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為士者”,都是慈愛人民,不忍生靈塗炭,不逞兵強之能。因為逞強者必遭天譴,故藏其威而使人不知其威,斂其勇而使人不知其勇。外表若似儒雅,而胸中自有運作,不以武為用,而是以慈善為武,這才是真能武。因為隻有慈心才可以感恪天地,才能得天地萬物的相助與嗬護,故其力大無比,其戰自勝,其守自固。故曰“善為士者不武”。
觀今之世人,多愛耀武揚威,以炫耀武力為榮,動輒(zhé)以飛機坦克去欺侮別國,傷殺無辜生命。其不知露就是“漏”,其意深邃(sui)。做人也是如此,凡是愛誇耀顯露者,好誇誇其談者,愛顯才圖名者,皆是德性浮淺,不知大道貴藏之理,不知天高地厚者。俗有“滿瓶子不響,半瓶子咣當”之說,就是對這種淺薄者的寫照。對修真者來說,“人心要空,道心要實”,這才是正確的處世態度。
【善戰者不怒;】
不但善為士者不武,又言“善戰者不怒”,是說善以道應戰者,即使大敵當前,大兵壓境,興正義之師討敵,也要胸懷莊嚴正氣,恬淡為上。一個胸懷大略的統兵者,不會輕易發怒,不以邪怒存心,不有誅殺怒心,以慈心相感,則禍可化於未萌之時。如果怒而出師,慍(yun)而交戰,即便是不含有侵伐暴戾的成分,也為兵家所忌。正如《孫子兵法》所說的“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兩軍對陣,不審敵我力量,不察天時地利,而輕出怒心,必有忘乎所以,輕敵冒進,輕用其鋒之過。如此,則易失必勝之寶——仁慈心,而招致失道喪德,此即是“不善戰”之義。
善戰者,不以力伏人,而以德服人。心懷正氣,運籌深謀,在戰略上輕視敵人,在戰術上重視敵人。必待知己知彼,條件具備,勝利在握,且是不得已而戰時,則戰必勝,何須要生怒呢?凡正義之戰,不用自怒,而是用眾人之怒。眾怒必得天助,則己不怒而天自怒,能聚天下之眾怒為怒,其怒力大而無窮,怒而無所不克,戰而無所不勝。“善戰者不怒”即此義。
不僅用兵“不怒”,即使做人處世亦應如此。尋常人要做到不怒很難。即使常見的弈棋娛樂,也常為一子一著而恃氣相爭,忿然相怒。何況於遇到劇烈的利害衝突時,更易感情用事,大動肝火,大發怒氣。此怒氣為陰邪之氣,不僅傷人,而且害己。
慈善是肝髒中和正氣的能量精華,而怒氣則為肝髒中的陰火邪氣。故中醫有“怒傷肝”之論。修真界有“火燒功德林”之理。怒氣是人心失控,正不壓邪。陰邪之火怒燒之後,必使體內受損,道性物質便被火焚成灰燼,前功盡棄。
世有“怒發衝冠”之說,人若盛怒之後,五髒必傷,性命皆損。故常養太和中氣,使水火相濟,陰陽平衡,以真水製邪火,方可五行和合,性命安康。
【善勝敵者不與;】
此句是接上句而說。在太上看來,“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不如“善勝敵者不與”。
“善勝敵者不與”,是指不戰而勝之義。此即孫子所說:“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善以道勝敵者,勝之以仁德。不與敵強爭,先避敵之鋒;不與敵硬拚,以慈善化敵心。樹立我必勝之心,激發我之勇,則敵不戰而自服。
“與”者,猶示,此處又有給與的意思。“善勝敵者不與”,是說將我之兵力、計謀暴露與敵,等於把自己給與了敵人。我之所謀,敵皆知之;我之所作,敵皆見之。這種淺而不密,疏而不謹,都是輕敵行為,必不能勝敵。善於勝敵者,必是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使敵無間隙可入,偵察而不能見。動之於無形,發之於無聲,戰則必勝。敵雖敗退,終不知何因而敗。“善勝者不與”即是此義。
有德之人,皆是深沉穩重,不輕言,不妄動;言則有機,動則有時,言行皆不出道德。世俗之人,言則口惹懸河,行則鋒芒畢露。凡事惟恐人不知,誇己乏人,爭勝好強。此種人辦事難於大成,必是取敗之道。
【善用人者為之下。】
“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說善於用人的人,必先有謙下之德,才能得到人的誠心輔佐。猶如江河之處下,川流自然歸之一般。領導者若高高在上,自高其智,目中無人,則有智者必不肯忠誠效力。好逞其能者,有才能的人必不肯與其相處共事,此類即是“不善用人”之人。
“善用人者”,不顯露其能,不自是其智。有智而不顯智,以智下於人,不自恃其才,虛心求教,集思廣益,聚人之智補我之智,則眾人之智皆是我之智也。不自誇多能,處下於人,以人之能補我之能,則眾人之能皆為我之能。善用眾人之才以為才,善用眾人之智以為智,所謂卑以下人者,皆是虛懷若穀,謙尊而光。如是,可使人人效智,個個進能,聚天下之智慧於一身,有此善戰善勝之能,則天下事易如反掌,有何事不可成?何謀不可就?何必要顯“我在人之上”之能呢?
