個叫做金素的和尚帶著每日打掃西門外的山道,活聽起來不是很重,但對於兩個小孩來說還是比較吃力的,要知道這山道幾乎有5裏來長,盤旋於山中,均為青石板梯,兩小每天從早到晚勉強掃個來迴。
都說總角之宴,言笑晏晏,而年少遭遇人生坎坷的禹龍和齊小輝兩小卻沒有了同年人的歡笑與情愛,齊小輝年紀尚小還不懂太多,隻是偶爾在夢中哭叫爹娘,而禹龍卻始終不能忘記爹娘慘死的模樣,他經常在僧樓左右盤桓,聽見練武場上隱隱傳來的唿喝和拳腳聲,於是又一次的打定主意,一定要報仇。
這天,扛著與禹龍他們極不相符的竹掃把,禹龍他倆跟著金素師兄又來到了登山道上,遠遠的他們看見了一個熟人,正是接他們過來的無經大師。無經大師微笑的站在一處石壁旁等著他們,齊小輝仿佛見了親人般的哇的一聲,扔了掃把,就撲進了無經大師懷裏痛哭起來,就好像要把這些人的苦都哭出來似的。
禹龍站在一旁,沒有作聲。無經大師對禹龍說:“你要不要也來,老納的胸懷寬廣,足以容下你二人。”
禹龍搖搖頭,無經大師複又說道:“苦海無邊,人生未必如此,你看那雲起時它便起,看它休時它便休,何必耿耿於懷於人生際遇,要知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禹龍,我希望你能夠拋棄塵世間的痛苦,放棄心中種下的欲望,它即使實現了,也不會給你帶來真正的快樂的。我要下山去了,今天是跟你告別來的,這裏有本我撰抄的心經送給你,希望你能夠真正入我佛門,不要在這山路上盤桓太久。”
接過無經大師遞過來的心經,禹龍依舊無語的看著他,無經大師安頓好齊小輝,雙手合十而去,一路走一邊唱著偈語詩:常行於慈心,去除怨恨想:大悲感眾生,悲惜化淚雨。修行大喜心,同已所得法:擁護以道意,乃應菩薩行。
禹龍心似乎有所動,但還是默默的將書放進懷中,繼續掄起掃把打掃石道。
殊不知這一幕卻被隱在另一側的幾位長老看在眼裏。少傾,在方丈室裏,幾人聚在一起議論起來,剛才離去的無經大師也赫然在內。
“阿彌陀佛,師兄,我看此子眼帶血痕,自是不易入我佛門。”
無經大師對說話人反駁道:“無勒師弟,我看未必,你看他剛才似有所動,定是從我念出的慈悲偈有所感悟,可惜他一身金剛骨,不入我門實在……”
“但是仇恨迷住他的心,我不同意無經師兄收他為衣缽弟子,如果此子內魔外佛,將來隻怕後患無窮。”
“阿彌陀佛,以我看,此子魔性生根,如果不加以調教,就算我門不收,隻怕也會為禍天下。”
“無色師兄,你怎麽也這麽說,正因為他魔性初生,我們更應該收他入門,以我佛法擯棄其魔性啊。”
“師弟,我知道你的想法,但是我雷音寺千年的聲譽不能毀於豎子之手啊。魔已生根,去除便不能憑借外力,隻能靠他自己,除非我們將他……”
“阿彌陀佛,罪過罪過,兩位師弟不要再爭論了”為首的方丈無為大師終於開口了,周圍幾個師弟都念句阿彌陀佛垂首聆聽。
“金剛骨本是學我佛法極上之才,但是此子家遭變故,心有仇恨,魔性上身,如果不加以克製,此子學成本領後又極易找人報仇,最終成魔為禍,無經師弟,你主張收他為徒,傳授佛法與他,也是希望他能看開世情,歸依我佛,無勒師弟,你是想驅逐此子,以免日後為禍之時不至於影響我門清譽,無色師弟,你的想法就不對了,出家人不可妄動殺念。”話未說完,那個叫無色的禪師慚愧的麵皮紫紅,念句阿彌陀佛,悔道:“看樣子我這修行還是太淺,方丈,我自請麵壁3月,以贖罪過。”
得到無為大師點頭示意,無色徑自走出了房間。無為大師繼續說道:“依老納看,此子不可放任自由,為消除其心魔,無經師弟,你可在五十七代弟子挑選一名佛理學習較好的弟子,令他收禹龍為弟子,今後專心傳授佛法,記住,切不可傳授武技。另外那個孩子還是等3年役期滿後開堂決定去留。”
“謹尊方丈吩咐!”
