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說解】
本章經旨,太上全為正人之性而說。“無名之樸”,就是“無為”之道;無為之道,即是無名之樸。以隱微顯著分而言之,似乎不一,合而言之,本是一體,同是天地無名之始,至誠無妄之理。天之所賦者是此,人之所稟者是此,物之所受者亦是此。運作於天地之間,謂之道;秉受於人與物之心,謂之性。人能成此性,是為天下之完人;物能成此性,是為天地之完物。一性成,則一理全;一理全,而眾理無不備矣。
至誠無妄之理,有隱亦有顯,有體亦有用。隱微者為體,顯著者為用。體為萬物之總持和樞紐,用為萬物之運化和眾妙。其體雖微,寂然不動,卻能感而遂通;其用雖顯,廣大悉備,卻能用之無窮。用的目的,在於使萬物複命歸根。經中所謂“無為而無不為”,正是此義。是故天地化育萬物,非此而不能化;聖人教民,非此而無所教。以此而化,天下無所不化;以此而教,天下自然文明。故聖人雖不言,卻無所不教。以此觀之,人與天地之體用同一,我之體用,未嚐不是天地之體用;天地之體用,未嚐不是我之體用。天下國家,萬物萬事,萬殊一貫。候王百姓,上下一心,合同體用,心心相通,天下必自正。果能如此,治國之君,未嚐不是上古之堯舜;當今社會複歸文明,未嚐不是“無名之樸”。
今之世人私欲過甚,蒙蔽太深。視祖先為愚昧,視道德為過時,視“無名之樸”為假說。雖使盡人心小聰明,追求虛華外表,貪求物質享受。自以為今勝於古,豈不知當今人類已經深深陷入虛假之中,舍本逐末,離根求華,以致所麵臨的諸多苦難,許多難以逾越的鴻溝,皆是人心不古,不修道德,自以為聰明的真愚昧所造成的。
無為而無不為,總是一道之妙。“無為”為體,“無不為”為用。用本無用,“鎮之以無名之樸”便是“用”。體本無體,無欲而靜便是“體”。體用相因相比,總是一個大道。隻是要人知其體而體之,知其用而用之,其理自得,自性自正。此正如《老子疏證》所雲:“鎮之以無名之樸,謂人君清虛自守,不見可欲,使群下莫由窺測高深,不能欺蔽之也。”
太上聖祖在本章對候王如此諄諄教誨,是寄厚望於後世治國者,以道修之於身為真,修之於天下為普。使候王知而守之,以己之道德,施於天下,以化萬民萬事。“無名之樸”者,就是以靜製動,以質止文,以淳化巧,使欲心雖將發作而不得發,並能釋然自反,止欲生悔。無欲則靜,靜則能返於無名之樸。此乃所謂“我無欲而民自樸,我好靜而民自正。”
渾全未破的“無名之樸”,即是自然大道的體性。在人身則是未被情欲鑿喪的先天本性,它沒有任何私欲與妄想,至為清淨純樸。無名之樸是自然的,它能鎮百邪,驅萬魔,能調治一切紛亂,使之趨於有序化。能持正而守無名之樸,心身將自修,天下將自正。
論德章第三十八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上德”者,就是真德、無上之德。“不德”者,即不執著於德、不用私心去行德。上德之人,心如天地,包容萬物,其德朗照太空。其德性沒有任何雜質,純是天理獨現;其德行循其自然,真誠純樸,濟世度人,不見蹤跡,不留姓名,不被人知,不圖迴報。這種無私無欲、無後天造作的德行,即被稱為“不德”。上德是“道心”、“佛性”的完滿體現,是一種自然無為的真常之德,沒有後天主觀意識斧鑿刀雕的痕跡,無跡象可睹,無端倪可察。不顯山,不露水,是內在的、無形的、含蓄的、無心無意的德性的自然流露,是道與德的一種自然而完美的結合。上德無為而無以為,無以為則無不為,使萬物各順其性,各立其命。其德光照天下,其恩惠及眾生,天下萬物無不受其益,但卻不知其所以然,也無從去迴報。
上古大德之君,天德昭明,厚德蘊之於心,施之於物,萬善全備。但卻不自知其德,不自以為有德,此即謂之“上德”。上德之聖人,雖不自有其德,但德之本體卻日日常明,德之妙理卻時時具足,日用常行,事事處處,無不是德。德不自有,其德無窮;有德不自是,其德至大。聖人之上德,宛如日月,施光明於萬物,養眾生於無聲,寒暑隨之周轉,晝夜隨之交替。故才有人與萬物的陰陽平衡,生長發育,休生養息。日月之明,不分美醜善惡,皆一視同仁;從不計較得失,運轉不差毫厘;從不炫耀其德,默默奉獻如赤子。聖人之德,如同日月,其德與日月同明,其道與天地共心。此便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下德”者,不及上德,其德性尚未圓滿具足,不能自然無為。行德的心意不純淨,所以執著於有為行德。其所以執德,是因為不明道德的深意,德性、德能尚未具足,故不能行無為之德。此類心態下所行之德,是謂“下德”。譬如胸懷私心,行小仁小惠,施人財物,助人之難,雖行善事,但卻以別人能看見其善為喜,以圖人之感謝迴報為樂,以求個人聲譽為念。其德可見,其譽可稱,得人感謝,這便是“下德不失德”的種種表現。
下德之人雖有善心,但心地不純,行德中仍有“私”字夾雜其中,故執著於德。為了積德而行德,抱著“不失德”之心,執著於德之外相,這便是無德的表現。先輩曰:“有心行善不為德”,即是此義。德性是一種聖潔崇高的道性表現,全然是純真天性的自然流露,容不得半點私心雜質。心有幾分天然,便有幾分德行,稍有雜念夾雜其間,雖也是在積德行善,但其德不厚,其善不大。而且這種德行往往違背自然規律,所以與人有益也有損,有得亦有失。現實中常有好心辦壞事的例證,就是這種下德的適得其反。故有心行德之舉,往往難以兼全。受德得益之人,稱我為有德之人,稱譽感謝;因行德使人受損者,人必怨我為缺德、無德。故曰“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德者,心之理也。此理從大道流出,從性中發現,是自然天理,人人具有,個個不缺。若能修至具足完備,果能以全德用之於天地萬物,則無處不是德。世人私欲太甚,天理蒙蔽,以致天德損缺,其德不全。上德自然無為,不惠而自惠,不仁而自仁,猶如春風時雨滋養萬物一般,適宜自然,而萬物受益卻不知曉,有何得失之患?學道者能行此德,便可以為上德之人。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此四句是言“上德”與“下德”的表現形態。因為兩種德行的致養水平不同,故德的層次亦不同,行德的表現狀態也有差異。上德之君,得自然無為之道,法道安靜,渾厚完全,無有缺欠。上德是以無心為用,非以有心而為;不是為名號而為,而是為公行德,其德才能周遍天下。故曰“無以為”。
“無以為”即無所偏。德之本體,空虛寂靜,本來一事不有,無一物可見。本來無人無我,更有什麽“無以為”與“有以為”?上德之人,心如太虛,空空洞洞,湛湛清清。內不起有為之心,外不見有為之塵,物我同然,內外如一。法道之安靜,來也自然,去也自然,毫無有為雕琢的痕跡。故曰“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下德之君,隻因心性未到圓明境界,故以言為教令,在有為法中著其跟腳。事事物物,必要思慮周全。下德之人,其行德是為了自己的名號,惟恐失去行善之機,生怕壞了有德之事,故常以有心去找善行。這種“有以為”,必然是愈為愈暗,以至於陷入無明中不能自拔。有為之為,難易相承,長短相形,高下相傾,永難周全,皆因其德不純,才有如此的結果。故曰“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人之所以“有以為”,是因為其心還未能進入自然無為之妙,德性尚未達到渾全之境,所以便“有以為”。從有心為德,到無心為德,是一個修心的漸變過程。待到天理漸明,德性漸足之時,“有以為”必然會逐漸轉化為“無以為”。欲修天道,必先修人道,人道圓而天道可成,此乃千古不易之定理。仁義禮智信這五德,人倫所必俱有,這是做人立身處世的根本。
修大道者,無論從何門何法入手,皆不離此五德。五德遵行,臻(zhēn)於至善,即是功德圓滿之時。諸如曆史上嶽飛之大忠,舜之大孝,關雲長之大義,其人格道德,流芳萬古,受後世代代景仰,引為典範,皆是五德具足的表現。
五德在世上雖為老生常談,但要五德皆備俱圓,卻非易事。先輩有雲:“一德達於至善之境,則其餘諸德亦隨之而完美也。善以一德為主,而以其餘諸德為輔,相輔相成,不可或缺。”佛家常言“萬德莊嚴”。修上德不能隻在文字上打轉,要深入到核心中去修行。無論五德也好,萬德也好,皆是理性之化象。自性具足一切上德,所有德行之表現,皆是良知良能的本性顯露,而且是自自然然。
修道者行善積德,若是執於有心有為,或是為了圖名圖報,雖然行德也是益事,並非大錯,但因未發自良心自性,而係後天人心所致,便不能達到至善境界。所以萬德雖是名目不同,其實是同一道理。出自誠心,沒有做作,毫不勉強,自自然然的行德,方是天真之獨露,才可謂之“上德”。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仁性就是善性,是天性的理性信息,是仁德的自然流露。仁德與元性互為裏表,相輔相成。“上仁”就是上善,是慈悲、善良、寬容、友愛的綜合性德性。仁德為五德之首,最接近道德。大道又名“樸”,樸就是未被劈鑿之圓木。
仁德屬木性,位東方,主魂性,屬於陽,是紫氣(古人因相傳“老子”有紫氣,故以紫為祥瑞的顏色。)東來、萬物生發之地。東華是生命的朝陽,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它的光輝普照天下,充滿活力。東方日出時,萬物“覺醒”,恢複“元氣”,如青翠樹木之生長,欣欣向榮,故東方為萬物生存的起源。“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故仁為五德之冠,上仁又是仁德之最。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其意是說:道德發生散失缺損之後,德性已不圓滿。要彌補德性之不足,就必須從仁德修起。以道、德、仁、義、禮、智的順序排列來看,“仁”處在德之下。德性不圓滿,便降為上仁層次。“上仁”雖然不如天德那樣自然純淨,但因它最近於德,故也能“為之而無以為”。
人本有的仁德,就是東華靈氣。人心之私,或暗室虧心,損傷東華靈氣;或常生怒氣,怒則傷肝,像暴風驟雨,摧折樹木花草,使人氣血不順,毀了內天地的風和日麗。人應當常常心淨無穢,輕鬆自然,修善積德,保持天然善性,東華靈氣就會充滿全身。人心之樸的不純,德性不圓,就必須用慈悲、寬容、忍讓、仁愛、友善等仁德而修補之。
仁之近道者為“上仁”。上仁之君,因其至善無惡,其仁自然生發。觀萬物為一體,觀天地為一身,看待萬事萬物,渾然是惻隱流行;行德於家國天下,同然是恩惠普及,無有彼此之分。“四海之內皆兄弟”,“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芸芸眾生,同秉東方仁理之氣,生發萬象萬物,其形雖異,其本無殊。其仁如天,其愛如地,與萬民萬物相安於無事之中,相忘於無為之道,共通共融共心。隨宜處順,因物付物,功成事立,無以執為。故曰“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上仁之“無以為”,就是不執著於善,也不執著於惡。真正有德之人,都能放下世間的一切。如果執著不放,都是悖道。樹葉枯黃,自動凋落,唯棄落葉,才能輕鬆新生。萬物由無生有,由有歸於無,此就是大道本體。凡事出自本心,外麵的有無善惡,皆不礙於我,如此就是合道。有德之人,也不掛礙於惡。惡為善之因,終生行善,心執著行善,遇惡心生不平,那無異是已失真道。天心如日月,無善惡之分,普照一切物,故日月常明。無惡也就無善。惡心既久,如落葉墜(zhui)地腐化,反而可以培道(善)根(因),善念自生。一個曆劫為惡的人,當他受盡磨煉懲罰之後,必能覺悟從善。故《清靜經》雲:“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機。”
天本是清氣上升,而清氣卻是從地中生發;地本是陰濁之體,但陰極而可以生陽,濁定而能成清。地本靜,其源乃從天氣所結,故地氣生動,萬物才得以萌生。既明此理,善惡、清濁、明暗、動靜等,皆在對立統一中。人若一旦犯惡,悔過是必須的,但一味念念前惡,則如落葉不腐,自無新生機會。那樣就會使惡性信息形成定勢,使心中長處黑暗無明,息滅生機,此非智者所取。故人之“棄惡”,不僅要忘去前惡事,從此不再行惡,改惡從善,離諸惡道,那才是真善德,真解脫。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義”者,宜也。即指人無有私欲,行事正當而合宜。“上義”之德又在“上仁”之下,是德的第二個層次。義是元情的自然外顯,兩者互為裏表,相輔相成。人我兩忘之時,義即自然生發。孟子雲:“夫義,路也。惟君子能由是路。”故君子處貧困逆境之中,不失大義,慎無二心,臨危不懼,禍難不顧,如箭一發,往而不迴。修身修心,斷絕塵染,不為物欲所蔽,割棄愛緣,心如寒灰,滅除欲火猛焰,精進不退。若逢發達順境之時,亦不敢溺入奢華享受之中,不敢忘乎所以,不敢行背道敗德之事。這就是“上義”之德。總之,有上義之人,無論順逆,皆能以正心為宰根,統禦一切,降伏其心,猶駕猛虎。如有縱虎,反傷其身。此即“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之義。
義乃“方”之義,原出於天,故大義可以參天。上義者舍身不顧,如關公之為義殺身,至公無私。又如周公之大義滅親,皆是至公無私。故孟子曰:“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生。”由此可知大義之難能可貴。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此“道”即是義。不義之財寧死勿取。君子應有見義凜然以赴的氣慨,善盡所擔之責。子曰:“見義不為無勇也。”古有“義馬”之賦,今有“義犬”之文,走獸尚能死於義,人豈可不為之乎?
