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後,大隋日益強盛。


    百姓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一派欣欣向榮之氣象。


    比起開皇之治來,還要遠遠勝過。


    這年三月,趁著春暖花開,趙秋集合六十萬雄兵,分兵三路,向大烏進攻。


    加上源源不斷的運送後勤的民夫等等,其人數超過了二百萬。


    其中左路由宋缺領兵二十萬,李靖為副;右路由寇仲率隊,李世民為副,兵力也是二十萬;中路由趙秋禦駕親征。


    三路大軍,浩浩蕩蕩,開赴草原。


    這也虧得趙秋這些年來,不斷命百工研究各項奇術,又重農家,收集糧草無數,這才能出如此多的兵士人馬。


    六十萬大軍,早已攜帶好了幹糧,不怕曠日良久的戰爭。


    而且,未戰先慮敗,趙秋等人在出征之前,也多番謀劃,早就做好了以戰養戰的準備。


    兩者兼之,才有勝的希望。


    一路之上,各路兵馬,包括宋缺、寇仲、李世民、李靖等人,無不思慮過往,心神震蕩。


    昔年,漢武帝積盛世之威勢,抗擊匈奴,雖殺得匈奴人哭聲連連,但自身的國力也大大下降,晚年之時,不得不下罪己詔。


    但趙秋這些年來,勵精圖治,更適時恰當的推廣著新的技術。


    經過這近二十年的發展,甚至超過了以往二、三百年的發展。


    甚至,隨著雜交水稻的研究,糧食的產量,也大幅提升。即便少了二百萬的精壯力,整個大隋還是能夠撐下去。


    是以,在大隋兵士之中,出現了不少較為先進的火槍、手雷等武器。


    當然,還有趙秋從古龍等世界所帶出的暗器等等。


    土炮、野炮更是多不勝數,且重量大幅下降。


    還有無數的推車等工具,也支撐著後勤補給。


    漢武時期,勝利後所遺留下來的問題,未必就能夠出現在大隋的身上。


    而且,趙秋早已將天魔策的武功融會貫通,他再與白道的功法相合,其本身的實力,實已臻至玄妙莫測之境,陽神陰神也一並練成,猶如這個世界的天神。


    他再化繁就簡,將其中易練的功法擇出,傳到了軍中普及。


    是以,一眾兵士的戰鬥力,勝過以前十倍不止。


    趙秋更是精中選精,從中抽出一萬兵士,組成了禦林軍,伴在趙秋之側。


    這一萬兵士的武功,與常人相比,著實高出了不少。


    ...


    當然,這些年來,大烏也不是一事無成,也不是什麽都沒有做。


    在跋鋒寒的強推下,大烏中心西移,滾滾鐵騎席卷,猶如秋風掃落葉之勢,兵鋒早已到了歐陸,打得一眾西人丟盔棄甲,抱頭鼠竄。


    這也難怪,雖然大烏的工技人員雖少於中土,但集合多國之力,也是十分了不得的。


    盡管大烏重心向西移,然而大草原這道屏障,卻不得派重兵守護。


    大隋的雄兵,自左右中三路並進,遇敵殺敵,大破大烏的騎兵。


    大烏的騎兵在草原上,雖然在冷兵器時代,是無解的存在。


    但大隋的一方,有火槍、火炮。這經過改進的火槍火炮,對騎兵的威懾力極大。


    更何況,大隋也有騎兵。


    這些騎兵的武功,並不低。


    勝利的天平,終於倒向了大隋。


    在大草原上,縱使大烏兵敗,跋鋒寒也不撥兵來援,反而將大草原的兵士和牧民,往後撤離。


    趙秋、宋缺、寇仲、李世民和李靖等人,都是兵法大家,當然知道跋鋒寒的意圖。


    跋鋒寒這是以丟失的空間,再堅壁清野,來延長大隋軍的後勤補給線。


    整個草原和沙漠,廣大無邊。


    即使以大隋的兵力,要想完全占領,也頗為費事。


    當然也不是不能,可絕非朝夕之功。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從自宮練劍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踏古尋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踏古尋跡並收藏諸天從自宮練劍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