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必須在清靜虛中處去求,當在清靜中求。清靜者,乃大道之本體,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沒有求勝之心,不執一偏之見,與天地同於一心,與萬物同於一道,所以不陷入有無,不著於動靜,不染於是非,不囿於形器外相,自然而然,無為無欲,不求勝而自勝,不求正而自正。修真者若能得此正理,則寒熱之害,自然不生;躁靜之勝,自然不生,何患大成之不成,大盈之不盈乎?何患大直之不直,大巧之不巧,大辯之不辯乎?故曰“清靜為天下正”。
頌曰:“智起生於境,火發生於緣。各具真性種,承流失道源。起心欲息知,心起知更煩。了知性本空,知則眾妙門”。天下之人,皆因不能清靜,所以不能得真正。花花世界,五顏六色,圍困著人們,要找出一條生路,也不容易!多少英雄好漢,縱有衝天之誌,卻是英雄氣短,兒女情長,最後都栽倒了,實在可惜!不可被一時花容所迷,花好終有失色時,一旦花落隨風去,你還能擁有什麽?
真美景自在心中,世俗的一切美景,皆是偽裝布景,一旦三寸氣短,成了一具“不動聲色”的豔屍。修真之人,果能一塵不染,萬緣放下,洗去心中濁欲,去其求勝之心,守其清靜之正,得道成真又有何難?
【本章說解】
此章經旨,在於教導世人認識:道以清靜為體,以中正為用。
人能知大道之體用,不有求勝之心,不執一偏之見,不陷入陰陽一端,心修無極,立於旋極,把握太極,執兩而用中,未有不成其為大者。
大道至平至常,至虛至無。人未達到虛無之境以前,仍處在平常之域,隻見其盈,不見其缺;隻覺其優,不覺其拙。所以太上雲:“少則多,多則惑。”民諺雲:“洪鍾無聲,滿壺不響。”皆是言虛之意。大德不德,是以有德;大為無為,是以有為,並非謙詞也。道本是虛無一氣,惟其有德,是以無得;惟其無得,是為有得。故道愈高之人,其心愈下;德愈大,心愈卑,心身言行,完全適從於道。
常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稍有所長,便詡(xu,大言也。)詡然驕盈自誇,傲物淩人,這是無道無德的表現。故太上曰:“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方為得道。修道並非常人所理解的百工技藝之術,而是以虛無為宗,功至於忘我之境,進而至於忘忘的混沌狀態,即是已至化境。
日月之燭光照六合,山嶽之高隱生寶藏。天之高明,地之博厚,皆非有作有為而成。天地之大,日月之明,山河之流峙,人物之生成,皆因感陰陽動靜之機,得太極中正之理。雖然皆同此清靜之氣,均得此清靜之理,但有清濁之不同,其理又有深淺之不一才形成了萬物萬理之差異。若能常守清靜無為,固有之天德積修無缺,便是大成之人;倘若失去清靜的正氣與正理,私意橫出,便是失卻清靜之正性,難以成為大成之人。
本章論述萬事萬物相反而相成之理,重述“反者道之動”之大義:“缺”者所以為“大成”,“衝”者所以為“大盈”,“屈”者所以為“大直”,“拙”者所以為“大巧”,“訥”者所以為“大辯”。這些都是“反者道之動”,相反而相成,以反而為用,因而才能大得大成的自然法則。
世人用事,循有而忘本,知陽而不知陰,知動而不知靜,知順而不知逆。故力求勝物而愈不能勝,最終適得其反,事與願違。皆因其不能以清靜為體,不能執兩而用中之故也。學道之士應知:退是進,弱則強,虛為盈,無為有,以反為正,以減為增。故修證的進與不進,就看心之忘與不忘,唯此而已!
知足章第四十六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這兩句是說:天下行大道,社會安平,國富民昌,無戰爭,無內憂外患,百姓安享康樂,故刀兵入庫,馬放南山,開田辟地,以期馬糞肥田而已。天下若無道,世道必亂,百姓不能安其業,萬物不能安其生,盜賊滋生,兵戈四起,此正是戎馬有用之時。故養兵屯馬,以備國家之需要。
此四句是以馬喻道,馬之去為有道,馬之生為無道,故以馬的“去”與“生”,比擬天下之有道與無道;以“糞馬”與“戎馬”,象征國家之治與不治。比喻巧妙,寓意深遠。
治國之道,當以無為自然以養民,以無欲之事而安民。好象馬匹一樣,雖是有用之物,用之於疆場可以衛國,用之於戰陣可以禦敵,用之於農事可以耕田。道行天下之時,國泰民安,上下祥和,無兵甲之患,天下太平安然,百姓安居樂業,故用走馬耕田種地,積糞肥田。故曰“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糞”者,肥田之物,亦作動詞用。《河上公》注曰:“卻陽精以糞其身”。其意引伸為修道治身,當清靜無欲,節約能源,修德養心,煉精化炁,滋養性命。修道之人,當守清靜無為之道。若不養清靜,或生貪得之欲,或求名利之榮,身中“戰亂”不止,心上刀兵奮起,性中意馬橫出。千思萬念,頭緒不斷;是非人我,日日不休;三魂七魄,盡成魔軍;五髒六腑,盡成戰場。神不能守其舍,心無一時之安閑,何異於天下無道時的戰亂景況。故欲保性命之長久,必須治之以無為之道。
人若不妄作妄為,不生邪思偏念,以中正之道立命,以平和之氣養身,自然清靜無為,身中的“天下”自然太平。
罪莫大於可欲,
“罪莫大於可欲”,人的欲望是罪惡的總根源。欲之為害,無所不至。譬如酒池肉林,象箸玉杯,皆是一念之欲。名譽富貴,財物享受,求勝於物,逞強於人,貪高求大,執相偏迷……,凡此種種,皆為人欲之私,皆是造罪之根。故曰“罪莫大於可欲”。
人的欲心生起,猶如千鈞之弩,惟在一寸之機。一星之火,可燒萬頃之荒;一念之正,可除萬念之妄;一念之邪,可引萬魔之興;一念之善,即是天堂聖境;一念之惡,即是地獄之客……。可見人之一念,關係甚大。修真之人,心性標準要求更高,先要從止念靜心,止欲生悔處作下手功夫。心不虛靜,不從小處克己,念頭不止,妄心頻動,雖晝夜無眠,殷勤求道,亦隻是空勞其形,空有其名而已,豈能逃脫業力的纏擾。
修真理法學認為:全息因果學說,是闡述生命現象的基本法則。是宇宙間最根本的自然規律,天地萬物,概莫能外。“因”,即生命產生的因緣,其信息儲存於生命的本因中。“果”,即果報,是內因和外因聯合集約體結合的必然結果。因果是一對陰陽,因果互根而相生,因果律是決定人生死的最根本原因。世人多是“不信自然無以明,醉生夢死混人生;消盡宿福造新業,不識身後墜(zhui)沉淪。”不知人的生命升降沉浮,存在與消失,皆是因果的相續變化,在不同時空的轉換。
人體生命的一切身心活動所造成的“心、口、意”三業,都會如影隨形。一旦這種業力能量釋放,不同之因,必然結出善惡不同之果。全息因果規律,是宇宙間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前輩有雲:“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以此理詳觀人的出生時空,榮辱盛衰,升降沉浮,福祿壽夭,際遇機緣,生老病死等等,都是自然因果規律的調控;都是自性所造善惡罪業的循環;都是自種其因,自收其果。人的禍福吉兇,都是自作自受,不作不受,循環不息,任何人也無法抗拒。
“人身難得今己得,此生不修待何時?”前人這兩句名言,是了悟性命真理的由衷之言,值得借鑒。佛家道家對常道中人的肉身軀體如何延緩衰變,減少能量損耗,阻止器官組織的變質以及損壞,作了大量深入研究。人類鍥而不舍地尋求長生久視之道,探索長壽的門徑。曆代先賢深知:“千年鐵樹開花易,一失人身再複難”;“萬般皆不去,唯有業隨身”;“萬劫千生得個人,須知前世種來因,速覺悟,出迷津,莫使輪迴受苦辛。”千經萬典,千語萬言,皆是為了讓人跳出私欲這個苦海,明理修真,複命歸根。
【禍莫大於不知足,】
“禍莫大於不知足”,“禍”者,害也。天下之禍事,皆來源於人心的不知足。人生於天地,萬善皆備,一性渾然,未嚐不足。隻因進入後天狀態,受物欲的交攻,私心橫生,舍真投妄,認假為真,認賊作父,而迷失本性。不識性中之真我,不知心中之真貴,所以眼常向外尋物,不知身內有寶;不知天地萬物之富貴,在我心中皆有;大道之至理,在我性中儲藏。怎奈世人舍其自具之富足,而卻懷不足之心去向外求。這就好似住在金山上,卻去求外之赤土;又似端著金碗,卻去沿街乞討一樣。實在是愚癡之至!
天下之不知足者甚多。在上者不知足,幹戈必起;在下者不知足,必招禍辱;富貴者不知足,更加貪婪;有權勢者不知足,必生爭奪;士農工商不知足,則貪多不已。百姓生不知足之心,欺詐必生,盜風日盛,人情淡漠,矛盾日多,社會風氣必然不良,禍必隨之而起。故曰“禍莫大於不知足。”
人切勿包藏禍心,損害一切,眾生雖未覺,天地悉已知;危人還自危,枉彼還自枉。天堂及地獄,一切由心造。人既欲心不起,淡泊明誌,德心常滿,誌心常泰,無求於世,無惡於人。凡事得也自然,失也自然;成也自然,敗也自然。無得失成敗之心,禍從何起?
