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拜別孫堅、曹操後,周澈神遊之際,荀攸開口說道:“皓粼?”
“啊?”
“還不走?”
荀攸嗓音清朗,驅散了這突如其來的失神。
夜風微涼,迎麵拂來,周澈牽著馬,再又迴顧了一眼曹操和孫堅,心道:“若幹年後,這兩個人將名動天下,而現今,他倆卻在目送我離開”,似有一股說不出的情緒從胸中升起,“我視他兩人是英雄,他兩人又何嚐不是視為我是俊彥?天下英雄豈是天生?我亦可為之”!曹操、孫堅當然是人傑,可他倆現在的年歲都不大,剛三十來歲,和周澈差不多,還處在上升階段,尚沒有立下日後的成就,個人的能力也還不及日後,敬之則可,自慚不必。看看曹操、孫堅此前做過的那些事跡,再看看周澈此前做過的那些事,周澈自認為,即便自己有不如,也不是差得太遠。
他笑了起來。
今晚自來到皇甫嵩的營中後,周澈就遵行過一貫的恭謹謹慎,沒有笑過,這會兒忽然笑起,荀攸把坐騎的韁繩解下,奇怪問道:“笑什麽?”
“我笑皇甫將軍的這個計策真是好計,波才離授首不遠了!公達,此次黃巾之亂,雖是國家不幸,卻是天下年輕俊秀的幸運,此後三十年之英雄都將會在這次亂中嶄露頭角。你我適逢其會,可不能居在人後!走,迴營去。”牽馬在前,荀攸隨行在後,兩人大步出營,騎馬歸去本部。
周澈迴到營中後,召集諸將,轉達皇甫嵩的命令,說道:“昆陽將下,皇甫將軍憂舞陽賊兵南逃,因令吾等今夜離營,前去舞陽。若他們果然棄城逃遁,便就急擊之。”
諸將聞言,相顧驚愕。
江偉說道:“舞陽有賊兵近兩萬,吾部不到五千人,他們如果真要南逃,隻憑吾等如何能擋得住?”
周澈部下共有五千來人,除去留在襄城、郟兩縣的和這幾天傷亡的,能戰之卒不到四千,的確阻擋不了近兩萬的舞陽敵人。
“去舞陽的不止吾等,還有騎都尉曹操所率之部。”
“騎都尉曹操?”
“曹都尉乃名臣之後,剛剛率軍來到,其所部有三千二百步騎,皇甫將軍令他與吾等同去舞陽。”
“這也不夠啊!三千二百步騎加上吾等四千能戰之卒,也才隻有七千來人,賊兵近兩萬,怎麽攔得住?”
“皇甫將軍自有妙計。”
“何計也?”
當下,周澈把皇甫嵩的計策與諸將講來。
皇甫嵩的計策說來也很簡單,簡而言之分為三步。
第一步:周澈、曹操帶部潛去舞陽城外;第二步,令在澧水岸邊的魏校尉故作防禦鬆懈,誘波才再一次派兵渡河來援昆陽,然後設伏將他派出的這股援兵殲滅之;第三步,殲滅掉波才的這股援兵後,魏校尉即也立刻帶兵渡河,與周澈、曹操會合,三路人馬合兵近萬人,足能看住波才了。
周澈說道:“將軍今晚就會派出信使,令魏校尉誘敵渡河。波才此前連續兩次遣兵渡河,雖然都被擊退,但至今沒有南逃,仍留在舞陽觀望昆陽戰局,說明他還沒有死心,還想接著再救昆陽,隻要魏校尉在河邊作出鬆懈之狀,他定就會第三次遣兵渡河。以他前兩次派兵的人數推測,他這第三次很可能還會派個四五千人強渡,如此一來,他留在舞陽的就隻有不到一萬五千人了,我軍、曹都尉軍、魏校尉軍,三軍合兵萬人,雖不足以攻城,但看住波才卻是不難。”
周倉問道:“可是,魏校尉部隻有四五千人,就算引得波才第三次遣兵渡河了,怕也難以殲滅之吧?”
“到時,朱將軍會帶軍前去支援。”
方悅沉吟問道:“雖說波才前兩次都是隻派了四五千人來援昆陽,可萬一他這第三次是全軍出動?如何是好?”
