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經旨,是引喻天長地久之道,教人去私立公,放下人心,遵循天人合一之理,追求長生久視之道。天地者,大道運行顯跡之用,至誠無妄,育萬物而不遺,生萬物而不匱。天地無私,聖人與天地同其無私。大道運行,無私無慮,無掛無礙。沒有親疏,不分貴賤。施德之化,不擇賢愚,普惠蒼生,無論高下。天地以無私而成全萬物之私,聖人以無私而成就萬物之利。聖人是天地在人間之用,天地是聖人之本體。
本章是繼第五章之後,再一次讚頌天地。天地是客觀存在的自然,它由道所生,並遵循道的規律運行,體現著道的本質與運用。太上讚美天道的無私無為,是為了推及人道,希望世人識天道,效法天道。
天道是人道的依歸,人道是天道的體現。聖人是天道與人道的中介,既通天道,又通人道,是天人合一的典範。故老子在經中反複用聖人之道比喻天道,其用意正在於讓天下人效法聖人的無私無為,修養道德,再造性命,遵循天地之道,終而複歸大道。
天地之所以能長久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因為“不自生”,“故而能長生”。既不說明是由他力而生,也不說為萬物而不得已不生。而是說明天地的“不自生”,正是天地的“大私”。如果說“不自生”還不算是大公無私的表現,那麽天地之間,就絕對沒有一個真正的大公了。《陰符經》曰:“天之至私,用之至公”。其意是說大公與大私本無一定的界限。如果整體自私到了極點,私極就是公。換言之,大公無私到了極處,即是大私。反過來講,這種大私,也就是大公。
世間的道理,無論大小粗細,公私是非,推理到了極點,也就沒有一定的標準與界限,都是人為有心有識的分別而已。太上所言及陰符經所論,皆是就道體與道用的轉換變化而言,亦是對公與私對待關係的辯證。讀經者可自悟其中深層之理。
本章以“以不自生而能長生”,“後身而身先”,“外身而身存”,“無私而成私”四對矛盾關係,闡述順逆對立著的雙方互相轉化的辯證法,其中蘊含著甚深的哲理。有人認為這是老子為人處世的“麵南之術”,說無爭爭、無私私、無為為等觀點,是老子為了維護統治地位的狡詐之術。這實在是對太上的一種莫大曲解。
所謂“無私”,即普濟萬物而惟獨無我之道也。非至誠無妄不能有,非我心與萬物一體不能行。聖人無私,所以能成就天下之私。人心若能無私,心地必然像天地般寬廣,正氣必然像虛穀一樣具足,何愁不能與天地共長久。
明白了這個道理的奧妙,再反觀曆史上成功的例證,到處可見。無論是在軍事兵略上,也無論是在為政的政略上,我們民族語言名詞中的“身先士卒”、“公而忘私”等等名言,便成為千古顛撲不破的無上法則。範仲淹在《嶽陽樓記》的兩句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流傳至今而不朽。但人們卻少知這是範氏從太上聖祖“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這兩句警語中引申出來的。
若水章第八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
“上善若水”,是說水具有滋養萬物生命的德性。它能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爭利,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正如古人所說的:“到江送客棹(zhào),出嶽潤民田。”凡是能利物、利人之事,水都盡力去為。水的這種特性,可謂之“上善”。
天下之利,有損人利己者,此為不善;有利於人而又爭於人者,此不為上善。惟水性不同,它永遠不占據高位。眾人處上,彼獨處下;眾人處易,彼獨處險;眾人處潔,彼獨處穢。水之所處,盡是人之所惡,故天下無人與它去爭,這正是水的上善之性。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水在這個永遠不平的物流的人世間,寧願自居下流,藏汙納垢,包容一切,所以太上以水作為上善的代表,為世人立起一道善德之碑,作為效法的楷模。
水為天一所生,得太易之精,在五行為北方壬癸水,在五常為貞,在五德為智,在五色為黑,在四季為冬,在天為雨露,在地為泉源,在人體主腎、骨。在五戒主酒。水之為物,居五行之始,稟太極之初,生於一而成於六,氣屬五而數在一。水之性,柔弱而不爭。水之質,清純而厚樸;水之情,妙化物之形;水之德,養育天下萬物而不圖報,所以水為天下萬物中之至善。水能隨物施功,隨時善應,不擇物而用能,不逆物而施利,不分別美醜善惡、高低貴賤,一律同等對待。
水之德性還有去高就下,行止自然,隨圓就圓,隨方就方,隨曲順曲,隨直順直,隨物付物,毫不勉強,從不假作為,有自然而然之妙。所以古人以水形成的海洋和土石形成的高山,題詞讚頌曰:“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以此作為修真證道的要求標準。
水之美的人生哲學,就在於它無私無爭的“上善”之德。水源在上而身處下,水質至潔而能納垢,水性利物而不爭利……,水的上善難以盡言。聖人效法水德,以道德教民,以仁義導人,以無私之德奉獻眾生。不自矜其能,不自伐其善;舍己從人,公而忘私,與水之上善同德。
太上取喻“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意在教人效法水性之善。人若能效法自然之道的無私善行,就要做到如水一樣“處柔處弱”、“處下不爭”,做到像水那樣至柔之中的至剛、至淨、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氣度,做一個有大善德之人。
【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惡”者,即厭惡之意。“幾”者,接近、近通之意。凡物皆有物性,萬物中唯水與世無爭。世人之心與水性恰恰相反:眾人處上,水獨處下;眾人處易,水獨處險;眾人處潔,水獨處穢。水性所處盡是世人所厭惡之地。水既絲毫沒有與人物相爭之心,天下誰還能與它爭呢?
水之源在上,而其流在下,利益萬物,而毫無私利,此乃上善也。眾人皆好處上,欲在人上者必有爭心;有爭則必有憂患,不爭則有何咎?常言道:“人往高處走,水向低處流。”這是人心與水性的根本不同。世人憎惡卑濕汙穢之地,水獨靜而流居之。水性無心無欲,無有分別,常處於險惡低下之地,所以水性最善。水不處眾物之上,不逆眾物之情,去高就下,行止無心。雖是卑汙下賤之地,亦不擇而流,所以水性最接近於道。
“故幾於道”的“幾”字,隻是接近、靠近道的意思。“幾於道”是從水與物不爭的善性一麵,來說明它近於道的層次。佛說“大海不容死屍”,這是說水性的至潔。從表麵看,水雖能藏汙納垢,其實它的本質是水淨沙明,晶瑩剔透,畢竟是至淨至剛,而不為外物所汙染。孔子觀水流而曰“逝者如斯夫”,是從水的晝夜不斷流逝中,看出了它所具有永恆的、勇邁古今的精神。從儒釋道三家對水的讚譽中,可以看出儒家的“精進利生”,道家的“謙下養生”,佛家的“聖淨無生”。這三麵古鏡可以自照自明人生的趨向,應當何去何從?如何用這一麵寶鑒自照、自明、自覺、自修?這是每一個向道者必須迴答的考卷。
一陰一陽之謂道。道無所不在,水無所不利,避高趨下而不爭,這正是水的道性特征。世人多是貪高愛貴,好高卑低,爭勢奪名,好爭之心一刻也不停息;利害成敗之心常擾,長短高下之情常動。種種妄心,無所不有,相循不已。惟聖人能效法水性,以謙退自處,卑下自安,寧曲己以全人,處柔弱而不爭。故聖人之道與水性之道相通相同。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
“居善地”之“地”字,有低下之義。上句是說水與物無爭,此句又言水的謙下自處、甘居下地之德。這就是“居善地”之義。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是因其善處下地。道無所不在,水無處不利,避高趨下,自然而然,從不違逆,此即“居善地”之義。水性善,喜於地,滋養草木,順勢而下流,毫無爭上之心。“善地”者,清靜無爭之地。水性之善,就在於去上就下,去高就低,險峻不懼,以貞靜自守,以柔順自安,行止如然,妙用無方,終無傾喪之患,故稱為“善地”。
人心貪高望貴,不知持盈必失之理,所以總是好處高上險地。故聖祖教人要“功成名遂身退”,居於謙下之位,方無憂患之事。所謂“心善淵”。“淵”者,深妙不可測之義。此句是說,人心如果能修到像水性一樣,善於容納百川的深沉淵默,處空湛靜,深不可測,此即為“心善淵”。水雖無心,其性光明涵於內,其形沉靜表於外,能和萬物之性,能鑒萬物之形。生物之機不可知,化物之妙不可見,此皆是水性無心之善德。其淵至深,其理至微,故曰“心善淵”。聖人之心,靜以涵養萬物之理,而幽深莫測。動以妙萬物之用,而時措無窮,水用之妙,淵淵乎亦如水之深淵也。
