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真人,終極之曲》此卷,就藉由筆者過去所曾經最後佩服的一個年輕人由韓寒結束了,也許有些人沒提到,也許無名英雄好漢也不少,真正蓋世人物有許多是幕後的、藏鏡人的,且無名而有能權者才有真自由,不過,不提了,終極之曲就在這裡,一切不再重要,因為筆者早已超越..一些存在的....
...
2010年9月18日就近期釣魚島附近中國漁船船長被日本警方拘捕起訴,有人計劃在九一八事件紀念日去日本大使館前示威一事,韓寒發表博客《遊行的意義》,但博客隨即被刪除。
2011年6月30日韓寒發表博文《沒希望工程》,抨擊希望工程與中國紅十字會。
2011年7月26日就2011年甬台溫鐵路列車追尾事故韓寒發表博文《脫節的國度》,點評動車追尾事故,抨擊相關部門,「你一直問,他們何以如此的喪心病狂,他們卻覺得自己已經非常的剋製忍讓。你一直問,他們何以如此的顛倒黑白,他們卻覺得自己已經非常的公正坦率。
你一直問,他們何以如此的生活腐化,他們卻覺得自己已經非常的艱苦樸素。你一直問,他們何以如此的驕橫傲慢,他們卻覺得自己已經非常的姿態低下。」。該文不久被屏蔽。
2011年11月02日時隔三個多月沒有發表觀點博文的韓寒發表博文《格調不高怎麼辦》,對《脫節的國度》被刪除表示很掃興,對中國文化作品的審查製度表示無奈。
「自從《脫節的國度》不見了以後,一直都未寫東西。因為我著實是一個寫的不勤奮的人,每次寫完。隔日不見,真的掃興,而且國家部門繁多,就算宣傳部門和新聞出版部門覺得沒問題,所有配備了帕薩特以上公務車的部門也都可以一個電話把你文章刪了。
其中最仁慈的反而是某地方的公安部門。08年有一天我寫了一篇文章,事隔一年多,他們刪除了這篇文章。
難怪大家都說公安出警慢。的確。刪文章的地方太多了,就不知道該怎麼下筆了。」
最後韓寒在博文裏提到:「我不知道一個文化人提筆就哆嗦的國家怎麼能建設成文化強國,一個因為要避諱常委所以在穀歌上搜索不到李白的國家怎麼能建設成文化強國。
我不知道該怎麼一個文化體製改革法,反正我隻有一個願望。就是某某老師別再陞官了,要不然我就搜不到我了。」該文一天後被刪除。
2011年11月03日韓寒發表博文,內容為:「這我也沒辦法,手快有,手慢無。」表示對新浪刪除其博文感到無奈。
2011年12月23日,24日。26日,韓寒先後發表《談革命》、《說民主》、《要自由》三篇博文,其中「革命不保證就能帶來民主」、「極其強大的一黨製其實就等於是無黨製,因為黨組織龐大到了一定的程度,它就是人民本身,而人民就是體製本身」、「我不認為天鵝絨革命能夠發生在中國」、「當街上的人開車交會時都能關掉遠光燈了,就能放心革命了」等觀點引起巨大爭議。
《環球時報》其後先後多次發表相關評論支持韓寒的主張。在第三篇《要自由》中。韓寒委婉地提出了開放報禁和鬆綁文化的要求。
2012年1月8日,發表博文《我的2011》,總結2011發生的事和自己心中想法的變化。
2012年2月10日淩晨,韓寒發表博文《重慶美劇》,其中提到某某某事件彷彿「宮廷大戲」、「這次的破朔迷離,讓我知道未來的中國,其實不需要預想一個什麼顏色,紅也好,藍也好,都抵不過透明。」博文隨後被刪除。
2012年2月12日。發表博文《讓一部分人先選起來》,唿籲中國的一些城市能實現直選市長,每三年選舉一次,人民代表可以聯手彈劾市長,「讓一部分人先選起來」。作為「最生動的民主練習」,以為中國的政改邁出第一步。文章不久後就被刪除。
2013年1月7日,發表博文《總有一種力量》,評論2013年《南方周末》新年獻詞被刪改事件。博文隨後被刪除。
2006年3月2日,就文學評論家兼書商白燁的一篇名為《「80後」現狀與未來》的博文,韓寒寫了一篇名為《文壇是個屁,誰都別裝逼》作為迴應。