人既知足,自能守分安命,順其自然。無諂無驕,不爭不奪,常行坦平之道,長沐太和之風,常養仁善之德。行住坐臥,處世接物,真心內明,真性常定。修心煉己,常樂其中。有事無事,常若無心。處靜處鬧,其誌唯一。有無雙遣,寂用俱忘。如此常行常足,性命可保,道修可成,有何禍患可生?
修真者身處紅塵,花花世界,物欲誘人,順逆無常,層層磨考。粉白黛綠,美麗紅妝,盡皆迷人耳目,勾人欲心,猶如殺人刀兵。有偈(ji)雲:“修心先作如是觀,色皆虛幻有何貪?四大假合無常限,苦苦連天出世難。”可不畏之!凡修道人,患難必多,魔難病苦,身家逆難,種種不順,坎坷不平,此皆是消去三世業障的過程,當以歡喜之心對待之。往昔自種之因,當受今生所結之果。欠債還賬,公理公道。心甘情願,無怨無悔。為卸心身沉重的包袱,借此良機加速清理消除。了完此業,身心無掛,盡皆解脫,輕裝行道。此乃天賜良機,求之不得,當懷誠敬之心,感謝天恩大德!
【咎莫大於欲得,】
“咎”,即過失、罪過等。違背於理謂之“咎”。求其自有謂之“欲得”。“咎莫大於欲得”,是說人心不知足,便生貪得之念。為了達到個人私欲目的,不惜違背天地良心;不擇手段,甚至鋌而走險,終必招致災禍臨頭。
“欲得”之心,其機雖微,其害最大。如饑思食,如渴思飲,念力極強,心之所專而不移;誌之所向而不能止,雖禮義廉恥,亦在所不顧;雖親戚朋友,也在所不惜。一見利益,便起爭奪之心,眼紅心急,惡如狼虎;一聞可欲,即生貪鄙之意,爭奪之念,毒如蛇蠍。見利忘義,百計千謀,無所不用其極,定要不見兔子不撒鷹。損人利己者,必是先撒網,後求魚。為了得到名利,則工於心計。世間種種“欲得”手段,所用不顧其及,其所作所為,皆非善良之輩所當為。欲得於鄉黨鄰裏,未有不遭十裏八鄉之橫議;以非法手段攫(jué)取國家公利,必遭百姓痛惡。凡此種種不正當之得,無窮之怨惡,自此而生;莫大之過咎,自此而成。喪身害命,貽患國家,皆一念之“欲得”所致。故曰“咎莫大於欲得”。
當今世人的心田園地,充滿著貪欲烈火,沒有一點甘露法水滋潤,偶爾得到點滴雨水,亦占為己有,不肯布施半點給他人,造成了人心空虛,陰火旺燒,心緒浮燥,即是冷氣冰水也難以使他冷靜下來。本來長滿青草綠葉的心地,因為“欲得”火氣的焚燒,使翠綠的生命幹枯,黃道寶土變成焦黑,淨土變成汙地,心身內外到處充滿著火爆氣息,天上地下亦隨之感應而變化,使這個世界道德淪喪,邪氣橫行大地,人心暗藏刀戈,將心田裏的青綠翠苗踐踏得寸草不留,無形中斬斷了自己的慧性道根,實為可惜,這是最大的咎過!
修行者當洗心滌慮,去欲除貪,雖於暗室獨居,當以清靜自養;雖處風雨泥濘逆境,亦應堅守正心自力。切記三天記善,五帝考功,皆非虛假。當潔心自律,做個無過咎之人。前人雲:“頭頂三尺有神明,地下三寸有大道。”修真者萬勿棄業,心不貪欲得,則性明德光足;足不履邪徑,則舉步可得地道;手不觸非禮,天道伸手亦可得!修道說來困難,唯在一顆人心上。大道不遠人,人自遠之,所謂“頭頭是道,步步是道”。一粒種子撒在方寸,隻要以清淨無欲之心去精心培育,必能開花結果。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上文之“可欲”、“不知足”、“欲得”,三者總是一個貪字。因為心中有嗜欲作貪種,所以“可欲”之念,隨時生發;“不知足”之心,無所不至;“欲得”之貪,無處不有。
“知足之足常足”,是說人既然欲心不起,德誌常滿,心身常泰,無心無求,無求於世,無惡於人。凡事得也安然,不得也安然,一切順其自然,禍從何起?人既知足,自能安守本份,不爭不奪,修己以靜,真性內明,常樂於中;行走坦平之道,常沐太和之風,又何咎之有?人最怕的是欲心一起,不能克製剪除,久而越累,欲心越重,以至於窮奢極欲而莫能救也。
自古得失所係,全在一念之間。一念之靜,即是天堂福地;一念之欲,則是地獄萬苦。所以克治欲心,可造無限福田。可見一念之欲,其始雖微,其終則大,遂成浩劫,可不慎乎?
不知足者,愈求愈失,愈失而愈求,造成惡性循環。以致力倦神疲,勞苦不堪,百害而無益。豈知窮通得失,其力在自然,非人力所能為。若能知足者,順其自然,行當行之事,得應得之得,何需憂慮?
學道之人,果能全乎天理之正,克製人欲之私,則萬物之理,無不備於我心;天地之德,無不歸於吾身。既知此理,不必妄求,而終日心中有餘;不必妄得,而意中無時不足。麵對紅塵物流,心中自然清涼自足,無往而不泰然自在,無處不是自足之足。故曰“知足之足,常足矣。”惟君子認得真,看得透,放得下,不求身外之物,唯求自足於身心而已,故能常清常靜矣。
為人處世,隻要守一個“忠”、“中”字,則人人歡迎,沒有怨敵。好象天堂的大路四通八達,沒有任何阻礙。一個人隻要遵行中道,縱然要經過一處擁塞的地方,人們也會讓開請他通行。反觀世間許多貪得不知足之人,總是詭計多端,處處用計害人。這好象一個人在山野中四處設布陷阱,想要捕害飛禽走獸。但鬼計陷井設多了,難免自己墮(duo)落深坑而亡。俗語雲:“捕蛇被蛇咬,捉虎被虎傷”,“害人終害己”。這是天經地義、千古不移之真理。《太上感應篇》所說的“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就是這個意思。
【本章說解】
本章經旨,主論人心之私欲,是罪惡之源。教人要止欲生悔,防微杜漸,力戒心外求物,清靜心身,涵養心性,戒除私念,方可不生憂患。此與儒家之“慎獨”,佛家的“正覺”,同為一理。
心為一身之主。《素問》中說:“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人的“心神”,傳統上稱為“真龍”、“赤子赤真人”,又號“南方赤帝君”。此神能動能靜,能善能惡,生於靈台之宮,號曰“明堂”、“靈童”,此即人之本性也,亦即人的天地之心、天真良心。天屬陽,地屬陰,天地之心,乃是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合之心。陰陽合,有此心;陰陽分,無此心。識得此心,守而不失,則大本可立,大道可成。
頑心者,後天私欲之人心。心動則著於有,心往則著於相。此類心與天地之心雲泥相隔。人心是識心的同義詞。識心動即“識主”動,動則生欲。欲心又稱為“欲神”,欲神一動,即生出凡欲濁識,劇烈的心動意搖,能產生大量毒素、幹擾素,可破壞人體內先天後天兩大係統的機體和髒腑功能。
人體的元性、心神、元神,最懼怕凡欲濁心,見此必損傷,畏之如虎狼。故前輩有雲:“生我者神,殺我者心。心生於物,死於物。心正則神定,心動則神移,心亂則萬神皆廢。心生則性滅,心死則性現。”由此可知欲心、識心與道心之間的辯證關係。識心是證道的頑敵,變識心為道心是修真的雲梯。故曰“一顆凡心日夜磨。”
人之性為體,心為用;性主靜,心主動。體用之中動靜生,動靜之中生善惡。故動於善者天理昭然,天德顯現,妄念不起,私欲不生。動之不善者,則邪思橫出,妄念叢生,可欲之心無所不有,欲得之念無所不至。人的不知足之心,俗稱“人心不足蛇吞象”,猶如漏鬥裝水,永難滿足;其不止之念,好似逝水東流,永不間斷。此種妄動之心,遮蔽虛靈不昧之性體,迷於卑汙苟賤之中。一念之差,至於身亡性害而不悔;一時之錯,鑄成禍身敗性而不悟。此皆是“欲得”、“不足”之心所造成的。因此,人在理與欲分判之際,在善惡未發之時,當以“止欲生悔”之心,克之戒之;以一念之正,製伏一念之邪;以一念之覺,照明欲心之迷。如此伏邪歸正,以善歸性,則有何患何憂之慮?