“與善仁”,即舍而不竭,施不求報之義。一個人的行為,如果能修到像水一樣,助長萬物的生命,這就是“與善仁”。水施惠於萬物而不恃功,利萬物而不求報。散之為雨露,施之育萬物,萬物受其德澤,而生生不息。流之為江河,舟船獲其濟渡。天下眾生飲之而禦渴,用之而成物,百姓日用而不可離,故水給與眾生萬物的仁德至大矣。
“言善信”,是說水雖無言,但其信最誠。人心若能修到像潮水那樣準而有信,做到言而有信,行而誠心,這就是“言善信。”觀江海有揚波鼓浪之聲,聞溪間有瀑布滴瀝之聽,此即是水之言也。晦前三日起潮於滄海,朔後三日而退其水勢。潮不失時,聲不失聽。圓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決必流,此即是水之信德。聖人之信德與水之信德同,不失時,隨物應,施遍天下而不疑,其信萬世而不惑。所以水之善信與聖人同。
【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所謂“正善冶”,是說人立身處世,要做到像水一樣持平正衡,正己正人,治心治身,一身浩然正氣,揚善於天下。這就是“正善治”。水以利養萬物則為正,以泛濫成災則為邪。水與氣合,升之則化為雨露,降之則流為江河,溪流分遍及,有生生不息之機。水德潤萬物,有化化無窮之妙。故曰“正善治”。蘇轍曰:“洗滌群穢,平準高下,善治也。”以水之正,觀聖人之參天地、讚化育、安百姓、和萬物,使天下萬物眾生各盡其道,各遂其性,各順其生,此即是聖人之“正善治”也。
所謂“事善能”,是說人擔當做事,待人接物,應當像水德那樣調劑融和,隨方就圓,運用自如。這就是“事善能”之義。水之善能甚多:潤澤乾坤,滋生萬物,行舟渡筏,去垢煮飯,隨宜妙用,應事適當,能方能圓,曲直隨行。此皆是水善事之功能。以載則浮,以鑒則清,以攻堅則無不敵,故曰“事善能”。人若能德性完備,心神活潑,在應事接物之間,能外圓內方,處己待人,不泥不執。無論順逆,皆能執中,化解圓通,能把矛盾雙方擺平,不留後患。此便是人之“事善能”。
關於“動善時”,是說凡事要把握機會,及時而動。像水一樣,隨著動蕩的趨勢而動蕩,跟著靜止的狀態而止息。此即是“動善時”。水之為物,自性柔和,不僅能隨圓器而成圓,隨方器而成方;而且能盈滿而後流,氤氳(yinyun)而後雨。不逆人事,不違天時;夏散冬凝,應期而動,溫時而雨,冷時而冰,從不違節氣。這些皆是水隨時而動之妙。修真人若能效法水之“動善時”,不違天時,不逆人事。可行則行,可止則止。事不妄為,言不妄發。審時度世,把握時機。珍惜分秒,與時精進。即可如水“動善時”之妙。
【夫唯不爭,故無憂。】
上文所言水有善地、善淵、善仁、善信、善治、善能、善時這“七善”之妙,皆是不爭之道。世間之事,凡是有人非者,皆是因有爭心。人若能本著與世無爭,與人不爭,與物不爭,那便是永無過患而安然處順。猶如天地之道的似乎至私而起無私的妙用了。水既有這七善,從不與萬物相爭,所以萬物也不與水爭,兩不相爭,此是水之上善之德。水善於和萬物,萬物皆得其和。壅(yong)之則止,決之則流;聽從人使,善解人意。水性如此,所以天下沒有人怨尤水的。
世間人們所爭者,唯有名利為最;所積者,唯有錢財為多。豈不知錢財如水,皆為流通之物。流水清澈活潑,死水腐臭生蟲。積財如積水。若把錢財積為私有,不肯外流濟助他人,身上必是“銅臭氣”,造成混濁氣流入身,當個守財奴、吝嗇鬼,就如同將活水聚為死水黃泉,終將自歸其中。人若能心地清明,不履暗路邪途,一醒凡塵大夢,脫身便入清涼世界,何必選擇那條水域呢?
【本章說解】
本章經旨,正如《淮南子》所雲:“循勢而下,乘衰而流,有去高就下之功能,總是以水德。”人能心如止水,避高就下,此便是“居善地”。人能虛心養誌,含光內照,此便是“心善淵”。人能愛物不遺,教人不倦,此便是“與善仁”。人能言語真誠,心口如一,言必行,行必果。此便是“言善信”。人能因物付物,盡己盡人,此便是“正善治”。人能曲直方圓,隨宜適用,此便是“事善能”。人能可行則行,可止則止,此便是“動善時”。以上“七善”既立,萬善皆可立,即可近於道。能自處不爭,便不會招致怨尤禍患之事?
水之所以不與萬物爭者,因為它具足了天地自然的道性。水不舍晝夜,運行大道不息之機,大潤乾坤天地萬物,生生化化而不窮,這是水自然道性的流露。本章自“居善地”以下數句,是借喻水的善性,言聖人利天下萬事萬物之實,並非單指水而言。聖人綜事物於一源,貫古今於一理,因時製宜,體用皆備,與水的上善無爭之德無異。
水是生命之源,是萬物生長必須依賴的元素,動植飛潛皆以水為命。人身體的水份占百分之七十,一旦消渴、脫水,其身自亡。至於修習水德,那更是性命中不可或缺的珍寶。水如鏡子,可用以自照,心湖靜止無波,即可照見本來麵目,一片清新如洗,山河大地,花草樹木,盡在水中顯影。所以世人當靜(淨)心湖,以免化為苦海。
水性柔和,柔能克剛。洪水泛濫時,山石、巨木、田地均崩潰流失,可使巨石磨成細沙,足見柔水聚足力量之大。人與人相處,當以柔和包容相處,避免磨擦受損。
水有善助人之性,人每日洗臉刷牙,煮飯燒菜,沐浴洗滌,樣樣離不開水的幫助。水性助人而不爭。水往低處流,謙德自卑;光明晶瑩,清澈透底;養活萬物,而不圖報。水對人類的貢獻太大了,可惜世人並不珍惜水德之可貴。人應當學習水的這種舍己奉獻精神。可是現代人“水性揚花”,彯浮放蕩,不知所歸,人心如江河日下,沉淪愈深,苦海無邊。人體以精為活命之源,今人多淫欲過度,腎水消耗過多,水源既枯,筋骨鬆馳,水火不濟,腎虧衰弱。所以當節約“用水”,以延年益壽。
水性又曰“貞潔”。“貞”者潔而白。人心的黑暗,行為的汙穢已經至深,貪汙、淫穢等不貞行為,已成為一泓濁流。法水是洗滌汙穢的良劑,以善水清洗人的惡跡,恢複原來“清白”的本性,乃是當務之急。
水又主智德,智慧如水,故有“智海”、“智水”之稱。智慧必須清明,如水之變化無窮,活潑玲瓏的個性。切忌以酒灌溉性命,否則木枯人昏,牢記“酒醉誤江山”之警句!落花有意,流水無情。一寸光陰一寸金,流水一去不複返。正是啟示修真者“守道勿失,逆水行舟”,考驗著每個修士的道心道誌。有詩曰:“青山伴月水潺流,道客心潭泛扁舟。竹影清涼除暑熱,身無罣(guà同“掛”)礙樂悠悠。”
持盈章第九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持而盈之”,“盈”,即滿也。“不如其已”,“已”,即止也。此兩句是說,人若能認識天道自然法則,明白天賦人生的真諦,不迷本性,正視現實,就能優遊餘裕,知足常樂。如果迷於紅塵物欲,忘記了生命中原有的本性良善,貪求永無止境的個人滿足,那樣必定會遭受無盡的苦果。倒不如清心寡欲,安於現實,這才是最好的煩惱解脫。
人生的一切,可以說都是與生俱來,無論貧賤富貴,無論吉兇禍福,都是一種自作自受,應當安守本分,珍惜今生難得的人生機遇,多行善事,積福累德,創造人生新篇章。如果貪欲過盛,滋生非分的欲望企求,追求更大的盈裕,最後必然是得不償失,甚至連本位原有的福惠也搭賠進去。正如常言所說:“偷雞(投機)不成反蝕一把米。”由此可知,人生在世,能不能持盈而保泰,全在各人以何種心態去把握。
持盈的道理處處可見。器具盛物過滿,必然溢而流失,不如適量執中,以免招滿為患。天道貴虛,而不貴盈。隻有虛空,才能容物,
【過盈者必有傾失之患。】
“持盈”,是講物盈則損的道理,引喻人心不能過貪,不能恃功自傲,以免損德敗性。器物中空,方可受益。人能空心,則無患失。修真者處在當今物欲橫流的時代,時時當止欲心,念念當生悔心。對於世人所追求的享受,我則寧欠不盈,寧儉不貪,知足常足。盈之器不持,則持盈之勞不用,傾失之患不生,身心得其安逸,豈不善哉!故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世間持盈之事甚多。如官至高位,仍嫌不高;富至億萬,仍嫌不多。聲色惟恐其不足,利祿惟恐其不長,福享惟恐其不厚,生命惟恐其短促。終日防危慮險,此等小心之狀,與持盈無異。
“持盈”就是人心不知足,無有止期。心中無有一刻安寧,終日心懸高空,苦思冥想,煩惱不斷。待到踏上黃泉路途,依然抱著“持盈”之心而遺憾終生。“持盈”有如此之害,倒不如清靜自然,是道則進,非道則退。不貪戀於已得之利,不計較於未失之名,持盈之禍辱,則終生不會臨身矣。
修真者在精氣未足之時,不得不千淘萬汰,洗凝出一點至粹之精,作為長生之本。若取得真陽,朝烹暮煉,先天之精充滿一身內外,則身如壁立千山萬仞,意若寒潭秋月。外腎縮如童子,則達到無漏盡通之境。此時精滿於身,不宜再進火符,當止火不用,宜溫宜養,宜無知無識,渾渾淪淪,忘乎精盈之境。若持盈不已,繼流進火增陽,仍在有為中用功夫,難免傾丹倒鼎之患,不如早已之為愈。