波才部近兩萬人,萬一他真的全軍強渡澧水,還真是個麻煩事兒。
周澈卻不以為意,笑道:“那豈不是更好了?圍城打援最是省事兒!他要自投死路,咱們也沒辦法。”
“主公此話怎講?”
“依皇甫將軍的軍令,魏校尉誘敵是在咱們與曹都尉率部渡過澧水之後。若波才與上兩次一樣,隻派四五千人渡河,那麽自有魏校尉與朱將軍收拾他們。若他全軍渡河,那麽你我與曹都尉卻也不是看戲的,可急行至其軍後,由後擊之。前有朱將軍設伏,中有魏校尉橫擊,後有你我掩殺,別說近兩萬人,三萬人也要全軍覆滅。”
諸將大笑。
皇甫嵩的這個計策如果能得到順利地執行,確實是個良計。
設想一下,周澈、曹操、魏校尉合兵之後有上萬人,有他們在城外屯駐,波才定然不敢出城。
皇甫嵩、朱儁就可從容攻陷昆陽,繼而揮師南下,再擊舞陽。
在這個計策中,曹操帶來的這三千二百步騎是起了關鍵作用的。
如果沒有他這三千二百步騎,那麽首先,在魏校尉、朱儁設伏殲滅波才渡河兵馬之時,隻憑周澈這四千來人是斷難看住舞陽城中波才餘部的,其次,周澈、魏校尉合兵也隻有六七千人,而波才所剩之餘部很可能還會有一萬四五千人,敵人的兵力是我軍的兩倍,這也很難嚇住波才,使他不敢突圍南逃。加上曹操這三千二百步騎,形勢就大不一樣了。在戰場上,有時候多幾千人、少幾千人,乃至多幾百人、少幾百人都會截然不同。
傳達過皇甫嵩的軍令,周澈令諸將各去本部,集合士卒準備出發。
他則留在帳中等皇甫嵩派人來接防。他負責佯攻的這麵城牆外除了他本部人馬外,隻有朱儁部的兩千步卒,他這一率本部離開,就必須得有其它的兵馬過來接防,以免被何曼看出便宜,趁機從此處突圍。
皇甫嵩的動作很快,周澈隻在帳中等了半個時辰,就有兩個別部司馬率部來到。別部司馬是比千石吏,顧名思義,所謂“別部”,就是“別領一部”,有權獨自指揮一部人馬與敵作戰。周澈與他倆交接完畢,特別請他倆幫忙照顧一下留下來的傷員,隨後出帳領軍離營。
周倉、江偉等早已集合好了本部士卒,列隊在營中的空曠地。
周澈出來,見他們中有人打了火把,令道:“熄了火把!”為將者首要謹慎,這會兒雖然還在昆陽城下,離舞陽很遠,但說不定軍營外遠處會有波才派出來的探騎。出了營地,摸黑前行不遠,看到前邊路上烏壓壓地停駐了一支軍馬,也都沒打火把,卻正是曹操所率之部。
兩下會師合兵,人銜枚、馬銜鈴,向東南方向行去。依照皇甫嵩的軍令,他們要在舞陽東三十裏處悄悄渡河。從這裏到渡河處差不多三四十裏,至遲得在明天淩晨到達。為了保密,白天不能行軍,也就是說,他們共有一個半夜晚的行軍時間,一個半夜走三四十裏,行軍的任務很重。
好在周澈此前對全軍做過夜行軍的集訓,部眾對夜行軍有一定的了解,加上各級軍官的指揮命令,行起路來還算有條不紊。
周澈是汝潁人氏,他早先為巡察時,來過這一帶,熟悉道路,所以他的部隊在前先行,曹操率部跟在其後。
跟在後邊正好能觀察到周澈部的行軍秩序,曹操看了多時,心中感慨道:“今觀皓粼部行軍,果是個知兵之人啊。”扭頭看了看本部的行軍,很不滿意。
曹操這是頭次帶兵,帶的兵馬又多是從別郡抽調的郡兵,缺乏訓練,當然不如周澈所部。
他交代了部將幾句,帶了幾個親兵催馬前馳,趕上在走在前頭的周澈。
周澈沒有走在隊伍的最前邊,而是騎馬走在路側,走走停停,時不時與路過的士卒說上兩句,給他們打打氣,提醒他們不要掉隊,聽得後邊馬蹄的的,轉過頭去,見是曹操到來,忙欲下馬行禮。曹操人沒到,笑語聲已到,他騎在馬上,連連搖手,示意周澈不要下馬,抽了坐騎兩鞭,來到周澈馬邊,笑道:“你我現在軍中,正在行軍,皓粼不必多禮。”
“孟德你怎麽來了?”