失仁而後義。義德近於仁德者為“上義”。若仁德不足,當以上義之德而修補之。僅以小義而修,行之日久,是非分別之心便隨之而生,計較大小得失,分別彼此厚薄,如此而行,難成上義之德。上義之君,原是以仁為體,以義為用,處事有自然剛斷之妙。
世道紛紜,人情多詐,或上下之間,或父子夫妻之間,處事盡義,非太過,或不及,不能適於中道。故真假須權衡,得失要比較,尚未達到空境之前,這種“有以為”是難免的,是通達“無以為”的上仁之德的必經之路。但也必須持正而修,覺性不昧,時時勤克製,使之日趨日升。假若人心私欲不根除,有為有欲之事不止息,智巧之心用之不斷,如此就很難成就上義之德。所以聖人以“上義”裁正天下,正是為了挽迴民心之善性,拯救人道之失,教民修習上義之德,則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
“上禮為之”,“禮”者,理也,由心所主。太極以前,炁具於理;太極之後,理寓於氣。物象是理炁演化的可見之跡。理者炁之主,氣者象之充,物象非理氣不能生,理氣非物象不能顯。理、氣、象、數這四者,乃道心、人心、血心之氣的由來,亦是愚人、賢人、聖人的所由分。愚人執相,賢人通氣,聖人明禮(理)。
人心者,氣也。道心者,理也。此心之初,以降衷而言謂之“命”,以稟受而言謂之“性”,以應酬萬事而言謂之“心”,以其感於萬事以生喜怒哀樂愛惡欲而言,謂之“情”。合而言之,一“理”也。以理覆育萬物而言謂之“天”。以主宰萬物而言謂之“帝”。以孕育萬物、生天生地而言謂之“中”。以萬物始終共由而言謂之“道”。以無聲無臭,視之不見,聽之不聞,體物不遺。兩在不測,至費至隱,至顯至微,無生萬有,虛含至實,無終無始。無在而無所不在,無物不理,各得其理,至真無妄,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不行而至,不疾而速,無為而成而言者,謂之“至理”、“至神”、“至誠”、“至善”。
天有天理,地有地理,人有性理,物有物理,事有事理。天下萬事萬物,得理則治,失禮則亂;明理則安,昧理則苦。知禮(理)之節文可以製禮,知氣之清濁可以作樂。教民以禮(理)謂之政,禁民違此禮謂之刑(戒)。修道者若能克己複禮,靈台清明,去人心立道心,即可複見天地之心。到此境界,就是孔子所說的:“窮神知化,至命合天之時也”。人人各具天然之禮(理),若能複還於萬物統體之理,無在無不在,便能無思無為,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於天下。
“禮”主南方,屬火。心動則禮亂,欲火生則好淫。怒火不僅可以引起紛爭,更可能操戈撕殺,令人傷害喪生,所以人人都能存禮相待,社會就能安定團結。修道者更應心平氣和,假若無明火一起,性天噴火,心地震動,將所植的功德林燒成灰燼,故有“一把無明火,燒毀功德林”之說。所以平時就應當斂火息暴,心平氣和,以保道體,而禮德就會自然生發。
人若迷惑血肉之軀,興起私欲之火,便會滋生遠禮越軌之事,火起木焚,果由樹生。假若欲火不禁,火燒靈山,寸果不留,豈不惜哉!所以人當遵禮行事,將“欲火”化為“聖火”,以文明禮貌之光照亮別人,那麽火候成熟之時,則道果更堅。
禮德是元神的外顯信息,與性體互為裏表,相輔相成。失義而後禮。若以義德仍不能製心,便以禮德進行教化。做人的規矩,國家的法律,修真的戒律,都是製約人的心身,使之歸伏複禮的措施。聖人悲憫(min)人心之不正,為了割斷世道之多偏,規範人們的不軌言行,則不得不製立禮節條文予以約束,立典章予以格除,使其人心之偏邪,歸於禮(理)德中,導民心入於正道,此皆是上禮(理)之所為。
“而莫之應,則攘(rǎng)臂而仍之”,其義是說:天下世人,似愚似癡,如聾如盲,對於聖人所教化之禮德,見如不見,聞如不聞,違背教令,悖其禮條,但世人仍不能歸於禮德。聖人救世之心不息,愛民之心不厭,於是不得已而以手臂攙扶之,唯恐掉進深淵而自毀人生。“攘”音壤,捋袖伸臂之意。“仍”即扔,強牽導引之意。“攘臂而仍之”,就是捋起袖子,伸出手臂,強拉著世人走正道,行禮德。聖人如此慈悲不棄,蓋因道德仁義日遠日廢,民心錮(gu)蔽,天理不明,我行我素,對聖人之教化,不應不理,故不得已而強牽之。可見聖人救世之心的急迫!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是說社會到了以禮治世的時期,說明人的忠信之德已經喪盡,連做人的起碼禮德都不講,這是社會混亂之首。
此三句,是指道德仁義漸次散失,人心的忠厚誠信日見於薄,這是社會混亂的重要原因。所以必須首先教導世人學習做人的道理,遵守禮德,這是治亂的基礎。道不能通行,便行之於德;德不能行,便行之於仁;仁不能行,便行之於義;義不能行,便行之於禮。倘若禮(理)再不能行,則民心昧之已深,民風必然混亂,於是社會上便會出現施禮金、送禮物等人與人交往的物質交易關係。至此,人心已經華而不實,重形式而輕仁義之風興起,禮德的精神美德走了樣、變了味,人與人之間變成了赤裸裸的商品交易關係。聖人設禮(理)教,原本是為了約束人的心性情意,製約人的言行舉止,陶冶人的情操,而不致於放蕩狂野,克製言行的邪妄不規,以恢複人的天然本性。
中華民族知禮達道,禮德在中華大地上深深紮根,連綿數千年而不衰。每個炎黃子孫都承傳著上古祖先們的禮德基因,繼承了先輩們通情達禮的傳統美德,故被世界讚譽為“禮儀之邦”。怎奈人類科技物質文明發展迅猛,古樸淳厚的美已被逐漸物化,道德精神受到很大衝擊。人們認錢不認理,認錢不認人的現象普遍存在。一切以我為中心,一些做人的起碼準則都難以做到,諸如孝敬父母,尊老愛幼,待人有禮,處世溫良恭謙讓……等等做人規矩,已被日益鑿喪,這正是今日人類麵臨“克己複禮”的緊迫任務。
自古以來,大丈夫寧守道德之厚,摒(bing)棄智識之華。今之世人恰恰顛倒,隻求其薄而厭其厚,貪其華而惡其實,這正是今人失古反古的突出表現。禮之所用,不可太過,亦不可不及。禮本貴質而賤文,禮若繁文媷(ru)節,必多繁瑣作為,流於虛表,邪亂也難以由心根治。
禮者,理也。聖人製禮,在於教人養成恭敬的儀容,規範人們執禮的行為舉止。禮是根據天道之理而製定的條文,成人事之禮節。所謂“節文”,譬如為人之子,應盡為人子之禮,此即孝道的天禮秩序,也就是遵行天理。為人之子,應當晨昏反省,是否忠心盡孝?生時事之以禮,死時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這就是“節文”之禮。禮者無所不包,男女有別,長幼有序,作事有規,淫亂不犯,待人謙恭,處世寬厚,此皆莊嚴、中正之禮儀。家國以禮為先,無禮則上下秩序混亂。故聖人製禮,是為了教民。君子守禮,所以保身。至於作事接物,常存誠敬之心,以正心為禮。禮之規不可易改,言不顧行,行不顧言,親友不相依托,鄰裏不相恭敬,虛言狂語,妄言妄行,都是無禮的言行。
既而為人,就必須遵守做人的規。今日社會發展,雖不必像古人那樣的繁瑣節文,但起碼的人倫禮儀卻必須遵行。必須的賓客之禮,並非都是多餘的形式,它既是對別人的尊敬,也是正己心身的法則。先輩有四禮之訓:“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此四正之禮,即罡(gāng)也;四非者,乃罪也。願修者共識之。
所謂“忠信之薄”,“忠”者,盡其中正之心。“中”者,喜怒哀樂未發時的一種靜心狀態。君權時代,君有過而臣犯顏直諫,是為忠直之臣;國有難則誓死不辭,是為忠節之臣。此二者皆是以國民為重,而不計較個人的利害毀譽。一個忠誠之人,必然忠於國,忠於家,忠於朋友,忠於一切事務,而後可以謂之人也。再觀草木之類,忠於四時;禽獸之屬,忠於卵育;天地之大,忠於氣候;日月之明,忠於晝夜。唯人心這個怪物,忽反忽複,奸巧詭詐,交友處世,待人接物,常不能盡其忠誠之心。鳴唿!人心非天地日月可比,而何以連草木禽獸之不如也?
