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麽大的隱患,這幾位能活到現在也是邀天之幸了。
一個原本是朝廷密諜機關的組織,到現在隻剩些所謂的餘孽了。還不能確定她們的主腦是否還在朝堂······
本來跟自己無關,本來是可以在完成救人後,還了人情離開的。可現在拉扯上淵源,那就是有關了,更何況這天鶯還有過自己師娘的經曆。哪怕是前師娘也是師娘,師父後來也沒有過師娘。
唉······徐陽城真的是跟自己相克。
這老婦人也不知道在這時候論這些交情幹嘛?該不是故意的吧?王恪這心呀,那叫一個亂。
“現在可以告訴老身姓字名誰了吧?”
“王恪,墨門外堂五子的老五,出山曆練不到兩年。”
都拉扯到這份上了,藏著掖著也沒什麽意義。
“恪哥兒,我們現在在徐陽城時坐愁困城,出去的可能性不大。這次也算是因緣際會,恪哥兒救了老身。但是,老身知道,你有能力出去。至於我們······”
“我們就這樣吧,楊樹墳確實是個好地方,隱鶯門從此絕門了。恪哥兒,老身希望你有機會出去以後,告訴你師父,老身一生都沒有出賣過他,也沒有出賣過墨門的機密。”
“至於老身對他的欺騙,來生做牛做馬,再償還他!”
天鶯很激動,羸弱的身體都因為激動讓臉頰有了些潮紅。或許是看到王恪後,讓她想起年少時陪伴著商重快意江湖的歲月。
臨快死了,迴憶總是讓人迴味。
這一刻的天鶯,完全沒在意隱鶯門的傳承,也沒有在意這幾位隱鶯門所謂餘孽的性命······在意也沒辦法。
對商重欺騙所造成的愧疚,她不忍心再給商重的弟子找麻煩。
或許這恪哥兒能把夜鶯和餘欣帶出去,可意外呢?誰也說不準。指不定因為自己給這孩子論了交情,最後這孩子會背負著這份責任逃亡······那樣很大程度上會將他自己也折進去。
商重的弟子,應該繼承了他的行為處事原則。
“鶯兒、梅子、小蘭,欣兒,是老身拖累你們了。怕死嗎?”
“主公······師父,我們不怕!”
唉······這還沒咋呢,就上演這些矯情的橋段了。人跡罕至,還是有名的兇地,暫時根本不用擔心被緝拿,有吃有喝的,怎麽就想到死了?
“前輩,還不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最起碼現在咱們還是安全的。這一大片菰米,蓮蓬,還有撈不盡的鯉魚,晚輩的鹽巴香料甚多,有吃有喝,能堅持些時日。”
“至於怎麽出去,晚輩相信車到山前必有路······現在先捯飭吃食吧。”
不是故意裝著輕鬆,王恪是真輕鬆,比剛才準備下手殺掉她們時要輕鬆很多。
別說這兩年的俗世曆練,就說當初在山上,師父那慘無人道的教導,現在的境況還真比不了。
“公子,以後吃食就交給我二人吧,這點事還是能做好的。”
經過剛才的劍拔弩張,又來一波互訴淵源,這關係仿佛瞬間親近了。鬱蘭叫這一聲公子時,明顯帶著親近。
也是,她們的主公,也是養大的義母,原來跟公子的師父還有這樣的瓜葛······如此說來,可不就該親近嘛。
說起來,還可以叫一聲師弟的······
王恪再次返迴昨日進去的入口處,沒有多往外走,就在莊園的大門處。雖然楊樹墳是徐陽的兇地,可王恪還是需要做些準備。
荒草、樹木、枯枝、敗葉,這樣的環境挺適合布置些機關。
以防萬一,一旦有人進入莊園,機關獵殺,也能起到報信的作用。
似乎有動靜······隱約中聽到這楊樹墳的邊緣有人聲······
王恪潛行,一點點向邊緣靠近······他不希望是官府已經追查到這裏了。
想了想昨天趕往這裏的過程,不應該留下漏洞。
這是······當王恪靠近邊緣,人已經離開了,隻是這亂墳地,又多屍體,不是幾具,是很多。
這是遊俠,這是倚央樓的嬌娘,這個應該是米店的,很明顯這些應該都是這一次劫獄事件的枉死者······
誰也無法在這情形下做到平靜,王恪本來以為自己可以絕對平靜的,畢竟自己也殺過很多人。
可看到那些被扒光了所有衣物的嬌娘,也是怒從心生!至於嗎?何必要株連這些無關之人?