本章又以天下比人身,以馬喻火候煉丹。人若道豐德滿,則精盈氣充,順而守之足矣,何須外求?若無道德,則精氣消散,不得不用元神真息修治身心。下手之始,先養外田,故曰“戎馬生於郊”。待至陽生藥產,再行進火退符之功,野戰守城之法,收歸爐內,慢慢溫養。至身中垢穢除盡,清光閃現,好似天下又安然,放馬南山,故曰“卻走馬以糞”。但天下一亂,一身之危,莫不由一念欲心所致。若不斬除,任其潛生暗長,以至精髓成空,身命難保,豈不悲乎?凡人欲心一起,必求欲得而後快。即使事事如意,奈何欲壑難平,貪得無厭,輾轉不休,此即“有天下而失天下”,“有身命而喪生命”。唯知足者可以安然無事,常居有道之天。
知天下章第四十七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戶”,即門戶。“牖”(音友),即窗戶。“窺”者,視也。凡夫走出戶外,方可知門外之事;打開窗戶,才能看見窗外之物。但其所知所見者,僅是顯態所顯現之事物。天下之事至廣,天道之理至妙,隱態微觀世界實存的一切,常人難以肉眼凡識可見可知。但天下確有大智慧之真知者,能不出戶而見天下事,不窺窗可知萬事理。此真見者,見之於性,此真知者,知之於理。明心見性之人,世道之變遷,人心之更易,天下之事無不洞悉於方寸,未有不可知者,微妙之天道未有不可見者。此便是“聖人不出門,能知天下事”之義。
聖人不出戶,能知天下事,皆是窮一己之理,即能知天下之理;以物我同源之心,而感知天下人之心;以己性之圓明,而明知天下之萬性。聖人通天地之理,心中裝著天下,與天下萬物息息相通。天下之吉兇消長,萬物之生發變化,萬事之屈伸往來,時空進退之千頭萬緒,陰陽交替之順逆存亡,聖人皆能感而遂通。既能知其所以,又能知其所以然。故能“不出戶知天下”。
天道與人道同,天人一貫,天人相通,修己身之命,即能契合天道之命。所以聖人不出戶而能知天下。人性清淨,天氣自正;人心多欲,天氣即濁。吉兇利害,皆由心生。天之道,即聖人之性。天道內外無間,動靜如一,普化萬物而無心,順應萬物而無情。天道之用,動有風雲雷雨;聖人之性,與天同體,雖動有喜怒哀樂,而性之本體卻寂然未動。
天道在人,就是正性;明心見性,即是人之天道。性即理,理即道,性、理、道三者為一,謂之“天道”。天之道不外乎一性,天下事不外乎一理。以此而知,“不知”中自有真知;以此而見,“不見”中自有真見,何須出戶窺窗去知見?
聖人之心包容宇宙,虛若太空。聖人慧性之光,普照天下萬物,猶似宇空大明鏡,天下萬事在這個大明鏡中,曆曆在目,真假了然。此正如《西遊記》中,真假孫悟空在佛祖慧光的明鑒下,各顯原形。又如孫悟空雖一個跟鬥可翻十萬八千裏,但卻跳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由此可知聖人“不窺窗知天道”,是其真性之明鑒慧知,是佛道金光之朗照無遺。故對天下之事,無所不知,無所不明,此並非虛妄。隻是有待世人以現代科學的高科技手段去驗證罷了。
天地之間,不過陰陽動靜而已。陰陽動靜之變化,不過是無極太極之理的生發而已。是故無極為混沌一炁之始,太極為造化之樞紐,萬物生發之根本。聖人抱一而涵三,觀空習定,身不出門戶,足不履塵市,於陋屋獨居,一步不移,似乎孤寂。但神定則慧生,雖不行卻勝於行,雖不知而遠勝於知,此即慧明慧知也。
凡人以眼見為實,聖人則以不見為真,故終日乾乾,於不聞不睹之地,息慮存機;隻有內知,而無外見,似乎杳冥(yǎoming),而無極中則有生。雖不見而彌張,雖無名而愈著。至於天下人物之紛繁,變化莫測之玄妙,皆是無為之道之所為。所謂盡性之妙,正在於此。能盡其性,故能知世人之所不能知,能見凡人之所不可見。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兩句中的“其”,是泛指顯態世界的常人。天下之事雖眾,天道之理雖微,但皆不出於心,本不須出戶而求之於外。世人在凡俗中,雖終日出外索求,所求皆是外見外知,皆為皮毛華表,難知見事物之核心本質。即使遠行萬裏,亦未曾走出有形世界的物器之外。雖去遠求,心中無眾妙之門,其出愈遠,其心愈迷;其妄知愈多,真知愈少。故曰“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彌”者,是更加之意。出外而求天地之道,求其形也。天地不可以形去知,而可以理求通。“人心含天理,天理在人心。”求知天地之道,即使走遍天下,詢問天地之機,廣求天下群賢,求教天命之理,雖也可有所知,但遠不如求諸己。不求自心,而求外人,不求索於內,而求索於外,縱有所知,但相比較而言,都是舍近求遠,舍多得少。若知理在此,何必出戶遠求?
聖人深明天地之道不在其形,故不以形去求形;知道名不在顯跡,故不外見;知成不在有為,故常無為。天下之大,萬事之多,天道之微,其理之常,本不須遠求,一切道理都在日常生活中,一切皆在自心中。一事當前,在方寸之地,為私與為公,凡心與道心,隻此一瞬之間,真與假即立竿見影。
奈何今之世人,循於耳目識心偏見,構囿見聞之蔽,隻去向外向遠處搜尋,不向本性中自悟。不知“知”非外來,“見”非遠至,見見成成,小而細入微塵,大而包容三界,無不在我本心之中。此即“性中含天地”之理。學道者何須枉耗精神,認假棄真,舍近而求遠,舍內而求外呢?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聖人善觀天下,而不以物形觀天下,而以一身觀天下,以一理觀天下。一理者,宇宙之本源也,無所不通,無所不貫。以我之一理,觀於天下,便是萬物相同之理,何須勞形訪於天下?何須遠涉去搜尋?妙理自然吻合,心之真知自然圓照。聖人通曉宇宙真理,得天人合一之體,與萬物共體共性,故能與天地之理一通百通,與天下萬事萬物感而遂通。觀天不上天,觀地不入淵,便能知天地中的一切。此皆是以性悟之,以心知之,故無所不通;以小知大,察內知外,無所不貫。這便是聖人之“不行而知”。
“不行而知”,即上文“不出戶,知天下”之義。
所謂“不見而名”,古之聖人不以天地之形觀天道,而以一心觀天道,以一性觀天道。“一性”者,天之稟也,萬物皆全息性地稟受於宇宙本源,俱含“一炁含三”之三元(源)和“一元四素”的象數理炁基礎物質。故人性中無物不有,無物不在。以性觀天道,眼前便是大千法界,性中之理便是乾坤,何勞身形去訪外?何須博古又通今?一切有無之真名,自然顯露;心上圓明之“道眼”,自然洞見;我之真見,不必睜眼,即可自然妙具。此便是“不見而名”之義。
“不見而名”,就是上文所言“不窺牖,可見天道”之義。此“名”字,隻是一個符號而已,如某人某事某物之代號,皆可指名而稱。所謂“不為而成”,聖人雖不行而知,不見而名,豈非僅知之而已,而是知而有成,見而有成。既知其成,既見其成,性與天道,渾然一體;理與天下,同然一用。不容矯揉造作,不用有為人力,自然而然,無為而為,自然而成。天地人物,有無虛實,俱在此“成”字之中。譬如“繼之者善,成之者性”,就是“成”字之義。“繼”者,言其氣也;“善”者,言其理也。萬物未成之始,先受之此氣,便是“繼”。氣未受之前,先得此理,便是“善”。萬物稟受此氣而成,便是“成”。萬物既成,此理此善便是“性”。是以謂之“成”。
文中所言的“不為而成”,譬如陰陽成其象,天之道立。剛柔成其質,地之道成。仁義成其德,人之道備。天之成,成其氣;地之成,成其形;人之成,成其德。天地人之氣、形、德,皆是一理而已。此理在天為道,在人為性。
玄靈修真學根據道家“一炁含三”、“一炁化三清”理論,結合現代科學的研究,提出質元(源)、物元(源)、體元(源)的“三元(源)”學說。“三元(源)”理論認為:宇宙萬物的孕育、形成、發展與變化,無論順變或逆變,都不能離開三元(源)。三元(源)是天地之本,萬物之源,是“三生萬物”的理論基礎,是人類認識宇宙萬物的核心理論之一。
聖人“不為而成”,正是成其性也。所以聖人能知天下,能見天道。萬物之理,於此而備。盡己之性,未有不盡人之性者;盡人之性,未有不盡物之性者。三者既盡,萬物之性成矣。萬物之性既成,即聖人之性成也。人能見我之性,則見聖人之性,見聖人之性,則可見天道之不為而成矣。則何須外求?修行者當勉之。
【本章說解】
此章經旨,是言大道不離於一身。道就在身中,就在心中,就在性中。人身是一小宇宙,來自宇宙本源,與天下萬物同宗、同炁、同體、同理,皆是大道“一炁含三”、“一元四素”所構成。故人與萬物同其母,與天地萬物同其心,息息相通,相感而應。此即“天人合一”、“人天相應”之理。天下雖大,不離我之一身;天道雖幽微,不離我之一心。心性清靜虛明,則天理顯著;應事處正,則萬事安寧。天下萬物皆備於人身,大道之理皆寓於人心。
但人心被物所蔽,故舍近而求遠。正如杜牧詩《登池州九峰樓寄張祜(hu)》雲:“睫(jié)在眼前長不見,道非身外更何求?”《宋詩紀事》夏元鼎詩雲:“崆峒訪道至湘湖,萬卷詩書看轉愚;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德本於心,向外求之者昧。若能養己之德,修至識心滅而性心活,則道德之體用全成,大道之至理全備,所以能識古今,能通萬物之造化。雖萬變現於麵前,明之而不失毫厘。事之成敗始終,知其細微,見其本末;陰陽吉兇消長,莫不天人相應,莫不顯隱同觀。此皆是不出戶,即可知可見之大義。
