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所以能交歸,以其氣能自下。自下則其氣最柔。物之至剛者,都是物性過陽的表現。物之極柔,卻是過陰的表現,都不符合中道之柔和。
何言“牝常以靜勝牡”?蓋因牝能靜,靜能製動。其言不爽,其勢必然。世間之事,人之處世,其理同然。若能時時以卑下待人,不自矜自傲,不自以為高,不爭勝好強,以柔弱處世接物,常以靜處無為,己之德必漸進,亦可化人以謙德。
以後天人身而論,心之外陽為牡,腎之外陽為牝。離中虛為陰,坎中滿為陽,即《悟真篇》所雲:“陽本男身女子身,陰雖女體男兒體”。這是說男性之身是外陽內陰,女性之身是外陰內陽。修道就是在身中顛倒陰陽乾坤,坎離交歸,離反為牡,坎反為牝,使之成為一個非陰非陽的天然道體。
修煉者當使心之剛者變為柔,心動變為靜;使腎柔化為剛,靜者反為動;以離之柔和,溫養坎之陽剛,也就是“火中生木液,水裏發金剛”。以心使氣,以性節情。若要情不妄動,則要以默以柔,謙和忍下,以煉心性。則上田美液,可流入元海;液又化炁,而入丹田。如此,則陰陽精華常在自身這個小天地中交融,必然以靜製動,動靜相間,永處於康寧太平勝境。
【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以取大國。】
“以靜為下”,是說虛靜是大道之體,天下之本,靜是無為,是德的體現。天下之所以能交歸於德,皆是能自下也。自處下,其氣最柔,非至剛至強。物之至剛,皆是過於偏陽。何以陽柔之牝可勝陽剛之牡呢?
“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是說以靜為下,不但大國應當如此,小國亦應如此。大國不自大高傲,能以謙下待小國,撫之以恩榮,通之以德信,忘其大而蓄其小,這是大國的“以靜為下”。
“則取小國”,“取”即同的意思,並非索取、奪取、強取,而是一種自然無為下的獲得。能“以靜為下”,則大國可卑下於小國,這是大國與小國同於道、同於德,平等待人,無為於上,沒有自大之心,所以小國自然悅服。這就是“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之義。
“小國下以大國,以取大國”者,是說小國仰慕大國之天德,尊之如賓,奉之以物。小國這種尊大敬大,實際上也是在保護自小;安其小而從其大,這便是小國之處靜。其所取者,是借大國之威,保國庇民,使百姓永享安寧福惠;海晏河清,永絕生民之塗炭。此便是“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之義。
天下之國無論大小,能謙下容人,即能和睦相處,友善相待,大小互利,共道同德,百姓平安。若是背道失德,便不能以靜為下,則大國必亂施其大之威,欺淩小國。而小國必然要反抗大國,於是戰爭興起,百姓遭殃。或侵占其領土,或爭戰物利;或小大失信,或上下相詐。敗亡之道蓋生之於此,禍亂之端亦起之於此。
詳觀世間國與國之間的爭鬥,多是以大欺小,以強欺弱。此皆是大國不能以道蒞(li)天下,不能“以靜為下”之害也。天下之為政者可不慎乎!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蓄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
此四句,又是重申上文之義。
“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天下之國,有大必有小,有小必有大,大小同處天地之間,同受天地之養育,同得道德之運化。若以大國如天,小國如地,天之尊以行君道,地之卑以行臣道。大國之君,其德應如天,當虛心忘己,如太虛之無所不容,無所不養。大國之德應如天,謙虛處下,不妄自為大,不傲於人,以平等心相處,以寬容對待小國,這就是“或下以取”之義。
“或下而取”,小國之君,其德厚如地,常以柔弱自處,如地之承於天,無事不順應,此即是地之德。所以小國自應下於大國,尊敬大國。這就是以下取大之意。故曰“或下而取”。
以此觀之,大國以遜下之德,以取得小國的信任;小國以謙下之德,而取得大國的關懷。大國沒有兼吞小國的欲望,小國也沒有不敬大國的行為,以小尊大,以大觀小,一體同觀,不起分別,忘其小大,皆以蓄養百姓為心,所以天下一家,小大如一,道溢於四表,德施萬方,故曰“大國不過,欲兼蓄人”。
對小國而言,安分居小,以謙下之德取得大國的容納與庇佑,確保國之安全,守其國,護其民,君民共安於太平。故曰“小國不過,欲入事人”。
大國與小國的條件雖然不同,但遵行道德卻無異。隻要不逆天理,不徇私利,合天地之心,合萬民之意,天下自然太平也。
【兩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為下。】
此二句是本章的經旨,總結上文之大義。
大國若能以謙德下於小國,則小國必然尊敬大國,懷德感恩,賓服於大國。大國若能天下一體同觀,虛心忘己,不以大為大,不起以大淩小之心,小國必然仰而敬之。若不能謙下自遜,矜高自大,小國雖有恭敬之心,終因其傲而遠避之。小國若不能以卑下自處,各懷異見,則大國兼蓄之德亦不能全。由此可知,大中有小,小中含大,天下之理概如此。
“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是說大國有德善小國之心,小國也有善承大國之誌,小與大之願,共合為一心,各忘其小大之別,大小皆處於無為自然,那必然是世界大同,天下太平。在國與國相處中,大國應當垂先示範,作小國的表率;小國以大國為榜樣,做大國的輔翼。小大各盡其德,相得益彰,互助互利,共同受益。
天下之大,萬國之多,皆以大國為重,故大國更應當效法天地之德。天地雖大,但從不自誇自大,對天下萬物一視同仁,同施恩惠,故天長地久。大國能常處於下,才可以成為小國的榜樣,小國必效仿之,從而帶動天下複歸於道。
赫赫大邦,實為諸國之首,若能行之以道,持有懷柔卑下之德,天下自然歸於一統。這絕不是武力所能做到的,唯有道德宏世,人心愛戴,不欲吞並天下,天下自為一家;萬國自為一國,山河自為一統,世界自能大同。可見大國在人類社會所應起的重要作用。這即是“兩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為下”之義。
【本章說解】
本章經旨,是太上告示天下:無論大國小國,皆當以卑(bēi)下之德自處。大國無慢下之患,小國無傲上之憂,彼此懷德順道,天下必無事而太平矣!
