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張九章收斂了笑容,道,“是王二寶發來的廣陽郡總結,他已經跟鄭渠兩人完成薊縣到津口的勘測,還送來了設計圖的副本,等到雪停下就能開工了。”


    “很不錯的消息!”李適點頭道,


    “隻要薊縣到津口的運河開通,就為接下來的施工奠定了基礎。


    津口的魚幹、食鹽的等物資都能運送到薊縣去,甚至齊地物資,也能走海陸運送到薊縣。


    到時候運河可以兩頭一起修築,就能夠更快了!”


    說實話,一開始李適並不了解,京杭大運河為什麽要把天津這一段給帶上,直接修一條筆直的河流不好嗎?


    但在實際的操作中,沒有薊縣到津口的這一段運河,修建運河的整體成本直接就飆升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但修好薊縣到津口這一段後,原本隻能一個方向一路慢慢修過去的運河直接有了一個重要的補給點,現在可以直接一個設計圖,兩頭一起進行挖掘。


    這樣等到正式對洛陽到薊縣這段運河挖掘時,就能兩頭一起起步,從效率上來說直接提升了一倍。


    而且對王二寶本人來說,他也能迴到洛陽來,監督起道路施工了。


    這個時代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算得上是最好的時代。


    因為天地精氣的原因,讓人類改造自然的成本變得極其低廉。


    遠得不說,用丹陽兵的協力天賦進行挖掘,至少不會比挖掘機幹得慢,甚至在靈活度上,遠超過挖掘機。


    大概就有點像是七龍珠裏麵的孫悟空在工地中幹活一樣,一個人幹了一百個人的份。


    這就讓原本很可能幾代人都做不完的事情,現在一代人就能做完。


    而對李適來說,最大的作用就是,很多原本應該是超越時代的設想,來到正常的秦漢之交絕對會玩崩生產關係的,但現在隨著天地精氣與軍團天賦,甚至溫養技術的出現,好像又讓這一切變得有施展餘地了。


    李適還真就是成功調節了生產力與生產關係。


    就現實來説,天地精氣所帶來的生產力不會比第一次工業革命所帶來的生產力要低。


    尤其以丹陽兵的協力天賦所打造出來的工人團體全力幹活的效率自然是杠杠的!


    “需要冬天過去後才能進行開工……可惜了!”李適感歎了一句。


    李適自然不可能沒人性的讓他們冬天進行幹活,別說李適的羽絨服還沒從軍用普及到民用,就算普及到民用了,李適也不會讓百姓去做這麽喪心病狂的事。


    頂多就是讓他們去多挖一些地下堡壘,然後在底下堡壘下麵幹活。


    畢竟在外麵讓他們幹活不方便,但底下堡壘能抵禦寒風,至少在包吃包住還給錢的情況下,讓百姓們幹活還是很樂意的。


    畢竟一個冬天都坐吃山空,對任何人來說都沒有太大安全感,畢竟小錢錢越來越少了。


    但有飯吃有錢收,就算工錢低一點,絕大多數的人還是能接受的。


    而李適安排的一些拋光,打磨,組裝一類的活也在這時候丟給了當地的百姓們。


    雖然每一個村子都能發到,但真正想要幹活還要看出身,看人脈,不是想要幹就能幹的。


    而這些人主要的就是製作一些簡單的武器,比如說打磨箭矢與長槍的箭頭,比如拋光長槍的木杆,比如修建木製的圍牆……


    總而言之,對大冬天原本隻能睡覺的人來說,現在有活幹了,至少感覺生活踏實多了。


    尤其是他們剛剛經曆了異族入侵,製作這些武器與防禦裝備來守護自己的村子,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幹活的勁頭還是很充足的,而工程隊也加入到了裏麵。


    畢竟大冬天下這麽大雪,運河也挖不了,幹幹這些活至少不算浪費人力資源了。


    “倒是公輸尺的船隻開始研究了!”看著李適好像沒有什麽興趣的樣子,張九章抽出了一份資料遞給李適,上麵便是寫著公輸尺已經在努力的修建船隻。


    而最重要的是,明年就能把建造好的船支拿出來試航了。


    不得不說,這效率可真的是有夠高的,哪怕範瑾瑜給了自己許多工藝精湛的船工,能這麽快就出貨,也能看得出公輸尺的努力。


    不過李適明白,船隻哪怕隻是用來在渤海區域捕魚用的,也是需要技術積累的。


    而這些船工在徐福修建了遠洋建隊的時候他們多少也去打過下手,很是有些經驗。


    但無論怎麽說,到底十幾年沒有修建過相關的船隻了,現在讓他們馬上上手,肯定也造不出什麽能在海洋中航行的船支來。


    但自己目標三年船支能夠在渤海捕魚,五年能夠在渤海航行,十年能夠從齊地到遼東,形成穩定的海貿航線。


    在這個天地精氣不斷發展的時代,至少在李適看來,自己的這個目標卻也算不得過分。


    隻不過,想要完成這個目標,這個過程中想來要沉下不少的試驗品啊!


    所以這份報告看看就好,實際這一份報告的潛在意思是,飯飯,餓餓,打錢!


    李適清楚,要給在津口的造船廠準備木材與其他的造船材料了,自己也不求以後自己的船隻能下餃子似的從造船廠中下水,但至少不能斷了他們的研發資金。


    不過很快,李適一份份資料看過來,倒是很快被一份上書所吸引過去,是李尚的。


    李尚上書說,孟西白與項策羽的軍隊在隴西補充後,就向著西河走廊出發了。


    自己勸他們不要冒雪前進,但沒人聽自己的,全部點齊了兵馬,向西河走廊莽過去了!


    很顯然,李尚的這份報告,就是來甩鍋的。


    在打完河北之戰,經過了這四個家夥的友好商議,最後鼻青臉腫的李尚自請迴隴西繼續訓練預備役的隴西騎兵,兼職天水郡的太守。


    現在孟西白迴鄉,自然跟李尚好好的喝了一口,而等到醉生夢死的李尚清醒了過來,發現自己的隴西騎兵的骨幹力量已經被調得七七八八。


    當然,孟西白沒有把事情做絕,還是留下了老兵,但留下來的老兵都是老病殘。


    最重要的是,這三個家夥幹完這件事情後,直接便慫恿項策羽冒著風雪就走了,絲毫不給李尚任何挽迴的機會,消失在白茫茫的冰天雪地之中。


    而且還帶走了李尚的十五歲兒子李廣一起出發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兵道爭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倚夜聽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倚夜聽雨並收藏兵道爭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