聖人能知天下,還有其本體具有生物質元光的重要環節。聖人之形光一體,其光可朗照三界。《法華經·序品》中說:“爾時佛放眉間白毫相光,照東方萬八千世界,無不周遍。”《無量壽經》說:佛“光顏巍巍,如明淨鏡”。
宇宙中人與萬物,皆含有非肉眼可見的生物質元光,隻是量級各有差異而已。人的肉眼隻可見所含氣、炁、光的密度較高的物體形象。生物光是氣與炁的質量升華,古時稱為“相光”。此種光並非“常道”之光,而是一種“非常道”之光和“慧光”。修真界稱為“生物質元光”。此種光隻有在清靜身心,心歸本源合元神,光明方能顯現。前人所說的“慧觀”,就是在這種高質能光中玄觀。所謂“觀其妙”者,就是於清靜中在光態下顯現其妙。聖人之“知天下”、“見天道”、“不見而名”、“不為而成”,以及所謂“常明”、“複命”,都是在高質量的光能中才能實現。
聖人知見萬物所用之光,其小無內,小中見真;其大無外,朗照宇宙,無處不可照見。天上地下,身內形外,甚而深至核心。聖人所具之光,能穿越多維空間,能超越三十六時空,直接從本源核心上獲取能源,故能衝破時空屏障,照亮三千大法界。身不遠行即能“知天下”,即是此義。
世人以眼視物為常,所攜帶的一點靈光長期損耗,不知返觀內照,內天地中失卻光明,故難於真知萬物的本質。今人“不信自然無以明”,甚至嗤笑“聖人不出戶,便知天下事”為神話,為不可信之虛言。正如《太上大道玉清經》所說:“凡夫之人,雖解法性,不習真常,但明至理,身在合道,是故道與理乖。譬如有人身坐狹室,心遊十方,無所障礙,或說至理,聰辯無滯,離合隨心,此名心得入理,不明身得入道。”此段論述言明了性功修證之所得及其驗證。上乘性命雙修者,則要求盡性了命,從而達到“形神俱妙”,進入隱態慧觀,方可知太上所論並非虛言。
本章重在言:道以無為為宗,以慎獨為用,無為而無不為,無知而無不知。“無為”並非枯木槁(gǎo)灰,而是一種“萬象皆空,一靈獨照”;又曰“一覺而動,一陽發生”,是為元炁。修真了道,不過煉此性命而已。若無真意,性無所依;若無真炁,命難真造。以真意采真炁,兩者深化為一,即返於太極之初,得丹之一。修真當執兩用中,於無為之中,又要有作有為;於無知之內,又要有知有覺,方不落頑空,不執著有。待到功力深厚,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久之空色兩忘,渾然物化,即與大道同體。
觀天道可知大道。天雖無言,四時而行;地道不語,萬物而生。這就是天地之道的“無為而為”。前輩雲:“無為是天性,有為是天命;無知是元神,有覺是元炁。天地間非二而不化,非一則不神。神而不神,不神則神,此即是得一而兩,神而化之的妙境”。修真者長養虛靜,常守虛靈,則性命長存,而大道可成。切勿偏執於有為與無為之一邊,而入於旁蹊。請各自揣量而行。
日損章第四十八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為學”就是求知,故曰“益”。為學者背誦詞章,學習百工技藝之類,廣為拜師學藝,苦心鑽研,博學多覽,日積月累,知識必然豐厚。為學者以多聞多見為旨,以才思敏捷為上,以智巧出奇為能。智慧愈高,知識愈多,越為有益。古之所學,以四書五經,政教禮樂之類,教做人之理為益。今之所學,以數理化等現代之學為能,所學皆為常道做人做事的後天顯態知識。“日益”,即隨著年齡之增長,人的智識與日俱增,情欲文飾也日益豐多。
所謂“為學日益”,就是常道之多學、多聞、多見。做人之道,當通情達理,知曉人倫五德;乃至博古通今,玄覽經典,明事物之要領,窮天下書之理,論天下事之短長,學做事之技能。日日勤學,天天進益,學識淵博,心目廣遠,知書達理,成為一個有道德,有專業技能,奉獻社會,有益於國家的人。故曰“為學日益”。
為道是為了去妄,故需日損。損不徹底,則知不全。故修道者以損為益,日損日益。若損之又損,妄心去,真心全,即是無為。無為包容著有為。進入無為之境,有為與無為合為一體,在無心無欲的靜態中,行有為未嚐不是無為,故有為與無為全在一個“心”字。
“為道日損”與“為學日益”相反。為道者的目的是複返先天,複命歸根。要求不聞不見,不拘泥於文字,不用後天聰明機智,不落於後天識心。雖慧性圓通,但不顯露聰明,若愚若拙,如魯如鈍。時時除情去妄,不染人欲之私。念念歸中,求返樸歸真之道。悔過遷善,省己時時,舍己忍辱,真誠消業。身不妄為,意不妄動,修聖人清靜之理。全之於心,體天地無為之道。淡化“常道”之有,修“非常道”之無,逆“常道”之反。久之則益損為一,有無為一,天我合一,則可無為而無不為也。
修真就是在“常道”中修“非常道”,在“為學日益”中修習“為道日損”,在塵中修習脫塵。修真者要先修人道,再修天道。修真人入世而修,先要學做人之理,學做事之能。在修道初期,要參學大道理法,明理知法,以為舟船。當理法融匯貫通之時,即需放下一切後天所學,方可進入無為上乘之境。
修道者並非不要後天之學,而是要執兩用中,在“為學日益”中,修學“為道而損”,在常道中修悟非常道。若以博覽群書,廣通古典為事,不返觀內照,不守道心,則愈學識見愈繁,陷入理迷怪圈,必心誌紛而神明亂。雖學愈多,而道卻愈少,久之還可能損傷渾然太極,破壞積修的內道場。
學道猶如剝蕉,愈剝愈少;又如抽繭絲,愈抽愈無。以至於無無之境,方為得道。修真重在修心修德,以損為益,以道為學。損去一分私,即得一分公;損之愈多,道心愈進。人情世態,名利虛華,一切妄為,宿世惡業,一切塵緣。凡是不符合道心佛性的知識、思想、意識、濁塵等等,皆要損幹損淨,一筆勾銷。譬如一張染有汙跡的雜色紙,要把它損成純淨透亮的白紙,好在這張白紙上,重新描繪真我人生。故曰“為道日損”。
雖然“為學”與“為道”有異,但其道卻同。故無論學道或是做人,皆可取兩者之長,出有而入無,執兩而用中。善為學者,當於“損”中求益;善為道者,常於“益”中求損。所謂“損中求益”,比如除去人欲之私,不做損德敗道、損人利己之事。而以自己所學的知識奉獻社會,利益天下百姓,則學即有益。能如此,則知識愈多,為人民貢獻愈大,為學未嚐不是益。若是將所學知識作為謀私的手段,損人利己,乃至為害社會,則是知識愈多愈有害。此即是“為學日益”與“為道日損”之辯證。“益中求損”者,比如富貴者忘其富貴,有知識名望者去其榮華之心。淡泊明誌,舍其有餘,守其不足,此便是“益中求損”之妙。
現代教育普及,從幼童至大學,皆不離學。論文字,可以振筆疾書,論數理化等,可謂之滾瓜精通。究其用處,隻為個人功名利祿。若問“濟世利人”,則被笑為傻瓜。對於古聖先賢的行止遺訓,僅作為問答而用,無人效法實行,變為“白讀書生”。更有甚者,書讀越多,心越奸巧。鑽法律之空隙,犯法技術也越高明。
求學本為“進德修業”,如今卻變為“發財事業”。為學旨在充實學識,提高人性品質,若淪為“謀生工具”,將書本當作“鈔票”,那就太不值錢了;若將知識作為“犯罪技巧”,那就成為“斯文掃地”了!願世人將課本當作“道德經”,切莫視作“生意經”,方不負祖先們的期望!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天之道“損有餘”而“益不足”,這是宇宙不變的平衡法則。“損”與“益”是對立的統一體,兩者相反而相成。
“損”就是“舍”,“益”就是“得”。損中有益,益中有損,互為因果,互相轉化。天道之理,就是先舍後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舍去此,得到彼;舍去私心私欲,得到的是清靜無為;舍去的是損德敗道的邪惡,得到的是仁善上德正道;舍去的是有形的物質利益,得到的是無形的福德;舍去體內之陰邪病氣,得到的是健康長壽,長生久視。這就是修真者的損益觀。
世人隻願得益,不願損舍。人心皆是得益愈多愈好,而不願失去既得利益。豈不知益中藏損,損中含益的互變之理。《易經》將“損”卦置於“益”卦之先,即是昭示天道“先損後益”之理。
“損”之道其理深邃(sui),其意重大。常觀學道之人,有業累纏擾,反而多病多魔者;有久修不能得證者;有停滯不前徘徊者;有迷入困境不能自拔者……等等。蓋是未能實行日損的原因,未至於損之又損的程度。故清內之功不純,修為之力未到。或持心不專,而始勤終怠;或見道不真而棄正從邪;或今日損,明日益,起滅反複;或損於此而益於彼,三心二意,終有牽扯。故心不能清靜,不能無為,不能得道。
太上在此指出無為之路,其用心在於使人知道:損之工夫不可間斷,一定要徹頭徹尾,損之又損;損到無可再損之境,方可得清靜之妙,入於自然無為之道。
學道之人,當日日損,時時損,事事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凡七情六欲,識心知見,人我是非,宿業陰債等,一切非道心佛性的東西,靈台上清靜無一塵之時,才能複歸無為之道。修真人的悔過遷善,止欲生悔,去私立公,去陰增陽,修心煉己,自以為非,先人後己,謙讓處弱等等,皆是“損之又損”,不斷改造舊我,重新造就新我的“損”之道。
頌曰:“智起生於境,火發生於緣。各具真性種,承流失道源。起心欲息知,心起知更煩。了知性本空,知則眾妙門”。天下之人,皆因不能清靜,所以不能得真正。花花世界,五顏六色,圍困著人們,要找出一條生路,也不容易!多少英雄好漢,縱有衝天之誌,卻是英雄氣短,兒女情長,最後都栽倒了,實在可惜!不可被一時花容所迷,花好終有失色時,一旦花落隨風去,你還能擁有什麽?
