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再也沒有了往日的繁華,隨著深秋已至,氣氛更加顯得陰冷,就連皇城內,含元殿,也是一片死寂
朝堂上,未成年的李儼第一次大發雷霆,毅然決然的把年號由乾符換成了廣明,寄希望天下漆黑一片能突然轉變成廣大光明。
換個年號,指不定能改變一下手氣,他以前盡抓了一手爛牌在手上。
可是,李儼永遠也沒有想到,他的這一舉動,會讓自己受盡了嘲笑。
現在,局勢越來越緊張,高駢果然如他所料,對進淮的草軍毫不阻攔,現在草軍如入無人之境直逼淮河,一旦草軍突破淮河,長安淪陷,不過是遲早的事。
大殿上,文武百官各自垂手而立,這些平時拿著空餉,足智多謀的大臣們此刻竟全都低頭不語,要是地下有洞,他們都恨不得鑽進去了。
李儼的臉色很不好看,與他仍有些稚嫩的臉,顯得很不協調,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長大,越長大,知道的越多,心就越悲涼。
他的童話已經破滅,現在,自己的帝國已經是千瘡百孔,漏風進雨,自己這個皇帝更是個虛設,到了用人之時,有誰可聽號令,有誰可以托付?
宋威是個騙子,王鐸靠不住,劉巨容虎頭蛇尾,高駢呢,更是讓人氣憤,可是,他不甘心,他聽過祖先的傳奇故事,知道太宗的威名,玄宗的灑脫,這是李家的天下,世界的皇朝。
這是自己李家的先祖列宗,用鮮血和生命打下的江山,大唐的盛世絕不能敗在自己的手裏!絕不能!
李儼隻好陰沉著臉往下看,許久,他從嘴縫裏擠出了三個字:眾愛卿……
皇上點名如掛大紅燈籠,再裝啞巴是行不通了,大殿下,一個人率先出班奏道:"皇上,救師未至,請假巢天平節度使,使無得西,以精兵戍宣武,塞汝、鄭路,賊首可致矣。"
這個人,當朝宰相豆盧瑑,此人平時上班就是看報紙喝綠茶混日子,沒想到在此時,還能率先為皇帝支招。
豆宰相的意思:咱們做一個血滴子,然後外麵包上錦鍛,再在錦鍛上寫上天平節度使五個字.往黃巢頭上一丟,黃巢肯定像孫猴子戴緊箍帽一樣急乎乎往頭上送,到時,我們一拉繩,就可將黃巢的腦袋血淋淋的割下來。
豆宰相話音剛落,另一位宰相聲音忙上前。
說話的正是盧攜,在王仙芝造反那一年,盧攜還是文學院的院士,曾經勸告李儼開倉減稅救災。
現在,他是宰相了,曾經,他的仗義執言,也曾感動了不少人,可現在的他已經變了,他內附楊複光,外聯高駢,組成了大唐鐵三角!
其實,豆宰相也算是田令孜的人,他一直想加入這個組織,成為***。
盧攜是個聰明人,他知道,三腳的架構已經是最穩定的了,所以,他一直拒絕豆相的加入,在豆相率先出招之後,他馬上為反對而反對,提出了另一個解決方案:"召諸道兵壁泗上,以宣武節度統之,則巢且還寇東南,徘徊山浙,救死而已。"
盧攜相信黃巢不過是個草寇,隻要依靠淮河天險,將其拒在南岸,江浙之間,到時,他就可以聯合高駢將黃巢夾成熱狗中的香腸。
不得不說,他的想法很美妙,黃巢會成為他與高駢之間的玩物,大家你揍一下,我揍一下.正好可以邀功請賞。
可是,他忘了,黃巢的實力已經不同往日,他更忘了官場的準則,寧可少說一句,絕不多吐半字,比如,楊複光就聰明的多,在這個決策時刻,權柄第一人保持了沉默。
龍椅上,李儼總算露出了一抹微笑,他把兩個方案左右比較,他實在看不出誰優誰劣,但粗想後,他覺得盧攜的方案要好一些,畢竟,將黃巢趕到高駢的境內,也是他所希望的,趕鴨子上架的道理,李儼還是懂的。
盧攜說完後,李儼從嘴裏吐出一個字:可!
方案已經定下,可並不代表問題已經得到了解決。
豆盧瑑的解決方案其實也不差,但是方案裏有太多他不能確認的東西,黃巢會不會像孫猴子那樣笨的戴上官帽?就算戴上了,有沒有軍隊聽他調動,去取黃巢的腦袋?
盧攜的解決方案也是可以的,但同樣的問題,他怎麽能保證諸道兵馬能隨令而行,前去抗敵?