“我在後頭見君部行軍井然有序,自古以來,夜行最難,而君部能做到這個地步,君真知兵者也。”
他這一讚是周澈沒想到的,很是驚詫。
曹操是誰?漢末三國的雄主,深通兵家之術,用兵出神入化,並且還寫過一本兵書,給《孫子》做過注。現在居然稱讚周澈?
周澈驚詫過後,隨即了然,心說:“曹操雖是聞名後世的兵法大家,但現在他隻是‘初出茅廬’,此前從未領過兵。在這一點上,他現在還真是不如我。”不管怎麽著,周澈也帶著部眾從南到北打了那麽多仗了,有硬仗,有計取,以他現在的領兵作戰經驗來說,確是比曹操強點。
這也是皇甫嵩為何選他和曹操同去舞陽的緣故。皇甫嵩、朱儁帳下那麽多將校,射聲營、步兵營兩個校尉都是比兩千石的高級將領,要說此次去舞陽任務很重,事關萬餘黃巾軍的去留,責任很大,至少應該從這兩個校尉中選一個與曹操同去,皇甫嵩卻沒有選,而是選了周澈。他說出的理由是:周澈是汝潁人氏,熟知地形。事實上,這隻是一個次要的原因,更主要的卻正是因為周澈此前的戰績,智勇雙全,派他去,皇甫嵩放心。
周澈謙虛地說道:“此非吾之力也,皆公達之功也。”荀攸就在周澈的身側,周澈對曹操說道,“公達乃潁川奇士,心懷大誌,胸有奇謀,深通兵家之道。此前與賊兵曆戰,吾所以僥幸未敗者,全因公達啊!”
曹操初到時荀攸也在相迎之列,皇甫嵩給曹操介紹過。
曹操知道潁川是個名郡,這裏的士族、豪強不少,如荀氏、郭氏、趙氏、辛氏、淳於氏、張氏、黃氏等,他笑道:“貴郡人才濟濟啊!郭公則、辛佐治、棗孝友、淳於仲簡皆當代俊彥,我並聞貴郡有兩個神童,一名趙儼,事父母極孝,一名繁欽,少有文名。我與淳於仲簡同在京師,交情莫逆,今又得見足下。唉,陽翟人才何其盛也!”
郭公則即郭圖。辛佐治即辛毗。棗孝友即棗祗。淳於仲簡即淳於瓊。
曹操是沛國譙人,縣中沒幾個名士,也沒甚特別出名的士子,比起陽翟差得遠了。他的這番豔羨之情乃是出於真情,不是作假。
說了這麽會兒話,周澈部下的士卒絡繹經過,已經可看到曹操部的旗幟了。兩人是主將,不宜在一地過多停留,當下策馬,並騎緩行。
曹操觀望道邊夜下的麥田。波才、何曼早先曾縱兵擄掠鄉野,麥田中的麥苗被踐踏了許多,遠望之,本該青如地毯的麥田,如今卻這裏缺一塊,那裏缺一塊。曹操不禁歎道:“管仲雲:‘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今潁川賊兵不難平定,要想戰後使民有食卻是不易啊。”
“孟德所言甚是。”
曹操感歎了幾句,話歸正題,問周澈,說道:“自潁川賊兵起後,君先後與賊數戰,守陽翟,複襄城、郟,誘敵父城,從朱將軍與賊戰於滍水,又從皇甫將軍擊昆陽。皇甫將軍與朱將軍來前,潁川戰功君居首。君應知潁川賊兵虛實。賊渠帥波才是一個什麽樣的人?其部賊兵戰力如何?”