真美景自在心中,世俗的一切美景,皆是偽裝布景,一旦三寸氣短,成了一具“不動聲色”的豔屍。修真之人,果能一塵不染,萬緣放下,洗去心中濁欲,去其求勝之心,守其清靜之正,得道成真又有何難?
【本章說解】
此章經旨,在於教導世人認識:道以清靜為體,以中正為用。
人能知大道之體用,不有求勝之心,不執一偏之見,不陷入陰陽一端,心修無極,立於旋極,把握太極,執兩而用中,未有不成其為大者。
大道至平至常,至虛至無。人未達到虛無之境以前,仍處在平常之域,隻見其盈,不見其缺;隻覺其優,不覺其拙。所以太上雲:“少則多,多則惑。”民諺雲:“洪鍾無聲,滿壺不響。”皆是言虛之意。大德不德,是以有德;大為無為,是以有為,並非謙詞也。道本是虛無一氣,惟其有德,是以無得;惟其無得,是為有得。故道愈高之人,其心愈下;德愈大,心愈卑,心身言行,完全適從於道。
常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稍有所長,便詡(xu,大言也。)詡然驕盈自誇,傲物淩人,這是無道無德的表現。故太上曰:“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方為得道。修道並非常人所理解的百工技藝之術,而是以虛無為宗,功至於忘我之境,進而至於忘忘的混沌狀態,即是已至化境。
日月之燭光照六合,山嶽之高隱生寶藏。天之高明,地之博厚,皆非有作有為而成。天地之大,日月之明,山河之流峙,人物之生成,皆因感陰陽動靜之機,得太極中正之理。雖然皆同此清靜之氣,均得此清靜之理,但有清濁之不同,其理又有深淺之不一才形成了萬物萬理之差異。若能常守清靜無為,固有之天德積修無缺,便是大成之人;倘若失去清靜的正氣與正理,私意橫出,便是失卻清靜之正性,難以成為大成之人。
本章論述萬事萬物相反而相成之理,重述“反者道之動”之大義:“缺”者所以為“大成”,“衝”者所以為“大盈”,“屈”者所以為“大直”,“拙”者所以為“大巧”,“訥”者所以為“大辯”。這些都是“反者道之動”,相反而相成,以反而為用,因而才能大得大成的自然法則。
世人用事,循有而忘本,知陽而不知陰,知動而不知靜,知順而不知逆。故力求勝物而愈不能勝,最終適得其反,事與願違。皆因其不能以清靜為體,不能執兩而用中之故也。學道之士應知:退是進,弱則強,虛為盈,無為有,以反為正,以減為增。故修證的進與不進,就看心之忘與不忘,唯此而已!
知足章第四十六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這兩句是說:天下行大道,社會安平,國富民昌,無戰爭,無內憂外患,百姓安享康樂,故刀兵入庫,馬放南山,開田辟地,以期馬糞肥田而已。天下若無道,世道必亂,百姓不能安其業,萬物不能安其生,盜賊滋生,兵戈四起,此正是戎馬有用之時。故養兵屯馬,以備國家之需要。
此四句是以馬喻道,馬之去為有道,馬之生為無道,故以馬的“去”與“生”,比擬天下之有道與無道;以“糞馬”與“戎馬”,象征國家之治與不治。比喻巧妙,寓意深遠。
治國之道,當以無為自然以養民,以無欲之事而安民。好象馬匹一樣,雖是有用之物,用之於疆場可以衛國,用之於戰陣可以禦敵,用之於農事可以耕田。道行天下之時,國泰民安,上下祥和,無兵甲之患,天下太平安然,百姓安居樂業,故用走馬耕田種地,積糞肥田。故曰“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糞”者,肥田之物,亦作動詞用。《河上公》注曰:“卻陽精以糞其身”。其意引伸為修道治身,當清靜無欲,節約能源,修德養心,煉精化炁,滋養性命。修道之人,當守清靜無為之道。若不養清靜,或生貪得之欲,或求名利之榮,身中“戰亂”不止,心上刀兵奮起,性中意馬橫出。千思萬念,頭緒不斷;是非人我,日日不休;三魂七魄,盡成魔軍;五髒六腑,盡成戰場。神不能守其舍,心無一時之安閑,何異於天下無道時的戰亂景況。故欲保性命之長久,必須治之以無為之道。
人若不妄作妄為,不生邪思偏念,以中正之道立命,以平和之氣養身,自然清靜無為,身中的“天下”自然太平。
罪莫大於可欲,
“罪莫大於可欲”,人的欲望是罪惡的總根源。欲之為害,無所不至。譬如酒池肉林,象箸玉杯,皆是一念之欲。名譽富貴,財物享受,求勝於物,逞強於人,貪高求大,執相偏迷……,凡此種種,皆為人欲之私,皆是造罪之根。故曰“罪莫大於可欲”。
人的欲心生起,猶如千鈞之弩,惟在一寸之機。一星之火,可燒萬頃之荒;一念之正,可除萬念之妄;一念之邪,可引萬魔之興;一念之善,即是天堂聖境;一念之惡,即是地獄之客……。可見人之一念,關係甚大。修真之人,心性標準要求更高,先要從止念靜心,止欲生悔處作下手功夫。心不虛靜,不從小處克己,念頭不止,妄心頻動,雖晝夜無眠,殷勤求道,亦隻是空勞其形,空有其名而已,豈能逃脫業力的纏擾。
修真理法學認為:全息因果學說,是闡述生命現象的基本法則。是宇宙間最根本的自然規律,天地萬物,概莫能外。“因”,即生命產生的因緣,其信息儲存於生命的本因中。“果”,即果報,是內因和外因聯合集約體結合的必然結果。因果是一對陰陽,因果互根而相生,因果律是決定人生死的最根本原因。世人多是“不信自然無以明,醉生夢死混人生;消盡宿福造新業,不識身後墜(zhui)沉淪。”不知人的生命升降沉浮,存在與消失,皆是因果的相續變化,在不同時空的轉換。
人體生命的一切身心活動所造成的“心、口、意”三業,都會如影隨形。一旦這種業力能量釋放,不同之因,必然結出善惡不同之果。全息因果規律,是宇宙間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前輩有雲:“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以此理詳觀人的出生時空,榮辱盛衰,升降沉浮,福祿壽夭,際遇機緣,生老病死等等,都是自然因果規律的調控;都是自性所造善惡罪業的循環;都是自種其因,自收其果。人的禍福吉兇,都是自作自受,不作不受,循環不息,任何人也無法抗拒。
“人身難得今己得,此生不修待何時?”前人這兩句名言,是了悟性命真理的由衷之言,值得借鑒。佛家道家對常道中人的肉身軀體如何延緩衰變,減少能量損耗,阻止器官組織的變質以及損壞,作了大量深入研究。人類鍥而不舍地尋求長生久視之道,探索長壽的門徑。曆代先賢深知:“千年鐵樹開花易,一失人身再複難”;“萬般皆不去,唯有業隨身”;“萬劫千生得個人,須知前世種來因,速覺悟,出迷津,莫使輪迴受苦辛。”千經萬典,千語萬言,皆是為了讓人跳出私欲這個苦海,明理修真,複命歸根。
【禍莫大於不知足,】
“禍莫大於不知足”,“禍”者,害也。天下之禍事,皆來源於人心的不知足。人生於天地,萬善皆備,一性渾然,未嚐不足。隻因進入後天狀態,受物欲的交攻,私心橫生,舍真投妄,認假為真,認賊作父,而迷失本性。不識性中之真我,不知心中之真貴,所以眼常向外尋物,不知身內有寶;不知天地萬物之富貴,在我心中皆有;大道之至理,在我性中儲藏。怎奈世人舍其自具之富足,而卻懷不足之心去向外求。這就好似住在金山上,卻去求外之赤土;又似端著金碗,卻去沿街乞討一樣。實在是愚癡之至!
天下之不知足者甚多。在上者不知足,幹戈必起;在下者不知足,必招禍辱;富貴者不知足,更加貪婪;有權勢者不知足,必生爭奪;士農工商不知足,則貪多不已。百姓生不知足之心,欺詐必生,盜風日盛,人情淡漠,矛盾日多,社會風氣必然不良,禍必隨之而起。故曰“禍莫大於不知足。”
人切勿包藏禍心,損害一切,眾生雖未覺,天地悉已知;危人還自危,枉彼還自枉。天堂及地獄,一切由心造。人既欲心不起,淡泊明誌,德心常滿,誌心常泰,無求於世,無惡於人。凡事得也自然,失也自然;成也自然,敗也自然。無得失成敗之心,禍從何起?
