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長沒有親自去調解那一場紛爭,而是派下級軍官陪著郭麻子登上東城門城樓,幾百年風吹雨淋,城門樓子已經蘖朽,看起來搖搖欲墜。郭麻子在城牆上一出現,城門外一百多名老兵立即歡唿:“郭團長我們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劉軍長要槍斃連我們一起槍斃,這個世界已經沒有我們的活路”!
郭麻子大聲問道:“誰說劉軍長要將我槍斃?我這不好好地活著”。
這時,參謀長在城外大聲迴答:“團副已經接管了團部,把我們從瓦溝鎮趕出來,說郭麻子已經被囚禁,今日午後問斬,讓我們自謀生路,弟兄們一氣之下,步行四十裏趕來看個究竟”。
郭麻子恍然明白,原來是團副在這裏作祟,他對陪同的軍官說:“這些老兵也太可憐,劉軍長已經答應發給他們路費。這件事還必須劉軍長親自處理”。
緊接著郭麻子告訴他那些弟兄們:“劉軍長不會將我處置,但是解散這支殘餘已成定局。遲早會有這麽一天,幾十年來你們跟上我風裏雨裏走過,現如今我們都老了,自然要去我們該去的去處。你們在城下稍等,容郭某跟劉軍長交涉,為大家多爭取一些路費”。
有老兵朝天放槍,城樓下大家吵成一團,誰也聽不清老兵們到底說了些什麽。突然城樓上幾十挺機槍一起麵朝老兵們掃射,有老兵躲閃不及,倒在血泊之中,這些老兵們在日本鬼子的槍林彈雨中衝殺過來,沒有死在鬼子們的槍口之下,卻無端地做了自己同胞的槍下之魂。郭麻子親自目睹了這慘不忍睹的一幕,感覺中有點無法自控,他大吼一聲欲將從城牆上跳下去,被一個陪同軍官攔腰抱住。
城牆下的老兵們倉皇後撤,留下了幾具屍體。其實那是一場突發事件,誰也沒有下令開槍,守城的衛兵們看見老兵打槍,於是他們也朝老兵們對射,大多數士兵都朝天鳴槍,隻有極個別的士兵把槍口對準了自己的同胞。
劉軍長聽到槍響再也坐不住了,慌慌張張帶著衛兵登上了城牆,看見東城牆下橫臥著幾具屍體時大吃一驚,嚴厲責問:“誰下令開的槍”?
那些士兵們麵麵相覷,誰也不敢承認,事實上誰也沒有下令,完全是士兵們出於一種下意識的主動,卻釀成了大錯,這種局麵難以收拾。
郭麻子看見劉軍長出現,再也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他張口大罵:“劉軍長我****先人!你今天把老子槍斃了,老子變個厲鬼也要讓你不得安寧”!
幾個隨從扭住郭麻子的胳膊,郭麻子動彈不得。這時,邢小蠻出現了,大家都知道邢小蠻的手段,見了邢小蠻由不得讓他三分,邢小蠻一看見這種局麵就明白了一切,他指著城下的屍體詰問劉軍長:“是你下令士兵打死了郭團長的下屬”?