所以,問題的解決最關鍵的不在於提出方案,而是怎麽保證方案的實施,這是一個執行力的課題。
默克頓說:所謂執行力,就是每個員工在每個階段都能做到一絲不苟。
第一個階段調兵,這一步,好像還不錯,雖然沒達到一絲不苟,兵馬雲齊,但畢竟很多人已經開始動了。
眾多兵馬已經從駐地出發,向泗水進軍了。
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就在李儼以為可以鬆口氣,好好的踢一場球時,從前線,又傳來了消息。
本來要調往汝州駐防的唐將齊克讓得知周岌大亂許州,深怕搞擴大化鬥爭,掉頭就走,已經退迴了老家。
徐州偏將時溥本來準備自發到泗州等部下報到,卻聽得自己成了光杆司令,也拍屁股迴了徐州。
時溥一動,駐紮在泗州附近的四路兵馬一哄而散,唐朝在淮河上的鐵壁瞬間土崩瓦解!
最後,隻剩下曹全晸率領著餘部八千兵馬獨自堅守在泗水關。
十月中旬,淮河南岸,黃巢軍營,這個夏天,終於在黃巢的急躁和不安中過去了。
現在,秋天以至,秋天,是個讓人迷戀的季節,更是收獲的季節,碩果累累,一片金黃。
黃巢的麵前,就擺放著咧開大嘴的石榴,紅的誘人的蘋果,瑪瑙串似的葡萄,可是,黃巢卻沒有一點食欲。
黃巢沉目而思,嘴角,幹澀的已經唇裂,這些,都是因為上火所導致的。
這時,從帳外衝進來一人,搓著滿是手毛的熊掌,一臉春風得意,將黃巢從陰鬱中拉了迴來。
黃巢抬眼,看見朱溫,又重新閉上了雙目,懶懶道:“朱溫兄,何事竟令你如此高興?”
朱溫嘿嘿一笑道:“將軍,天助我軍,唐賊幾路大軍聽聞我軍六十萬,竟縮迴老家去了!”
“什麽?竟有此事?可當真?”黃巢因為激動,從椅子上跳了起來,碰落了桌上的盤子,可惜那誘人的水果,盡數滾落了一地。
高興之後,黃巢又陰起了臉,這不靠譜啊!幾路大軍,怎的說退就退了?
不可能!這裏麵一定有貓膩!連吃了幾次敗仗,黃巢覺得自己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幼稚了。
三天後,打探消息的人迴來了,幾路大軍的確已經退迴了各自的地盤,現在,隻剩下曹全晸父子率領著八千兵馬鎮守泗水關!
得到肯定的那一刻,黃巢再也控製不住,仰天長嘯,兩個月來,壓在心頭的石頭終於落了地。
現在,中原局勢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我家大門常打開,開放懷抱等你 ,革命形勢一片大好。
好到必須考慮以前不用考慮的問題,像治理天下,像爭取民心。
如果現在馬上組織一場全民公投,選舉皇帝,候選人是黃巢和李儼,黃巢不見得能夠高票當選。
他們的草軍攻城掠地,對抗唐朝**的官僚機構,優點是有的,成績是值的肯定的。
但是他們也幹了不少壞事,殺了一些不該殺的人,搶了一些不該搶的東西,更沒有把王仙芝提出來的均天下落到實處。
現在應該考慮一下政治思想方麵的問題了。
不知道是黃巢一人的智慧,還是草軍高級頭目集體的智慧結晶,在渡過淮河之前,草軍召開了一次內閣會議。
第一個,黃巢的職稱變了,最開始,他是王仙芝的幹將,後來,他取代王仙芝成為領導,號稱衝天大將軍,那時,他考慮的隻是自己的恩怨,想著衝破碧天,香透長安。
現在,他把名字又做了一次改變:率土大將軍,取率土之濱,莫非王土的意思。
不難看出,這是王仙芝天補平均大將軍兼海內諸豪都統的簡稱,這意味著,草軍又重新打起了均天下的旗號,也算是了了王仙芝的心願。
當然,到底哪個才是並不是太重要,說不定這兩個名稱黃巢都用過,就像現在的成功人士,頭銜多的都可以繞腰一圈,用來壯膽罷了。
名號隻是說出來的,最後還是要落到實處,不然又進入到上麵的政策是好的,下麵隻是走了樣的死胡同。
會上,黃巢做出了總結,他頒布了新軍規:以後各軍不得搶劫,就連壯丁也不抓了,參不參軍,悉聽尊便。
這是一個重大的轉變,這種命令是草軍成立以來不曾有過的,這意味著他們從一夥流寇真正成為了一支軍隊,一支要與唐軍一較高下的軍隊。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反軍不可怕,就怕反軍講政策。
現在,黃巢已經率領著草軍走上了一條正確的道路。
這也為以後的草軍勢如破竹,陷申州,掃潁州、宋州、徐州、兗州,攻破汝州,挺進東都洛陽,打下了結實的基礎。
朝堂上,未成年的李儼第一次大發雷霆,毅然決然的把年號由乾符換成了廣明,寄希望天下漆黑一片能突然轉變成廣大光明。
換個年號,指不定能改變一下手氣,他以前盡抓了一手爛牌在手上。
可是,李儼永遠也沒有想到,他的這一舉動,會讓自己受盡了嘲笑。
現在,局勢越來越緊張,高駢果然如他所料,對進淮的草軍毫不阻攔,現在草軍如入無人之境直逼淮河,一旦草軍突破淮河,長安淪陷,不過是遲早的事。
大殿上,文武百官各自垂手而立,這些平時拿著空餉,足智多謀的大臣們此刻竟全都低頭不語,要是地下有洞,他們都恨不得鑽進去了。
李儼的臉色很不好看,與他仍有些稚嫩的臉,顯得很不協調,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長大,越長大,知道的越多,心就越悲涼。
他的童話已經破滅,現在,自己的帝國已經是千瘡百孔,漏風進雨,自己這個皇帝更是個虛設,到了用人之時,有誰可聽號令,有誰可以托付?