“波才小有智謀,王師來到前,他先後在襄城、父城兩次整編部眾,選精銳,汰老弱,他帶到舞陽去的這近兩萬賊兵便是選出的精銳,雖然軍械不如王師精良,但因深受妖道蠱惑,能夠死戰,不可輕視。數日前,我從朱將軍與賊激戰於滍水岸邊,若非孫司馬驍勇猛鷙,我險些就被陷入賊中,殺不出來了。”周澈雖然多次戰勝黃巾軍,但除了陽翟一戰外,其餘的多是計取,沒有真正地與黃巾軍大規模地野戰過,從沒輕視過他們。
“依君如此說,吾等這次去舞陽,波才若不突圍倒也罷了,他若是突圍南逃,你我恐怕還要陷入血戰啊。“
“正是如此。”
曹操迴顧行軍的隊伍,又展目遠眺前方的夜路。
盡管他極力掩飾,但從他握緊的拳頭和挺直的腰杆可以看出,他對此去舞陽是既躍躍欲試,然而亦有壓力。
周澈心道:“曹操在後世以奸雄著稱,然以我與他接觸這些年的觀感而言,卻看不出他有什麽‘奸’的地方,‘雄’倒是有,雄心勃勃。”
周澈的感覺沒錯,曹操現在的確與“奸”毫無關係,他今年剛三十歲,正是雄心勃勃想要建功立業之時。
與其說他奸雄,不如說現在的他有著“霜雪之誌”。他現在最大的渴望就是希望通他的努力能夠使他的家族從世人眼中的閹宦家族變成名門士族,他現在最大的夢想就是希望能夠得到天下人的讚譽,名垂青史,做個如前朝、本朝那些為世人、後人稱頌的名臣一樣的人。
因此之故,他雖出身閹宦家庭,卻一再與宦官作對。
他對周澈、袁紹這麽友善,也是與他的渴望和夢想有關。
本朝以來,外戚、宦官輪番掌權,士大夫要想與之抗爭就必須要“結黨”。如今老一輩的名士雖然多被黨錮,但後一輩的士子、有誌之士卻依然結黨如故,如袁紹就與天下英傑結交,中常侍趙忠曾在省內對別的宦官說:“袁本初坐作聲價,好養死士,不知此兒終欲何作?”因為廣與天下英傑、俠義之士結交,袁紹儼然已成為年青一代士子的領袖。曹操要想使自己的家族躋身士族,要想使自己名垂青史,也就必須如袁紹一樣廣與天下名士結交,所以他與周澈、袁紹結交,與何顒、張邈、伍瓊等英傑結交。
“啊?”
“還不走?”
荀攸嗓音清朗,驅散了這突如其來的失神。
夜風微涼,迎麵拂來,周澈牽著馬,再又迴顧了一眼曹操和孫堅,心道:“若幹年後,這兩個人將名動天下,而現今,他倆卻在目送我離開”,似有一股說不出的情緒從胸中升起,“我視他兩人是英雄,他兩人又何嚐不是視為我是俊彥?天下英雄豈是天生?我亦可為之”!曹操、孫堅當然是人傑,可他倆現在的年歲都不大,剛三十來歲,和周澈差不多,還處在上升階段,尚沒有立下日後的成就,個人的能力也還不及日後,敬之則可,自慚不必。看看曹操、孫堅此前做過的那些事跡,再看看周澈此前做過的那些事,周澈自認為,即便自己有不如,也不是差得太遠。
他笑了起來。
今晚自來到皇甫嵩的營中後,周澈就遵行過一貫的恭謹謹慎,沒有笑過,這會兒忽然笑起,荀攸把坐騎的韁繩解下,奇怪問道:“笑什麽?”
“我笑皇甫將軍的這個計策真是好計,波才離授首不遠了!公達,此次黃巾之亂,雖是國家不幸,卻是天下年輕俊秀的幸運,此後三十年之英雄都將會在這次亂中嶄露頭角。你我適逢其會,可不能居在人後!走,迴營去。”牽馬在前,荀攸隨行在後,兩人大步出營,騎馬歸去本部。
周澈迴到營中後,召集諸將,轉達皇甫嵩的命令,說道:“昆陽將下,皇甫將軍憂舞陽賊兵南逃,因令吾等今夜離營,前去舞陽。若他們果然棄城逃遁,便就急擊之。”
諸將聞言,相顧驚愕。
江偉說道:“舞陽有賊兵近兩萬,吾部不到五千人,他們如果真要南逃,隻憑吾等如何能擋得住?”
周澈部下共有五千來人,除去留在襄城、郟兩縣的和這幾天傷亡的,能戰之卒不到四千,的確阻擋不了近兩萬的舞陽敵人。
“去舞陽的不止吾等,還有騎都尉曹操所率之部。”
“騎都尉曹操?”