至此,兩人就80後是否可稱作家,是否已進入文壇等問題的不同見解,演變成為了「韓白之爭」。
3月4日中午,白燁寫了一篇名為《我的聲明-迴應韓寒》作為迴應,宣稱韓寒的迴應文章不是文學批評,而是已經涉嫌對白燁進行人格侮辱和人身攻擊。
隨後作家陸天明、其子青年導演陸川,以及大陸著名音樂人高曉鬆相繼介入論戰,成為一時之網路熱點。韓寒在博客中對以上諸人進行了嘲諷,並寫有粗口,事件最後以白燁、陸氏父子、高曉鬆相繼關閉個人博客為終結。
2010年,高曉鬆和陸天明已和韓寒先後和解,高曉鬆並表示答應《獨唱團》的約稿。
媒體對這次論戰的報導:傲慢與偏見——清點「韓白之爭」、網路「罵戰」之白燁韓寒演義-南方網論壇。韓寒pk白燁──一場罵戰揭發的內幕─網易、韓白之爭專題─新浪博客、韓白之亂─新浪論壇。
2012年1月15日及18日,it評論博主麥田先後在新博客上貼出文章《人造韓寒:一場關於「公民的鬧劇」》和《三重疑——兼答韓仁均韓寒路金波諸君,喔,還有範冰冰》質疑韓寒的成功係通過作弊、別人代筆、團隊包裝等不正常手段取得的,提出的主要證據有:
首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中負責給韓寒出題的李其綱與韓父是校友、路金波對韓寒的包裝、韓寒的13篇博文發表時間與賽車時間重複等,引發眾人討論。
隨後。韓寒於1月16日發表《小破文章一篇》作為迴應,稱如有人能證明其作品中「哪怕是一行字」為此人代筆,那麼他願給此人2000萬。
之後,麥田發出《三重疑》一文,提出多項新證據。韓寒便以《正常文章一篇》迴應麥田。最後。麥田發出道歉信,稱自己證據不足。
2012年繼麥田之後,網路打假人士*亦加入進來質疑韓寒。其在新浪微博中指出--「韓寒一邊2000萬懸賞,一邊刪除博客文章」。
隨後網友迴應,韓寒2008年就刪除了2006年的文章,是為了出書需要。*發表言論。稱可以理解刪,但是認為韓寒在書序中說該書大部分文章在博客中都能看到,質疑韓寒誠信度。
韓寒以《正常文章一篇》迴應*,後者隨後進行了迴擊,二人分別在新浪博客和新浪微博上開始了隔空論戰。此次事件,*對於質疑韓寒是否存在代筆事件。質疑韓寒的主要依據是*本人的推理和邏輯分析。
2012年1月29日,韓寒發表文章《我寫下的這些都可以成為呈堂證供》,表示會利用創作手稿進行法律訴訟。
2月6日,韓寒繼起訴*後,又在上海另一法院分別起訴*及劉明澤。據稱劉明澤是轉發韓寒質疑文章的普通網友,韓寒律師團對根據他在微薄中暴露的個人信息追蹤到他並進行起訴。後韓寒撤銷對劉明澤的起訴。
2月13日下午,上海普陀區法院官方微博發布消息。該院已於當日裁定,準許韓寒撤迴對*、劉明澤名譽權糾紛及侵害作品署名權的起訴。
由於論戰主要在*和韓寒之間展開,所以又被稱為「方韓論戰」或者「方韓大戰」。
隨著韓寒聲明不再迴應代筆門事件以及撤消法院狀告*,論戰由*進入尾聲。不過,對韓寒造假與否的質疑、分析、討論並沒有因此停止,依然在繼續,並且加入的人很多。
對現代詩的質疑:韓寒於2006年9月26日發表了《現代詩和詩人為什麼還存在》等三篇文章對現代詩歌與現代詩作者極盡嘲諷,其中包括已故詩人徐誌摩與海子,引來與下半身詩人沉浩波、楊黎、伊沙、東籬等論戰。
2007年04月10日,韓寒就鄭鈞2006年評價超女選秀內容「太惡俗」。而2007年卻擔任了快男的評委一事件,寫了篇名為《最近的一些安排》的博文。文中對鄭鈞的言行提出質疑,最後導致兩人的論戰。
韓寒是宇舶表公益參與人,支持「智愛一家」hiv患兒。淘寶「韓寒的書店」內,韓寒的新書《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以1元的底價起拍。最終以6.12萬元被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讀者拍下。
