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著求生者,有如披麻救火,自取其殃;又如食藥充饑,自貽其害。由此可知,求生不能有妄心妄念。妄心動,則必死。
人生在世,蒼天賦我以性理,父母生我以身命,頭圓以象天,足方以象地。性命陰陽,其順逆變化,與大道同其出入;綱常倫理,與天地共其體用。周身內外,皆是生我之理,天地交合,皆是養我之生。本無死我之地,隻因情欲妄動之心不息,所以才有死我之路。
死之徒豈止十三?譬如貪聲色,聲色即是死地;貪貨財,貨財即是死地;貪名貪勢,名勢便是死地;溺於好惡,好惡亦是死地;為惡不為善,重物不重德,為私不為公等等,皆是取死之途。
人身這個假幻凡軀,甚至不如一石一木,非常脆弱。怎奈人不珍惜,豈不悲乎?若是正命而死,身雖死而性不滅,形雖壞而理猶存,其死也死於生地。正命而死,善終之亡,死之後神識逍遙,身心自在。此便是“死於生也”。若是一生恣情縱欲,妄動妄為,凡心不了,心中之“死事”叢生,意念之惡根不斷,因貪生而喪其命,因妄動而害其身。猶如飛蛾投火,自取身亡也。此便是“死於死地”。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此句是接上文之義再申明之,提問:因何原因動之於死地?人之妄動而死,隻因其隨波逐浪,順世俗人欲之浪高而高,貪嗔(chēn怒,生氣)癡疑慢五毒俱起。隻知“今日有酒今日醉”,不知醉生夢死即自殺。身雖入死地,而不知死之源頭;將死之時悵悵然,亦不知其何故。太上聖祖憐憫世人之心深切,度世之情急迫,不忍心世人如此昏昏而不明其理,所以從根本發腳處,試問世人曰:“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人之有身在世,如匆匆過客,如過眼煙雲。誠如佛祖在《金剛經》中所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人生雖說可百年,本不長久,欲求長生,當向不生不死中去求。此“不生不死處”,就是人之真性,它不增不減,無欠無餘,湛然圓滿,寂然不動。與天地共體,與大道長存。知之於此,求之於此,修之於此,養之於此,用之於此,則性命可立,生死可了。
世人隻知貪生,追求健康長壽,而不知養性惜命之理。世間確有人,雖功名富貴,利欲聲色,人間享受,樣樣豐厚。為了貪己之生,而害他生。吃了家生吃野生,天上所飛,地上所行,大至鯨,小至蟻,無所不食。雖衣錦食厚,雖名高位顯,但其所損之天德,所造之惡業,卻難以用金錢富貴所抵償。到頭來,他之命來索我之命,何處躲藏?此乃欲厚我之生,反而害了我生。此即“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之義。
空淨師曰:“老殘病弱性命危,修真可奪童春迴,添油接命速救護,返魂續燈抱玉歸。”欲修長生,須識所生之本,欲求不死,當明不死之理。人,是萬物之靈,在漫長的人類曆史長河中,先賢窮盡畢生精力,探索生命的奧秘,研究防治疾病、延長生命的方法,探索全息體與肉體之間良好的結合,維持這一對陰陽的動態平衡,延緩其分離之日的到來,故而形成千門萬派,供後人因才選用。生死皆可改,唯憑性命修,人之所以托生人身,是自然給全息性體的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就看能為人者是否能把握住這個機緣。通過修德、修心、修性命,改造自我,使性命不隨常道順變。把握非常道變化的機理進行實踐,運用“為道日損”,修累功行,來改變命運,再造性命,改變死途為生路,改變人生為道生,這才是超脫生死的根本途徑,才是真正的“生生之厚”。
【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si)虎,】
“攝生”者,即養生。上文所言“動之死地”者,皆是針對貪著情欲,妄動妄為之人而言。善為養生之人,心如嬰兒之未孩,無一毫後天情欲,所為所欲皆是天真之流露,未有絲毫假作為。其性如琉璃明鏡,無一點灰塵所染。其出入內外,皆合自然,全無死地。譬如陸行不遇兕虎,此正是無死地之驗。
“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兕”音四,“兕虎”即古代一種似犀牛類的猛獸。“陸行不遇兕虎”,並非有遠避猛獸之法,亦非有禁獸之術,皆因善攝生者涵養道德,天理完備,常懷愛護動物性命,慈悲包容萬物善心,素無殺生害命之念。此種仁德好善之心,感應於猛獸之心,故一切猛獸就不會有反傷人之心,即對麵相遇,它們亦會遠避離去。同時吉人天相,即使遇到兇險,暗中自會有人護持,故有善心之人,雖行於陸野叢林之地,虎狼亦不會傷害其命。
相傳魏文帝時,密行樓觀台訪治國之道。時見真人陳寶熾(chi)馴白虎,便問馴虎之術。對曰:“撫我則厚,虎猶民也;虐我則怨,民猶虎也,何要之有?”古時人心淳樸,無獵獸,害命之心,獸亦無反傷人之事,人與獸同居而互助。次後人情欲動,殺獸以飽口福,自此獸與人結下不解之怨,不僅有獸傷人之報,更有人類自相殘殺的戰爭之禍。此乃人不知之秘也。
真正“善攝生”之人,都是明曉自然大道之理,敬畏自然知陰陽,信誠因果規律,正確對待人生。積善修德,不做醉生夢死混人生的糊塗事,不追求凡俗濁欲。故能“舍死忘生赴大道,性命雙修悟玄妙;證得三生識生死,借假修真命再造。”由於苦證勤修,德厚命固,最後使性命升華,達到“德行齊備返先天,性命再造大道圓;逍遙物外無羈(ji)絆,我命由我不由天”。
了命,就是了脫生死,這是高層次的修煉境地,是德誌行信皆備,獲得高層之果的生命再造大善性業績。了命,是有堅如盤石的道心,純真無瑕的佛性,經過長期磨礪的必然結果。了性與了命不同,就像有道與得道不同,得道與成道不同,成道與了道不同一樣,存在著質量的區別,層次上的差異。了性隻是性體上的解脫,了命則是在了性的基礎上,形神俱妙,渾然一體,性命一起獲得大自在。了命的修證,較一般修持層次艱苦卓絕得多,而且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修證者佛性純,道心堅,並且三百、三千功德齊備,才能圓成。這才是名符其實的“善攝生者”。
【入軍不被甲兵。】
“入軍不被甲兵”,是說有善德之人,大慈大悲,毫無惡念,此等德善信息感應於外,可與外體生命相通。因而不但陸行不遇兕虎,即使入於軍陣之中,亦是出入無妨,往來無害。雖有千軍萬馬,乃至刀戈兵器,也不會被其所害。此非有道之人用退兵之術,隻因其心常清靜,與世無爭。雖隻身入於軍陣,因其懷仁善之德,不好戰殺生,故主帥親其賢,士卒欽其德,敬畏其威,況天地亦百般慈護,豈有加害之事。
善攝生之人,用陰陽顛倒之法,造化逆施之方,返乎太極,出有入無。聖人陰陽隨變化,風雷任其驅使。即使豺狼猛虎,亦可化為同儔。即使刀兵利器,亦可銷為烏有。兕虎雖兇,兵刃雖利,隻能製其有形,豈能觸及無形?天下惟有無形能製有形,有形豈能製無形?萬物有形則有生死,對於形神合一,聚則成形,散則成氣的聖人來說,即使入於槍林彈雨之中,又有何妨?此即是“入軍不被甲兵”之義。
太上在本章所言,隻是借事喻道,以物傳心,其要旨皆在語言之外,令人心領神會。故讀經者不可隻在文字圈內打轉,當跳將出來,站高處深悟其義。其義要在“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修真人無論出世入世,若皆能超然處之,與天下人合為一人,與天地心合為一心,自然永離死地,遇兕虎刀兵之境又有何畏!