人秉天地之正氣,言語舉動,當以忠為首務。心本實心,腳踏實地,有何事業不可成?忠之一字,乃天地之罡氣,無堅可破,無物可擋,以之治心而心正,以之治家而家齊,以之治國而國固。信為德之母。信德有層次深淺高低之不同。此處之信,是做人的基本之信。人言為信。大道無形,天地無言,真理道義,必賴人言。人之言語,必須真實,不可稍有虛偽。虛偽者,言不顧行,與人之間缺乏信誠,爭紛不止,擾擾攘攘,莫知所終。故前輩雲:“人而無信,萬事皆虛,言稱聖賢,心類穿窬,學而不實行,馬牛而襟裙。”所以,人若失去忠信之心,則是家國禍亂之首也。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
“前識者,道之華”,“識”者,即後天之意識、知識、見識。“前識”,就是人們常用的後天意識,它處在大腦細胞的淺表層次,覆蓋在人的潛意識細胞之上,使潛藏其中的先天大智慧得不到開發和運用。“前識”也就是人的後天聰明才智,一個人的後天知識再豐富,也隻能認知顯態世界事物的一部分、一方麵,不可能認識萬物的全貌。
所謂“道之華”,是說陽態世界的萬物萬象,都是大道所開之花,都是它的外在表象,並不是它的實質。大道的實體,在萬物的核心中;大道的應用,表現在它的變化中。世人隻知道之華表,而不知大道的內核本質,這便是世人不能知宇宙真理的原因,也是一種愚昧的表現。
世人不知大道之實,隻得道之外華;隻知道之顯,不知道之隱。純是後天所得所學而形成的知識、經驗、意識以及思維方法等,皆稱為“前識”。後天所知愈多,務外華之事愈多,所見之物愈廣,則逐物之心便愈遠。其所見、所知、所想、所行,皆是在道之枝梢末節上用心思,並非在道本上下功夫。大道貴於斂華就實,守樸還淳,故有道之聖人皆是大智若愚,掩其華表,藏而不露。此正與世人相反。
本章自上德、上仁、上義、上禮之後,為什麽唯獨不言“上智”,而隻言“前識”?這是因為智已處在德之下位。若以果樹的厚實花薄來比喻,道猶如果實,當其尚未下種之時,胚胎尚未顯露,果籽孕育著生生之理。一旦入土下種之後,發芽生根,其根即為德,仁即為幹,禮即為葉,智即為華(花)。果實而花虛,德根厚而禮葉薄。
人身就是一棵原靈樹,樹木形狀不一,花色萬殊不齊。人人本有圓滿的靈光靈氣,曆經紅塵的汙染,情欲的侵蝕,精氣神散失,所以生命之樹逐漸幹枯,不能結出正果。這正如“種豆得豆,種瓜得瓜”,永難脫殼,永入輪迴。修道的目的,就是要改良靈樹的品種,使它能適應任何氣候環境,穩立於暴風驟雨而不倒,度過重重魔考難關。以最好的管理去施肥澆水,使其茁壯成長。通過修心修德,去陰增陽,使這棵原靈之樹德根深厚,仁幹粗壯,根深葉茂,開道花,結道果。這個結果的“種子”,就是“聖胎、君子、舍利子”。它是堅韌不壞,任何塵風濁水都不能侵蝕它,從此不再萌芽,如此就是脫離因果,永生不滅,這就是長生久視之道,也是不生不滅的涅盤(佛教指超脫生死的最高境界)。
當今世人注重外表飾華,不重心德,這是一股難以遏製的潮流。人雖豔麗裝扮,西服革履,花枝招展,而內心裝著的東西,未必都是真善美。古有“金玉其外,敗絮其內”之說,今有“高樓大廈,每每居住鼠輩”之論,都是指的世人失去正氣,不修道德,追求外表飾華的愚昧現象。願世人珍惜生命,切莫認假為真,以免永遠在“假想”的虛幻中自討苦吃。
世人多是一葉障目,隻見樹木,不見森林,稍有管見之知,便炫耀逞能,妄用機智。終日陷入己知己見,以後天取代先天。形成積習,障蔽天性,故愈知愈愚,離道愈遠,白白浪費了一生寶貴的光陰。世人常患“得之容易,不知珍惜”的通病。隻見外在形象,不深究內涵。對真理本是一知半解,而卻自以為天下盡知。這正像前輩們所說的“似是而非”,“自明而實暗”。前識愈多,先天愈少,而愚昧愈深,這是當今人類的最大悲哀。故經雲“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此四句,是總結上文之義。
“是以大丈夫處其後”,“大丈夫”,即得道的君子。“處其厚”,即處身於敦樸渾厚的道性中。“不居其薄”,道德為厚,世俗為薄。此句是說君子處世絕不違道,不染於世俗人的名利澆薄之中。大丈夫隻見道而不見欲,循道理而不循私利,頂天立地,以道自任而不辭。視聽言動,唯道是從,為人處事,無處不是道性的顯露。大至國家民族的利益,小至居家過日子,處世應俗,待人應物,皆是以德為本。無論大庭廣眾之中,也無論獨處於居室;無論是飛黃騰達之順境,也無論是窮困潦倒之逆境。種種繁華享受,萬般磨難坎坷……皆是一身浩然正氣,無處不是道德之流行。
在現實社會的日常生活中,每一細微之處,皆有厚薄之分,亦有實質與華表之別,天天都會遇到厚與薄之事,人人都要麵臨華與實的決擇。是取其道德之厚,還是擇其欲心之薄?唯在人的心念之間。居其厚,就是舍華得實;取其簿,就是貪華棄實。一正一反,一厚一薄,一華一實,界限分明,看似極容易,行來卻頗難。修道人應逆世俗而行,處厚不處薄,居實不居華,以正氣處世應事,還淳返樸,以複太古之道風,以證道果之早成。
所謂“去彼取此”,即去除人心浮華輕薄之“彼”,取道德淳厚敦實之“此”。在世衰道微,德薄少仁,人心不古,世風日下的當今,人若能摒(bing)棄薄華之妄,而善取厚實之真,念念不離善,默持造化,轉惡為善,方可稱之為“大丈夫”。修道人須先修德養性,去除五行的陰質雜氣,脫去人心私念的虛妄,不斷提高自身性命的質量,終而達到長生久視之道。這好比脫去種子之芽,種子就不再生滅,返歸於無極虛空。此芽若不脫去,又成為輪迴種子,生生滅滅。如籽之生菜,菜又結籽,籽又結籽,一而化二,二而化三……由一本而散萬殊,輪迴無有止息之時。
世人都愛豔麗之花,但花無百日紅。唯有德花道果四時不謝,八節無停,永不凋零。人的欲念萌芽,便是滋生輪迴種子,故前人雲:“欲起則生死續,念生則輪迴生。”修道就是要去華就實,處厚棄薄,脫去凡俗虛假,在“根”上下功夫。修道行德,化心性之私,改習性毛病,知天理,行本份,就是抓根本。人常說:“澆樹要澆根”,若是舍本求末,貪戀世間飾華,等於生命的靈樹未紮根,隻能開朵假花,怎能結道果呢?