【揣(zhui)而銳之,不可長保;】
“揣而銳之”,“揣”讀如捶,捶擊之意。是比喻很突出、很堅銳的東西。如金屬之器的剛銳,經捶擊而挫折之。故“揣”有治之義。“銳”者,鋒芒利刃也。過利之刃易於傷人,故應捶治之,使不滿足,還要在銳利上再加鋒利,直至於可以吹毛斷發,使銳利不能再複加以為是好。其不知此等利刃,雖有銳利無比之能,必有鈍折之害。因為銳利太過,所以不能長久。此就是俗諺中所說的“矢上加尖”,反而不利。這是形容一個人對聰明、權勢、財富等等,都要知時知量,自保自持。如果有聰慧而不知謙虛涵容,有權勢而不知肥進退讓,有財富而不知適可而止,最後終不能長保而自取毀滅。
古之聖人,聚天下之智為大智,集天下之善為大善,但他們卻“大智若愚”、“大巧若拙(zhuo)”,藏之於內,慎而用之,從不露於外。所以聖人之德行天下,而無敗弊之害也。
當修道者體內真炁未充之時,須千燒萬煉,運用文武神火,凝煉先天真一之炁,作為延壽之基;待到凡氣煉盡,化為一片純陽,貫穿於五髒六腑、全身筋骨之內,天矯如龍,猛力如虎,身中何其精銳。此時當專氣致柔,如嬰兒之無思無慮,以長保其氣,方可至形神俱妙,與道合真。若揣銳不休,心動念起,亂施有為,難免使身中烈火燎原遍野,焚燒功德林,豈能長保乎?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其意是說,金玉財寶之類,皆為身外流通之物,不可能永遠占為私有。財富是天地賜予人類的養命之物,它的道性特點就是流通,以滿足社會的共享。豈能“守”乎?守財如堵水,愈聚愈堵,終有堤潰反被水禍之日。所以如果財富聚到金玉滿堂的程度,則應當遵循“三散”的原則,施舍社會,濟困扶貧,這才是正道。否則要想囤積居奇,堆累金銀山,終有一天會山崩倒塌,自招其禍。
世人常譏笑那些有錢而又吝嗇的人為“守財奴”。其實有財寶能“守”住的有幾人?不是被敗家子揮霍,便是隨“流”而去,終而是人財兩空。因此古有“創業艱難,守成不易”等永垂千古的名訓。人們往往身在富貴環境中,卻不知富與貴的本身道理,更不知其中所包藏的禍患毒素。如果持富而驕,因貴而傲,那無疑是自造惡果,後果患無窮。
人若能真知道德之貴,重於金玉財寶萬倍之理,自不會被外物所移,也不會成為金錢的奴隸。現時商品社會,物欲橫流,人不顧身命之寶貴,崇拜金錢為萬能,貪圖榮華為享福,視道德為虛有,妄貪財物以為真。總然是金玉積滿堂,臨命終身去時,仍是空空一身,豈不悲乎!故聖祖以“金玉滿堂,莫之能守”一句,意在警示世人:嗜欲傷神,財多累身,重財不如重道,守金不如守德。此乃顛撲不破的真理。
修道之人,身中自有金玉存。此金玉就是善德。若能取己之金玉,養性命之真常,視身外之金玉為塵埃,心中自然清靜。知止知足,不貪不妄。隻要青山在,何愁沒柴燒。如此修德積善,身中之寶,自會用之不窮,守之不去。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是說人當有謙卑處下之德,才能永立於不敗之地,免招怨尤之患。富有時應當賑貧,高貴時應當憐賤。如果以貴而驕人,持富而奢侈,必然招災惹禍,此乃真實之理也。富貴之榮,不足為樂,惟以謙退持身,以恭卑自養為樂。不以富貴而生驕心,不以位高而以勢壓人,處人平等溫和,敬人周到如賓。如此,人必以謙和心待我,人己無爭,物我皆和,皆大歡喜,怎麽會“自遺其咎”而自找麻煩呢?
人的性分中,自有真富真貴。人身中皆有“三寶”(精、氣、神),若能珍而貴之,保而全之,則天地即可歸於己身,造化自會用之不窮。壽命可延長,生死可解脫,這才是真富貴。倘若貪戀假富貴,精耗神散,以致百病入侵,大數一至,雖有萬貫家產,誰能買得不死乎?
縱觀曆史上的帝王將相,以及風雲人物的興衰成敗史,完全是一部因果報應的記錄。太上從他所處的時代現實中,有感而發出本章中的句句金玉良言,意在教誡世人認識做人的道理。富貴易使人驕,得意容易忘形,這是人類的心理通病。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古有“成功之下,不可久處”之訓。人之所為,功成事立,名跡稱遂,就應當退身避位,否則就會招來禍害,此乃天之常道也。“功成名就則身退”之理,猶如日中則昃,月滿則虧,物盛則衰,樂極則悲,花紅則謝,剛極則損……,此皆是自然之理。
以上三句,是總結上文之義。推想四時有消長,日月有盈虧,天之道總是“損有餘而補不足”,何況於人,其理亦然。若是大功既成,應當善終其功;如果事已遂名,應當善全其名。若要善終善全,非得身退不可。
所謂“退”,就是執中不盈之義。盈者當戒於滿;銳者當守於不用;金玉當戒於貪享;富貴當戒於驕。若能身退於功名富貴之外,心不在功名利祿之中,複歸於道靜之中,就是觀天之道,執天之理,行天之道。
世間貪慕權勢利祿的人,往往得寸進尺,欲溝難平;總是鋒芒畢露,耀人耳目。這是應該引以為戒的。否則,富貴易使人驕,得意容易忘形,必會自招禍患。一個人功成名就之後,引身而退是很可貴的。太上勸人功成而不居,激流而勇退,正是愛憐世人的慈悲心懷,惟恐從門不能保持全德全功。
秦國丞相李斯,可為功名富貴於一身,權大勢重,不可一世,但最終卻作了階下囚。臨刑時他對兒子說:“吾欲與若複牽黃犬,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意思是說:我如今不僅丞相做不成,連做一個布衣百姓與兒子外出狩狡兔的機會也喪失了。一般人在沒有親身嚐到身敗名裂的苦味時,很難理解“功成身退”的真意。
功成名遂雖是好事,但其中卻包含著禍害的因素。故曆代修道成真的先輩們,都是薄帝王而不為,唯恐富貴來迫,於是便有“避世唯恐不早,入山唯恐不深。”任何事物都是隨著一定的條件,向相反的方向互相轉化,皆是陰陽互動的必然。人若能居中執旋,掌握住扭轉太極陰陽弦線變化的主動權,在功成事遂之後,逆而轉之,抑而斂之,退而藏之。不死守其間,不心留痕跡,即可功德圓滿,不被鑿喪。宋代文學家歐陽修詩詞雲:“定冊功成身退勇,辭榮寵,歸來白首笙歌擁。”《漁歌傲·四紀才名天下重》)這正是對“功成身退”的歌頌。
【本章說解】
本章意在於教示世人:持滿必傾,不如適可而止;鋒芒過銳,最易挫鈍;金玉滿堂,終歸無有;富貴驕人,必招禍殃;功成身退,方合天道。
世間的功名富貴,皆為過眼煙雲。但世人皆貪入其中,不知嗜欲傷神,財多累身之害。恭聞堯帝不以有天下為貴,故傳之於舜;舜帝亦不以得天下為尊,故讓之於禹。聖人不以有天下為貴,天下還有何等貴重之物可以累吾心?今人認虛幻的名位為貴,以不實之財勢為真,得之則樂,失之則憂;得之愈想得,樂之愈想樂,而不明“知足常樂”、“功成身退”之理。常言道:“人心不足蛇吞象”,這句話正是對“持盈”心態的形象寫照。聖人不以名位勢祿之得為得,不以金寶貨財之失為失,視財物如糞土,無欲無為,以德全人全己,以錢財利益天下,皆是合天道之自然。故聖人之道德與天地等同。
此章經旨,是教人以虛己為體,以守雌為用,進退不失其時,方合天道之義。“崇高必致墮(duo)落,積聚必有消散。緣會終須別離,有命鹹歸於死。”這是佛家洞穿世事聚散無常的幾句名言,同時也是出世思想的基本觀點。道家主張可以出世,也可以入世而修。自古以來的智士良臣,功業成就,聲名已遂,貪圖世俗之享,而不知退隱,如越之文種,漢之韓信,終而招致殺身亡家之禍,皆是不知韜光養晦,混俗同塵之道。丹經雲:“修行混俗且和光,圓即圓兮方即方。隱顯逆從人不識,教人怎得見行藏。”
凡是有道的高人,都是深藏不露,隨時俯仰,與民不異不同,無好無惡,自可長保其身。否則就會修德反而招謗,道高反而毀來,看起來好似從不良者反應出來,其根本原因還是自己太愛顯露張揚之過。《易》曰:“慢藏誨盜,冶容誨淫”。其意是說,聚財又傲慢之人,即如招盜;過重粉飾容貌的人,猶如招淫。這些都是一種咎由自取。故修真者當深悟“功成名遂身退”六字的真義,以免自敗其道之患也。
太上在第四章中所說的“挫其銳,解其紛”,就是入世而修的不死之藥。而“功成事遂身退”,被有道者稱為入世而修的六字真言。但在世人眼裏,總認為這是一種消沉的低調,是厭世思想,其不知這其中的天道奧理。其實仔細觀察天道,日月經天,晝出夜沒,夜出晝沒,寒來暑往,秋去冬來,都是天道很自然的“功遂身退”現象。
天地育物功成,時行名遂,即行退藏,以蓄存陽和之德。倘若冬寒而兼春溫,夏熱中而夾秋涼,這就是天道反常,時節愆(qiān)期,功成不退,這是乖戾之氣在作崇,而擾亂了自然規律。植物世界如草木花果,都是默默無言地完成了它的生命進程以後,又靜悄悄地消逝離去,了無痕跡。動物世界生生不已,一代接替一代,不斷地新陳代謝,誰又不是自然地退出生命的行列。
唯有人類的心不肯死,不相信自然,不遵從自然,不肯善罷甘休,總想在假幻中捕捉住形影,在不可能占有中妄圖抓住不放。人類這種“不信自然無以明”的昏昧,這種違犯自然規律的行為,何其可悲!