劉軍長有口難辨。這時,旁邊的一個軍官說:“誰也沒有下令,城下老兵們首先打槍,城上的士兵們主動還擊,大多數人朝天打槍,極個別士兵把子彈射向人群”。
剛才還冷冷清清的鳳棲街突然站滿了人群,不知是誰競相傳說,郭麻子的隊伍跟劉軍長的隊伍發生了火拚。老百姓習慣支持弱勢一方,大家感到劉軍長卸磨殺驢,竟然對郭麻子和他的部下下了黑手,做事有點太缺德。民不畏官,當官的拿老百姓就沒有辦法,鳳棲城的老百姓嫉惡如仇,一個個義憤填膺,大家紛紛高唿抗日口號,聲援郭麻子和他的殘部。其實老百姓對楊虎城將軍有一種特殊的感情,郭麻子是楊虎城將軍的老部下,兩年來壓抑的情緒得到了釋放。
劉軍長站在城牆上,有一種火燒眉毛的窘迫,這是他進駐鳳棲以來遇到最棘手的一件事,處理不好將會影響他的威望和聲譽,看來將郭麻子解職是個失策,想不到一個小小的楊虎城將軍的殘餘竟然有那麽深厚的群眾基礎。這裏邊隱喻著什麽?不言而喻,陝西的老百姓對蔣委員長把楊虎城將軍下了大獄有氣。這就是民望,民心不可辱、民望不可欺。劉軍長必須采取措施,安撫郭麻子的殘部和鳳棲的民心。
郭麻子還被扭住胳膊,動彈不得。邢小蠻過去把那幾個士兵撕開,輕聲對郭麻子說:“咱們騎驢看唱本,走著瞧,看劉軍長怎麽表演,這種時候跟那些人拚命不值”。
劉軍長吩咐把城門打開,親自下去查驗被打死的士兵,看見有一個士兵還在血泊中呻吟,馬上下令隨軍醫生救治,許多老百姓湧出城外,軍人和群眾混在一起,局麵顯得混亂。劉軍長突然麵朝那些被打死的士兵跪下了,聲稱這是他的失職,對下級將士管理不嚴,並且信誓旦旦地說,一定要嚴肅處理肇事者,並且對死亡的戰士和郭麻子的老兵有個交代。
郭麻子的老兵並沒有跑出多遠,這陣子他們陸續迴來,郭麻子已經迴到他們的中間,他囑咐老兵們不可太激動,這種時候需要耐心和冷靜,因為鳳棲鎮的群眾站在我們一邊,我們得到了道義上的支持,且看劉軍長怎樣收拾這個殘局。
劉軍長的下跪讓他的下屬和城內城外的老百姓吃驚,翻閱中國幾千年的曆史,沒有看見一個將軍下跪祭祀陣亡的士兵,更何況這些老兵們也有錯,是他們最先開的槍。可是劉軍長心裏清楚,不這樣做就難以服眾。鳳棲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鳳棲不能生亂,鳳棲城內城外有幾萬駐軍,作為一軍之長,必須給下屬做出表率。劉軍長的下屬看見劉軍長跪下,嘩啦啦跪倒一大片,這是對那些抗日老兵的尊重,老兵們贏迴了他們應得的尊嚴。
天上殘雲飛過,被夕陽盡染,血紅的流雲將鳳棲籠罩,鳳棲城變成了一抹紅色。十二能屈發祥撥開人群,上前把劉軍長扶起,他言之鑿鑿,擲地有聲:“劉軍長,你今日能當著幾萬百姓和下屬的麵親自下跪認錯,古今絕無,也令我輩甚感安慰,目前驅除韃虜是我炎黃子孫第一要務,不必要的內耗應當剔除,希望劉軍長善待郭團長和他的下屬,我們鳳棲人分得清善惡,嫉惡如仇”。
劉軍長站起來,首先下令厚葬被打死的老兵,緊接著他發表講話,他直言發生今日的衝撞純屬誤會,考慮到郭團長和這些老兵們年事已高,繼續留在部隊對雙方都不利,想給他們安排一個適當的去處,不知道誰在暗中推波助瀾,訛傳劉軍長要將郭團長槍斃。國難當頭希望大家以大局為重,再不要搞那些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一場紛爭就這樣結束,城門大開,郭團長和他的士兵進駐鳳棲城內,城內所有的飯館都坐滿了老兵,老兵們開懷大飲。反正未來的日子已經不多,痛快一天是一天,死了去逑。