修道人的修身立德,像樹木的生根長幹,伸枝附葉,開花結果,內功外果,都是由日積月累,點滴積修而成,切勿因善小而不為。世界萬物,都是元始一炁的一粒種子撒下所化,所以修道就是要由五方而歸三清,由三清而歸一炁,直至修成無極上乘道果,超出三界五行的拘束,才能功成果圓,迴歸本源,認祖歸根。
【本章說解】
《道經》首篇,雖然也分別言及道德,但都是概括而言,未細而明言之。道篇中無精粗之別,隻以道為無名,德以有名而言。本章為全經下篇《德經》之首,綜論諸“德”,是《德經》之總綱。故河上公名之為“論德”。
文中反複推論“上德”與“下德”,“有德”與“無德”的界限。上德以道為“體”,故能“無為而無不為”。其德不可見,合於道,故為“有德”。上仁雖近於德,但若行之於有以為,即為“下德”。“上德”之“無以為”,是說其無心無欲、無名利得失之心的自然而為。“下德”之“有以為”,是摻有私我雜質的有心而為,有其偏差,不完全合乎道性,故為“下德”。
仁義禮智四德中,皆有上下德之分,唯上德近於道。故經中皆言上而不言下,以明其分界。上德近於道,故無為而無不為。“上仁”近於德,故“為之而無以為”。“上義”雖言其上,但因其“有以為”,故已屬於下德。至於“上禮”,則已經處在德之下,屬於後天有為,但是世人還是很難做到,隻得聖人捋袖伸臂推其前行。由此可見,人世間失德已經到了何其嚴重的程度?“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這是道德層次之序列。自德以下的仁義禮智,是依次之每降愈下。
未有天人之先,至誠厚樸者謂之“道”。受命於天,全之以性,得之於心,謂之“德”。至公無私,善性常存者,謂之“仁”。有分別,有果決,當行則行者,謂之“義”。天秩之品節,人事之儀規,有文有質,恭謹謙讓者,謂之“禮”。此五者,乃是治國齊家之達道,修身立命之根本。修之者則吉,悖之者則兇。
道若不明、不行於天下,萬民萬物得不到道的恩澤,必然世衰道微,人心不古,治也難以奏效。聖人盡天職天命,持道輔德,因其勢,據其時,竭盡全力,意欲挽迴天下已散失的上古道風。故寧處其厚,不處其薄;寧居其實,不居其華。針對世風衰下的客觀實際,聖人不得已而權衡參合大道,分出仁義禮智信五個層次,以適應各類不同心性水平的需要,其目的在於使天下人皆能返樸還淳,修德歸道。
人體內的先天陽性係統,分為元精、元性、元氣、元神、元情等五元。五元具備,仁義禮智信“五德”就含在其中。德的這五大元素,是先天五元升質變化的基礎,德的五能不斷升華凝聚,佛性的各種元素具備,才能逐步形成上德,才能步入道境之中。五元是五行之炁,五德是五行之性,這兩大類物質,共同構成五元五德。五元五德都生於先天,是信息的全息性遺傳攜帶。“人之初,性本善”,就是一種說明。這些先天信息隱藏於後天之中。人在胎胞時,混混沌沌,一氣渾淪,形跡未見,先天理性即已具備,呈太極之象,此即古人所稱之“窮取父母未生前麵目”,是這種特殊生理環境和隱顯生理的先天狀態。
本章隻言仁義禮智,而未言“信”德,何也?因為仁義禮智四德的根本,皆在於“信”(心)。信(心)居於核心樞紐之位,主宰、統馭、包涵、運化仁義禮智四德。是五德中的關鍵元素,統馭著仁義禮智四德的基本元素,它可以使散在四周的四大類德性物質能量,都歸於中央一信,歸於核心。此心內含五行之氣,但沒有五行之質;暗藏於五行之內,但又不顯於五行之中。它源於父母未生之前,但可以現於既生之後;它雖然寂然不動,但可以感而遂通。
心又名“信”,信就是“心”,它是一種陰陽合一,真實無妄之德,是靈信、玄信、真信的綜合體。它是“空而不空,不空而空”,仁義禮智四大上德的基本元素,皆包藏於信德之中。從仁義禮智逆修而上,返歸到核心真信上,即是上德。
“逆運”與“返還”的概念並不相同。“逆運”是逆藏五行歸於中黃太極,形成先天係統,以先天統馭後天,複見父母未生前麵目。用一心培育仁義禮智四德,就是用先天真性再造內環境的上德。達到一定量級後,身內的五物五賊,都會順聽其命,而實現五行攢簇,四象和合,性即是命,命即是性,性命一家,混溶一體,陰陽渾化,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上德者,修性而命自立,性功中含命功,自誠而明也。下德者,先修命,後修性,命功中含性功,自明而誠也。上德者通過修河圖內圓,以製洛書之外方;下德者先修外以安內,先方而後圓。方之圓之,總在中央一點,方以從此而方,圓以從此而圓。不識此中黃,方亦不是方,圓亦不是圓。仁義禮智,皆本於信,又受信之運化。信於仁則能仁,信於義則能義,信於禮則能禮,信於智則能智。信德一立,則仁義禮智無不順心變化。變化之道,即後天返先天之道,也就是洛書中錯中有綜,三五合一之象。
得一章第三十九
【昔之得一者:】
“昔之得一者”,“昔”者,元始、無極也。亦即無極大道所生的太極。“一”是綜天地萬物之先而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生一者,即先無極而後太極。一生二者,即太極生出陰陽兩儀。二生三者,即陰陽兩儀先生,而三才後立。三生萬物者,即三才既立,萬物的象數理炁全備。由此觀之,道為一之母,一為道之子。
所謂“昔之得一者”,就是太極這個大“一”,得於大道本源之元炁。得之於此,則至理自此而始,此理之始謂之一;得之於此,則至正之炁自此而生,此炁亦為一;得之於此,至微之數自此而起,此數之元謂之一;得之於此,萬物之象自此而生,此象中皆含有一。所以“一”是大道之本體,至理之實際。天地之宗為一,萬物之祖根也是一,天地萬物,莫非此一。一理具,而無所不具;天地陰陽的變化,萬物生息的規律,莫非此一。一數立而無所不立,故“一”為道所生之子,道為“一”之母,其理已明。由此可知:得一之後,天地人萬物萬象自此而顯。細細體察此一之理,方可知“得一”是自然大道之妙。
宇宙未形成前有質無形的混沌狀態,稱為鴻蒙未判的無極態。道家將從無極演化為一的過程,分為太虛、太易、太初、太素、太始五大層次,總稱為“無極”、“混沌”、“真一”狀態,這是自然的最本質時期。
“太虛”是一種本源的神運狀態,是無極向太極變化的第一階段,即為尚未見炁的“太易”階段,依次而進入元炁形成的“太初”階段,再次進入初具質性的“太素”階段,再次進入具有隱態道形的“太始”階段,最後才形成有陰有陽,產生了有形變化的第六態,也就是“太極”之一。這種炁與質的形成,是微觀、宏觀的全息變化過程,道“一”已包容在這個變化之中,它是一種無極性的變化過程,此即“昔之得一者”的本義。前人把這個變化過程稱之為“混沌”狀態。
無極混沌狀態,是上乘聖道之境,是修證者應當實踐和進入的極高境域,也就是要進入這個“五太”領域。此境已經無“一”可言,而是太極由旋極經“五太”向無極的過渡階段。“五太”是道的本質狀態,進入第六態“太極”時,才開始生有形之萬物。故“太虛”是“六太”之本,旋極是無極向兩儀的順轉狀態,又是太極向五太逆向變化的中間運動。前人說:“老子者,道也。乃生於無形之先,起於太初之前,行於太素之元。浮遊六虛,出入幽冥,觀混合之未別,窺清濁之未分。”老子曾說:“秘化之初,吾體虛無,經曆無窮,千變萬化,先下為師,三皇以前,為神化之本,吾後化三皇五帝為師,並及三王,皆勸令修善。”
形而上者為之炁,形而下者為之器。無論是輕清之炁的三清之境,還是重濁之器的欲色世界,都是在道“一”的包容下,才有了質性的差異、層次的有別。宇宙顯隱多層次的物質世界,都是由大道本源核心演化為三元、三源,由一元四素所構成,才形成了“一”包容下的奇妙無比,氣象萬千的三千大千世界。這就是“昔之得一者”的真義。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
清輕之氣上升,謂之“天”,故天得一能垂象清明。重濁之質下降,謂之“地”,故地得一能安寧而不動搖。天地得一之妙,有如《皇極經世經》所雲:天以一而變四。四者即太陰、太陽、少陰、少陽“四象”。以一變四,故天之數為五。天雖得五數,四數皆有體,惟一數為無體無象;一雖無體象,卻能統禦有體之四象,所以天之本在於一。凡天之成象者,如日月星辰,風雲雷雨,春夏秋冬,晦朔弦望,晝夜長短,分度盈宿,其變化皆在於天上,昭昭然而不可改易者,皆是天得的清輕之一炁所致。故曰“天得一以清。”
地之數,也是由一而變為四。四者,即太剛、太柔、少剛、少柔,一炁而變為四質,故地之數亦得其五。地數雖為五,四數有體,一數無體。無體之一炁,卻統禦著有體之四質,所以地之本,亦本於一。凡地之成形者,山嶽之凝結,河海之流通,草木之生成,人物之養育,水火土石,萬方品類,皆在地一的造化之中,列列然而不可改者,亦是得一炁之妙。故曰“地得一以寧。”
細參天之四體,“太陽”者,至陽之精,“太陰”者,至陰之精。“少陽者”,是太陽之餘光,有光而可見。“少陰”者,太陰之餘氣,即不可見之星辰之炁。成天之象者,隻是成此四體而已,天道之變,亦隻是變化這四體而已。如此太陽為日,太陰為月,少陽為星,少陰為辰。日月星辰四體相交相通,而天道之體盡備。又如日為暑,月為寒,辰為晝,星為夜,暑寒晝夜,四體分而天道之變化無窮盡。天之道有太陽太陰、少陽少陰四體之妙,所以才有日月星辰之效,才有暑寒晝夜之變,才有春夏秋冬之歲序。
地之四體,“太柔”為水之性,“太剛”為火之性,“少柔”為土之性,“少剛”為石之性。成地之象由此四體,地道之變化,亦是依此四體。又如水為雨,火為風,土為露,石為雷。有水火土石之交,才有雨風露雷之變化,才有飛植動潛之感應。以此觀之,天地之象皆是得一而成,天地之體皆是得一而盡,天地之變化亦是得此一而行,天地得一之理至大至深矣。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成聖。男子化性是天清,女子化性是地寧。人身也就是個小天地,人的頭部為“天”,藏玄關靈竅,含天理道性,所以必須絕邪思,除欲心妄念,心澄性淨,才能神智清明,靈台通天,與宇宙本源溝通,這即是人的“天清”。人的肚腹為“地”,脾胃屬土,食五穀以養生,戒葷腥以衛生,肚腹清淨,不積魚肉等類腐臭濁氣,體內清純真炁自然充盈,此即是人的“地清”。人的軀體下部謂之“人”,男女情欲動,必泄漏精血真炁,精氣神為人之根,妄泄妄施,顛倒錯亂,必損害心靈。故前人雲:“隻羨鴛鴦不羨仙”,這正是對世人消道念,長淫心,色魔高揚的真實寫照。
人的淫根生於海底,為汙穢匯集排泄之處,如果不緊閉地戶,任賊而入,必墜(zhui)入苦海之下。反之,若能清淨淫心,拔除淫根,精炁化為道海,則人欲盡淨,天理流行,即可由人道化而為地道,再升而為天道。今正值普度之期,如能去色存清,使人身上中下三部“三清”升華,即可證無極道果,歸返三清聖境。
【神得一以靈,】
“神得一以靈”,“神”者,天地之德也。道德是一種本源性的物質基本元素,它充斥宇宙,彌散六合的無窮變化,天地萬物自然之實體由它所生,變化之玄妙,由它運行,人們不可見,不可名,故謂之“神”。此“神”(德性)人人具有,萬物皆備,也就是天地人萬物的“靈性”和“本性”。天之性斂之,靜而為一,即是元始祖氣;散而為萬,便是自然界萬物性體的微妙變化。天地之性得此“一”炁,才能妙應無方,變化莫測;萬物之靈得此一炁,則萬物靈通。
所謂“神”,簡而言之,就是慧性。佛雲“菩提”、“般若”;儒曰“天命之性”;道曰“元神、性體”;現代人曰“理智”、“靈魂”。此本性、理智人人都有,個個不無,無形無象,時隱時現。若是發覺它存在,即是得一之“明心”;若能將它顯露無遺,即是“見性”。
修道即修心性,修心在於培育理性,改造非道心佛性的人生觀、世界觀,故雲“修心養性”。神就是人與萬物的主宰,是人的靈魂,是人體的“真主人”。“天之性靜而虛,虛實合和而為一。”一就是元始祖炁;始一之炁散而為萬,便是自然神性的微妙變化。天地之性得此一,才能妙應無方,變化莫測。
天下萬物萬類,皆有其靈性。天無靈性則無日月之明,地無靈性則不能生育萬物,人無靈性則不能立性命,草木無靈性則不能開花結果。靈性雖萬有不同,皆是源於本元一炁,散為萬靈之體,得正則正,得邪則邪,根據所稟氣質的質性與數量之不同,所遺傳基因元素的差異,所攝取真一之炁的再造功能的高低不同,以及功行大小等因素,決定著其靈性的或存或滅,或升或降。存之者,乃是得其一;失之者,乃是失其一。得一者變化無窮,微妙不可見,感而遂通,神化無方,此皆是“神得一以靈”之妙。
本章經旨,太上全為正人之性而說。“無名之樸”,就是“無為”之道;無為之道,即是無名之樸。以隱微顯著分而言之,似乎不一,合而言之,本是一體,同是天地無名之始,至誠無妄之理。天之所賦者是此,人之所稟者是此,物之所受者亦是此。運作於天地之間,謂之道;秉受於人與物之心,謂之性。人能成此性,是為天下之完人;物能成此性,是為天地之完物。一性成,則一理全;一理全,而眾理無不備矣。
