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促、沈納定下應對辦法後的次日午時,周澈到了縣外。
隻是不知為什麽,沈納提前派出去的那幾個哨探沒一個來報告的,鄭促措手不及。他昨夜與沈納、沈馴等人暢飲至旦,剛睡下沒多久,聞得守城門卒的報訊後,顧不得醉後頭疼,忙在婢女的服侍下起來,又叫人速去通知沈納,命他趕緊前去迎接。
沈納也還在睡,被叫醒後,強忍醉痛,掙紮著爬起來,帶了幾個人,昏頭昏腦地跑出縣衙。
天氣很熱,日頭毒辣。連著十幾天沒下雨了,因為幹旱,地麵裂出了一條條的縫隙,一股股的熱氣撲麵而來。等他跑到荀貞車駕前時,頭上、身上全是汗,官袍都被浸濕了。
周澈的車駕就停在城門外不遠,車不多,三四輛,隨從的騎士卻極多。
沈納大致地看了一眼,那些騎士怕得有上百人,一個個都持矛帶刀,有的還弦弩挾彈,於烈日之下,筆直地坐在馬上,剽悍精幹。他擦著汗,心裏嘀咕:“這排場!嘖嘖…”
一個身材魁梧的騎士催馬上前,也不下馬,就在馬上問道:“你是本縣的吏員麽?”
沈納徒步來的,往後退了半步,仰臉看這騎士。
見他麵黑如鐵,虯髯,眼如牛鈴,身穿輕鎧,腰插環首刀,馬鞍前橫放了一柄黝黑堅銳的鐵矛,此時在馬上說話,居高臨下,煞氣騰騰,頗是頤指氣使。
沈納猜不出他的來曆,想道:“看他未穿官袍,定非朝廷屬吏,如此傲慢,料來應是巡察親信。”他自恃自己想出的那個對付周澈的辦法必定十拿十穩,因也不願得罪周澈的親信,以免節外生枝,陪個笑臉,說道:“是,在下本縣主薄。請問足下,椽部可在後邊的車裏麽?”
馬上的騎士正是周倉。其實是昨晚周倉他們從陽城客棧喬裝出城,今早就在城郊等待周澈。
在聽到眼前的這個百石吏居然自稱是本縣主簿後,他很感慨,想道:“沒想到我阿倉也有騎在馬上唿令一縣主簿的時候!”心中感慨,臉上神色不變,矜持地點了點頭。沈納恭謹、客氣地說道:“在下奉本縣縣長之令,特前來迎椽部進縣。在下能過去拜見一下椽部麽?”
“不必了,你前頭帶路就是。”
沈納心道:“這周皓粼不但排場大,架子也不小!”雖略有不滿,也無可奈何。他轉過身,領著隨行來的那幾個縣中小吏,前邊引路。
周倉與十來個騎士緊隨其後,停在路邊的車輛也一一啟動,順序前行。餘下的數十個騎士分成三隊,兩隊護衛兩側,一隊殿後壓陣。
等車輛開始往前走後,周澈放下了輜車邊上的窗簾,向坐在對麵的荀攸笑道:“公達,看來你所料不差,這陽城縣果然已經想好了對付我的計策。要不然,這個沈納不會這般輕鬆。再又從路上碰見的那幾個他們派出來監視我的哨探來看,他們這個對付我的計策,十有八九,恐怕也就是你所說的‘閉塞我的耳目’。”
荀攸笑道:“不是我‘所料不差’,而是你上次來陽城時采訪得仔細。依照你采訪得來的那些信息,陽城長鄭促附庸風雅,是個無智之人,仕途又一帆風順,未經磨難,碰上大事必手足無措,定會召主薄沈納商議。沈納在陽城雖略有才名,但觀其以往行事,上不能諫主,下不能安民,唯一擅長者,不過出些歪主意,讓鄭促多撈點錢罷了,連個小才都算不上,卻還自作聰明。鄭促找他商議,能問來什麽好主意?最多,不讓百姓接近你,不讓吏民說話,閉塞住你的耳目,如此而已。殊不知,你早已把他們不法亂紀的行為查得清清楚楚了!”