第二天劉軍長在城隍廟的戲樓前為老兵們舉行了一個別開生麵的歡送儀式,每個老兵發給五十塊銀元,讓老兵們自謀生路。緊接著宣布了一條意想不到的任命,任命郭麻子為國民革命軍第**軍上校副參謀長。
這等於給郭麻子連升五級,站在戲樓上的郭麻子始料不及。戲樓下的老兵們嘩然,原來這郭麻子跟劉軍長一起把他們出賣!其實郭麻子心裏明白,副參謀長是一個閑職,等於將你束之高閣。不過台下的那些老兵跟隨郭麻子幾十年,從一個二十來歲的小夥子轉瞬間滿頭華發,五十塊銀元對於那些老兵們來說是最高身價,他們從此後沒有了著落,說不定病死街頭無人問津。
為此事劉軍長也考慮了一個晚上,他不會收迴成命,令不行禁不止是軍人一大忌諱,劉軍長堅持要把這些老兵們全部解甲歸田。不過在郭麻子的任命上費盡思索,這個人看起來不可小覷,在鳳棲的老百姓心裏有一定的群眾基礎,想來想去也隻能認命一個高職,這樣才能平息大家的怨氣。
經過了昨日的衝突,老兵們也變得冷靜,少數人吵吵嚷嚷了一陣子,多數人在考慮自己以後的去處。周圍的城牆上站滿了士兵,有老兵站起來,主動上繳槍支,這是一個無奈的選擇,認命吧,這就是命。
大家在一起吃了一頓飯,出了東城門在騾馬大店裏集中,有人想迴老家,落葉歸根,這把老骨頭必須埋在家鄉的田裏。有人想去楊九娃的山寨去當土匪,快活一天是一天,死了變個沒頭鬼。有人想上延安去投奔八路。還有一些老兵想結夥去趕腳,靠自己的苦力掙一點趕腳費。大家吵吵嚷嚷了許久,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後隻能各奔東西。楊虎城將軍被關進監獄兩年以後,他的最後一支部隊就這樣被解散了。老兵們互道一聲珍重,然後踏上了各自的征程。
郭麻子沒有去為那些老兵們送行,他不是不想而是聽從了劉軍長的勸阻,劉軍長說得也不是沒有道理,他擔心老兵們見到郭麻子以後群情激奮,一場好不容易平息下去的衝突又死灰複燃。郭麻子突然想起了雀兒,他那個小嬌妻現今還在瓦溝鎮,郭麻子對劉軍長提了一個要求,他想把家眷接迴鳳棲。
郭麻子大聲問道:“誰說劉軍長要將我槍斃?我這不好好地活著”。
這時,參謀長在城外大聲迴答:“團副已經接管了團部,把我們從瓦溝鎮趕出來,說郭麻子已經被囚禁,今日午後問斬,讓我們自謀生路,弟兄們一氣之下,步行四十裏趕來看個究竟”。
郭麻子恍然明白,原來是團副在這裏作祟,他對陪同的軍官說:“這些老兵也太可憐,劉軍長已經答應發給他們路費。這件事還必須劉軍長親自處理”。
緊接著郭麻子告訴他那些弟兄們:“劉軍長不會將我處置,但是解散這支殘餘已成定局。遲早會有這麽一天,幾十年來你們跟上我風裏雨裏走過,現如今我們都老了,自然要去我們該去的去處。你們在城下稍等,容郭某跟劉軍長交涉,為大家多爭取一些路費”。
有老兵朝天放槍,城樓下大家吵成一團,誰也聽不清老兵們到底說了些什麽。突然城樓上幾十挺機槍一起麵朝老兵們掃射,有老兵躲閃不及,倒在血泊之中,這些老兵們在日本鬼子的槍林彈雨中衝殺過來,沒有死在鬼子們的槍口之下,卻無端地做了自己同胞的槍下之魂。郭麻子親自目睹了這慘不忍睹的一幕,感覺中有點無法自控,他大吼一聲欲將從城牆上跳下去,被一個陪同軍官攔腰抱住。
城牆下的老兵們倉皇後撤,留下了幾具屍體。其實那是一場突發事件,誰也沒有下令開槍,守城的衛兵們看見老兵打槍,於是他們也朝老兵們對射,大多數士兵都朝天鳴槍,隻有極個別的士兵把槍口對準了自己的同胞。
劉軍長聽到槍響再也坐不住了,慌慌張張帶著衛兵登上了城牆,看見東城牆下橫臥著幾具屍體時大吃一驚,嚴厲責問:“誰下令開的槍”?
