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梁月一點點的講解,麵前的宋仁宗和曹皇後也終於慢慢的穩定住了自己的情緒。


    並且,逐漸的開始接受了華夏祖地與周邊地區隻是世界的一部分,而作為華夏正統的大宋朝則更加玲瓏小巧的事實。


    但相對與這帝後二人來說,大殿中坐著的一杆臣工,宗室,以及來自江湖流派的各門宗師們,則反而變得更加好奇,甚至急不可耐起來。


    因為,梁月此時在解說和介紹這幅地圖上的地區之時,並不僅是點出了大宋朝境內的一些區域。


    其中還包括了周邊接壤,臨海相隔,乃至於更多在座諸人聽都沒聽過的地方。


    而更加令他們如坐針氈的是,此刻的大殿內的眾人隻能憑借著梁月的聲音去想象,能用眼看到的,卻隻有那張以超凡的刺繡工藝所繪刻而成的地圖的背麵。


    那種感覺,就好像是絕世的寶藏就擺在眼前,但他們卻礙於禮法與禮儀規範,隻能裝作看不見。


    這個時候,就能真正的體現出在座諸人的養氣功夫與耐心修為了。


    如果此時的宋仁宗有心的話,完全可以一邊看地圖,聽著梁月的解說,一邊觀察著大殿中的諸人之態。


    不說滿朝的臣工,以及身處江湖之遠的宗師們,起碼對皇族中的宗室子弟也是個不錯的考察時機。


    然而,此刻的趙禎卻並沒有這個心思與計較,一直都在全神貫注的聽著梁月的解說,一雙原本有些昏花的眼睛裏,不時地閃露出奪目的精光。


    ……


    “此地,乃是呂宋島,與我大宋隻是隔海相望,貧道建議陛下一定要派人將之拿下,最好能夠駐派軍隊,並遷派足夠百姓移居過去。”


    梁月此時,指著地圖上與大宋隔南海相望的一座島,隆重推薦道。


    “呂宋島,這個朕還是知道的,曾聽聞那是一片酷熱之地,其上隻有些許未經開化的土人在居住,不知道長為何會有此一言呢?”


    宋仁宗聞言,麵上頓時露出詫異之色,不過眼裏邊更多的卻是期待。


    “一來,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我朝的三冗問題,尤其是本已過多的流民,廂軍,甚至是禁軍,前朝舊人曾有言,兵在精不在眾,宜一一點選。


    過多的兵力已成為朝中的累贅,此時陛下在位雖尚可維持,但也依舊牽扯與耗費了朝中諸多的心血,此後也必會成為禍患。


    二來,對於那片新晉納入國朝的海外領土,陛下可通過置換,交易,封地等方式來緩解各地因土地而引起的矛盾。


    緩和地力,調和農民與士紳階層之間的關係。”


    說著,梁月話音一頓,拿著手指在呂宋島的幾個特定的地點指了指,而後繼續道。


    “三來,這座島也並非旁人所言那般一無是處,反而蘊藏著豐厚的礦產資源,其中之金礦,銅礦更是我大宋所急需之物。


    如次得天獨厚之地,卻隻被些許土人部落竊居其中,猶如稚童持美璧行於鬧市之上,對大宋而言,這便是一片天予之地。”


    “那座島上有銅礦和金礦……道長此言,當真!?”


    聽了梁月的話,宋仁宗頓時麵色一滯,隨後一張老臉上更是顯出了狂喜之色。


    作為一位想要在自己任期之內有所作為的明君,趙禎對於大宋朝內的諸多隱患,自然早已是心知肚明。


    曾經的範仲淹改革便是一次嚐試,然而最終卻是因為觸犯了許多人的利益,以致朝中,民間兩地的阻力過大而不得不放棄,最終黯然收場。


    再加上北方異族的日趨壓迫,兵峰直指,宋仁宗也漸漸地失去了曾經的銳氣。


    如今,梁月的提議似乎又使他看到了希望。


    對於那些曾經的改革阻力,舊的利益既得者來說,這是一種以利誘之的手段,並非是直接從對方的身上挖肉掘權。


    金礦,銅礦什麽的,固然令人心生向往,但土地的置換,以及處理流民廂軍的方案,卻更加令他心動!


    這份折中方案,一時間,似乎一下子就開拓了趙禎的眼界,使他想到了很多。


    “朝堂之上,貧道自然不敢妄言。”


    “好!”


    “實際上,海外還有著諸多值得開發的地域,這大片的海島與陸地,隻要陛下能夠遣人探索,再根據各地的自然條件,土地狀況。


    資源礦產等因素,予以分等標注,掛牌售賣,優惠置換等手段,便足可解決華夏境內之人地矛盾,屆時若能再派出稅官駐紮各地。


    行以有效之法,便更能為我朝稅賦廣開源頭,屆時富國強軍,指日可待。”


    “好!好啊!”


    ……


    “咳咳~陛下,不知陛下與額~青元子道長方才,所言何物啊?”


    “臣,似乎聽您提到了,呂宋島與海外諸地?”


    “此事,關係重大,若陛下有意,還需與我等朝臣,細細商議才是。”


    “事關改革,確實要慎重一些。”


    “是啊陛下,不置可否,嗬嗬嗬~”


    ……


    在聽了大殿中央上首,宋仁宗與梁月的對話後,在座的諸多臣工,宗室子弟們但凡有點見地與地理知識儲備的,大都若有所悟。


    而後,更是變得有些迫不及待起來,一副對著地圖後方的幾人遙遙而望,翹首以盼的模樣。


    被臣工進言的宋仁宗,這時才忽然從自己的遐想中迴過神來。


    此時隻見他側著頭,偏過了地圖向著大殿中看了看,而後對著滿座諸人露出了幾分孩童般的笑意。


    隨後便對著身旁的大太監示意了一下,將地圖反轉,朝向了眾人的方向,緩緩退到了龍台後方,附在了木台壁畫之上。


    他自己與曹皇後也隨之移步,重新來到了地圖之前,又朝殿中諸人招了招手。


    “都過來看看吧,方才青元子道長與我之言,想必你等也都聽到了,當真是令朕受益良多啊~!都說說吧,你們有何想法?”


    “臣以為……此事應,稍後再談,如今這大殿之上,正值陛下之壽宴,可謂群賢畢至,宗師雲集,陛下若真有意於,革除弊製。


    那便更需慎重以待,且容臣等細細推演與揣摩。”


    一位身形富態,麵色黝黑的老者,此時挺著個大肚子慢慢的來到帝後二人的身後,各種龍案,看著前方的地圖。


    眼中雖然同樣精光爍爍,但卻努力壓製著自己的心情,深唿吸幾下後,才帶著幾分克製的說道。


    “包公所言,甚是!那座島若真有青元子道長說的這麽好,那邊事關國朝興衰,我大宋便必須將之據為己有。


    然則,此島卻並不會因一時之差,而消失無蹤,在此之前,陛下還需派遣將士,工匠與朝臣先期前往,細細探查一番才是。”


    這時,另一位略帶矜持之色的大臣走了過來,雙眼緊盯著前方的世界地圖說道


    “韓卿與包卿之言,老成謀國,甚得朕意啊~”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存在的玩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書仙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書仙魚並收藏不存在的玩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