古聖人舍生取義,殺身成仁,視刀鋸為尋常,赴湯蹈火為末事,皆因得於一中,無畏於外物。故曰“無死地”。
【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此五句正是言無死地之因。死地本無方所,惟在情欲之中。情動欲生,才有生死機之動;動靜之時,才有生死之竅。人的情欲妄心,是一把無形的利器。製之者,無處不是生我之門;縱之者,無處不是死我之地。故知人心的私欲,是害我之大魔王,是殺我之劊子手。
人若能忘情去欲,舍妄歸真,動靜行止,謹慎律己,進退察於安危,念念不離善德。不但兕虎甲兵不能遭遇;縱然遇之,兕雖有角,亦不能相觸;虎雖有爪,亦無從施展;兵雖有刃,亦不能近身。何以而有此妙?隻因攝生有道之人,一身正氣,邪不可幹,身心內外,皆無受死之地,無下手加害之處,所以虎爪、兕角、兵刃皆不能入。
世間之人,孜孜為名,汲汲為利。貪衣食之華麗豐厚,愛口味之肥甘,好外表之虛榮,貪假幻之名利。這一切都是貪心所使,卻不知一切私心妄念,盡是求死之路。私念一起,死神立即響應,當下使你心迷。意動情生,死地墳墓,立即自此而掘。不僅虎兕兵刃之害不能遠避,奇災異禍亦難躲藏,防不勝防,無有安全之處。
天堂地獄,皆從心上安排,生死出入,皆從性中了斷。抱神以靜,不使七情六欲亂其誌;以靜製動,不使六賊害其心。修養到此等天地,情欲之樊籠方可出,生死輪迴之苦方可了。
世人皆愛豔花,但花無百日紅,何不栽培自己心中的蓮花?心蓮四時不謝,八節無停,永無凋謝之期。人喜清新空氣,然而現時俗氣塵埃日重,若不清理自己心中的陰濁之氣,久之身中天昏地暗,性命遭殃,自趨死地。清輕之氣上浮為天,汙濁之氣下凝為地。人若能摒(bing)棄貪心濁欲,方可得太和中氣,入於生生之道,遠離苦海深幽。此即“以其無死地”之義。
【本章說解】
本章經旨,主論生死之道,並述人物生死常然之理。乃是太上見世間貪生太過之人,多有姿情縱欲之事,貪生反而入於死地。指明“出生入死”之關要,使人知誡而自悟。
性命之來謂之“生”,性命之去謂之“死”。性屬陽,命屬陰,在天曰“天命”,在人曰“性命”,性與命本是一。以理言之,其理則一。以陰陽動靜言之,則一而為二。人之性命,有生有死,理氣稟之於天命,氣質受之於父母;理生於氣,氣合於理。降本流末,互為根柢(di),生生之道自此而始。
所謂死者,隻因世人終日鑿喪道德,輕生循死,自暴自棄。不能自貴其形,不能自珍其氣,不能自愛其神,不能自保其命。元炁不固,百神耗散,此皆是取死之道。
長生健康的關鍵,就在於氣與炁上下功夫。“先天炁,後天氣,得之者,渾如醉。”欲修長生,對於屋破藥枯,爻損命虧者而言,應重點窮通氣和炁之理。通了此理,明了此法,就如前人所雲:“屋破修容易,藥枯生不難,但知歸伏法,金寶積如山。”修可以改變全息體之質,煉可以改變全息體之形。修可以改變軀體之質,煉可以改變軀體之形。唯有“修煉”二字,終生持之以恆,方不負來人生一遭的機緣。如果不修不煉,全息體與軀體一旦分離,由於全息體質量的損耗,將很難有資格再次與新的人體結合,而隻能進入更低層次的其它物命之中。
凡欲得長生登真之境者,必須經“道、經、師”三寶的指引,循法而修煉,才能成功。不可執迷於世間法而蹉跎歲月,應當憑德、誌、行、信,尋求出世間的上乘法去實踐。凡上乘大法,必然遵循無為、自然、無極、太極、陰陽演變順逆之理。性命雙修,由性入命,則性命兼顧,修命則命中重性,命性合一。以修心為統帥,統領性命雙修,直趨無為自然大道,返樸歸真。
先天之生成與成長、分離與終結,最基本的物質,就是元炁、先天真一之炁的順變。常道之變,就是虛化神、神化氣、氣化血、氣化精,血化形,形化嬰,嬰化而為童,童化而為少年,少年化而為壯年,壯年化而為老年,老年化而為死亡,身死靈亡。靈能減耗,再入它軀,再複生死,重重下降,塵生塵死,萬生萬死,苦海浮沉,輪迴不絕,無終無始,不知何日覺悟?
大道須憑覺後參,未覺悟前參不透,永遭沉溺之苦。理不明則法難顯,難以窮盡添油接命,再造心身的奧義,難以實踐全收添油接命的功驗。慧修性命者,始終應當屹立於太極弦上,執兩用中,隱顯並用。偏重於隱,而時時抓住顯;體用兼全,由有為入無為。氣居於中,氣動則精與神皆動,氣生則精與神皆生,氣耗則精與神皆損。抓住中間這個“氣”,則神與氣的兩端順逆變化,即在其中。
現代醫學認為,人的生命有三大指標,即脈搏、唿吸、體溫。臨床醫師都是監測這三大指標,外加一個血壓,作為常規檢查手段。脈搏、唿吸、體溫,都是自身內存機製的生理反應,唯有唿吸這一生命指標,與外界聯通。
人可以說就是一個無根之樹,全憑唿吸與天地相連接。一口氣不來,命非己有,唿吸一停,也就意味著死亡的到來。所有生命要素中,雖然皆不可缺少,但最主要的莫過於一個“氣”字。對於修真者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一個“炁”字。
外唿吸之氣,乃是色身之事。藉此氣以接濟後天,以滋養形體。內唿吸之炁,乃是法身之事,藉此炁培養先天靈質,以養性神。添油接命,使生命返本還原為乾健之體,關鍵就是歸伏固氣之法。氣固,則身中元炁不會隨唿氣而出,天地之真炁反而隨吸氣而入。久而久之,能同時六根不漏,即可補完乾體,繼而接續先天。氣若嬰兒,心同赤子,陰陽混合,混沌不分,出息微微,入息綿綿。漸漸入,漸漸柔,漸漸和,漸漸定。久則唿吸自停,內氣不出,外炁反而進入,真炁生發,一闔一辟,往來於天地之間。這種真息狀態,“一刻功夫,可奪天地一年之氣數。”一息(外唿吸)暫停,方可奪天地之造化。
人之真炁,既可以從天地中奪取,也可以從吸入的空氣中分解,為體內所用。後天唿吸中所唿出者,就有自身的元炁隨氣而出;所吸之氣中,亦含有天地正氣隨吸而入。人如果根源不固,六門大開,精竭氣弱,所吸入的天地正氣,將會隨唿而出,不能貯存。身中原有的元炁,反被被唿出體外,為天地氣反奪。鑒於此理,前輩們均極為重視後天唿吸和先天真息,通過後天唿吸,以補虧損;運用先天真息,以修金丹。
常人後天唿吸,都是隨咽喉而下,至中脘(wǎn)而迴。按現代醫學分析,就是完全運用肺唿吸,所吸入之氣,亦不能與體內先天祖氣相接。莊子雲:“眾人之息以喉,聖人息之以踵。”玄道理論認為,人所生活的空間,所吸入之空氣,並非僅僅是現代科學所分析的有關成分,其中還有現代科學所不能測定的微觀成分,這就是“道性物質”。這種道性物質,在肺部進行交換時,大部分不能被吸收利用,而被唿出。身體虛弱時,其吸收比例就會更少,相反還要耗散體內的精華物質。這種道性物質,與體內原始祖炁,有著較好的親和力。一旦雙方相連接,其吸收率將成倍增加,為己所用。
這種道性物質雖與空氣混為一體,但可以被意念分離提取,將其送到相應的部位發揮作用。意念力便是這種物質的早期運送工具。前人丹經中曾雲:“先要存想山根,則唿吸之氣漸次通夾脊,透泥丸,而直達於命府,方才子母會合,破鏡重圓,漸漸擴充,則根本完固,救住命寶,始可言其修煉。”這段話講的是一種漸法,而聚靈法則是頓法,作為添油接命,法中還有法,頓漸合一,才能共救命寶,得以長生。
尊貴章第五十一
【道生之,】
“道生之”,是說宇宙三千大千世界,天地人萬物,一切有形與無形的眾生,都是大道所生。道的體性特征,具有虛無、自然、純粹、樸素、簡單、平易、清靜、無為、柔弱、不爭等十大主要特征。道本先天,即無極而太極,先天之先,未有先於此;後天而後,未有後於此。道的本源無名象可求,無形跡可見,故聖祖強名曰“道”。
道為造化天地人萬物的總樞,始萬物之生,終萬物之成者,皆是自然大道。“道精一炁生陰陽,一炁含三萬物昌。”道是“精一”,是核心,是萬物之母。道的核心中含有三重物質,即物元(源)性物質、質元(源)性物質、體元(源)性物質。此三源性物質又各具陰陽特性,分為顯態三源物質與隱態三元物質。顯態“三源”是後天類物質,隱態“三元”是先天類物質。
“三元(源)”學說,是空淨師在新的曆史條件下,不負先輩祖師們的厚望重托,誌在擔起承前啟後的重任,根據古人“一炁含三”、“一炁化三清”理論,運用慧觀、智觀、宇觀、宏觀、微觀,結合現代科學的綜合理論而創立的。
“三元(源)”學說認為:道生宇宙萬物的孕育、形成、發展與變化,無論順變逆變,都離不開這“三元(源)”要素和“一元四素全息論”。“一元”即道佛玄元,也就是元本、根本、核心、自然。“四素”即象、數、理、炁。它是萬物構成的基本元素。“全息論”即整體中含局部,局部中含整體,隱顯共探,陰陽同觀的整體論和方法論。
三元、三源學說,開創了人類認識宇宙萬物的新紀元,完成了古代傳統理論與現代科學理論的銜接,是人類認識主休與客體的理論基石。是對現代哲學觀、認識論、方法論的新突破。是對大道生萬物傳統理論的更全麵、更準確、更科學的闡述。它對人類認識自然大道,認識人類自身,開創文明的將來,必將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
【
【德蓄之,】