道無尊卑,德有大小。道之尊,不以國之大小而尊;德之大,不以位之尊卑而大。有道德者,法天地自然之理,體無為自然之化,心普化萬物而無心,情順萬事之情而無情。小大相忘,人我不分,渾然一體。心德湛然,不存物欲之私;天理純備,不起好惡之見。處於上者,如天之覆,無所不容;處於下者,如地之載,無所不納。到此天地,虛心忘己之道,無往而不妙感;以靜處下之德,無往而不妙應。天下之國,雖不求兼蓄,卻未有不能兼蓄者;雖不求入事,卻未有不入事者。此章經文之義,即在於此。
推及到修身之道,其理未嚐不同。人身中性命真常之理,未嚐不是大國小國之義。身中陽施陰受之妙,未嚐不是牝牡之理。比如乾剛坤柔,性屬陽而命屬陰,尊者自當尊,卑者自當卑。陰靜陽動,動則舒張,靜則吸聚;動則自當動,靜則自當靜。陰陽配合,各得其理,此即一身內兩國相安之道。倘若不然,或陰陽失調,或水火不交。身中之神氣,必致乖張;身中之五行,必致錯亂。這就是大國不能兼蓄,小國不能入事,小大失正,必然會有家國傾危之害。
修行人應當低心下意,絕其人我之私,去其無明之妄,內忘於己,外忘於物。尊大國兼蓄之德,以柔用道。體小國入事之心,以情歸性。其乾坤合體,牝牡自從,身中之陰陽自然施化,身中之性命自然交圓。故知“以靜為下”,就是執大道的總持和秘要。
道奧章第六十二
【道者,萬物之奧,】
“道者,萬物之奧”,“奧”,深藏之意。萬物深藏於大道之中,道藏萬物無所不容,故有生生不息之妙。世人不知道生萬物的規律,所以謂之“奧”。
大道之體用,無極而太極,貫一於陰陽,通乎於動靜,無往而不是圓機,無處而不順化。能生一切有無,能禦一切形色。先天先地而素有,後天後地而不改,是造化萬物之本始,生成萬物之根蒂。萬物生生化化,得其理者,便是得其“奧”。
天地不藏此奧,則天地不能覆載;萬物不藏此奧,則萬物不能生成。統馭萬物而無間者,奧也。貫古今而無遺者,奧也。視之不見、聽之不聞者,奧也。取之不得,舍之不去者,奧也。對此奧妙,天下人日用而不知,日為而不見。若能知之、見之,也便不足為奧了。文中“道者,萬物之奧”,即是此義。
世人之所以視道為“奧”,是因為隻識陽,不識陰;隻知顯,不知隱;隻見道之枝葉,不見道之根本。故以己知者為明,以己不知者為奧,這是因為世人離道太久太遠的原故。如若深研大道之理,實證大道之真,心性明淨,道即在掌股之間,至簡至易,至平至常,有何“奧”可言呢?
【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
“善人之寶”,《太上感應篇》曰:“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
所謂“善人”,就是深明大道之理,深得大道之奧,體用皆備,不敢有違,此謂之“善人”。
不明大道之理,不悟大道之奧,體用未備,此謂之“不善人”。
所謂“寶”,就是以道為身之寶。“善人”以道德與身心相合,身即是道,性即是奧,修之於己身,用之於世間,行之於天下。如春風送和氣,無物不感知,無處不融和;如及時天雨,無物不潤,無物不養。天下萬物雖多,無一事不依道而能行持,無一時不賴道而為運用。故稱為“善人之寶”。
“不善人之所保”,“不善人”是指不信大道,逆天背理,違反自然規律,倒行逆施,難以保全其性命。或因生質不敏,未得大道至理之奧,不明大道至善之妙,不知大道是人身之寶。見道不能真知,沒有持守之力,悟之不能深透,不能得天道之寶。故不得不依靠後天用事,不得不用固執之勞而保身,其結果是終不能長保。此即謂之“不善人之所保”。
修道之人,若不能持正而修,或稍有一時懈怠,就有一時之不保;若有違規犯戒,稍有一事之輕忽,即是一事之不保。唯有以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之感,慎之又慎,保之又保,方可保全大道之寶,方可保全性命。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
“美言可以市”,“美言”,天下最美之言,惟有大道開示人心的天理之言。善人之寶在道,所以善人之言必美。然而此等美言,不可獨善於己,而應當傳播於世間的百姓中。“市”者,公共交易的場所,此處喻意大眾。
聖人都是隱身埋名,混跡於人民大眾之中,廣泛接觸人群,以己之言行,宏揚道德之理。有道德之人的美言最公平,故人人愛聽,無人不愉悅誠服,人人欽敬這種善言,則天下即可近道矣。故曰“美言可以市”。
“尊行可以加人”,是指能尊道而行,是天下最尊貴之行,內可以益於己之身心性命,外可以益於家國天下之治。善人之寶在道,所以善人之行必尊。遵善人之行,不僅可以行於一己,又可以持以施與人,而人無不領受。若人人能遵道而行,則人人可以進道、修道、得道,明心見性,返本歸源。故曰“尊行可以加人”。“加人”即超越,能使人都加入修道行列,就可以超越“不善”,成為有善德之人。
《周易·係辭上傳》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裏之外應之,況其邇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裏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發乎邇,見乎遠。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動天地也。不可不慎乎!”善人因其有道德在心,好生之德必行於外身,其言行善美尊貴,故必能弘揚於天下。
【人之不善,何棄之有?】
此二句是申明以上“可以市人”、“可以加入”之義。
“人之不善”,是說人生於天地之間,有善與不善之別,不過是所秉氣質之偶偏,物欲未化,而悖於道而已。就其本性之根,都是源於大道本源,好德之心本來具有,隻是在時空輪轉中德性丟失的多少不同,心靈汙染受損的程度有異,所以才形成了今生美醜善惡的種種區別。
所謂“善人”,即有道德之人。所謂“不善”,即德尚不全備之人。不善之人,雖然未明大道至理之奧,但其本來的德性未嚐不有,固有之良知未嚐不具,隻是被汙物深深地遮蔽著。是故善人以大道美言傳之於天下,以大道之尊行,加之於世人。不善之人聞其善言,莫不去妄存誠,悔過自新,改惡從善。見其善行,莫不感心克己,悔過遷善,而力戒其不善。由此,不善者皆可變而為善,天下之民皆德化為樸,何有可棄之人呢?故曰“人之不善,何棄之有?
