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令婉看了看地上的荷包,惋惜:“這樣好的一隻荷包,扔了實在是可惜啊。”
想了想,就說著:“要是你真的不想要,那你就給謹言吧。”
李惟元無可無不可。當下他叫了謹言進來,非但是要將荷包給他,連那把泥金扇,澄泥硯和湖筆也要給他。
李令婉就說著:“荷包和泥金扇給謹言也就罷了,可是謹言不識字,你將澄泥硯和湖筆給他他也沒用啊。哥哥,你就將澄泥硯和湖筆留著自己用嘛。”
但李惟元實在是不想要李令嬿送的任何東西,所以他就說:“我不用。都給謹言,他留著也好,當了也好,那都是他的事。”
他這樣堅持李令婉也沒有法子。而謹言這時已是過來接過了錦盒,又對著李惟元道了謝。
李令婉這時已經打開了另外一隻錦盒。
是李令嬿給她的禮品。一把杭州製的綾絹扇,一盒杭州粉,又有一把製作精良的,可以別在頭上的梳子。
李惟元看到那盒杭州粉,就又想起先前李惟淩說的話,他送了一盒杭州粉給李令婉的。
於是他就伸手拿了那盒杭州粉在手裏,打開看了看,然後合上了盒子,神情淡淡的就說著:“婉婉,你還小,現下是不用擦這些的。”
李令婉也深以為然。
她現下虛歲才十四嘛,每天清水洗臉,隨便的抹點保濕的護膚膏,素麵朝天就好了,幹嘛要往自己臉上抹這些個粉。
李惟元見李令婉麵上一副讚同的模樣,便趁機繼續說了下去:“迴去將你梳妝匣裏放著的粉都扔了。”
然後不待她迴答,他就叫了小扇過來,一麵將手裏的這盒杭州粉,還有那把綾絹扇,以及梳子都給了她,一麵又吩咐著:“你們姑娘說了,她現下不用擦粉,她梳妝匣裏的粉都給你,迴去你就都拿了。”
小扇接了這幾樣東西,又應了一聲,開口對李惟元和李令婉道謝,隨後她便和謹言推開簾子出了屋。
李令婉:......
“哥哥,那都是我的東西啊。”李令婉有點想抓狂,“你怎麽不問問我就把那些東西全都給小扇了啊?”
不是她不樂意給小扇那些東西,但是好歹要給她留一樣嘛。
李惟元就轉頭看她,很是認真的問著:“你想要什麽?扇子,梳子,還是粉?哥哥給你買。”
李令婉:......
剛剛到底是誰說她現在還小,不用擦粉的,還擅自做主將她梳妝匣裏的粉全都給了小扇的?
李令婉覺得心好累啊。她覺得李惟元的心思壓根就是山路十八彎,彎彎繞繞的,她永遠都猜不透的。
*
掌燈時分,老太太讓丫鬟去叫了李修柏過來問話。
雖然白天楊氏不想當著眾人的麵讓李修柏沒臉,但有些事她到底是要問清楚的。
她就是這樣一個強勢,喜歡掌控別人的老太太。
李修柏現下就跪在她東暖閣的地上。不過地上鋪了厚實的羊毛毯子,角落裏放著的三足亮銅大火盆裏的炭火也燒的旺旺的,所以一點兒也不冷。
楊氏看著李修柏。
李修柏生的極儒雅斯文的一個長相。十四年官場曆練,更是讓他舉手投足之間滿是沉穩,看著很有魅力的一個人。
這是她最得意的兒子,楊氏心中對他自然是滿意的。所以即便是叫了他過來問話,她的語氣也不怎麽嚴厲。
“孫姨娘到底是怎麽樣一迴事?如何嬿姐兒倒要比婉姐兒大?可是你在京裏就識得了孫姨娘?可這樣的事你怎麽還要瞞著我?”
李修柏對自己的母親還是很孝順的,而且他覺得孫蘭漪的身份他也是沒有瞞著的必要了。
他做到了現如今的這個官位上,自信還是能護著孫蘭漪的。而且她的父親......
於是李修柏就誠實作答:“迴母親,蘭漪確實是兒子在京城時就已識得的。”
楊氏就再問:“她是個什麽身份?竟是讓你這樣對她念念不忘,連到外地任上為官都要一並帶著她去?”