周澈哈哈一笑。
周澈在拿到何進手書的牒文,準備出發來陽城前,又去了荀攸家一趟,本意隻是因念在此次整治潁北,任務艱巨,再迴來不知何時了,故想在臨走前去告一下別,卻不料荀攸居然提出要跟他一起來陽城。
他當然不會拒絕,非常願意。
當時,荀攸詳細地問了一下陽城的情況,在了解了鄭促、沈家等人的性格、喜好後,給他提出了兩個建議:一,把在帶來的門客輕俠全部帶上;二,在進陽城前,先派個人去給鄭促報訊,把他將要去陽城的消息提前告訴他。
周澈問為什麽?
荀攸說:“潁北的不法吏民多為本地豪強,不排除其中會有亡命徒。帶的人多點,既可以震懾他們,也可以在萬一有變的時候,足以鎮壓。”
周澈以為然,又問他的第二個建議,又是為何?
荀攸解釋說道:此乃“張弛之計”也。你要是不知道潁北吏民的不法事,信使自不能派,以免驚動他們;但現在,你早已盡知了他們的不法事,那麽這個信使就可以派,正好用計。
周澈問:何為張弛之計?
他說:“從鄭促每五日一視事,尚算勤政來看,此人雖貪婪,卻非膽大妄為之徒,還是心存國法的。心存國法又無智謀,那麽在知道了你這個殺人不眨眼的猛吏要去後,定然慌亂無措,畏懼刑罰,必會召他的親信商議對策。他的親信沈納,小有才智,應該會能想出一個對付你的辦法。又因他沒有足夠的才智,以我料來,他能想出的辦法不外乎‘閉塞你的耳目’,不讓你接觸到吏民。
“在得到了這個計策後,以鄭促之無智,定會以為上策,會放鬆下來,覺得萬事無憂了。這個時候,你再突然出現,路上也不必下車,直進縣廷,單獨見他,把太守的手書公牒給他看。
“他剛從驚駭到放鬆,自以為已經萬事無憂了,在這個時候,他突然看到太守的公牒,才恍然驚覺你其實對他的底細早已清清楚楚了,他的應對布置實為無用,這種情況下,他必定會再度驚駭起來。短短的時間裏,從驚駭到放鬆、再又從放鬆到驚駭,就算是弓弦也會被拉壞的,何況人呢?我敢斷言,此時就是他最虛弱之時。你又是單獨見他的,周圍沒有他親信的人可以依賴,四顧無助,你隻要稍加威脅,他必認罪。”
周澈歎服不已。
荀攸這一套,明顯是心理戰啊。
他很佩服地說道:“卿真奇才也。”
這是周澈和荀攸的第一次合作,是荀攸第一次給周澈出謀劃策。兩人都很滿意對方。周澈驚歎荀攸果為奇才,荀攸滿意周澈誠實,不如人就是不如人,直言道來,毫不隱晦。
於是,就有了昨天那個“報恩信使”給鄭促的送信,就有了今天上百輕俠的簇擁環衛。
一如荀攸的計策,周澈中途不下車,擺足了威風和氣勢,車騎百數人,大車、駿馬,文吏、勇士,前後護擁,招搖過市,橫穿大半個縣城,直到縣廷官寺外。
緊緊扈從在周澈車外的侍從,把車門打開,請他下車。半個縣城的百姓都被驚動了,車騎隊伍的後頭跟了上千人,都留在遠處觀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在他們的議論中,在幾千道的目光下,周澈高冠黑衣,腰帶短劍,緩步下車。
人群裏有人驚訝:“這就是朝廷的巡察使麽?這麽年輕!”有人認出了他,驚唿:“大半個月前,他來過咱們縣!”更多的人認出了他:“對,他來過!還在集市上問過我,問市吏有無違法事!”見過周澈的人七嘴八舌,很快“巡察使曾經來過陽城,詢問吏民是否有不法事”這句話傳遍了整個場上。百姓們安靜下來。他們都看著周澈,猜他這次大張旗鼓重來的目的。