善人若能對不善之人化之導之,處以真誠,循循善誘,即使極惡之人,也可以轉而為善。天地不棄物,聖人不棄人。若有棄人,即是自棄。前人曰:“吾人無以為寶,惟善為寶,惟善為寶。”所以古人所最貴重者,惟有善德。人能奉行此道,則為人間大丈夫;若違悖此道,則為天地大罪人。非但有過,不免入於邪途。故子思曰:“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
【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壁,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
此五句是引喻以道援天下之義。
“天子”,即治天下之主君。“三公”,古代稱大臣司馬、司徒、司空為三公;一說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拱壁”,即大壁,比喻極珍貴之物。成語有“視同拱壁”之句。
古時設“天子”、“三公”,皆是為了德化天下,重在教化天下不善之人。所以立“天子”為天下之至尊,置“三公”為五爵之至貴,非有別義,隻是為了以道弘天下之故。所以天子之所以主宰天下者,是主之以道;三公之治天下者,亦是治之以道。
以道主治天下,猶如以玉為圭壁,天子所拱。天子三公雖然有拱壁在前,駟馬隨後,遠不如跪著把大道作為進獻之禮,抱大道而行。古時駟馬之車為天子所乘,可謂豪華威嚴。但若不體之於道,不行之以德,必為百姓所厭惡,民心不悅,必遠離天子而去。
天子雖有拱壁之貴,駟馬之先,終不如坐入大道之車。不用有為,不勞動作,順其自然,以無為而治,以道蒞天下,造福萬民。如此,天下之本自立,天下之用自行,天下的人心自正。天子三公以道盡天職,以德行天下之事畢矣。故曰“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壁,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日求以得,有罪以免耶?故為天下貴。】
此四句皆是設問之辭,反複論述道貴之義。考上古之聖人,上以此道而命下,下以此道而奉上,所以繼天立極,代代相傳,皆以大道為最貴。
今人應當思悟,古人為什麽“貴以此道”?天子三公為什麽求進此道,而“日求以得”?這其中必有甚深的道理,並非現代人所認為的“過時”、“落後”。道不僅是古代文明之根,而且也是現代文明之本,科技之母。有心求道者,隻要日日求,必會日日新。修己者無不得,治人者無不治。倘若不日日求道,則必日日悖道;假如不日日得,則必日日失。人一失道喪德,必然越軌莽動,違背自然規律,安能無罪?安得免罪乎?
天下唯有修道可以免罪。修道之人明理知法,能自覺悔過遷善,修心立德。心靈的陳舊汙垢,隻有通過悔過遷善,才能刮除,才能消業。修道能消除舊業,不造新業,新過不犯,何罪之有?佛家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說。再大的罪業,抵不住一個“悔”字。
隻有悔,才能愧。既有慚愧之心,才會勵誌向善,諸惡不作,眾善奉行。在修己的同時,又以我之善德與世人同得;以我之無過,導天下人之無過。天下人無罪無過,同尊大道,皆為貴道之人。若能會心於此,能深悟此理,實修實證,聖人之道寶,即是我之道寶。我之言,即可善美;我之行,即不離道。日日時時,事事物物,處世做人,修身齊家,皆處於道中。至此,拱壁駟馬,金錢名利,皆不足為貴。所得者道,所免者罪,可複古聖之道德,這才是天下最尊貴之人。
【本章說解】
本章經旨,是借物明道。
道雖無形,但卻無物不藏。道雖無位,但道之貴卻無所不尊。人能得此道奧之妙,是謂敦本立極,止於至善之地。修之於身,用之於天下,則無往而不善。
道奧之妙,無形影之可求,無邊際之可見。天地萬物,無不有奧;天地萬物之中,奧無所不在。非陰非陽,一切陰陽皆本乎此。以至理推之,未嚐不是二五之精,未嚐不是一元四素的全息合成。以大道言之,未嚐不是眾妙之門,未嚐不是三元、三源所派生。以天地窮之,未嚐不是藏機之時。以修真言之,未嚐不是采藥之源。修道之人,果能得此奧秘,無為之性自圓,無形之神自妙,變化無窮,隱顯莫測,靈通無礙,隨心而用。我之性即道,我之心即奧,故為天下之最貴矣!
古人之所以尊貴大道,一是對這個“善人之寶”求而得之;一是以這個“不善人之所保”,保其有罪以免。有道之人,即使命以君師之位,或為天子三公,皆以道為貴。雖有豪華之享,雖有駟馬之乘,雖有拱壁之寶,其位可謂天下之至尊。雖然有天下如此之貴重者,也不如跪而進道。
自古以來,賢者以道為寶,故樂得其得,好道樂德,眾善奉行,積功累德,無咎無過。不賢者以物為貴,貪欲妄心,背天逆理,常行不善,常造罪咎。如能臨罪而悔悟,遵道而行,方可免其災禍,亦可得善人之助,才能保全性命。
由於人根植於道的深淺不一,也有因不幸而陷於不善者。人生的榮辱盛衰,升降沉浮,福祿災殃,機遇機緣,都是一種因果自受的轉換過程,都是一種自然大規律的調控,都是自性因業的必然。人生的一切,都是自種其因,自收其果,循環不息,絲毫不爽。
不明全息因果律,就不能正確對待人生,成為醉生夢死的混人生者。追求物欲,放縱人欲,耗盡既往所積之福業。又因追求七情六欲而不斷產生新惡業,背上沉重的惡因包袱,走完人生之路。因無情的果報規律,使他進入負債最多的生物鏈中去“生滅流轉”。
有一定根基的緣(原)人,相信自然之道,知曉陰陽與顯隱之理,敬畏天道法則,自覺遵紀守規,嚴格約束身心,必有進道修成之希望。此類人雖有福因,其靈光曾源於人類生物鏈,隻因光質耗散較多,或因殺業而曾進入過動物、植物生物鏈,因而靈光中有物性雜質,成為慧性之障。在領悟人生的實質上,道性對意識的導向作用即不明顯,不易尋道進道實修。或因本性靈光與善因能量之不足,常因誌心不堅而中途退轉。此類人也能進道修煉,但後天正心是主導,其結果取決於自心能否持正而修。
知命之人,承認隱顯共一理,敬畏自然不亂為,勤修善德積福慧,豐己留世改運程。此類人根上有較多福因,大多數都會有緣進入佛道修真行列,如能把握後天的不懈努力,增福添慧,苦修佛性道心,即能成道了道。
修真的關鍵是人心的定向和努力。袁了凡從“知命”到“改遷命運”,就是修道可以“保命”、“免罪”、“增福”的最好例證。還有一類深明大道之理,舍生忘死赴大道,再造自己命運的人,進而修證“道生”,改變人生之旅。此類人福慧較深,有豐厚的善因,先天靈慧具足,進道實修不易迷途。雖也攜帶些微惡因,一旦償完,即能順利修真造命,誠修實證。
根性對人的影響隻是潛在的能量,關鍵是人心的變遷。若心被欲蒙,迷戀紅塵,即使靈慧較足,也可能中途失偏。“造命”是先天福慧積累到一定層次的境界,在根性的默引下,認識了“我命由我亦由天”的玄機,通過重德、修德、守德,積行累功,積修顯德、陰德、玄德,消除陰性惡業,從而改造命運,進入上乘性命雙修境地,通過道生的完善,決定未來的去向。隻要能把握住道心佛性的修持,有宏大的誌向,就會得眾師之助,清因消業,進入造命和了命的層次中去錘煉。
“了命”是德誌行信皆備的高層次境界,是在獲得高層次“性果”基礎上的生命再造性工程,是堅如盤石的道心,純真無瑕的佛性長期修持的必然結果。了性與了命不同,有道與得道不同,得道與成道不同,成道與了道不同,存在著質量與層次的區別。了性隻是性體上的解脫,了命是在了性的基礎上,形神俱妙,性命合一的大自在,需要較長時間的艱苦實踐。待到三百善、三千善齊備時,才能大成圓道,進入聖境,終成道器。