“德蓄之”,“蓄”者,積聚蓄存之意。“蓄”就是一,一為大道所生,德為大道之顯。一所生的元炁生長養育著萬物,這種生養萬物的過程,就是德的顯隱運用。道本無形,德本無跡。有道才有德,有德便有蓄。萬物得於道者,便是得於道之德;德之養於萬物者,便是德之蓄。德蓄聚的厚與薄、深與淺,決定著萬物質量層次的高低,決定著物性的特征和物體的輕重大小,以及其運化過程的長短。
天地萬物,非道而不能生成,非德而不能長養。元炁的彌漫流通,陰陽的含蘊相化,雨露陽光的滋潤溫養,天地的輔翼陶冶,皆是德之所養。飛潛動植,萬有萬類,變化不窮,源源不息,皆是德的物質能量的作用力,是大道厚德培育的必然結果。故曰“德蓄之”。
德是道的外在體現,是道的運化和應用,是大道的天然流露。對人來說,德是道的人格化、倫理化。道體現於人就是德;德是道的外現,是道之可見、可觀、可言、可觸及的具體表現形式。道雖無形無象,但可以通過德去表現。道是不可見的精微物質,德是悟道、證道、得道、了道的基礎物質元素。德是做人之本,立命之根。做一個真正的好人,寸步都離不開蓄德。
德是人類進步的原動力,是人類精神文明的基石,是天地萬物賴以生存發展的源頭。人無德性,雖衣冠楚楚,亦隻不過是“衣冠禽獸”,與動物無異。人生的價值,唯在一個“德”字,有德即是天下最大的富有;無德才是最貧窮、最可憐的人。縱然是蓄財如山,能買高級進口藥品,卻買不來健康長壽。即使權勢顯赫,榮華富貴享用不盡,卻不見得能取代善德。即使名揚四海,威震天下,也難逃脫劫運的無情鞭撻。一旦方寸氣斷,生命結束,仍然是赤條條而去,靈體反而背著一身業債包袱,永無出頭之日,豈不悲哉!
今之世人往往將德虛無化、膚淺化,以為德字僅是一個說教概念,並無真實內含,隻不過掛在嘴上說說而已。其不知道德的深層含義及其巨大的物質、精神作用力。人的吉兇禍福都與德緊密相連,有德為福,無德為禍,這是宇宙間的不變法則。此便是“天道無親,唯德是輔”之真義。德有層次的差別,有做人之德,有修道之德;有真德,有假德。它是一個龐大的極其高深的理論體係和實踐體係,難以盡言。
修德並不神秘,修善蓄德就要從生活中做起,從身邊瑣事做起,每思每念,言談舉止,處事接物,“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如此真心去行,必然積少成多,積沙成塔,德蓄日厚,而成為一個有福德之人。德是一種看不見的物質元素,它的光炁質能,不僅可以清除自身的宿業邪氣,而且可以作用於自身心理與生理的良性循環。同時還可以作用於周圍環境的人事物,為自己創造一個良好的人文環境,使身心處在愉悅健康的狀態中,這比起積財求名來說,強過千百倍。
德是進道的階梯,是入門修真的金鑰匙。七情六欲是損德敗道的毒藥,是損性害命之歧路。而明德、重德、修德、守德,則是做人修真之根本。修德就是去七情、斷六欲的根本大法。修德也是人生通向吉祥福壽的必由之路。是修真者去人心立道心的法寶。人的生命運勢的運轉,精神素質層次的提高,心身健康長壽的秘訣,全都係在這個“德”字上。德是道之基。“德中修心”,就是要誠心修“十善”,遵行四項行為準則。“十善”即十種心:忠孝心、好善心、慈悲心、平等心、博愛心、教化心、忠恕心、和藹心、忍耐心、勇猛心。“四項行為準則”,就是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視,非禮勿行。有此十心四禮,仁義禮智信五德全在其中。以德約束身心,做到心身清靜,做一個符合道德標準的人,做一個大公無私的人,做一個無私奉獻國家民族的人,這便是修德、蓄德、有德的表現。
【物形之,】
“物形之”,是說道雖無形無名,卻能生成有形有象的萬物萬類。物由道所生,由德所養,萬物的形體才能成長,才能有萬物的萬千變化與千姿百態。萬物萬類的形與名,都是從無形中生出。大道之理,隱於萬物未顯征兆之先;至德之妙,蘊於萬物未成形之始。及至萬物的形狀顯露之後,則萬物之身便成為載承道的實體,德即包含在物的體性之中。
既知萬物皆載道含德,所以見天下萬物之體,就是見道之性;見天下萬物的成長,就是見德的厚樸。萬物均攜帶著道的全息性遺傳物質,是道德的綜合體。萬物皆具道性,一滴水中含宇宙,一粒沙石見天地,天下物物皆有道,事事皆有理。
修真理法學“一元四素全息論”和“三元(源)化生萬物學說”認為,萬物由宇宙本源核心所生,一元核心決定著萬物整體的基本形態,由核心而化生萬物,生成萬象。以一元為根本,萬物由象數理炁四大基本元素構成。
“象”,即物的自然之象、數理之象、內象與外象,以及肉眼可觀與不可觀之象。
“數”,是事物構成數量質量的擬似和抽象描述。
“理”,是用文字語言對萬事萬物的本質與外象機理的闡述,表達萬物生成變化的理性。
“炁”,是指萬物生成的隱態精華物質,是先天質元類全息體物質,它是萬物生成之內核,變化之本始。
萬物之形,皆由陰陽隱顯兩大係統合成。以人體生命而言,有性有命,性為陽,為先天,性是隱態質元、物元構成的全息物元體係。命為陰,為後天,是人體顯態質元、物元組成的體元體係。一隱一顯、一陰一陽,共同組成人體生命係統。
再以地球為例,其顯態物源有山川、平原、湖泊、江海等物形結構;其隱態物元有磁場、波粒場、軸心場、地脈結構等。在質元部分,顯態質源有水、火、風,隱態質元有氣、光、音。在全息體元(源)部分,顯態有萬物生成壞亡的變化,如植物種子是全息單元,胚芽、株體、果實是它顯態全息的展現。隱態全息體元有慧觀下的全息體映象,它是以整體形式處於物體的內部,元性的物質及其全息體,隻有在慧觀、微觀狀態下,才能見到物的隱形之體。
【勢成之,】
“勢成之”,“勢”者,理勢也。即元始一炁運化的自然場勢,生成萬物的時機。日月運行,陰陽相替,才形成了一年四季之勢。萬物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為天地運行之序,陰陽往複變化之勢。宇宙萬物,皆有順勢而成之機,勢至而生,無所不生;勢成而成,無所不成。春風送暖生萬物,陽理之勢先至,炁之行隨後,故萬物才得以生機,籽生芽,物齊發,蟲蛇出洞,萬物複蘇,萬紫千紅。秋氣成萬物,陰理之勢後至,氣之勢在先,植物果實成熟,故成就萬物之終。秋冬之季,氣候漸寒,動物植物,皆避寒就暖,息斂而藏。
天下萬物,無不是順陰陽變化之勢,由生而長,由幼而壯,由壯而老,由發展而至終亡。如此循環往複,永不停息。假若沒有陰陽的變化,沒有四時之交替,則萬物便不能成始成終。
萬物的演生規律,無不是隨時就勢,順從自然規律。如人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莊稼之春播秋收,不誤農時。人應事之審時度勢,接物之隨物付物,事物之成敗得失,人之榮辱禍福,無不有理勢在其中。乃至人體生理所需的饑食渴飲,起居有時,冬寒著棉,夏熱著單等等,無一不是順隨天時氣勢之自然。
萬物順自然之勢,則生能成形,蓄能成長,一切萬象萬化,生生不息,永無停息,循環往複。看似偶然,實則皆有理勢包含其中,都是大道運勢所使然。故曰“勢成之”。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萬物非道不能生,非德不能成。物之所以形,勢之所以成,天地人萬物之所以能生存發展,皆是源於道德的養育。道德就是萬物之父母,天地萬物就是道德之子,其本性莫不攜帶著道德遺傳的基因,所以萬物莫不像子女孝敬父母那樣而尊道貴德,萬物的形體中無不載有道德之性。大道核心一元始炁,生成天地,賦形萬物。不言而生,不為而成,依自然造化之巧,順陰陽變化之妙。
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尊道貴德就是尊貴生養自己的父母。道德不僅生養萬物之形身,而且賦予萬物以理性。萬物雖無言,但卻都在默默地遵道行德,完成大道賦予它們的使命。而且是不計名利,不圖報酬,大公無我,毫無私心,充分體現著道德的天然屬性。日月光明,朗照人類萬物;森林樹木,吸炭製氧,淨化空氣;穀物蔬菜,犧牲自己的生命,供養人類的生存;一花一草,一沙一石,無不具有道德的因子,也無不效法道德之性。這就是“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之義。
萬物雖尊道貴德,但道德並不自以為尊貴,萬物也不是有心刻意去尊貴,而是一種天然的流露,是自然無為之妙。大道本自然。道生萬物,而不主宰萬物,不發號施令,不幹預萬物的自然屬性,使萬物各順其性,各隨其宜。該大即大,當小即小;該長即長,當短即短,一切皆任物之自身本因所決定的規律去發展,尊重物性自然,絕不以主觀人為地去強製它、幹擾它。
萬物之天性,也決定了萬物都能自覺地尊道貴德,而且是自然而然,毫不矯揉造作。沒有任何人指示命令,皆是以自性的本能,去依附於道,親近於德。道德與萬物的這種自然親合關係,沒有後天的絲毫痕跡,全是一片天然純真。故曰“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人類本是萬物一分子,所謂“天之驕子”,與萬物同稟天性之理,本然中亦有尊道貴德之性。隻可惜人類有私心濁欲,天性被汙染蒙蔽,先天被後天鑿喪,堪稱“萬物之靈”的人類,在尊道貴德方麵,反而不如物性,這正是人類之可悲!