不以己為能,以德為重,以眾人為上,禮賢下士,恭敬下屬。敬人者人必敬之,賢能者必能效其力。劉邦築台拜將,懷著真誠之心,終而感動了韓信為其效力。劉備三顧茅廬,才得諸葛亮的匡扶漢室,鞠躬盡瘁(cui)之助。此皆是“善用人者為之下”的史例。
【是謂不爭之德,】
此句是伸明上四句之義。上文所謂不武、不怒、不與、為之下,皆是“不爭之德”。
“不爭之德”,就是用柔之道。善為士者,不自用其武,不以武相爭。不爭之人,其心性涵養必深。善戰者,不以怒加人,是不以怒去爭;不爭則進退自如,攻防有法,運用自然。善勝敵者,不輕易露與人,不爭於“與”,則韜略必精,指揮若定。善用人者,必先具謙下之德,不以恃上為爭,下屬才能擁護服從,願為其效力,此便是用人之力。以上數句,都是論述不爭之理,“是謂不爭之德”。不爭則取善必廣,此謂之曰“德美不爭”。
以此觀之,天下之事,惟有不爭之德可以服人,用人之力可以威震天下。不爭之德,上可以合天意,下可以順民心,處處可用善,無處不可善,無事不宜善。如能體悟真常之道,深得“無為而無不為”的自然之德,則無論修身處世,無論待人接物,必能隨心應手,不爭而自得,不勞而自成。
天下萬事萬物,都有其自然規律,該來的去不了,該去的留不住。細想大至天道規律,小至身邊瑣事,樁樁件件,哪一件是爭來的?心想上天去攬月,在常人隻是一種幻想而已。現實生活中許多現象,看似人為去爭取,其實取中有自然。自然規律中沒有的,即使爭得頭破血流,也終歸是枉然。本無官運去伸手,甚至以錢換權;本無財運去爭搶,甚至去貪去盜。到頭來必然是錢權兩空,此乃不言之理。
凡是好爭者,終必是得而複失;而不爭者,則終是得而不失。德者自得,無德者不得。得失之理,惟在一個“德”字上。故綜之曰:“是謂不爭之德”。
【是謂用人之力,】
不爭之德,不但具有以上四德之美,又言“是謂用人之力”之妙。此句又深入一步,繼續申明不爭之理。
“用人之力”,既是一種方法,更是一種德心。德高望重之人,雖不言令,則眾人皆會聚集周圍,為之效力。無德之人,即使有人終日歌功頌德,高唱讚歌,也難得天下人心的響應。用人之力亦是一句空話。
天下的用人者,都是位處要職,身居高位者。如果惟知自己位高尊大,身價貴於別人,不知以虛心處下為人,必不能為下屬所誠服。凡是自高自大者,都不會得人心,自高者人必遠避,自大者必是孤家寡人。雖欲求用於人,而人心疏遠,難以凝聚其心,其力必難為我所用。惟有不爭之德,才能用人之力。不用武,卻能用人之武;不自怒,卻能用人之怒;不與人,卻能使人與我;不上人,卻能使人樂於效我。如此,則能用人之力,則我不勞,而事卻無不成就;則人之力,皆為我之力。
一個人的能力總是有限的,個人的作用隻不過是淪海一滴水,宇宙一粒塵,實在是微不足道。隻有把自己溶於大宇宙,融於萬物眾生中,融於天下百姓中,人生才有價值,生命之光才能永遠閃光。
一燭之光終有盡時,螢火之光微之又微,有什麽值得高傲的?眾人是聖人,以眾人為師,處處做眾人的小學生,這才是大智者。眾人拾柴火焰高,群眾才是真正的英雄。能團結廣大群眾,善於調動眾人之力,力則用之不窮。“用人之力”,蓋是此義。
【是謂配天,古之極。】
“是謂配天,古之極”,是說能行不爭之道,其德可以配天地,其行可得天之助,其壽可以與天齊。
“古之極”,是說古先聖們,雖有極大之德,但不自以為有德,亦不是有意為德,更不顯露其德。做了大善事、大好事,天下人受益無窮,但卻不知是聖人所為,更不知聖人如何而為。這種德是謂“玄德”,也就是“極德”。“極德”,就是天下再沒有能高過此種德行的極高之德。
天以無為生成萬物,雕刻萬象眾形,千殊百態。聖人以無為之德養萬民,使民各安性情之正。無為即無爭。天之所以為天,古聖人之所以能全其至極之理,而為“古之極”者,皆是無爭之德全備的必然。
人能修到與世無爭的境界,則此“不爭之德”,即可與天道無為而化生萬物無異,與古聖之“無為而治”的“極德”無殊。由此可見,配天、配古、不爭之極德,真可謂至尊至貴,天下莫能及矣。
修道人能悟此義,能體會不爭的道味,豈非隻用於兵事、政事,即使修之於身,治之於家,處之於世,都是無往而不宜。能以不爭之心克之於己,治之於身,則心身自靜,無事而不當。以不爭處世應人,則人皆敬慕,尊而行之,德化於心,為社會創造一個祥和的文明環境,何樂而不為呢?
【本章說解】
本章是太上借用兵之道,以示誡世人做人處世之道,不可輕露淺躁,不可爭勝好強,不可爭名奪利,因為那是一條自取敗亡之路!
修道之人,當以深沉自斂,韜光養性,以求性命雙修,才是做人的正道。天道不爭,則萬物自化;聖人不爭,而萬民自順。聖人深知因物付物,隨物處物,皆是以無為而感,物自以無為而應。所以人能自弱者,才能成其強;能懲忿者,才能全其勇;能自晦者,才能善其用;能自下者,才所以服於眾。
無爭之人,推行大道於世,則無處而不可用。用於兵甲對敵,則無敵而不克,而國無不保。用於修己治人,則身無不修,而人無不治。用於建諸天地,而天地自然正而不悖。用之於諸聖人,而聖人之德無極盡。由此可知,不爭之妙,無窮無盡。
此章以用兵之道,喻做人之理,教導人們在平時處世接物中,要有真誠仁慈之心。謙虛自斂,晦跡韜光,不爭自下,先人後己。以此理處事,則事事必成;以此理接物,而物物順應。天道不爭而萬物自化,聖人不爭而萬民自歸。
天下最大之德,莫如“不爭”,天下最大之爭,莫如戰爭。戰爭是以武力解決難解之爭端,是“爭”之至極。故聖祖在本章借戰爭之事,以反襯不爭之德。不武不怒者,後而不先,應而不唱。不與者,不與人爭。用人而處下者,則人無不盡力也。天道之理,“是以後為前,以退為進”。常致於人,而又不致於人,這才是操全勝之術。
所謂“三寶”,皆是人所最難持者,惟無我之人能持之。“三寶”以慈為最。有仁慈,才能儉約;有儉德,故不敢為天下先。道之動,常在於“不得已”;道之用,常主於“不爭”;道之常,常在於“無為而無不為。這是自然大道的基本法則。人隻有具備無爭無為的品德,才可以與天地之德相配,才符合自然之道,達到與道德相合的最高境界。
太上以兵事喻不爭之理,它不僅揭示了戰爭的戰略戰術原則,而且寓示著世間萬物萬事之理,及其處世之道。修道之人,應當不逞強,不激怒,淡泊明誌,坦蕩做人。要在複雜紛爭的紅塵中學會“不爭”,處下自謙,夾著尾巴做人,在夾縫中求生存,修善壘德,這是潛修默煉的最好自我保護。遇逆境時,要避免正麵衝突,善以不爭之德化解矛盾。在順境中,要處處後其身,以謙下之德合人之心,用人之力,以“不爭”而達到“爭”的目的,這才符合天道“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的基本規律。
用兵章第六十九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
太上說,古人“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主”者,先也。“不敢為主”,即不敢先舉兵進攻。“為客”者,就是和而不唱,不主動挑戰,不得已而應戰。用兵之道,當順天理而動,不得已而動,不可逞勝好強,不可爭打第一槍。先進攻者為主,後應戰者為客。
所謂“不敢進寸而退尺”,智勇當先者謂之“進”,謙遜自處者謂之“退”。兵戰之事,乃屬不祥之兆,必不得已而後用之,非得已時絕不敢先用。若先於人而舉兵,侵略別人,其理不順,其名不正,必遭天譴。戰爭殺傷之慘,必然幹擾天地正氣,其罪極大,其禍難當。所以古聖人在用兵上極為謹慎,不敢為主,不敢為先,自安於無為之中。若遇外敵入侵,而後不得已應之以兵,其殺傷亦是無奈,非以殺多為樂。
天道好生。曆來戰爭皆非好事,故須慎進慎殺,退以靜觀,不可輕舉冒進,不可輕用其鋒。輕舉妄動者,多致喪師失勢,反取敗亡。所以太上特別強調說:“不敢進寸而退尺”。
天下萬物以人為最貴,以少殺人命為德。兩軍爭戰,每進一尺必多死傷。故有憐命悲人之心者,寧可退讓一尺,不肯冒進一寸,其目的在於保全人與眾生的性命,故能合天地好生之心。天道好生而惡殺。用兵者若是重殺好戰,逞強害命者,以殺人多為樂者,即使取勝,亦是逆天背道,難逃自然規律的製裁。所以聖人用兵,慎之又慎,惟用道德之勇,出仁義之師,以智謀用兵取勝,以減少傷亡為德。上順天命,除奸去暴;下應民心,而伐敵安民。
用兵之策,亦是以靜製動,不敢為主而為客。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不得已而應兵。應之以德,以慈用兵,以退敵為目的,而非以殺傷為樂。故太上以“不敢進寸而退尺”之言,當為今世之誡也。
今之世間並不太平,以大欺小,動輒(zhé)窮兵耀武,以殘殺生靈為樂,幹擾天地和氣,惹得天怒人怨,不以為罪,反以為榮。這種以欺人為好,以殺人為樂的好戰者,野蠻殘殺無辜生靈,雖可得意於一時,但確是自取“天道好還”的危險之路。那些好戰者該醒悟了!