無難章第六十三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為無為”者,聖人之為,為之於道,為之於理。常人之為,為之於名,為之於利。為名利者,乃是有欲之為。聖人無私之為,不用心思安排,雖無為而卻能自然成就;未嚐勞力,卻能自然入妙。這是因為聖人之心體虛靜,聖人之德性渾厚,不生逆料之心,不起將來之想,以無為而為,人不能知其為,不能見其為。因聖人之德廣大悉備,所以能無為而無不為,所以能合自然之道,所以能“為無為”而又“無所不為”。文中所謂“為無為”,蓋是此義。
“事無事”,是說聖人之事與常人之事不同。聖人之事,是為天下之公事,其事遠大,其理幽深。常人之俗事,多是天下之私事,易見易聞,易得易失。聖人之心跡無所留礙,事之來,隨機而應,不起事外之念;事之過,因其已過而忘之不留。無論好壞,皆不存固我之想。如此,雖然人身終日在應事,而實際卻無事存心。若以有心去應事,則私念必起而心愈累,心愈累則事愈多,都是自己在找事尋事。故前輩雲:“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是說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有它的自然客觀規律。世事無偶然,都是因果在循環。
聖人凡事順天道規律而行,不違心背理,順其自然,故常能處於“事無事”的無為之中。常人不識陰陽,不明天道之理,私心用事,塵事纏擾不斷,終日陷於煩惱之中,損性耗命,難於解脫,此乃世人之苦也。
“味無味”,世間萬物皆有味。但味有真偽、濃淡之別。聖人之味與常人不同,聖人以道味為味。“道味”者,以淡泊清純為味。道味是世人“不味”之“味,其味有益而無害,其中之妙,世人不能知;其味之理,世人不能得。
常人以世俗之味為味,貪名逐利,縱情恣欲,花天酒地,以七情六欲為味。情欲之味,趨之者多,逐之者眾。貪味愈濃,失味愈多。其味毀敗性命,有害而無益。古有“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li甜酒)”之訓。故聖人舍世俗之濃味,味世間無味之道味。
“道味”口不能咀嚼,全在心中領會品嚐,積之日深,身心內之涵養自妙。味之久,則天理自明;味之深,則人倫自立;味之純,則盡己盡物無所不融通,無所不一貫。常人豈能品此無味之味?文中所言“味無味”,即是此義。
【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上三句“無為”、“無事”、“無味”,皆是順其自然之道,不立己見,因感而應,不起我心的結果,是一種自然無為的先天狀態。
“大小多少,報怨以德”,是說如果有人強加於我以怨恨,無論此怨大小或多少,我皆以善待之。雖怨在彼,而我心不起波瀾,以寬容之德迴敬之,不怨不恨,泰然處之。這種“以德報怨”之心,人必以德而感,這種德性的無形力量,必然會在默然中使矛盾彼此相化為無事,其怨頓消。這便是“報怨以德”的妙應。
如果別人對自己生起怨心怨言,便起報複之心,以怨報怨,以牙還牙,一來一往,無有窮期。別人報我以大小,我必報之以相稱,則大小之念即起,多少之心即生。報怨的心念既生,陰魔刀馬立即蠢動,報複之心迭起,別人報我的怨氣更甚。怨怨相報何時了?此種怨恨心一起,立即產生大量毒素、幹擾素,負載著惡性場信息,必然作用於別人。傷害別人的心身,最終必傷害自己的心身,兩怨相報,兩敗俱傷。假若如此,不僅曆史上所結的怨業未了,反而造下新業,結下新怨,背上更加沉重的包袱。
人與人之間,當以寬厚和善相待,忍字當先,忘卻可怨所怨的人與事,報以無怨之善德。對可愛者,仍以愛施之;對可親者,仍以親遇之。無論別人待我是善是惡,我皆報之以德。雖以德善對待一切,心中卻空空洞洞,無所留滯。人的德心皆具有能量場,施人以善惡,別人於千裏之外皆可以感應而知。若自己心中坦蕩無事,在人亦可感而化之,其心亦會歸於無事。故曰“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有德之人,怨尚可以以德去報,何況有德於我者,更應加倍迴報。人施我之德,則我以德報德,無人不可樂,無人不可感。以德去化天下之怨,必能化為無事,與萬民同心而無為。
修道之人,廣有容人的心量,不僅能“以德報怨”,更應知恩報恩。“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報天地養育之德,報父母生養之德,報眾師救度栽培之恩,報萬物相助相佑之恩,報一切幫助過我的人與事之恩,做一個有良心的知德報恩之人。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其大,故能成其大。】
此八句是在示人:凡有為,凡有事,凡有味,皆不可先入於難,不可先求於大。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這幾句的意思是說,天下之事有難有易,有大有小。凡遇難事,應先從容易處做起;欲作天下大事,必先從細小處著手。先易後難,先小後大,此乃事物生成的自然客觀規律,亦是處世用事的必然法則。
“是以聖人終不為其大,故能成其大”,聖人洞曉自然規律,故治理天下先從細微處著手。聖人心存好生之德,謙卑處下,故能小中見大,難中見易。順自然之理,隨事順勢,隨物處宜,不為不可為之事,不牽強難為之事,一切皆是“無為而無不為”。凡“所為”,皆是“不得已”而為之。
世人不明陰陽之道,不知隱顯同觀之理,故凡事貪大求多,先難後易。始作於難則必難,始作於大終必小。假若違背這個自然規律,終必碰壁。所以聖人由微至著,積小成大,遇事從優而為之,先明機微而後事。以謙讓自守,以虛心自立,無為而為,不作為難之事;無事而事,不立為大之心。所以“為無為”,“為”而無不成;“事無事”,“事”而無不就;“味無味,“味”而無不自得。到此天地,其小何患不能成其大?其難何患不能成其易?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
此四句正是論說人們常犯的先入於難、先求其大的通病,以警戒世人。
人之在世,言出於口,不可不謹;身之行事,不可不慎。言若不謹,言多必失。事若不慎,其事必廢。此所以大小、多少的怨惡,自此而生。難易得失之患,自此而起。
何言“牝常以靜勝牡”?蓋因牝能靜,靜能製動。其言不爽,其勢必然。世間之事,人之處世,其理同然。若能時時以卑下待人,不自矜自傲,不自以為高,不爭勝好強,以柔弱處世接物,常以靜處無為,己之德必漸進,亦可化人以謙德。
以後天人身而論,心之外陽為牡,腎之外陽為牝。離中虛為陰,坎中滿為陽,即《悟真篇》所雲:“陽本男身女子身,陰雖女體男兒體”。這是說男性之身是外陽內陰,女性之身是外陰內陽。修道就是在身中顛倒陰陽乾坤,坎離交歸,離反為牡,坎反為牝,使之成為一個非陰非陽的天然道體。
修煉者當使心之剛者變為柔,心動變為靜;使腎柔化為剛,靜者反為動;以離之柔和,溫養坎之陽剛,也就是“火中生木液,水裏發金剛”。以心使氣,以性節情。若要情不妄動,則要以默以柔,謙和忍下,以煉心性。則上田美液,可流入元海;液又化炁,而入丹田。如此,則陰陽精華常在自身這個小天地中交融,必然以靜製動,動靜相間,永處於康寧太平勝境。
【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以取大國。】
“以靜為下”,是說虛靜是大道之體,天下之本,靜是無為,是德的體現。天下之所以能交歸於德,皆是能自下也。自處下,其氣最柔,非至剛至強。物之至剛,皆是過於偏陽。何以陽柔之牝可勝陽剛之牡呢?