無不為章第十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載營魄抱一”,“載”,承負也。“營魄”,即身中之魂魄也。魄為陰、為雌,主靜,藏於肺。魂為陽、為雄,主動,藏於肝。載就是負,抱就是承。人身負陰而抱陽,是一個陰陽合一之體。魂動魄靜,動靜相守,陰陰合和,合於自然。人身秉受魂魄,猶如車之載物,物必隨車而行,精神與形體合一,一刻也不能離散,才能得之以生。假若魂魄分離,神不守舍,而隻靠血氣用事,則神與氣分離為二,那就意味著生命的死亡。人皆有三魂七魄,若能愛養安靜,則魂藏於肝,魄藏於肺,生命之道便可以久立。
此章開口即說煉精化氣之道。人既得精氣神於一身,就要一心一德,而不能偶離;若心意稍有散離,則精氣神三寶就不能凝聚合一。故太上曰:“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營”者,血也。血生於心,魄藏於肺。心須照於丹田氣穴,一心不動,日魂方注於月魄之中,月乃返而為純乾。這是由心陽入於腎陰,陽神火照入陰血水,雖水冷金寒,卻被神火烹煎,而真炁油然上升。
《黃帝內經》中認為人體生命有兩大關鍵,就是“營”與“衛”。“營”是指人體中的血液和養分等作用。“衛”是指人體生命的本能活身,屬於元炁的功能。“營”中有“衛”,“衛”中有“營”,兩者必須平衡,一有偏差,就成為病象。
至於“魂”與“魄”,即人體內的一陰一陽,連合互用。“魂”為陽性,魂字左傍有“雲”,象征著雲氣的輕清上升。一個人的精神清明,如雲氣蒸蒸向上,便是“魂”的象征。魂表現在人的工作生活中,就是精神;表現在睡夢中的變相活動,便是靈魂。“魄”字左偏旁是白,一半形象,一半會意。表現為人的生命活力。俗話所說的人有“氣魄”、“魄力”等,就是這個意思。
道家學說認為魂魄在人的生命中普遍存在。不經修煉,魂魄始終分離,不能凝聚為一體,死後魄沉於地,各自分離。太上在“營魄抱一”之上,加了一個“載”字,用字非常巧妙。人身如一部車乘,其中裝載著陰陽營魄兩樣最重要的東西。任何一個人,都是常年累月,隨時隨地,自覺或不自覺地使用著這兩樣東西。思想的煩紛,情緒的囂動,常使自己的魂靈營營困擾,常使魄處在泄漏消耗之中,散亂不堪。體能的勞累,生活的奔忙,常使性命耗散。如此這般,動用不休,故不能持盈保泰,終至油幹燈滅,生命消亡。故太上在此教人要將生命中的營魄合抱為一,永不分離,這便是長生之道。
萬物有陰陽,人體就是一個陰陽合一的太極之體。在玄靈修真學的生理組織學中,將人體有形中的無形生理組織,與人體全息係統分別進行論述,並將全息信息體分為三大類,名為“修真性體學”。按小的陰陽範圍分類而言,正常人的七魄為陰,三魂為陽。經過初期修證凝煉質變,七魄之精化為陰神,三魂之精化為陽神。再經過凝煉,取其陰神中的真陽和陽神中的真陰,通過係統性的和合聚變,培煉生成完全獨立於人體的元神。然後再通過元神為主導,意識為輔助,去完成人法地、人法天、人法道、人法自然的係統凝煉,奪取天地陰陽之造化,凝煉玉丹、金丹,培出玉神、聖神。使人體這個小宇宙,從物質能量和全息性體兩個方麵,同步完成升華質變的全過程,從而達到性命雙了,返本歸真。
人身中有戊陽真土,能培育甲木,藏之於庚金,息之於丙火,止之於壬水,攢簇五行,和合四象,皆是真土之妙用。若能神不外遊,意不散亂,精神魂魄,自然會合一處,不相分離。故曰:“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真土者,人之真意也。意屬於土,土有陰陽,有真有妄。戊土為陽土,陽土為真意;己土為陰土,陰土藏妄意。以甲陽木克製己陰土,使陰土歸於陽土,令妄意合於真意。五行之三歸二五,二五歸一五,一五歸真土,即歸於真意、真信、無極;也就是歸一、歸元。此乃五行綜整之妙要。真土是五行之祖,大丹之基。人能以神合氣,以氣合精,真息綿綿,四象五行,返陰為陽,去妄歸真,則魂魄自然抱一,五元自能合和,性命自不分離。
所謂“抱一”者,“一”為陰陽合抱之太極。太極為無極所生,即太和之元炁。抱一就是抱道,故曰“一布名於天下”。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候王得一以為正平。氣入為心,氣出為行,布施為德,總名為一。“一”之大義,即誌心無二也。“抱一能無離乎”?就是抱道之“一”,使之不離於身,此即長生久視之道。
修道如行舟,必須專心不二,否則稍一不慎,人舟覆沒,載客的渡船,反而成了害命工具。所以修真人當具慧智以悟道,道在心頭,何必外求,緣木求魚,終不可得!人心若不專一,沒有“真我”的自信主宰,必被假我的妄心、邪心、魔心所劫,終必自誤前程。
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專氣致柔”,“專”,指專一不二之意。此句是說,人能專守精氣神使其不亂,則體內真炁充盈,形體就能溫和而柔順。常人因私欲妄念所擾,心神散亂,不能專一,導致神氣不和,母子失守,陰陽不交,坎離分居,先天與後天失衡,故百病入侵,乃至早亡。
我們的祖先經過長期自身實驗,將人體中精氣神三寶凝煉為光炁,進而結丹育聖,直至大成,使生命質量升華,脫胎換骨,得長生久視之道。古人認為,神是人身的主宰,氣是生命活力的源泉。但最難的就是靜心節欲,使心性神氣合抱一體。為了適應各類層次的不同需求,佛道先輩們創立了千門萬法,都是從精氣神這三個要素處著手。甚至把神譬喻為龍,將氣譬喻為虎。種種形容,種種妙喻,無非都是教人明白“載營魄為一”,修證自己的生命之道。
“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是說人經過修煉性命的實踐,如果能專氣致一,複歸到像元炁未散、乾體未破的嬰兒那樣的先天狀態,內無思慮,外無煩事,則精神不散,純是先天用事,天真活潑,百無一知,這正是“專氣”之妙。能常應常靜,百無一亂,這便是“致柔”之妙。正因為嬰兒能專氣致柔,無欲無知,無思無慮,所以神氣能合一,魂魄能相隨相抱。如果心氣不能專一,要想使它化剛為柔,以柔克剛,更所難能。氣不能柔,那能達到返老還童、狀如嬰兒的境界呢?
