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知的人總是薄情,因為無知的本質之一正是薄情。
魔俠守護者之一魔俠─米蘭、昆德拉
米蘭、昆德拉(1929)捷克裔法國作家,著名作品包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笑忘書》等。出生於捷克斯洛伐克的布爾諾。1975年移居法國並於1981年加入法國國籍。
其年輕時當過爵士樂手、工人,在布拉格影藝學院擔任教授期間,倡導捷克的新電影運動。
和許多其他捷克藝術家和作家一樣(如瓦茨拉夫、哈維爾),昆德拉早年參加了1968年布拉格之chun的改革運動。
這場運動以樂觀的改革jing神開始,卻最終被蘇聯和其他華約成員**隊鎮壓。在其第一部作品《玩笑》中,昆德拉竭力諷刺共產之主義的極權統治。
由於昆德拉對蘇聯入侵行徑的批評,在布拉格被蘇軍占領後不久他就被列入黑名單。他的作品也全部被禁。
1975年,昆德拉流亡法國。1979年他在法國完成了《笑忘書》,講述在蘇聯人占領之下的普通捷克人的生活。這部小說同時包含了幾篇並不關聯的故事,並夾雜了很多作家自己的思索,奠定了昆德拉流亡時期作品的基調。
1984年,昆德拉發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這是他一生中最具影響力的作品。小說以編年史的風格描述捷克人在布拉格之chun改革運動期間及被蘇軍占領時期適應生活和人際關係的種種困境。(1988年,美國導演菲利浦、考夫曼將其改編成電影。)
1990年,昆德拉發表《不朽》,這是他最後一部用捷克語寫成的作品。小說具有強烈的國際化因素,較早先的作品減少了很多政治xing,卻又加入了很多哲學上的思考。這本書奠定了他晚期作品的基調。
昆德拉一直堅持認為自己隻是一個普通的小說家,而非一個政治作家或流亡作家。從《笑忘書》開始,昆德拉小說的政治xing因素就一直減少,直至消失。昆德拉總是在廣闊的哲學語境中思考政治問題。
昆德拉曾獲得六次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但截至目前為止沒有獲獎。
著有小說:《玩笑》 (1967年)《好笑的愛》 (短篇小說集,1968年)《生活在別處》 (1969年)
《告別圓舞曲》 (1976年)《笑忘書》(又譯《笑忘錄》) (1978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1984年)《不朽》(1990年)《慢》(1995年)《身份》(1998年)《無知》(2000年)
文學評論:《小說的藝術》 (1986年)《被背叛的遺囑》 (1992年)《帷幕》(2005年)《相遇》(2009年)
戲劇:《雅克和他的主人》 (1981年)
1981年法國總統特別授與他法國公民權。並曾獲頒美國國家文學獎和以sè列耶路撒冷文學獎等國際文學獎項,被譽為是當代最有想像力和影響力的作家之一。
曾經榮獲法國文壇最高榮譽、榮獲義大利最佳外國文學獎。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小說的背景設在布拉格,內容涉及相當多的哲學觀念。“米蘭、昆德拉借此奠定了他作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在世作家的地位。”(《紐約時報》語)
該書的中文譯本最早由韓少功、韓剛於1985年翻譯,作家出版社1987年出版。
2003年上海譯文出版社又出版了由南京大學教授許鈞重譯的版本。書名也變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皇冠出版社於2004年根據最新法文譯本再次出版繁體中文譯本,由尉遲秀翻譯。
“如果我們生命的每一秒中都有無數次的重複,我們就會像耶穌釘於十字架,被釘死在永恆上。這個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迴歸的世界裏。無法承受的責任重荷,沉沉壓著我們的每一個行動,這就是尼采說的永劫迴歸觀是最沉重的負擔的原因。”
“如果永劫迴歸是最沉重的負擔,那麽我們的生活能以其全部輝煌的輕鬆,來與之抗衡,可是,沉重便真的悲慘。而輕鬆便真的輝煌嗎?”。