這個······或許是那餘欣的家人吧?王恪翻了翻······估計都搜光了,沒有任何可以證明身份的物事,除了衣物。
可王恪做不了扒拉死屍衣物的事,就為了告訴那餘欣她家人死了?還不如不再提及呢!
算了······
看來徐陽官府對劫獄之事相當重視,否則也不會這般殘忍的株連這些無關之人。
想要安全的帶著這些人離開,靠熬時間恐怕有難度,看來得另想他法了。
“前輩,楊樹墳邊緣又多了不少死屍,新鮮的。有倚央樓的,也有米店的,甚至還有遊俠。”
“晚輩不確定,總感覺官府似乎是知道你們幾人的身份了,否則不至於如此慘無人道。餘欣的家人我無法判斷,也就沒帶進來,也不想再惹她傷心······”
是不想惹餘欣傷心了,可天鶯閉著眼,咬著牙,身體都在顫抖,這已經超過傷心的程度了。
“恪哥兒可有辦法出去?”
“不確定,晚輩後晌再轉轉,布置一些機關示警,同時也看看這環境。”
這時候天鶯不再想死了,想生,想活著出去,好還有機會為那些枉死的人報仇。
王恪沒考慮這幾句低聲的陳述事實,可以讓天鶯有了求生的欲望。他隻是想告訴天鶯,他們暫時是安全的,徐陽府還是將這裏當成拋屍地、亂墳崗。
這樣,他就有足夠的時間來考慮出路。
可這出路在哪?
王恪挨著轉了一圈,除了西北角接近城牆,其他都是一樣的,都是殘垣斷壁,出去了還是在城內。
自己是不是思路錯了?如此規模的莊園,按慣例,這樣的大家族,不可能不會給自己留後路的······
一個原本是朝廷密諜機關的組織,到現在隻剩些所謂的餘孽了。還不能確定她們的主腦是否還在朝堂······
本來跟自己無關,本來是可以在完成救人後,還了人情離開的。可現在拉扯上淵源,那就是有關了,更何況這天鶯還有過自己師娘的經曆。哪怕是前師娘也是師娘,師父後來也沒有過師娘。
唉······徐陽城真的是跟自己相克。
這老婦人也不知道在這時候論這些交情幹嘛?該不是故意的吧?王恪這心呀,那叫一個亂。
“現在可以告訴老身姓字名誰了吧?”
“王恪,墨門外堂五子的老五,出山曆練不到兩年。”
都拉扯到這份上了,藏著掖著也沒什麽意義。
“恪哥兒,我們現在在徐陽城時坐愁困城,出去的可能性不大。這次也算是因緣際會,恪哥兒救了老身。但是,老身知道,你有能力出去。至於我們······”
“我們就這樣吧,楊樹墳確實是個好地方,隱鶯門從此絕門了。恪哥兒,老身希望你有機會出去以後,告訴你師父,老身一生都沒有出賣過他,也沒有出賣過墨門的機密。”
“至於老身對他的欺騙,來生做牛做馬,再償還他!”
天鶯很激動,羸弱的身體都因為激動讓臉頰有了些潮紅。或許是看到王恪後,讓她想起年少時陪伴著商重快意江湖的歲月。
臨快死了,迴憶總是讓人迴味。
這一刻的天鶯,完全沒在意隱鶯門的傳承,也沒有在意這幾位隱鶯門所謂餘孽的性命······在意也沒辦法。
對商重欺騙所造成的愧疚,她不忍心再給商重的弟子找麻煩。
或許這恪哥兒能把夜鶯和餘欣帶出去,可意外呢?誰也說不準。指不定因為自己給這孩子論了交情,最後這孩子會背負著這份責任逃亡······那樣很大程度上會將他自己也折進去。
商重的弟子,應該繼承了他的行為處事原則。
“鶯兒、梅子、小蘭,欣兒,是老身拖累你們了。怕死嗎?”