【是謂行無行,】
自此以下四句,皆是重申上文之意。
“是謂行無行”,就顯而態言,是說聖人用兵不動聲色,沒有形跡,該進則進,當退則退,一切都在無為自然中運作。
有所進者謂之“行”。聖人之行不同於世俗之行。世俗之行,行於有作有為,有痕有跡,眼可見,耳可聽,可操作,但卻不能行之於“無行”;隻能行於可見可聞,不能行於不見不聞。
聖人之行,則是行之於無聲,行之於不見,人不能見其所行,無有轍跡可尋,無有端倪可找。其行似乎無所行,但實際上卻是無所不行,隻不過是無顯跡之隱行。聖人不以有形之為行,而是以有無結合而行,不違天道自然,不悖大道之理,不拘泥於物,不逆於人事,所以才能行遍天下而無所不敵,無所不勝,無所不行,無所不能。此即是“行無行”之義。
【攘無臂,】
“攘無臂”,“攘”,即捋袖伸臂,形容以力勝於人,謂之“攘臂”。人若伸手取東西,必先伸手臂,其力在臂。如果沒有臂的伸張之力,則手不能取物。以此理引申到兩軍相對,若主動爭先而戰,此便是“有臂以為攘”。
凡是首先“攘臂”爭勝者,其傷的機會必多。若急於頃刻間得勝,必然陷入不得不伸臂的被動境地。若能寧處後而不爭先,寧退守而不冒進,寧柔緩而不急躁。以無心去伸臂,在不得已時而伸臂,實非有心而攘。此種無心無為之應,看似無臂,實則有臂,而且其力強過於有為之臂。這種有臂與無臂的例證,是太上盛讚無為勝有為的形象比喻,故曰“攘無臂”。蘇轍曰:“苟無意於爭,則雖在軍旅,如無臂可攘。無敵可因,無兵可執,而安有用兵之咎耶?”
【執無兵。】
“兵”者,刀槍劍戟等古代之兵器也。“執無兵”,是一種顯隱結合的“為無為”的用兵之道。在顯態的戰爭,敵我對陣,各執兵器以取勝,兇器在手,殺機必作,執之必傷殘人命,為害大矣。但兩國相敵,兵器不得不有,不得不執;雖執在手,寧為客不為主,寧為後不為先,寧退尺而不進寸。雖有時不得不用手中武器,但隻為防禦而用,實是無心而用,更不是以多殺人為目的。有此慈悲心境,兵器雖在手,好似空執而入無敵之境,故曰“執無兵”。
聖人抵敵所執之器——道德,聖人之德合天之德,道德具足,必得天之助,必化人之心。道德之內涵真義,並非世人所理解的單純抽象的哲學概念,而實是巨大的、無形的精神力量與物質力量。其力既可以造化宇宙萬物,亦可以駕馭任何邪惡勢力,足可以威震天下。
恃兵好戰者,隻不過能殺傷有形的生命體,而難以滅殺無形的生命體。而且從此種下了仇恨的種子,殺傷愈多,損德愈大,罪業愈深,其報應愈大,後患惡果不堪設想。三國時諸葛亮與曹操對陣,缺乏慈悲心,以火攻為戰,使曹軍大敗,死傷極為慘重,造下無端殺業。致使其損陽壽而早逝,隻活了五十多歲而命亡。他雖也點七星燈隆重祭祀,乞求上蒼為其延壽,終未如願。此即殺業過重之顯應也。
太上在此言“執無兵”,亦是示誡後人,凡事應以德為本,以中為用,不可過執有為,不可殺心過重。即使用兵,也要行於有無之間,把握顯隱結合之妙,方可立於不敗之地。
【扔無敵,】
“扔”字,同於“乃、仍”,皆為同音假借字。“扔”者,其意摧也。“扔無敵”,即堅不可摧,不可戰勝之義。蘇轍曰:“苟無意於爭,則雖在軍旅,如無臂可攘,無敵可因,無兵可執,而安有用兵之咎也。”古之用兵者,不武不怒,後而不先,應而不唱。故不須攘臂,不用兵刃,因我有哀慈謙退之心,而敵自不對抗,不必以取強而無敵於天下。
戰爭是不得已之事,若舉兵硬拚,才有兵陣行列、攘臂執兵之事。“扔無敵”,就是不主動挑戰,不誘敵就範,不屈人侮辱,此非君子用兵之道。雖兩軍相對,不得不“扔”,然而在舉動時,以後為先,以退為進,常致人而又不致於人。寧處後而不爭先,寧緩而不冒進。雖有時被迫應敵,實非有心為戰。心懷仁慈之心,沒有好殺之念。雖大敵當前,似若無敵一般,如此才能操全勝之術,不勞力而坐致勝利,這就是“扔無敵”之義。
戰爭是最殘忍的禍事,即使能無敵於天下,也難免殺傷人命,血汙大地,其禍業大矣。故有道之君,皆懷慈心,不忍睹這種慘狀。所以皆不得已而用兵,並以不祥之事待之,以喪禮而處之,以對傷亡者寄以悲哀之心。惟哀而後才可以言勝。所謂慈則戰必勝而守必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也。呂惠卿曰:“道之為常出於無為,故其動常出於迫,而其勝常以不爭,雖兵亦由是故也。誠知為常出於無為,則吾之行常無行,其攘常無臂,其扔常無敵,其執常無兵,安往而不勝哉?”
由此可知,無為、無行、無臂、無扔、無執這“五無”,看似講用兵,實際上是借戰爭之事喻無為不爭之理。反之,若不能無為不爭,隻知主而不知客,隻知進而不知退,那必然是以禍引禍,自喪三寶。太上將無為用於世間最大的禍事——戰爭,不僅可以取勝,而且不失道損德,那麽世間還有什麽事不能以無為而成功呢?
