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軍在梅沙馬特魯防線自海邊向西南延伸出十五英裏左右,直到一個叫做西迪哈姆紮的高地。
英軍陣地的前方有綿密的地雷場,在陣地的後麵,英國第七裝甲師、第四印度師以及兩個獨立步兵旅由北向南依次排開。
隆美爾和陳道等人商量過後,決定將突破的重點放到英軍陣地中段,原因很簡單,駐守在這裏的是由少部分英*官和海量的印度“阿三”組成的第四印度師。
意大利黑衫軍第一和第二師分別在戰線的左右兩翼向英軍的第七裝甲師和兩個獨立步兵旅發動牽製性進攻。
戰線中路,赫爾曼.戈林摩托化步兵師和第七裝甲師齊頭並進,向第四印度師的陣地發動毀滅性的打擊。
朝陽剛剛從地平線探出頭來,恰好目擊了震撼人心的一幕。
天空中,二百餘架ju-87、ju-88式轟炸機成群結隊的衝向英軍陣地,五十公斤炸彈、二百五十公斤炸彈、五百公斤炸彈,甚至是一千公斤炸彈暴風驟雨般地砸向地麵的英軍陣地。
一朵朵灰白色的微型蘑菇雲散去後,凸起的機槍碉堡化為凹陷的停屍坑,連貫的鐵絲網連同木樁一同飛上天空,斷口處擰成麻花狀。
一道道塹壕被大大小小的彈坑截斷,塹壕裏幸存的英軍士兵捂著耳朵蹲在裏麵,任憑無數的沙子和碎石飛進戰壕打在他們身上的每一個角落,隨後沿著軀幹、手臂滑落地麵。
每一個英軍士兵的腳下很快積壓了一層厚厚的黃沙,和他們鐵青的麵孔、遍布血絲的雙眼相映成輝。
不時有三五成群的英軍戰鬥機從東麵飛來,試圖攔截德軍的轟炸機,誰知一到戰場便被卷入激烈的空戰。
看到姍姍來遲的颶風式戰鬥機,me-109戰鬥機的駕駛員們歡唿著駕機衝了上去。猶如見到鮮肉的狼群般將獵物分割撕碎。
一架架颶風式戰鬥機帶著黑煙與烈焰紮向地麵,有的更是被淩空打爆,連飛行員帶飛機一同化為耀眼的煙花。
麵對me-109戰鬥機機群。無論是數量還是性能都處於劣勢的英軍戰鬥機很快便失去了戰鬥的勇氣,將製空權拱手讓給德國空軍。
地麵上。英國陸軍沒有坐以待斃,上百門博福斯40毫米防空炮將無數炮彈打上天空,想要為死去的戰友報一箭之仇,卻在無數的航空炸彈與大口徑榴彈的打擊下,連人帶炮飛上天空,化為各種奇形怪狀的屍塊與肉泥,隨後成為大地的肥料。
見對麵的英軍火力已經被第二航空隊的轟炸機群壓製住,地麵的總攻隨之打響。
在裝甲工兵營的引領下。赫爾曼.戈林師的帝國元帥裝甲團,兩個裝甲營一百五十多輛四號g型坦克浩浩蕩蕩地開出陣地衝向英軍陣地,第一傘兵團的兩營傘兵們乘坐著sdkfz251型裝甲車緊隨其後,炮兵團的四十八輛自行火炮遠遠地跟在最後。
五百餘輛裝甲車輛的衝鋒蔚為壯觀,飛速轉動的輪胎和履帶在沙地上印出無數錯綜複雜的履帶印痕,車尾揚起的塵土堪比一場小型的沙塵暴。
帶著遮天蔽日的黃沙,殺氣騰騰的裝甲集群衝過戰場的中間地帶,抵達英軍設置的雷區前。
裝甲工兵們跳下裝甲車,拿著掃雷器勇敢地衝進雷區,將一枚枚猥瑣的地雷挖出地麵。拆掉引信扔到一邊。
他們的身後,裝甲團的四號g型坦克一邊沿著工兵們開辟出的道路緩緩前進,一邊利用車載機槍和強大的kwk40型坦克炮向雷區後麵的英軍陣地開火。機槍子彈和75毫米坦克炮彈雨點般飛向對麵的英軍陣地。
炮兵觀察哨乘也乘坐著sdkfz251型裝甲車跟隨坦克進入戰場,他們及時地將他們發現的目標報告給後方的自行火炮,每一次匯報都能為對麵的英軍火力點招來一堆炮彈。
在諸兵種協同作戰的威力下,第四印度師陣地前方的雷區變成了坦途,一門門2磅反坦克炮不是翻倒在地就是化為零件,炮手的屍體橫七豎八地倒臥在一旁。
英國人的機槍子彈在四號g型坦克身上打出無數火星,卻依舊無法阻擋它們的前進,反而暴露了自己隨後一一被炮彈摧毀。
四號g型坦克的履帶從印度兵的頭頂碾過的一瞬間,傘兵們紛紛跳下sdkfz251型裝甲車。疾步衝向一條條戰壕,開始清理裏麵的殘兵。
負隅頑抗的印度士兵連同他們的英軍軍官或是被mp40打成蜂窩。或是被一槍托砸翻在地,隨後被閃亮的刺刀當胸穿過釘在地上。
頑抗的英軍官兵是絕對的少數派。更多的英軍官兵則沿著交通壕向防線縱深逃去,德國傘兵們立刻兵分兩路,一路沿著戰壕和交通壕展開追擊,另一路繼續跟隨四號g型坦克向防線縱深進攻。
陳道的悍匪一號遠遠地跟在裝甲集群的後麵,他在望遠鏡裏清晰地看到前方已經達成突破。
陳道通過無線與第七裝甲師的馮克少將聯係後,得知右翼的第七裝甲師也在第四印度師的陣地上達成突破後,便毫不猶豫地將作為預備隊的第二傘兵團投入戰鬥,向北麵的英軍第七裝甲師暴露的右翼攻去,以期擴大突破口......