宋威是個騙子,王鐸靠不住,劉巨容虎頭蛇尾,高駢呢,更是讓人氣憤,可是,他不甘心,他聽過祖先的傳奇故事,知道太宗的威名,玄宗的灑脫,這是李家的天下,世界的皇朝。
這是自己李家的先祖列宗,用鮮血和生命打下的江山,大唐的盛世絕不能敗在自己的手裏!絕不能!
李儼隻好陰沉著臉往下看,許久,他從嘴縫裏擠出了三個字:眾愛卿……
皇上點名如掛大紅燈籠,再裝啞巴是行不通了,大殿下,一個人率先出班奏道:"皇上,救師未至,請假巢天平節度使,使無得西,以精兵戍宣武,塞汝、鄭路,賊首可致矣。"
這個人,當朝宰相豆盧瑑,此人平時上班就是看報紙喝綠茶混日子,沒想到在此時,還能率先為皇帝支招。
豆宰相的意思:咱們做一個血滴子,然後外麵包上錦鍛,再在錦鍛上寫上天平節度使五個字.往黃巢頭上一丟,黃巢肯定像孫猴子戴緊箍帽一樣急乎乎往頭上送,到時,我們一拉繩,就可將黃巢的腦袋血淋淋的割下來。
豆宰相話音剛落,另一位宰相聲音忙上前。
說話的正是盧攜,在王仙芝造反那一年,盧攜還是文學院的院士,曾經勸告李儼開倉減稅救災。
現在,他是宰相了,曾經,他的仗義執言,也曾感動了不少人,可現在的他已經變了,他內附楊複光,外聯高駢,組成了大唐鐵三角!
其實,豆宰相也算是田令孜的人,他一直想加入這個組織,成為***。
盧攜是個聰明人,他知道,三腳的架構已經是最穩定的了,所以,他一直拒絕豆相的加入,在豆相率先出招之後,他馬上為反對而反對,提出了另一個解決方案:"召諸道兵壁泗上,以宣武節度統之,則巢且還寇東南,徘徊山浙,救死而已。"
盧攜相信黃巢不過是個草寇,隻要依靠淮河天險,將其拒在南岸,江浙之間,到時,他就可以聯合高駢將黃巢夾成熱狗中的香腸。
不得不說,他的想法很美妙,黃巢會成為他與高駢之間的玩物,大家你揍一下,我揍一下.正好可以邀功請賞。
可是,他忘了,黃巢的實力已經不同往日,他更忘了官場的準則,寧可少說一句,絕不多吐半字,比如,楊複光就聰明的多,在這個決策時刻,權柄第一人保持了沉默。
龍椅上,李儼總算露出了一抹微笑,他把兩個方案左右比較,他實在看不出誰優誰劣,但粗想後,他覺得盧攜的方案要好一些,畢竟,將黃巢趕到高駢的境內,也是他所希望的,趕鴨子上架的道理,李儼還是懂的。
盧攜說完後,李儼從嘴裏吐出一個字:可!
方案已經定下,可並不代表問題已經得到了解決。
豆盧瑑的解決方案其實也不差,但是方案裏有太多他不能確認的東西,黃巢會不會像孫猴子那樣笨的戴上官帽?就算戴上了,有沒有軍隊聽他調動,去取黃巢的腦袋?
盧攜的解決方案也是可以的,但同樣的問題,他怎麽能保證諸道兵馬能隨令而行,前去抗敵?