她可是記得很清楚的。當時周氏的娘家還沒有落敗,她看周氏這個兒媳婦還算順眼,而且那時候周氏和李修柏成婚不上半載,如何就要他們小夫妻活生生的分離?所以當時她是主動的提了出來要讓周氏隨同李修柏一同去他外地任上的,但是卻被李修柏堅持著拒絕了,一定要留了周氏下來,說是要周氏代替他孝順她這個做娘的。當時她還心中感動,隻想著自己的這個兒子真是個好樣的,但現下想來,李修柏當時要周氏留下來哪裏是要她代他孝順她這個做娘的,分明就是怕帶了周氏去外地任上,那就不好帶那個孫蘭漪過去了。
想到這裏,楊氏就覺得心中有些氣。
又聽得李修柏在慢悠悠的說著:“蘭漪的身份,母親,她是我老師的女兒。”
楊氏一聽他這話,心裏的氣就全都化為了震驚:“你哪個老師的女兒?”
但她心裏已在快速的想著,孫蘭漪,孫......
心中驟然一緊,她麵色都有些變了:“她是那個左僉都禦史的女兒?”
當年李修柏中舉人的時候,主考官是一個姓孫的官員。既是這孫大人取中了李修柏為舉人,按理來說他就要稱唿這孫大人為一聲老師。而據楊氏所知,這孫大人後來是升任到了都察院左僉都禦史的。不過後來又隨同杜氏的父親一塊兒獲了罪,兩個人都遭了流放了。
“怪不得,怪不得,”楊氏就喃喃自語著,“怎麽我說今兒我看那孫蘭漪舉手投足之間就是個大家閨秀的樣,絕不像一般小門小戶人家出來的女兒。”
但隨後她聲音又嚴厲了起來:“你瘋了?當年她父親獲了罪,全家都遭了流放,你竟然敢將他的女兒私藏了起來?若是被上麵的人曉得了,我們這整個李府都要跟著你一起獲罪。”
想想就覺得後怕不已。於是楊氏便又厲聲的說著:“你還不快將那個孫蘭漪攆出我們李府去?“
李修柏沒有動,也沒有哀求,他隻是平平淡淡的說著:“母親,蘭漪是我老師的女兒,我怎能做出這樣不顧念老師恩情的事來?”
楊氏就笑。
正所謂是知子莫若母,李修柏的心思楊氏怎麽會不知道?
“你若心中真顧念你那位孫老師的恩情,怎麽不見你將他其他的子女私藏了起來?這些年中又怎麽不見你私下照應他?倒隻將孫蘭漪一個人私藏了起來?老三,同娘說話就不用打這些禪機了。”
李修柏就沒有說話。
當年,實在是他對孫蘭漪情根深種,所以在曉得孫禦史獲罪之時,及時的將孫蘭漪私藏了起來,這才不至於讓她跟著全家一起被流放。但孫禦史其他的子女,他又何必要冒了那麽大的風險去搭救呢。
又聽得楊氏在繼續說他:“那個孫蘭漪,不管怎麽說你都是不能再同她在一起的。以往你在外地任上也就罷了,天高皇帝遠,但凡你做的機密些,也不會有人曉得她的身份。但現下你迴了京,京城裏人多眼雜,若是教人不小心曉得了孫蘭漪的真實身份,那你的仕途還要不要了?且我們整個李家都要跟著你獲罪。這事可不是好玩的。”
“不會。”楊氏就聽得李修柏在冷靜的說著,“我半年前就已收到消息,因著當年陷害孫、杜兩位禦史的那位王大人倒台了,有關當年他彈劾的那些官員的案子便都要重新清查。蘭漪的父親正在此列。且我聽得說,他當年和杜禦史的那件案子已經平反了,皇上已下了旨意,讓人將蘭漪父親和他的一家人全都從雲南接了迴來,且可能不日就會重新被起複的。現下蘭漪父親就在迴京的途中,隻怕年後就會到京的。”
楊氏聽了,一雙眼因著震驚微微的張大。
若孫禦史被重新起複,那孫蘭漪的身份可就從一個罪官之女變成禦史之女了,這可就大大的不一樣。若是有一個禦史作為親家,那對他李家往後必然是會有莫大的助力,但現下孫蘭漪卻隻是一個妾室......