梅沙馬特魯城裏,奧康納中將焦急地問道:“第七裝甲旅到什麽位置了?”
“瑪蒂爾達2型坦克的速度比較慢,他們這個時候應該是剛剛趕到第四印度師的陣地後方。”
“通知奧熱羅將軍,援軍馬上就到,讓他再堅持一個小時,不,半個小時。”奧康納無奈的命令道。
真是失誤,本以為德國人會用兩翼包抄的戰術,沒想到卻是中央突破,結果被放到陣地最北端的預備隊不得不辛辛苦苦地趕去第四印度師的陣地救火。
但願他們能夠在德國人鑿穿第四印度師的陣地前趕到,奧康納中將皺著眉頭默默地祈求道。
半個小時後,陳道接到來自帝國元帥裝甲團團長舒馬赫中校的的電報。
“前方遭遇英國坦克集群,瑪蒂爾達2型坦克竟然有四十多輛,真是冤家路窄,正好用他們來檢驗一下四號g型坦克附加裝甲的防禦力。”陳道看著電報冷笑著說道。(未完待續)
英軍陣地的前方有綿密的地雷場,在陣地的後麵,英國第七裝甲師、第四印度師以及兩個獨立步兵旅由北向南依次排開。
隆美爾和陳道等人商量過後,決定將突破的重點放到英軍陣地中段,原因很簡單,駐守在這裏的是由少部分英*官和海量的印度“阿三”組成的第四印度師。
意大利黑衫軍第一和第二師分別在戰線的左右兩翼向英軍的第七裝甲師和兩個獨立步兵旅發動牽製性進攻。
戰線中路,赫爾曼.戈林摩托化步兵師和第七裝甲師齊頭並進,向第四印度師的陣地發動毀滅性的打擊。
朝陽剛剛從地平線探出頭來,恰好目擊了震撼人心的一幕。
天空中,二百餘架ju-87、ju-88式轟炸機成群結隊的衝向英軍陣地,五十公斤炸彈、二百五十公斤炸彈、五百公斤炸彈,甚至是一千公斤炸彈暴風驟雨般地砸向地麵的英軍陣地。
一朵朵灰白色的微型蘑菇雲散去後,凸起的機槍碉堡化為凹陷的停屍坑,連貫的鐵絲網連同木樁一同飛上天空,斷口處擰成麻花狀。
一道道塹壕被大大小小的彈坑截斷,塹壕裏幸存的英軍士兵捂著耳朵蹲在裏麵,任憑無數的沙子和碎石飛進戰壕打在他們身上的每一個角落,隨後沿著軀幹、手臂滑落地麵。
每一個英軍士兵的腳下很快積壓了一層厚厚的黃沙,和他們鐵青的麵孔、遍布血絲的雙眼相映成輝。
不時有三五成群的英軍戰鬥機從東麵飛來,試圖攔截德軍的轟炸機,誰知一到戰場便被卷入激烈的空戰。
看到姍姍來遲的颶風式戰鬥機,me-109戰鬥機的駕駛員們歡唿著駕機衝了上去。猶如見到鮮肉的狼群般將獵物分割撕碎。
一架架颶風式戰鬥機帶著黑煙與烈焰紮向地麵,有的更是被淩空打爆,連飛行員帶飛機一同化為耀眼的煙花。
麵對me-109戰鬥機機群。無論是數量還是性能都處於劣勢的英軍戰鬥機很快便失去了戰鬥的勇氣,將製空權拱手讓給德國空軍。
地麵上。英國陸軍沒有坐以待斃,上百門博福斯40毫米防空炮將無數炮彈打上天空,想要為死去的戰友報一箭之仇,卻在無數的航空炸彈與大口徑榴彈的打擊下,連人帶炮飛上天空,化為各種奇形怪狀的屍塊與肉泥,隨後成為大地的肥料。
見對麵的英軍火力已經被第二航空隊的轟炸機群壓製住,地麵的總攻隨之打響。