“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是說以靜為下,不但大國應當如此,小國亦應如此。大國不自大高傲,能以謙下待小國,撫之以恩榮,通之以德信,忘其大而蓄其小,這是大國的“以靜為下”。
“則取小國”,“取”即同的意思,並非索取、奪取、強取,而是一種自然無為下的獲得。能“以靜為下”,則大國可卑下於小國,這是大國與小國同於道、同於德,平等待人,無為於上,沒有自大之心,所以小國自然悅服。這就是“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之義。
“小國下以大國,以取大國”者,是說小國仰慕大國之天德,尊之如賓,奉之以物。小國這種尊大敬大,實際上也是在保護自小;安其小而從其大,這便是小國之處靜。其所取者,是借大國之威,保國庇民,使百姓永享安寧福惠;海晏河清,永絕生民之塗炭。此便是“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之義。
天下之國無論大小,能謙下容人,即能和睦相處,友善相待,大小互利,共道同德,百姓平安。若是背道失德,便不能以靜為下,則大國必亂施其大之威,欺淩小國。而小國必然要反抗大國,於是戰爭興起,百姓遭殃。或侵占其領土,或爭戰物利;或小大失信,或上下相詐。敗亡之道蓋生之於此,禍亂之端亦起之於此。
詳觀世間國與國之間的爭鬥,多是以大欺小,以強欺弱。此皆是大國不能以道蒞(li)天下,不能“以靜為下”之害也。天下之為政者可不慎乎!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蓄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
此四句,又是重申上文之義。
“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天下之國,有大必有小,有小必有大,大小同處天地之間,同受天地之養育,同得道德之運化。若以大國如天,小國如地,天之尊以行君道,地之卑以行臣道。大國之君,其德應如天,當虛心忘己,如太虛之無所不容,無所不養。大國之德應如天,謙虛處下,不妄自為大,不傲於人,以平等心相處,以寬容對待小國,這就是“或下以取”之義。
“或下而取”,小國之君,其德厚如地,常以柔弱自處,如地之承於天,無事不順應,此即是地之德。所以小國自應下於大國,尊敬大國。這就是以下取大之意。故曰“或下而取”。
以此觀之,大國以遜下之德,以取得小國的信任;小國以謙下之德,而取得大國的關懷。大國沒有兼吞小國的欲望,小國也沒有不敬大國的行為,以小尊大,以大觀小,一體同觀,不起分別,忘其小大,皆以蓄養百姓為心,所以天下一家,小大如一,道溢於四表,德施萬方,故曰“大國不過,欲兼蓄人”。
對小國而言,安分居小,以謙下之德取得大國的容納與庇佑,確保國之安全,守其國,護其民,君民共安於太平。故曰“小國不過,欲入事人”。
大國與小國的條件雖然不同,但遵行道德卻無異。隻要不逆天理,不徇私利,合天地之心,合萬民之意,天下自然太平也。
【兩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為下。】
此二句是本章的經旨,總結上文之大義。
大國若能以謙德下於小國,則小國必然尊敬大國,懷德感恩,賓服於大國。大國若能天下一體同觀,虛心忘己,不以大為大,不起以大淩小之心,小國必然仰而敬之。若不能謙下自遜,矜高自大,小國雖有恭敬之心,終因其傲而遠避之。小國若不能以卑下自處,各懷異見,則大國兼蓄之德亦不能全。由此可知,大中有小,小中含大,天下之理概如此。
“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是說大國有德善小國之心,小國也有善承大國之誌,小與大之願,共合為一心,各忘其小大之別,大小皆處於無為自然,那必然是世界大同,天下太平。在國與國相處中,大國應當垂先示範,作小國的表率;小國以大國為榜樣,做大國的輔翼。小大各盡其德,相得益彰,互助互利,共同受益。
天下之大,萬國之多,皆以大國為重,故大國更應當效法天地之德。天地雖大,但從不自誇自大,對天下萬物一視同仁,同施恩惠,故天長地久。大國能常處於下,才可以成為小國的榜樣,小國必效仿之,從而帶動天下複歸於道。
赫赫大邦,實為諸國之首,若能行之以道,持有懷柔卑下之德,天下自然歸於一統。這絕不是武力所能做到的,唯有道德宏世,人心愛戴,不欲吞並天下,天下自為一家;萬國自為一國,山河自為一統,世界自能大同。可見大國在人類社會所應起的重要作用。這即是“兩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為下”之義。
【本章說解】
本章經旨,是太上告示天下:無論大國小國,皆當以卑(bēi)下之德自處。大國無慢下之患,小國無傲上之憂,彼此懷德順道,天下必無事而太平矣!