很多人不約而同想到了:“是來捕拿那些不法官吏、豪強的麽?”少數一些略微耳聞過周澈以往事跡的貧寒士子,忍不住悄悄地把他在安成整治豪強、賑恤貧民的往事一一講出。自然,他們說的這些事大部分都遠遠偏離了事實,更多地充滿了想象。然而想象總比現實美好,這不但無損周澈的形象,在那些不知他以往經曆的百姓眼中,他的身形反而更加的高大英武了。
陽城官吏不法,豪強橫行,民苦之已久。在這種情況下,哪怕隻有一點半點的希望,他們也不願放過。一時間,也不知有多少人在默默地祈禱,希望他真是來收拾那些不法吏民的。
百姓們的竊竊私語,也傳入了沈納的耳中。
他的笑容凝滯在臉上,失魂落魄,甚至都忘了上前去和周澈說話,他滿腦子隻有一個念頭:“巡察使來過陽城?問過本縣吏民的不法事?難道、難道,難道他已經知道了縣長、我和我們沈家的……”不敢再想下去了。
他隻覺腿腳發軟,炙熱的陽光似也不能驅除他如墜冰窟的冰寒,急忙抬眼去找周澈。
周澈已進了縣廷。
他踉蹌著想往裏走,被守在縣廷門口的周倉攔住:“巡察有令:任何人不得入內。”
似是被周倉的殺氣刺住了,又也許是被這驟然聞知的消息嚇住了,他站不穩腳,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茫然四顧,看到的隻有百姓們的指指點點,看到的隻有那些守在縣廷門外的騎士們手中的矛尖。矛尖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隻是不知為什麽,沈納提前派出去的那幾個哨探沒一個來報告的,鄭促措手不及。他昨夜與沈納、沈馴等人暢飲至旦,剛睡下沒多久,聞得守城門卒的報訊後,顧不得醉後頭疼,忙在婢女的服侍下起來,又叫人速去通知沈納,命他趕緊前去迎接。
沈納也還在睡,被叫醒後,強忍醉痛,掙紮著爬起來,帶了幾個人,昏頭昏腦地跑出縣衙。
天氣很熱,日頭毒辣。連著十幾天沒下雨了,因為幹旱,地麵裂出了一條條的縫隙,一股股的熱氣撲麵而來。等他跑到荀貞車駕前時,頭上、身上全是汗,官袍都被浸濕了。
周澈的車駕就停在城門外不遠,車不多,三四輛,隨從的騎士卻極多。
沈納大致地看了一眼,那些騎士怕得有上百人,一個個都持矛帶刀,有的還弦弩挾彈,於烈日之下,筆直地坐在馬上,剽悍精幹。他擦著汗,心裏嘀咕:“這排場!嘖嘖…”
一個身材魁梧的騎士催馬上前,也不下馬,就在馬上問道:“你是本縣的吏員麽?”
沈納徒步來的,往後退了半步,仰臉看這騎士。
見他麵黑如鐵,虯髯,眼如牛鈴,身穿輕鎧,腰插環首刀,馬鞍前橫放了一柄黝黑堅銳的鐵矛,此時在馬上說話,居高臨下,煞氣騰騰,頗是頤指氣使。
沈納猜不出他的來曆,想道:“看他未穿官袍,定非朝廷屬吏,如此傲慢,料來應是巡察親信。”他自恃自己想出的那個對付周澈的辦法必定十拿十穩,因也不願得罪周澈的親信,以免節外生枝,陪個笑臉,說道:“是,在下本縣主薄。請問足下,椽部可在後邊的車裏麽?”