在裝甲工兵營的引領下。赫爾曼.戈林師的帝國元帥裝甲團,兩個裝甲營一百五十多輛四號g型坦克浩浩蕩蕩地開出陣地衝向英軍陣地,第一傘兵團的兩營傘兵們乘坐著sdkfz251型裝甲車緊隨其後,炮兵團的四十八輛自行火炮遠遠地跟在最後。
五百餘輛裝甲車輛的衝鋒蔚為壯觀,飛速轉動的輪胎和履帶在沙地上印出無數錯綜複雜的履帶印痕,車尾揚起的塵土堪比一場小型的沙塵暴。
帶著遮天蔽日的黃沙,殺氣騰騰的裝甲集群衝過戰場的中間地帶,抵達英軍設置的雷區前。
裝甲工兵們跳下裝甲車,拿著掃雷器勇敢地衝進雷區,將一枚枚猥瑣的地雷挖出地麵。拆掉引信扔到一邊。
他們的身後,裝甲團的四號g型坦克一邊沿著工兵們開辟出的道路緩緩前進,一邊利用車載機槍和強大的kwk40型坦克炮向雷區後麵的英軍陣地開火。機槍子彈和75毫米坦克炮彈雨點般飛向對麵的英軍陣地。
炮兵觀察哨乘也乘坐著sdkfz251型裝甲車跟隨坦克進入戰場,他們及時地將他們發現的目標報告給後方的自行火炮,每一次匯報都能為對麵的英軍火力點招來一堆炮彈。
在諸兵種協同作戰的威力下,第四印度師陣地前方的雷區變成了坦途,一門門2磅反坦克炮不是翻倒在地就是化為零件,炮手的屍體橫七豎八地倒臥在一旁。
英國人的機槍子彈在四號g型坦克身上打出無數火星,卻依舊無法阻擋它們的前進,反而暴露了自己隨後一一被炮彈摧毀。
四號g型坦克的履帶從印度兵的頭頂碾過的一瞬間,傘兵們紛紛跳下sdkfz251型裝甲車。疾步衝向一條條戰壕,開始清理裏麵的殘兵。
負隅頑抗的印度士兵連同他們的英軍軍官或是被mp40打成蜂窩。或是被一槍托砸翻在地,隨後被閃亮的刺刀當胸穿過釘在地上。
頑抗的英軍官兵是絕對的少數派。更多的英軍官兵則沿著交通壕向防線縱深逃去,德國傘兵們立刻兵分兩路,一路沿著戰壕和交通壕展開追擊,另一路繼續跟隨四號g型坦克向防線縱深進攻。
陳道的悍匪一號遠遠地跟在裝甲集群的後麵,他在望遠鏡裏清晰地看到前方已經達成突破。
陳道通過無線與第七裝甲師的馮克少將聯係後,得知右翼的第七裝甲師也在第四印度師的陣地上達成突破後,便毫不猶豫地將作為預備隊的第二傘兵團投入戰鬥,向北麵的英軍第七裝甲師暴露的右翼攻去,以期擴大突破口......
梅沙馬特魯城裏,奧康納中將焦急地問道:“第七裝甲旅到什麽位置了?”
“瑪蒂爾達2型坦克的速度比較慢,他們這個時候應該是剛剛趕到第四印度師的陣地後方。”
“通知奧熱羅將軍,援軍馬上就到,讓他再堅持一個小時,不,半個小時。”奧康納無奈的命令道。
真是失誤,本以為德國人會用兩翼包抄的戰術,沒想到卻是中央突破,結果被放到陣地最北端的預備隊不得不辛辛苦苦地趕去第四印度師的陣地救火。
但願他們能夠在德國人鑿穿第四印度師的陣地前趕到,奧康納中將皺著眉頭默默地祈求道。
半個小時後,陳道接到來自帝國元帥裝甲團團長舒馬赫中校的的電報。
“前方遭遇英國坦克集群,瑪蒂爾達2型坦克竟然有四十多輛,真是冤家路窄,正好用他們來檢驗一下四號g型坦克附加裝甲的防禦力。”陳道看著電報冷笑著說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