所以,問題的解決最關鍵的不在於提出方案,而是怎麽保證方案的實施,這是一個執行力的課題。
默克頓說:所謂執行力,就是每個員工在每個階段都能做到一絲不苟。
第一個階段調兵,這一步,好像還不錯,雖然沒達到一絲不苟,兵馬雲齊,但畢竟很多人已經開始動了。
眾多兵馬已經從駐地出發,向泗水進軍了。
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就在李儼以為可以鬆口氣,好好的踢一場球時,從前線,又傳來了消息。
本來要調往汝州駐防的唐將齊克讓得知周岌大亂許州,深怕搞擴大化鬥爭,掉頭就走,已經退迴了老家。
徐州偏將時溥本來準備自發到泗州等部下報到,卻聽得自己成了光杆司令,也拍屁股迴了徐州。
時溥一動,駐紮在泗州附近的四路兵馬一哄而散,唐朝在淮河上的鐵壁瞬間土崩瓦解!
最後,隻剩下曹全晸率領著餘部八千兵馬獨自堅守在泗水關。
十月中旬,淮河南岸,黃巢軍營,這個夏天,終於在黃巢的急躁和不安中過去了。
現在,秋天以至,秋天,是個讓人迷戀的季節,更是收獲的季節,碩果累累,一片金黃。
黃巢的麵前,就擺放著咧開大嘴的石榴,紅的誘人的蘋果,瑪瑙串似的葡萄,可是,黃巢卻沒有一點食欲。
黃巢沉目而思,嘴角,幹澀的已經唇裂,這些,都是因為上火所導致的。
這時,從帳外衝進來一人,搓著滿是手毛的熊掌,一臉春風得意,將黃巢從陰鬱中拉了迴來。
黃巢抬眼,看見朱溫,又重新閉上了雙目,懶懶道:“朱溫兄,何事竟令你如此高興?”
朱溫嘿嘿一笑道:“將軍,天助我軍,唐賊幾路大軍聽聞我軍六十萬,竟縮迴老家去了!”
“什麽?竟有此事?可當真?”黃巢因為激動,從椅子上跳了起來,碰落了桌上的盤子,可惜那誘人的水果,盡數滾落了一地。
高興之後,黃巢又陰起了臉,這不靠譜啊!幾路大軍,怎的說退就退了?
不可能!這裏麵一定有貓膩!連吃了幾次敗仗,黃巢覺得自己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幼稚了。
三天後,打探消息的人迴來了,幾路大軍的確已經退迴了各自的地盤,現在,隻剩下曹全晸父子率領著八千兵馬鎮守泗水關!
得到肯定的那一刻,黃巢再也控製不住,仰天長嘯,兩個月來,壓在心頭的石頭終於落了地。
現在,中原局勢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我家大門常打開,開放懷抱等你 ,革命形勢一片大好。
好到必須考慮以前不用考慮的問題,像治理天下,像爭取民心。
如果現在馬上組織一場全民公投,選舉皇帝,候選人是黃巢和李儼,黃巢不見得能夠高票當選。
他們的草軍攻城掠地,對抗唐朝**的官僚機構,優點是有的,成績是值的肯定的。
但是他們也幹了不少壞事,殺了一些不該殺的人,搶了一些不該搶的東西,更沒有把王仙芝提出來的均天下落到實處。
現在應該考慮一下政治思想方麵的問題了。
不知道是黃巢一人的智慧,還是草軍高級頭目集體的智慧結晶,在渡過淮河之前,草軍召開了一次內閣會議。
第一個,黃巢的職稱變了,最開始,他是王仙芝的幹將,後來,他取代王仙芝成為領導,號稱衝天大將軍,那時,他考慮的隻是自己的恩怨,想著衝破碧天,香透長安。
現在,他把名字又做了一次改變:率土大將軍,取率土之濱,莫非王土的意思。
不難看出,這是王仙芝天補平均大將軍兼海內諸豪都統的簡稱,這意味著,草軍又重新打起了均天下的旗號,也算是了了王仙芝的心願。
當然,到底哪個才是並不是太重要,說不定這兩個名稱黃巢都用過,就像現在的成功人士,頭銜多的都可以繞腰一圈,用來壯膽罷了。
名號隻是說出來的,最後還是要落到實處,不然又進入到上麵的政策是好的,下麵隻是走了樣的死胡同。
會上,黃巢做出了總結,他頒布了新軍規:以後各軍不得搶劫,就連壯丁也不抓了,參不參軍,悉聽尊便。
這是一個重大的轉變,這種命令是草軍成立以來不曾有過的,這意味著他們從一夥流寇真正成為了一支軍隊,一支要與唐軍一較高下的軍隊。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反軍不可怕,就怕反軍講政策。
現在,黃巢已經率領著草軍走上了一條正確的道路。
這也為以後的草軍勢如破竹,陷申州,掃潁州、宋州、徐州、兗州,攻破汝州,挺進東都洛陽,打下了結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