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魔亦是佛
西遊:開局對弈贏了老君 作者:森蘿萬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喝了蘇尋的茶,悟空不由自主地感覺自己平靜了許多,便在蘇尋的示意下,坐到了蒲團上。
兩人久別重逢,都覺甚有懷舊之感,聊了許久,方才提起正事。
悟空道:“師父,嘿嘿……既然你知道俺此次來意如何,不知道,可有方法能解?”
蘇尋笑道:“你這猴頭,當年在三星洞時,那菩提祖師便告知與你此中困難。如今你出離了師門,仍不知覺間陷於此中,還險些惹了滔天禍患而不自知。”旋即便將蟠桃和人參果一事道述了出來。
孫悟空聽聞蘇尋竟然對自己所做的事情盡皆知道,也不由得心中悚然。看來,自己的所作所為,果真都在這蘇子的眼中。
那麽……既然蘇子能看在眼中,是不是三界的大神通者,也都盡皆知道自己所為?想到這裏,孫悟空不由得深感蘇尋話中含義之深。如果當年沒有南瞻部州一行,為人指點,觀灌河而鎮壓心猿。那麽恐怕自己還真得生事一番,闖下彌天大禍,重走一遍大師兄的老路。
雖然,與楊戩一般反天,大鬧天宮,看似也沒什麽。畢竟自己的背後也有師父。不過,總不能什麽事情,都要麻煩自己的師父。
更何況,自己和楊戩不同。楊戩雖說不是孑然一身,可是他的妹妹母親有黎山老母庇護。灌洲六聖以及那一千二百草頭神,也都被斬首,化為了鬼仙。
而自己偌大的花果山,猴子猴孫無數,追隨的仙靈也不知幾何。更有三星洞的無數同門,如果反天連累了他們,恐怕就算是蘇子,也無法盡皆庇護。屆時,自己豈不是要追悔莫及?
看來,這心猿的危害果然不小,得盡早除之,方能成道。
悟空連忙說道:“師父,俺如今知道自己過於急躁,因而才出現了這心魔。”
蘇尋道:“這心魔,倒也並不能怪你。你乃是東勝神洲的仙石,在南瞻部州沾染了紅塵妄心,因而埋下了這心猿的種子。後來在三星洞時,你自己又發下了宏願,致使這心猿由無至有,再次重生。當你去到那花果山時,他便與你的道行一同增長,你越強大,他便越強大……”
悟空道:“這些,俺都知道,隻是不知師父,如何才能將這心猿除之?”
蘇尋笑道:“悟空,當你越想要除掉一件事,往往便越難以得逞。因為你心中的情緒,便與他共生。何況你走的道路,乃是一條普世的道路。與那佛法有異曲同工之妙,隻得伴眾生而生,難以太上忘情,遺世而獨立。既然如此,那便不可將這心魔除去。否則,終究難成正果。”
心猿乃是悟空心中“惡和欲”的一麵。若將其抹除,固然會堅定其向佛之心。然而,若真如此,卻也會讓其缺少這一麵。
何況,惡和欲,固然是壞的。但在某種作用下,卻也可能成為好的。這一點,本就不是固定的。而是在本心的追隨之下。
佛門亦有所謂的怒目金剛,隻要將目的導向正確的,那麽過程,隻需要靈活應對,善加利用,就能夠成事。
畢竟,世界並非是那麽單純的。在秩序的世界中,當然要遵守秩序。在混亂的世界中,便無秩序得以遵守。
悟空聽聞了蘇尋的一番言語,心中也有所悟。
這就好像是,當年他剛迴到花果山時,碰到了那蛟魔王,以及後麵北伐時遇到的那些自封“大聖”的魔王時一樣。
如果不將其打死,這些魔王日後終究還是會為非作歹,行使惡果。而在那個過程中,自己的所為也無異於是心魔的所為。
但是,悟空仍然有些無法理解:“這麽說,如果我現在打死了我心中的那心魔,以後我便無法去殺妖魔了嗎?”
蘇尋道:“悟空,你應當知道,佛門三無漏學,便是規避那心魔的要訣。”
孫悟空點頭。
昔年在三星洞,他也學過佛法。知道所謂的三無漏學,便是持戒,禪定,智慧。
他說道:“三無漏學都是除心魔之法,若我用那三無漏學,應當可以消滅心魔才是?”