此後,韓寒再掏6.12萬元,連同拍賣所得一同送達甘肅民樂縣南豐鄉的鐵城小學。據了解,這筆捐款為該校購置了桌椅、電腦、印表機、圖書、圖書櫃等物品。此外,為33名在校貧困學生每人購買衣服3套、文具1套,4戶特困生家庭還獲得1000元現金捐助。
妻子金麗華,2003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編導係,畢業之後一直在韓寒身邊,是韓寒首次執導mv《毒藥》的製片人。
兩人在2010年結婚。2010年11月24日盛大文學ceo在微博爆料稱韓寒與其女友金麗華在5月已經奉子成婚,11月17日金麗華在美華醫院產下一女,取名韓小野。
其作品─《三重門》《零下一度》《像少年啦飛馳》《毒》《通稿2003》《長安亂》《就這麼漂來漂去》《一座城池》《韓寒五年文集》《光榮日》《雜的文》《他的國》《草》《可愛的洪水猛獸》《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青春》《光明與磊落》《脫節的國度》《我所理解的生活》
2009年,由多家出版社聯合主辦的「改革開放30年最具影響力的300本書」評選活動中,韓寒作品《三重門》入選,也是80後唯一入選作品。
當選《新世紀周刊》(其實是旬刊)2009年度人物。當選2009年《亞洲周刊》風雲人物。《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一月雜誌入選「2009中國魅力榜」排行,被稱為「天性之魅」。
2010年4月28日。入選2010首屆中國心靈富豪榜之風雲榜。
美國《時代周刊》「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人」(2010年)最終以近90萬票名列網路投票排名第二的來自中國上海的韓寒位列藝術家組第24名。
1999年,韓寒雖獲大獎,但因期末考試七科不及格而留級,引發關於素質教育政策及「學校應當培養全才還是專才」等教育問題的討論。
2008年,韓寒在其博客中加入了日本*鬆島楓的網站連結。並寫博文宣稱欣賞鬆島楓,並稱其為偶像,隨後拒絕了網友的道歉請求,為此引發了名人倫理爭論。後經查證,博客連結到的鬆島楓網站並無色情內容,非成人網站。隻是記錄生活的成人電影女星博客。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莎朗斯通在接受採訪時發表因果報應論,稱有沒有可能地震是中國政府西藏政策的結果,韓寒為莎朗斯通辯駁,稱是媒體太冷血。引起很多人對韓寒的駁斥。
韓寒的經歷和作品有所爭議。因為他的作品中毫不保留地談到社會中的各種現實,並透露出對某些現象的憤慨與譏諷,鮮明地體現獨立的思想。
他的文學作品曾獲得中國大陸許多獎項,並受到許多文學專家的關注,但他也因為其不佳的學習成績和特立獨行的作風而被遭許多非議。
由韓寒引發的相關社會現象被媒體稱為「韓寒現象」。
韓寒既聲稱過自己為對文字最講究的作家,也否認自己是作家,但稿酬頗豐。
對於稱他為「80後作家」代表人物的說法。韓寒並不承認自己是80後作家,並評價「作為我本人,非常討厭以年代劃分作者,每個優秀作者都是個性鮮明的人,哪能分類。」
香港著名記者閭丘露薇曾撰文評點韓寒,文中說道:「有的香港媒體,給韓寒冠上異見分子的稱號,我想這並不準確,對韓寒也不公平。
事實上,韓寒是在他的能力所及的範圍內。盡到了一個公民的責任,用他作為偶像的影響力,使得一批年輕人對公共事務產生興趣。」
先鋒派作家莫言評價韓寒說:「最近幾年,我也瀏覽韓寒的博客。他敢於跟大多數人的流行觀點唱反調,在無數網民狂熱、暴怒的時候。能從另外一個方向思考,說明他確實已經成熟了。