人類不僅不尊重道德,也不尊重天地萬物,而是以“老子天下第一”的思想,自恃自傲,藐(miǎo)視一切,由此惹下了無端禍殃。不僅為害自己,也連累了萬物,幹擾了天地自然之道。人類啊!何時能恢複天然本性?何時能像萬物一樣而尊道貴德?
【故道生之,德蓄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
“故道生之,德蓄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此八句,是反複伸明道尊德貴之義。“道生”、“德蓄”者,如春雨潤物而生;“長之”、“育之”者,如夏之長物成形;“成之”、“熟之”者,如秋之結果收獲;“養之”、“覆之”者,如冬藏蓄養。化機滋育,稟其精一之炁,謂之生。陰陽內含,積聚德性,謂之蓄。順勢隨性,晝夜變化,謂之長。五氣和合,光露滋潤,謂之育。發育正常,體性完全,謂之成。果實籽滿,神全氣足,謂之熟。抱元守和,保固性命,謂之養。防其衰壞,護其所傷,謂之覆。由此可知,萬物這種自無至有,自始至終,本末體用,醞釀包涵,以及其發生、發展、變化的整個過程,無不是取足於道,無不是依賴於德,無不是道德的能量物質源源不斷的供養,才得以完成其變化過程。
道生萬物,是一種自然力的過程,而絕非人為的強製力所能達成。正如李約瑟博士在《中國科技史》中所說:“是靠一種空間和時間的自然曲率”。道不但生萬物,乃至長、育、成、熟、養、覆,每一個過程,都是無微不至,百般嗬(hē)護,無所不到,就像母親含辛茹苦養育子女那樣的精心。其目的就是為了使萬物的健康成長,完成自己的循環過程,以盡其自然天性。這些都充分體現了道德“無為而無不為”的無私特征。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道德以其“三元(源)”與“一元四素”行造物之妙,無行無跡,不動不勞,而性具形全,色空有無,渾然無間。雖有生物之功,而不自知其功;雖能生萬物,而不據為己有。這種“不有”、“不恃”,都是道的自然本性,故曰“生而不有”。
道生萬物,自然無為,而不是有形有跡、可見可聞之為。它是一種不行而至,不言而信,無為而無不為的自然。道生萬物,生不辭勞,施不求報,有功不自恃其功,不張揚顯露,不自以為能,故曰“為而不恃”。
道德生養萬物,主宰著萬物的命運,運化萬物生長的全過程,是萬物之主宰。道化生萬物不見蹤跡,長養萬物不矜其功。有長養之尊,而不自為主,不任意宰割,不占為私有,一切皆是天理渾成。故曰“長而不宰”。
以此觀之,生而不辭勞、不自有,誰能去其有;為而不圖報、不自恃,誰能掩其功;長而不自宰,無有私利,誰能代其長。這才是一種最高境界的玄德。
玄德之理深遠莫測,玄德之義,廣大無窮。
玄德是一種最符合道性的表現形態,絕非單純依靠肉體所能完成的一種德行,而是通過自己的高級全息生命體,在高維空間或微觀世界,為他人或社會作大好事,如治病、解難、維護生態平衡等等。這些真善大德不被常人所知,人人受益而又無法感謝。玄德是顯隱結合,陰陽共運,且能作用於顯態世界,作用於現實社會,為眾生造大福的一種德行。此種德無表象可尋,無端倪可見,是德性與自身玄體相結合的體現,其德最廣大,故稱為“玄德”。
【本章說解】
此章經旨,重在“道尊德貴”。道雖尊,但道未嚐自以為尊;德雖貴,但德未嚐自以為貴。道德這種不尊而尊,不貴而貴,全是一種自然之妙,沒有些許有心有為的造作痕跡。萬物之性,皆具有道德的這種特性。萬物雖尊道貴德,但不是有心去尊去貴,而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表露。
道是德之本,德是道的運行與實踐。生萬物者為道,體於萬物之身而應用於世,成於己而利於人,都是道之周流和德之存發的作用力。天下萬物,無不生於道,無不成於德,所以道德為天下之最尊最貴者。
道德無有邊際,無有方所。大而至於不能再外,小而至於微塵內核,皆是自然而然。看似無所作為,實則又無所不為;看似無有,實則萬有;看似不宰,實則是整個宇宙的樞紐和總持;看似不見德,實則其德無量無邊,充滿宇宙萬物之中。
人能體道而忘於道,用德而忘於德,則其道無不尊,其德無不貴。人若能處在富貴高位,而不自以為尊貴,即可與萬民同心,與萬物同德,與大道同體,自然能為萬物萬民所尊貴。
道生長萬物的自然規律,自無名之始的道生一,萬物未成形之初,即已得到德之蓄養。物的體性生成之後,隨著德性質能的厚薄旺衰,萬物便順著幼、壯、老、死之勢運行發展。勢出自於理,形出自於德,德出自於道,終而返歸於本。故萬物自形成自然之勢以後,就開始由旺至衰,由強而弱的規律,運行其返還之道。
由此可知,道德為本,形勢為末,本尊而末卑,本貴而末賤。知此,即可知無為之柔弱可以勝有形之剛強。分而言之,萬物由道生德蓄,物形勢成;就其本而言之,則萬物的生蓄長育,成熟養覆,莫非道德之所為。但道終而是無名無為,故不有、不恃、不宰,是為玄德。物之成,成此道德之生蓄;勢之成,亦是成此道德之生蓄,所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守母章第五十二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天下萬物之始,始於道所生之一,一生二為陰陽,二生三元,三元(源)演化成萬物,故道為天下萬物之母。道是一,此一由自然無名之始而來。有之始者,太極之初也。太極有始之初,名雖未立,理則已具。天地以此為始,萬物由此得生,此即是“有名萬物之母”。以太極言之,曰“道”;以生物言之,曰“母”。萬物由此而生,品類由此而成,天地間一切動植飛潛,有情無情,有色無色,皆是從此“有始”之母而生出來的,故曰“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道是一,一尚可逆向更深層次,趨向物質本元的核心、根心,此心名曰“混沌”。詳細再分,可分為太虛、太易、太初、太素、太始五大層次,此“五太”皆包容於“混沌”之中。修真理法學認為,宇宙萬物的生成與變化,皆源於一,根於心,始於核。
人生在世,蒼天賦我以性理,父母生我以身命,頭圓以象天,足方以象地。性命陰陽,其順逆變化,與大道同其出入;綱常倫理,與天地共其體用。周身內外,皆是生我之理,天地交合,皆是養我之生。本無死我之地,隻因情欲妄動之心不息,所以才有死我之路。
死之徒豈止十三?譬如貪聲色,聲色即是死地;貪貨財,貨財即是死地;貪名貪勢,名勢便是死地;溺於好惡,好惡亦是死地;為惡不為善,重物不重德,為私不為公等等,皆是取死之途。