蘇尋道:“是也。這的確是一種方法。但,你可知道為何如來佛祖無法用三無漏學消滅魔主波旬?”
悟空一愣。
的確,這倒是很令人奇怪的一件事情。
佛門中,也有著無數諸佛菩薩羅漢。但是,也沒有聽說那些佛陀菩薩,有什麽心魔存在。
那為何如來佛祖卻有?
如來佛祖的佛法,難道不如菩薩羅漢的佛法高深嗎?
蘇尋道:“之所以如此。乃是因為,如來佛祖是創道者。”
“創道者?”
“不錯。”
蘇尋道:“在久遠的大歲月中,有佛,曰阿彌陀佛。其創立極樂世界,凡三界眾生,無論何方天地,若心中有佛,默誦佛號,即可死後寂滅禪心,往生極樂世界。這,便是如來佛祖的道。”
孫悟空若有所思,說道:“師父的意思是,正是因為那如來佛祖要救度眾生,所以他才會出現波旬這樣的心魔?”
悟空說到這裏,忽然瞪大了雙眼:“莫非,那魔主波旬的大宏願,也是救度眾生?”
蘇尋點了點頭,道:“然也。”
此話一說,孫悟空不由得一怔,心中覺得古怪了起來。
世人都言魔道為惡趣之道。誰知道,那魔主波旬的宏願竟然是救度眾生?
但想到這裏,他終於明白為什麽如來佛祖會有波旬這樣的心魔了。
正是因為,如來佛祖的宏願太大了。要完成這個大宏願,隻憑借單一的手段道路,是不可能成功的。
而他偏偏還成道了,並且成為了那萬佛之祖。
一般的菩薩、佛陀,甚至是地藏王菩薩、觀音菩薩這樣的,固然有大毅力,大宏願。但是他們終究都是“倒駕慈航”,從彼岸之中歸來。而如來佛祖,實則仍在彼岸之中。
這樣的話,所謂的三無漏學,對佛祖自然無用,對波旬自然也無用。
畢竟,隻有一個“完整”的佛,才能成就如此的大宏願。因此對於波旬,如來佛祖隻能夠選擇鎮壓。當然,波旬也是如此。
如此就導致了,有的歲月中,是佛祖鎮壓了波旬。
而有的歲月中,則是波旬鎮壓了佛祖!
兩人久別重逢,都覺甚有懷舊之感,聊了許久,方才提起正事。
悟空道:“師父,嘿嘿……既然你知道俺此次來意如何,不知道,可有方法能解?”
蘇尋笑道:“你這猴頭,當年在三星洞時,那菩提祖師便告知與你此中困難。如今你出離了師門,仍不知覺間陷於此中,還險些惹了滔天禍患而不自知。”旋即便將蟠桃和人參果一事道述了出來。
孫悟空聽聞蘇尋竟然對自己所做的事情盡皆知道,也不由得心中悚然。看來,自己的所作所為,果真都在這蘇子的眼中。
那麽……既然蘇子能看在眼中,是不是三界的大神通者,也都盡皆知道自己所為?想到這裏,孫悟空不由得深感蘇尋話中含義之深。如果當年沒有南瞻部州一行,為人指點,觀灌河而鎮壓心猿。那麽恐怕自己還真得生事一番,闖下彌天大禍,重走一遍大師兄的老路。
雖然,與楊戩一般反天,大鬧天宮,看似也沒什麽。畢竟自己的背後也有師父。不過,總不能什麽事情,都要麻煩自己的師父。
更何況,自己和楊戩不同。楊戩雖說不是孑然一身,可是他的妹妹母親有黎山老母庇護。灌洲六聖以及那一千二百草頭神,也都被斬首,化為了鬼仙。
而自己偌大的花果山,猴子猴孫無數,追隨的仙靈也不知幾何。更有三星洞的無數同門,如果反天連累了他們,恐怕就算是蘇子,也無法盡皆庇護。屆時,自己豈不是要追悔莫及?
看來,這心猿的危害果然不小,得盡早除之,方能成道。
悟空連忙說道:“師父,俺如今知道自己過於急躁,因而才出現了這心魔。”
蘇尋道:“這心魔,倒也並不能怪你。你乃是東勝神洲的仙石,在南瞻部州沾染了紅塵妄心,因而埋下了這心猿的種子。後來在三星洞時,你自己又發下了宏願,致使這心猿由無至有,再次重生。當你去到那花果山時,他便與你的道行一同增長,你越強大,他便越強大……”
悟空道:“這些,俺都知道,隻是不知師父,如何才能將這心猿除之?”