【禍莫大於輕敵,】
“禍莫大於輕敵”,戰爭是最大的禍事。既然大兵壓境,不得不被迫應戰,這時最怕的是輕敵之心。“輕”有兩層含義。一是高傲自是,不認真對待,盲目用兵,驕兵必敗,這是兵家大忌。二是缺乏慈善心,輕視敵之生命,以多殺為樂。
有道之士,即使舉正義之師而得勝,也不可窮追不舍,不敢貪殺殘命,以勢淩人,侵取不休,這些都是無道的表現,必遭天譴。前人曰:“聖人以慈為寶。輕敵則輕戰;輕戰則輕殺人,喪其所以為慈矣。”故輕敵是無德的行為。上文所言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正是自戒輕敵之義。
所謂“輕敵”,譬如不知天時地利,不知敵之虛實強弱,盲目舉兵莽動,謂之“輕敵”。
“輕敵”到極點,便是“侮敵”。譬如輕視人的生命,過殺生靈,以殺為樂,虐待俘虜,侮辱人格等不慈之舉,皆為“輕敵”行為。
“輕敵”必喪天心,必失人心。既不能製敵致勝,反會遭敵之製;甚至喪師致敗,招致覆國亡身之危。故曰“禍莫大於輕敵。”
【輕敵則幾喪吾寶。】
“輕敵則幾喪吾寶”,此句是直指輕敵之害,深為用兵者所誡也。“幾”者,近也。“幾喪”者,是說輕敵接近於喪身。所謂“寶”,天地以生物為寶,聖人以全物之性為寶,人以善德及生命為寶。輕敵必致於喪師失敗,覆國亡身,殺傷必多。其所造成的最大損失,就是喪失天德,這是人最大之寶。
聖人以慈為寶。輕敵必輕戰;輕戰必輕殺人,輕殺人必喪其寶。人為萬物之靈,是天地之寶。所以在兩軍交戰中,無論敵我,傷亡過多,就是喪寶多;多死傷一個人,就多損一分德,受喪一分寶。
為主、冒進、攘臂、執兵、輕敵、貪殺等,皆是喪失“一慈、二儉、三不敢為天下先”的“三寶”行為。三寶是人之最難持者,惟有無我不爭的人才能持有。大凡用兵者,或因敵國外侵,或因奸賊作亂,假若怒恨之心激蕩,濫用強兵,大動殺機,以除盡為快,以多殺為樂,必喪慈心仁善,豈非大喪其天德乎!
【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抗兵相加”,“抗兵”,即兩軍對抗之兵。“相加”者,就是對外敵入侵強加的戰爭,不得已而應戰、抵抗之義。在兩軍對峙中,凡不達於理,不合於義,或起於貪殺,或生於恨怒,或緣於氣憤,都不符合無為用兵的原則。
“相加”者,即敵我雙方,彼以此來攻我,我亦以此攻彼,兩者隻知鬥勇爭勝,而不知哀傷人命;隻逞仇恨不平之氣,而不顧雙方士卒的死傷,此皆是喪德失寶的不慈之舉。一個有仁心的統兵者,當以慈心保全雙方士卒的性命,不輕忽蠻戰,不輕喪命寶。故用兵寧為客而不為主,寧為後而不輕於先,寧退尺而不盲進寸,這些都是就珍惜人命的慈悲心而言。
對於逆來入侵之敵,因其失理失義,必不能持久。其勢易衰,其氣易竭,故取勝必在於我,此乃天理之必然,何須以多殺相加,而妄害人命呢?兩軍對陣,應當慈悲為懷,加之以哀慈士兵生命之念。在兵力相當的情況下,有哀心者,必得天人之助,最後取勝必然是有慈心者,哀傷士卒生命者。
自古以來,凡是體恤蒼生的哀兵者必獲勝。所以君子哀痛蒼生之心,不僅可以及於人身,而且可以入於天心、人心、眾生萬物之心。有德之人以哀慈心悲憫萬物,以慈衛物,則物必愛之如父母,雖為之效死而不辭。更可以得天人之助,故戰可以勝,守可以固。故曰“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本章說解】
本章乃太上見世人對大道的進退得失之理,茫然不悟,故糊塗一生,多致喪命傾生,故以用兵之法借喻而言,以救世人之愚。
深明用兵之道者,宜後宜退,以不輕敵取勝。本章雖談用兵,其實也是喻指學道修身之要。能卑以自牧,能讓以處人,無往而不謹慎,則無往不是道矣。
兵雖為不祥之器,但要看如何去用。用之有道,不得已而用,宜後而不冒先,宜退而不爭進。我雖兵強,但無淩人之意,無好殺之心。不僅可以“不爭而勝”,而且可以全民性命,則仁慈之寶不會輕失。倘若不然,徒逞不平之氣而強加於人,施血氣之勇而以輕人,未有不傷害生靈,而禍及國家社會的。
本章以兵喻道,論“三寶”在天下最大之爭的戰爭中的奧用。故河上公名為“玄用”。張舜徽說:“兩軍對壘,而哀者勝,以見慈之為用甚弘。”魏源雲:“與慈相反者莫如兵,故專以兵明‘慈’之為用,而‘儉’與‘不敢先’皆在其中也。老子見天下方務於剛強,而剛強莫甚於戰爭,因即其所明者以喻之。使之即兵以知柔退,即柔退以返於仁慈,非為談兵而設也。”
太上論兵,並非專論戰爭,而是因兵取喻,以明示“道者柔之用”之理,其意本為君道而發,不知者以為專為兵家而言。太上談兵以明道,而善談兵者亦莫過於《老子》。
本章所談的以逸待勞,後發製人,仁義之師必勝,驕敵之兵必敗。不爭之“爭”必先,無為之“為”必勝。為爭之爭,有心之為,皆失道理,故為兵家要訣。所以讀《道德經》不能隻以一例、一麵、一事去理解,而應當從多維、多層麵去理悟。舉一反三,全息而觀,自會妙悟,而達到一通百通,方不失讀經之本義。
大道之動常出於被迫,大道之用常處於不爭。天下之爭莫過於戰爭,故聖人若有所不行。即使不得已而行,亦是“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即使禦敵不得已而動兵,亦是哀慈心在前,處後而不爭。
聖人用兵與常人相反,所以為常人所難理解。正如前人所雲:“主逆而客順,主勞而客逸,進驕而退卑,進躁而退靜。以順待逆,以逸待勞,以卑待驕,以靜待躁,皆非所敵也。”“道常出於無為,其動常處於被迫,其勝常以不爭,雖是兵戰之事,其理亦是如此。”由此而知:聖人之“為”常出於“無為”,聖人之“行”常“無行”,其攘常無臂,其執常無兵,其扔常無敵,故能無往而不勝。若知主而不知客,知進而不知退,此謂之“輕敵”。輕敵則“三寶”喪失,故曰“禍莫大於輕敵”。今人認為太上“以守為主”、“以退為進”的思想,是過時了的保守落後。以為老子的“以不爭爭”,“以無為為”的主張,是消極的哲學觀。這種觀點是世人隻知陽、不知陰;隻知顯、不知隱的表麵之見,故難知事物之本質與全貌。
此章以兵而論道,類而推之,天下之事其理皆同。人能有會於此,則知“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不僅用兵合此理,天下之事無往而不適宜也。
懷玉章第七十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這兩句是太上自己說:我之所言簡要好懂,很容易理解,也容易實行。綜觀《道德經》五千言,太上所言,字字見道,句句得理。大道就是人心固有的良知,日用常行之事,至近至簡,天下人與萬物須臾不可離開。離則無道,無道也就無人與萬物。
太上之言,千比萬喻,累千累萬,不可勝數,但其要蘊之於心,出之於口。所舉之事,所言之理,近於日用,都是世人所熟知的,也是經常遇到的,並非難知難行。它既通俗易懂,而且人們天天都在其中,一動一靜,一言一行,無處而不是此道。人人可知,人人可行,並不神秘,亦非難行。