人身這個假幻凡軀,甚至不如一石一木,非常脆弱。怎奈人不珍惜,豈不悲乎?若是正命而死,身雖死而性不滅,形雖壞而理猶存,其死也死於生地。正命而死,善終之亡,死之後神識逍遙,身心自在。此便是“死於生也”。若是一生恣情縱欲,妄動妄為,凡心不了,心中之“死事”叢生,意念之惡根不斷,因貪生而喪其命,因妄動而害其身。猶如飛蛾投火,自取身亡也。此便是“死於死地”。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此句是接上文之義再申明之,提問:因何原因動之於死地?人之妄動而死,隻因其隨波逐浪,順世俗人欲之浪高而高,貪嗔(chēn怒,生氣)癡疑慢五毒俱起。隻知“今日有酒今日醉”,不知醉生夢死即自殺。身雖入死地,而不知死之源頭;將死之時悵悵然,亦不知其何故。太上聖祖憐憫世人之心深切,度世之情急迫,不忍心世人如此昏昏而不明其理,所以從根本發腳處,試問世人曰:“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人之有身在世,如匆匆過客,如過眼煙雲。誠如佛祖在《金剛經》中所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人生雖說可百年,本不長久,欲求長生,當向不生不死中去求。此“不生不死處”,就是人之真性,它不增不減,無欠無餘,湛然圓滿,寂然不動。與天地共體,與大道長存。知之於此,求之於此,修之於此,養之於此,用之於此,則性命可立,生死可了。
世人隻知貪生,追求健康長壽,而不知養性惜命之理。世間確有人,雖功名富貴,利欲聲色,人間享受,樣樣豐厚。為了貪己之生,而害他生。吃了家生吃野生,天上所飛,地上所行,大至鯨,小至蟻,無所不食。雖衣錦食厚,雖名高位顯,但其所損之天德,所造之惡業,卻難以用金錢富貴所抵償。到頭來,他之命來索我之命,何處躲藏?此乃欲厚我之生,反而害了我生。此即“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之義。
空淨師曰:“老殘病弱性命危,修真可奪童春迴,添油接命速救護,返魂續燈抱玉歸。”欲修長生,須識所生之本,欲求不死,當明不死之理。人,是萬物之靈,在漫長的人類曆史長河中,先賢窮盡畢生精力,探索生命的奧秘,研究防治疾病、延長生命的方法,探索全息體與肉體之間良好的結合,維持這一對陰陽的動態平衡,延緩其分離之日的到來,故而形成千門萬派,供後人因才選用。生死皆可改,唯憑性命修,人之所以托生人身,是自然給全息性體的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就看能為人者是否能把握住這個機緣。通過修德、修心、修性命,改造自我,使性命不隨常道順變。把握非常道變化的機理進行實踐,運用“為道日損”,修累功行,來改變命運,再造性命,改變死途為生路,改變人生為道生,這才是超脫生死的根本途徑,才是真正的“生生之厚”。
【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si)虎,】
“攝生”者,即養生。上文所言“動之死地”者,皆是針對貪著情欲,妄動妄為之人而言。善為養生之人,心如嬰兒之未孩,無一毫後天情欲,所為所欲皆是天真之流露,未有絲毫假作為。其性如琉璃明鏡,無一點灰塵所染。其出入內外,皆合自然,全無死地。譬如陸行不遇兕虎,此正是無死地之驗。
“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兕”音四,“兕虎”即古代一種似犀牛類的猛獸。“陸行不遇兕虎”,並非有遠避猛獸之法,亦非有禁獸之術,皆因善攝生者涵養道德,天理完備,常懷愛護動物性命,慈悲包容萬物善心,素無殺生害命之念。此種仁德好善之心,感應於猛獸之心,故一切猛獸就不會有反傷人之心,即對麵相遇,它們亦會遠避離去。同時吉人天相,即使遇到兇險,暗中自會有人護持,故有善心之人,雖行於陸野叢林之地,虎狼亦不會傷害其命。
相傳魏文帝時,密行樓觀台訪治國之道。時見真人陳寶熾(chi)馴白虎,便問馴虎之術。對曰:“撫我則厚,虎猶民也;虐我則怨,民猶虎也,何要之有?”古時人心淳樸,無獵獸,害命之心,獸亦無反傷人之事,人與獸同居而互助。次後人情欲動,殺獸以飽口福,自此獸與人結下不解之怨,不僅有獸傷人之報,更有人類自相殘殺的戰爭之禍。此乃人不知之秘也。
真正“善攝生”之人,都是明曉自然大道之理,敬畏自然知陰陽,信誠因果規律,正確對待人生。積善修德,不做醉生夢死混人生的糊塗事,不追求凡俗濁欲。故能“舍死忘生赴大道,性命雙修悟玄妙;證得三生識生死,借假修真命再造。”由於苦證勤修,德厚命固,最後使性命升華,達到“德行齊備返先天,性命再造大道圓;逍遙物外無羈(ji)絆,我命由我不由天”。
了命,就是了脫生死,這是高層次的修煉境地,是德誌行信皆備,獲得高層之果的生命再造大善性業績。了命,是有堅如盤石的道心,純真無瑕的佛性,經過長期磨礪的必然結果。了性與了命不同,就像有道與得道不同,得道與成道不同,成道與了道不同一樣,存在著質量的區別,層次上的差異。了性隻是性體上的解脫,了命則是在了性的基礎上,形神俱妙,渾然一體,性命一起獲得大自在。了命的修證,較一般修持層次艱苦卓絕得多,而且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修證者佛性純,道心堅,並且三百、三千功德齊備,才能圓成。這才是名符其實的“善攝生者”。
【入軍不被甲兵。】
“入軍不被甲兵”,是說有善德之人,大慈大悲,毫無惡念,此等德善信息感應於外,可與外體生命相通。因而不但陸行不遇兕虎,即使入於軍陣之中,亦是出入無妨,往來無害。雖有千軍萬馬,乃至刀戈兵器,也不會被其所害。此非有道之人用退兵之術,隻因其心常清靜,與世無爭。雖隻身入於軍陣,因其懷仁善之德,不好戰殺生,故主帥親其賢,士卒欽其德,敬畏其威,況天地亦百般慈護,豈有加害之事。
善攝生之人,用陰陽顛倒之法,造化逆施之方,返乎太極,出有入無。聖人陰陽隨變化,風雷任其驅使。即使豺狼猛虎,亦可化為同儔。即使刀兵利器,亦可銷為烏有。兕虎雖兇,兵刃雖利,隻能製其有形,豈能觸及無形?天下惟有無形能製有形,有形豈能製無形?萬物有形則有生死,對於形神合一,聚則成形,散則成氣的聖人來說,即使入於槍林彈雨之中,又有何妨?此即是“入軍不被甲兵”之義。
太上在本章所言,隻是借事喻道,以物傳心,其要旨皆在語言之外,令人心領神會。故讀經者不可隻在文字圈內打轉,當跳將出來,站高處深悟其義。其義要在“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修真人無論出世入世,若皆能超然處之,與天下人合為一人,與天地心合為一心,自然永離死地,遇兕虎刀兵之境又有何畏!