中國土生土長的道家學說,從修性煉命,性命雙修,而求得祛(qu)病延年、長生不老的方法,已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支奇葩,是我們民族的至貴珍寶。至佛學傳入中國以後,佛道圓融,匯合成中華文化的特色,其中修煉性命的人體生命科學,萬紫千紅,千門百派。無論是以性領命,也無論是以命促性,都要求做到“心息相依”、“神氣合一”,也就是太上“專氣致柔,能嬰兒乎”的修證原則。
這種修性煉命的修真之道的學理與方法,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普遍流行。例如儒家孟子的修心養氣功夫,已經達到純粹精湛的程度。正如孟子在《盡心篇》中所雲:“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謂神。”孟子在此指出修心養氣之道,若不能專一修持,一曝(pu)十寒,隻能算作一善而已。必須牢立誠信之心,才能有實證的效驗,由體內真炁不斷充盈,直到“聖而不可知之謂神”,才算是“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的成功果位。孟子所說的“神化”,與太上所論的“嬰兒”,似乎又有形而上與形而下之別。但是太上之論簡易淺顯,用嬰兒的先天境界形容神足炁純的狀態,看來容易,其實大難。孟子的詳述,看來似難,但要修到“有光輝”以後,也並不太難。兩者所論皆是性命成就的要點。”
觀今之內修者,雖斂藏神氣,不過除其雜念、調其唿吸而己。因其欲心未盡,妄心未除,陰業未滅,識心未泯,故真意未立,真土不淨,神不能納入真氣,真氣不能歸於神,神息不能相生相依。故不能真抱一,亦不能進入嬰兒那種“專氣致柔”的先天狀態。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本章是繼第五章之後,再一次讚頌天地。天地是客觀存在的自然,它由道所生,並遵循道的規律運行,體現著道的本質與運用。太上讚美天道的無私無為,是為了推及人道,希望世人識天道,效法天道。
天道是人道的依歸,人道是天道的體現。聖人是天道與人道的中介,既通天道,又通人道,是天人合一的典範。故老子在經中反複用聖人之道比喻天道,其用意正在於讓天下人效法聖人的無私無為,修養道德,再造性命,遵循天地之道,終而複歸大道。
天地之所以能長久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因為“不自生”,“故而能長生”。既不說明是由他力而生,也不說為萬物而不得已不生。而是說明天地的“不自生”,正是天地的“大私”。如果說“不自生”還不算是大公無私的表現,那麽天地之間,就絕對沒有一個真正的大公了。《陰符經》曰:“天之至私,用之至公”。其意是說大公與大私本無一定的界限。如果整體自私到了極點,私極就是公。換言之,大公無私到了極處,即是大私。反過來講,這種大私,也就是大公。
世間的道理,無論大小粗細,公私是非,推理到了極點,也就沒有一定的標準與界限,都是人為有心有識的分別而已。太上所言及陰符經所論,皆是就道體與道用的轉換變化而言,亦是對公與私對待關係的辯證。讀經者可自悟其中深層之理。
本章以“以不自生而能長生”,“後身而身先”,“外身而身存”,“無私而成私”四對矛盾關係,闡述順逆對立著的雙方互相轉化的辯證法,其中蘊含著甚深的哲理。有人認為這是老子為人處世的“麵南之術”,說無爭爭、無私私、無為為等觀點,是老子為了維護統治地位的狡詐之術。這實在是對太上的一種莫大曲解。
所謂“無私”,即普濟萬物而惟獨無我之道也。非至誠無妄不能有,非我心與萬物一體不能行。聖人無私,所以能成就天下之私。人心若能無私,心地必然像天地般寬廣,正氣必然像虛穀一樣具足,何愁不能與天地共長久。
明白了這個道理的奧妙,再反觀曆史上成功的例證,到處可見。無論是在軍事兵略上,也無論是在為政的政略上,我們民族語言名詞中的“身先士卒”、“公而忘私”等等名言,便成為千古顛撲不破的無上法則。範仲淹在《嶽陽樓記》的兩句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流傳至今而不朽。但人們卻少知這是範氏從太上聖祖“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這兩句警語中引申出來的。
若水章第八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
“上善若水”,是說水具有滋養萬物生命的德性。它能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爭利,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正如古人所說的:“到江送客棹(zhào),出嶽潤民田。”凡是能利物、利人之事,水都盡力去為。水的這種特性,可謂之“上善”。
天下之利,有損人利己者,此為不善;有利於人而又爭於人者,此不為上善。惟水性不同,它永遠不占據高位。眾人處上,彼獨處下;眾人處易,彼獨處險;眾人處潔,彼獨處穢。水之所處,盡是人之所惡,故天下無人與它去爭,這正是水的上善之性。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水在這個永遠不平的物流的人世間,寧願自居下流,藏汙納垢,包容一切,所以太上以水作為上善的代表,為世人立起一道善德之碑,作為效法的楷模。
水為天一所生,得太易之精,在五行為北方壬癸水,在五常為貞,在五德為智,在五色為黑,在四季為冬,在天為雨露,在地為泉源,在人體主腎、骨。在五戒主酒。水之為物,居五行之始,稟太極之初,生於一而成於六,氣屬五而數在一。水之性,柔弱而不爭。水之質,清純而厚樸;水之情,妙化物之形;水之德,養育天下萬物而不圖報,所以水為天下萬物中之至善。水能隨物施功,隨時善應,不擇物而用能,不逆物而施利,不分別美醜善惡、高低貴賤,一律同等對待。
水之德性還有去高就下,行止自然,隨圓就圓,隨方就方,隨曲順曲,隨直順直,隨物付物,毫不勉強,從不假作為,有自然而然之妙。所以古人以水形成的海洋和土石形成的高山,題詞讚頌曰:“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以此作為修真證道的要求標準。
水之美的人生哲學,就在於它無私無爭的“上善”之德。水源在上而身處下,水質至潔而能納垢,水性利物而不爭利……,水的上善難以盡言。聖人效法水德,以道德教民,以仁義導人,以無私之德奉獻眾生。不自矜其能,不自伐其善;舍己從人,公而忘私,與水之上善同德。
太上取喻“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意在教人效法水性之善。人若能效法自然之道的無私善行,就要做到如水一樣“處柔處弱”、“處下不爭”,做到像水那樣至柔之中的至剛、至淨、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氣度,做一個有大善德之人。
【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惡”者,即厭惡之意。“幾”者,接近、近通之意。凡物皆有物性,萬物中唯水與世無爭。世人之心與水性恰恰相反:眾人處上,水獨處下;眾人處易,水獨處險;眾人處潔,水獨處穢。水性所處盡是世人所厭惡之地。水既絲毫沒有與人物相爭之心,天下誰還能與它爭呢?
水之源在上,而其流在下,利益萬物,而毫無私利,此乃上善也。眾人皆好處上,欲在人上者必有爭心;有爭則必有憂患,不爭則有何咎?常言道:“人往高處走,水向低處流。”這是人心與水性的根本不同。世人憎惡卑濕汙穢之地,水獨靜而流居之。水性無心無欲,無有分別,常處於險惡低下之地,所以水性最善。水不處眾物之上,不逆眾物之情,去高就下,行止無心。雖是卑汙下賤之地,亦不擇而流,所以水性最接近於道。
“故幾於道”的“幾”字,隻是接近、靠近道的意思。“幾於道”是從水與物不爭的善性一麵,來說明它近於道的層次。佛說“大海不容死屍”,這是說水性的至潔。從表麵看,水雖能藏汙納垢,其實它的本質是水淨沙明,晶瑩剔透,畢竟是至淨至剛,而不為外物所汙染。孔子觀水流而曰“逝者如斯夫”,是從水的晝夜不斷流逝中,看出了它所具有永恆的、勇邁古今的精神。從儒釋道三家對水的讚譽中,可以看出儒家的“精進利生”,道家的“謙下養生”,佛家的“聖淨無生”。這三麵古鏡可以自照自明人生的趨向,應當何去何從?如何用這一麵寶鑒自照、自明、自覺、自修?這是每一個向道者必須迴答的考卷。
一陰一陽之謂道。道無所不在,水無所不利,避高趨下而不爭,這正是水的道性特征。世人多是貪高愛貴,好高卑低,爭勢奪名,好爭之心一刻也不停息;利害成敗之心常擾,長短高下之情常動。種種妄心,無所不有,相循不已。惟聖人能效法水性,以謙退自處,卑下自安,寧曲己以全人,處柔弱而不爭。故聖人之道與水性之道相通相同。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