人既知足,自能守分安命,順其自然。無諂無驕,不爭不奪,常行坦平之道,長沐太和之風,常養仁善之德。行住坐臥,處世接物,真心內明,真性常定。修心煉己,常樂其中。有事無事,常若無心。處靜處鬧,其誌唯一。有無雙遣,寂用俱忘。如此常行常足,性命可保,道修可成,有何禍患可生?
修真者身處紅塵,花花世界,物欲誘人,順逆無常,層層磨考。粉白黛綠,美麗紅妝,盡皆迷人耳目,勾人欲心,猶如殺人刀兵。有偈(ji)雲:“修心先作如是觀,色皆虛幻有何貪?四大假合無常限,苦苦連天出世難。”可不畏之!凡修道人,患難必多,魔難病苦,身家逆難,種種不順,坎坷不平,此皆是消去三世業障的過程,當以歡喜之心對待之。往昔自種之因,當受今生所結之果。欠債還賬,公理公道。心甘情願,無怨無悔。為卸心身沉重的包袱,借此良機加速清理消除。了完此業,身心無掛,盡皆解脫,輕裝行道。此乃天賜良機,求之不得,當懷誠敬之心,感謝天恩大德!
【咎莫大於欲得,】
“咎”,即過失、罪過等。違背於理謂之“咎”。求其自有謂之“欲得”。“咎莫大於欲得”,是說人心不知足,便生貪得之念。為了達到個人私欲目的,不惜違背天地良心;不擇手段,甚至鋌而走險,終必招致災禍臨頭。
“欲得”之心,其機雖微,其害最大。如饑思食,如渴思飲,念力極強,心之所專而不移;誌之所向而不能止,雖禮義廉恥,亦在所不顧;雖親戚朋友,也在所不惜。一見利益,便起爭奪之心,眼紅心急,惡如狼虎;一聞可欲,即生貪鄙之意,爭奪之念,毒如蛇蠍。見利忘義,百計千謀,無所不用其極,定要不見兔子不撒鷹。損人利己者,必是先撒網,後求魚。為了得到名利,則工於心計。世間種種“欲得”手段,所用不顧其及,其所作所為,皆非善良之輩所當為。欲得於鄉黨鄰裏,未有不遭十裏八鄉之橫議;以非法手段攫(jué)取國家公利,必遭百姓痛惡。凡此種種不正當之得,無窮之怨惡,自此而生;莫大之過咎,自此而成。喪身害命,貽患國家,皆一念之“欲得”所致。故曰“咎莫大於欲得”。
當今世人的心田園地,充滿著貪欲烈火,沒有一點甘露法水滋潤,偶爾得到點滴雨水,亦占為己有,不肯布施半點給他人,造成了人心空虛,陰火旺燒,心緒浮燥,即是冷氣冰水也難以使他冷靜下來。本來長滿青草綠葉的心地,因為“欲得”火氣的焚燒,使翠綠的生命幹枯,黃道寶土變成焦黑,淨土變成汙地,心身內外到處充滿著火爆氣息,天上地下亦隨之感應而變化,使這個世界道德淪喪,邪氣橫行大地,人心暗藏刀戈,將心田裏的青綠翠苗踐踏得寸草不留,無形中斬斷了自己的慧性道根,實為可惜,這是最大的咎過!
修行者當洗心滌慮,去欲除貪,雖於暗室獨居,當以清靜自養;雖處風雨泥濘逆境,亦應堅守正心自力。切記三天記善,五帝考功,皆非虛假。當潔心自律,做個無過咎之人。前人雲:“頭頂三尺有神明,地下三寸有大道。”修真者萬勿棄業,心不貪欲得,則性明德光足;足不履邪徑,則舉步可得地道;手不觸非禮,天道伸手亦可得!修道說來困難,唯在一顆人心上。大道不遠人,人自遠之,所謂“頭頭是道,步步是道”。一粒種子撒在方寸,隻要以清淨無欲之心去精心培育,必能開花結果。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上文之“可欲”、“不知足”、“欲得”,三者總是一個貪字。因為心中有嗜欲作貪種,所以“可欲”之念,隨時生發;“不知足”之心,無所不至;“欲得”之貪,無處不有。
“知足之足常足”,是說人既然欲心不起,德誌常滿,心身常泰,無心無求,無求於世,無惡於人。凡事得也安然,不得也安然,一切順其自然,禍從何起?人既知足,自能安守本份,不爭不奪,修己以靜,真性內明,常樂於中;行走坦平之道,常沐太和之風,又何咎之有?人最怕的是欲心一起,不能克製剪除,久而越累,欲心越重,以至於窮奢極欲而莫能救也。
自古得失所係,全在一念之間。一念之靜,即是天堂福地;一念之欲,則是地獄萬苦。所以克治欲心,可造無限福田。可見一念之欲,其始雖微,其終則大,遂成浩劫,可不慎乎?
不知足者,愈求愈失,愈失而愈求,造成惡性循環。以致力倦神疲,勞苦不堪,百害而無益。豈知窮通得失,其力在自然,非人力所能為。若能知足者,順其自然,行當行之事,得應得之得,何需憂慮?
學道之人,果能全乎天理之正,克製人欲之私,則萬物之理,無不備於我心;天地之德,無不歸於吾身。既知此理,不必妄求,而終日心中有餘;不必妄得,而意中無時不足。麵對紅塵物流,心中自然清涼自足,無往而不泰然自在,無處不是自足之足。故曰“知足之足,常足矣。”惟君子認得真,看得透,放得下,不求身外之物,唯求自足於身心而已,故能常清常靜矣。
為人處世,隻要守一個“忠”、“中”字,則人人歡迎,沒有怨敵。好象天堂的大路四通八達,沒有任何阻礙。一個人隻要遵行中道,縱然要經過一處擁塞的地方,人們也會讓開請他通行。反觀世間許多貪得不知足之人,總是詭計多端,處處用計害人。這好象一個人在山野中四處設布陷阱,想要捕害飛禽走獸。但鬼計陷井設多了,難免自己墮(duo)落深坑而亡。俗語雲:“捕蛇被蛇咬,捉虎被虎傷”,“害人終害己”。這是天經地義、千古不移之真理。《太上感應篇》所說的“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就是這個意思。
【本章說解】
本章經旨,主論人心之私欲,是罪惡之源。教人要止欲生悔,防微杜漸,力戒心外求物,清靜心身,涵養心性,戒除私念,方可不生憂患。此與儒家之“慎獨”,佛家的“正覺”,同為一理。
心為一身之主。《素問》中說:“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人的“心神”,傳統上稱為“真龍”、“赤子赤真人”,又號“南方赤帝君”。此神能動能靜,能善能惡,生於靈台之宮,號曰“明堂”、“靈童”,此即人之本性也,亦即人的天地之心、天真良心。天屬陽,地屬陰,天地之心,乃是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合之心。陰陽合,有此心;陰陽分,無此心。識得此心,守而不失,則大本可立,大道可成。
頑心者,後天私欲之人心。心動則著於有,心往則著於相。此類心與天地之心雲泥相隔。人心是識心的同義詞。識心動即“識主”動,動則生欲。欲心又稱為“欲神”,欲神一動,即生出凡欲濁識,劇烈的心動意搖,能產生大量毒素、幹擾素,可破壞人體內先天後天兩大係統的機體和髒腑功能。
人體的元性、心神、元神,最懼怕凡欲濁心,見此必損傷,畏之如虎狼。故前輩有雲:“生我者神,殺我者心。心生於物,死於物。心正則神定,心動則神移,心亂則萬神皆廢。心生則性滅,心死則性現。”由此可知欲心、識心與道心之間的辯證關係。識心是證道的頑敵,變識心為道心是修真的雲梯。故曰“一顆凡心日夜磨。”
人之性為體,心為用;性主靜,心主動。體用之中動靜生,動靜之中生善惡。故動於善者天理昭然,天德顯現,妄念不起,私欲不生。動之不善者,則邪思橫出,妄念叢生,可欲之心無所不有,欲得之念無所不至。人的不知足之心,俗稱“人心不足蛇吞象”,猶如漏鬥裝水,永難滿足;其不止之念,好似逝水東流,永不間斷。此種妄動之心,遮蔽虛靈不昧之性體,迷於卑汙苟賤之中。一念之差,至於身亡性害而不悔;一時之錯,鑄成禍身敗性而不悟。此皆是“欲得”、“不足”之心所造成的。因此,人在理與欲分判之際,在善惡未發之時,當以“止欲生悔”之心,克之戒之;以一念之正,製伏一念之邪;以一念之覺,照明欲心之迷。如此伏邪歸正,以善歸性,則有何患何憂之慮?