古聖人舍生取義,殺身成仁,視刀鋸為尋常,赴湯蹈火為末事,皆因得於一中,無畏於外物。故曰“無死地”。
【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此五句正是言無死地之因。死地本無方所,惟在情欲之中。情動欲生,才有生死機之動;動靜之時,才有生死之竅。人的情欲妄心,是一把無形的利器。製之者,無處不是生我之門;縱之者,無處不是死我之地。故知人心的私欲,是害我之大魔王,是殺我之劊子手。
人若能忘情去欲,舍妄歸真,動靜行止,謹慎律己,進退察於安危,念念不離善德。不但兕虎甲兵不能遭遇;縱然遇之,兕雖有角,亦不能相觸;虎雖有爪,亦無從施展;兵雖有刃,亦不能近身。何以而有此妙?隻因攝生有道之人,一身正氣,邪不可幹,身心內外,皆無受死之地,無下手加害之處,所以虎爪、兕角、兵刃皆不能入。
世間之人,孜孜為名,汲汲為利。貪衣食之華麗豐厚,愛口味之肥甘,好外表之虛榮,貪假幻之名利。這一切都是貪心所使,卻不知一切私心妄念,盡是求死之路。私念一起,死神立即響應,當下使你心迷。意動情生,死地墳墓,立即自此而掘。不僅虎兕兵刃之害不能遠避,奇災異禍亦難躲藏,防不勝防,無有安全之處。
天堂地獄,皆從心上安排,生死出入,皆從性中了斷。抱神以靜,不使七情六欲亂其誌;以靜製動,不使六賊害其心。修養到此等天地,情欲之樊籠方可出,生死輪迴之苦方可了。
世人皆愛豔花,但花無百日紅,何不栽培自己心中的蓮花?心蓮四時不謝,八節無停,永無凋謝之期。人喜清新空氣,然而現時俗氣塵埃日重,若不清理自己心中的陰濁之氣,久之身中天昏地暗,性命遭殃,自趨死地。清輕之氣上浮為天,汙濁之氣下凝為地。人若能摒(bing)棄貪心濁欲,方可得太和中氣,入於生生之道,遠離苦海深幽。此即“以其無死地”之義。
【本章說解】
本章經旨,主論生死之道,並述人物生死常然之理。乃是太上見世間貪生太過之人,多有姿情縱欲之事,貪生反而入於死地。指明“出生入死”之關要,使人知誡而自悟。
性命之來謂之“生”,性命之去謂之“死”。性屬陽,命屬陰,在天曰“天命”,在人曰“性命”,性與命本是一。以理言之,其理則一。以陰陽動靜言之,則一而為二。人之性命,有生有死,理氣稟之於天命,氣質受之於父母;理生於氣,氣合於理。降本流末,互為根柢(di),生生之道自此而始。
所謂死者,隻因世人終日鑿喪道德,輕生循死,自暴自棄。不能自貴其形,不能自珍其氣,不能自愛其神,不能自保其命。元炁不固,百神耗散,此皆是取死之道。
長生健康的關鍵,就在於氣與炁上下功夫。“先天炁,後天氣,得之者,渾如醉。”欲修長生,對於屋破藥枯,爻損命虧者而言,應重點窮通氣和炁之理。通了此理,明了此法,就如前人所雲:“屋破修容易,藥枯生不難,但知歸伏法,金寶積如山。”修可以改變全息體之質,煉可以改變全息體之形。修可以改變軀體之質,煉可以改變軀體之形。唯有“修煉”二字,終生持之以恆,方不負來人生一遭的機緣。如果不修不煉,全息體與軀體一旦分離,由於全息體質量的損耗,將很難有資格再次與新的人體結合,而隻能進入更低層次的其它物命之中。
凡欲得長生登真之境者,必須經“道、經、師”三寶的指引,循法而修煉,才能成功。不可執迷於世間法而蹉跎歲月,應當憑德、誌、行、信,尋求出世間的上乘法去實踐。凡上乘大法,必然遵循無為、自然、無極、太極、陰陽演變順逆之理。性命雙修,由性入命,則性命兼顧,修命則命中重性,命性合一。以修心為統帥,統領性命雙修,直趨無為自然大道,返樸歸真。
先天之生成與成長、分離與終結,最基本的物質,就是元炁、先天真一之炁的順變。常道之變,就是虛化神、神化氣、氣化血、氣化精,血化形,形化嬰,嬰化而為童,童化而為少年,少年化而為壯年,壯年化而為老年,老年化而為死亡,身死靈亡。靈能減耗,再入它軀,再複生死,重重下降,塵生塵死,萬生萬死,苦海浮沉,輪迴不絕,無終無始,不知何日覺悟?
大道須憑覺後參,未覺悟前參不透,永遭沉溺之苦。理不明則法難顯,難以窮盡添油接命,再造心身的奧義,難以實踐全收添油接命的功驗。慧修性命者,始終應當屹立於太極弦上,執兩用中,隱顯並用。偏重於隱,而時時抓住顯;體用兼全,由有為入無為。氣居於中,氣動則精與神皆動,氣生則精與神皆生,氣耗則精與神皆損。抓住中間這個“氣”,則神與氣的兩端順逆變化,即在其中。
現代醫學認為,人的生命有三大指標,即脈搏、唿吸、體溫。臨床醫師都是監測這三大指標,外加一個血壓,作為常規檢查手段。脈搏、唿吸、體溫,都是自身內存機製的生理反應,唯有唿吸這一生命指標,與外界聯通。
人可以說就是一個無根之樹,全憑唿吸與天地相連接。一口氣不來,命非己有,唿吸一停,也就意味著死亡的到來。所有生命要素中,雖然皆不可缺少,但最主要的莫過於一個“氣”字。對於修真者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一個“炁”字。
外唿吸之氣,乃是色身之事。藉此氣以接濟後天,以滋養形體。內唿吸之炁,乃是法身之事,藉此炁培養先天靈質,以養性神。添油接命,使生命返本還原為乾健之體,關鍵就是歸伏固氣之法。氣固,則身中元炁不會隨唿氣而出,天地之真炁反而隨吸氣而入。久而久之,能同時六根不漏,即可補完乾體,繼而接續先天。氣若嬰兒,心同赤子,陰陽混合,混沌不分,出息微微,入息綿綿。漸漸入,漸漸柔,漸漸和,漸漸定。久則唿吸自停,內氣不出,外炁反而進入,真炁生發,一闔一辟,往來於天地之間。這種真息狀態,“一刻功夫,可奪天地一年之氣數。”一息(外唿吸)暫停,方可奪天地之造化。
人之真炁,既可以從天地中奪取,也可以從吸入的空氣中分解,為體內所用。後天唿吸中所唿出者,就有自身的元炁隨氣而出;所吸之氣中,亦含有天地正氣隨吸而入。人如果根源不固,六門大開,精竭氣弱,所吸入的天地正氣,將會隨唿而出,不能貯存。身中原有的元炁,反被被唿出體外,為天地氣反奪。鑒於此理,前輩們均極為重視後天唿吸和先天真息,通過後天唿吸,以補虧損;運用先天真息,以修金丹。
常人後天唿吸,都是隨咽喉而下,至中脘(wǎn)而迴。按現代醫學分析,就是完全運用肺唿吸,所吸入之氣,亦不能與體內先天祖氣相接。莊子雲:“眾人之息以喉,聖人息之以踵。”玄道理論認為,人所生活的空間,所吸入之空氣,並非僅僅是現代科學所分析的有關成分,其中還有現代科學所不能測定的微觀成分,這就是“道性物質”。這種道性物質,在肺部進行交換時,大部分不能被吸收利用,而被唿出。身體虛弱時,其吸收比例就會更少,相反還要耗散體內的精華物質。這種道性物質,與體內原始祖炁,有著較好的親和力。一旦雙方相連接,其吸收率將成倍增加,為己所用。
這種道性物質雖與空氣混為一體,但可以被意念分離提取,將其送到相應的部位發揮作用。意念力便是這種物質的早期運送工具。前人丹經中曾雲:“先要存想山根,則唿吸之氣漸次通夾脊,透泥丸,而直達於命府,方才子母會合,破鏡重圓,漸漸擴充,則根本完固,救住命寶,始可言其修煉。”這段話講的是一種漸法,而聚靈法則是頓法,作為添油接命,法中還有法,頓漸合一,才能共救命寶,得以長生。
尊貴章第五十一
【道生之,】
“道生之”,是說宇宙三千大千世界,天地人萬物,一切有形與無形的眾生,都是大道所生。道的體性特征,具有虛無、自然、純粹、樸素、簡單、平易、清靜、無為、柔弱、不爭等十大主要特征。道本先天,即無極而太極,先天之先,未有先於此;後天而後,未有後於此。道的本源無名象可求,無形跡可見,故聖祖強名曰“道”。
道為造化天地人萬物的總樞,始萬物之生,終萬物之成者,皆是自然大道。“道精一炁生陰陽,一炁含三萬物昌。”道是“精一”,是核心,是萬物之母。道的核心中含有三重物質,即物元(源)性物質、質元(源)性物質、體元(源)性物質。此三源性物質又各具陰陽特性,分為顯態三源物質與隱態三元物質。顯態“三源”是後天類物質,隱態“三元”是先天類物質。
“三元(源)”學說,是空淨師在新的曆史條件下,不負先輩祖師們的厚望重托,誌在擔起承前啟後的重任,根據古人“一炁含三”、“一炁化三清”理論,運用慧觀、智觀、宇觀、宏觀、微觀,結合現代科學的綜合理論而創立的。
“三元(源)”學說認為:道生宇宙萬物的孕育、形成、發展與變化,無論順變逆變,都離不開這“三元(源)”要素和“一元四素全息論”。“一元”即道佛玄元,也就是元本、根本、核心、自然。“四素”即象、數、理、炁。它是萬物構成的基本元素。“全息論”即整體中含局部,局部中含整體,隱顯共探,陰陽同觀的整體論和方法論。
三元、三源學說,開創了人類認識宇宙萬物的新紀元,完成了古代傳統理論與現代科學理論的銜接,是人類認識主休與客體的理論基石。是對現代哲學觀、認識論、方法論的新突破。是對大道生萬物傳統理論的更全麵、更準確、更科學的闡述。它對人類認識自然大道,認識人類自身,開創文明的將來,必將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
【
【德蓄之,】