“最沉重的負擔壓得我們崩塌了、沉沒了,將我們釘在地上。可是在每一個時代的愛情詩篇裏,女人總渴望壓在男人的身軀之下。也許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是一種生活最為充實的象征,負擔越沉。我們的生活也就越貼近大地,越趨近真切和實在。”
書中昆德拉奏響了他的四重奏:托馬斯,特瑞莎,薩賓納與弗蘭茨。通過各個人物的角度講述了了一個存在主義的主題。重還是輕?政治對人生命的扭曲程度到底有多大?昆德拉借薩賓納的口說出了“我不是**,我是反對媚俗!”。借此表示了他自己的取向。
《笑忘書》由七個敘事篇章所組成。是一部關於笑、關於遺忘、關於布拉格也關於天使們的小說。書中描述當年在蘇聯鐵蹄之下捷克人民的生活樣貌,政治上的對立、騎牆派等紛爭。書中具備某些魔幻寫實主義的元素。
《紐約時報》:《笑忘書》本質上是一本小說,卻是一本童話,一本文學批評,一本帶有政治味的冊子,一本音樂理論,一本具有傳記sè彩的書。它可以變化成任何它想成為的一本書,整體來說,它根本是一本天才之作。
《時代雜誌》:昆德拉對現代生活的譴責是宏觀的,但他對那些創作和經曆痛苦的人的關懷卻是最深沉的。
約翰、厄普戴克:這本書可以很率直地自稱為一本傑出又新穎的書,它以最乾淨純粹又充滿機智的文字,邀請讀者直接進入書的核心。
這整本書就是一部變奏形式的小說,書中幾個不同的章節一個接著一個,如同旅行的幾個不同階段,朝向某個主旋律的內在,朝向某個想法的內在,朝向某種獨一無二情境的內在,而旅行的意涵已迷失在廣袤無垠的內在世界,我yu辯卻已忘言。
這是一部關於塔米娜的小說,當塔米娜走出舞台的時候,這就是一部為塔米娜而寫的小說。她是故事的主角,也是故事主要的聽眾,其他所有的故事都是根據她的故事所譜寫的變奏,這些變奏齊聚於她的生命,宛如出現在鏡中的影像。
這是一部關於笑與忘的小說,關於遺忘也關於布拉格,關於布拉格也關於天使們!
魔俠守護者之一魔俠─紫式部
紫式部(生卒年不詳),ri本平安時代女xing文學家。出身貴族文人世家,父兄皆善漢詩、和歌。本姓藤原,實際本名不詳,據猜測可能為藤原香子或藤原則子。中古三十六歌仙、女房三十六歌仙之一。其和歌曾收錄於《小倉百人一首》。
幼時學習漢學,通曉音律和佛典。1004年,紫式部喪夫寡居,應召入宮侍奉一條天皇的中宮藤原彰子,同年秋開始創作《源氏物語》。
紫式部非其真實姓名,古代ri本婦女社會地位低下因而女作家並沒有真實姓名流傳下來。
魔俠守護者之一魔俠─米蘭、昆德拉
米蘭、昆德拉(1929)捷克裔法國作家,著名作品包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笑忘書》等。出生於捷克斯洛伐克的布爾諾。1975年移居法國並於1981年加入法國國籍。
其年輕時當過爵士樂手、工人,在布拉格影藝學院擔任教授期間,倡導捷克的新電影運動。
和許多其他捷克藝術家和作家一樣(如瓦茨拉夫、哈維爾),昆德拉早年參加了1968年布拉格之chun的改革運動。
這場運動以樂觀的改革jing神開始,卻最終被蘇聯和其他華約成員**隊鎮壓。在其第一部作品《玩笑》中,昆德拉竭力諷刺共產之主義的極權統治。
由於昆德拉對蘇聯入侵行徑的批評,在布拉格被蘇軍占領後不久他就被列入黑名單。他的作品也全部被禁。
1975年,昆德拉流亡法國。1979年他在法國完成了《笑忘書》,講述在蘇聯人占領之下的普通捷克人的生活。這部小說同時包含了幾篇並不關聯的故事,並夾雜了很多作家自己的思索,奠定了昆德拉流亡時期作品的基調。
1984年,昆德拉發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這是他一生中最具影響力的作品。小說以編年史的風格描述捷克人在布拉格之chun改革運動期間及被蘇軍占領時期適應生活和人際關係的種種困境。(1988年,美國導演菲利浦、考夫曼將其改編成電影。)
1990年,昆德拉發表《不朽》,這是他最後一部用捷克語寫成的作品。小說具有強烈的國際化因素,較早先的作品減少了很多政治xing,卻又加入了很多哲學上的思考。這本書奠定了他晚期作品的基調。
昆德拉一直堅持認為自己隻是一個普通的小說家,而非一個政治作家或流亡作家。從《笑忘書》開始,昆德拉小說的政治xing因素就一直減少,直至消失。昆德拉總是在廣闊的哲學語境中思考政治問題。
昆德拉曾獲得六次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但截至目前為止沒有獲獎。
著有小說:《玩笑》 (1967年)《好笑的愛》 (短篇小說集,1968年)《生活在別處》 (1969年)