“居善地”之“地”字,有低下之義。上句是說水與物無爭,此句又言水的謙下自處、甘居下地之德。這就是“居善地”之義。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是因其善處下地。道無所不在,水無處不利,避高趨下,自然而然,從不違逆,此即“居善地”之義。水性善,喜於地,滋養草木,順勢而下流,毫無爭上之心。“善地”者,清靜無爭之地。水性之善,就在於去上就下,去高就低,險峻不懼,以貞靜自守,以柔順自安,行止如然,妙用無方,終無傾喪之患,故稱為“善地”。
人心貪高望貴,不知持盈必失之理,所以總是好處高上險地。故聖祖教人要“功成名遂身退”,居於謙下之位,方無憂患之事。所謂“心善淵”。“淵”者,深妙不可測之義。此句是說,人心如果能修到像水性一樣,善於容納百川的深沉淵默,處空湛靜,深不可測,此即為“心善淵”。水雖無心,其性光明涵於內,其形沉靜表於外,能和萬物之性,能鑒萬物之形。生物之機不可知,化物之妙不可見,此皆是水性無心之善德。其淵至深,其理至微,故曰“心善淵”。聖人之心,靜以涵養萬物之理,而幽深莫測。動以妙萬物之用,而時措無窮,水用之妙,淵淵乎亦如水之深淵也。
“與善仁”,即舍而不竭,施不求報之義。一個人的行為,如果能修到像水一樣,助長萬物的生命,這就是“與善仁”。水施惠於萬物而不恃功,利萬物而不求報。散之為雨露,施之育萬物,萬物受其德澤,而生生不息。流之為江河,舟船獲其濟渡。天下眾生飲之而禦渴,用之而成物,百姓日用而不可離,故水給與眾生萬物的仁德至大矣。
“言善信”,是說水雖無言,但其信最誠。人心若能修到像潮水那樣準而有信,做到言而有信,行而誠心,這就是“言善信。”觀江海有揚波鼓浪之聲,聞溪間有瀑布滴瀝之聽,此即是水之言也。晦前三日起潮於滄海,朔後三日而退其水勢。潮不失時,聲不失聽。圓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決必流,此即是水之信德。聖人之信德與水之信德同,不失時,隨物應,施遍天下而不疑,其信萬世而不惑。所以水之善信與聖人同。
【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所謂“正善冶”,是說人立身處世,要做到像水一樣持平正衡,正己正人,治心治身,一身浩然正氣,揚善於天下。這就是“正善治”。水以利養萬物則為正,以泛濫成災則為邪。水與氣合,升之則化為雨露,降之則流為江河,溪流分遍及,有生生不息之機。水德潤萬物,有化化無窮之妙。故曰“正善治”。蘇轍曰:“洗滌群穢,平準高下,善治也。”以水之正,觀聖人之參天地、讚化育、安百姓、和萬物,使天下萬物眾生各盡其道,各遂其性,各順其生,此即是聖人之“正善治”也。
所謂“事善能”,是說人擔當做事,待人接物,應當像水德那樣調劑融和,隨方就圓,運用自如。這就是“事善能”之義。水之善能甚多:潤澤乾坤,滋生萬物,行舟渡筏,去垢煮飯,隨宜妙用,應事適當,能方能圓,曲直隨行。此皆是水善事之功能。以載則浮,以鑒則清,以攻堅則無不敵,故曰“事善能”。人若能德性完備,心神活潑,在應事接物之間,能外圓內方,處己待人,不泥不執。無論順逆,皆能執中,化解圓通,能把矛盾雙方擺平,不留後患。此便是人之“事善能”。
關於“動善時”,是說凡事要把握機會,及時而動。像水一樣,隨著動蕩的趨勢而動蕩,跟著靜止的狀態而止息。此即是“動善時”。水之為物,自性柔和,不僅能隨圓器而成圓,隨方器而成方;而且能盈滿而後流,氤氳(yinyun)而後雨。不逆人事,不違天時;夏散冬凝,應期而動,溫時而雨,冷時而冰,從不違節氣。這些皆是水隨時而動之妙。修真人若能效法水之“動善時”,不違天時,不逆人事。可行則行,可止則止。事不妄為,言不妄發。審時度世,把握時機。珍惜分秒,與時精進。即可如水“動善時”之妙。
【夫唯不爭,故無憂。】
上文所言水有善地、善淵、善仁、善信、善治、善能、善時這“七善”之妙,皆是不爭之道。世間之事,凡是有人非者,皆是因有爭心。人若能本著與世無爭,與人不爭,與物不爭,那便是永無過患而安然處順。猶如天地之道的似乎至私而起無私的妙用了。水既有這七善,從不與萬物相爭,所以萬物也不與水爭,兩不相爭,此是水之上善之德。水善於和萬物,萬物皆得其和。壅(yong)之則止,決之則流;聽從人使,善解人意。水性如此,所以天下沒有人怨尤水的。
世間人們所爭者,唯有名利為最;所積者,唯有錢財為多。豈不知錢財如水,皆為流通之物。流水清澈活潑,死水腐臭生蟲。積財如積水。若把錢財積為私有,不肯外流濟助他人,身上必是“銅臭氣”,造成混濁氣流入身,當個守財奴、吝嗇鬼,就如同將活水聚為死水黃泉,終將自歸其中。人若能心地清明,不履暗路邪途,一醒凡塵大夢,脫身便入清涼世界,何必選擇那條水域呢?
【本章說解】
本章經旨,正如《淮南子》所雲:“循勢而下,乘衰而流,有去高就下之功能,總是以水德。”人能心如止水,避高就下,此便是“居善地”。人能虛心養誌,含光內照,此便是“心善淵”。人能愛物不遺,教人不倦,此便是“與善仁”。人能言語真誠,心口如一,言必行,行必果。此便是“言善信”。人能因物付物,盡己盡人,此便是“正善治”。人能曲直方圓,隨宜適用,此便是“事善能”。人能可行則行,可止則止,此便是“動善時”。以上“七善”既立,萬善皆可立,即可近於道。能自處不爭,便不會招致怨尤禍患之事?
水之所以不與萬物爭者,因為它具足了天地自然的道性。水不舍晝夜,運行大道不息之機,大潤乾坤天地萬物,生生化化而不窮,這是水自然道性的流露。本章自“居善地”以下數句,是借喻水的善性,言聖人利天下萬事萬物之實,並非單指水而言。聖人綜事物於一源,貫古今於一理,因時製宜,體用皆備,與水的上善無爭之德無異。
水是生命之源,是萬物生長必須依賴的元素,動植飛潛皆以水為命。人身體的水份占百分之七十,一旦消渴、脫水,其身自亡。至於修習水德,那更是性命中不可或缺的珍寶。水如鏡子,可用以自照,心湖靜止無波,即可照見本來麵目,一片清新如洗,山河大地,花草樹木,盡在水中顯影。所以世人當靜(淨)心湖,以免化為苦海。
水性柔和,柔能克剛。洪水泛濫時,山石、巨木、田地均崩潰流失,可使巨石磨成細沙,足見柔水聚足力量之大。人與人相處,當以柔和包容相處,避免磨擦受損。
水有善助人之性,人每日洗臉刷牙,煮飯燒菜,沐浴洗滌,樣樣離不開水的幫助。水性助人而不爭。水往低處流,謙德自卑;光明晶瑩,清澈透底;養活萬物,而不圖報。水對人類的貢獻太大了,可惜世人並不珍惜水德之可貴。人應當學習水的這種舍己奉獻精神。可是現代人“水性揚花”,彯浮放蕩,不知所歸,人心如江河日下,沉淪愈深,苦海無邊。人體以精為活命之源,今人多淫欲過度,腎水消耗過多,水源既枯,筋骨鬆馳,水火不濟,腎虧衰弱。所以當節約“用水”,以延年益壽。
水性又曰“貞潔”。“貞”者潔而白。人心的黑暗,行為的汙穢已經至深,貪汙、淫穢等不貞行為,已成為一泓濁流。法水是洗滌汙穢的良劑,以善水清洗人的惡跡,恢複原來“清白”的本性,乃是當務之急。
水又主智德,智慧如水,故有“智海”、“智水”之稱。智慧必須清明,如水之變化無窮,活潑玲瓏的個性。切忌以酒灌溉性命,否則木枯人昏,牢記“酒醉誤江山”之警句!落花有意,流水無情。一寸光陰一寸金,流水一去不複返。正是啟示修真者“守道勿失,逆水行舟”,考驗著每個修士的道心道誌。有詩曰:“青山伴月水潺流,道客心潭泛扁舟。竹影清涼除暑熱,身無罣(guà同“掛”)礙樂悠悠。”
持盈章第九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持而盈之”,“盈”,即滿也。“不如其已”,“已”,即止也。此兩句是說,人若能認識天道自然法則,明白天賦人生的真諦,不迷本性,正視現實,就能優遊餘裕,知足常樂。如果迷於紅塵物欲,忘記了生命中原有的本性良善,貪求永無止境的個人滿足,那樣必定會遭受無盡的苦果。倒不如清心寡欲,安於現實,這才是最好的煩惱解脫。
人生的一切,可以說都是與生俱來,無論貧賤富貴,無論吉兇禍福,都是一種自作自受,應當安守本分,珍惜今生難得的人生機遇,多行善事,積福累德,創造人生新篇章。如果貪欲過盛,滋生非分的欲望企求,追求更大的盈裕,最後必然是得不償失,甚至連本位原有的福惠也搭賠進去。正如常言所說:“偷雞(投機)不成反蝕一把米。”由此可知,人生在世,能不能持盈而保泰,全在各人以何種心態去把握。
持盈的道理處處可見。器具盛物過滿,必然溢而流失,不如適量執中,以免招滿為患。天道貴虛,而不貴盈。隻有虛空,才能容物,
【過盈者必有傾失之患。】
“持盈”,是講物盈則損的道理,引喻人心不能過貪,不能恃功自傲,以免損德敗性。器物中空,方可受益。人能空心,則無患失。修真者處在當今物欲橫流的時代,時時當止欲心,念念當生悔心。對於世人所追求的享受,我則寧欠不盈,寧儉不貪,知足常足。盈之器不持,則持盈之勞不用,傾失之患不生,身心得其安逸,豈不善哉!故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世間持盈之事甚多。如官至高位,仍嫌不高;富至億萬,仍嫌不多。聲色惟恐其不足,利祿惟恐其不長,福享惟恐其不厚,生命惟恐其短促。終日防危慮險,此等小心之狀,與持盈無異。
“持盈”就是人心不知足,無有止期。心中無有一刻安寧,終日心懸高空,苦思冥想,煩惱不斷。待到踏上黃泉路途,依然抱著“持盈”之心而遺憾終生。“持盈”有如此之害,倒不如清靜自然,是道則進,非道則退。不貪戀於已得之利,不計較於未失之名,持盈之禍辱,則終生不會臨身矣。