至誠無妄之理,有隱亦有顯,有體亦有用。隱微者為體,顯著者為用。體為萬物之總持和樞紐,用為萬物之運化和眾妙。其體雖微,寂然不動,卻能感而遂通;其用雖顯,廣大悉備,卻能用之無窮。用的目的,在於使萬物複命歸根。經中所謂“無為而無不為”,正是此義。是故天地化育萬物,非此而不能化;聖人教民,非此而無所教。以此而化,天下無所不化;以此而教,天下自然文明。故聖人雖不言,卻無所不教。以此觀之,人與天地之體用同一,我之體用,未嚐不是天地之體用;天地之體用,未嚐不是我之體用。天下國家,萬物萬事,萬殊一貫。候王百姓,上下一心,合同體用,心心相通,天下必自正。果能如此,治國之君,未嚐不是上古之堯舜;當今社會複歸文明,未嚐不是“無名之樸”。
今之世人私欲過甚,蒙蔽太深。視祖先為愚昧,視道德為過時,視“無名之樸”為假說。雖使盡人心小聰明,追求虛華外表,貪求物質享受。自以為今勝於古,豈不知當今人類已經深深陷入虛假之中,舍本逐末,離根求華,以致所麵臨的諸多苦難,許多難以逾越的鴻溝,皆是人心不古,不修道德,自以為聰明的真愚昧所造成的。
無為而無不為,總是一道之妙。“無為”為體,“無不為”為用。用本無用,“鎮之以無名之樸”便是“用”。體本無體,無欲而靜便是“體”。體用相因相比,總是一個大道。隻是要人知其體而體之,知其用而用之,其理自得,自性自正。此正如《老子疏證》所雲:“鎮之以無名之樸,謂人君清虛自守,不見可欲,使群下莫由窺測高深,不能欺蔽之也。”
太上聖祖在本章對候王如此諄諄教誨,是寄厚望於後世治國者,以道修之於身為真,修之於天下為普。使候王知而守之,以己之道德,施於天下,以化萬民萬事。“無名之樸”者,就是以靜製動,以質止文,以淳化巧,使欲心雖將發作而不得發,並能釋然自反,止欲生悔。無欲則靜,靜則能返於無名之樸。此乃所謂“我無欲而民自樸,我好靜而民自正。”
渾全未破的“無名之樸”,即是自然大道的體性。在人身則是未被情欲鑿喪的先天本性,它沒有任何私欲與妄想,至為清淨純樸。無名之樸是自然的,它能鎮百邪,驅萬魔,能調治一切紛亂,使之趨於有序化。能持正而守無名之樸,心身將自修,天下將自正。
論德章第三十八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上德”者,就是真德、無上之德。“不德”者,即不執著於德、不用私心去行德。上德之人,心如天地,包容萬物,其德朗照太空。其德性沒有任何雜質,純是天理獨現;其德行循其自然,真誠純樸,濟世度人,不見蹤跡,不留姓名,不被人知,不圖迴報。這種無私無欲、無後天造作的德行,即被稱為“不德”。上德是“道心”、“佛性”的完滿體現,是一種自然無為的真常之德,沒有後天主觀意識斧鑿刀雕的痕跡,無跡象可睹,無端倪可察。不顯山,不露水,是內在的、無形的、含蓄的、無心無意的德性的自然流露,是道與德的一種自然而完美的結合。上德無為而無以為,無以為則無不為,使萬物各順其性,各立其命。其德光照天下,其恩惠及眾生,天下萬物無不受其益,但卻不知其所以然,也無從去迴報。
上古大德之君,天德昭明,厚德蘊之於心,施之於物,萬善全備。但卻不自知其德,不自以為有德,此即謂之“上德”。上德之聖人,雖不自有其德,但德之本體卻日日常明,德之妙理卻時時具足,日用常行,事事處處,無不是德。德不自有,其德無窮;有德不自是,其德至大。聖人之上德,宛如日月,施光明於萬物,養眾生於無聲,寒暑隨之周轉,晝夜隨之交替。故才有人與萬物的陰陽平衡,生長發育,休生養息。日月之明,不分美醜善惡,皆一視同仁;從不計較得失,運轉不差毫厘;從不炫耀其德,默默奉獻如赤子。聖人之德,如同日月,其德與日月同明,其道與天地共心。此便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下德”者,不及上德,其德性尚未圓滿具足,不能自然無為。行德的心意不純淨,所以執著於有為行德。其所以執德,是因為不明道德的深意,德性、德能尚未具足,故不能行無為之德。此類心態下所行之德,是謂“下德”。譬如胸懷私心,行小仁小惠,施人財物,助人之難,雖行善事,但卻以別人能看見其善為喜,以圖人之感謝迴報為樂,以求個人聲譽為念。其德可見,其譽可稱,得人感謝,這便是“下德不失德”的種種表現。
下德之人雖有善心,但心地不純,行德中仍有“私”字夾雜其中,故執著於德。為了積德而行德,抱著“不失德”之心,執著於德之外相,這便是無德的表現。先輩曰:“有心行善不為德”,即是此義。德性是一種聖潔崇高的道性表現,全然是純真天性的自然流露,容不得半點私心雜質。心有幾分天然,便有幾分德行,稍有雜念夾雜其間,雖也是在積德行善,但其德不厚,其善不大。而且這種德行往往違背自然規律,所以與人有益也有損,有得亦有失。現實中常有好心辦壞事的例證,就是這種下德的適得其反。故有心行德之舉,往往難以兼全。受德得益之人,稱我為有德之人,稱譽感謝;因行德使人受損者,人必怨我為缺德、無德。故曰“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德者,心之理也。此理從大道流出,從性中發現,是自然天理,人人具有,個個不缺。若能修至具足完備,果能以全德用之於天地萬物,則無處不是德。世人私欲太甚,天理蒙蔽,以致天德損缺,其德不全。上德自然無為,不惠而自惠,不仁而自仁,猶如春風時雨滋養萬物一般,適宜自然,而萬物受益卻不知曉,有何得失之患?學道者能行此德,便可以為上德之人。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此四句是言“上德”與“下德”的表現形態。因為兩種德行的致養水平不同,故德的層次亦不同,行德的表現狀態也有差異。上德之君,得自然無為之道,法道安靜,渾厚完全,無有缺欠。上德是以無心為用,非以有心而為;不是為名號而為,而是為公行德,其德才能周遍天下。故曰“無以為”。
“無以為”即無所偏。德之本體,空虛寂靜,本來一事不有,無一物可見。本來無人無我,更有什麽“無以為”與“有以為”?上德之人,心如太虛,空空洞洞,湛湛清清。內不起有為之心,外不見有為之塵,物我同然,內外如一。法道之安靜,來也自然,去也自然,毫無有為雕琢的痕跡。故曰“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下德之君,隻因心性未到圓明境界,故以言為教令,在有為法中著其跟腳。事事物物,必要思慮周全。下德之人,其行德是為了自己的名號,惟恐失去行善之機,生怕壞了有德之事,故常以有心去找善行。這種“有以為”,必然是愈為愈暗,以至於陷入無明中不能自拔。有為之為,難易相承,長短相形,高下相傾,永難周全,皆因其德不純,才有如此的結果。故曰“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人之所以“有以為”,是因為其心還未能進入自然無為之妙,德性尚未達到渾全之境,所以便“有以為”。從有心為德,到無心為德,是一個修心的漸變過程。待到天理漸明,德性漸足之時,“有以為”必然會逐漸轉化為“無以為”。欲修天道,必先修人道,人道圓而天道可成,此乃千古不易之定理。仁義禮智信這五德,人倫所必俱有,這是做人立身處世的根本。
修大道者,無論從何門何法入手,皆不離此五德。五德遵行,臻(zhēn)於至善,即是功德圓滿之時。諸如曆史上嶽飛之大忠,舜之大孝,關雲長之大義,其人格道德,流芳萬古,受後世代代景仰,引為典範,皆是五德具足的表現。
五德在世上雖為老生常談,但要五德皆備俱圓,卻非易事。先輩有雲:“一德達於至善之境,則其餘諸德亦隨之而完美也。善以一德為主,而以其餘諸德為輔,相輔相成,不可或缺。”佛家常言“萬德莊嚴”。修上德不能隻在文字上打轉,要深入到核心中去修行。無論五德也好,萬德也好,皆是理性之化象。自性具足一切上德,所有德行之表現,皆是良知良能的本性顯露,而且是自自然然。
修道者行善積德,若是執於有心有為,或是為了圖名圖報,雖然行德也是益事,並非大錯,但因未發自良心自性,而係後天人心所致,便不能達到至善境界。所以萬德雖是名目不同,其實是同一道理。出自誠心,沒有做作,毫不勉強,自自然然的行德,方是天真之獨露,才可謂之“上德”。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仁性就是善性,是天性的理性信息,是仁德的自然流露。仁德與元性互為裏表,相輔相成。“上仁”就是上善,是慈悲、善良、寬容、友愛的綜合性德性。仁德為五德之首,最接近道德。大道又名“樸”,樸就是未被劈鑿之圓木。
仁德屬木性,位東方,主魂性,屬於陽,是紫氣(古人因相傳“老子”有紫氣,故以紫為祥瑞的顏色。)東來、萬物生發之地。東華是生命的朝陽,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它的光輝普照天下,充滿活力。東方日出時,萬物“覺醒”,恢複“元氣”,如青翠樹木之生長,欣欣向榮,故東方為萬物生存的起源。“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故仁為五德之冠,上仁又是仁德之最。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其意是說:道德發生散失缺損之後,德性已不圓滿。要彌補德性之不足,就必須從仁德修起。以道、德、仁、義、禮、智的順序排列來看,“仁”處在德之下。德性不圓滿,便降為上仁層次。“上仁”雖然不如天德那樣自然純淨,但因它最近於德,故也能“為之而無以為”。
人本有的仁德,就是東華靈氣。人心之私,或暗室虧心,損傷東華靈氣;或常生怒氣,怒則傷肝,像暴風驟雨,摧折樹木花草,使人氣血不順,毀了內天地的風和日麗。人應當常常心淨無穢,輕鬆自然,修善積德,保持天然善性,東華靈氣就會充滿全身。人心之樸的不純,德性不圓,就必須用慈悲、寬容、忍讓、仁愛、友善等仁德而修補之。
仁之近道者為“上仁”。上仁之君,因其至善無惡,其仁自然生發。觀萬物為一體,觀天地為一身,看待萬事萬物,渾然是惻隱流行;行德於家國天下,同然是恩惠普及,無有彼此之分。“四海之內皆兄弟”,“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芸芸眾生,同秉東方仁理之氣,生發萬象萬物,其形雖異,其本無殊。其仁如天,其愛如地,與萬民萬物相安於無事之中,相忘於無為之道,共通共融共心。隨宜處順,因物付物,功成事立,無以執為。故曰“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上仁之“無以為”,就是不執著於善,也不執著於惡。真正有德之人,都能放下世間的一切。如果執著不放,都是悖道。樹葉枯黃,自動凋落,唯棄落葉,才能輕鬆新生。萬物由無生有,由有歸於無,此就是大道本體。凡事出自本心,外麵的有無善惡,皆不礙於我,如此就是合道。有德之人,也不掛礙於惡。惡為善之因,終生行善,心執著行善,遇惡心生不平,那無異是已失真道。天心如日月,無善惡之分,普照一切物,故日月常明。無惡也就無善。惡心既久,如落葉墜(zhui)地腐化,反而可以培道(善)根(因),善念自生。一個曆劫為惡的人,當他受盡磨煉懲罰之後,必能覺悟從善。故《清靜經》雲:“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機。”
天本是清氣上升,而清氣卻是從地中生發;地本是陰濁之體,但陰極而可以生陽,濁定而能成清。地本靜,其源乃從天氣所結,故地氣生動,萬物才得以萌生。既明此理,善惡、清濁、明暗、動靜等,皆在對立統一中。人若一旦犯惡,悔過是必須的,但一味念念前惡,則如落葉不腐,自無新生機會。那樣就會使惡性信息形成定勢,使心中長處黑暗無明,息滅生機,此非智者所取。故人之“棄惡”,不僅要忘去前惡事,從此不再行惡,改惡從善,離諸惡道,那才是真善德,真解脫。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義”者,宜也。即指人無有私欲,行事正當而合宜。“上義”之德又在“上仁”之下,是德的第二個層次。義是元情的自然外顯,兩者互為裏表,相輔相成。人我兩忘之時,義即自然生發。孟子雲:“夫義,路也。惟君子能由是路。”故君子處貧困逆境之中,不失大義,慎無二心,臨危不懼,禍難不顧,如箭一發,往而不迴。修身修心,斷絕塵染,不為物欲所蔽,割棄愛緣,心如寒灰,滅除欲火猛焰,精進不退。若逢發達順境之時,亦不敢溺入奢華享受之中,不敢忘乎所以,不敢行背道敗德之事。這就是“上義”之德。總之,有上義之人,無論順逆,皆能以正心為宰根,統禦一切,降伏其心,猶駕猛虎。如有縱虎,反傷其身。此即“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之義。
義乃“方”之義,原出於天,故大義可以參天。上義者舍身不顧,如關公之為義殺身,至公無私。又如周公之大義滅親,皆是至公無私。故孟子曰:“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生。”由此可知大義之難能可貴。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此“道”即是義。不義之財寧死勿取。君子應有見義凜然以赴的氣慨,善盡所擔之責。子曰:“見義不為無勇也。”古有“義馬”之賦,今有“義犬”之文,走獸尚能死於義,人豈可不為之乎?