那些士兵們麵麵相覷,誰也不敢承認,事實上誰也沒有下令,完全是士兵們出於一種下意識的主動,卻釀成了大錯,這種局麵難以收拾。
郭麻子看見劉軍長出現,再也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他張口大罵:“劉軍長我****先人!你今天把老子槍斃了,老子變個厲鬼也要讓你不得安寧”!
幾個隨從扭住郭麻子的胳膊,郭麻子動彈不得。這時,邢小蠻出現了,大家都知道邢小蠻的手段,見了邢小蠻由不得讓他三分,邢小蠻一看見這種局麵就明白了一切,他指著城下的屍體詰問劉軍長:“是你下令士兵打死了郭團長的下屬”?
劉軍長有口難辨。這時,旁邊的一個軍官說:“誰也沒有下令,城下老兵們首先打槍,城上的士兵們主動還擊,大多數人朝天打槍,極個別士兵把子彈射向人群”。
剛才還冷冷清清的鳳棲街突然站滿了人群,不知是誰競相傳說,郭麻子的隊伍跟劉軍長的隊伍發生了火拚。老百姓習慣支持弱勢一方,大家感到劉軍長卸磨殺驢,竟然對郭麻子和他的部下下了黑手,做事有點太缺德。民不畏官,當官的拿老百姓就沒有辦法,鳳棲城的老百姓嫉惡如仇,一個個義憤填膺,大家紛紛高唿抗日口號,聲援郭麻子和他的殘部。其實老百姓對楊虎城將軍有一種特殊的感情,郭麻子是楊虎城將軍的老部下,兩年來壓抑的情緒得到了釋放。
劉軍長站在城牆上,有一種火燒眉毛的窘迫,這是他進駐鳳棲以來遇到最棘手的一件事,處理不好將會影響他的威望和聲譽,看來將郭麻子解職是個失策,想不到一個小小的楊虎城將軍的殘餘竟然有那麽深厚的群眾基礎。這裏邊隱喻著什麽?不言而喻,陝西的老百姓對蔣委員長把楊虎城將軍下了大獄有氣。這就是民望,民心不可辱、民望不可欺。劉軍長必須采取措施,安撫郭麻子的殘部和鳳棲的民心。
郭麻子還被扭住胳膊,動彈不得。邢小蠻過去把那幾個士兵撕開,輕聲對郭麻子說:“咱們騎驢看唱本,走著瞧,看劉軍長怎麽表演,這種時候跟那些人拚命不值”。
劉軍長吩咐把城門打開,親自下去查驗被打死的士兵,看見有一個士兵還在血泊中呻吟,馬上下令隨軍醫生救治,許多老百姓湧出城外,軍人和群眾混在一起,局麵顯得混亂。劉軍長突然麵朝那些被打死的士兵跪下了,聲稱這是他的失職,對下級將士管理不嚴,並且信誓旦旦地說,一定要嚴肅處理肇事者,並且對死亡的戰士和郭麻子的老兵有個交代。
郭麻子的老兵並沒有跑出多遠,這陣子他們陸續迴來,郭麻子已經迴到他們的中間,他囑咐老兵們不可太激動,這種時候需要耐心和冷靜,因為鳳棲鎮的群眾站在我們一邊,我們得到了道義上的支持,且看劉軍長怎樣收拾這個殘局。
劉軍長的下跪讓他的下屬和城內城外的老百姓吃驚,翻閱中國幾千年的曆史,沒有看見一個將軍下跪祭祀陣亡的士兵,更何況這些老兵們也有錯,是他們最先開的槍。可是劉軍長心裏清楚,不這樣做就難以服眾。鳳棲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鳳棲不能生亂,鳳棲城內城外有幾萬駐軍,作為一軍之長,必須給下屬做出表率。劉軍長的下屬看見劉軍長跪下,嘩啦啦跪倒一大片,這是對那些抗日老兵的尊重,老兵們贏迴了他們應得的尊嚴。