本章又以天下比人身,以馬喻火候煉丹。人若道豐德滿,則精盈氣充,順而守之足矣,何須外求?若無道德,則精氣消散,不得不用元神真息修治身心。下手之始,先養外田,故曰“戎馬生於郊”。待至陽生藥產,再行進火退符之功,野戰守城之法,收歸爐內,慢慢溫養。至身中垢穢除盡,清光閃現,好似天下又安然,放馬南山,故曰“卻走馬以糞”。但天下一亂,一身之危,莫不由一念欲心所致。若不斬除,任其潛生暗長,以至精髓成空,身命難保,豈不悲乎?凡人欲心一起,必求欲得而後快。即使事事如意,奈何欲壑難平,貪得無厭,輾轉不休,此即“有天下而失天下”,“有身命而喪生命”。唯知足者可以安然無事,常居有道之天。
知天下章第四十七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戶”,即門戶。“牖”(音友),即窗戶。“窺”者,視也。凡夫走出戶外,方可知門外之事;打開窗戶,才能看見窗外之物。但其所知所見者,僅是顯態所顯現之事物。天下之事至廣,天道之理至妙,隱態微觀世界實存的一切,常人難以肉眼凡識可見可知。但天下確有大智慧之真知者,能不出戶而見天下事,不窺窗可知萬事理。此真見者,見之於性,此真知者,知之於理。明心見性之人,世道之變遷,人心之更易,天下之事無不洞悉於方寸,未有不可知者,微妙之天道未有不可見者。此便是“聖人不出門,能知天下事”之義。
聖人不出戶,能知天下事,皆是窮一己之理,即能知天下之理;以物我同源之心,而感知天下人之心;以己性之圓明,而明知天下之萬性。聖人通天地之理,心中裝著天下,與天下萬物息息相通。天下之吉兇消長,萬物之生發變化,萬事之屈伸往來,時空進退之千頭萬緒,陰陽交替之順逆存亡,聖人皆能感而遂通。既能知其所以,又能知其所以然。故能“不出戶知天下”。
天道與人道同,天人一貫,天人相通,修己身之命,即能契合天道之命。所以聖人不出戶而能知天下。人性清淨,天氣自正;人心多欲,天氣即濁。吉兇利害,皆由心生。天之道,即聖人之性。天道內外無間,動靜如一,普化萬物而無心,順應萬物而無情。天道之用,動有風雲雷雨;聖人之性,與天同體,雖動有喜怒哀樂,而性之本體卻寂然未動。
天道在人,就是正性;明心見性,即是人之天道。性即理,理即道,性、理、道三者為一,謂之“天道”。天之道不外乎一性,天下事不外乎一理。以此而知,“不知”中自有真知;以此而見,“不見”中自有真見,何須出戶窺窗去知見?
聖人之心包容宇宙,虛若太空。聖人慧性之光,普照天下萬物,猶似宇空大明鏡,天下萬事在這個大明鏡中,曆曆在目,真假了然。此正如《西遊記》中,真假孫悟空在佛祖慧光的明鑒下,各顯原形。又如孫悟空雖一個跟鬥可翻十萬八千裏,但卻跳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由此可知聖人“不窺窗知天道”,是其真性之明鑒慧知,是佛道金光之朗照無遺。故對天下之事,無所不知,無所不明,此並非虛妄。隻是有待世人以現代科學的高科技手段去驗證罷了。
天地之間,不過陰陽動靜而已。陰陽動靜之變化,不過是無極太極之理的生發而已。是故無極為混沌一炁之始,太極為造化之樞紐,萬物生發之根本。聖人抱一而涵三,觀空習定,身不出門戶,足不履塵市,於陋屋獨居,一步不移,似乎孤寂。但神定則慧生,雖不行卻勝於行,雖不知而遠勝於知,此即慧明慧知也。
凡人以眼見為實,聖人則以不見為真,故終日乾乾,於不聞不睹之地,息慮存機;隻有內知,而無外見,似乎杳冥(yǎoming),而無極中則有生。雖不見而彌張,雖無名而愈著。至於天下人物之紛繁,變化莫測之玄妙,皆是無為之道之所為。所謂盡性之妙,正在於此。能盡其性,故能知世人之所不能知,能見凡人之所不可見。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兩句中的“其”,是泛指顯態世界的常人。天下之事雖眾,天道之理雖微,但皆不出於心,本不須出戶而求之於外。世人在凡俗中,雖終日出外索求,所求皆是外見外知,皆為皮毛華表,難知見事物之核心本質。即使遠行萬裏,亦未曾走出有形世界的物器之外。雖去遠求,心中無眾妙之門,其出愈遠,其心愈迷;其妄知愈多,真知愈少。故曰“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彌”者,是更加之意。出外而求天地之道,求其形也。天地不可以形去知,而可以理求通。“人心含天理,天理在人心。”求知天地之道,即使走遍天下,詢問天地之機,廣求天下群賢,求教天命之理,雖也可有所知,但遠不如求諸己。不求自心,而求外人,不求索於內,而求索於外,縱有所知,但相比較而言,都是舍近求遠,舍多得少。若知理在此,何必出戶遠求?
聖人深明天地之道不在其形,故不以形去求形;知道名不在顯跡,故不外見;知成不在有為,故常無為。天下之大,萬事之多,天道之微,其理之常,本不須遠求,一切道理都在日常生活中,一切皆在自心中。一事當前,在方寸之地,為私與為公,凡心與道心,隻此一瞬之間,真與假即立竿見影。
奈何今之世人,循於耳目識心偏見,構囿見聞之蔽,隻去向外向遠處搜尋,不向本性中自悟。不知“知”非外來,“見”非遠至,見見成成,小而細入微塵,大而包容三界,無不在我本心之中。此即“性中含天地”之理。學道者何須枉耗精神,認假棄真,舍近而求遠,舍內而求外呢?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聖人善觀天下,而不以物形觀天下,而以一身觀天下,以一理觀天下。一理者,宇宙之本源也,無所不通,無所不貫。以我之一理,觀於天下,便是萬物相同之理,何須勞形訪於天下?何須遠涉去搜尋?妙理自然吻合,心之真知自然圓照。聖人通曉宇宙真理,得天人合一之體,與萬物共體共性,故能與天地之理一通百通,與天下萬事萬物感而遂通。觀天不上天,觀地不入淵,便能知天地中的一切。此皆是以性悟之,以心知之,故無所不通;以小知大,察內知外,無所不貫。這便是聖人之“不行而知”。
“不行而知”,即上文“不出戶,知天下”之義。
所謂“不見而名”,古之聖人不以天地之形觀天道,而以一心觀天道,以一性觀天道。“一性”者,天之稟也,萬物皆全息性地稟受於宇宙本源,俱含“一炁含三”之三元(源)和“一元四素”的象數理炁基礎物質。故人性中無物不有,無物不在。以性觀天道,眼前便是大千法界,性中之理便是乾坤,何勞身形去訪外?何須博古又通今?一切有無之真名,自然顯露;心上圓明之“道眼”,自然洞見;我之真見,不必睜眼,即可自然妙具。此便是“不見而名”之義。
“不見而名”,就是上文所言“不窺牖,可見天道”之義。此“名”字,隻是一個符號而已,如某人某事某物之代號,皆可指名而稱。所謂“不為而成”,聖人雖不行而知,不見而名,豈非僅知之而已,而是知而有成,見而有成。既知其成,既見其成,性與天道,渾然一體;理與天下,同然一用。不容矯揉造作,不用有為人力,自然而然,無為而為,自然而成。天地人物,有無虛實,俱在此“成”字之中。譬如“繼之者善,成之者性”,就是“成”字之義。“繼”者,言其氣也;“善”者,言其理也。萬物未成之始,先受之此氣,便是“繼”。氣未受之前,先得此理,便是“善”。萬物稟受此氣而成,便是“成”。萬物既成,此理此善便是“性”。是以謂之“成”。
文中所言的“不為而成”,譬如陰陽成其象,天之道立。剛柔成其質,地之道成。仁義成其德,人之道備。天之成,成其氣;地之成,成其形;人之成,成其德。天地人之氣、形、德,皆是一理而已。此理在天為道,在人為性。
玄靈修真學根據道家“一炁含三”、“一炁化三清”理論,結合現代科學的研究,提出質元(源)、物元(源)、體元(源)的“三元(源)”學說。“三元(源)”理論認為:宇宙萬物的孕育、形成、發展與變化,無論順變或逆變,都不能離開三元(源)。三元(源)是天地之本,萬物之源,是“三生萬物”的理論基礎,是人類認識宇宙萬物的核心理論之一。
聖人“不為而成”,正是成其性也。所以聖人能知天下,能見天道。萬物之理,於此而備。盡己之性,未有不盡人之性者;盡人之性,未有不盡物之性者。三者既盡,萬物之性成矣。萬物之性既成,即聖人之性成也。人能見我之性,則見聖人之性,見聖人之性,則可見天道之不為而成矣。則何須外求?修行者當勉之。
【本章說解】
此章經旨,是言大道不離於一身。道就在身中,就在心中,就在性中。人身是一小宇宙,來自宇宙本源,與天下萬物同宗、同炁、同體、同理,皆是大道“一炁含三”、“一元四素”所構成。故人與萬物同其母,與天地萬物同其心,息息相通,相感而應。此即“天人合一”、“人天相應”之理。天下雖大,不離我之一身;天道雖幽微,不離我之一心。心性清靜虛明,則天理顯著;應事處正,則萬事安寧。天下萬物皆備於人身,大道之理皆寓於人心。
但人心被物所蔽,故舍近而求遠。正如杜牧詩《登池州九峰樓寄張祜(hu)》雲:“睫(jié)在眼前長不見,道非身外更何求?”《宋詩紀事》夏元鼎詩雲:“崆峒訪道至湘湖,萬卷詩書看轉愚;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德本於心,向外求之者昧。若能養己之德,修至識心滅而性心活,則道德之體用全成,大道之至理全備,所以能識古今,能通萬物之造化。雖萬變現於麵前,明之而不失毫厘。事之成敗始終,知其細微,見其本末;陰陽吉兇消長,莫不天人相應,莫不顯隱同觀。此皆是不出戶,即可知可見之大義。