失仁而後義。義德近於仁德者為“上義”。若仁德不足,當以上義之德而修補之。僅以小義而修,行之日久,是非分別之心便隨之而生,計較大小得失,分別彼此厚薄,如此而行,難成上義之德。上義之君,原是以仁為體,以義為用,處事有自然剛斷之妙。
世道紛紜,人情多詐,或上下之間,或父子夫妻之間,處事盡義,非太過,或不及,不能適於中道。故真假須權衡,得失要比較,尚未達到空境之前,這種“有以為”是難免的,是通達“無以為”的上仁之德的必經之路。但也必須持正而修,覺性不昧,時時勤克製,使之日趨日升。假若人心私欲不根除,有為有欲之事不止息,智巧之心用之不斷,如此就很難成就上義之德。所以聖人以“上義”裁正天下,正是為了挽迴民心之善性,拯救人道之失,教民修習上義之德,則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
“上禮為之”,“禮”者,理也,由心所主。太極以前,炁具於理;太極之後,理寓於氣。物象是理炁演化的可見之跡。理者炁之主,氣者象之充,物象非理氣不能生,理氣非物象不能顯。理、氣、象、數這四者,乃道心、人心、血心之氣的由來,亦是愚人、賢人、聖人的所由分。愚人執相,賢人通氣,聖人明禮(理)。
人心者,氣也。道心者,理也。此心之初,以降衷而言謂之“命”,以稟受而言謂之“性”,以應酬萬事而言謂之“心”,以其感於萬事以生喜怒哀樂愛惡欲而言,謂之“情”。合而言之,一“理”也。以理覆育萬物而言謂之“天”。以主宰萬物而言謂之“帝”。以孕育萬物、生天生地而言謂之“中”。以萬物始終共由而言謂之“道”。以無聲無臭,視之不見,聽之不聞,體物不遺。兩在不測,至費至隱,至顯至微,無生萬有,虛含至實,無終無始。無在而無所不在,無物不理,各得其理,至真無妄,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不行而至,不疾而速,無為而成而言者,謂之“至理”、“至神”、“至誠”、“至善”。
天有天理,地有地理,人有性理,物有物理,事有事理。天下萬事萬物,得理則治,失禮則亂;明理則安,昧理則苦。知禮(理)之節文可以製禮,知氣之清濁可以作樂。教民以禮(理)謂之政,禁民違此禮謂之刑(戒)。修道者若能克己複禮,靈台清明,去人心立道心,即可複見天地之心。到此境界,就是孔子所說的:“窮神知化,至命合天之時也”。人人各具天然之禮(理),若能複還於萬物統體之理,無在無不在,便能無思無為,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於天下。
“禮”主南方,屬火。心動則禮亂,欲火生則好淫。怒火不僅可以引起紛爭,更可能操戈撕殺,令人傷害喪生,所以人人都能存禮相待,社會就能安定團結。修道者更應心平氣和,假若無明火一起,性天噴火,心地震動,將所植的功德林燒成灰燼,故有“一把無明火,燒毀功德林”之說。所以平時就應當斂火息暴,心平氣和,以保道體,而禮德就會自然生發。
人若迷惑血肉之軀,興起私欲之火,便會滋生遠禮越軌之事,火起木焚,果由樹生。假若欲火不禁,火燒靈山,寸果不留,豈不惜哉!所以人當遵禮行事,將“欲火”化為“聖火”,以文明禮貌之光照亮別人,那麽火候成熟之時,則道果更堅。
禮德是元神的外顯信息,與性體互為裏表,相輔相成。失義而後禮。若以義德仍不能製心,便以禮德進行教化。做人的規矩,國家的法律,修真的戒律,都是製約人的心身,使之歸伏複禮的措施。聖人悲憫(min)人心之不正,為了割斷世道之多偏,規範人們的不軌言行,則不得不製立禮節條文予以約束,立典章予以格除,使其人心之偏邪,歸於禮(理)德中,導民心入於正道,此皆是上禮(理)之所為。
“而莫之應,則攘(rǎng)臂而仍之”,其義是說:天下世人,似愚似癡,如聾如盲,對於聖人所教化之禮德,見如不見,聞如不聞,違背教令,悖其禮條,但世人仍不能歸於禮德。聖人救世之心不息,愛民之心不厭,於是不得已而以手臂攙扶之,唯恐掉進深淵而自毀人生。“攘”音壤,捋袖伸臂之意。“仍”即扔,強牽導引之意。“攘臂而仍之”,就是捋起袖子,伸出手臂,強拉著世人走正道,行禮德。聖人如此慈悲不棄,蓋因道德仁義日遠日廢,民心錮(gu)蔽,天理不明,我行我素,對聖人之教化,不應不理,故不得已而強牽之。可見聖人救世之心的急迫!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是說社會到了以禮治世的時期,說明人的忠信之德已經喪盡,連做人的起碼禮德都不講,這是社會混亂之首。
此三句,是指道德仁義漸次散失,人心的忠厚誠信日見於薄,這是社會混亂的重要原因。所以必須首先教導世人學習做人的道理,遵守禮德,這是治亂的基礎。道不能通行,便行之於德;德不能行,便行之於仁;仁不能行,便行之於義;義不能行,便行之於禮。倘若禮(理)再不能行,則民心昧之已深,民風必然混亂,於是社會上便會出現施禮金、送禮物等人與人交往的物質交易關係。至此,人心已經華而不實,重形式而輕仁義之風興起,禮德的精神美德走了樣、變了味,人與人之間變成了赤裸裸的商品交易關係。聖人設禮(理)教,原本是為了約束人的心性情意,製約人的言行舉止,陶冶人的情操,而不致於放蕩狂野,克製言行的邪妄不規,以恢複人的天然本性。
中華民族知禮達道,禮德在中華大地上深深紮根,連綿數千年而不衰。每個炎黃子孫都承傳著上古祖先們的禮德基因,繼承了先輩們通情達禮的傳統美德,故被世界讚譽為“禮儀之邦”。怎奈人類科技物質文明發展迅猛,古樸淳厚的美已被逐漸物化,道德精神受到很大衝擊。人們認錢不認理,認錢不認人的現象普遍存在。一切以我為中心,一些做人的起碼準則都難以做到,諸如孝敬父母,尊老愛幼,待人有禮,處世溫良恭謙讓……等等做人規矩,已被日益鑿喪,這正是今日人類麵臨“克己複禮”的緊迫任務。
自古以來,大丈夫寧守道德之厚,摒(bing)棄智識之華。今之世人恰恰顛倒,隻求其薄而厭其厚,貪其華而惡其實,這正是今人失古反古的突出表現。禮之所用,不可太過,亦不可不及。禮本貴質而賤文,禮若繁文媷(ru)節,必多繁瑣作為,流於虛表,邪亂也難以由心根治。
禮者,理也。聖人製禮,在於教人養成恭敬的儀容,規範人們執禮的行為舉止。禮是根據天道之理而製定的條文,成人事之禮節。所謂“節文”,譬如為人之子,應盡為人子之禮,此即孝道的天禮秩序,也就是遵行天理。為人之子,應當晨昏反省,是否忠心盡孝?生時事之以禮,死時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這就是“節文”之禮。禮者無所不包,男女有別,長幼有序,作事有規,淫亂不犯,待人謙恭,處世寬厚,此皆莊嚴、中正之禮儀。家國以禮為先,無禮則上下秩序混亂。故聖人製禮,是為了教民。君子守禮,所以保身。至於作事接物,常存誠敬之心,以正心為禮。禮之規不可易改,言不顧行,行不顧言,親友不相依托,鄰裏不相恭敬,虛言狂語,妄言妄行,都是無禮的言行。
既而為人,就必須遵守做人的規。今日社會發展,雖不必像古人那樣的繁瑣節文,但起碼的人倫禮儀卻必須遵行。必須的賓客之禮,並非都是多餘的形式,它既是對別人的尊敬,也是正己心身的法則。先輩有四禮之訓:“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此四正之禮,即罡(gāng)也;四非者,乃罪也。願修者共識之。
所謂“忠信之薄”,“忠”者,盡其中正之心。“中”者,喜怒哀樂未發時的一種靜心狀態。君權時代,君有過而臣犯顏直諫,是為忠直之臣;國有難則誓死不辭,是為忠節之臣。此二者皆是以國民為重,而不計較個人的利害毀譽。一個忠誠之人,必然忠於國,忠於家,忠於朋友,忠於一切事務,而後可以謂之人也。再觀草木之類,忠於四時;禽獸之屬,忠於卵育;天地之大,忠於氣候;日月之明,忠於晝夜。唯人心這個怪物,忽反忽複,奸巧詭詐,交友處世,待人接物,常不能盡其忠誠之心。鳴唿!人心非天地日月可比,而何以連草木禽獸之不如也?