“甚易知”者,是太上說我所言之理,都是人心中本有的天然之理。“甚易行”者,是說我所論的道,都是人們日日在行、事事在用的平常之理,所以易知易行。不管你懂與不懂,信與不信,每個人都在道的恩惠滋養中,或自覺或不自覺地在道的規律中運行,隻不過是在順與逆中被動地受用而已。故曰“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觀今之世人,多愛耀武揚威,以炫耀武力為榮,動輒(zhé)以飛機坦克去欺侮別國,傷殺無辜生命。其不知露就是“漏”,其意深邃(sui)。做人也是如此,凡是愛誇耀顯露者,好誇誇其談者,愛顯才圖名者,皆是德性浮淺,不知大道貴藏之理,不知天高地厚者。俗有“滿瓶子不響,半瓶子咣當”之說,就是對這種淺薄者的寫照。對修真者來說,“人心要空,道心要實”,這才是正確的處世態度。
【善戰者不怒;】
不但善為士者不武,又言“善戰者不怒”,是說善以道應戰者,即使大敵當前,大兵壓境,興正義之師討敵,也要胸懷莊嚴正氣,恬淡為上。一個胸懷大略的統兵者,不會輕易發怒,不以邪怒存心,不有誅殺怒心,以慈心相感,則禍可化於未萌之時。如果怒而出師,慍(yun)而交戰,即便是不含有侵伐暴戾的成分,也為兵家所忌。正如《孫子兵法》所說的“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兩軍對陣,不審敵我力量,不察天時地利,而輕出怒心,必有忘乎所以,輕敵冒進,輕用其鋒之過。如此,則易失必勝之寶——仁慈心,而招致失道喪德,此即是“不善戰”之義。
善戰者,不以力伏人,而以德服人。心懷正氣,運籌深謀,在戰略上輕視敵人,在戰術上重視敵人。必待知己知彼,條件具備,勝利在握,且是不得已而戰時,則戰必勝,何須要生怒呢?凡正義之戰,不用自怒,而是用眾人之怒。眾怒必得天助,則己不怒而天自怒,能聚天下之眾怒為怒,其怒力大而無窮,怒而無所不克,戰而無所不勝。“善戰者不怒”即此義。
不僅用兵“不怒”,即使做人處世亦應如此。尋常人要做到不怒很難。即使常見的弈棋娛樂,也常為一子一著而恃氣相爭,忿然相怒。何況於遇到劇烈的利害衝突時,更易感情用事,大動肝火,大發怒氣。此怒氣為陰邪之氣,不僅傷人,而且害己。
慈善是肝髒中和正氣的能量精華,而怒氣則為肝髒中的陰火邪氣。故中醫有“怒傷肝”之論。修真界有“火燒功德林”之理。怒氣是人心失控,正不壓邪。陰邪之火怒燒之後,必使體內受損,道性物質便被火焚成灰燼,前功盡棄。
世有“怒發衝冠”之說,人若盛怒之後,五髒必傷,性命皆損。故常養太和中氣,使水火相濟,陰陽平衡,以真水製邪火,方可五行和合,性命安康。
【善勝敵者不與;】
此句是接上句而說。在太上看來,“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不如“善勝敵者不與”。
“善勝敵者不與”,是指不戰而勝之義。此即孫子所說:“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善以道勝敵者,勝之以仁德。不與敵強爭,先避敵之鋒;不與敵硬拚,以慈善化敵心。樹立我必勝之心,激發我之勇,則敵不戰而自服。
“與”者,猶示,此處又有給與的意思。“善勝敵者不與”,是說將我之兵力、計謀暴露與敵,等於把自己給與了敵人。我之所謀,敵皆知之;我之所作,敵皆見之。這種淺而不密,疏而不謹,都是輕敵行為,必不能勝敵。善於勝敵者,必是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使敵無間隙可入,偵察而不能見。動之於無形,發之於無聲,戰則必勝。敵雖敗退,終不知何因而敗。“善勝者不與”即是此義。
有德之人,皆是深沉穩重,不輕言,不妄動;言則有機,動則有時,言行皆不出道德。世俗之人,言則口惹懸河,行則鋒芒畢露。凡事惟恐人不知,誇己乏人,爭勝好強。此種人辦事難於大成,必是取敗之道。
【善用人者為之下。】
“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說善於用人的人,必先有謙下之德,才能得到人的誠心輔佐。猶如江河之處下,川流自然歸之一般。領導者若高高在上,自高其智,目中無人,則有智者必不肯忠誠效力。好逞其能者,有才能的人必不肯與其相處共事,此類即是“不善用人”之人。
“善用人者”,不顯露其能,不自是其智。有智而不顯智,以智下於人,不自恃其才,虛心求教,集思廣益,聚人之智補我之智,則眾人之智皆是我之智也。不自誇多能,處下於人,以人之能補我之能,則眾人之能皆為我之能。善用眾人之才以為才,善用眾人之智以為智,所謂卑以下人者,皆是虛懷若穀,謙尊而光。如是,可使人人效智,個個進能,聚天下之智慧於一身,有此善戰善勝之能,則天下事易如反掌,有何事不可成?何謀不可就?何必要顯“我在人之上”之能呢?
不以己為能,以德為重,以眾人為上,禮賢下士,恭敬下屬。敬人者人必敬之,賢能者必能效其力。劉邦築台拜將,懷著真誠之心,終而感動了韓信為其效力。劉備三顧茅廬,才得諸葛亮的匡扶漢室,鞠躬盡瘁(cui)之助。此皆是“善用人者為之下”的史例。
【是謂不爭之德,】
此句是伸明上四句之義。上文所謂不武、不怒、不與、為之下,皆是“不爭之德”。
“不爭之德”,就是用柔之道。善為士者,不自用其武,不以武相爭。不爭之人,其心性涵養必深。善戰者,不以怒加人,是不以怒去爭;不爭則進退自如,攻防有法,運用自然。善勝敵者,不輕易露與人,不爭於“與”,則韜略必精,指揮若定。善用人者,必先具謙下之德,不以恃上為爭,下屬才能擁護服從,願為其效力,此便是用人之力。以上數句,都是論述不爭之理,“是謂不爭之德”。不爭則取善必廣,此謂之曰“德美不爭”。
以此觀之,天下之事,惟有不爭之德可以服人,用人之力可以威震天下。不爭之德,上可以合天意,下可以順民心,處處可用善,無處不可善,無事不宜善。如能體悟真常之道,深得“無為而無不為”的自然之德,則無論修身處世,無論待人接物,必能隨心應手,不爭而自得,不勞而自成。
天下萬事萬物,都有其自然規律,該來的去不了,該去的留不住。細想大至天道規律,小至身邊瑣事,樁樁件件,哪一件是爭來的?心想上天去攬月,在常人隻是一種幻想而已。現實生活中許多現象,看似人為去爭取,其實取中有自然。自然規律中沒有的,即使爭得頭破血流,也終歸是枉然。本無官運去伸手,甚至以錢換權;本無財運去爭搶,甚至去貪去盜。到頭來必然是錢權兩空,此乃不言之理。
凡是好爭者,終必是得而複失;而不爭者,則終是得而不失。德者自得,無德者不得。得失之理,惟在一個“德”字上。故綜之曰:“是謂不爭之德”。
【是謂用人之力,】
不爭之德,不但具有以上四德之美,又言“是謂用人之力”之妙。此句又深入一步,繼續申明不爭之理。