“曹都尉乃名臣之後,剛剛率軍來到,其所部有三千二百步騎,皇甫將軍令他與吾等同去舞陽。”
“這也不夠啊!三千二百步騎加上吾等四千能戰之卒,也才隻有七千來人,賊兵近兩萬,怎麽攔得住?”
“皇甫將軍自有妙計。”
“何計也?”
當下,周澈把皇甫嵩的計策與諸將講來。
皇甫嵩的計策說來也很簡單,簡而言之分為三步。
第一步:周澈、曹操帶部潛去舞陽城外;第二步,令在澧水岸邊的魏校尉故作防禦鬆懈,誘波才再一次派兵渡河來援昆陽,然後設伏將他派出的這股援兵殲滅之;第三步,殲滅掉波才的這股援兵後,魏校尉即也立刻帶兵渡河,與周澈、曹操會合,三路人馬合兵近萬人,足能看住波才了。
周澈說道:“將軍今晚就會派出信使,令魏校尉誘敵渡河。波才此前連續兩次遣兵渡河,雖然都被擊退,但至今沒有南逃,仍留在舞陽觀望昆陽戰局,說明他還沒有死心,還想接著再救昆陽,隻要魏校尉在河邊作出鬆懈之狀,他定就會第三次遣兵渡河。以他前兩次派兵的人數推測,他這第三次很可能還會派個四五千人強渡,如此一來,他留在舞陽的就隻有不到一萬五千人了,我軍、曹都尉軍、魏校尉軍,三軍合兵萬人,雖不足以攻城,但看住波才卻是不難。”
周倉問道:“可是,魏校尉部隻有四五千人,就算引得波才第三次遣兵渡河了,怕也難以殲滅之吧?”
“到時,朱將軍會帶軍前去支援。”
方悅沉吟問道:“雖說波才前兩次都是隻派了四五千人來援昆陽,可萬一他這第三次是全軍出動?如何是好?”
波才部近兩萬人,萬一他真的全軍強渡澧水,還真是個麻煩事兒。
周澈卻不以為意,笑道:“那豈不是更好了?圍城打援最是省事兒!他要自投死路,咱們也沒辦法。”
“主公此話怎講?”
“依皇甫將軍的軍令,魏校尉誘敵是在咱們與曹都尉率部渡過澧水之後。若波才與上兩次一樣,隻派四五千人渡河,那麽自有魏校尉與朱將軍收拾他們。若他全軍渡河,那麽你我與曹都尉卻也不是看戲的,可急行至其軍後,由後擊之。前有朱將軍設伏,中有魏校尉橫擊,後有你我掩殺,別說近兩萬人,三萬人也要全軍覆滅。”
諸將大笑。
皇甫嵩的這個計策如果能得到順利地執行,確實是個良計。
設想一下,周澈、曹操、魏校尉合兵之後有上萬人,有他們在城外屯駐,波才定然不敢出城。
皇甫嵩、朱儁就可從容攻陷昆陽,繼而揮師南下,再擊舞陽。
在這個計策中,曹操帶來的這三千二百步騎是起了關鍵作用的。
如果沒有他這三千二百步騎,那麽首先,在魏校尉、朱儁設伏殲滅波才渡河兵馬之時,隻憑周澈這四千來人是斷難看住舞陽城中波才餘部的,其次,周澈、魏校尉合兵也隻有六七千人,而波才所剩之餘部很可能還會有一萬四五千人,敵人的兵力是我軍的兩倍,這也很難嚇住波才,使他不敢突圍南逃。加上曹操這三千二百步騎,形勢就大不一樣了。在戰場上,有時候多幾千人、少幾千人,乃至多幾百人、少幾百人都會截然不同。
傳達過皇甫嵩的軍令,周澈令諸將各去本部,集合士卒準備出發。
他則留在帳中等皇甫嵩派人來接防。他負責佯攻的這麵城牆外除了他本部人馬外,隻有朱儁部的兩千步卒,他這一率本部離開,就必須得有其它的兵馬過來接防,以免被何曼看出便宜,趁機從此處突圍。