“德蓄之”,“蓄”者,積聚蓄存之意。“蓄”就是一,一為大道所生,德為大道之顯。一所生的元炁生長養育著萬物,這種生養萬物的過程,就是德的顯隱運用。道本無形,德本無跡。有道才有德,有德便有蓄。萬物得於道者,便是得於道之德;德之養於萬物者,便是德之蓄。德蓄聚的厚與薄、深與淺,決定著萬物質量層次的高低,決定著物性的特征和物體的輕重大小,以及其運化過程的長短。
天地萬物,非道而不能生成,非德而不能長養。元炁的彌漫流通,陰陽的含蘊相化,雨露陽光的滋潤溫養,天地的輔翼陶冶,皆是德之所養。飛潛動植,萬有萬類,變化不窮,源源不息,皆是德的物質能量的作用力,是大道厚德培育的必然結果。故曰“德蓄之”。
德是道的外在體現,是道的運化和應用,是大道的天然流露。對人來說,德是道的人格化、倫理化。道體現於人就是德;德是道的外現,是道之可見、可觀、可言、可觸及的具體表現形式。道雖無形無象,但可以通過德去表現。道是不可見的精微物質,德是悟道、證道、得道、了道的基礎物質元素。德是做人之本,立命之根。做一個真正的好人,寸步都離不開蓄德。
德是人類進步的原動力,是人類精神文明的基石,是天地萬物賴以生存發展的源頭。人無德性,雖衣冠楚楚,亦隻不過是“衣冠禽獸”,與動物無異。人生的價值,唯在一個“德”字,有德即是天下最大的富有;無德才是最貧窮、最可憐的人。縱然是蓄財如山,能買高級進口藥品,卻買不來健康長壽。即使權勢顯赫,榮華富貴享用不盡,卻不見得能取代善德。即使名揚四海,威震天下,也難逃脫劫運的無情鞭撻。一旦方寸氣斷,生命結束,仍然是赤條條而去,靈體反而背著一身業債包袱,永無出頭之日,豈不悲哉!
今之世人往往將德虛無化、膚淺化,以為德字僅是一個說教概念,並無真實內含,隻不過掛在嘴上說說而已。其不知道德的深層含義及其巨大的物質、精神作用力。人的吉兇禍福都與德緊密相連,有德為福,無德為禍,這是宇宙間的不變法則。此便是“天道無親,唯德是輔”之真義。德有層次的差別,有做人之德,有修道之德;有真德,有假德。它是一個龐大的極其高深的理論體係和實踐體係,難以盡言。
修德並不神秘,修善蓄德就要從生活中做起,從身邊瑣事做起,每思每念,言談舉止,處事接物,“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如此真心去行,必然積少成多,積沙成塔,德蓄日厚,而成為一個有福德之人。德是一種看不見的物質元素,它的光炁質能,不僅可以清除自身的宿業邪氣,而且可以作用於自身心理與生理的良性循環。同時還可以作用於周圍環境的人事物,為自己創造一個良好的人文環境,使身心處在愉悅健康的狀態中,這比起積財求名來說,強過千百倍。
德是進道的階梯,是入門修真的金鑰匙。七情六欲是損德敗道的毒藥,是損性害命之歧路。而明德、重德、修德、守德,則是做人修真之根本。修德就是去七情、斷六欲的根本大法。修德也是人生通向吉祥福壽的必由之路。是修真者去人心立道心的法寶。人的生命運勢的運轉,精神素質層次的提高,心身健康長壽的秘訣,全都係在這個“德”字上。德是道之基。“德中修心”,就是要誠心修“十善”,遵行四項行為準則。“十善”即十種心:忠孝心、好善心、慈悲心、平等心、博愛心、教化心、忠恕心、和藹心、忍耐心、勇猛心。“四項行為準則”,就是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視,非禮勿行。有此十心四禮,仁義禮智信五德全在其中。以德約束身心,做到心身清靜,做一個符合道德標準的人,做一個大公無私的人,做一個無私奉獻國家民族的人,這便是修德、蓄德、有德的表現。
【物形之,】
“物形之”,是說道雖無形無名,卻能生成有形有象的萬物萬類。物由道所生,由德所養,萬物的形體才能成長,才能有萬物的萬千變化與千姿百態。萬物萬類的形與名,都是從無形中生出。大道之理,隱於萬物未顯征兆之先;至德之妙,蘊於萬物未成形之始。及至萬物的形狀顯露之後,則萬物之身便成為載承道的實體,德即包含在物的體性之中。
既知萬物皆載道含德,所以見天下萬物之體,就是見道之性;見天下萬物的成長,就是見德的厚樸。萬物均攜帶著道的全息性遺傳物質,是道德的綜合體。萬物皆具道性,一滴水中含宇宙,一粒沙石見天地,天下物物皆有道,事事皆有理。
修真理法學“一元四素全息論”和“三元(源)化生萬物學說”認為,萬物由宇宙本源核心所生,一元核心決定著萬物整體的基本形態,由核心而化生萬物,生成萬象。以一元為根本,萬物由象數理炁四大基本元素構成。
“象”,即物的自然之象、數理之象、內象與外象,以及肉眼可觀與不可觀之象。
“數”,是事物構成數量質量的擬似和抽象描述。
“理”,是用文字語言對萬事萬物的本質與外象機理的闡述,表達萬物生成變化的理性。
“炁”,是指萬物生成的隱態精華物質,是先天質元類全息體物質,它是萬物生成之內核,變化之本始。
萬物之形,皆由陰陽隱顯兩大係統合成。以人體生命而言,有性有命,性為陽,為先天,性是隱態質元、物元構成的全息物元體係。命為陰,為後天,是人體顯態質元、物元組成的體元體係。一隱一顯、一陰一陽,共同組成人體生命係統。
再以地球為例,其顯態物源有山川、平原、湖泊、江海等物形結構;其隱態物元有磁場、波粒場、軸心場、地脈結構等。在質元部分,顯態質源有水、火、風,隱態質元有氣、光、音。在全息體元(源)部分,顯態有萬物生成壞亡的變化,如植物種子是全息單元,胚芽、株體、果實是它顯態全息的展現。隱態全息體元有慧觀下的全息體映象,它是以整體形式處於物體的內部,元性的物質及其全息體,隻有在慧觀、微觀狀態下,才能見到物的隱形之體。
【勢成之,】
“勢成之”,“勢”者,理勢也。即元始一炁運化的自然場勢,生成萬物的時機。日月運行,陰陽相替,才形成了一年四季之勢。萬物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為天地運行之序,陰陽往複變化之勢。宇宙萬物,皆有順勢而成之機,勢至而生,無所不生;勢成而成,無所不成。春風送暖生萬物,陽理之勢先至,炁之行隨後,故萬物才得以生機,籽生芽,物齊發,蟲蛇出洞,萬物複蘇,萬紫千紅。秋氣成萬物,陰理之勢後至,氣之勢在先,植物果實成熟,故成就萬物之終。秋冬之季,氣候漸寒,動物植物,皆避寒就暖,息斂而藏。
天下萬物,無不是順陰陽變化之勢,由生而長,由幼而壯,由壯而老,由發展而至終亡。如此循環往複,永不停息。假若沒有陰陽的變化,沒有四時之交替,則萬物便不能成始成終。
萬物的演生規律,無不是隨時就勢,順從自然規律。如人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莊稼之春播秋收,不誤農時。人應事之審時度勢,接物之隨物付物,事物之成敗得失,人之榮辱禍福,無不有理勢在其中。乃至人體生理所需的饑食渴飲,起居有時,冬寒著棉,夏熱著單等等,無一不是順隨天時氣勢之自然。
萬物順自然之勢,則生能成形,蓄能成長,一切萬象萬化,生生不息,永無停息,循環往複。看似偶然,實則皆有理勢包含其中,都是大道運勢所使然。故曰“勢成之”。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萬物非道不能生,非德不能成。物之所以形,勢之所以成,天地人萬物之所以能生存發展,皆是源於道德的養育。道德就是萬物之父母,天地萬物就是道德之子,其本性莫不攜帶著道德遺傳的基因,所以萬物莫不像子女孝敬父母那樣而尊道貴德,萬物的形體中無不載有道德之性。大道核心一元始炁,生成天地,賦形萬物。不言而生,不為而成,依自然造化之巧,順陰陽變化之妙。
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尊道貴德就是尊貴生養自己的父母。道德不僅生養萬物之形身,而且賦予萬物以理性。萬物雖無言,但卻都在默默地遵道行德,完成大道賦予它們的使命。而且是不計名利,不圖報酬,大公無我,毫無私心,充分體現著道德的天然屬性。日月光明,朗照人類萬物;森林樹木,吸炭製氧,淨化空氣;穀物蔬菜,犧牲自己的生命,供養人類的生存;一花一草,一沙一石,無不具有道德的因子,也無不效法道德之性。這就是“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之義。
萬物雖尊道貴德,但道德並不自以為尊貴,萬物也不是有心刻意去尊貴,而是一種天然的流露,是自然無為之妙。大道本自然。道生萬物,而不主宰萬物,不發號施令,不幹預萬物的自然屬性,使萬物各順其性,各隨其宜。該大即大,當小即小;該長即長,當短即短,一切皆任物之自身本因所決定的規律去發展,尊重物性自然,絕不以主觀人為地去強製它、幹擾它。
萬物之天性,也決定了萬物都能自覺地尊道貴德,而且是自然而然,毫不矯揉造作。沒有任何人指示命令,皆是以自性的本能,去依附於道,親近於德。道德與萬物的這種自然親合關係,沒有後天的絲毫痕跡,全是一片天然純真。故曰“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人類本是萬物一分子,所謂“天之驕子”,與萬物同稟天性之理,本然中亦有尊道貴德之性。隻可惜人類有私心濁欲,天性被汙染蒙蔽,先天被後天鑿喪,堪稱“萬物之靈”的人類,在尊道貴德方麵,反而不如物性,這正是人類之可悲!