禹龍在齊小輝又一次哭喊聲中離開了,這一次他被帶到了藏經樓,無經大師給他找的師傅就是分管藏經樓的了元法師。
新人入寺1月不到就被破格收為弟子,這在雷音寺並不是常有的事,所以禹龍馬上成為了眾僧私下議論的焦點,但是由於了元法師嚴令禹龍不得離開藏經樓,他也就慢慢從眾僧視野和話語中淡出了。
了元法師在禹龍看來是個了不得的嚴厲之人,收下禹龍後,他也不給禹龍剃度,也不予禹龍度牒法號入策,隻是隨便的把寺裏送來的剃刀、空白度牒扔在地上,不再看東西一眼,這幾天,除了跟禹龍說了些規矩以外便心無旁騖的刺血抄經。
禹龍每日除了看著了元法師每日在小屋內用身體精血抄寫法華經,就是按照吩咐打掃藏經樓,日子過的比打掃山道還無味,但禹龍熱烈的眼睛裏仍然在等待著,他想,自己被破格錄為僧人,這定是看在無經大師的麵子上,但這了元法師一定很不舒服,自己要成為真正的雷音寺弟子還得努力,無論多難,我一定要堅持下來,我一定要變厲害,一定要為爹娘報仇,為雙水鎮無辜的人們報仇。
難為一個孩子能夠這麽早成熟了,每天,禹龍對了元法師是端水送飯,殷勤照顧,藏經樓也是打掃得幹幹淨淨,每天按照了元的交代,也跟著用筆抄錄法華經。
一天過去了,一月過去了,一年過去了,禹龍抓狂了幾次還是忍住了,這個了元法師每日不緊不慢按部就班的做事,唯獨忘記了被禹龍拾起放在桌子上的度牒與剃刀。
這日,了元法師突然停住了筆,問道在一旁抄寫的禹龍:“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這句話是出自哪部佛經啊?”
“迴師傅,是出自《楞嚴經》第六卷。”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出自何本經書啊?”
“迴師傅,是《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那《金剛經》裏有一句佛語,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後麵是什麽?”
“迴師傅,是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什麽意思呢?”
“迴師傅,弟子愚鈍,望文生義,意思應該是說一切世間上的法,都是短暫不真的,就像露泡夢電雲一般,應該如是看待。”
“那你認為應該怎麽看待法呢?”
“弟子實在不知何謂法,請師傅恕罪。”
“好好好。”了元法師提筆在禹龍前麵的紙上寫道:凡所有相,盡皆虛妄。然後又繼續自己的事情,不再理會禹龍。
雖然奇怪,但禹龍認為了元法師開口就代表自己的行動已經得到了些認可了,心裏還是很高興的。隻不過了元法師後麵寫偈語的舉動還是讓他猜測了半天。
卻不知這日夜裏,了元法師匆匆拜訪無經大師來了。
“師叔,這孩子果真是金剛轉世?”
“為何如此一問?”
“傳聞我寺方丈就是金剛轉世,擁有金剛骨,方丈學識自是勝教於天下,但是今日我方才知道金剛轉世果然是不同凡響,那孩子被我悶在房間裏抄經,不到一年工夫,不但熟知三藏經書,更難能可貴的是他能夠望文生義,明悟佛理,我隻覺自己每日抄寫經書,卻不及這孩子一半悟性,慚愧之極,請師叔為這等佛門奇才另尋名師,我隻怕是教不了他了。”了元法師說到後麵,已覺大汗淋淋。
“了元,老實的孩子,我知道你的心意,但是你沒有看到根本。”無經示意了元坐下,“知道道理和遵從道理是兩迴事,你經年攻讀佛經,太過執著了。一看這孩子語出驚人就視為天人,但是他畢竟是個孩子,懂與不懂不是以經來論,他真懂得自己所說的道理嗎?方丈要我把他破格錄為你的弟子,就是讓你教他用心去感悟佛理,而不是僅僅知道而已。”
“師叔,我……”
“這樣,你過幾日帶他到人間去走一走,到時候你就會明白方丈的用意了。”
“是,師叔。”
盡管還是滿懷疑惑,但是了元法師第二天還是把禹龍叫來,告訴他下山的消息,禹龍自是十分欣喜,這裏不提。
從西門下山路上,卻見無經大師在山門大聲詠唱著《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予以送別,正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陲,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
作者有話:這不是作者故意碼字,實在是心經對禹龍的一生有著太大的影響,不得不再三示意,此外,作者覺得這短短的一篇心經真是無窮佛經的精華,所以將全文輸入,以便讀者觀研,在下章中,禹龍又會有新的遭遇,而這篇小說也要拉開序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