楊氏沉默了一會,就問李修柏:“那往後你打算怎麽做?讓孫蘭漪繼續給你做妾?隻怕若她的父親迴來了是絕不會答應的。”
可周氏那裏怎麽辦?雖然說她娘家是無人了,但若是李修柏迴來就立時休了她,若是教朝裏的那些禦史曉得了,隻怕會借這事彈劾李修柏的。
李修柏對這事顯然也挺苦惱的。
他對周氏是半點感情都沒有。當年他一門心思的隻撲在孫蘭漪的身上,原是打算告訴父母,求了他們去向孫禦史提親,可誰曉得後來孫禦史會得罪了王大人,獲了罪,全家都被流放了?而在這種情況之下,李老太爺和楊氏又做主給他訂下了周氏,自古都說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能有什麽法子?也隻得答應下了。但現下,他是想要給孫蘭漪正妻的位子的。
他這樣的深愛孫蘭漪,怎麽舍得讓她一直隻是給他做個妾?
作者有話要說: 哥哥好不好?
ps:看到好多小天使說買了防盜章看不到正文,又考慮到jj自帶的防盜係統好像不怎麽管用啊,所以我打算下章起開始采用老辦法防盜,就是從明天起,每天淩晨一點發布防盜章,然後中午12點左右替換,不會影響大家正常閱讀,各位小天使們覺得好不好?
某月現在全職碼字,還希望大家能體諒!鞠躬!
☆、第49章 各人心思
李令婉正在跟李惟元說著自己心中的擔憂。
她很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 那些困擾她的事隻怕她是如何的想都想不到解決之道的。但放著旁邊李惟元這樣一個高智商的人不用實在是太浪費了。於是她就蹙著眉頭, 同李惟元說著:“我看今兒我父親對蘭姨娘的那副態度,他心中實在是極為的歡喜她啊。但他又不歡喜我娘,哥哥,怎麽辦,我怕後麵他會為了蘭姨娘休棄了我娘啊。”
李惟元看了她一眼。
她雖然是用試探的態度說出這番話來的,可麵上的神情, 還有那肯定的語氣都讓他看得出來,隻怕李修柏休棄了周氏的事往後必然是會發生的。
既然她能知道他往後會做宰相, 那她知道往後周氏會被李修柏休棄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了。
不過現下......
“不會,”他很肯定的說著, “三叔不是個傻子,一迴京就要休棄自己的發妻,扶了自己的妾室上位。而且禮記有雲, 有所娶無所歸, 不去。若三叔此時能做出休棄三嬸的事來, 他必然會被都察院的那些禦史彈劾,官職都要丟掉。但就我今天對他的觀察來看, 他是個極在乎官位的人, 所以他暫且絕不敢做出這樣的事來。”
所謂的有所娶無所歸, 不去, 也就是說,娶的時候娘家有人,但是後來娘家沒人了, 這種情況之下丈夫不得休棄妻子。
李令婉曉得李惟元心細如發,見他這番話說的這樣的肯定,她心中就略略的放了些心。
但她又想著,孫蘭漪的父親很快的就會被起複的啊,依著老太太那攀高踩低的性子,那必然是會想方設法的讓周氏下去,扶了孫蘭漪做李修柏的正妻的。
不過隨後她又想著,沒有關係,她可以讓周氏有兒子的。有個兒子傍身,那周氏在這李府的地位就能穩固一些。而且孫蘭漪那邊,她能不能想個什麽法子讓她同永歡侯見個麵?隻要她同永歡侯見了麵,也許就會發生一些事也說不定,那樣就能成功的解除周氏現下和往後的危機了。畢竟原書裏孫蘭漪和永歡侯都隻是配角中的配角,所以她並沒有花費很多的筆墨去寫他們的事,不過是寥寥的提了幾句而已,真是白瞎了永歡侯這個人物。但是現下不一樣啊,她完全的可以將永歡侯利用起來。
算起來永歡侯和他侄兒現下也該進京了.......