修真者在精氣未足之時,不得不千淘萬汰,洗凝出一點至粹之精,作為長生之本。若取得真陽,朝烹暮煉,先天之精充滿一身內外,則身如壁立千山萬仞,意若寒潭秋月。外腎縮如童子,則達到無漏盡通之境。此時精滿於身,不宜再進火符,當止火不用,宜溫宜養,宜無知無識,渾渾淪淪,忘乎精盈之境。若持盈不已,繼流進火增陽,仍在有為中用功夫,難免傾丹倒鼎之患,不如早已之為愈。
【揣(zhui)而銳之,不可長保;】
“揣而銳之”,“揣”讀如捶,捶擊之意。是比喻很突出、很堅銳的東西。如金屬之器的剛銳,經捶擊而挫折之。故“揣”有治之義。“銳”者,鋒芒利刃也。過利之刃易於傷人,故應捶治之,使不滿足,還要在銳利上再加鋒利,直至於可以吹毛斷發,使銳利不能再複加以為是好。其不知此等利刃,雖有銳利無比之能,必有鈍折之害。因為銳利太過,所以不能長久。此就是俗諺中所說的“矢上加尖”,反而不利。這是形容一個人對聰明、權勢、財富等等,都要知時知量,自保自持。如果有聰慧而不知謙虛涵容,有權勢而不知肥進退讓,有財富而不知適可而止,最後終不能長保而自取毀滅。
古之聖人,聚天下之智為大智,集天下之善為大善,但他們卻“大智若愚”、“大巧若拙(zhuo)”,藏之於內,慎而用之,從不露於外。所以聖人之德行天下,而無敗弊之害也。
當修道者體內真炁未充之時,須千燒萬煉,運用文武神火,凝煉先天真一之炁,作為延壽之基;待到凡氣煉盡,化為一片純陽,貫穿於五髒六腑、全身筋骨之內,天矯如龍,猛力如虎,身中何其精銳。此時當專氣致柔,如嬰兒之無思無慮,以長保其氣,方可至形神俱妙,與道合真。若揣銳不休,心動念起,亂施有為,難免使身中烈火燎原遍野,焚燒功德林,豈能長保乎?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其意是說,金玉財寶之類,皆為身外流通之物,不可能永遠占為私有。財富是天地賜予人類的養命之物,它的道性特點就是流通,以滿足社會的共享。豈能“守”乎?守財如堵水,愈聚愈堵,終有堤潰反被水禍之日。所以如果財富聚到金玉滿堂的程度,則應當遵循“三散”的原則,施舍社會,濟困扶貧,這才是正道。否則要想囤積居奇,堆累金銀山,終有一天會山崩倒塌,自招其禍。
世人常譏笑那些有錢而又吝嗇的人為“守財奴”。其實有財寶能“守”住的有幾人?不是被敗家子揮霍,便是隨“流”而去,終而是人財兩空。因此古有“創業艱難,守成不易”等永垂千古的名訓。人們往往身在富貴環境中,卻不知富與貴的本身道理,更不知其中所包藏的禍患毒素。如果持富而驕,因貴而傲,那無疑是自造惡果,後果患無窮。
人若能真知道德之貴,重於金玉財寶萬倍之理,自不會被外物所移,也不會成為金錢的奴隸。現時商品社會,物欲橫流,人不顧身命之寶貴,崇拜金錢為萬能,貪圖榮華為享福,視道德為虛有,妄貪財物以為真。總然是金玉積滿堂,臨命終身去時,仍是空空一身,豈不悲乎!故聖祖以“金玉滿堂,莫之能守”一句,意在警示世人:嗜欲傷神,財多累身,重財不如重道,守金不如守德。此乃顛撲不破的真理。
修道之人,身中自有金玉存。此金玉就是善德。若能取己之金玉,養性命之真常,視身外之金玉為塵埃,心中自然清靜。知止知足,不貪不妄。隻要青山在,何愁沒柴燒。如此修德積善,身中之寶,自會用之不窮,守之不去。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是說人當有謙卑處下之德,才能永立於不敗之地,免招怨尤之患。富有時應當賑貧,高貴時應當憐賤。如果以貴而驕人,持富而奢侈,必然招災惹禍,此乃真實之理也。富貴之榮,不足為樂,惟以謙退持身,以恭卑自養為樂。不以富貴而生驕心,不以位高而以勢壓人,處人平等溫和,敬人周到如賓。如此,人必以謙和心待我,人己無爭,物我皆和,皆大歡喜,怎麽會“自遺其咎”而自找麻煩呢?
人的性分中,自有真富真貴。人身中皆有“三寶”(精、氣、神),若能珍而貴之,保而全之,則天地即可歸於己身,造化自會用之不窮。壽命可延長,生死可解脫,這才是真富貴。倘若貪戀假富貴,精耗神散,以致百病入侵,大數一至,雖有萬貫家產,誰能買得不死乎?
縱觀曆史上的帝王將相,以及風雲人物的興衰成敗史,完全是一部因果報應的記錄。太上從他所處的時代現實中,有感而發出本章中的句句金玉良言,意在教誡世人認識做人的道理。富貴易使人驕,得意容易忘形,這是人類的心理通病。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古有“成功之下,不可久處”之訓。人之所為,功成事立,名跡稱遂,就應當退身避位,否則就會招來禍害,此乃天之常道也。“功成名就則身退”之理,猶如日中則昃,月滿則虧,物盛則衰,樂極則悲,花紅則謝,剛極則損……,此皆是自然之理。
以上三句,是總結上文之義。推想四時有消長,日月有盈虧,天之道總是“損有餘而補不足”,何況於人,其理亦然。若是大功既成,應當善終其功;如果事已遂名,應當善全其名。若要善終善全,非得身退不可。
所謂“退”,就是執中不盈之義。盈者當戒於滿;銳者當守於不用;金玉當戒於貪享;富貴當戒於驕。若能身退於功名富貴之外,心不在功名利祿之中,複歸於道靜之中,就是觀天之道,執天之理,行天之道。
世間貪慕權勢利祿的人,往往得寸進尺,欲溝難平;總是鋒芒畢露,耀人耳目。這是應該引以為戒的。否則,富貴易使人驕,得意容易忘形,必會自招禍患。一個人功成名就之後,引身而退是很可貴的。太上勸人功成而不居,激流而勇退,正是愛憐世人的慈悲心懷,惟恐從門不能保持全德全功。
秦國丞相李斯,可為功名富貴於一身,權大勢重,不可一世,但最終卻作了階下囚。臨刑時他對兒子說:“吾欲與若複牽黃犬,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意思是說:我如今不僅丞相做不成,連做一個布衣百姓與兒子外出狩狡兔的機會也喪失了。一般人在沒有親身嚐到身敗名裂的苦味時,很難理解“功成身退”的真意。
功成名遂雖是好事,但其中卻包含著禍害的因素。故曆代修道成真的先輩們,都是薄帝王而不為,唯恐富貴來迫,於是便有“避世唯恐不早,入山唯恐不深。”任何事物都是隨著一定的條件,向相反的方向互相轉化,皆是陰陽互動的必然。人若能居中執旋,掌握住扭轉太極陰陽弦線變化的主動權,在功成事遂之後,逆而轉之,抑而斂之,退而藏之。不死守其間,不心留痕跡,即可功德圓滿,不被鑿喪。宋代文學家歐陽修詩詞雲:“定冊功成身退勇,辭榮寵,歸來白首笙歌擁。”《漁歌傲·四紀才名天下重》)這正是對“功成身退”的歌頌。
【本章說解】
本章意在於教示世人:持滿必傾,不如適可而止;鋒芒過銳,最易挫鈍;金玉滿堂,終歸無有;富貴驕人,必招禍殃;功成身退,方合天道。
世間的功名富貴,皆為過眼煙雲。但世人皆貪入其中,不知嗜欲傷神,財多累身之害。恭聞堯帝不以有天下為貴,故傳之於舜;舜帝亦不以得天下為尊,故讓之於禹。聖人不以有天下為貴,天下還有何等貴重之物可以累吾心?今人認虛幻的名位為貴,以不實之財勢為真,得之則樂,失之則憂;得之愈想得,樂之愈想樂,而不明“知足常樂”、“功成身退”之理。常言道:“人心不足蛇吞象”,這句話正是對“持盈”心態的形象寫照。聖人不以名位勢祿之得為得,不以金寶貨財之失為失,視財物如糞土,無欲無為,以德全人全己,以錢財利益天下,皆是合天道之自然。故聖人之道德與天地等同。
此章經旨,是教人以虛己為體,以守雌為用,進退不失其時,方合天道之義。“崇高必致墮(duo)落,積聚必有消散。緣會終須別離,有命鹹歸於死。”這是佛家洞穿世事聚散無常的幾句名言,同時也是出世思想的基本觀點。道家主張可以出世,也可以入世而修。自古以來的智士良臣,功業成就,聲名已遂,貪圖世俗之享,而不知退隱,如越之文種,漢之韓信,終而招致殺身亡家之禍,皆是不知韜光養晦,混俗同塵之道。丹經雲:“修行混俗且和光,圓即圓兮方即方。隱顯逆從人不識,教人怎得見行藏。”
凡是有道的高人,都是深藏不露,隨時俯仰,與民不異不同,無好無惡,自可長保其身。否則就會修德反而招謗,道高反而毀來,看起來好似從不良者反應出來,其根本原因還是自己太愛顯露張揚之過。《易》曰:“慢藏誨盜,冶容誨淫”。其意是說,聚財又傲慢之人,即如招盜;過重粉飾容貌的人,猶如招淫。這些都是一種咎由自取。故修真者當深悟“功成名遂身退”六字的真義,以免自敗其道之患也。
太上在第四章中所說的“挫其銳,解其紛”,就是入世而修的不死之藥。而“功成事遂身退”,被有道者稱為入世而修的六字真言。但在世人眼裏,總認為這是一種消沉的低調,是厭世思想,其不知這其中的天道奧理。其實仔細觀察天道,日月經天,晝出夜沒,夜出晝沒,寒來暑往,秋去冬來,都是天道很自然的“功遂身退”現象。
天地育物功成,時行名遂,即行退藏,以蓄存陽和之德。倘若冬寒而兼春溫,夏熱中而夾秋涼,這就是天道反常,時節愆(qiān)期,功成不退,這是乖戾之氣在作崇,而擾亂了自然規律。植物世界如草木花果,都是默默無言地完成了它的生命進程以後,又靜悄悄地消逝離去,了無痕跡。動物世界生生不已,一代接替一代,不斷地新陳代謝,誰又不是自然地退出生命的行列。
唯有人類的心不肯死,不相信自然,不遵從自然,不肯善罷甘休,總想在假幻中捕捉住形影,在不可能占有中妄圖抓住不放。人類這種“不信自然無以明”的昏昧,這種違犯自然規律的行為,何其可悲!