我們過去老覺得他是另類,實際上他是當今青年的代表,很多人把他當作榜樣。我們將來的國家領導會出現在這群人裏。
開玩笑地說,再過10年20年,韓寒應該競選上海市長。柯林頓當年是什麼樣一個人?吹吹薩克斯,唱唱搖滾,甚至還吸大麻,當時美國人哪裡會想到這麼個人若幹年後會成為總統,而且還幹了8年!應該說幹得還不錯,當然缺點是經常犯一點領導幹部愛犯的小毛病。」
先鋒派作家馬原說:「韓寒的小說我讀過,感覺挺好,確實是時代氣息濃鬱。」新華網刊登的一篇文章則認為韓寒真正價值在於:麵對敏感話題和公共維權事件,他從不缺席,他不靠青春外表和包裝,而用思想和內容和腐朽僵硬勢力博弈。
陳文茜認為:「不過我認為,韓寒是很可愛的,但他有的言論是很膚淺的,比如他對世博會的談論,他是很多人心目中的英雄,但他應該珍惜這個話語權。」
李敖認為:「韓寒不需要談,沒底蘊,長得帥,過幾年就跟馬英九一樣,再美的男子不過如此,他的知識基礎不夠,他紅了也好,不紅也是理所當然。」
李敖在《楊瀾訪談錄》節目說:「韓寒就是長得蠻好看的,蠻體麵的,人也很活潑,他知道媒體要什麼東西,所以他給出來的就是媒體所要的膚淺的那一麵。
可是我們知道,人類社會是有很多深度的東西,需要很多時間累積的東西,如果否認了知識活動,那努力念書的人,去發明的人、去研究的人,這些努力都被抹煞了」
接著解釋「韓寒的問題使我想起一個跟我同年的法國女作家莎崗,她就是寫愛情小說的,她寫一輩子我們也不會講話。可是小說寫到了人物疾苦的問題,就要看你的歷練;談到哲學要看你的深度。這些都沒有,韓寒不會成功,因為他隻是寫感想。」
莫懷戚說:「我想在未來20年到30年內,很難出現像金庸和梁羽生這樣的大師了,因為他們的寫作不易被模仿,還有現代社會環境下的青年作家們都太浮躁和商業,沉不下去,時下備受關注的郭敬明和韓寒就隻是玩弄一些文字遊戲,吸引大家的眼球罷了,產生不了心靈的碰撞。」(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
2010年9月18日就近期釣魚島附近中國漁船船長被日本警方拘捕起訴,有人計劃在九一八事件紀念日去日本大使館前示威一事,韓寒發表博客《遊行的意義》,但博客隨即被刪除。
2011年6月30日韓寒發表博文《沒希望工程》,抨擊希望工程與中國紅十字會。
2011年7月26日就2011年甬台溫鐵路列車追尾事故韓寒發表博文《脫節的國度》,點評動車追尾事故,抨擊相關部門,「你一直問,他們何以如此的喪心病狂,他們卻覺得自己已經非常的剋製忍讓。你一直問,他們何以如此的顛倒黑白,他們卻覺得自己已經非常的公正坦率。
你一直問,他們何以如此的生活腐化,他們卻覺得自己已經非常的艱苦樸素。你一直問,他們何以如此的驕橫傲慢,他們卻覺得自己已經非常的姿態低下。」。該文不久被屏蔽。
2011年11月02日時隔三個多月沒有發表觀點博文的韓寒發表博文《格調不高怎麼辦》,對《脫節的國度》被刪除表示很掃興,對中國文化作品的審查製度表示無奈。
「自從《脫節的國度》不見了以後,一直都未寫東西。因為我著實是一個寫的不勤奮的人,每次寫完。隔日不見,真的掃興,而且國家部門繁多,就算宣傳部門和新聞出版部門覺得沒問題,所有配備了帕薩特以上公務車的部門也都可以一個電話把你文章刪了。
其中最仁慈的反而是某地方的公安部門。08年有一天我寫了一篇文章,事隔一年多,他們刪除了這篇文章。
難怪大家都說公安出警慢。的確。刪文章的地方太多了,就不知道該怎麼下筆了。」
最後韓寒在博文裏提到:「我不知道一個文化人提筆就哆嗦的國家怎麼能建設成文化強國,一個因為要避諱常委所以在穀歌上搜索不到李白的國家怎麼能建設成文化強國。