道無尊卑,德有大小。道之尊,不以國之大小而尊;德之大,不以位之尊卑而大。有道德者,法天地自然之理,體無為自然之化,心普化萬物而無心,情順萬事之情而無情。小大相忘,人我不分,渾然一體。心德湛然,不存物欲之私;天理純備,不起好惡之見。處於上者,如天之覆,無所不容;處於下者,如地之載,無所不納。到此天地,虛心忘己之道,無往而不妙感;以靜處下之德,無往而不妙應。天下之國,雖不求兼蓄,卻未有不能兼蓄者;雖不求入事,卻未有不入事者。此章經文之義,即在於此。
推及到修身之道,其理未嚐不同。人身中性命真常之理,未嚐不是大國小國之義。身中陽施陰受之妙,未嚐不是牝牡之理。比如乾剛坤柔,性屬陽而命屬陰,尊者自當尊,卑者自當卑。陰靜陽動,動則舒張,靜則吸聚;動則自當動,靜則自當靜。陰陽配合,各得其理,此即一身內兩國相安之道。倘若不然,或陰陽失調,或水火不交。身中之神氣,必致乖張;身中之五行,必致錯亂。這就是大國不能兼蓄,小國不能入事,小大失正,必然會有家國傾危之害。
修行人應當低心下意,絕其人我之私,去其無明之妄,內忘於己,外忘於物。尊大國兼蓄之德,以柔用道。體小國入事之心,以情歸性。其乾坤合體,牝牡自從,身中之陰陽自然施化,身中之性命自然交圓。故知“以靜為下”,就是執大道的總持和秘要。
道奧章第六十二
【道者,萬物之奧,】
“道者,萬物之奧”,“奧”,深藏之意。萬物深藏於大道之中,道藏萬物無所不容,故有生生不息之妙。世人不知道生萬物的規律,所以謂之“奧”。
大道之體用,無極而太極,貫一於陰陽,通乎於動靜,無往而不是圓機,無處而不順化。能生一切有無,能禦一切形色。先天先地而素有,後天後地而不改,是造化萬物之本始,生成萬物之根蒂。萬物生生化化,得其理者,便是得其“奧”。
天地不藏此奧,則天地不能覆載;萬物不藏此奧,則萬物不能生成。統馭萬物而無間者,奧也。貫古今而無遺者,奧也。視之不見、聽之不聞者,奧也。取之不得,舍之不去者,奧也。對此奧妙,天下人日用而不知,日為而不見。若能知之、見之,也便不足為奧了。文中“道者,萬物之奧”,即是此義。
世人之所以視道為“奧”,是因為隻識陽,不識陰;隻知顯,不知隱;隻見道之枝葉,不見道之根本。故以己知者為明,以己不知者為奧,這是因為世人離道太久太遠的原故。如若深研大道之理,實證大道之真,心性明淨,道即在掌股之間,至簡至易,至平至常,有何“奧”可言呢?
【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
“善人之寶”,《太上感應篇》曰:“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
所謂“善人”,就是深明大道之理,深得大道之奧,體用皆備,不敢有違,此謂之“善人”。
不明大道之理,不悟大道之奧,體用未備,此謂之“不善人”。
所謂“寶”,就是以道為身之寶。“善人”以道德與身心相合,身即是道,性即是奧,修之於己身,用之於世間,行之於天下。如春風送和氣,無物不感知,無處不融和;如及時天雨,無物不潤,無物不養。天下萬物雖多,無一事不依道而能行持,無一時不賴道而為運用。故稱為“善人之寶”。
“不善人之所保”,“不善人”是指不信大道,逆天背理,違反自然規律,倒行逆施,難以保全其性命。或因生質不敏,未得大道至理之奧,不明大道至善之妙,不知大道是人身之寶。見道不能真知,沒有持守之力,悟之不能深透,不能得天道之寶。故不得不依靠後天用事,不得不用固執之勞而保身,其結果是終不能長保。此即謂之“不善人之所保”。
修道之人,若不能持正而修,或稍有一時懈怠,就有一時之不保;若有違規犯戒,稍有一事之輕忽,即是一事之不保。唯有以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之感,慎之又慎,保之又保,方可保全大道之寶,方可保全性命。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
“美言可以市”,“美言”,天下最美之言,惟有大道開示人心的天理之言。善人之寶在道,所以善人之言必美。然而此等美言,不可獨善於己,而應當傳播於世間的百姓中。“市”者,公共交易的場所,此處喻意大眾。
聖人都是隱身埋名,混跡於人民大眾之中,廣泛接觸人群,以己之言行,宏揚道德之理。有道德之人的美言最公平,故人人愛聽,無人不愉悅誠服,人人欽敬這種善言,則天下即可近道矣。故曰“美言可以市”。
“尊行可以加人”,是指能尊道而行,是天下最尊貴之行,內可以益於己之身心性命,外可以益於家國天下之治。善人之寶在道,所以善人之行必尊。遵善人之行,不僅可以行於一己,又可以持以施與人,而人無不領受。若人人能遵道而行,則人人可以進道、修道、得道,明心見性,返本歸源。故曰“尊行可以加人”。“加人”即超越,能使人都加入修道行列,就可以超越“不善”,成為有善德之人。
《周易·係辭上傳》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裏之外應之,況其邇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裏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發乎邇,見乎遠。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動天地也。不可不慎乎!”善人因其有道德在心,好生之德必行於外身,其言行善美尊貴,故必能弘揚於天下。
【人之不善,何棄之有?】
此二句是申明以上“可以市人”、“可以加入”之義。
“人之不善”,是說人生於天地之間,有善與不善之別,不過是所秉氣質之偶偏,物欲未化,而悖於道而已。就其本性之根,都是源於大道本源,好德之心本來具有,隻是在時空輪轉中德性丟失的多少不同,心靈汙染受損的程度有異,所以才形成了今生美醜善惡的種種區別。
所謂“善人”,即有道德之人。所謂“不善”,即德尚不全備之人。不善之人,雖然未明大道至理之奧,但其本來的德性未嚐不有,固有之良知未嚐不具,隻是被汙物深深地遮蔽著。是故善人以大道美言傳之於天下,以大道之尊行,加之於世人。不善之人聞其善言,莫不去妄存誠,悔過自新,改惡從善。見其善行,莫不感心克己,悔過遷善,而力戒其不善。由此,不善者皆可變而為善,天下之民皆德化為樸,何有可棄之人呢?故曰“人之不善,何棄之有?