無不為章第十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載營魄抱一”,“載”,承負也。“營魄”,即身中之魂魄也。魄為陰、為雌,主靜,藏於肺。魂為陽、為雄,主動,藏於肝。載就是負,抱就是承。人身負陰而抱陽,是一個陰陽合一之體。魂動魄靜,動靜相守,陰陰合和,合於自然。人身秉受魂魄,猶如車之載物,物必隨車而行,精神與形體合一,一刻也不能離散,才能得之以生。假若魂魄分離,神不守舍,而隻靠血氣用事,則神與氣分離為二,那就意味著生命的死亡。人皆有三魂七魄,若能愛養安靜,則魂藏於肝,魄藏於肺,生命之道便可以久立。
此章開口即說煉精化氣之道。人既得精氣神於一身,就要一心一德,而不能偶離;若心意稍有散離,則精氣神三寶就不能凝聚合一。故太上曰:“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營”者,血也。血生於心,魄藏於肺。心須照於丹田氣穴,一心不動,日魂方注於月魄之中,月乃返而為純乾。這是由心陽入於腎陰,陽神火照入陰血水,雖水冷金寒,卻被神火烹煎,而真炁油然上升。
《黃帝內經》中認為人體生命有兩大關鍵,就是“營”與“衛”。“營”是指人體中的血液和養分等作用。“衛”是指人體生命的本能活身,屬於元炁的功能。“營”中有“衛”,“衛”中有“營”,兩者必須平衡,一有偏差,就成為病象。
至於“魂”與“魄”,即人體內的一陰一陽,連合互用。“魂”為陽性,魂字左傍有“雲”,象征著雲氣的輕清上升。一個人的精神清明,如雲氣蒸蒸向上,便是“魂”的象征。魂表現在人的工作生活中,就是精神;表現在睡夢中的變相活動,便是靈魂。“魄”字左偏旁是白,一半形象,一半會意。表現為人的生命活力。俗話所說的人有“氣魄”、“魄力”等,就是這個意思。
道家學說認為魂魄在人的生命中普遍存在。不經修煉,魂魄始終分離,不能凝聚為一體,死後魄沉於地,各自分離。太上在“營魄抱一”之上,加了一個“載”字,用字非常巧妙。人身如一部車乘,其中裝載著陰陽營魄兩樣最重要的東西。任何一個人,都是常年累月,隨時隨地,自覺或不自覺地使用著這兩樣東西。思想的煩紛,情緒的囂動,常使自己的魂靈營營困擾,常使魄處在泄漏消耗之中,散亂不堪。體能的勞累,生活的奔忙,常使性命耗散。如此這般,動用不休,故不能持盈保泰,終至油幹燈滅,生命消亡。故太上在此教人要將生命中的營魄合抱為一,永不分離,這便是長生之道。
萬物有陰陽,人體就是一個陰陽合一的太極之體。在玄靈修真學的生理組織學中,將人體有形中的無形生理組織,與人體全息係統分別進行論述,並將全息信息體分為三大類,名為“修真性體學”。按小的陰陽範圍分類而言,正常人的七魄為陰,三魂為陽。經過初期修證凝煉質變,七魄之精化為陰神,三魂之精化為陽神。再經過凝煉,取其陰神中的真陽和陽神中的真陰,通過係統性的和合聚變,培煉生成完全獨立於人體的元神。然後再通過元神為主導,意識為輔助,去完成人法地、人法天、人法道、人法自然的係統凝煉,奪取天地陰陽之造化,凝煉玉丹、金丹,培出玉神、聖神。使人體這個小宇宙,從物質能量和全息性體兩個方麵,同步完成升華質變的全過程,從而達到性命雙了,返本歸真。
人身中有戊陽真土,能培育甲木,藏之於庚金,息之於丙火,止之於壬水,攢簇五行,和合四象,皆是真土之妙用。若能神不外遊,意不散亂,精神魂魄,自然會合一處,不相分離。故曰:“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真土者,人之真意也。意屬於土,土有陰陽,有真有妄。戊土為陽土,陽土為真意;己土為陰土,陰土藏妄意。以甲陽木克製己陰土,使陰土歸於陽土,令妄意合於真意。五行之三歸二五,二五歸一五,一五歸真土,即歸於真意、真信、無極;也就是歸一、歸元。此乃五行綜整之妙要。真土是五行之祖,大丹之基。人能以神合氣,以氣合精,真息綿綿,四象五行,返陰為陽,去妄歸真,則魂魄自然抱一,五元自能合和,性命自不分離。
所謂“抱一”者,“一”為陰陽合抱之太極。太極為無極所生,即太和之元炁。抱一就是抱道,故曰“一布名於天下”。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候王得一以為正平。氣入為心,氣出為行,布施為德,總名為一。“一”之大義,即誌心無二也。“抱一能無離乎”?就是抱道之“一”,使之不離於身,此即長生久視之道。
修道如行舟,必須專心不二,否則稍一不慎,人舟覆沒,載客的渡船,反而成了害命工具。所以修真人當具慧智以悟道,道在心頭,何必外求,緣木求魚,終不可得!人心若不專一,沒有“真我”的自信主宰,必被假我的妄心、邪心、魔心所劫,終必自誤前程。
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專氣致柔”,“專”,指專一不二之意。此句是說,人能專守精氣神使其不亂,則體內真炁充盈,形體就能溫和而柔順。常人因私欲妄念所擾,心神散亂,不能專一,導致神氣不和,母子失守,陰陽不交,坎離分居,先天與後天失衡,故百病入侵,乃至早亡。
我們的祖先經過長期自身實驗,將人體中精氣神三寶凝煉為光炁,進而結丹育聖,直至大成,使生命質量升華,脫胎換骨,得長生久視之道。古人認為,神是人身的主宰,氣是生命活力的源泉。但最難的就是靜心節欲,使心性神氣合抱一體。為了適應各類層次的不同需求,佛道先輩們創立了千門萬法,都是從精氣神這三個要素處著手。甚至把神譬喻為龍,將氣譬喻為虎。種種形容,種種妙喻,無非都是教人明白“載營魄為一”,修證自己的生命之道。
“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是說人經過修煉性命的實踐,如果能專氣致一,複歸到像元炁未散、乾體未破的嬰兒那樣的先天狀態,內無思慮,外無煩事,則精神不散,純是先天用事,天真活潑,百無一知,這正是“專氣”之妙。能常應常靜,百無一亂,這便是“致柔”之妙。正因為嬰兒能專氣致柔,無欲無知,無思無慮,所以神氣能合一,魂魄能相隨相抱。如果心氣不能專一,要想使它化剛為柔,以柔克剛,更所難能。氣不能柔,那能達到返老還童、狀如嬰兒的境界呢?
中國土生土長的道家學說,從修性煉命,性命雙修,而求得祛(qu)病延年、長生不老的方法,已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支奇葩,是我們民族的至貴珍寶。至佛學傳入中國以後,佛道圓融,匯合成中華文化的特色,其中修煉性命的人體生命科學,萬紫千紅,千門百派。無論是以性領命,也無論是以命促性,都要求做到“心息相依”、“神氣合一”,也就是太上“專氣致柔,能嬰兒乎”的修證原則。
這種修性煉命的修真之道的學理與方法,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普遍流行。例如儒家孟子的修心養氣功夫,已經達到純粹精湛的程度。正如孟子在《盡心篇》中所雲:“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謂神。”孟子在此指出修心養氣之道,若不能專一修持,一曝(pu)十寒,隻能算作一善而已。必須牢立誠信之心,才能有實證的效驗,由體內真炁不斷充盈,直到“聖而不可知之謂神”,才算是“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的成功果位。孟子所說的“神化”,與太上所論的“嬰兒”,似乎又有形而上與形而下之別。但是太上之論簡易淺顯,用嬰兒的先天境界形容神足炁純的狀態,看來容易,其實大難。孟子的詳述,看來似難,但要修到“有光輝”以後,也並不太難。兩者所論皆是性命成就的要點。”
觀今之內修者,雖斂藏神氣,不過除其雜念、調其唿吸而己。因其欲心未盡,妄心未除,陰業未滅,識心未泯,故真意未立,真土不淨,神不能納入真氣,真氣不能歸於神,神息不能相生相依。故不能真抱一,亦不能進入嬰兒那種“專氣致柔”的先天狀態。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