“用人之力”,既是一種方法,更是一種德心。德高望重之人,雖不言令,則眾人皆會聚集周圍,為之效力。無德之人,即使有人終日歌功頌德,高唱讚歌,也難得天下人心的響應。用人之力亦是一句空話。
天下的用人者,都是位處要職,身居高位者。如果惟知自己位高尊大,身價貴於別人,不知以虛心處下為人,必不能為下屬所誠服。凡是自高自大者,都不會得人心,自高者人必遠避,自大者必是孤家寡人。雖欲求用於人,而人心疏遠,難以凝聚其心,其力必難為我所用。惟有不爭之德,才能用人之力。不用武,卻能用人之武;不自怒,卻能用人之怒;不與人,卻能使人與我;不上人,卻能使人樂於效我。如此,則能用人之力,則我不勞,而事卻無不成就;則人之力,皆為我之力。
一個人的能力總是有限的,個人的作用隻不過是淪海一滴水,宇宙一粒塵,實在是微不足道。隻有把自己溶於大宇宙,融於萬物眾生中,融於天下百姓中,人生才有價值,生命之光才能永遠閃光。
一燭之光終有盡時,螢火之光微之又微,有什麽值得高傲的?眾人是聖人,以眾人為師,處處做眾人的小學生,這才是大智者。眾人拾柴火焰高,群眾才是真正的英雄。能團結廣大群眾,善於調動眾人之力,力則用之不窮。“用人之力”,蓋是此義。
【是謂配天,古之極。】
“是謂配天,古之極”,是說能行不爭之道,其德可以配天地,其行可得天之助,其壽可以與天齊。
“古之極”,是說古先聖們,雖有極大之德,但不自以為有德,亦不是有意為德,更不顯露其德。做了大善事、大好事,天下人受益無窮,但卻不知是聖人所為,更不知聖人如何而為。這種德是謂“玄德”,也就是“極德”。“極德”,就是天下再沒有能高過此種德行的極高之德。
天以無為生成萬物,雕刻萬象眾形,千殊百態。聖人以無為之德養萬民,使民各安性情之正。無為即無爭。天之所以為天,古聖人之所以能全其至極之理,而為“古之極”者,皆是無爭之德全備的必然。
人能修到與世無爭的境界,則此“不爭之德”,即可與天道無為而化生萬物無異,與古聖之“無為而治”的“極德”無殊。由此可見,配天、配古、不爭之極德,真可謂至尊至貴,天下莫能及矣。
修道人能悟此義,能體會不爭的道味,豈非隻用於兵事、政事,即使修之於身,治之於家,處之於世,都是無往而不宜。能以不爭之心克之於己,治之於身,則心身自靜,無事而不當。以不爭處世應人,則人皆敬慕,尊而行之,德化於心,為社會創造一個祥和的文明環境,何樂而不為呢?
【本章說解】
本章是太上借用兵之道,以示誡世人做人處世之道,不可輕露淺躁,不可爭勝好強,不可爭名奪利,因為那是一條自取敗亡之路!
修道之人,當以深沉自斂,韜光養性,以求性命雙修,才是做人的正道。天道不爭,則萬物自化;聖人不爭,而萬民自順。聖人深知因物付物,隨物處物,皆是以無為而感,物自以無為而應。所以人能自弱者,才能成其強;能懲忿者,才能全其勇;能自晦者,才能善其用;能自下者,才所以服於眾。
無爭之人,推行大道於世,則無處而不可用。用於兵甲對敵,則無敵而不克,而國無不保。用於修己治人,則身無不修,而人無不治。用於建諸天地,而天地自然正而不悖。用之於諸聖人,而聖人之德無極盡。由此可知,不爭之妙,無窮無盡。
此章以用兵之道,喻做人之理,教導人們在平時處世接物中,要有真誠仁慈之心。謙虛自斂,晦跡韜光,不爭自下,先人後己。以此理處事,則事事必成;以此理接物,而物物順應。天道不爭而萬物自化,聖人不爭而萬民自歸。
天下最大之德,莫如“不爭”,天下最大之爭,莫如戰爭。戰爭是以武力解決難解之爭端,是“爭”之至極。故聖祖在本章借戰爭之事,以反襯不爭之德。不武不怒者,後而不先,應而不唱。不與者,不與人爭。用人而處下者,則人無不盡力也。天道之理,“是以後為前,以退為進”。常致於人,而又不致於人,這才是操全勝之術。
所謂“三寶”,皆是人所最難持者,惟無我之人能持之。“三寶”以慈為最。有仁慈,才能儉約;有儉德,故不敢為天下先。道之動,常在於“不得已”;道之用,常主於“不爭”;道之常,常在於“無為而無不為。這是自然大道的基本法則。人隻有具備無爭無為的品德,才可以與天地之德相配,才符合自然之道,達到與道德相合的最高境界。
太上以兵事喻不爭之理,它不僅揭示了戰爭的戰略戰術原則,而且寓示著世間萬物萬事之理,及其處世之道。修道之人,應當不逞強,不激怒,淡泊明誌,坦蕩做人。要在複雜紛爭的紅塵中學會“不爭”,處下自謙,夾著尾巴做人,在夾縫中求生存,修善壘德,這是潛修默煉的最好自我保護。遇逆境時,要避免正麵衝突,善以不爭之德化解矛盾。在順境中,要處處後其身,以謙下之德合人之心,用人之力,以“不爭”而達到“爭”的目的,這才符合天道“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的基本規律。
用兵章第六十九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
太上說,古人“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主”者,先也。“不敢為主”,即不敢先舉兵進攻。“為客”者,就是和而不唱,不主動挑戰,不得已而應戰。用兵之道,當順天理而動,不得已而動,不可逞勝好強,不可爭打第一槍。先進攻者為主,後應戰者為客。
所謂“不敢進寸而退尺”,智勇當先者謂之“進”,謙遜自處者謂之“退”。兵戰之事,乃屬不祥之兆,必不得已而後用之,非得已時絕不敢先用。若先於人而舉兵,侵略別人,其理不順,其名不正,必遭天譴。戰爭殺傷之慘,必然幹擾天地正氣,其罪極大,其禍難當。所以古聖人在用兵上極為謹慎,不敢為主,不敢為先,自安於無為之中。若遇外敵入侵,而後不得已應之以兵,其殺傷亦是無奈,非以殺多為樂。
天道好生。曆來戰爭皆非好事,故須慎進慎殺,退以靜觀,不可輕舉冒進,不可輕用其鋒。輕舉妄動者,多致喪師失勢,反取敗亡。所以太上特別強調說:“不敢進寸而退尺”。
天下萬物以人為最貴,以少殺人命為德。兩軍爭戰,每進一尺必多死傷。故有憐命悲人之心者,寧可退讓一尺,不肯冒進一寸,其目的在於保全人與眾生的性命,故能合天地好生之心。天道好生而惡殺。用兵者若是重殺好戰,逞強害命者,以殺人多為樂者,即使取勝,亦是逆天背道,難逃自然規律的製裁。所以聖人用兵,慎之又慎,惟用道德之勇,出仁義之師,以智謀用兵取勝,以減少傷亡為德。上順天命,除奸去暴;下應民心,而伐敵安民。
用兵之策,亦是以靜製動,不敢為主而為客。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不得已而應兵。應之以德,以慈用兵,以退敵為目的,而非以殺傷為樂。故太上以“不敢進寸而退尺”之言,當為今世之誡也。
今之世間並不太平,以大欺小,動輒(zhé)窮兵耀武,以殘殺生靈為樂,幹擾天地和氣,惹得天怒人怨,不以為罪,反以為榮。這種以欺人為好,以殺人為樂的好戰者,野蠻殘殺無辜生靈,雖可得意於一時,但確是自取“天道好還”的危險之路。那些好戰者該醒悟了!