想到這裏,李令婉忽然就覺得精神振奮了起來。
她就說嘛,作為原書的作者,這整個世界的締造者,她多多少少還是會有一些別人所沒有的金手指噠。
李惟元在一旁目不轉睛的看她。
橘黃色的燈光影裏,她麵瑩如玉,嬌美不可言說。也不曉得她是想到了什麽,蹙著的眉頭忽然就鬆了開來,唇角又帶了一絲笑意,瞧著越發的明媚照人了。
李惟元移開了自己的目光。
看著這樣的李令婉,他總是會覺得心中有一種別樣的情愫。但他也曉得,這種情愫不該是他有的。
她是他的妹妹,他是她的兄長,他隻能像兄長愛護妹妹那樣的愛護她。
而李令婉現下想通了這件事,隻覺得雨銷雲霽,一天的愁悶和擔憂都沒有了。
又見外麵天都黑透了,她就從木榻上起身,開口同李惟元告辭。
今兒她可是在李惟元的這木榻上窩了一整個下午了,晚飯也在這裏吃的,現下可該迴去了。
李惟元也沒有留她,隻是親自提了一盞燈籠要送她。
李令婉不肯:“你送了我,待會你又要自己迴來。現下外麵下著雪,風又大,你自己一個人迴來,我不放心。”
李惟元心中感動的同時,又說著她:“你隻知道外麵下著雪,風又大,我迴來的時候你會不放心我,怎麽就不想想你現下這樣迴去我會不放心你呢?”
李令婉總是說不過李惟元的。於是當下她也就沒有堅持,就讓李惟元送她迴去。不過臨出門的時候她還是叫了謹言一起,這樣待會兒李惟元迴來的時候總不是一個人,身邊還有個謹言。
待李惟元送了李令婉迴到怡和院之後,他便同謹言一塊迴來。
風雪較先前越發的急了,打的栽種在牆邊的竹子蕭蕭的一片響。
謹言打了燈籠在前麵給他照著路,忽然就聽到他冷淡的跟這風雪一樣的聲音徐徐的響起:“以後若三姑娘再來,拒之門外。”
謹言忙恭敬的應承了下來。
他如何敢再讓李令嬿進大少爺的小院子呢?今兒若不是李令婉求情,那他可真要因為那件事在風雪地裏跪一個時辰了。
*
李修柏從楊氏的世安堂迴來之後便徑直的來了漪蘭院。
想了想,就說著:“要是你真的不想要,那你就給謹言吧。”
李惟元無可無不可。當下他叫了謹言進來,非但是要將荷包給他,連那把泥金扇,澄泥硯和湖筆也要給他。
李令婉就說著:“荷包和泥金扇給謹言也就罷了,可是謹言不識字,你將澄泥硯和湖筆給他他也沒用啊。哥哥,你就將澄泥硯和湖筆留著自己用嘛。”
但李惟元實在是不想要李令嬿送的任何東西,所以他就說:“我不用。都給謹言,他留著也好,當了也好,那都是他的事。”
他這樣堅持李令婉也沒有法子。而謹言這時已是過來接過了錦盒,又對著李惟元道了謝。
李令婉這時已經打開了另外一隻錦盒。
是李令嬿給她的禮品。一把杭州製的綾絹扇,一盒杭州粉,又有一把製作精良的,可以別在頭上的梳子。
李惟元看到那盒杭州粉,就又想起先前李惟淩說的話,他送了一盒杭州粉給李令婉的。
於是他就伸手拿了那盒杭州粉在手裏,打開看了看,然後合上了盒子,神情淡淡的就說著:“婉婉,你還小,現下是不用擦這些的。”
李令婉也深以為然。
她現下虛歲才十四嘛,每天清水洗臉,隨便的抹點保濕的護膚膏,素麵朝天就好了,幹嘛要往自己臉上抹這些個粉。
李惟元見李令婉麵上一副讚同的模樣,便趁機繼續說了下去:“迴去將你梳妝匣裏放著的粉都扔了。”
然後不待她迴答,他就叫了小扇過來,一麵將手裏的這盒杭州粉,還有那把綾絹扇,以及梳子都給了她,一麵又吩咐著:“你們姑娘說了,她現下不用擦粉,她梳妝匣裏的粉都給你,迴去你就都拿了。”
小扇接了這幾樣東西,又應了一聲,開口對李惟元和李令婉道謝,隨後她便和謹言推開簾子出了屋。
李令婉:......