皇甫嵩的動作很快,周澈隻在帳中等了半個時辰,就有兩個別部司馬率部來到。別部司馬是比千石吏,顧名思義,所謂“別部”,就是“別領一部”,有權獨自指揮一部人馬與敵作戰。周澈與他倆交接完畢,特別請他倆幫忙照顧一下留下來的傷員,隨後出帳領軍離營。
周倉、江偉等早已集合好了本部士卒,列隊在營中的空曠地。
周澈出來,見他們中有人打了火把,令道:“熄了火把!”為將者首要謹慎,這會兒雖然還在昆陽城下,離舞陽很遠,但說不定軍營外遠處會有波才派出來的探騎。出了營地,摸黑前行不遠,看到前邊路上烏壓壓地停駐了一支軍馬,也都沒打火把,卻正是曹操所率之部。
兩下會師合兵,人銜枚、馬銜鈴,向東南方向行去。依照皇甫嵩的軍令,他們要在舞陽東三十裏處悄悄渡河。從這裏到渡河處差不多三四十裏,至遲得在明天淩晨到達。為了保密,白天不能行軍,也就是說,他們共有一個半夜晚的行軍時間,一個半夜走三四十裏,行軍的任務很重。
好在周澈此前對全軍做過夜行軍的集訓,部眾對夜行軍有一定的了解,加上各級軍官的指揮命令,行起路來還算有條不紊。
周澈是汝潁人氏,他早先為巡察時,來過這一帶,熟悉道路,所以他的部隊在前先行,曹操率部跟在其後。
跟在後邊正好能觀察到周澈部的行軍秩序,曹操看了多時,心中感慨道:“今觀皓粼部行軍,果是個知兵之人啊。”扭頭看了看本部的行軍,很不滿意。
曹操這是頭次帶兵,帶的兵馬又多是從別郡抽調的郡兵,缺乏訓練,當然不如周澈所部。
他交代了部將幾句,帶了幾個親兵催馬前馳,趕上在走在前頭的周澈。
周澈沒有走在隊伍的最前邊,而是騎馬走在路側,走走停停,時不時與路過的士卒說上兩句,給他們打打氣,提醒他們不要掉隊,聽得後邊馬蹄的的,轉過頭去,見是曹操到來,忙欲下馬行禮。曹操人沒到,笑語聲已到,他騎在馬上,連連搖手,示意周澈不要下馬,抽了坐騎兩鞭,來到周澈馬邊,笑道:“你我現在軍中,正在行軍,皓粼不必多禮。”
“孟德你怎麽來了?”
“我在後頭見君部行軍井然有序,自古以來,夜行最難,而君部能做到這個地步,君真知兵者也。”
他這一讚是周澈沒想到的,很是驚詫。
曹操是誰?漢末三國的雄主,深通兵家之術,用兵出神入化,並且還寫過一本兵書,給《孫子》做過注。現在居然稱讚周澈?
周澈驚詫過後,隨即了然,心說:“曹操雖是聞名後世的兵法大家,但現在他隻是‘初出茅廬’,此前從未領過兵。在這一點上,他現在還真是不如我。”不管怎麽著,周澈也帶著部眾從南到北打了那麽多仗了,有硬仗,有計取,以他現在的領兵作戰經驗來說,確是比曹操強點。
這也是皇甫嵩為何選他和曹操同去舞陽的緣故。皇甫嵩、朱儁帳下那麽多將校,射聲營、步兵營兩個校尉都是比兩千石的高級將領,要說此次去舞陽任務很重,事關萬餘黃巾軍的去留,責任很大,至少應該從這兩個校尉中選一個與曹操同去,皇甫嵩卻沒有選,而是選了周澈。他說出的理由是:周澈是汝潁人氏,熟知地形。事實上,這隻是一個次要的原因,更主要的卻正是因為周澈此前的戰績,智勇雙全,派他去,皇甫嵩放心。
周澈謙虛地說道:“此非吾之力也,皆公達之功也。”荀攸就在周澈的身側,周澈對曹操說道,“公達乃潁川奇士,心懷大誌,胸有奇謀,深通兵家之道。此前與賊兵曆戰,吾所以僥幸未敗者,全因公達啊!”