《告別圓舞曲》 (1976年)《笑忘書》(又譯《笑忘錄》) (1978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1984年)《不朽》(1990年)《慢》(1995年)《身份》(1998年)《無知》(2000年)
文學評論:《小說的藝術》 (1986年)《被背叛的遺囑》 (1992年)《帷幕》(2005年)《相遇》(2009年)
戲劇:《雅克和他的主人》 (1981年)
1981年法國總統特別授與他法國公民權。並曾獲頒美國國家文學獎和以sè列耶路撒冷文學獎等國際文學獎項,被譽為是當代最有想像力和影響力的作家之一。
曾經榮獲法國文壇最高榮譽、榮獲義大利最佳外國文學獎。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小說的背景設在布拉格,內容涉及相當多的哲學觀念。“米蘭、昆德拉借此奠定了他作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在世作家的地位。”(《紐約時報》語)
該書的中文譯本最早由韓少功、韓剛於1985年翻譯,作家出版社1987年出版。
2003年上海譯文出版社又出版了由南京大學教授許鈞重譯的版本。書名也變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皇冠出版社於2004年根據最新法文譯本再次出版繁體中文譯本,由尉遲秀翻譯。
“如果我們生命的每一秒中都有無數次的重複,我們就會像耶穌釘於十字架,被釘死在永恆上。這個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迴歸的世界裏。無法承受的責任重荷,沉沉壓著我們的每一個行動,這就是尼采說的永劫迴歸觀是最沉重的負擔的原因。”
“如果永劫迴歸是最沉重的負擔,那麽我們的生活能以其全部輝煌的輕鬆,來與之抗衡,可是,沉重便真的悲慘。而輕鬆便真的輝煌嗎?”。
“最沉重的負擔壓得我們崩塌了、沉沒了,將我們釘在地上。可是在每一個時代的愛情詩篇裏,女人總渴望壓在男人的身軀之下。也許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是一種生活最為充實的象征,負擔越沉。我們的生活也就越貼近大地,越趨近真切和實在。”
書中昆德拉奏響了他的四重奏:托馬斯,特瑞莎,薩賓納與弗蘭茨。通過各個人物的角度講述了了一個存在主義的主題。重還是輕?政治對人生命的扭曲程度到底有多大?昆德拉借薩賓納的口說出了“我不是**,我是反對媚俗!”。借此表示了他自己的取向。
《笑忘書》由七個敘事篇章所組成。是一部關於笑、關於遺忘、關於布拉格也關於天使們的小說。書中描述當年在蘇聯鐵蹄之下捷克人民的生活樣貌,政治上的對立、騎牆派等紛爭。書中具備某些魔幻寫實主義的元素。
《紐約時報》:《笑忘書》本質上是一本小說,卻是一本童話,一本文學批評,一本帶有政治味的冊子,一本音樂理論,一本具有傳記sè彩的書。它可以變化成任何它想成為的一本書,整體來說,它根本是一本天才之作。
《時代雜誌》:昆德拉對現代生活的譴責是宏觀的,但他對那些創作和經曆痛苦的人的關懷卻是最深沉的。
約翰、厄普戴克:這本書可以很率直地自稱為一本傑出又新穎的書,它以最乾淨純粹又充滿機智的文字,邀請讀者直接進入書的核心。
這整本書就是一部變奏形式的小說,書中幾個不同的章節一個接著一個,如同旅行的幾個不同階段,朝向某個主旋律的內在,朝向某個想法的內在,朝向某種獨一無二情境的內在,而旅行的意涵已迷失在廣袤無垠的內在世界,我yu辯卻已忘言。
這是一部關於塔米娜的小說,當塔米娜走出舞台的時候,這就是一部為塔米娜而寫的小說。她是故事的主角,也是故事主要的聽眾,其他所有的故事都是根據她的故事所譜寫的變奏,這些變奏齊聚於她的生命,宛如出現在鏡中的影像。
這是一部關於笑與忘的小說,關於遺忘也關於布拉格,關於布拉格也關於天使們!
魔俠守護者之一魔俠─紫式部
紫式部(生卒年不詳),ri本平安時代女xing文學家。出身貴族文人世家,父兄皆善漢詩、和歌。本姓藤原,實際本名不詳,據猜測可能為藤原香子或藤原則子。中古三十六歌仙、女房三十六歌仙之一。其和歌曾收錄於《小倉百人一首》。
幼時學習漢學,通曉音律和佛典。1004年,紫式部喪夫寡居,應召入宮侍奉一條天皇的中宮藤原彰子,同年秋開始創作《源氏物語》。
紫式部非其真實姓名,古代ri本婦女社會地位低下因而女作家並沒有真實姓名流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