人秉天地之正氣,言語舉動,當以忠為首務。心本實心,腳踏實地,有何事業不可成?忠之一字,乃天地之罡氣,無堅可破,無物可擋,以之治心而心正,以之治家而家齊,以之治國而國固。信為德之母。信德有層次深淺高低之不同。此處之信,是做人的基本之信。人言為信。大道無形,天地無言,真理道義,必賴人言。人之言語,必須真實,不可稍有虛偽。虛偽者,言不顧行,與人之間缺乏信誠,爭紛不止,擾擾攘攘,莫知所終。故前輩雲:“人而無信,萬事皆虛,言稱聖賢,心類穿窬,學而不實行,馬牛而襟裙。”所以,人若失去忠信之心,則是家國禍亂之首也。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
“前識者,道之華”,“識”者,即後天之意識、知識、見識。“前識”,就是人們常用的後天意識,它處在大腦細胞的淺表層次,覆蓋在人的潛意識細胞之上,使潛藏其中的先天大智慧得不到開發和運用。“前識”也就是人的後天聰明才智,一個人的後天知識再豐富,也隻能認知顯態世界事物的一部分、一方麵,不可能認識萬物的全貌。
所謂“道之華”,是說陽態世界的萬物萬象,都是大道所開之花,都是它的外在表象,並不是它的實質。大道的實體,在萬物的核心中;大道的應用,表現在它的變化中。世人隻知道之華表,而不知大道的內核本質,這便是世人不能知宇宙真理的原因,也是一種愚昧的表現。
世人不知大道之實,隻得道之外華;隻知道之顯,不知道之隱。純是後天所得所學而形成的知識、經驗、意識以及思維方法等,皆稱為“前識”。後天所知愈多,務外華之事愈多,所見之物愈廣,則逐物之心便愈遠。其所見、所知、所想、所行,皆是在道之枝梢末節上用心思,並非在道本上下功夫。大道貴於斂華就實,守樸還淳,故有道之聖人皆是大智若愚,掩其華表,藏而不露。此正與世人相反。
本章自上德、上仁、上義、上禮之後,為什麽唯獨不言“上智”,而隻言“前識”?這是因為智已處在德之下位。若以果樹的厚實花薄來比喻,道猶如果實,當其尚未下種之時,胚胎尚未顯露,果籽孕育著生生之理。一旦入土下種之後,發芽生根,其根即為德,仁即為幹,禮即為葉,智即為華(花)。果實而花虛,德根厚而禮葉薄。
人身就是一棵原靈樹,樹木形狀不一,花色萬殊不齊。人人本有圓滿的靈光靈氣,曆經紅塵的汙染,情欲的侵蝕,精氣神散失,所以生命之樹逐漸幹枯,不能結出正果。這正如“種豆得豆,種瓜得瓜”,永難脫殼,永入輪迴。修道的目的,就是要改良靈樹的品種,使它能適應任何氣候環境,穩立於暴風驟雨而不倒,度過重重魔考難關。以最好的管理去施肥澆水,使其茁壯成長。通過修心修德,去陰增陽,使這棵原靈之樹德根深厚,仁幹粗壯,根深葉茂,開道花,結道果。這個結果的“種子”,就是“聖胎、君子、舍利子”。它是堅韌不壞,任何塵風濁水都不能侵蝕它,從此不再萌芽,如此就是脫離因果,永生不滅,這就是長生久視之道,也是不生不滅的涅盤(佛教指超脫生死的最高境界)。
當今世人注重外表飾華,不重心德,這是一股難以遏製的潮流。人雖豔麗裝扮,西服革履,花枝招展,而內心裝著的東西,未必都是真善美。古有“金玉其外,敗絮其內”之說,今有“高樓大廈,每每居住鼠輩”之論,都是指的世人失去正氣,不修道德,追求外表飾華的愚昧現象。願世人珍惜生命,切莫認假為真,以免永遠在“假想”的虛幻中自討苦吃。
世人多是一葉障目,隻見樹木,不見森林,稍有管見之知,便炫耀逞能,妄用機智。終日陷入己知己見,以後天取代先天。形成積習,障蔽天性,故愈知愈愚,離道愈遠,白白浪費了一生寶貴的光陰。世人常患“得之容易,不知珍惜”的通病。隻見外在形象,不深究內涵。對真理本是一知半解,而卻自以為天下盡知。這正像前輩們所說的“似是而非”,“自明而實暗”。前識愈多,先天愈少,而愚昧愈深,這是當今人類的最大悲哀。故經雲“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此四句,是總結上文之義。
“是以大丈夫處其後”,“大丈夫”,即得道的君子。“處其厚”,即處身於敦樸渾厚的道性中。“不居其薄”,道德為厚,世俗為薄。此句是說君子處世絕不違道,不染於世俗人的名利澆薄之中。大丈夫隻見道而不見欲,循道理而不循私利,頂天立地,以道自任而不辭。視聽言動,唯道是從,為人處事,無處不是道性的顯露。大至國家民族的利益,小至居家過日子,處世應俗,待人應物,皆是以德為本。無論大庭廣眾之中,也無論獨處於居室;無論是飛黃騰達之順境,也無論是窮困潦倒之逆境。種種繁華享受,萬般磨難坎坷……皆是一身浩然正氣,無處不是道德之流行。
在現實社會的日常生活中,每一細微之處,皆有厚薄之分,亦有實質與華表之別,天天都會遇到厚與薄之事,人人都要麵臨華與實的決擇。是取其道德之厚,還是擇其欲心之薄?唯在人的心念之間。居其厚,就是舍華得實;取其簿,就是貪華棄實。一正一反,一厚一薄,一華一實,界限分明,看似極容易,行來卻頗難。修道人應逆世俗而行,處厚不處薄,居實不居華,以正氣處世應事,還淳返樸,以複太古之道風,以證道果之早成。
所謂“去彼取此”,即去除人心浮華輕薄之“彼”,取道德淳厚敦實之“此”。在世衰道微,德薄少仁,人心不古,世風日下的當今,人若能摒(bing)棄薄華之妄,而善取厚實之真,念念不離善,默持造化,轉惡為善,方可稱之為“大丈夫”。修道人須先修德養性,去除五行的陰質雜氣,脫去人心私念的虛妄,不斷提高自身性命的質量,終而達到長生久視之道。這好比脫去種子之芽,種子就不再生滅,返歸於無極虛空。此芽若不脫去,又成為輪迴種子,生生滅滅。如籽之生菜,菜又結籽,籽又結籽,一而化二,二而化三……由一本而散萬殊,輪迴無有止息之時。
世人都愛豔麗之花,但花無百日紅。唯有德花道果四時不謝,八節無停,永不凋零。人的欲念萌芽,便是滋生輪迴種子,故前人雲:“欲起則生死續,念生則輪迴生。”修道就是要去華就實,處厚棄薄,脫去凡俗虛假,在“根”上下功夫。修道行德,化心性之私,改習性毛病,知天理,行本份,就是抓根本。人常說:“澆樹要澆根”,若是舍本求末,貪戀世間飾華,等於生命的靈樹未紮根,隻能開朵假花,怎能結道果呢?