善人若能對不善之人化之導之,處以真誠,循循善誘,即使極惡之人,也可以轉而為善。天地不棄物,聖人不棄人。若有棄人,即是自棄。前人曰:“吾人無以為寶,惟善為寶,惟善為寶。”所以古人所最貴重者,惟有善德。人能奉行此道,則為人間大丈夫;若違悖此道,則為天地大罪人。非但有過,不免入於邪途。故子思曰:“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
【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壁,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
此五句是引喻以道援天下之義。
“天子”,即治天下之主君。“三公”,古代稱大臣司馬、司徒、司空為三公;一說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拱壁”,即大壁,比喻極珍貴之物。成語有“視同拱壁”之句。
古時設“天子”、“三公”,皆是為了德化天下,重在教化天下不善之人。所以立“天子”為天下之至尊,置“三公”為五爵之至貴,非有別義,隻是為了以道弘天下之故。所以天子之所以主宰天下者,是主之以道;三公之治天下者,亦是治之以道。
以道主治天下,猶如以玉為圭壁,天子所拱。天子三公雖然有拱壁在前,駟馬隨後,遠不如跪著把大道作為進獻之禮,抱大道而行。古時駟馬之車為天子所乘,可謂豪華威嚴。但若不體之於道,不行之以德,必為百姓所厭惡,民心不悅,必遠離天子而去。
天子雖有拱壁之貴,駟馬之先,終不如坐入大道之車。不用有為,不勞動作,順其自然,以無為而治,以道蒞天下,造福萬民。如此,天下之本自立,天下之用自行,天下的人心自正。天子三公以道盡天職,以德行天下之事畢矣。故曰“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壁,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日求以得,有罪以免耶?故為天下貴。】
此四句皆是設問之辭,反複論述道貴之義。考上古之聖人,上以此道而命下,下以此道而奉上,所以繼天立極,代代相傳,皆以大道為最貴。
今人應當思悟,古人為什麽“貴以此道”?天子三公為什麽求進此道,而“日求以得”?這其中必有甚深的道理,並非現代人所認為的“過時”、“落後”。道不僅是古代文明之根,而且也是現代文明之本,科技之母。有心求道者,隻要日日求,必會日日新。修己者無不得,治人者無不治。倘若不日日求道,則必日日悖道;假如不日日得,則必日日失。人一失道喪德,必然越軌莽動,違背自然規律,安能無罪?安得免罪乎?
天下唯有修道可以免罪。修道之人明理知法,能自覺悔過遷善,修心立德。心靈的陳舊汙垢,隻有通過悔過遷善,才能刮除,才能消業。修道能消除舊業,不造新業,新過不犯,何罪之有?佛家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說。再大的罪業,抵不住一個“悔”字。
隻有悔,才能愧。既有慚愧之心,才會勵誌向善,諸惡不作,眾善奉行。在修己的同時,又以我之善德與世人同得;以我之無過,導天下人之無過。天下人無罪無過,同尊大道,皆為貴道之人。若能會心於此,能深悟此理,實修實證,聖人之道寶,即是我之道寶。我之言,即可善美;我之行,即不離道。日日時時,事事物物,處世做人,修身齊家,皆處於道中。至此,拱壁駟馬,金錢名利,皆不足為貴。所得者道,所免者罪,可複古聖之道德,這才是天下最尊貴之人。
【本章說解】
本章經旨,是借物明道。
道雖無形,但卻無物不藏。道雖無位,但道之貴卻無所不尊。人能得此道奧之妙,是謂敦本立極,止於至善之地。修之於身,用之於天下,則無往而不善。
道奧之妙,無形影之可求,無邊際之可見。天地萬物,無不有奧;天地萬物之中,奧無所不在。非陰非陽,一切陰陽皆本乎此。以至理推之,未嚐不是二五之精,未嚐不是一元四素的全息合成。以大道言之,未嚐不是眾妙之門,未嚐不是三元、三源所派生。以天地窮之,未嚐不是藏機之時。以修真言之,未嚐不是采藥之源。修道之人,果能得此奧秘,無為之性自圓,無形之神自妙,變化無窮,隱顯莫測,靈通無礙,隨心而用。我之性即道,我之心即奧,故為天下之最貴矣!
古人之所以尊貴大道,一是對這個“善人之寶”求而得之;一是以這個“不善人之所保”,保其有罪以免。有道之人,即使命以君師之位,或為天子三公,皆以道為貴。雖有豪華之享,雖有駟馬之乘,雖有拱壁之寶,其位可謂天下之至尊。雖然有天下如此之貴重者,也不如跪而進道。
自古以來,賢者以道為寶,故樂得其得,好道樂德,眾善奉行,積功累德,無咎無過。不賢者以物為貴,貪欲妄心,背天逆理,常行不善,常造罪咎。如能臨罪而悔悟,遵道而行,方可免其災禍,亦可得善人之助,才能保全性命。
由於人根植於道的深淺不一,也有因不幸而陷於不善者。人生的榮辱盛衰,升降沉浮,福祿災殃,機遇機緣,都是一種因果自受的轉換過程,都是一種自然大規律的調控,都是自性因業的必然。人生的一切,都是自種其因,自收其果,循環不息,絲毫不爽。
不明全息因果律,就不能正確對待人生,成為醉生夢死的混人生者。追求物欲,放縱人欲,耗盡既往所積之福業。又因追求七情六欲而不斷產生新惡業,背上沉重的惡因包袱,走完人生之路。因無情的果報規律,使他進入負債最多的生物鏈中去“生滅流轉”。
有一定根基的緣(原)人,相信自然之道,知曉陰陽與顯隱之理,敬畏天道法則,自覺遵紀守規,嚴格約束身心,必有進道修成之希望。此類人雖有福因,其靈光曾源於人類生物鏈,隻因光質耗散較多,或因殺業而曾進入過動物、植物生物鏈,因而靈光中有物性雜質,成為慧性之障。在領悟人生的實質上,道性對意識的導向作用即不明顯,不易尋道進道實修。或因本性靈光與善因能量之不足,常因誌心不堅而中途退轉。此類人也能進道修煉,但後天正心是主導,其結果取決於自心能否持正而修。
知命之人,承認隱顯共一理,敬畏自然不亂為,勤修善德積福慧,豐己留世改運程。此類人根上有較多福因,大多數都會有緣進入佛道修真行列,如能把握後天的不懈努力,增福添慧,苦修佛性道心,即能成道了道。
修真的關鍵是人心的定向和努力。袁了凡從“知命”到“改遷命運”,就是修道可以“保命”、“免罪”、“增福”的最好例證。還有一類深明大道之理,舍生忘死赴大道,再造自己命運的人,進而修證“道生”,改變人生之旅。此類人福慧較深,有豐厚的善因,先天靈慧具足,進道實修不易迷途。雖也攜帶些微惡因,一旦償完,即能順利修真造命,誠修實證。
根性對人的影響隻是潛在的能量,關鍵是人心的變遷。若心被欲蒙,迷戀紅塵,即使靈慧較足,也可能中途失偏。“造命”是先天福慧積累到一定層次的境界,在根性的默引下,認識了“我命由我亦由天”的玄機,通過重德、修德、守德,積行累功,積修顯德、陰德、玄德,消除陰性惡業,從而改造命運,進入上乘性命雙修境地,通過道生的完善,決定未來的去向。隻要能把握住道心佛性的修持,有宏大的誌向,就會得眾師之助,清因消業,進入造命和了命的層次中去錘煉。