曹操初到時荀攸也在相迎之列,皇甫嵩給曹操介紹過。
曹操知道潁川是個名郡,這裏的士族、豪強不少,如荀氏、郭氏、趙氏、辛氏、淳於氏、張氏、黃氏等,他笑道:“貴郡人才濟濟啊!郭公則、辛佐治、棗孝友、淳於仲簡皆當代俊彥,我並聞貴郡有兩個神童,一名趙儼,事父母極孝,一名繁欽,少有文名。我與淳於仲簡同在京師,交情莫逆,今又得見足下。唉,陽翟人才何其盛也!”
郭公則即郭圖。辛佐治即辛毗。棗孝友即棗祗。淳於仲簡即淳於瓊。
曹操是沛國譙人,縣中沒幾個名士,也沒甚特別出名的士子,比起陽翟差得遠了。他的這番豔羨之情乃是出於真情,不是作假。
說了這麽會兒話,周澈部下的士卒絡繹經過,已經可看到曹操部的旗幟了。兩人是主將,不宜在一地過多停留,當下策馬,並騎緩行。
曹操觀望道邊夜下的麥田。波才、何曼早先曾縱兵擄掠鄉野,麥田中的麥苗被踐踏了許多,遠望之,本該青如地毯的麥田,如今卻這裏缺一塊,那裏缺一塊。曹操不禁歎道:“管仲雲:‘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今潁川賊兵不難平定,要想戰後使民有食卻是不易啊。”
“孟德所言甚是。”
曹操感歎了幾句,話歸正題,問周澈,說道:“自潁川賊兵起後,君先後與賊數戰,守陽翟,複襄城、郟,誘敵父城,從朱將軍與賊戰於滍水,又從皇甫將軍擊昆陽。皇甫將軍與朱將軍來前,潁川戰功君居首。君應知潁川賊兵虛實。賊渠帥波才是一個什麽樣的人?其部賊兵戰力如何?”
“波才小有智謀,王師來到前,他先後在襄城、父城兩次整編部眾,選精銳,汰老弱,他帶到舞陽去的這近兩萬賊兵便是選出的精銳,雖然軍械不如王師精良,但因深受妖道蠱惑,能夠死戰,不可輕視。數日前,我從朱將軍與賊激戰於滍水岸邊,若非孫司馬驍勇猛鷙,我險些就被陷入賊中,殺不出來了。”周澈雖然多次戰勝黃巾軍,但除了陽翟一戰外,其餘的多是計取,沒有真正地與黃巾軍大規模地野戰過,從沒輕視過他們。
“依君如此說,吾等這次去舞陽,波才若不突圍倒也罷了,他若是突圍南逃,你我恐怕還要陷入血戰啊。“
“正是如此。”
曹操迴顧行軍的隊伍,又展目遠眺前方的夜路。
盡管他極力掩飾,但從他握緊的拳頭和挺直的腰杆可以看出,他對此去舞陽是既躍躍欲試,然而亦有壓力。
周澈心道:“曹操在後世以奸雄著稱,然以我與他接觸這些年的觀感而言,卻看不出他有什麽‘奸’的地方,‘雄’倒是有,雄心勃勃。”
周澈的感覺沒錯,曹操現在的確與“奸”毫無關係,他今年剛三十歲,正是雄心勃勃想要建功立業之時。
與其說他奸雄,不如說現在的他有著“霜雪之誌”。他現在最大的渴望就是希望通他的努力能夠使他的家族從世人眼中的閹宦家族變成名門士族,他現在最大的夢想就是希望能夠得到天下人的讚譽,名垂青史,做個如前朝、本朝那些為世人、後人稱頌的名臣一樣的人。
因此之故,他雖出身閹宦家庭,卻一再與宦官作對。
他對周澈、袁紹這麽友善,也是與他的渴望和夢想有關。
本朝以來,外戚、宦官輪番掌權,士大夫要想與之抗爭就必須要“結黨”。如今老一輩的名士雖然多被黨錮,但後一輩的士子、有誌之士卻依然結黨如故,如袁紹就與天下英傑結交,中常侍趙忠曾在省內對別的宦官說:“袁本初坐作聲價,好養死士,不知此兒終欲何作?”因為廣與天下英傑、俠義之士結交,袁紹儼然已成為年青一代士子的領袖。曹操要想使自己的家族躋身士族,要想使自己名垂青史,也就必須如袁紹一樣廣與天下名士結交,所以他與周澈、袁紹結交,與何顒、張邈、伍瓊等英傑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