蘇尋笑道:“悟空,當你越想要除掉一件事,往往便越難以得逞。因為你心中的情緒,便與他共生。何況你走的道路,乃是一條普世的道路。與那佛法有異曲同工之妙,隻得伴眾生而生,難以太上忘情,遺世而獨立。既然如此,那便不可將這心魔除去。否則,終究難成正果。”
心猿乃是悟空心中“惡和欲”的一麵。若將其抹除,固然會堅定其向佛之心。然而,若真如此,卻也會讓其缺少這一麵。
何況,惡和欲,固然是壞的。但在某種作用下,卻也可能成為好的。這一點,本就不是固定的。而是在本心的追隨之下。
佛門亦有所謂的怒目金剛,隻要將目的導向正確的,那麽過程,隻需要靈活應對,善加利用,就能夠成事。
畢竟,世界並非是那麽單純的。在秩序的世界中,當然要遵守秩序。在混亂的世界中,便無秩序得以遵守。
悟空聽聞了蘇尋的一番言語,心中也有所悟。
這就好像是,當年他剛迴到花果山時,碰到了那蛟魔王,以及後麵北伐時遇到的那些自封“大聖”的魔王時一樣。
如果不將其打死,這些魔王日後終究還是會為非作歹,行使惡果。而在那個過程中,自己的所為也無異於是心魔的所為。
但是,悟空仍然有些無法理解:“這麽說,如果我現在打死了我心中的那心魔,以後我便無法去殺妖魔了嗎?”
蘇尋道:“悟空,你應當知道,佛門三無漏學,便是規避那心魔的要訣。”
孫悟空點頭。
昔年在三星洞,他也學過佛法。知道所謂的三無漏學,便是持戒,禪定,智慧。
他說道:“三無漏學都是除心魔之法,若我用那三無漏學,應當可以消滅心魔才是?”
蘇尋道:“是也。這的確是一種方法。但,你可知道為何如來佛祖無法用三無漏學消滅魔主波旬?”
悟空一愣。
的確,這倒是很令人奇怪的一件事情。
佛門中,也有著無數諸佛菩薩羅漢。但是,也沒有聽說那些佛陀菩薩,有什麽心魔存在。
那為何如來佛祖卻有?
如來佛祖的佛法,難道不如菩薩羅漢的佛法高深嗎?
蘇尋道:“之所以如此。乃是因為,如來佛祖是創道者。”
“創道者?”
“不錯。”
蘇尋道:“在久遠的大歲月中,有佛,曰阿彌陀佛。其創立極樂世界,凡三界眾生,無論何方天地,若心中有佛,默誦佛號,即可死後寂滅禪心,往生極樂世界。這,便是如來佛祖的道。”
孫悟空若有所思,說道:“師父的意思是,正是因為那如來佛祖要救度眾生,所以他才會出現波旬這樣的心魔?”
悟空說到這裏,忽然瞪大了雙眼:“莫非,那魔主波旬的大宏願,也是救度眾生?”
蘇尋點了點頭,道:“然也。”
此話一說,孫悟空不由得一怔,心中覺得古怪了起來。
世人都言魔道為惡趣之道。誰知道,那魔主波旬的宏願竟然是救度眾生?
但想到這裏,他終於明白為什麽如來佛祖會有波旬這樣的心魔了。
正是因為,如來佛祖的宏願太大了。要完成這個大宏願,隻憑借單一的手段道路,是不可能成功的。
而他偏偏還成道了,並且成為了那萬佛之祖。
一般的菩薩、佛陀,甚至是地藏王菩薩、觀音菩薩這樣的,固然有大毅力,大宏願。但是他們終究都是“倒駕慈航”,從彼岸之中歸來。而如來佛祖,實則仍在彼岸之中。
這樣的話,所謂的三無漏學,對佛祖自然無用,對波旬自然也無用。
畢竟,隻有一個“完整”的佛,才能成就如此的大宏願。因此對於波旬,如來佛祖隻能夠選擇鎮壓。當然,波旬也是如此。
如此就導致了,有的歲月中,是佛祖鎮壓了波旬。
而有的歲月中,則是波旬鎮壓了佛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