我不知道該怎麼一個文化體製改革法,反正我隻有一個願望。就是某某老師別再陞官了,要不然我就搜不到我了。」該文一天後被刪除。
2011年11月03日韓寒發表博文,內容為:「這我也沒辦法,手快有,手慢無。」表示對新浪刪除其博文感到無奈。
2011年12月23日,24日。26日,韓寒先後發表《談革命》、《說民主》、《要自由》三篇博文,其中「革命不保證就能帶來民主」、「極其強大的一黨製其實就等於是無黨製,因為黨組織龐大到了一定的程度,它就是人民本身,而人民就是體製本身」、「我不認為天鵝絨革命能夠發生在中國」、「當街上的人開車交會時都能關掉遠光燈了,就能放心革命了」等觀點引起巨大爭議。
《環球時報》其後先後多次發表相關評論支持韓寒的主張。在第三篇《要自由》中。韓寒委婉地提出了開放報禁和鬆綁文化的要求。
2012年1月8日,發表博文《我的2011》,總結2011發生的事和自己心中想法的變化。
2012年2月10日淩晨,韓寒發表博文《重慶美劇》,其中提到某某某事件彷彿「宮廷大戲」、「這次的破朔迷離,讓我知道未來的中國,其實不需要預想一個什麼顏色,紅也好,藍也好,都抵不過透明。」博文隨後被刪除。
2012年2月12日。發表博文《讓一部分人先選起來》,唿籲中國的一些城市能實現直選市長,每三年選舉一次,人民代表可以聯手彈劾市長,「讓一部分人先選起來」。作為「最生動的民主練習」,以為中國的政改邁出第一步。文章不久後就被刪除。
2013年1月7日,發表博文《總有一種力量》,評論2013年《南方周末》新年獻詞被刪改事件。博文隨後被刪除。
2006年3月2日,就文學評論家兼書商白燁的一篇名為《「80後」現狀與未來》的博文,韓寒寫了一篇名為《文壇是個屁,誰都別裝逼》作為迴應。
至此,兩人就80後是否可稱作家,是否已進入文壇等問題的不同見解,演變成為了「韓白之爭」。
3月4日中午,白燁寫了一篇名為《我的聲明-迴應韓寒》作為迴應,宣稱韓寒的迴應文章不是文學批評,而是已經涉嫌對白燁進行人格侮辱和人身攻擊。
隨後作家陸天明、其子青年導演陸川,以及大陸著名音樂人高曉鬆相繼介入論戰,成為一時之網路熱點。韓寒在博客中對以上諸人進行了嘲諷,並寫有粗口,事件最後以白燁、陸氏父子、高曉鬆相繼關閉個人博客為終結。
2010年,高曉鬆和陸天明已和韓寒先後和解,高曉鬆並表示答應《獨唱團》的約稿。
媒體對這次論戰的報導:傲慢與偏見——清點「韓白之爭」、網路「罵戰」之白燁韓寒演義-南方網論壇。韓寒pk白燁──一場罵戰揭發的內幕─網易、韓白之爭專題─新浪博客、韓白之亂─新浪論壇。
2012年1月15日及18日,it評論博主麥田先後在新博客上貼出文章《人造韓寒:一場關於「公民的鬧劇」》和《三重疑——兼答韓仁均韓寒路金波諸君,喔,還有範冰冰》質疑韓寒的成功係通過作弊、別人代筆、團隊包裝等不正常手段取得的,提出的主要證據有:
首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中負責給韓寒出題的李其綱與韓父是校友、路金波對韓寒的包裝、韓寒的13篇博文發表時間與賽車時間重複等,引發眾人討論。
隨後。韓寒於1月16日發表《小破文章一篇》作為迴應,稱如有人能證明其作品中「哪怕是一行字」為此人代筆,那麼他願給此人2000萬。
之後,麥田發出《三重疑》一文,提出多項新證據。韓寒便以《正常文章一篇》迴應麥田。最後。麥田發出道歉信,稱自己證據不足。
2012年繼麥田之後,網路打假人士*亦加入進來質疑韓寒。其在新浪微博中指出--「韓寒一邊2000萬懸賞,一邊刪除博客文章」。
隨後網友迴應,韓寒2008年就刪除了2006年的文章,是為了出書需要。*發表言論。稱可以理解刪,但是認為韓寒在書序中說該書大部分文章在博客中都能看到,質疑韓寒誠信度。