人類不僅不尊重道德,也不尊重天地萬物,而是以“老子天下第一”的思想,自恃自傲,藐(miǎo)視一切,由此惹下了無端禍殃。不僅為害自己,也連累了萬物,幹擾了天地自然之道。人類啊!何時能恢複天然本性?何時能像萬物一樣而尊道貴德?
【故道生之,德蓄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
“故道生之,德蓄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此八句,是反複伸明道尊德貴之義。“道生”、“德蓄”者,如春雨潤物而生;“長之”、“育之”者,如夏之長物成形;“成之”、“熟之”者,如秋之結果收獲;“養之”、“覆之”者,如冬藏蓄養。化機滋育,稟其精一之炁,謂之生。陰陽內含,積聚德性,謂之蓄。順勢隨性,晝夜變化,謂之長。五氣和合,光露滋潤,謂之育。發育正常,體性完全,謂之成。果實籽滿,神全氣足,謂之熟。抱元守和,保固性命,謂之養。防其衰壞,護其所傷,謂之覆。由此可知,萬物這種自無至有,自始至終,本末體用,醞釀包涵,以及其發生、發展、變化的整個過程,無不是取足於道,無不是依賴於德,無不是道德的能量物質源源不斷的供養,才得以完成其變化過程。
道生萬物,是一種自然力的過程,而絕非人為的強製力所能達成。正如李約瑟博士在《中國科技史》中所說:“是靠一種空間和時間的自然曲率”。道不但生萬物,乃至長、育、成、熟、養、覆,每一個過程,都是無微不至,百般嗬(hē)護,無所不到,就像母親含辛茹苦養育子女那樣的精心。其目的就是為了使萬物的健康成長,完成自己的循環過程,以盡其自然天性。這些都充分體現了道德“無為而無不為”的無私特征。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道德以其“三元(源)”與“一元四素”行造物之妙,無行無跡,不動不勞,而性具形全,色空有無,渾然無間。雖有生物之功,而不自知其功;雖能生萬物,而不據為己有。這種“不有”、“不恃”,都是道的自然本性,故曰“生而不有”。
道生萬物,自然無為,而不是有形有跡、可見可聞之為。它是一種不行而至,不言而信,無為而無不為的自然。道生萬物,生不辭勞,施不求報,有功不自恃其功,不張揚顯露,不自以為能,故曰“為而不恃”。
道德生養萬物,主宰著萬物的命運,運化萬物生長的全過程,是萬物之主宰。道化生萬物不見蹤跡,長養萬物不矜其功。有長養之尊,而不自為主,不任意宰割,不占為私有,一切皆是天理渾成。故曰“長而不宰”。
以此觀之,生而不辭勞、不自有,誰能去其有;為而不圖報、不自恃,誰能掩其功;長而不自宰,無有私利,誰能代其長。這才是一種最高境界的玄德。
玄德之理深遠莫測,玄德之義,廣大無窮。
玄德是一種最符合道性的表現形態,絕非單純依靠肉體所能完成的一種德行,而是通過自己的高級全息生命體,在高維空間或微觀世界,為他人或社會作大好事,如治病、解難、維護生態平衡等等。這些真善大德不被常人所知,人人受益而又無法感謝。玄德是顯隱結合,陰陽共運,且能作用於顯態世界,作用於現實社會,為眾生造大福的一種德行。此種德無表象可尋,無端倪可見,是德性與自身玄體相結合的體現,其德最廣大,故稱為“玄德”。
【本章說解】
此章經旨,重在“道尊德貴”。道雖尊,但道未嚐自以為尊;德雖貴,但德未嚐自以為貴。道德這種不尊而尊,不貴而貴,全是一種自然之妙,沒有些許有心有為的造作痕跡。萬物之性,皆具有道德的這種特性。萬物雖尊道貴德,但不是有心去尊去貴,而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表露。
道是德之本,德是道的運行與實踐。生萬物者為道,體於萬物之身而應用於世,成於己而利於人,都是道之周流和德之存發的作用力。天下萬物,無不生於道,無不成於德,所以道德為天下之最尊最貴者。
道德無有邊際,無有方所。大而至於不能再外,小而至於微塵內核,皆是自然而然。看似無所作為,實則又無所不為;看似無有,實則萬有;看似不宰,實則是整個宇宙的樞紐和總持;看似不見德,實則其德無量無邊,充滿宇宙萬物之中。
人能體道而忘於道,用德而忘於德,則其道無不尊,其德無不貴。人若能處在富貴高位,而不自以為尊貴,即可與萬民同心,與萬物同德,與大道同體,自然能為萬物萬民所尊貴。
道生長萬物的自然規律,自無名之始的道生一,萬物未成形之初,即已得到德之蓄養。物的體性生成之後,隨著德性質能的厚薄旺衰,萬物便順著幼、壯、老、死之勢運行發展。勢出自於理,形出自於德,德出自於道,終而返歸於本。故萬物自形成自然之勢以後,就開始由旺至衰,由強而弱的規律,運行其返還之道。
由此可知,道德為本,形勢為末,本尊而末卑,本貴而末賤。知此,即可知無為之柔弱可以勝有形之剛強。分而言之,萬物由道生德蓄,物形勢成;就其本而言之,則萬物的生蓄長育,成熟養覆,莫非道德之所為。但道終而是無名無為,故不有、不恃、不宰,是為玄德。物之成,成此道德之生蓄;勢之成,亦是成此道德之生蓄,所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守母章第五十二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天下萬物之始,始於道所生之一,一生二為陰陽,二生三元,三元(源)演化成萬物,故道為天下萬物之母。道是一,此一由自然無名之始而來。有之始者,太極之初也。太極有始之初,名雖未立,理則已具。天地以此為始,萬物由此得生,此即是“有名萬物之母”。以太極言之,曰“道”;以生物言之,曰“母”。萬物由此而生,品類由此而成,天地間一切動植飛潛,有情無情,有色無色,皆是從此“有始”之母而生出來的,故曰“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道是一,一尚可逆向更深層次,趨向物質本元的核心、根心,此心名曰“混沌”。詳細再分,可分為太虛、太易、太初、太素、太始五大層次,此“五太”皆包容於“混沌”之中。修真理法學認為,宇宙萬物的生成與變化,皆源於一,根於心,始於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