聖人能知天下,還有其本體具有生物質元光的重要環節。聖人之形光一體,其光可朗照三界。《法華經·序品》中說:“爾時佛放眉間白毫相光,照東方萬八千世界,無不周遍。”《無量壽經》說:佛“光顏巍巍,如明淨鏡”。
宇宙中人與萬物,皆含有非肉眼可見的生物質元光,隻是量級各有差異而已。人的肉眼隻可見所含氣、炁、光的密度較高的物體形象。生物光是氣與炁的質量升華,古時稱為“相光”。此種光並非“常道”之光,而是一種“非常道”之光和“慧光”。修真界稱為“生物質元光”。此種光隻有在清靜身心,心歸本源合元神,光明方能顯現。前人所說的“慧觀”,就是在這種高質能光中玄觀。所謂“觀其妙”者,就是於清靜中在光態下顯現其妙。聖人之“知天下”、“見天道”、“不見而名”、“不為而成”,以及所謂“常明”、“複命”,都是在高質量的光能中才能實現。
聖人知見萬物所用之光,其小無內,小中見真;其大無外,朗照宇宙,無處不可照見。天上地下,身內形外,甚而深至核心。聖人所具之光,能穿越多維空間,能超越三十六時空,直接從本源核心上獲取能源,故能衝破時空屏障,照亮三千大法界。身不遠行即能“知天下”,即是此義。
世人以眼視物為常,所攜帶的一點靈光長期損耗,不知返觀內照,內天地中失卻光明,故難於真知萬物的本質。今人“不信自然無以明”,甚至嗤笑“聖人不出戶,便知天下事”為神話,為不可信之虛言。正如《太上大道玉清經》所說:“凡夫之人,雖解法性,不習真常,但明至理,身在合道,是故道與理乖。譬如有人身坐狹室,心遊十方,無所障礙,或說至理,聰辯無滯,離合隨心,此名心得入理,不明身得入道。”此段論述言明了性功修證之所得及其驗證。上乘性命雙修者,則要求盡性了命,從而達到“形神俱妙”,進入隱態慧觀,方可知太上所論並非虛言。
本章重在言:道以無為為宗,以慎獨為用,無為而無不為,無知而無不知。“無為”並非枯木槁(gǎo)灰,而是一種“萬象皆空,一靈獨照”;又曰“一覺而動,一陽發生”,是為元炁。修真了道,不過煉此性命而已。若無真意,性無所依;若無真炁,命難真造。以真意采真炁,兩者深化為一,即返於太極之初,得丹之一。修真當執兩用中,於無為之中,又要有作有為;於無知之內,又要有知有覺,方不落頑空,不執著有。待到功力深厚,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久之空色兩忘,渾然物化,即與大道同體。
觀天道可知大道。天雖無言,四時而行;地道不語,萬物而生。這就是天地之道的“無為而為”。前輩雲:“無為是天性,有為是天命;無知是元神,有覺是元炁。天地間非二而不化,非一則不神。神而不神,不神則神,此即是得一而兩,神而化之的妙境”。修真者長養虛靜,常守虛靈,則性命長存,而大道可成。切勿偏執於有為與無為之一邊,而入於旁蹊。請各自揣量而行。
日損章第四十八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為學”就是求知,故曰“益”。為學者背誦詞章,學習百工技藝之類,廣為拜師學藝,苦心鑽研,博學多覽,日積月累,知識必然豐厚。為學者以多聞多見為旨,以才思敏捷為上,以智巧出奇為能。智慧愈高,知識愈多,越為有益。古之所學,以四書五經,政教禮樂之類,教做人之理為益。今之所學,以數理化等現代之學為能,所學皆為常道做人做事的後天顯態知識。“日益”,即隨著年齡之增長,人的智識與日俱增,情欲文飾也日益豐多。
所謂“為學日益”,就是常道之多學、多聞、多見。做人之道,當通情達理,知曉人倫五德;乃至博古通今,玄覽經典,明事物之要領,窮天下書之理,論天下事之短長,學做事之技能。日日勤學,天天進益,學識淵博,心目廣遠,知書達理,成為一個有道德,有專業技能,奉獻社會,有益於國家的人。故曰“為學日益”。
為道是為了去妄,故需日損。損不徹底,則知不全。故修道者以損為益,日損日益。若損之又損,妄心去,真心全,即是無為。無為包容著有為。進入無為之境,有為與無為合為一體,在無心無欲的靜態中,行有為未嚐不是無為,故有為與無為全在一個“心”字。
“為道日損”與“為學日益”相反。為道者的目的是複返先天,複命歸根。要求不聞不見,不拘泥於文字,不用後天聰明機智,不落於後天識心。雖慧性圓通,但不顯露聰明,若愚若拙,如魯如鈍。時時除情去妄,不染人欲之私。念念歸中,求返樸歸真之道。悔過遷善,省己時時,舍己忍辱,真誠消業。身不妄為,意不妄動,修聖人清靜之理。全之於心,體天地無為之道。淡化“常道”之有,修“非常道”之無,逆“常道”之反。久之則益損為一,有無為一,天我合一,則可無為而無不為也。
修真就是在“常道”中修“非常道”,在“為學日益”中修習“為道日損”,在塵中修習脫塵。修真者要先修人道,再修天道。修真人入世而修,先要學做人之理,學做事之能。在修道初期,要參學大道理法,明理知法,以為舟船。當理法融匯貫通之時,即需放下一切後天所學,方可進入無為上乘之境。
修道者並非不要後天之學,而是要執兩用中,在“為學日益”中,修學“為道而損”,在常道中修悟非常道。若以博覽群書,廣通古典為事,不返觀內照,不守道心,則愈學識見愈繁,陷入理迷怪圈,必心誌紛而神明亂。雖學愈多,而道卻愈少,久之還可能損傷渾然太極,破壞積修的內道場。
學道猶如剝蕉,愈剝愈少;又如抽繭絲,愈抽愈無。以至於無無之境,方為得道。修真重在修心修德,以損為益,以道為學。損去一分私,即得一分公;損之愈多,道心愈進。人情世態,名利虛華,一切妄為,宿世惡業,一切塵緣。凡是不符合道心佛性的知識、思想、意識、濁塵等等,皆要損幹損淨,一筆勾銷。譬如一張染有汙跡的雜色紙,要把它損成純淨透亮的白紙,好在這張白紙上,重新描繪真我人生。故曰“為道日損”。
雖然“為學”與“為道”有異,但其道卻同。故無論學道或是做人,皆可取兩者之長,出有而入無,執兩而用中。善為學者,當於“損”中求益;善為道者,常於“益”中求損。所謂“損中求益”,比如除去人欲之私,不做損德敗道、損人利己之事。而以自己所學的知識奉獻社會,利益天下百姓,則學即有益。能如此,則知識愈多,為人民貢獻愈大,為學未嚐不是益。若是將所學知識作為謀私的手段,損人利己,乃至為害社會,則是知識愈多愈有害。此即是“為學日益”與“為道日損”之辯證。“益中求損”者,比如富貴者忘其富貴,有知識名望者去其榮華之心。淡泊明誌,舍其有餘,守其不足,此便是“益中求損”之妙。
現代教育普及,從幼童至大學,皆不離學。論文字,可以振筆疾書,論數理化等,可謂之滾瓜精通。究其用處,隻為個人功名利祿。若問“濟世利人”,則被笑為傻瓜。對於古聖先賢的行止遺訓,僅作為問答而用,無人效法實行,變為“白讀書生”。更有甚者,書讀越多,心越奸巧。鑽法律之空隙,犯法技術也越高明。
求學本為“進德修業”,如今卻變為“發財事業”。為學旨在充實學識,提高人性品質,若淪為“謀生工具”,將書本當作“鈔票”,那就太不值錢了;若將知識作為“犯罪技巧”,那就成為“斯文掃地”了!願世人將課本當作“道德經”,切莫視作“生意經”,方不負祖先們的期望!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天之道“損有餘”而“益不足”,這是宇宙不變的平衡法則。“損”與“益”是對立的統一體,兩者相反而相成。
“損”就是“舍”,“益”就是“得”。損中有益,益中有損,互為因果,互相轉化。天道之理,就是先舍後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舍去此,得到彼;舍去私心私欲,得到的是清靜無為;舍去的是損德敗道的邪惡,得到的是仁善上德正道;舍去的是有形的物質利益,得到的是無形的福德;舍去體內之陰邪病氣,得到的是健康長壽,長生久視。這就是修真者的損益觀。
世人隻願得益,不願損舍。人心皆是得益愈多愈好,而不願失去既得利益。豈不知益中藏損,損中含益的互變之理。《易經》將“損”卦置於“益”卦之先,即是昭示天道“先損後益”之理。
“損”之道其理深邃(sui),其意重大。常觀學道之人,有業累纏擾,反而多病多魔者;有久修不能得證者;有停滯不前徘徊者;有迷入困境不能自拔者……等等。蓋是未能實行日損的原因,未至於損之又損的程度。故清內之功不純,修為之力未到。或持心不專,而始勤終怠;或見道不真而棄正從邪;或今日損,明日益,起滅反複;或損於此而益於彼,三心二意,終有牽扯。故心不能清靜,不能無為,不能得道。
太上在此指出無為之路,其用心在於使人知道:損之工夫不可間斷,一定要徹頭徹尾,損之又損;損到無可再損之境,方可得清靜之妙,入於自然無為之道。
學道之人,當日日損,時時損,事事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凡七情六欲,識心知見,人我是非,宿業陰債等,一切非道心佛性的東西,靈台上清靜無一塵之時,才能複歸無為之道。修真人的悔過遷善,止欲生悔,去私立公,去陰增陽,修心煉己,自以為非,先人後己,謙讓處弱等等,皆是“損之又損”,不斷改造舊我,重新造就新我的“損”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