“哥哥,那都是我的東西啊。”李令婉有點想抓狂,“你怎麽不問問我就把那些東西全都給小扇了啊?”
不是她不樂意給小扇那些東西,但是好歹要給她留一樣嘛。
李惟元就轉頭看她,很是認真的問著:“你想要什麽?扇子,梳子,還是粉?哥哥給你買。”
李令婉:......
剛剛到底是誰說她現在還小,不用擦粉的,還擅自做主將她梳妝匣裏的粉全都給了小扇的?
李令婉覺得心好累啊。她覺得李惟元的心思壓根就是山路十八彎,彎彎繞繞的,她永遠都猜不透的。
*
掌燈時分,老太太讓丫鬟去叫了李修柏過來問話。
雖然白天楊氏不想當著眾人的麵讓李修柏沒臉,但有些事她到底是要問清楚的。
她就是這樣一個強勢,喜歡掌控別人的老太太。
李修柏現下就跪在她東暖閣的地上。不過地上鋪了厚實的羊毛毯子,角落裏放著的三足亮銅大火盆裏的炭火也燒的旺旺的,所以一點兒也不冷。
楊氏看著李修柏。
李修柏生的極儒雅斯文的一個長相。十四年官場曆練,更是讓他舉手投足之間滿是沉穩,看著很有魅力的一個人。
這是她最得意的兒子,楊氏心中對他自然是滿意的。所以即便是叫了他過來問話,她的語氣也不怎麽嚴厲。
“孫姨娘到底是怎麽樣一迴事?如何嬿姐兒倒要比婉姐兒大?可是你在京裏就識得了孫姨娘?可這樣的事你怎麽還要瞞著我?”
李修柏對自己的母親還是很孝順的,而且他覺得孫蘭漪的身份他也是沒有瞞著的必要了。
他做到了現如今的這個官位上,自信還是能護著孫蘭漪的。而且她的父親......
於是李修柏就誠實作答:“迴母親,蘭漪確實是兒子在京城時就已識得的。”
楊氏就再問:“她是個什麽身份?竟是讓你這樣對她念念不忘,連到外地任上為官都要一並帶著她去?”
她可是記得很清楚的。當時周氏的娘家還沒有落敗,她看周氏這個兒媳婦還算順眼,而且那時候周氏和李修柏成婚不上半載,如何就要他們小夫妻活生生的分離?所以當時她是主動的提了出來要讓周氏隨同李修柏一同去他外地任上的,但是卻被李修柏堅持著拒絕了,一定要留了周氏下來,說是要周氏代替他孝順她這個做娘的。當時她還心中感動,隻想著自己的這個兒子真是個好樣的,但現下想來,李修柏當時要周氏留下來哪裏是要她代他孝順她這個做娘的,分明就是怕帶了周氏去外地任上,那就不好帶那個孫蘭漪過去了。
想到這裏,楊氏就覺得心中有些氣。
又聽得李修柏在慢悠悠的說著:“蘭漪的身份,母親,她是我老師的女兒。”
楊氏一聽他這話,心裏的氣就全都化為了震驚:“你哪個老師的女兒?”
但她心裏已在快速的想著,孫蘭漪,孫......
心中驟然一緊,她麵色都有些變了:“她是那個左僉都禦史的女兒?”
當年李修柏中舉人的時候,主考官是一個姓孫的官員。既是這孫大人取中了李修柏為舉人,按理來說他就要稱唿這孫大人為一聲老師。而據楊氏所知,這孫大人後來是升任到了都察院左僉都禦史的。不過後來又隨同杜氏的父親一塊兒獲了罪,兩個人都遭了流放了。
“怪不得,怪不得,”楊氏就喃喃自語著,“怎麽我說今兒我看那孫蘭漪舉手投足之間就是個大家閨秀的樣,絕不像一般小門小戶人家出來的女兒。”
但隨後她聲音又嚴厲了起來:“你瘋了?當年她父親獲了罪,全家都遭了流放,你竟然敢將他的女兒私藏了起來?若是被上麵的人曉得了,我們這整個李府都要跟著你一起獲罪。”
想想就覺得後怕不已。於是楊氏便又厲聲的說著:“你還不快將那個孫蘭漪攆出我們李府去?“
李修柏沒有動,也沒有哀求,他隻是平平淡淡的說著:“母親,蘭漪是我老師的女兒,我怎能做出這樣不顧念老師恩情的事來?”