修道人的修身立德,像樹木的生根長幹,伸枝附葉,開花結果,內功外果,都是由日積月累,點滴積修而成,切勿因善小而不為。世界萬物,都是元始一炁的一粒種子撒下所化,所以修道就是要由五方而歸三清,由三清而歸一炁,直至修成無極上乘道果,超出三界五行的拘束,才能功成果圓,迴歸本源,認祖歸根。
【本章說解】
《道經》首篇,雖然也分別言及道德,但都是概括而言,未細而明言之。道篇中無精粗之別,隻以道為無名,德以有名而言。本章為全經下篇《德經》之首,綜論諸“德”,是《德經》之總綱。故河上公名之為“論德”。
文中反複推論“上德”與“下德”,“有德”與“無德”的界限。上德以道為“體”,故能“無為而無不為”。其德不可見,合於道,故為“有德”。上仁雖近於德,但若行之於有以為,即為“下德”。“上德”之“無以為”,是說其無心無欲、無名利得失之心的自然而為。“下德”之“有以為”,是摻有私我雜質的有心而為,有其偏差,不完全合乎道性,故為“下德”。
仁義禮智四德中,皆有上下德之分,唯上德近於道。故經中皆言上而不言下,以明其分界。上德近於道,故無為而無不為。“上仁”近於德,故“為之而無以為”。“上義”雖言其上,但因其“有以為”,故已屬於下德。至於“上禮”,則已經處在德之下,屬於後天有為,但是世人還是很難做到,隻得聖人捋袖伸臂推其前行。由此可見,人世間失德已經到了何其嚴重的程度?“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這是道德層次之序列。自德以下的仁義禮智,是依次之每降愈下。
未有天人之先,至誠厚樸者謂之“道”。受命於天,全之以性,得之於心,謂之“德”。至公無私,善性常存者,謂之“仁”。有分別,有果決,當行則行者,謂之“義”。天秩之品節,人事之儀規,有文有質,恭謹謙讓者,謂之“禮”。此五者,乃是治國齊家之達道,修身立命之根本。修之者則吉,悖之者則兇。
道若不明、不行於天下,萬民萬物得不到道的恩澤,必然世衰道微,人心不古,治也難以奏效。聖人盡天職天命,持道輔德,因其勢,據其時,竭盡全力,意欲挽迴天下已散失的上古道風。故寧處其厚,不處其薄;寧居其實,不居其華。針對世風衰下的客觀實際,聖人不得已而權衡參合大道,分出仁義禮智信五個層次,以適應各類不同心性水平的需要,其目的在於使天下人皆能返樸還淳,修德歸道。
人體內的先天陽性係統,分為元精、元性、元氣、元神、元情等五元。五元具備,仁義禮智信“五德”就含在其中。德的這五大元素,是先天五元升質變化的基礎,德的五能不斷升華凝聚,佛性的各種元素具備,才能逐步形成上德,才能步入道境之中。五元是五行之炁,五德是五行之性,這兩大類物質,共同構成五元五德。五元五德都生於先天,是信息的全息性遺傳攜帶。“人之初,性本善”,就是一種說明。這些先天信息隱藏於後天之中。人在胎胞時,混混沌沌,一氣渾淪,形跡未見,先天理性即已具備,呈太極之象,此即古人所稱之“窮取父母未生前麵目”,是這種特殊生理環境和隱顯生理的先天狀態。
本章隻言仁義禮智,而未言“信”德,何也?因為仁義禮智四德的根本,皆在於“信”(心)。信(心)居於核心樞紐之位,主宰、統馭、包涵、運化仁義禮智四德。是五德中的關鍵元素,統馭著仁義禮智四德的基本元素,它可以使散在四周的四大類德性物質能量,都歸於中央一信,歸於核心。此心內含五行之氣,但沒有五行之質;暗藏於五行之內,但又不顯於五行之中。它源於父母未生之前,但可以現於既生之後;它雖然寂然不動,但可以感而遂通。
心又名“信”,信就是“心”,它是一種陰陽合一,真實無妄之德,是靈信、玄信、真信的綜合體。它是“空而不空,不空而空”,仁義禮智四大上德的基本元素,皆包藏於信德之中。從仁義禮智逆修而上,返歸到核心真信上,即是上德。
“逆運”與“返還”的概念並不相同。“逆運”是逆藏五行歸於中黃太極,形成先天係統,以先天統馭後天,複見父母未生前麵目。用一心培育仁義禮智四德,就是用先天真性再造內環境的上德。達到一定量級後,身內的五物五賊,都會順聽其命,而實現五行攢簇,四象和合,性即是命,命即是性,性命一家,混溶一體,陰陽渾化,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上德者,修性而命自立,性功中含命功,自誠而明也。下德者,先修命,後修性,命功中含性功,自明而誠也。上德者通過修河圖內圓,以製洛書之外方;下德者先修外以安內,先方而後圓。方之圓之,總在中央一點,方以從此而方,圓以從此而圓。不識此中黃,方亦不是方,圓亦不是圓。仁義禮智,皆本於信,又受信之運化。信於仁則能仁,信於義則能義,信於禮則能禮,信於智則能智。信德一立,則仁義禮智無不順心變化。變化之道,即後天返先天之道,也就是洛書中錯中有綜,三五合一之象。
得一章第三十九
【昔之得一者:】
“昔之得一者”,“昔”者,元始、無極也。亦即無極大道所生的太極。“一”是綜天地萬物之先而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生一者,即先無極而後太極。一生二者,即太極生出陰陽兩儀。二生三者,即陰陽兩儀先生,而三才後立。三生萬物者,即三才既立,萬物的象數理炁全備。由此觀之,道為一之母,一為道之子。
所謂“昔之得一者”,就是太極這個大“一”,得於大道本源之元炁。得之於此,則至理自此而始,此理之始謂之一;得之於此,則至正之炁自此而生,此炁亦為一;得之於此,至微之數自此而起,此數之元謂之一;得之於此,萬物之象自此而生,此象中皆含有一。所以“一”是大道之本體,至理之實際。天地之宗為一,萬物之祖根也是一,天地萬物,莫非此一。一理具,而無所不具;天地陰陽的變化,萬物生息的規律,莫非此一。一數立而無所不立,故“一”為道所生之子,道為“一”之母,其理已明。由此可知:得一之後,天地人萬物萬象自此而顯。細細體察此一之理,方可知“得一”是自然大道之妙。
宇宙未形成前有質無形的混沌狀態,稱為鴻蒙未判的無極態。道家將從無極演化為一的過程,分為太虛、太易、太初、太素、太始五大層次,總稱為“無極”、“混沌”、“真一”狀態,這是自然的最本質時期。
“太虛”是一種本源的神運狀態,是無極向太極變化的第一階段,即為尚未見炁的“太易”階段,依次而進入元炁形成的“太初”階段,再次進入初具質性的“太素”階段,再次進入具有隱態道形的“太始”階段,最後才形成有陰有陽,產生了有形變化的第六態,也就是“太極”之一。這種炁與質的形成,是微觀、宏觀的全息變化過程,道“一”已包容在這個變化之中,它是一種無極性的變化過程,此即“昔之得一者”的本義。前人把這個變化過程稱之為“混沌”狀態。
無極混沌狀態,是上乘聖道之境,是修證者應當實踐和進入的極高境域,也就是要進入這個“五太”領域。此境已經無“一”可言,而是太極由旋極經“五太”向無極的過渡階段。“五太”是道的本質狀態,進入第六態“太極”時,才開始生有形之萬物。故“太虛”是“六太”之本,旋極是無極向兩儀的順轉狀態,又是太極向五太逆向變化的中間運動。前人說:“老子者,道也。乃生於無形之先,起於太初之前,行於太素之元。浮遊六虛,出入幽冥,觀混合之未別,窺清濁之未分。”老子曾說:“秘化之初,吾體虛無,經曆無窮,千變萬化,先下為師,三皇以前,為神化之本,吾後化三皇五帝為師,並及三王,皆勸令修善。”
形而上者為之炁,形而下者為之器。無論是輕清之炁的三清之境,還是重濁之器的欲色世界,都是在道“一”的包容下,才有了質性的差異、層次的有別。宇宙顯隱多層次的物質世界,都是由大道本源核心演化為三元、三源,由一元四素所構成,才形成了“一”包容下的奇妙無比,氣象萬千的三千大千世界。這就是“昔之得一者”的真義。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
清輕之氣上升,謂之“天”,故天得一能垂象清明。重濁之質下降,謂之“地”,故地得一能安寧而不動搖。天地得一之妙,有如《皇極經世經》所雲:天以一而變四。四者即太陰、太陽、少陰、少陽“四象”。以一變四,故天之數為五。天雖得五數,四數皆有體,惟一數為無體無象;一雖無體象,卻能統禦有體之四象,所以天之本在於一。凡天之成象者,如日月星辰,風雲雷雨,春夏秋冬,晦朔弦望,晝夜長短,分度盈宿,其變化皆在於天上,昭昭然而不可改易者,皆是天得的清輕之一炁所致。故曰“天得一以清。”
地之數,也是由一而變為四。四者,即太剛、太柔、少剛、少柔,一炁而變為四質,故地之數亦得其五。地數雖為五,四數有體,一數無體。無體之一炁,卻統禦著有體之四質,所以地之本,亦本於一。凡地之成形者,山嶽之凝結,河海之流通,草木之生成,人物之養育,水火土石,萬方品類,皆在地一的造化之中,列列然而不可改者,亦是得一炁之妙。故曰“地得一以寧。”
細參天之四體,“太陽”者,至陽之精,“太陰”者,至陰之精。“少陽者”,是太陽之餘光,有光而可見。“少陰”者,太陰之餘氣,即不可見之星辰之炁。成天之象者,隻是成此四體而已,天道之變,亦隻是變化這四體而已。如此太陽為日,太陰為月,少陽為星,少陰為辰。日月星辰四體相交相通,而天道之體盡備。又如日為暑,月為寒,辰為晝,星為夜,暑寒晝夜,四體分而天道之變化無窮盡。天之道有太陽太陰、少陽少陰四體之妙,所以才有日月星辰之效,才有暑寒晝夜之變,才有春夏秋冬之歲序。
地之四體,“太柔”為水之性,“太剛”為火之性,“少柔”為土之性,“少剛”為石之性。成地之象由此四體,地道之變化,亦是依此四體。又如水為雨,火為風,土為露,石為雷。有水火土石之交,才有雨風露雷之變化,才有飛植動潛之感應。以此觀之,天地之象皆是得一而成,天地之體皆是得一而盡,天地之變化亦是得此一而行,天地得一之理至大至深矣。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成聖。男子化性是天清,女子化性是地寧。人身也就是個小天地,人的頭部為“天”,藏玄關靈竅,含天理道性,所以必須絕邪思,除欲心妄念,心澄性淨,才能神智清明,靈台通天,與宇宙本源溝通,這即是人的“天清”。人的肚腹為“地”,脾胃屬土,食五穀以養生,戒葷腥以衛生,肚腹清淨,不積魚肉等類腐臭濁氣,體內清純真炁自然充盈,此即是人的“地清”。人的軀體下部謂之“人”,男女情欲動,必泄漏精血真炁,精氣神為人之根,妄泄妄施,顛倒錯亂,必損害心靈。故前人雲:“隻羨鴛鴦不羨仙”,這正是對世人消道念,長淫心,色魔高揚的真實寫照。
人的淫根生於海底,為汙穢匯集排泄之處,如果不緊閉地戶,任賊而入,必墜(zhui)入苦海之下。反之,若能清淨淫心,拔除淫根,精炁化為道海,則人欲盡淨,天理流行,即可由人道化而為地道,再升而為天道。今正值普度之期,如能去色存清,使人身上中下三部“三清”升華,即可證無極道果,歸返三清聖境。
【神得一以靈,】
“神得一以靈”,“神”者,天地之德也。道德是一種本源性的物質基本元素,它充斥宇宙,彌散六合的無窮變化,天地萬物自然之實體由它所生,變化之玄妙,由它運行,人們不可見,不可名,故謂之“神”。此“神”(德性)人人具有,萬物皆備,也就是天地人萬物的“靈性”和“本性”。天之性斂之,靜而為一,即是元始祖氣;散而為萬,便是自然界萬物性體的微妙變化。天地之性得此“一”炁,才能妙應無方,變化莫測;萬物之靈得此一炁,則萬物靈通。
所謂“神”,簡而言之,就是慧性。佛雲“菩提”、“般若”;儒曰“天命之性”;道曰“元神、性體”;現代人曰“理智”、“靈魂”。此本性、理智人人都有,個個不無,無形無象,時隱時現。若是發覺它存在,即是得一之“明心”;若能將它顯露無遺,即是“見性”。
修道即修心性,修心在於培育理性,改造非道心佛性的人生觀、世界觀,故雲“修心養性”。神就是人與萬物的主宰,是人的靈魂,是人體的“真主人”。“天之性靜而虛,虛實合和而為一。”一就是元始祖炁;始一之炁散而為萬,便是自然神性的微妙變化。天地之性得此一,才能妙應無方,變化莫測。
天下萬物萬類,皆有其靈性。天無靈性則無日月之明,地無靈性則不能生育萬物,人無靈性則不能立性命,草木無靈性則不能開花結果。靈性雖萬有不同,皆是源於本元一炁,散為萬靈之體,得正則正,得邪則邪,根據所稟氣質的質性與數量之不同,所遺傳基因元素的差異,所攝取真一之炁的再造功能的高低不同,以及功行大小等因素,決定著其靈性的或存或滅,或升或降。存之者,乃是得其一;失之者,乃是失其一。得一者變化無窮,微妙不可見,感而遂通,神化無方,此皆是“神得一以靈”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