【是謂行無行,】
自此以下四句,皆是重申上文之意。
“是謂行無行”,就顯而態言,是說聖人用兵不動聲色,沒有形跡,該進則進,當退則退,一切都在無為自然中運作。
有所進者謂之“行”。聖人之行不同於世俗之行。世俗之行,行於有作有為,有痕有跡,眼可見,耳可聽,可操作,但卻不能行之於“無行”;隻能行於可見可聞,不能行於不見不聞。
聖人之行,則是行之於無聲,行之於不見,人不能見其所行,無有轍跡可尋,無有端倪可找。其行似乎無所行,但實際上卻是無所不行,隻不過是無顯跡之隱行。聖人不以有形之為行,而是以有無結合而行,不違天道自然,不悖大道之理,不拘泥於物,不逆於人事,所以才能行遍天下而無所不敵,無所不勝,無所不行,無所不能。此即是“行無行”之義。
【攘無臂,】
“攘無臂”,“攘”,即捋袖伸臂,形容以力勝於人,謂之“攘臂”。人若伸手取東西,必先伸手臂,其力在臂。如果沒有臂的伸張之力,則手不能取物。以此理引申到兩軍相對,若主動爭先而戰,此便是“有臂以為攘”。
凡是首先“攘臂”爭勝者,其傷的機會必多。若急於頃刻間得勝,必然陷入不得不伸臂的被動境地。若能寧處後而不爭先,寧退守而不冒進,寧柔緩而不急躁。以無心去伸臂,在不得已時而伸臂,實非有心而攘。此種無心無為之應,看似無臂,實則有臂,而且其力強過於有為之臂。這種有臂與無臂的例證,是太上盛讚無為勝有為的形象比喻,故曰“攘無臂”。蘇轍曰:“苟無意於爭,則雖在軍旅,如無臂可攘。無敵可因,無兵可執,而安有用兵之咎耶?”
【執無兵。】
“兵”者,刀槍劍戟等古代之兵器也。“執無兵”,是一種顯隱結合的“為無為”的用兵之道。在顯態的戰爭,敵我對陣,各執兵器以取勝,兇器在手,殺機必作,執之必傷殘人命,為害大矣。但兩國相敵,兵器不得不有,不得不執;雖執在手,寧為客不為主,寧為後不為先,寧退尺而不進寸。雖有時不得不用手中武器,但隻為防禦而用,實是無心而用,更不是以多殺人為目的。有此慈悲心境,兵器雖在手,好似空執而入無敵之境,故曰“執無兵”。
聖人抵敵所執之器——道德,聖人之德合天之德,道德具足,必得天之助,必化人之心。道德之內涵真義,並非世人所理解的單純抽象的哲學概念,而實是巨大的、無形的精神力量與物質力量。其力既可以造化宇宙萬物,亦可以駕馭任何邪惡勢力,足可以威震天下。
恃兵好戰者,隻不過能殺傷有形的生命體,而難以滅殺無形的生命體。而且從此種下了仇恨的種子,殺傷愈多,損德愈大,罪業愈深,其報應愈大,後患惡果不堪設想。三國時諸葛亮與曹操對陣,缺乏慈悲心,以火攻為戰,使曹軍大敗,死傷極為慘重,造下無端殺業。致使其損陽壽而早逝,隻活了五十多歲而命亡。他雖也點七星燈隆重祭祀,乞求上蒼為其延壽,終未如願。此即殺業過重之顯應也。
太上在此言“執無兵”,亦是示誡後人,凡事應以德為本,以中為用,不可過執有為,不可殺心過重。即使用兵,也要行於有無之間,把握顯隱結合之妙,方可立於不敗之地。
【扔無敵,】
“扔”字,同於“乃、仍”,皆為同音假借字。“扔”者,其意摧也。“扔無敵”,即堅不可摧,不可戰勝之義。蘇轍曰:“苟無意於爭,則雖在軍旅,如無臂可攘,無敵可因,無兵可執,而安有用兵之咎也。”古之用兵者,不武不怒,後而不先,應而不唱。故不須攘臂,不用兵刃,因我有哀慈謙退之心,而敵自不對抗,不必以取強而無敵於天下。
戰爭是不得已之事,若舉兵硬拚,才有兵陣行列、攘臂執兵之事。“扔無敵”,就是不主動挑戰,不誘敵就範,不屈人侮辱,此非君子用兵之道。雖兩軍相對,不得不“扔”,然而在舉動時,以後為先,以退為進,常致人而又不致於人。寧處後而不爭先,寧緩而不冒進。雖有時被迫應敵,實非有心為戰。心懷仁慈之心,沒有好殺之念。雖大敵當前,似若無敵一般,如此才能操全勝之術,不勞力而坐致勝利,這就是“扔無敵”之義。
戰爭是最殘忍的禍事,即使能無敵於天下,也難免殺傷人命,血汙大地,其禍業大矣。故有道之君,皆懷慈心,不忍睹這種慘狀。所以皆不得已而用兵,並以不祥之事待之,以喪禮而處之,以對傷亡者寄以悲哀之心。惟哀而後才可以言勝。所謂慈則戰必勝而守必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也。呂惠卿曰:“道之為常出於無為,故其動常出於迫,而其勝常以不爭,雖兵亦由是故也。誠知為常出於無為,則吾之行常無行,其攘常無臂,其扔常無敵,其執常無兵,安往而不勝哉?”
由此可知,無為、無行、無臂、無扔、無執這“五無”,看似講用兵,實際上是借戰爭之事喻無為不爭之理。反之,若不能無為不爭,隻知主而不知客,隻知進而不知退,那必然是以禍引禍,自喪三寶。太上將無為用於世間最大的禍事——戰爭,不僅可以取勝,而且不失道損德,那麽世間還有什麽事不能以無為而成功呢?