楊氏就笑。
正所謂是知子莫若母,李修柏的心思楊氏怎麽會不知道?
“你若心中真顧念你那位孫老師的恩情,怎麽不見你將他其他的子女私藏了起來?這些年中又怎麽不見你私下照應他?倒隻將孫蘭漪一個人私藏了起來?老三,同娘說話就不用打這些禪機了。”
李修柏就沒有說話。
當年,實在是他對孫蘭漪情根深種,所以在曉得孫禦史獲罪之時,及時的將孫蘭漪私藏了起來,這才不至於讓她跟著全家一起被流放。但孫禦史其他的子女,他又何必要冒了那麽大的風險去搭救呢。
又聽得楊氏在繼續說他:“那個孫蘭漪,不管怎麽說你都是不能再同她在一起的。以往你在外地任上也就罷了,天高皇帝遠,但凡你做的機密些,也不會有人曉得她的身份。但現下你迴了京,京城裏人多眼雜,若是教人不小心曉得了孫蘭漪的真實身份,那你的仕途還要不要了?且我們整個李家都要跟著你獲罪。這事可不是好玩的。”
“不會。”楊氏就聽得李修柏在冷靜的說著,“我半年前就已收到消息,因著當年陷害孫、杜兩位禦史的那位王大人倒台了,有關當年他彈劾的那些官員的案子便都要重新清查。蘭漪的父親正在此列。且我聽得說,他當年和杜禦史的那件案子已經平反了,皇上已下了旨意,讓人將蘭漪父親和他的一家人全都從雲南接了迴來,且可能不日就會重新被起複的。現下蘭漪父親就在迴京的途中,隻怕年後就會到京的。”
楊氏聽了,一雙眼因著震驚微微的張大。
若孫禦史被重新起複,那孫蘭漪的身份可就從一個罪官之女變成禦史之女了,這可就大大的不一樣。若是有一個禦史作為親家,那對他李家往後必然是會有莫大的助力,但現下孫蘭漪卻隻是一個妾室......
楊氏沉默了一會,就問李修柏:“那往後你打算怎麽做?讓孫蘭漪繼續給你做妾?隻怕若她的父親迴來了是絕不會答應的。”
可周氏那裏怎麽辦?雖然說她娘家是無人了,但若是李修柏迴來就立時休了她,若是教朝裏的那些禦史曉得了,隻怕會借這事彈劾李修柏的。
李修柏對這事顯然也挺苦惱的。
他對周氏是半點感情都沒有。當年他一門心思的隻撲在孫蘭漪的身上,原是打算告訴父母,求了他們去向孫禦史提親,可誰曉得後來孫禦史會得罪了王大人,獲了罪,全家都被流放了?而在這種情況之下,李老太爺和楊氏又做主給他訂下了周氏,自古都說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能有什麽法子?也隻得答應下了。但現下,他是想要給孫蘭漪正妻的位子的。
他這樣的深愛孫蘭漪,怎麽舍得讓她一直隻是給他做個妾?
作者有話要說: 哥哥好不好?
ps:看到好多小天使說買了防盜章看不到正文,又考慮到jj自帶的防盜係統好像不怎麽管用啊,所以我打算下章起開始采用老辦法防盜,就是從明天起,每天淩晨一點發布防盜章,然後中午12點左右替換,不會影響大家正常閱讀,各位小天使們覺得好不好?
某月現在全職碼字,還希望大家能體諒!鞠躬!
☆、第49章 各人心思
李令婉正在跟李惟元說著自己心中的擔憂。
她很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 那些困擾她的事隻怕她是如何的想都想不到解決之道的。但放著旁邊李惟元這樣一個高智商的人不用實在是太浪費了。於是她就蹙著眉頭, 同李惟元說著:“我看今兒我父親對蘭姨娘的那副態度,他心中實在是極為的歡喜她啊。但他又不歡喜我娘,哥哥,怎麽辦,我怕後麵他會為了蘭姨娘休棄了我娘啊。”
李惟元看了她一眼。
她雖然是用試探的態度說出這番話來的,可麵上的神情, 還有那肯定的語氣都讓他看得出來,隻怕李修柏休棄了周氏的事往後必然是會發生的。
既然她能知道他往後會做宰相, 那她知道往後周氏會被李修柏休棄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了。
不過現下......