韓寒以《正常文章一篇》迴應*,後者隨後進行了迴擊,二人分別在新浪博客和新浪微博上開始了隔空論戰。此次事件,*對於質疑韓寒是否存在代筆事件。質疑韓寒的主要依據是*本人的推理和邏輯分析。
2012年1月29日,韓寒發表文章《我寫下的這些都可以成為呈堂證供》,表示會利用創作手稿進行法律訴訟。
2月6日,韓寒繼起訴*後,又在上海另一法院分別起訴*及劉明澤。據稱劉明澤是轉發韓寒質疑文章的普通網友,韓寒律師團對根據他在微薄中暴露的個人信息追蹤到他並進行起訴。後韓寒撤銷對劉明澤的起訴。
2月13日下午,上海普陀區法院官方微博發布消息。該院已於當日裁定,準許韓寒撤迴對*、劉明澤名譽權糾紛及侵害作品署名權的起訴。
由於論戰主要在*和韓寒之間展開,所以又被稱為「方韓論戰」或者「方韓大戰」。
隨著韓寒聲明不再迴應代筆門事件以及撤消法院狀告*,論戰由*進入尾聲。不過,對韓寒造假與否的質疑、分析、討論並沒有因此停止,依然在繼續,並且加入的人很多。
對現代詩的質疑:韓寒於2006年9月26日發表了《現代詩和詩人為什麼還存在》等三篇文章對現代詩歌與現代詩作者極盡嘲諷,其中包括已故詩人徐誌摩與海子,引來與下半身詩人沉浩波、楊黎、伊沙、東籬等論戰。
2007年04月10日,韓寒就鄭鈞2006年評價超女選秀內容「太惡俗」。而2007年卻擔任了快男的評委一事件,寫了篇名為《最近的一些安排》的博文。文中對鄭鈞的言行提出質疑,最後導致兩人的論戰。
韓寒是宇舶表公益參與人,支持「智愛一家」hiv患兒。淘寶「韓寒的書店」內,韓寒的新書《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以1元的底價起拍。最終以6.12萬元被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讀者拍下。
此後,韓寒再掏6.12萬元,連同拍賣所得一同送達甘肅民樂縣南豐鄉的鐵城小學。據了解,這筆捐款為該校購置了桌椅、電腦、印表機、圖書、圖書櫃等物品。此外,為33名在校貧困學生每人購買衣服3套、文具1套,4戶特困生家庭還獲得1000元現金捐助。
妻子金麗華,2003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編導係,畢業之後一直在韓寒身邊,是韓寒首次執導mv《毒藥》的製片人。
兩人在2010年結婚。2010年11月24日盛大文學ceo在微博爆料稱韓寒與其女友金麗華在5月已經奉子成婚,11月17日金麗華在美華醫院產下一女,取名韓小野。
其作品─《三重門》《零下一度》《像少年啦飛馳》《毒》《通稿2003》《長安亂》《就這麼漂來漂去》《一座城池》《韓寒五年文集》《光榮日》《雜的文》《他的國》《草》《可愛的洪水猛獸》《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青春》《光明與磊落》《脫節的國度》《我所理解的生活》
2009年,由多家出版社聯合主辦的「改革開放30年最具影響力的300本書」評選活動中,韓寒作品《三重門》入選,也是80後唯一入選作品。
當選《新世紀周刊》(其實是旬刊)2009年度人物。當選2009年《亞洲周刊》風雲人物。《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一月雜誌入選「2009中國魅力榜」排行,被稱為「天性之魅」。
2010年4月28日。入選2010首屆中國心靈富豪榜之風雲榜。
美國《時代周刊》「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人」(2010年)最終以近90萬票名列網路投票排名第二的來自中國上海的韓寒位列藝術家組第24名。