馬上的騎士正是周倉。其實是昨晚周倉他們從陽城客棧喬裝出城,今早就在城郊等待周澈。
在聽到眼前的這個百石吏居然自稱是本縣主簿後,他很感慨,想道:“沒想到我阿倉也有騎在馬上唿令一縣主簿的時候!”心中感慨,臉上神色不變,矜持地點了點頭。沈納恭謹、客氣地說道:“在下奉本縣縣長之令,特前來迎椽部進縣。在下能過去拜見一下椽部麽?”
“不必了,你前頭帶路就是。”
沈納心道:“這周皓粼不但排場大,架子也不小!”雖略有不滿,也無可奈何。他轉過身,領著隨行來的那幾個縣中小吏,前邊引路。
周倉與十來個騎士緊隨其後,停在路邊的車輛也一一啟動,順序前行。餘下的數十個騎士分成三隊,兩隊護衛兩側,一隊殿後壓陣。
等車輛開始往前走後,周澈放下了輜車邊上的窗簾,向坐在對麵的荀攸笑道:“公達,看來你所料不差,這陽城縣果然已經想好了對付我的計策。要不然,這個沈納不會這般輕鬆。再又從路上碰見的那幾個他們派出來監視我的哨探來看,他們這個對付我的計策,十有八九,恐怕也就是你所說的‘閉塞我的耳目’。”
荀攸笑道:“不是我‘所料不差’,而是你上次來陽城時采訪得仔細。依照你采訪得來的那些信息,陽城長鄭促附庸風雅,是個無智之人,仕途又一帆風順,未經磨難,碰上大事必手足無措,定會召主薄沈納商議。沈納在陽城雖略有才名,但觀其以往行事,上不能諫主,下不能安民,唯一擅長者,不過出些歪主意,讓鄭促多撈點錢罷了,連個小才都算不上,卻還自作聰明。鄭促找他商議,能問來什麽好主意?最多,不讓百姓接近你,不讓吏民說話,閉塞住你的耳目,如此而已。殊不知,你早已把他們不法亂紀的行為查得清清楚楚了!”
周澈哈哈一笑。
周澈在拿到何進手書的牒文,準備出發來陽城前,又去了荀攸家一趟,本意隻是因念在此次整治潁北,任務艱巨,再迴來不知何時了,故想在臨走前去告一下別,卻不料荀攸居然提出要跟他一起來陽城。
他當然不會拒絕,非常願意。
當時,荀攸詳細地問了一下陽城的情況,在了解了鄭促、沈家等人的性格、喜好後,給他提出了兩個建議:一,把在帶來的門客輕俠全部帶上;二,在進陽城前,先派個人去給鄭促報訊,把他將要去陽城的消息提前告訴他。
周澈問為什麽?
荀攸說:“潁北的不法吏民多為本地豪強,不排除其中會有亡命徒。帶的人多點,既可以震懾他們,也可以在萬一有變的時候,足以鎮壓。”
周澈以為然,又問他的第二個建議,又是為何?
荀攸解釋說道:此乃“張弛之計”也。你要是不知道潁北吏民的不法事,信使自不能派,以免驚動他們;但現在,你早已盡知了他們的不法事,那麽這個信使就可以派,正好用計。
周澈問:何為張弛之計?