“不會,”他很肯定的說著, “三叔不是個傻子,一迴京就要休棄自己的發妻,扶了自己的妾室上位。而且禮記有雲, 有所娶無所歸, 不去。若三叔此時能做出休棄三嬸的事來, 他必然會被都察院的那些禦史彈劾,官職都要丟掉。但就我今天對他的觀察來看, 他是個極在乎官位的人, 所以他暫且絕不敢做出這樣的事來。”
所謂的有所娶無所歸, 不去, 也就是說,娶的時候娘家有人,但是後來娘家沒人了, 這種情況之下丈夫不得休棄妻子。
李令婉曉得李惟元心細如發,見他這番話說的這樣的肯定,她心中就略略的放了些心。
但她又想著,孫蘭漪的父親很快的就會被起複的啊,依著老太太那攀高踩低的性子,那必然是會想方設法的讓周氏下去,扶了孫蘭漪做李修柏的正妻的。
不過隨後她又想著,沒有關係,她可以讓周氏有兒子的。有個兒子傍身,那周氏在這李府的地位就能穩固一些。而且孫蘭漪那邊,她能不能想個什麽法子讓她同永歡侯見個麵?隻要她同永歡侯見了麵,也許就會發生一些事也說不定,那樣就能成功的解除周氏現下和往後的危機了。畢竟原書裏孫蘭漪和永歡侯都隻是配角中的配角,所以她並沒有花費很多的筆墨去寫他們的事,不過是寥寥的提了幾句而已,真是白瞎了永歡侯這個人物。但是現下不一樣啊,她完全的可以將永歡侯利用起來。
算起來永歡侯和他侄兒現下也該進京了.......
想到這裏,李令婉忽然就覺得精神振奮了起來。
她就說嘛,作為原書的作者,這整個世界的締造者,她多多少少還是會有一些別人所沒有的金手指噠。
李惟元在一旁目不轉睛的看她。
橘黃色的燈光影裏,她麵瑩如玉,嬌美不可言說。也不曉得她是想到了什麽,蹙著的眉頭忽然就鬆了開來,唇角又帶了一絲笑意,瞧著越發的明媚照人了。
李惟元移開了自己的目光。
看著這樣的李令婉,他總是會覺得心中有一種別樣的情愫。但他也曉得,這種情愫不該是他有的。
她是他的妹妹,他是她的兄長,他隻能像兄長愛護妹妹那樣的愛護她。
而李令婉現下想通了這件事,隻覺得雨銷雲霽,一天的愁悶和擔憂都沒有了。
又見外麵天都黑透了,她就從木榻上起身,開口同李惟元告辭。
今兒她可是在李惟元的這木榻上窩了一整個下午了,晚飯也在這裏吃的,現下可該迴去了。
李惟元也沒有留她,隻是親自提了一盞燈籠要送她。
李令婉不肯:“你送了我,待會你又要自己迴來。現下外麵下著雪,風又大,你自己一個人迴來,我不放心。”
李惟元心中感動的同時,又說著她:“你隻知道外麵下著雪,風又大,我迴來的時候你會不放心我,怎麽就不想想你現下這樣迴去我會不放心你呢?”
李令婉總是說不過李惟元的。於是當下她也就沒有堅持,就讓李惟元送她迴去。不過臨出門的時候她還是叫了謹言一起,這樣待會兒李惟元迴來的時候總不是一個人,身邊還有個謹言。
待李惟元送了李令婉迴到怡和院之後,他便同謹言一塊迴來。
風雪較先前越發的急了,打的栽種在牆邊的竹子蕭蕭的一片響。
謹言打了燈籠在前麵給他照著路,忽然就聽到他冷淡的跟這風雪一樣的聲音徐徐的響起:“以後若三姑娘再來,拒之門外。”
謹言忙恭敬的應承了下來。
他如何敢再讓李令嬿進大少爺的小院子呢?今兒若不是李令婉求情,那他可真要因為那件事在風雪地裏跪一個時辰了。
*
李修柏從楊氏的世安堂迴來之後便徑直的來了漪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