“主公······師父,我們不怕!”
唉······這還沒咋呢,就上演這些矯情的橋段了。人跡罕至,還是有名的兇地,暫時根本不用擔心被緝拿,有吃有喝的,怎麽就想到死了?
“前輩,還不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最起碼現在咱們還是安全的。這一大片菰米,蓮蓬,還有撈不盡的鯉魚,晚輩的鹽巴香料甚多,有吃有喝,能堅持些時日。”
“至於怎麽出去,晚輩相信車到山前必有路······現在先捯飭吃食吧。”
不是故意裝著輕鬆,王恪是真輕鬆,比剛才準備下手殺掉她們時要輕鬆很多。
別說這兩年的俗世曆練,就說當初在山上,師父那慘無人道的教導,現在的境況還真比不了。
“公子,以後吃食就交給我二人吧,這點事還是能做好的。”
經過剛才的劍拔弩張,又來一波互訴淵源,這關係仿佛瞬間親近了。鬱蘭叫這一聲公子時,明顯帶著親近。
也是,她們的主公,也是養大的義母,原來跟公子的師父還有這樣的瓜葛······如此說來,可不就該親近嘛。
說起來,還可以叫一聲師弟的······
王恪再次返迴昨日進去的入口處,沒有多往外走,就在莊園的大門處。雖然楊樹墳是徐陽的兇地,可王恪還是需要做些準備。
荒草、樹木、枯枝、敗葉,這樣的環境挺適合布置些機關。
以防萬一,一旦有人進入莊園,機關獵殺,也能起到報信的作用。
似乎有動靜······隱約中聽到這楊樹墳的邊緣有人聲······
王恪潛行,一點點向邊緣靠近······他不希望是官府已經追查到這裏了。
想了想昨天趕往這裏的過程,不應該留下漏洞。
這是······當王恪靠近邊緣,人已經離開了,隻是這亂墳地,又多屍體,不是幾具,是很多。
這是遊俠,這是倚央樓的嬌娘,這個應該是米店的,很明顯這些應該都是這一次劫獄事件的枉死者······
誰也無法在這情形下做到平靜,王恪本來以為自己可以絕對平靜的,畢竟自己也殺過很多人。
可看到那些被扒光了所有衣物的嬌娘,也是怒從心生!至於嗎?何必要株連這些無關之人?
這個······或許是那餘欣的家人吧?王恪翻了翻······估計都搜光了,沒有任何可以證明身份的物事,除了衣物。
可王恪做不了扒拉死屍衣物的事,就為了告訴那餘欣她家人死了?還不如不再提及呢!
算了······
看來徐陽官府對劫獄之事相當重視,否則也不會這般殘忍的株連這些無關之人。
想要安全的帶著這些人離開,靠熬時間恐怕有難度,看來得另想他法了。
“前輩,楊樹墳邊緣又多了不少死屍,新鮮的。有倚央樓的,也有米店的,甚至還有遊俠。”
“晚輩不確定,總感覺官府似乎是知道你們幾人的身份了,否則不至於如此慘無人道。餘欣的家人我無法判斷,也就沒帶進來,也不想再惹她傷心······”
是不想惹餘欣傷心了,可天鶯閉著眼,咬著牙,身體都在顫抖,這已經超過傷心的程度了。
“恪哥兒可有辦法出去?”
“不確定,晚輩後晌再轉轉,布置一些機關示警,同時也看看這環境。”
這時候天鶯不再想死了,想生,想活著出去,好還有機會為那些枉死的人報仇。
王恪沒考慮這幾句低聲的陳述事實,可以讓天鶯有了求生的欲望。他隻是想告訴天鶯,他們暫時是安全的,徐陽府還是將這裏當成拋屍地、亂墳崗。
這樣,他就有足夠的時間來考慮出路。
可這出路在哪?
王恪挨著轉了一圈,除了西北角接近城牆,其他都是一樣的,都是殘垣斷壁,出去了還是在城內。
自己是不是思路錯了?如此規模的莊園,按慣例,這樣的大家族,不可能不會給自己留後路的······