1999年,韓寒雖獲大獎,但因期末考試七科不及格而留級,引發關於素質教育政策及「學校應當培養全才還是專才」等教育問題的討論。
2008年,韓寒在其博客中加入了日本*鬆島楓的網站連結。並寫博文宣稱欣賞鬆島楓,並稱其為偶像,隨後拒絕了網友的道歉請求,為此引發了名人倫理爭論。後經查證,博客連結到的鬆島楓網站並無色情內容,非成人網站。隻是記錄生活的成人電影女星博客。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莎朗斯通在接受採訪時發表因果報應論,稱有沒有可能地震是中國政府西藏政策的結果,韓寒為莎朗斯通辯駁,稱是媒體太冷血。引起很多人對韓寒的駁斥。
韓寒的經歷和作品有所爭議。因為他的作品中毫不保留地談到社會中的各種現實,並透露出對某些現象的憤慨與譏諷,鮮明地體現獨立的思想。
他的文學作品曾獲得中國大陸許多獎項,並受到許多文學專家的關注,但他也因為其不佳的學習成績和特立獨行的作風而被遭許多非議。
由韓寒引發的相關社會現象被媒體稱為「韓寒現象」。
韓寒既聲稱過自己為對文字最講究的作家,也否認自己是作家,但稿酬頗豐。
對於稱他為「80後作家」代表人物的說法。韓寒並不承認自己是80後作家,並評價「作為我本人,非常討厭以年代劃分作者,每個優秀作者都是個性鮮明的人,哪能分類。」
香港著名記者閭丘露薇曾撰文評點韓寒,文中說道:「有的香港媒體,給韓寒冠上異見分子的稱號,我想這並不準確,對韓寒也不公平。
事實上,韓寒是在他的能力所及的範圍內。盡到了一個公民的責任,用他作為偶像的影響力,使得一批年輕人對公共事務產生興趣。」
先鋒派作家莫言評價韓寒說:「最近幾年,我也瀏覽韓寒的博客。他敢於跟大多數人的流行觀點唱反調,在無數網民狂熱、暴怒的時候。能從另外一個方向思考,說明他確實已經成熟了。
我們過去老覺得他是另類,實際上他是當今青年的代表,很多人把他當作榜樣。我們將來的國家領導會出現在這群人裏。
開玩笑地說,再過10年20年,韓寒應該競選上海市長。柯林頓當年是什麼樣一個人?吹吹薩克斯,唱唱搖滾,甚至還吸大麻,當時美國人哪裡會想到這麼個人若幹年後會成為總統,而且還幹了8年!應該說幹得還不錯,當然缺點是經常犯一點領導幹部愛犯的小毛病。」
先鋒派作家馬原說:「韓寒的小說我讀過,感覺挺好,確實是時代氣息濃鬱。」新華網刊登的一篇文章則認為韓寒真正價值在於:麵對敏感話題和公共維權事件,他從不缺席,他不靠青春外表和包裝,而用思想和內容和腐朽僵硬勢力博弈。
陳文茜認為:「不過我認為,韓寒是很可愛的,但他有的言論是很膚淺的,比如他對世博會的談論,他是很多人心目中的英雄,但他應該珍惜這個話語權。」
李敖認為:「韓寒不需要談,沒底蘊,長得帥,過幾年就跟馬英九一樣,再美的男子不過如此,他的知識基礎不夠,他紅了也好,不紅也是理所當然。」
李敖在《楊瀾訪談錄》節目說:「韓寒就是長得蠻好看的,蠻體麵的,人也很活潑,他知道媒體要什麼東西,所以他給出來的就是媒體所要的膚淺的那一麵。
可是我們知道,人類社會是有很多深度的東西,需要很多時間累積的東西,如果否認了知識活動,那努力念書的人,去發明的人、去研究的人,這些努力都被抹煞了」
接著解釋「韓寒的問題使我想起一個跟我同年的法國女作家莎崗,她就是寫愛情小說的,她寫一輩子我們也不會講話。可是小說寫到了人物疾苦的問題,就要看你的歷練;談到哲學要看你的深度。這些都沒有,韓寒不會成功,因為他隻是寫感想。」
莫懷戚說:「我想在未來20年到30年內,很難出現像金庸和梁羽生這樣的大師了,因為他們的寫作不易被模仿,還有現代社會環境下的青年作家們都太浮躁和商業,沉不下去,時下備受關注的郭敬明和韓寒就隻是玩弄一些文字遊戲,吸引大家的眼球罷了,產生不了心靈的碰撞。」(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