【禍莫大於輕敵,】
“禍莫大於輕敵”,戰爭是最大的禍事。既然大兵壓境,不得不被迫應戰,這時最怕的是輕敵之心。“輕”有兩層含義。一是高傲自是,不認真對待,盲目用兵,驕兵必敗,這是兵家大忌。二是缺乏慈善心,輕視敵之生命,以多殺為樂。
有道之士,即使舉正義之師而得勝,也不可窮追不舍,不敢貪殺殘命,以勢淩人,侵取不休,這些都是無道的表現,必遭天譴。前人曰:“聖人以慈為寶。輕敵則輕戰;輕戰則輕殺人,喪其所以為慈矣。”故輕敵是無德的行為。上文所言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正是自戒輕敵之義。
所謂“輕敵”,譬如不知天時地利,不知敵之虛實強弱,盲目舉兵莽動,謂之“輕敵”。
“輕敵”到極點,便是“侮敵”。譬如輕視人的生命,過殺生靈,以殺為樂,虐待俘虜,侮辱人格等不慈之舉,皆為“輕敵”行為。
“輕敵”必喪天心,必失人心。既不能製敵致勝,反會遭敵之製;甚至喪師致敗,招致覆國亡身之危。故曰“禍莫大於輕敵。”
【輕敵則幾喪吾寶。】
“輕敵則幾喪吾寶”,此句是直指輕敵之害,深為用兵者所誡也。“幾”者,近也。“幾喪”者,是說輕敵接近於喪身。所謂“寶”,天地以生物為寶,聖人以全物之性為寶,人以善德及生命為寶。輕敵必致於喪師失敗,覆國亡身,殺傷必多。其所造成的最大損失,就是喪失天德,這是人最大之寶。
聖人以慈為寶。輕敵必輕戰;輕戰必輕殺人,輕殺人必喪其寶。人為萬物之靈,是天地之寶。所以在兩軍交戰中,無論敵我,傷亡過多,就是喪寶多;多死傷一個人,就多損一分德,受喪一分寶。
為主、冒進、攘臂、執兵、輕敵、貪殺等,皆是喪失“一慈、二儉、三不敢為天下先”的“三寶”行為。三寶是人之最難持者,惟有無我不爭的人才能持有。大凡用兵者,或因敵國外侵,或因奸賊作亂,假若怒恨之心激蕩,濫用強兵,大動殺機,以除盡為快,以多殺為樂,必喪慈心仁善,豈非大喪其天德乎!
【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抗兵相加”,“抗兵”,即兩軍對抗之兵。“相加”者,就是對外敵入侵強加的戰爭,不得已而應戰、抵抗之義。在兩軍對峙中,凡不達於理,不合於義,或起於貪殺,或生於恨怒,或緣於氣憤,都不符合無為用兵的原則。
“相加”者,即敵我雙方,彼以此來攻我,我亦以此攻彼,兩者隻知鬥勇爭勝,而不知哀傷人命;隻逞仇恨不平之氣,而不顧雙方士卒的死傷,此皆是喪德失寶的不慈之舉。一個有仁心的統兵者,當以慈心保全雙方士卒的性命,不輕忽蠻戰,不輕喪命寶。故用兵寧為客而不為主,寧為後而不輕於先,寧退尺而不盲進寸,這些都是就珍惜人命的慈悲心而言。
對於逆來入侵之敵,因其失理失義,必不能持久。其勢易衰,其氣易竭,故取勝必在於我,此乃天理之必然,何須以多殺相加,而妄害人命呢?兩軍對陣,應當慈悲為懷,加之以哀慈士兵生命之念。在兵力相當的情況下,有哀心者,必得天人之助,最後取勝必然是有慈心者,哀傷士卒生命者。
自古以來,凡是體恤蒼生的哀兵者必獲勝。所以君子哀痛蒼生之心,不僅可以及於人身,而且可以入於天心、人心、眾生萬物之心。有德之人以哀慈心悲憫萬物,以慈衛物,則物必愛之如父母,雖為之效死而不辭。更可以得天人之助,故戰可以勝,守可以固。故曰“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本章說解】
本章乃太上見世人對大道的進退得失之理,茫然不悟,故糊塗一生,多致喪命傾生,故以用兵之法借喻而言,以救世人之愚。
深明用兵之道者,宜後宜退,以不輕敵取勝。本章雖談用兵,其實也是喻指學道修身之要。能卑以自牧,能讓以處人,無往而不謹慎,則無往不是道矣。
兵雖為不祥之器,但要看如何去用。用之有道,不得已而用,宜後而不冒先,宜退而不爭進。我雖兵強,但無淩人之意,無好殺之心。不僅可以“不爭而勝”,而且可以全民性命,則仁慈之寶不會輕失。倘若不然,徒逞不平之氣而強加於人,施血氣之勇而以輕人,未有不傷害生靈,而禍及國家社會的。
本章以兵喻道,論“三寶”在天下最大之爭的戰爭中的奧用。故河上公名為“玄用”。張舜徽說:“兩軍對壘,而哀者勝,以見慈之為用甚弘。”魏源雲:“與慈相反者莫如兵,故專以兵明‘慈’之為用,而‘儉’與‘不敢先’皆在其中也。老子見天下方務於剛強,而剛強莫甚於戰爭,因即其所明者以喻之。使之即兵以知柔退,即柔退以返於仁慈,非為談兵而設也。”
太上論兵,並非專論戰爭,而是因兵取喻,以明示“道者柔之用”之理,其意本為君道而發,不知者以為專為兵家而言。太上談兵以明道,而善談兵者亦莫過於《老子》。
本章所談的以逸待勞,後發製人,仁義之師必勝,驕敵之兵必敗。不爭之“爭”必先,無為之“為”必勝。為爭之爭,有心之為,皆失道理,故為兵家要訣。所以讀《道德經》不能隻以一例、一麵、一事去理解,而應當從多維、多層麵去理悟。舉一反三,全息而觀,自會妙悟,而達到一通百通,方不失讀經之本義。
大道之動常出於被迫,大道之用常處於不爭。天下之爭莫過於戰爭,故聖人若有所不行。即使不得已而行,亦是“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即使禦敵不得已而動兵,亦是哀慈心在前,處後而不爭。
聖人用兵與常人相反,所以為常人所難理解。正如前人所雲:“主逆而客順,主勞而客逸,進驕而退卑,進躁而退靜。以順待逆,以逸待勞,以卑待驕,以靜待躁,皆非所敵也。”“道常出於無為,其動常處於被迫,其勝常以不爭,雖是兵戰之事,其理亦是如此。”由此而知:聖人之“為”常出於“無為”,聖人之“行”常“無行”,其攘常無臂,其執常無兵,其扔常無敵,故能無往而不勝。若知主而不知客,知進而不知退,此謂之“輕敵”。輕敵則“三寶”喪失,故曰“禍莫大於輕敵”。今人認為太上“以守為主”、“以退為進”的思想,是過時了的保守落後。以為老子的“以不爭爭”,“以無為為”的主張,是消極的哲學觀。這種觀點是世人隻知陽、不知陰;隻知顯、不知隱的表麵之見,故難知事物之本質與全貌。
此章以兵而論道,類而推之,天下之事其理皆同。人能有會於此,則知“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不僅用兵合此理,天下之事無往而不適宜也。
懷玉章第七十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這兩句是太上自己說:我之所言簡要好懂,很容易理解,也容易實行。綜觀《道德經》五千言,太上所言,字字見道,句句得理。大道就是人心固有的良知,日用常行之事,至近至簡,天下人與萬物須臾不可離開。離則無道,無道也就無人與萬物。
太上之言,千比萬喻,累千累萬,不可勝數,但其要蘊之於心,出之於口。所舉之事,所言之理,近於日用,都是世人所熟知的,也是經常遇到的,並非難知難行。它既通俗易懂,而且人們天天都在其中,一動一靜,一言一行,無處而不是此道。人人可知,人人可行,並不神秘,亦非難行。
“甚易知”者,是太上說我所言之理,都是人心中本有的天然之理。“甚易行”者,是說我所論的道,都是人們日日在行、事事在用的平常之理,所以易知易行。不管你懂與不懂,信與不信,每個人都在道的恩惠滋養中,或自覺或不自覺地在道的規律中運行,隻不過是在順與逆中被動地受用而已。故曰“吾言甚易知,甚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