他說:“從鄭促每五日一視事,尚算勤政來看,此人雖貪婪,卻非膽大妄為之徒,還是心存國法的。心存國法又無智謀,那麽在知道了你這個殺人不眨眼的猛吏要去後,定然慌亂無措,畏懼刑罰,必會召他的親信商議對策。他的親信沈納,小有才智,應該會能想出一個對付你的辦法。又因他沒有足夠的才智,以我料來,他能想出的辦法不外乎‘閉塞你的耳目’,不讓你接觸到吏民。
“在得到了這個計策後,以鄭促之無智,定會以為上策,會放鬆下來,覺得萬事無憂了。這個時候,你再突然出現,路上也不必下車,直進縣廷,單獨見他,把太守的手書公牒給他看。
“他剛從驚駭到放鬆,自以為已經萬事無憂了,在這個時候,他突然看到太守的公牒,才恍然驚覺你其實對他的底細早已清清楚楚了,他的應對布置實為無用,這種情況下,他必定會再度驚駭起來。短短的時間裏,從驚駭到放鬆、再又從放鬆到驚駭,就算是弓弦也會被拉壞的,何況人呢?我敢斷言,此時就是他最虛弱之時。你又是單獨見他的,周圍沒有他親信的人可以依賴,四顧無助,你隻要稍加威脅,他必認罪。”
周澈歎服不已。
荀攸這一套,明顯是心理戰啊。
他很佩服地說道:“卿真奇才也。”
這是周澈和荀攸的第一次合作,是荀攸第一次給周澈出謀劃策。兩人都很滿意對方。周澈驚歎荀攸果為奇才,荀攸滿意周澈誠實,不如人就是不如人,直言道來,毫不隱晦。
於是,就有了昨天那個“報恩信使”給鄭促的送信,就有了今天上百輕俠的簇擁環衛。
一如荀攸的計策,周澈中途不下車,擺足了威風和氣勢,車騎百數人,大車、駿馬,文吏、勇士,前後護擁,招搖過市,橫穿大半個縣城,直到縣廷官寺外。
緊緊扈從在周澈車外的侍從,把車門打開,請他下車。半個縣城的百姓都被驚動了,車騎隊伍的後頭跟了上千人,都留在遠處觀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在他們的議論中,在幾千道的目光下,周澈高冠黑衣,腰帶短劍,緩步下車。
人群裏有人驚訝:“這就是朝廷的巡察使麽?這麽年輕!”有人認出了他,驚唿:“大半個月前,他來過咱們縣!”更多的人認出了他:“對,他來過!還在集市上問過我,問市吏有無違法事!”見過周澈的人七嘴八舌,很快“巡察使曾經來過陽城,詢問吏民是否有不法事”這句話傳遍了整個場上。百姓們安靜下來。他們都看著周澈,猜他這次大張旗鼓重來的目的。
很多人不約而同想到了:“是來捕拿那些不法官吏、豪強的麽?”少數一些略微耳聞過周澈以往事跡的貧寒士子,忍不住悄悄地把他在安成整治豪強、賑恤貧民的往事一一講出。自然,他們說的這些事大部分都遠遠偏離了事實,更多地充滿了想象。然而想象總比現實美好,這不但無損周澈的形象,在那些不知他以往經曆的百姓眼中,他的身形反而更加的高大英武了。
陽城官吏不法,豪強橫行,民苦之已久。在這種情況下,哪怕隻有一點半點的希望,他們也不願放過。一時間,也不知有多少人在默默地祈禱,希望他真是來收拾那些不法吏民的。
百姓們的竊竊私語,也傳入了沈納的耳中。
他的笑容凝滯在臉上,失魂落魄,甚至都忘了上前去和周澈說話,他滿腦子隻有一個念頭:“巡察使來過陽城?問過本縣吏民的不法事?難道、難道,難道他已經知道了縣長、我和我們沈家的……”不敢再想下去了。
他隻覺腿腳發軟,炙熱的陽光似也不能驅除他如墜冰窟的冰寒,急忙抬眼去找周澈。
周澈已進了縣廷。
他踉蹌著想往裏走,被守在縣廷門口的周倉攔住:“巡察有令:任何人不得入內。”
似是被周倉的殺氣刺住了,又也許是被這驟然聞知的消息嚇住了,他站不穩腳,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茫然四顧,看到的隻有百姓們的指指點點,看到的隻有那些守在縣廷門外的騎士們手中的矛尖。矛尖在陽光下,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