天上殘雲飛過,被夕陽盡染,血紅的流雲將鳳棲籠罩,鳳棲城變成了一抹紅色。十二能屈發祥撥開人群,上前把劉軍長扶起,他言之鑿鑿,擲地有聲:“劉軍長,你今日能當著幾萬百姓和下屬的麵親自下跪認錯,古今絕無,也令我輩甚感安慰,目前驅除韃虜是我炎黃子孫第一要務,不必要的內耗應當剔除,希望劉軍長善待郭團長和他的下屬,我們鳳棲人分得清善惡,嫉惡如仇”。
劉軍長站起來,首先下令厚葬被打死的老兵,緊接著他發表講話,他直言發生今日的衝撞純屬誤會,考慮到郭團長和這些老兵們年事已高,繼續留在部隊對雙方都不利,想給他們安排一個適當的去處,不知道誰在暗中推波助瀾,訛傳劉軍長要將郭團長槍斃。國難當頭希望大家以大局為重,再不要搞那些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一場紛爭就這樣結束,城門大開,郭團長和他的士兵進駐鳳棲城內,城內所有的飯館都坐滿了老兵,老兵們開懷大飲。反正未來的日子已經不多,痛快一天是一天,死了去逑。
第二天劉軍長在城隍廟的戲樓前為老兵們舉行了一個別開生麵的歡送儀式,每個老兵發給五十塊銀元,讓老兵們自謀生路。緊接著宣布了一條意想不到的任命,任命郭麻子為國民革命軍第**軍上校副參謀長。
這等於給郭麻子連升五級,站在戲樓上的郭麻子始料不及。戲樓下的老兵們嘩然,原來這郭麻子跟劉軍長一起把他們出賣!其實郭麻子心裏明白,副參謀長是一個閑職,等於將你束之高閣。不過台下的那些老兵跟隨郭麻子幾十年,從一個二十來歲的小夥子轉瞬間滿頭華發,五十塊銀元對於那些老兵們來說是最高身價,他們從此後沒有了著落,說不定病死街頭無人問津。
為此事劉軍長也考慮了一個晚上,他不會收迴成命,令不行禁不止是軍人一大忌諱,劉軍長堅持要把這些老兵們全部解甲歸田。不過在郭麻子的任命上費盡思索,這個人看起來不可小覷,在鳳棲的老百姓心裏有一定的群眾基礎,想來想去也隻能認命一個高職,這樣才能平息大家的怨氣。
經過了昨日的衝突,老兵們也變得冷靜,少數人吵吵嚷嚷了一陣子,多數人在考慮自己以後的去處。周圍的城牆上站滿了士兵,有老兵站起來,主動上繳槍支,這是一個無奈的選擇,認命吧,這就是命。
大家在一起吃了一頓飯,出了東城門在騾馬大店裏集中,有人想迴老家,落葉歸根,這把老骨頭必須埋在家鄉的田裏。有人想去楊九娃的山寨去當土匪,快活一天是一天,死了變個沒頭鬼。有人想上延安去投奔八路。還有一些老兵想結夥去趕腳,靠自己的苦力掙一點趕腳費。大家吵吵嚷嚷了許久,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後隻能各奔東西。楊虎城將軍被關進監獄兩年以後,他的最後一支部隊就這樣被解散了。老兵們互道一聲珍重,然後踏上了各自的征程。
郭麻子沒有去為那些老兵們送行,他不是不想而是聽從了劉軍長的勸阻,劉軍長說得也不是沒有道理,他擔心老兵們見到郭麻子以後群情激奮,一場好不容易平息下去的衝突又死灰複燃。郭麻子突然想起了雀兒,他那個小嬌妻現今還在瓦溝鎮,郭麻子對劉軍長提了一個要求,他想把家眷接迴鳳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