“了命”是德誌行信皆備的高層次境界,是在獲得高層次“性果”基礎上的生命再造性工程,是堅如盤石的道心,純真無瑕的佛性長期修持的必然結果。了性與了命不同,有道與得道不同,得道與成道不同,成道與了道不同,存在著質量與層次的區別。了性隻是性體上的解脫,了命是在了性的基礎上,形神俱妙,性命合一的大自在,需要較長時間的艱苦實踐。待到三百善、三千善齊備時,才能大成圓道,進入聖境,終成道器。
無難章第六十三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為無為”者,聖人之為,為之於道,為之於理。常人之為,為之於名,為之於利。為名利者,乃是有欲之為。聖人無私之為,不用心思安排,雖無為而卻能自然成就;未嚐勞力,卻能自然入妙。這是因為聖人之心體虛靜,聖人之德性渾厚,不生逆料之心,不起將來之想,以無為而為,人不能知其為,不能見其為。因聖人之德廣大悉備,所以能無為而無不為,所以能合自然之道,所以能“為無為”而又“無所不為”。文中所謂“為無為”,蓋是此義。
“事無事”,是說聖人之事與常人之事不同。聖人之事,是為天下之公事,其事遠大,其理幽深。常人之俗事,多是天下之私事,易見易聞,易得易失。聖人之心跡無所留礙,事之來,隨機而應,不起事外之念;事之過,因其已過而忘之不留。無論好壞,皆不存固我之想。如此,雖然人身終日在應事,而實際卻無事存心。若以有心去應事,則私念必起而心愈累,心愈累則事愈多,都是自己在找事尋事。故前輩雲:“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是說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有它的自然客觀規律。世事無偶然,都是因果在循環。
聖人凡事順天道規律而行,不違心背理,順其自然,故常能處於“事無事”的無為之中。常人不識陰陽,不明天道之理,私心用事,塵事纏擾不斷,終日陷於煩惱之中,損性耗命,難於解脫,此乃世人之苦也。
“味無味”,世間萬物皆有味。但味有真偽、濃淡之別。聖人之味與常人不同,聖人以道味為味。“道味”者,以淡泊清純為味。道味是世人“不味”之“味,其味有益而無害,其中之妙,世人不能知;其味之理,世人不能得。
常人以世俗之味為味,貪名逐利,縱情恣欲,花天酒地,以七情六欲為味。情欲之味,趨之者多,逐之者眾。貪味愈濃,失味愈多。其味毀敗性命,有害而無益。古有“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li甜酒)”之訓。故聖人舍世俗之濃味,味世間無味之道味。
“道味”口不能咀嚼,全在心中領會品嚐,積之日深,身心內之涵養自妙。味之久,則天理自明;味之深,則人倫自立;味之純,則盡己盡物無所不融通,無所不一貫。常人豈能品此無味之味?文中所言“味無味”,即是此義。
【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上三句“無為”、“無事”、“無味”,皆是順其自然之道,不立己見,因感而應,不起我心的結果,是一種自然無為的先天狀態。
“大小多少,報怨以德”,是說如果有人強加於我以怨恨,無論此怨大小或多少,我皆以善待之。雖怨在彼,而我心不起波瀾,以寬容之德迴敬之,不怨不恨,泰然處之。這種“以德報怨”之心,人必以德而感,這種德性的無形力量,必然會在默然中使矛盾彼此相化為無事,其怨頓消。這便是“報怨以德”的妙應。
如果別人對自己生起怨心怨言,便起報複之心,以怨報怨,以牙還牙,一來一往,無有窮期。別人報我以大小,我必報之以相稱,則大小之念即起,多少之心即生。報怨的心念既生,陰魔刀馬立即蠢動,報複之心迭起,別人報我的怨氣更甚。怨怨相報何時了?此種怨恨心一起,立即產生大量毒素、幹擾素,負載著惡性場信息,必然作用於別人。傷害別人的心身,最終必傷害自己的心身,兩怨相報,兩敗俱傷。假若如此,不僅曆史上所結的怨業未了,反而造下新業,結下新怨,背上更加沉重的包袱。
人與人之間,當以寬厚和善相待,忍字當先,忘卻可怨所怨的人與事,報以無怨之善德。對可愛者,仍以愛施之;對可親者,仍以親遇之。無論別人待我是善是惡,我皆報之以德。雖以德善對待一切,心中卻空空洞洞,無所留滯。人的德心皆具有能量場,施人以善惡,別人於千裏之外皆可以感應而知。若自己心中坦蕩無事,在人亦可感而化之,其心亦會歸於無事。故曰“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有德之人,怨尚可以以德去報,何況有德於我者,更應加倍迴報。人施我之德,則我以德報德,無人不可樂,無人不可感。以德去化天下之怨,必能化為無事,與萬民同心而無為。
修道之人,廣有容人的心量,不僅能“以德報怨”,更應知恩報恩。“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報天地養育之德,報父母生養之德,報眾師救度栽培之恩,報萬物相助相佑之恩,報一切幫助過我的人與事之恩,做一個有良心的知德報恩之人。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其大,故能成其大。】
此八句是在示人:凡有為,凡有事,凡有味,皆不可先入於難,不可先求於大。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這幾句的意思是說,天下之事有難有易,有大有小。凡遇難事,應先從容易處做起;欲作天下大事,必先從細小處著手。先易後難,先小後大,此乃事物生成的自然客觀規律,亦是處世用事的必然法則。
“是以聖人終不為其大,故能成其大”,聖人洞曉自然規律,故治理天下先從細微處著手。聖人心存好生之德,謙卑處下,故能小中見大,難中見易。順自然之理,隨事順勢,隨物處宜,不為不可為之事,不牽強難為之事,一切皆是“無為而無不為”。凡“所為”,皆是“不得已”而為之。
世人不明陰陽之道,不知隱顯同觀之理,故凡事貪大求多,先難後易。始作於難則必難,始作於大終必小。假若違背這個自然規律,終必碰壁。所以聖人由微至著,積小成大,遇事從優而為之,先明機微而後事。以謙讓自守,以虛心自立,無為而為,不作為難之事;無事而事,不立為大之心。所以“為無為”,“為”而無不成;“事無事”,“事”而無不就;“味無味,“味”而無不自得。到此天地,其小何患不能成其大?其難何患不能成其易?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
此四句正是論說人們常犯的先入於難、先求其大的通病,以警戒世人。
人之在世,言出於口,不可不謹;身之行事,不可不慎。言若不謹,言多必失。事若不慎,其事必廢。此所以大小、多少的怨惡,自此而生。難易得失之患,自此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